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及成就

上传人:1395****376 文档编号:240724099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及成就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及成就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及成就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及成就及成就走中国工走中国工业业化道路的思想化道路的思想l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就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稿中,毛泽东明确提出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l 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社会主社会主义义工工业业化建化建设设的成就的成就u工业化的起步阶段: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u主要成就:建成飞机、汽车等项目;交通运输业成就巨大。u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探索(19561966)u主要成就:工业生产有巨大增长,特别是石油、钢铁和电力发展迅速。u工业化的调整时期:(1978年90年代)u主要成就: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重大发展,建成一批赶超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19531956工业建设成就分布示意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成就 第聂伯河水电站(1937年摄)“五一计划”大型企业,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在吊装拖拉机1933年的乌拉尔重型机械联合企业兴建场景库兹涅茨克钢铁联合企业一期工程国产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生产的第一批履带拖拉机工工业业化取得的巨大成就(一)化取得的巨大成就(一)工业化使我国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规模空前增长。从历史的视角看,新中国60年的经济增长,超过了中国以往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新中国建国以前的500年间(公元1500年至194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增长不到1%,甚至是负增长,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更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导致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下降到4.4%。而建国后的6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5%,远远高于世界平均3%的水平,使我国经济总量重新跃居世界第3位。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分不开的。据统计,建国初期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仅占12.6%,农业手工业占80%多,而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2007年工业占GDP比重已达到43%。工业的迅速发展,对我国改变生产力落后面貌起到了重要作用。工工业业化取得的巨大成就(二)化取得的巨大成就(二)工业化使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始,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原材料工业和能源工业、交通设备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当时的中国几乎都是空白。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目前我国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种(如粗钢、煤、水泥等),主要产品产量位次不断前移,仅机电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位的就有近40种,出口值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上升到 2014年度细分行业报告汇集 制造行业报告 互联网行业报告 农林牧渔行业报告 95%。我国还自主开发了大型船用曲轴、大型钢铁企业成套设备、高性能数控机床、程控交换机、大型计算机、载人航天、J10飞机等高新技术产品,提升了我国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工工业业化取得的巨大成就(三)化取得的巨大成就(三)工业化进程使我国实现了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工业国的转变。建国60年的历史,是我国从主要的农业国向工业农业国转变的历史。我国的农村人口从建国初期占有人口的90%以上,下降到现在的55%。从劳动力就业情况看,建国初期,工业劳动力仅占6.7%,农业劳动力占93.7%,而目前7.6亿劳动力人口中则有4亿多在城镇,包括乡村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人口从农业向工业的转移速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总人口结构与就业人口结构的转变,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推动了社会文明和进步,带动了消费结构的改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总结l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工业化强国,我们不仅能独立建造杭州湾跨海大桥、北京鸟巢等令世界瞩目的工程项目,还在高铁、航天、管道等工业领域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直接与世界的工业巨头一比高下。l 正如外媒所言中国三十年的工业化之路,走完了西方国家三百年的发展历程,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自豪与骄傲的。实践证明,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道路是历史正确的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自立自强,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谢谢观看看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