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气滞和心肾不交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0722225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郁气滞和心肾不交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肝郁气滞和心肾不交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肝郁气滞和心肾不交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郁气滞和心肾不交肝郁气滞和心肾不交心肾不交概述中医名词。心肾不交证是因心肾既济失调所致的病证。指心与肾生理协调失常的病理现象。多由肾阴亏损,阴精不能上承,因而心火偏亢,失于下降所致。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就是互相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心肾不交是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态。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病因久病,思考太多,抑郁,房事不节。中医的五行理论,心属火,肾属水,心火必须下降到肾,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炎于心,使心火不亢,这称为心肾相交,或者叫水火相济。如果思虑过度,或者心情抑郁,心火亢盛,就会心神不宁。向下损耗肾水,失阴液濡养,或者过于用肾,则腰酸,头晕,健忘(髓脑由肾来补养)。且肾阴不足,肾阳相对偏亢(在中医,每个脏腑都有阴和阳,理想状态是两者平衡),因此就会觉得手心热,咽干口燥,舌红等假(虚)热的表现。成因1久病伤阴。2.房事不节。3.思虑太过,情致郁而化火。4.外感热病,心火独亢。症状临床表现:心烦失寐,心悸不安,眩晕,耳鸣,健忘,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舌红,脉细数。失眠多梦虚烦遗精等症。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虚弱病人。鉴别本证以肾阴虚、心火旺为特征。在生理状态下,心火下达肾水,肾水上济心火,使肾水不寒,心火不亢,则水火互济,心肾相交。若肾水不足,心火失济,则心火偏亢,或心火独炽,下吸肾水,则肾阴暗耗,以致肾水亏于下,心火亢于上而心肾不交。心火偏亢,则心烦失寐,心悸不安,健忘;肾水不足,髓海空虚坝u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生内热,则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脉细数。虚火内扰精室则遗精,带下。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心火亢盛证相辨别,心火亢盛证仅表现为心烦失寐等心火偏亢的症状,而无肾阴虚见症。本证既有心火偏亢的症状,又有肾阴虚的见症。辨证注意点:心火偏亢的临床表现,伴有肾阴虚的见症。治疗法则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施治方法1基本方药:(1):生地15克、玄参10克、茯苓10克、五味子10克、当归10克、朱麦冬12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10克、黄连6克。本方运用于心肾不交之心阴不足者。(2:知母10克、黄柏10克、生地12克、山萸肉10克、丹皮6克、泽泻6克、茯苓10克、夜交藤18克、合欢皮12克、石菖蒲10克、莲心10克。本方适用于心肾不交偏于肾阴亏损者。以上方药,浓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剂,温服,1日3次。2加减变化:若兼见火旺伤阴,舌红绛无苔者,于基本方(2)中酌加石斛12克、沙参12克以甘寒滋阴;若兼见有湿热,舌苔黄腻者于基本方(1)小加栀子10克。马尾连6克、车前草15克、苡仁15克清热利湿;若阴虚盗汗剧者于基本方(2)中加煅龙牡各15克、浮小麦15克、瘪桃干15克敛阴止汗;若兼见肝火上炎,症见头晕目眩较重者,可加菊花12克、桑叶10克、黄芩10克、钩藤12克清散肝火;若热扰精室,遗精频作者加金樱子10克、莲须10克、沙菀蒺藜15克、刺猬皮10克滋肾固精。饮食疗法(1)山药荔枝粥:取鲜山药100克、荔枝肉1530克、桂元肉15克、五味子3克,冰糖适量。先将山药切薄片,与荔枝肉、桂元肉、五味子煮,同取汁再加粳米100克煮成粥,加冰糖即成,可早晚服食。气功疗法心肾不交患者可用气功作辅助治疗、以坐位练入静为主的强壮功为好。练功方法,要求环境安静,坐后要全身放松,眼开一线,注意鼻尖,舌尖抵上腭。唾液多后徐徐下咽。