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治疗指南ppt

上传人:油** 文档编号:240722510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梗塞治疗指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脑梗塞治疗指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脑梗塞治疗指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梗塞治疗指南脑梗塞治疗指南pptppt病情介绍4 4床床 王富盈王富盈 男男 80 80岁、脑梗塞慢支并感染,高血压岁、脑梗塞慢支并感染,高血压3 3级高级高危组危组 于于4 4月月3030因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突发左侧肢体无力3 3小时小时”入院。入院查入院。入院查体:体:T36 P84 R20 BP140/80mmHg T36 P84 R20 BP140/80mmHg 左侧肢体肌力左侧肢体肌力4 4级,右级,右侧肢体肌力侧肢体肌力5 5级,肌张力可。级,肌张力可。既往有慢支病史既往有慢支病史5 5年,高血年,高血压病史压病史2 2年。遵医嘱行一级护理,进低盐低脂饮食,诺顿年。遵医嘱行一级护理,进低盐低脂饮食,诺顿评分评分1515分,完善相关辅检:头颅分,完善相关辅检:头颅CTCT示双侧基底节区腔梗可示双侧基底节区腔梗可能能 脑萎缩,肺部脑萎缩,肺部CTCT示:两肺支气管疾患,左上肺舌段陈示:两肺支气管疾患,左上肺舌段陈旧性病变。查血示:钾旧性病变。查血示:钾3.20 3.20 钠钠133133。予化钾口服液。予化钾口服液10mltid10mltid口服口服 5 5月月6 6日复查结果在正常范围内,行输液对症治疗,日复查结果在正常范围内,行输液对症治疗,予改善微循环予改善微循环 护脑抗血小板凝聚,抗感染维持电解质平护脑抗血小板凝聚,抗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治疗,患者于衡治疗,患者于5 5月月4 4号出现四肢凹陷性水肿,予双克号出现四肢凹陷性水肿,予双克25mg25mg口服后双上肢水肿消退,下肢水肿未明显消退,查口服后双上肢水肿消退,下肢水肿未明显消退,查肾功能正常,目前患者情绪稳定,精神状态可肾功能正常,目前患者情绪稳定,精神状态可大脑构造简介大脑大脑(brain)(brain)包括左、右两个半球及连接两个半球的中间部包括左、右两个半球及连接两个半球的中间部分,即第三脑室前端的终板。大脑半球被覆灰质,称大脑分,即第三脑室前端的终板。大脑半球被覆灰质,称大脑皮质,其深方为白质,称为髓质。髓质内的灰质核团为基皮质,其深方为白质,称为髓质。髓质内的灰质核团为基底神经节。在大脑两半球间由巨束纤维底神经节。在大脑两半球间由巨束纤维相连。相连。具体内容有大脑半球各脑叶、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大脑具体内容有大脑半球各脑叶、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大脑半球深部结构、大脑半球内白质、嗅脑和边缘系统五大部半球深部结构、大脑半球内白质、嗅脑和边缘系统五大部分。分。大脑半球表面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沟间的隆大脑半球表面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沟间的隆凸部分称脑回。凸部分称脑回。大脑半球的背侧面,各有一条斜向的沟,称为侧裂大脑半球的背侧面,各有一条斜向的沟,称为侧裂(lateral fissurelateral fissure)。)。侧裂的上方,约当半球的中央处,有一由上走向前下方的侧裂的上方,约当半球的中央处,有一由上走向前下方的脑沟,称为中央沟(脑沟,称为中央沟(central fissurecentral fissure)。每一半球又分为四)。每一半球又分为四个叶(个叶(lobelobe)。)。在中央沟之前与侧裂之上的部位,成为额叶(在中央沟之前与侧裂之上的部位,成为额叶(frontal frontal lobelobe),为四个脑叶中之最大者,约占大脑半球的三分之),为四个脑叶中之最大者,约占大脑半球的三分之一;侧裂以下的部位,称为颞叶(一;侧裂以下的部位,称为颞叶(temporal lobetemporal lobe)。)。中央沟之后与侧裂之上的部分,称为顶叶(中央沟之后与侧裂之上的部分,称为顶叶(parietal parietal lobelobe);顶叶与颞叶之后,在小脑之上大脑后端的部分,);顶叶与颞叶之后,在小脑之上大脑后端的部分,称为枕叶(称为枕叶(occipital lobeoccipital lobe)。以上各脑叶,均向半球的内)。