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发展简史

上传人:豆****2 文档编号:240728460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发展简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骨科发展简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骨科发展简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科发展简史骨科发展简史Hippocrates,古希腊,约公元前460-前370年 四肢骨折、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 肩关节脱位的手牵足蹬复位法 盖伦(Galen,古希腊,约公元131-201年)对人类骨骼系统的结构和数目都作了较正确的记录,奠定了解剖学基础 14-16 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骨折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法复位和局部的夹板固定 1741年,安德雷(Nicholas Andre)首次提出了骨科学的学名(“Orthopaedia”),标志着近代骨科学的兴起 1768年,英国的波特(P Pott)发表骨折与脱位,确立了骨折的复位和固定的治疗原则,强调了制动的重要性,提倡包括上下关节的广泛固定法 1814年,科雷报告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Colles);孟特季阿(Monteggias)报告尺骨上1/3骨折并桡骨头脱位 1847年,史密斯报告桡骨远端屈曲型骨折(Smiths)。1939年,巴尔通报告桡骨远端涉及桡骨关节面、伴有桡腕关节脱位的骨折(Bartons)19世纪著名的骨科医师,英国骨科之父,托马斯(H O Thomas,1843-1891年),他继承了波特的学说,主张持续、不间断地广泛固定治疗骨折,将石膏固定由局部固定法革新为固定包括上下关节的广泛固定法。发明了托马斯支架,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复位方法等。1893年,兰恩(W A Lane,1865-1943年)首先应用钢制接骨板和螺丝钉固定骨折(内固定创始人)1938年,Robert Danis使用丝攻和皮质骨螺丝钉对骨折进行加压双皮质固定,并提出骨折一期愈合理论(内固定之父)1950年,John Charnley 确立了人工关节低摩擦理论,提出并设计“金属-聚乙烯”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被誉为“现代髋关节置换术之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