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有高楼课件

上传人:豆****2 文档编号:240723490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北有高楼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西北有高楼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西北有高楼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北有高楼课件西北有高楼课件一、古诗十九首(一)题解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昭明文选,因作者佚名,时代莫辨,又风格相近,昭明太子萧统选取十九首,泛题为“古诗”,从此成了专称。(二)作者及年代1、文选:“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2、徐陵玉台新咏认为其中八首为汉枚乘作。3、刘勰的文心雕龙,又提到其中一首是傅毅之作。4、今人一般认为它并非一时一人一地之作。根据它的内容、风格,文人五言诗的发展历史,汉末文人心态的转变,以及有关史实考查,判定作者是中下层失意的知识分子,它所产生的年代大致在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公元140190年之间,亦即桓帝、灵帝之时。(三)主题古诗十九首的中心主题是咏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在此基础上抒发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如闺怨、友情、相思、怀乡、游宦、行役、劝慰、愿望,也就是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子彷徨失意的消极情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四)艺术1、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同时标志了汉代文人五言诗发展的新阶段。刘勰文心雕龙曾说“古诗”是“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称其为“一字千金”。陆时庸“(十九首)谓之风余,谓之诗母”。2、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先秦两汉以民歌为主,到魏晋以后则以诗人的个人创作为主,“古诗”恰好是两者之间的过渡。西西北北有有高高楼楼,上上与与浮浮云云齐齐。交交疏疏结结绮绮窗窗,阿阿阁阁三三重重阶阶。上上有有弦弦歌歌声声,音音响响一一何何悲悲!谁谁能能为为此此曲曲?无无乃乃杞杞梁梁妻妻。清清商商随随风风发发,中中曲曲正正徘徘徊徊。一一弹弹再再三三叹叹,慷慷慨慨有有馀馀哀哀。不不惜惜歌歌者者苦苦,但但伤伤知知音音稀稀。愿愿为为双双鸿鸿鹄鹄,奋奋翅翅起起高高飞飞。二二、西西北北有有高高楼楼(一)、文本分析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堂皇高耸恰似与浮云齐高。高楼镂着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有层叠三重。第一层(第一层(1414句):着重描写诗中主句):着重描写诗中主人公之一人公之一“歌者歌者”所居之环境。所居之环境。楼上飘下了弦歌之声,那音响是何其的悲哀!谁能弹此曲,莫非是那悲夫为齐君战死,悲恸之声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的女子。商声清切而悲伤,随风飘飘多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荡回旋。那琴韵和“叹”息声中,抚琴堕泪的佳人慷慨哀痛的声息不已。第二层(512句):具体描写楼中“歌者”弹唱的情形和诗人(楼外听歌人)对楼中“歌者”弹唱的感受。不叹惜铮铮琴声倾诉声里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对那知音人儿的深情呼唤。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从此结伴高飞,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白云!第三层(1316句):写诗人(楼外听歌人)对楼中“歌者”的无限同情,愿意成为她的知音,并与她比翼双飞,同她一道逃出樊笼,飞向快乐幸福的新天地。(二)主题思想诗人借高楼上的歌者之悲抒写的是自己的人生感受,“但伤知音稀”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性的苦闷、悲伤和期待。伯牙鼓琴,钟子期听,方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伯牙鼓琴,钟子期听,方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无足复为鼓琴者。选自列子汤问丈夫未得意,行行且低眉。素琴弹复弹,会有知音知。贾岛送别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跫不住鸣西北有高楼这首抒写仕宦失意士子听曲感心的诗,充分表现了黑暗时代所带给一切被压抑者内心伯乐不在、知音难觅的苦闷与悲哀,以及他们不甘现实的想法。(三)艺术特色1 1、“格古调高,句平意远,不尚难字,而自然过人矣格古调高,句平意远,不尚难字,而自然过人矣”(谢榛四溟诗话)(谢榛四溟诗话)语言浅近自然,意蕴丰厚。语言浅近自然,意蕴丰厚。2 2、“泣鬼神、动天地泣鬼神、动天地”(胡应麟诗薮)(胡应麟诗薮)融情入景,寓景于情,情景交融,便于抒情,更有感染力。融情入景,寓景于情,情景交融,便于抒情,更有感染力。3 3、“情动于中,郁勃莫已,而势又不能自达,故托为一意,托为一物,托为一情动于中,郁勃莫已,而势又不能自达,故托为一意,托为一物,托为一境以出之境以出之”(陆时庸(陆时庸古诗镜古诗镜)若隐若现、缥缈空灵的意境。作者将所抒之情融于幻景之中。若隐若现、缥缈空灵的意境。作者将所抒之情融于幻景之中。中国诗歌由民间文艺发展到文人创作的黄金时代中的一个过渡时期。中国诗歌由民间文艺发展到文人创作的黄金时代中的一个过渡时期。古诗古诗十九首所特有的十九首所特有的“温文淳厚温文淳厚,怨而不怒怨而不怒”的美学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创造的美学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创造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四)、思考题 1 1有人试图考证出这座楼的确切地点、有人试图考证出这座楼的确切地点、主人的确实身份,你认为这种工作的主人的确实身份,你认为这种工作的意义如何?意义如何?2 2比较本篇与后面的王国维浣溪沙比较本篇与后面的王国维浣溪沙手法及效果的异同。手法及效果的异同。3 3比较本篇与白居易琵琶行关于比较本篇与白居易琵琶行关于音乐描写的异同。音乐描写的异同。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