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场的基本知识

上传人:豆****2 文档编号:240723315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8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蛋鸡场的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蛋鸡场的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蛋鸡场的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蛋鸡场的基本知识蛋鸡场的基本知识n养鸡场的基本知识简介n我国蛋鸡饲养业的起源、地位和未来n现代养鸡生产的特点n鸡舍种类及特点n生物学特性及其缺陷症n鸡场的选址n鸡场设备1-11-1、我国养鸡业的起源、我国养鸡业的起源n我国是世界上养禽最古老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养禽最古老的国家。起源于起源于新石新石器器时代的早期时代的早期,大汶口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大汶口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鸡的遗骸,时间追溯到发现鸡的遗骸,时间追溯到七千多年七千多年以前。以前。n 63 63年报道湖北省京山县屈家岭出土的陶鸡;年报道湖北省京山县屈家岭出土的陶鸡;n 81 81年报道河北武安县年报道河北武安县磁山磁山出土的家鸡骨骼;出土的家鸡骨骼;n 84 84年年考古发掘研究考古发掘研究报道,在河南新郑县报道,在河南新郑县裴李裴李岗岗出土的鸡的跗骨,经放射性碳素分析,出土的鸡的跗骨,经放射性碳素分析,不同于野生时代的红色原鸡,而是已被驯化增不同于野生时代的红色原鸡,而是已被驯化增大了体形的家鸡。大了体形的家鸡。表明表明45004500多年前,鸡已在我多年前,鸡已在我国长江流域饲养。国长江流域饲养。1-21-2、蛋鸡良种的引进、蛋鸡良种的引进n 8080年代前后年代前后的主要有意大利的的主要有意大利的莱航鸡、莱航鸡、加拿大星杂加拿大星杂288288、星杂、星杂579579;n 9090年代后年代后又从美国、荷兰、法国和以又从美国、荷兰、法国和以色列引进。鸡种有色列引进。鸡种有迪卡、海兰迪卡、海兰灰、海兰灰、海兰褐、尼克、褐、尼克、海赛克斯、伊莎褐海赛克斯、伊莎褐、雅康、雅康、雅发和尼拉;雅发和尼拉;1-3、主推的品种n(一)(一)目前,国内引进的国外高产蛋蛋鸡有:目前,国内引进的国外高产蛋蛋鸡有:n 1 1、褐壳蛋鸡:主要有海兰褐、伊萨、罗曼。、褐壳蛋鸡:主要有海兰褐、伊萨、罗曼。n2 2、浅褐壳蛋鸡:又叫粉壳蛋鸡,主要有海兰、浅褐壳蛋鸡:又叫粉壳蛋鸡,主要有海兰灰、罗曼粉、尼克粉。灰、罗曼粉、尼克粉。n(二)国内培育的高产蛋鸡品种(二)国内培育的高产蛋鸡品种n主要有北京农业大学培育的农大三号、北京华主要有北京农业大学培育的农大三号、北京华都峪口种禽公司培育的京红都峪口种禽公司培育的京红1 1号和京粉号和京粉1 1号、河号、河北大午集团培育的京白蛋鸡。北大午集团培育的京白蛋鸡。