以上各脑叶,均向半球的内侧面和底面延伸,而在各脑叶区域内,各有许多小的脑沟,侧面和底面延伸,而在各脑叶区域内,各有许多小的脑沟,其中蕴藏着各种神经中枢,分担不同的任务,形成了大脑其中蕴藏着各种神经中枢,分担不同的任务,形成了大脑皮质的分区专司功能。皮质的分区专司功能。各叶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功能如下:各叶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功能如下:1 1、额叶:也叫前额叶。位于中央沟以前。在中、额叶:也叫前额叶。位于中央沟以前。在中央沟和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在其前方有额央沟和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在其前方有额上沟和饿下沟,被两沟相间的是额上回、额中回上沟和饿下沟,被两沟相间的是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额下回的后部有外侧裂的升支和水平和额下回。额下回的后部有外侧裂的升支和水平分支分为眶部、三角部和盖部。额叶前端为额极。分支分为眶部、三角部和盖部。额叶前端为额极。额叶底面有眶沟界出的直回和眶回,其最内方的额叶底面有眶沟界出的直回和眶回,其最内方的深沟为嗅束沟,容纳嗅束和嗅球。嗅束向后分为深沟为嗅束沟,容纳嗅束和嗅球。嗅束向后分为内侧和外侧嗅纹,其分叉界出的三角区称为嗅三内侧和外侧嗅纹,其分叉界出的三角区称为嗅三角,也称为前穿质,前部脑底动脉环的许多穿支角,也称为前穿质,前部脑底动脉环的许多穿支血管由此入脑。在额叶的内侧面,中央前、后回血管由此入脑。在额叶的内侧面,中央前、后回延续的部分,称为旁中央小叶。负责思维、计划,延续的部分,称为旁中央小叶。负责思维、计划,与个体的需求和情感相关。与个体的需求和情感相关。2 2、顶叶:位于中央沟之后,顶枕裂于枕前切迹连线之前。、顶叶:位于中央沟之后,顶枕裂于枕前切迹连线之前。在中央沟和中央后沟之间为中央后回。横行的顶间沟将顶在中央沟和中央后沟之间为中央后回。横行的顶间沟将顶叶余部分为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顶下小叶又包括缘上回叶余部分为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顶下小叶又包括缘上回和角回。响应疼痛、触摸、品尝、温度、压力的感觉,该和角回。响应疼痛、触摸、品尝、温度、压力的感觉,该区域也与数学和逻辑相关。区域也与数学和逻辑相关。3 3、颞叶:位于外侧裂下方,由颞上、中、下三条沟分为、颞叶:位于外侧裂下方,由颞上、中、下三条沟分为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隐在外侧裂内的是颞横回。在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隐在外侧裂内的是颞横回。在颞叶的侧面和底面,在颞下沟和侧副裂间为梭状回,侧颞叶的侧面和底面,在颞下沟和侧副裂间为梭状回,侧副裂与海马裂之间为海马回,围绕海马裂前端的钩状部分副裂与海马裂之间为海马回,围绕海马裂前端的钩状部分称为海马钩回。负责处理听觉信息,也与记忆和情感有关。称为海马钩回。负责处理听觉信息,也与记忆和情感有关。4 4、枕叶位于枕顶裂和枕前切迹连线之后。在内侧面,距、枕叶位于枕顶裂和枕前切迹连线之后。在内侧面,距状裂和顶枕裂之间为楔叶,与侧副裂候补之间为舌回。负状裂和顶枕裂之间为楔叶,与侧副裂候补之间为舌回。负责处理视觉信息。责处理视觉信息。5 5、岛叶:位于外侧裂的深方,其表面的斜行中央钩分为、岛叶:位于外侧裂的深方,其表面的斜行中央钩分为长回和短回。长回和短回。6 6、边缘系统:与记忆有关,在行为方面与情感有关。、边缘系统:与记忆有关,在行为方面与情感有关。不像其他用于肌肉收缩的下行脊髓通路那样,激发和控制不像其他用于肌肉收缩的下行脊髓通路那样,激发和控制手指精细运动的信号并非源于脊髓顶部的脑干,而是源于手指精细运动的信号并非源于脊髓顶部的脑干,而是源于脑的最高的区域脑的最高的区域皮层的条形区,这一区域横跨脑,有皮层的条形区,这一区域横跨脑,有点像束发带,称为运动皮层。运动皮层直接向手指发送信点像束发带,称为运动皮层。运动皮层直接向手指发送信号,控制手的精细运动。它还通过向脑干中四个运动通路号,控制手的精细运动。它还通过向脑干中四个运动通路中枢发送其他信号来对运动施加间接的影响,这些信号转中枢发送其他信号来对运动施加间接的影响,这些信号转而又使肌肉作适当的收缩。运动皮层的不同部分被分派来而又使肌肉作适当的收缩。运动皮层的不同部分被分派来控制身体的不同部位。人们也许会设想,这种分派会与身控制身体的不同部位。人们也许会设想,这种分派会与身体有关部位的大小相对应,即像手这样的小区域将受微小体有关部位的大小相对应,即像手这样的小区域将受微小的运动皮层区控制,而像背部这样大的区域,将由皮层中的运动皮层区控制,而像背部这样大的区域,将由皮层中最大的份额去控制其运动。但事实并非如此。最大的份额去控制其运动。但事实并非如此。