诗歌的情感类答题技巧

上传人:pia****nwu 文档编号:240730292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68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的情感类答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诗歌的情感类答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诗歌的情感类答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情感答题技巧一、掌握3大常考题型例1(2015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注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译文:听说通往轮台的路上,连年都可以看到雪飞。春风从未到过那里,朝廷的使者去得也很稀少。无边的白草一直延伸到疏勒,青苍的山岭只是过了武威。为王事尽力岂敢说路远,只希望能从梦中返归。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解析尾联“勤王敢道远”的意思是为王事敢于到遥远的地方去,表现了诗人愿意为君为国去戍边的雄心豪气;“私向梦中归”的意思是在戍边之地私下里在梦中回到故乡,表现思乡的隐隐私情。但从全诗的内容看,雄心豪气为主,私情为辅。参考答案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解题方略概括分析诗句情感题的2大步骤例2(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注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六帝:代指六朝。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译文:长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迅疾奔流。六代的帝王沉寂沦亡之后,三吴已没有了昔日之盛,无足称赏。我朝圣明之君统一天下,垂衣拱手无为而冶。今天的任公子,已无需沧海垂钓而罢竿了。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解析这里属于用典抒情,首先要理解典故表达的内容,然后结合全诗理解诗人用在此处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注释来看,善钓的任公子如今也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这里诗人自比任公子,以任公子的无须垂钓,暗指自己的满腹才华无用武之地。因为,当今是大唐盛世,国君贤能,天下统一,国力强大,世无巨寇。作者运用这个典故,表达了对盛唐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的赞扬,也暗含自己作为盛世才子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惆怅之情。参考答案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解题方略“3步走”概括分析典故情感题例3(2015四川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译文:夕阳从层峦叠嶂处落下,追寻超然物外的生活去游玩、去找寻。长满兰花的小路,处处飘香、香薰幽珮;长着槐树的小院洒满落日斑驳的疏影。山谷幽静、空旷,犹觉得风声格外之响,月色分外之明。全部送走官场束缚的劳累苦痛,只剩下向往大自然的高洁之心。解析作者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手法来表达情感。前三联通过所见所闻营造出幽静空明的山中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悠闲惬意的自然生活的喜爱;尾联“樊笼累”与“松桂心”对比,写出了对仕途凡尘生活的厌倦,“松”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桂”更以其脱俗之香被历代文人寄寓了高洁幽隐的人格特征。所以,作者借“松”“桂”的意象表达了追求高洁坚贞、自由闲适的情感和志向。参考答案首联从夕照美景吸引作者游兴写起,点明访问山家之由;颔联写兰径和山家槐庭美景:幽兰散发阵阵香味,落日透过庭槐洒下斑驳光影,暗示山家主人为高洁隐士;颈联写山谷幽静空旷、风声之响、月色之浓,呈现出山间特有景致;尾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解题方略1概括分析整体情感题的2大思维方式方式一:抓诗题,确定题材,感知情感趋向如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一诗的题材就是送别友人诗,其情感大体方向就明确了。方式二:抓关键,结合诗句,明确情感表达这里的关键主要指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依据诗中情感词,析明示的情感。诗歌中一两个字往往直接揭示情感,这样的字往往就是诗中的情感语言。如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人自伤心水自流”中的“伤心”和“青山万里一孤舟”中的“孤”,很明显透露着凄伤孤寂之情。二是依据诗中人、事、景(意象),析暗示的情感。人、事、景均是诗歌表达情感的载体,在揣摩诗歌的思想感情时要学会逐句(联)发掘人、事、景背后蕴涵的情感,从而全面把握。值得注意的是在逐句分析时,应有所侧重,写人的重在分析人所蕴涵的感情,写事的重在分析事所蕴涵的感情,写景的重在分析景所蕴涵的感情。2概括分析情感内容题的2步答题规范步骤一:准确概括思想情感及志向。步骤二:用相关诗句具体分析如何表达这种情感和志向。