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ppt

上传人:豆****2 文档编号:240728514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ppt.ppt 单元概述: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早期政治制度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复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时,要抓一条主线、两个方面:一条主线是指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演变的历程及阶段特征;两个方面是指一方面围绕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梳理中国古代中央官僚机构的演变历程及作用,另一方面围绕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梳理中国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辖的措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突出四个重点:突出四个重点:一是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二是秦朝一是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二是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三是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三是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的措施;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宋元时期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宋元时期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益强化。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第一部分: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第一部分: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1 1、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什么?、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什么?2 2、说出周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说出周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特点和作用。主要内容、特点和作用。第二部分 秦朝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解析:概念解析:专制主义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最高权力于一身(身(决策权、兵权、政权、财权),具有决策权、兵权、政权、财权),具有独独断性断性和和随意性随意性皇帝制度皇帝制度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军、政、财大权归中央大权归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一)开创一)开创秦朝秦朝(课本第(课本第7 7至至9 9页把握其内容和影响)页把握其内容和影响)(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课本第(课本第1414至至1515页页把握汉、宋两朝集权的把握汉、宋两朝集权的背景、措施和影响背景、措施和影响)(三)专制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三)专制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把握(把握中国古代秦至清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秦至清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和趋势趋势)(四)(四)选官和监察制度(课本第选官和监察制度(课本第1111、1212页)页)(五)(五).以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同步练习册以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同步练习册第第1212页)页)(五)(五).影响影响明朝中期明朝中期前前影响是主要的影响是主要的积极积极影响是主要的影响是主要的消极消极后后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前、中期前、中期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后期后期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和社会制度的渐趋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和社会制度的渐趋衰落。逐步拉大中西方差距,潜伏近代落后挨打的隐患。落。逐步拉大中西方差距,潜伏近代落后挨打的隐患。二、问题驱动,自主复习成果展示形式:抢答形式:抢答!答对一个得答对一个得2 2分,不对不扣分!分,不对不扣分!你还在等什么你还在等什么1、周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周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建立于哪个朝代,主要内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建立于哪个朝代,主要内容有哪些?有哪些?3、简述唐朝的、简述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的工作流程,特点,有何影响的工作流程,特点,有何影响?4、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措施和影响?、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措施和影响?5、简要概括秦至清前清、简要概括秦至清前清中枢权力机构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特点。演变的特点。(1)工作流程:中书省(起草诏令)工作流程: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尚书省(负责执执行)行)六部(具体实施六部(具体实施)(2)特点: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皇)特点: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皇权独尊。权独尊。(3)影响: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影响: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互相牵制,互相牵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将强皇权;对后世影响深远。将强皇权;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秦朝:三公九卿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秦朝: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宋:二府三司制元:元:一省制一省制明:废丞相,设内阁明:废丞相,设内阁清:增设清:增设军机处军机处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制,本质是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制,本质是加强皇权,维护专制统治。加强皇权,维护专制统治。三、合作探究(形式:小组合作)(一)加强联系1、纵向:举例: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皇帝任免皇帝任免有任期有任期周王分封周王分封后世袭后世袭凭借才能凭借才能凭借血缘凭借血缘收归中央收归中央诸候自用诸候自用少量上贡少量上贡皇帝指挥皇帝指挥诸候指挥诸候指挥哪项制度能更有效地控制地方?