病因病理 病因病理病因病理 脑梗塞是脑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脑血流阻断而使脑脑梗塞是脑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脑血流阻断而使脑组织发生缺血坏死和软化。约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的组织发生缺血坏死和软化。约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的50506060。引起脑梗塞的原因较多,主要的是脑血管阻塞及。引起脑梗塞的原因较多,主要的是脑血管阻塞及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2 2种。种。脑血管急性闭塞后,最初脑血管急性闭塞后,最初4h4h6h6h缺血区逐渐出现脑水肿,缺血区逐渐出现脑水肿,12h12h后脑细胞开始坏死,但梗塞区与正常脑组织尚难区别。后脑细胞开始坏死,但梗塞区与正常脑组织尚难区别。24h24h后至第后至第5 5天,脑水肿达到高峰,侧支循环开始建立。从天,脑水肿达到高峰,侧支循环开始建立。从第第2 2周开始,脑水肿逐渐减轻,但梗塞区组织坏死及液化周开始,脑水肿逐渐减轻,但梗塞区组织坏死及液化更明显。虽已建立较充分的侧支循环,但可有部分病人在更明显。虽已建立较充分的侧支循环,但可有部分病人在血栓溶解、血管再通的同时,梗塞区的血管壁因缺血性损血栓溶解、血管再通的同时,梗塞区的血管壁因缺血性损伤通透性增高,可形成出血性梗塞。伤通透性增高,可形成出血性梗塞。影像学表现脑梗塞(脑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Cerebral Infarction)左额颞顶叶脑梗塞。左额颞顶叶脑梗塞。CTCT扫描左额颞顶叶大片低密度灶,其扫描左额颞顶叶大片低密度灶,其范围相当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中线结构略向右偏移。右范围相当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中线结构略向右偏移。右放射冠见一腔隙样梗塞灶。放射冠见一腔隙样梗塞灶。左侧颞叶脑梗塞。左侧颞叶脑梗塞。CTCT增强示低密度区呈脑回状强化。增强示低密度区呈脑回状强化。右额、顶叶出血性脑梗塞。梗塞后右额、顶叶出血性脑梗塞。梗塞后1717天,天,CTCT平扫示低密度平扫示低密度区内有斑片状高密度影,密度不均,代表梗塞内出血。区内有斑片状高密度影,密度不均,代表梗塞内出血。左颞顶叶脑梗塞(超急性期,发病左颞顶叶脑梗塞(超急性期,发病4 4小时)。小时)。T1T1加权(上加权(上图)示左颞顶叶皮层下区略低信号影。同一层面图)示左颞顶叶皮层下区略低信号影。同一层面T2T2加权加权(下图)示左颞顶叶病灶呈高信号影。双侧基底节区多发(下图)示左颞顶叶病灶呈高信号影。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梗塞呈高信号影。腔隙性梗塞呈高信号影。先兆症状 脑梗塞的病人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有的病人一觉醒来,发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流口水,吃东西掉饭粒,举不动筷子,这就是发生了脑梗塞,常使人猝不及防。只有部分病人发病前有肢体麻木感,说话不清,一过性眼前发黑,头晕或眩晕,恶心,血压波动(可以升高或偏低)等短暂脑缺血的症状。这些先兆症状一般很轻微,持续时间短暂,常常被人忽视。临床表现 梗塞的部位和梗塞面积有所不同,最容易出现的表现如下:(1)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起病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2)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每个病人可具有以上临床表现中的几种。(3)脑CT检查的意义:脑CT检查显示脑梗塞病灶的大小和部位准确率66.5%89.2%,显示初期脑出血的准确率100%。因此,早期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排除脑出血等病变。这是十分重要的,发病早期脑出血与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有截然不同的地方。当脑梗塞发病在24小时内,或梗塞灶小于8毫米,或病变在脑干和小脑处,脑CT检查往往不能提供正确诊断。必要时应在短期内复查,以免延误治疗。(4)有一种称为“腔隙性脑梗塞”的疾病,病人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因其他病而行脑CT检查发现此病,有的已属于陈旧性病灶。这种情况以老年人多见,病人常伴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腔隙性脑梗塞可以反复发作,有的病人最终发展为有症状的脑梗塞,有的病人病情稳定,多年不变。