海兰褐海兰褐海兰灰海兰灰罗曼粉罗曼粉二、现代养鸡生产的特点二、现代养鸡生产的特点n现代养鸡是家禽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社会再生产过程在更高程现代养鸡是家禽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社会再生产过程在更高程度上的有机结合,它是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业设备应用于养度上的有机结合,它是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业设备应用于养鸡事业,用管理现代经济的科学方法管理养鸡生产,充分合理鸡事业,用管理现代经济的科学方法管理养鸡生产,充分合理地利用饲料、设备,发挥鸡的遗传潜力,高效率地生产鸡肉、地利用饲料、设备,发挥鸡的遗传潜力,高效率地生产鸡肉、鸡蛋。其主要特点是:鸡蛋。其主要特点是:n1生产工厂化、集约化生产工厂化、集约化n2经营专业化、配套化经营专业化、配套化n3管理机械化、自动化管理机械化、自动化n4品种系列化、杂交化品种系列化、杂交化n5饲料全价化、平衡化饲料全价化、平衡化三、鸡舍种类及特点三、鸡舍种类及特点n鸡舍分类的方法有很多:n根据建筑结构,鸡舍分为密闭式,有窗式,开敞式三种类型;n按饲养方式则分为平养舍,笼养舍;n按所养鸡的种类可分为种鸡舍、蛋鸡舍和肉鸡舍;n按生长阶段可分为育雏,育成,成鸡鸡舍。四、生物学特性及其缺陷症n代谢与代谢病n散热与中暑n生理与疾病n环境与应激n消化与营养4-1、代谢与代谢病n体温41-42;n脉博200-300次/分;n气囊容积大-9个气囊;n特点:耗氧量大,产热多;n环境要求:充足的氧气供应来满足代谢旺盛的需求;n营养要求: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辅酶及代谢中间产物,如B族维生素、二价铁元素等;维生素缺乏代谢病n维生素A缺乏:产蛋鸡产蛋基本正常,蛋壳颜色变浅;n维生素E缺乏:肌肉皮下易出血,手握鸡翅,鸡翅肌肉出现紫斑;n维生素D或磷缺乏:初期产薄壳蛋、软壳蛋,产蛋率下降;n维生素B2缺乏:雏鸡趾爪向内卷曲,呈“握拳状”,种蛋孵化率下降;n生物素缺乏:产蛋率下降,孵化率降低,雏鸡胫骨粗短、死胚与畸形增加;n痛风:粪便白头厚,厚者可达一毫米,病鸡表现产蛋率下降,严重者瘫痪;剖检肾脏肿大,有尿酸盐沉着;n啄癖:表现为啄羽癖、啄肛癖、啄蛋癖;主要由氨基酸不平衡或维生素缺乏造成的,补充蛋氨酸;啄蛋癖还要补充磷酸氢钙;n鸡冠苍白:主要是铁元素吸收不良,单纯补铁不起作用,应同时补充维生素;要与疾病和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区分。n 以上代谢病是因产蛋营养需要量大造成的。4-、散热与中暑n散热能力差:鸡无汗腺,靠气囊、肺蒸发水分,通过呼吸散发热量;n适宜舍温:-;n中暑:脚软、瘫痪、猝死,脑膜充血、淤血、出血、水肿;n防治:提供充足的饮水,是缓解高温影响的措施之一。水要凉爽、清洁,pH值以6.57.5为宜。鸡的最佳饮水时间为上午610时,水温为812,必要时可加入冰块,正常时鸡的饮水量是采食量的4倍。4-3、生理与疾病n肺小,镶嵌在鸡肋中,与各部位的气囊相通;气囊是一种膜质囊,病原菌极易通过呼吸到达气囊所在部位定居繁殖;因此,呼吸系统的疾病在于早期净化,n无胸腹腔之分,无淋巴结;因此腹腔疾病极易到胸腔,控制肠道疾病很重要;n排出尿酸,而不是尿素;肾病较多;4-4、环境与应激n噪音敏感:易炸群;n光照敏感:强光易啄癖,出现光照死角影响产蛋性能;n有害气体敏感:空气中NH3、CO2、H2S浓度高,易出现腹水、抵抗力下降,爆发细菌或病毒性疾病;4-5、消化与营养n消化道发育关键期:孵化后期到出壳后一周内;要注意排出粘粪,给予营养全面的易消化饲料;n消化道短:消化道长度是体长的56倍,猪的是1516倍;n营养要求高:由消化道特点、鸡蛋的营养决定的;五、鸡场的选址n蛋鸡场按规模的划分n地势与风向n交通与环境n水电n鸡舍设计5-1、蛋鸡场按规模的划分n现阶段蛋鸡场的规模按大、中、小三种类型划分n饲养规模在10万只以上的为大型蛋鸡场n1万10万只的为中型蛋鸡场n10001万只的为小型蛋鸡场5-2、地势与风向n蛋鸡场应建在地势高燥向阳的地方,远离沼泽湖洼,避开山坳谷底,通风良好,南向或偏东南向。