二、从4个角度破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四大解题角度从时间角度,把握情感从关键词角度,体悟情感从描述对象角度,解读情感从意象角度,捕捉情感(一)从时间角度,把握情感作者含蓄、复杂、变化的思想感情经常体现在不同的时间阶段,我们可以从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间段来分析诗歌,给诗歌划分层次,从而找出多个感情要点。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春日京中有怀杜审言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注作者曾跟随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许多文臣武将,成为知己和好友,第二年春天,他又伴驾回到西都长安。游秦:此处指游长安。风日:春光风物。道:说。译文今年外出游玩的时候,自己独自来到了长安,没有朋友同游心中带着春愁来看春天,没有了春天的感觉。上林苑中的花白白地开放了,细柳营前的柳叶也徒有新芽。朋友们这时在南桥应该玩得正是尽兴,将军府里朋友们欢聚都不愿散去。我在这里向着遥远的洛阳,对着春天的景物说,等我和朋友再相聚的时候明年的春天一定要加倍地还给我一个更美的春色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题步骤示意图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感情,可从时间角度来切分,今年春日独游和想象中洛阳友人赏春欢宴的情景为一层,设想明年春色为一层,两个情感点,两种感情。(二)从关键词角度,体悟情感这里的“关键词”,即精练、生动的一个字,或活用的字,或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个字,或表达作者感情的词语,尤其是有点石成金之效的动词。2(2013山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译文:月亮从山石处升起,挥洒下来的光辉照得满溪烟雾腾绕。那烟的颜色像云那样白,溪水潺潺流到了这荒野里的寺庙前。打开门,欣赏这夜景,抬头看那深寒的夜空。有谁见过我这等没有家的流浪者,在这深山中孤独的难以成眠。答题步骤示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的能力。诗歌前六句,描写了一幅山中夜景图,营造了静谧凄凉的氛围,为烘托诗人的心情做了铺垫。“谁见无家客”一句是关键,无家,是因为江湜遭逢离乱,半生辗转漂泊,所以痛彻心扉的思乡之愁应是其不眠的真正原因。(三)从描述对象角度,解读情感诗歌都是通过描述或议论人、事、景、物来表情达意的,从每个描述对象都可以解读出一种情感。从描述对象来看,可以分为描述主体和描述客体,描述主体即诗人或诗歌的抒情主人公,描述客体即描写到的人、事、景、物,不同的描述客体也有可能表达不同的情感。从这两个角度自然也能全面而准确地把握作者含蓄、复杂、变化的情感。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崔融杜审言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坐觉烟尘扫,秋风古北平。注崔融:杜审言的友人,时任节度使书记官。坐觉:安坐军中,运筹帷幄。北平:郡名,此处泛指北方边地。这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译文:君王将派遣大将出师远征,你作为书记官也奉命随行。饯别的酒宴规模十分盛大,雄壮的军威轰动整个洛城。军旗在早晨的寒气中飘扬,胡笳在夜晚的边境上传鸣。你稳坐中军筹划灭敌计谋,北方的边境秋天就能平定。答题步骤示意图(四)从意象角度,捕捉情感意象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载体。诗人描写意象发生了变化,表达的思想情感也要随之变化,要找出诗歌中不同的意象并揣摩其特点、含义,借此捕捉到其中的情感。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桂林道中作李商隐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空余蝉嘒嘒,犹向客依依。村小犬相护,沙平僧独归。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注李商隐:晚唐诗人,河南沁阳人。受牛李党争牵累,一生不得志。写作本诗时,作者为广西桂林观察使郑亚的幕僚。嘒嘒:蝉鸣声。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译文:南方泥土中的温暖,使大地之上看不到丝毫北方秋日里肃杀萧瑟的景象。在这个晴朗的黄昏,冉冉西下的斜阳正将残留的余晖洒落在江上。在这幽寂的日暮时分,我只听到秋蝉微弱而清脆的鸣叫声。这秋蝉犹如向我这个异乡人吟唱着生命即将离去的挽歌,倾诉着对大地的依恋,同时又似乎在向我寻求着最后的怜惜与呵护。走进小小的村落,狗儿相互护卫着主人的家园,不让陌生人靠近。这时,一位僧侣走在江边平整的沙地上,独自归向自己的寺院。我抬头向着西北望去,我多么想见到我来时的地方长安。可是,又一次见到的只是从树丛中飞起来的鹧鸪。答题步骤示意图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野泊对月有感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注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白话译文可惜江中的明月在战乱中仍然明亮,它应该还了解为逃避战乱而客居他乡的病人的情感。天上参横斗转,地上茫茫洞庭,凄凉的角声隔断了岳阳城。酒杯中再落上漂泊他乡的游子眼泪,思乡之愁溅起,洞庭湖中浪涛卷着归心暗暗吃惊。想问问迁移不定的朝廷的消息,但是那些盗贼仍然横行在中原故土之上。参考答案:漂泊思归之情。“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忧国伤时之情。“欲问行朝近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眼中群盗尚纵横”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意思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