故对老年人“无症状性脑卒中”应引起重视,在预防上持积极态度。治疗1 1主要是改善脑循环,防治脑水肿,治疗合并症。主要是改善脑循环,防治脑水肿,治疗合并症。2 2临床症状允许可以溶栓治疗临床症状允许可以溶栓治疗 3 3调整血压调整血压 控制感染控制感染4 4用扩血管和营养脑细胞药物(按疗程)用扩血管和营养脑细胞药物(按疗程)5 5缓解脑血管痉挛缓解脑血管痉挛 6 6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聚集 7 7降纤酶(有适应症的话)降纤酶(有适应症的话)8 8肢体功能锻炼肢体功能锻炼 4 4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 经实践证明对治疗脑梗塞效果很好,可以经实践证明对治疗脑梗塞效果很好,可以大大降低脑梗塞的病残率。宜于早期应用,每日一次,大大降低脑梗塞的病残率。宜于早期应用,每日一次,1010次为次为1 1疗程,每次吸氧时间疗程,每次吸氧时间9090110110分钟,必须在密闭加压分钟,必须在密闭加压舱进行,受条件限制。舱进行,受条件限制。5 5调节血压,控制高血脂,高血调节血压,控制高血脂,高血糖糖 目的是控制发病的危险因素。但血压过高的不要降压太目的是控制发病的危险因素。但血压过高的不要降压太快;血压过低时适当给予提高。脑梗塞病人往往血糖高,快;血压过低时适当给予提高。脑梗塞病人往往血糖高,对治疗不利,必须积极控制。对治疗不利,必须积极控制。6 6昏迷病人注意保持呼吸昏迷病人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道通畅 及时吸痰,翻身拍背,活动肢体,预防肺炎和褥疮及时吸痰,翻身拍背,活动肢体,预防肺炎和褥疮发生。发生。护理诊断常见护理问题包括:1肢体活动障碍2肺部感染3自理能力缺陷4活动无耐力5水肿 语言沟通障碍;焦虑;有发生褥疮的可能;有外伤的危险;有误吸的危险;潜在并发症清理呼吸道无效 潜在并发症-泌尿系感染。脑梗塞的护理目标1病人卧床期间感到清洁舒适,生活需要得到满足。2病人能进行自理活动,如梳头、洗脸、入厕、穿衣等。3病人恢复到原来的日常生活自理水平4 无护理并发症脑梗塞的护理措施脑梗塞的护理措施1 1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氧3L/min,3L/min,指导患者有效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行雾化吸入。咳嗽咳痰,必要时行雾化吸入。2 2遵医嘱用药并观察其疗效遵医嘱用药并观察其疗效3 3限制钠盐的摄入,抬高双下肢以利水肿的消退,穿限制钠盐的摄入,抬高双下肢以利水肿的消退,穿宽松衣物,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以免发生皮肤破宽松衣物,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以免发生皮肤破损损.安排专人留陪,床加护栏防坠床,将病人经常安排专人留陪,床加护栏防坠床,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以方便病人随时取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以方便病人随时取用。信号灯放在病人手边,听到铃声立即予以答复。用。信号灯放在病人手边,听到铃声立即予以答复。4 4恢复期鼓励病人独立完成生活自理活动,以增进病恢复期鼓励病人独立完成生活自理活动,以增进病人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以适应回归家庭和社会人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以适应回归家庭和社会的需要,提高生存质量。的需要,提高生存质量。5 5落实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落实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预防预防脑梗塞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脑梗塞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病人没有发病前就进行预防,二级预防是指一级预防是指病人没有发病前就进行预防,二级预防是指病人发病后防止复发,三级预防是防止脑梗塞并发症,其病人发病后防止复发,三级预防是防止脑梗塞并发症,其中中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意义重大,我国脑梗塞意义重大,我国脑梗塞5 5年复发率高达年复发率高达40%40%,是国际平均水平是国际平均水平10%10%的的3 3倍多,主要原因是对二级预防观倍多,主要原因是对二级预防观念的普及不够,目前已经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念的普及不够,目前已经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脑梗塞容易复发,而且一般一次比一次严重。