地面平坦或稍有坡度,排水便利。地形开阔整齐,利于建筑物布局和建立防护设施。n平原地区:选择地势较高、易于排水;n山区丘陵:选择避风向阳的半山腰;n风向:一般是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要考虑东南、西北方向有无养鸡场;5-3、交通与环境n交通:交通便利,能保证货物的正常运输,但应远离交通主干线。距交通干道不少于1公里,距一般公路50米以上,距居民区500米以上。气候环境:场区所在地有较详细的气象资料,便于设计和组织生产。环境安静,具备绿化、美化条件。无噪音干扰或干扰轻,无污染。5-4、水电n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能满足生产、生活和消防需要,各项指标参考生活饮用水要求。注意避免地面污水下渗污染水源。n有地下深水井;n水源无污染;n水源无重金属离子或氯离子;n水质PH值中性;n有充足的电力保证照明;5-5、鸡舍设计n全封闭鸡舍:适合中大型养鸡场;n半开放鸡舍:适合中小型养鸡场;n养鸡场建设鸡舍面积和容量设计。小型鸡舍可设计为宽78米,长3353米,笼养蛋鸡28005000只;大中型鸡舍可设计宽1014米,长4065米,笼养蛋鸡500010000只。六、鸡场设备六、鸡场设备n(一)育雏设备(一)育雏设备n(二)笼具(二)笼具n(三)饮水设备(三)饮水设备n(四)喂饲设备(四)喂饲设备n(五)清粪设备(五)清粪设备(一)育雏设备(一)育雏设备n(一)育雏笼(一)育雏笼育雏阶段是鸡一生中最关键的一个时期。这个阶段雏鸡对环境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对温度要求十分严格,否则极易造成较高的死亡率。n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四层笼养育雏工艺,所用的叠层育雏笼有电加热和不加热二种。n采用育雏笼饲养时,其饲养密度一般为:中型蛋鸡34只/m2,轻型蛋鸡36只/m2。n(二)电热育雏伞(二)电热育雏伞在网上或地面散养雏鸡时,采用电热育雏伞可以提高雏鸡体质和成活率。(二)笼具(二)笼具n笼具是现代化养鸡的主体设备,不同笼养设备适用于不同的鸡群。n鸡笼设备按组合形式可分为全阶梯式、半阶梯式、叠层式、复合式和平置式;n按几何尺寸可分为深型笼和浅型笼;n按鸡的种类分为蛋鸡笼、肉鸡笼和种鸡笼;n按鸡的体重分为轻型蛋鸡笼、中型蛋鸡笼和肉种鸡笼。(三)饮水设备(三)饮水设备n饮水设备分为以下五种:乳头式、吊塔式、真空式、杯式和水槽式。n雏鸡开始阶段和散养鸡多用真空式、吊塔式和水槽式,散养鸡现在趋向使用乳头饮水器。(四)喂饲设备(四)喂饲设备n在鸡的饲养管理中,喂料耗用的劳动量较大,因此大型机械化鸡场为提高劳动效率,采用机械喂料系统。n喂料系统包括贮料塔、输料机、喂料机和饲槽等四个部分。(五)清粪设备(五)清粪设备n鸡舍内的清粪方式有人工清粪和机械清粪两种。n机械清粪常用设备有:刮板式清粪机、传送带式清粪机和抽屉式清粪机。n刮粪板式清粪机多用于阶梯式笼养和网上平养n传送带式清粪机多用于叠层式笼养;也适用于阶梯式笼养;n抽屉式清粪板多用于小型叠层式鸡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