哪项制度能更有效地控制地方?2、横向 举例:隋唐的三省分权与近代西方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相比,二者有何相同之处?都实行分权;都实行分权;权力相互牵制和监督;权力相互牵制和监督;都有积极作用。都有积极作用。那它们的这种分权本质相同吗?为什么?那它们的这种分权本质相同吗?为什么?不同。不同。中国是加强君主专制,是君主专制的产物;中国是加强君主专制,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西方是防止专制,保障民主。是近代民主政西方是防止专制,保障民主。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治的产物。(二二)阅读下列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材料一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材料二材料二“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并未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以以上均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上均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请同答:请同答:(1)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的政治制度是一个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的政治制度是一个“大变动大变动”,请用史实加以说明。请用史实加以说明。(9分分)(2)宋初的统治者宋初的统治者“立意把相权拿归自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己”,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8分分)(3)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的观点。(4分分)(4)综合上述史综合上述史实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实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4分分)(1)秦汉: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秦汉: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权制度;建立一套相应的选官;建立一套相应的选官制度。制度。(6分分)唐朝:唐朝:实行三省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六部制和科举制。(3分分)(2)分割相权:军政、财政和和分割相权:军政、财政和和行政权分别归枢密院、三司和行政权分别归枢密院、三司和中书门下中书门下掌管掌管。(8分分)(3)明朝废丞相;清朝设军明朝废丞相;清朝设军机处。机处。(4分分)(4)皇权和中央集权皇权和中央集权不断不断加强,相权和地方权力不加强,相权和地方权力不断削弱断削弱。(4分分)四、限时训练5分钟1三字经写道: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伐纣,八周武王,始伐纣,八百载,最长久。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分封制分封制宗法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礼乐制度中央中央集权制度集权制度ABCD2、秦朝的下列措施能否定商、周时期世卿、秦朝的下列措施能否定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度的是世禄制度的是()郡县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皇位继承制皇位继承制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ABCDAA3、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丞相 B郡守 C州牧 D刺史 4、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此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龙生龙,凤生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DA5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辅助皇帝,参与决策 B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6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制”,这个“制”指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郡县制 D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秦朝皇帝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三公九卿郡县制郡县制形成形成严苛法律严苛法律汉至元汉至元地方地方中央中央汉郡国并行汉郡国并行汉刺史制度汉刺史制度唐节度使唐节度使宋文官分权宋文官分权元行省制元行省制西汉中外朝西汉中外朝东汉尚书台东汉尚书台唐三省六部唐三省六部宋二府三司宋二府三司元中书省制元中书省制发展完善发展完善明清明清明废丞相明废丞相设内阁设内阁清军机处清军机处成熟积弊成熟积弊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宗法制初具雏形初具雏形特点特点分封制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解答历史材料题的方法与技巧概括为以下的三部曲:概括为以下的三部曲:一、一、读,解题的前提读,解题的前提阅读教材正文和设问阅读教材正文和设问要注意对材料作具体分析。要了解材料涉及到要注意对材料作具体分析。要了解材料涉及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特别。特别注意从材料介注意从材料介绍(多在材料的开头)和材料出处(多注在材料绍(多在材料的开头)和材料出处(多注在材料末尾)获取时间、人物、事件等要素。末尾)获取时间、人物、事件等要素。2、找,解题的关键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解题的关键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找与与读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找到有效信息。读材料时要善于抓关键词。找到有效信息。读材料时要善于抓关键词。对照材料和设问找信息。对照材料和设问找信息。将有效信息回归教材。确定材料所述与教材将有效信息回归教材。确定材料所述与教材的具体章节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的具体章节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再深入读材料,解析的大方向就有了起。再深入读材料,解析的大方向就有了,回答回答问题就不难了。问题就不难了。3、答答(解题的归宿解题的归宿)审准设问。审准设问。答题要简明,论点明确,简明扼要。简洁作答题要简明,论点明确,简明扼要。简洁作答:点多、面广、话短(答案组织:答:点多、面广、话短(答案组织:A、择录材、择录材料中的某些短句、字词,但不宜过多抄袭长句;料中的某些短句、字词,但不宜过多抄袭长句;B、联系利用课本的经典结论或观点;、联系利用课本的经典结论或观点;C、自己、自己归纳、提炼,尽量用上专有名词、习惯用语。)。归纳、提炼,尽量用上专有名词、习惯用语。)。注意格式及版面:要点化,标序号,求答项注意格式及版面:要点化,标序号,求答项等;卷面整洁。不要串题(随意对换题号);等;卷面整洁。不要串题(随意对换题号);注意分值。每个设问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注意分值。每个设问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大,要详尽回答;分值小,则要简答。大,要详尽回答;分值小,则要简答。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