脑梗塞容易复发,而且一般一次比一次严重。提倡小剂量提倡小剂量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口服,每日口服,每日0.10.10.30.3克即可。但克即可。但临床发现阿司匹林有临床发现阿司匹林有47%47%的抵抗率,也就是说服用前看看的抵抗率,也就是说服用前看看自己是否抵抗。否则服用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引起自己是否抵抗。否则服用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引起胃出胃出血血。中药因为其副作用小,预防脑梗塞复发比西药要有优中药因为其副作用小,预防脑梗塞复发比西药要有优势,其他可选用抗栓丸、势,其他可选用抗栓丸、西比灵西比灵、维脑路通维脑路通、血络通胶囊、血络通胶囊、消栓通络片消栓通络片等药,长期服用,服用时间最好选在饭后。等药,长期服用,服用时间最好选在饭后。脑梗塞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脑梗塞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1 1 主动活动主动活动 尽量让脑梗塞患者做主动运动,肌肉的收缩为尽量让脑梗塞患者做主动运动,肌肉的收缩为减轻水肿提供了很好的泵的作用。可让患者在患肢上举位减轻水肿提供了很好的泵的作用。可让患者在患肢上举位做一些活动,如手指的抓握活动、抓握木棒、拧毛巾等。做一些活动,如手指的抓握活动、抓握木棒、拧毛巾等。2 2 被动活动被动活动 被动活动的动作应轻柔,以免引起疼痛或加剧被动活动的动作应轻柔,以免引起疼痛或加剧疼痛。可让患者做健肢带动患肢做上举运动,也可在无痛疼痛。可让患者做健肢带动患肢做上举运动,也可在无痛范围内做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的背屈、伸活动等,以保范围内做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的背屈、伸活动等,以保持患肢的关节正常活动范围。注意预防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持患肢的关节正常活动范围。注意预防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坐轮椅时,应确保患肢不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坐轮椅时,应确保患肢不垂于轮椅一侧,可将手置于轮椅扶手上或轮椅桌板上垂于轮椅一侧,可将手置于轮椅扶手上或轮椅桌板上;应应尽量避免在患手输液,避免过度牵拉手关节及意外的损伤。尽量避免在患手输液,避免过度牵拉手关节及意外的损伤。这样做不但可预防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即使在发生后也可这样做不但可预防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即使在发生后也可防止病情加重,减轻残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病情加重,减轻残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 3 保持良姿位保持良姿位 所谓良姿位即抗痉挛的良好体位,所谓良姿位即抗痉挛的良好体位,患者除进行康复治疗训练外,其余时间均应保持患者除进行康复治疗训练外,其余时间均应保持偏瘫肢体的良姿位。平卧位和患侧卧位时,应使偏瘫肢体的良姿位。平卧位和患侧卧位时,应使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健侧卧位时肩关节屈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健侧卧位时肩关节屈曲约曲约9090,肘关节伸展,手握一毛巾卷,保持腕,肘关节伸展,手握一毛巾卷,保持腕关节的背屈。良姿位可改善静脉回流,减轻手部关节的背屈。良姿位可改善静脉回流,减轻手部的肿胀。的肿胀。4 4 床上训练床上训练 为站立和步行打基础。如为站立和步行打基础。如:翻身,翻身,起坐,坐平衡三级训练,髋、膝、肩、踝等关节起坐,坐平衡三级训练,髋、膝、肩、踝等关节抗痉挛训练以及双或单腿搭桥训练,然后坐立位抗痉挛训练以及双或单腿搭桥训练,然后坐立位转换到立位三级平衡训练,重点是重心向患侧移转换到立位三级平衡训练,重点是重心向患侧移位的训练。位的训练。