如有杂念而忘记念数时,当及时收回从头再念,如念到100次而未忘,再从l念起。也可用随息法,即思想高度集中在呼吸上,吸时气下沉入小腹,呼时渐升细细呼出,思想随呼吸升降,如有杂念,即把思想收回,初练10分钟即可,练功中杂念太多,或见烦躁,立即收功,下次再练。征逐渐提高入静境界的基础上延长练功时间,常有较好疗效。施治要点(一)在脑外伤后遗症中的心肾不交之证颇多,此症因脑受震荡而致,治疗时应以益肾填精为主,因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之故。药物可用生熟地、何首乌、鹿角胶、龟板胶、菟丝子、紫河车、鱼膘胶等品。再随证适当加减即可,不必多用泻心火之药,防止苦寒过度伤阴。(二)一般认为心肾不交证,从病机上分析多为心火旺于上,肾阴亏于下,水火不交而成。对于这种“心火旺、肾阴虚”常用黄连阿胶汤火“泻心火,滋肾阴”;从临床上分析,尚有“心火旺、肾阳虚”。“心气虚、肾阳虚”、“心气虚,肾阴虚”,亦可说是心肾不交证。其治疗,“心火旺,肾阳虚”可用泻心火,助肾阳;对“心气虚,肾阳虚,“用养心气,补肾阳;对“心气虚、肾明虚”用益心气,滋肾阴。预防1若心肾不交证小失眠严重得,应要求病房安静,室内要清洁卫生,温度湿度要适宜,以保证病人能得到充分休息。2若表现为逝精频作的病人则应告知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如保持阴部的清洁,干燥;内裤宽大不宜过紧,夜间睡眠不能使阴部太暖。3未婚男青年的手淫常是心肾不交的遗精病的病因,应告诫其危害性,使病人决心戒险恶习。若因阴茎包皮过长,动员病人切除,不愿切除者,必须每天清洗阴茎、龟头部的尿垢,防止包皮嵌顿龟头。注意事项心肾不交的人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避免熬夜。2、少吃辛辣或者刺激性食物。3、积极参加户外运动,放松心情。4、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学会合理减压气滞血瘀概念气滞血瘀,是指气滞和血瘀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其病变机理是:一般多先由气的运行不畅,然后引起血液的运行瘀滞,是先有气滞,由气滞而导致血瘀,也可由离经之血等瘀血阻滞,影响气的运行,这就先有瘀血,由瘀血导致气滞,也可因闪挫等损伤而气滞与血瘀同时形成病变机理气滞血瘀症,是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现的征候,多由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袭引起肝气久郁不解所致。主要临床表现: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急躁易怒,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妇女可见月经闭止,或痛经,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病机分析:本证以情志不舒,同时伴有胸胁胀闷、刺痛,女子月经不调为诊断要点。肝主疏泄而藏血,具有条达气机,调节情志的功能,情志不遂或外邪侵袭肝脉则肝气郁滞,疏泄失职,故情绪抑郁或急躁,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气为血帅,肝郁气滞,日久不解,必致瘀血内停,故渐成胁下痞块,刺痛拒按;肝主藏血,为妇女经血之源,肝血瘀滞,瘀血停滞,积于血海,阻碍经血下行,经血不畅则致经闭、痛经。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均为瘀血内停之症。气滞血瘀应该如何预防气滞血瘀体质的饮食调养气滞血瘀体质宜选用有行气、活血功能的饮食,例如:白萝卜、柑橘、大蒜、生姜、茴香、桂皮、丁香、桃仁、韭菜、黄酒、红葡萄酒、洋葱、银杏、玫瑰花茶、茉莉花茶等桃仁、油菜、黑大豆具有活血祛瘀作用;据报导,黑木耳能清除血管壁上的淤积;适量的红葡萄酒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山楂或米醋,能降低血脂、血黏度。气滞血瘀体质宜少吃盐和味精,避免血黏度增高,加重血瘀的程度。不宜吃甘薯、芋艿、蚕豆、栗子等容易胀气的食物;不宜多吃肥肉、奶油、鳗鱼、蟹黄、蛋黄、鱼籽、巧克力、油炸食品、甜食,防止血脂增高,阻塞血管,影响气血运行;不宜吃冷饮,避免影响气血运行气滞血瘀体质的药物调理气滞瘀血体质宜用行气、活血药疏通气血,达到“以通为补”的目的。如柴胡、香附、郁金、当归、川芎、红花、薤白、枳壳、桃仁、参三七、银杏叶等行气、活血药,有助于改善气滞血瘀体质。胃腹胀痛、嗳气、大便不爽或便秘,可用木香、陈皮、砂仁、槟榔、豆蔻、厚朴、大腹皮、莱菔子、大黄、神曲、山楂、谷麦芽、鸡内金等,行气、止痛、消食、通便。气滞血瘀体质如有情绪抑郁,应以心理疏导为主,配合疏肝理气解郁药物,如柴胡、郁金、青皮、香附、川芎、绿萼梅、八月札等。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