5 5 步行训练步行训练 当患侧负重良好后,进行迈步训练及基本步当患侧负重良好后,进行迈步训练及基本步行训练和实用步行训练,纠正患肢膝关节不屈曲而使小腿行训练和实用步行训练,纠正患肢膝关节不屈曲而使小腿外摆拖地动作外摆拖地动作:双上肢扶床边或周围固定物,双摆放与肩双上肢扶床边或周围固定物,双摆放与肩同宽,下肢膝关节屈曲做下蹲和起立练习,继而膝关节交同宽,下肢膝关节屈曲做下蹲和起立练习,继而膝关节交替屈曲,髋关节交替斜上顶做脚尖不离地的踏步练习。本替屈曲,髋关节交替斜上顶做脚尖不离地的踏步练习。本着助于运动到抗阻运动的训练程序,促进瘫侧肌力恢复,着助于运动到抗阻运动的训练程序,促进瘫侧肌力恢复,力争达到躯干四肢肌力平衡和对称。上肢练习也是从被动力争达到躯干四肢肌力平衡和对称。上肢练习也是从被动助动助动主动主动负重的顺序进行,手指由粗大功能到精细负重的顺序进行,手指由粗大功能到精细功能,尽量使生活走向自理。功能,尽量使生活走向自理。6 6 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ADL)(ADL)训练根据训练根据ADLADL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自护方法,一般采取自护方法,一般采取“替代护理替代护理”的方法来照料病人,即病的方法来照料病人,即病人在被动状态下,接受护理人员喂饭、漱口、更衣、移动人在被动状态下,接受护理人员喂饭、漱口、更衣、移动等生活护理,而自我护理是通过耐心地引导、鼓励、帮助等生活护理,而自我护理是通过耐心地引导、鼓励、帮助和训练患者,使患者主动参与和训练患者,使患者主动参与ADLADL训练。脑卒中患者会有训练。脑卒中患者会有肢体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影响到日常生活能力,采用自我肢体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影响到日常生活能力,采用自我护理,使他们达到部分或全部自理,以利于回归社会,适护理,使他们达到部分或全部自理,以利于回归社会,适应新生活。应新生活。7 7 语言的康复训练语言的康复训练 首先教会患者及家属运用数字首先教会患者及家属运用数字(1(110)10)和简单的字重复训练。采用口形法向患者示范口形,和简单的字重复训练。采用口形法向患者示范口形,让其仔细观察每一个音的口形变化,纠正错误口形进行正让其仔细观察每一个音的口形变化,纠正错误口形进行正确发音等训练。从简单数字、句子说起,再循序渐进地加确发音等训练。从简单数字、句子说起,再循序渐进地加深复杂的语句,鼓励其经常与家人进行语言交流,为患者深复杂的语句,鼓励其经常与家人进行语言交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患者完成单一的课题,增强患者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患者完成单一的课题,增强患者的信心,逐步提高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信心,逐步提高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饮食日常饮食应注意:a 限制脂肪摄入量 b 控制总热量c 适量增加蛋白质d 限制精制糖和含糖类点心e 采用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3克,可在烹调后再加入 出院指导脑梗塞发病一年内为恢复期,是脑梗塞最重要的时期,这脑梗塞发病一年内为恢复期,是脑梗塞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多数患者改善最快、效果最佳。恢复期家庭治疗最个时期多数患者改善最快、效果最佳。恢复期家庭治疗最主要是科学用药,辅以功能训练,饮食调节等综合性治疗。主要是科学用药,辅以功能训练,饮食调节等综合性治疗。只有坚持用药,才能够对脑梗塞诱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只有坚持用药,才能够对脑梗塞诱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液粘度高等基础病变进行有效治疗,防止动脉硬化成、血液粘度高等基础病变进行有效治疗,防止动脉硬化继续形成及血栓再次形成;为脑组织创造一个良好的内环继续形成及血栓再次形成;为脑组织创造一个良好的内环境,恢复脑神经系统,使其控制的运动、语言神经系统体境,恢复脑神经系统,使其控制的运动、语言神经系统体征得到改善。恢复期治疗目的就是改善头晕头痛、肢体麻征得到改善。恢复期治疗目的就是改善头晕头痛、肢体麻木障碍、语言不利等症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并降低脑木障碍、语言不利等症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并降低脑梗塞的高复发率。梗塞的高复发率。1、科学准确用药,预防脑梗塞复发 2 2、尽早、积极地开始康复治疗 3、日常生活训练 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