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身边的化学物质总复习

上传人:彧*** 文档编号:240719883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6.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身边的化学物质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初中化学身边的化学物质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初中化学身边的化学物质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总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化学实验二、考试说明二、考试说明三、复习建议三、复习建议一、课标一、课标一级主题一级主题二级主题二级主题(单元单元)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身边的化学物质身边的化学物质我们周围的空气我们周围的空气水与常见的溶液水与常见的溶液金属与金属矿物金属与金属矿物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一、课标一、课标 本主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一些身边常见的物质,帮助学本主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一些身边常见的物质,帮助学生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生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活质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之同的关系,帮助欲望,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之同的关系,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本主题的教学要注重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本主题的教学要注重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物质及素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用五彩缤纷的化学物质和丰富多彩的化学变化,让其变化。用五彩缤纷的化学物质和丰富多彩的化学变化,让学生体验化学美。通过本主题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学习化学学生体验化学美。通过本主题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的重要意义。身边的化学物质身边的化学物质(一一)我们周围的空气我们周围的空气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探究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探究宇航、潜水的呼吸供氧宇航、潜水的呼吸供氧氨气的用途氨气的用途灯管中的氖气灯管中的氖气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二二)水与常见的溶液水与常见的溶液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自来水的生产工艺自来水的生产工艺硬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硬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鱼池缺氧现象与增氧方法鱼池缺氧现象与增氧方法制取蒸馏水制取蒸馏水明矾晶体的形成明矾晶体的形成海水制盐海水制盐太阳能海水淡化太阳能海水淡化有机玻璃的溶解与黏接有机玻璃的溶解与黏接食品中的乳化剂食品中的乳化剂n n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氧气中更旺)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氧气中更旺)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氧气中更旺)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氧气中更旺)n n动植物的呼吸(急救、抢救病人)动植物的呼吸(急救、抢救病人)动植物的呼吸(急救、抢救病人)动植物的呼吸(急救、抢救病人)n n食物的腐烂食物的腐烂食物的腐烂食物的腐烂n n酒和醋的酿造酒和醋的酿造酒和醋的酿造酒和醋的酿造n n农家肥的腐熟农家肥的腐熟农家肥的腐熟农家肥的腐熟n n金属生锈金属生锈金属生锈金属生锈n n养鱼池的增氧养鱼池的增氧养鱼池的增氧养鱼池的增氧用二氧化碳的性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解释一些常一些常见的的现象象:用氧气的性用氧气的性质质解解释释一些常一些常见见的的现现象:象:n n灭火(阶梯状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灭火(阶梯状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灭火(阶梯状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灭火(阶梯状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n n在密闭容器中小虫等死亡在密闭容器中小虫等死亡在密闭容器中小虫等死亡在密闭容器中小虫等死亡n n教室应注意开窗通风教室应注意开窗通风教室应注意开窗通风教室应注意开窗通风n n人工降雨人工降雨人工降雨人工降雨n n温室现象温室现象温室现象温室现象n n汽水升温或减压有气泡逸出汽水升温或减压有气泡逸出汽水升温或减压有气泡逸出汽水升温或减压有气泡逸出n n舞台舞美效果舞台舞美效果舞台舞美效果舞台舞美效果n n石灰水、氢氧化钠等变质石灰水、氢氧化钠等变质石灰水、氢氧化钠等变质石灰水、氢氧化钠等变质n n石蕊试液变色石蕊试液变色石蕊试液变色石蕊试液变色(三三)金属与金属矿物金属与金属矿物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中国古代在金属冶炼方面的成就中国古代在金属冶炼方面的成就不锈钢餐具不锈钢餐具现代汽车、潜艇、宇宙飞船所用的合金材料的发展现代汽车、潜艇、宇宙飞船所用的合金材料的发展我国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及其分布我国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及其分布丰富多彩的金属矿物标本或图片丰富多彩的金属矿物标本或图片金属的切割与焊接金属的切割与焊接(四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洗发剂、护发剂的酸碱性洗发剂、护发剂的酸碱性作物生长最适宜的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ph范围范围海盐、岩盐、湖盐和井盐海盐、岩盐、湖盐和井盐根瘤菌固氨根瘤菌固氨常见铵态氨肥的性质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铵态氨肥的性质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侯德榜对我国制碱工业的贡献侯德榜对我国制碱工业的贡献用常用常见酸、碱的性酸、碱的性质解解释一些常一些常见的的现象:象:食醋等食品有酸味食醋等食品有酸味食醋等食品有酸味食醋等食品有酸味食物消化食物消化食物消化食物消化金属表面除锈金属表面除锈金属表面除锈金属表面除锈大理石地面、建筑物被腐蚀大理石地面、建筑物被腐蚀大理石地面、建筑物被腐蚀大理石地面、建筑物被腐蚀皮肤、衣物等被腐蚀皮肤、衣物等被腐蚀皮肤、衣物等被腐蚀皮肤、衣物等被腐蚀化学试剂的保存(密封)、变质化学试剂的保存(密封)、变质化学试剂的保存(密封)、变质化学试剂的保存(密封)、变质土壤酸碱性的调节土壤酸碱性的调节土壤酸碱性的调节土壤酸碱性的调节油污洗涤油污洗涤油污洗涤油污洗涤工厂废水、废气的处理工厂废水、废气的处理工厂废水、废气的处理工厂废水、废气的处理治疗胃病、皮肤肿痛等治疗胃病、皮肤肿痛等治疗胃病、皮肤肿痛等治疗胃病、皮肤肿痛等化肥的合理使用化肥的合理使用化肥的合理使用化肥的合理使用一一科学探究科学探究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究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一)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2意识到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与假设必意识到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与假设必须用事实来验证。须用事实来验证。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4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5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二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猜想与假设 制订计划制订计划进行实验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收集证据 解释与结论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表达与交流(三三)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散的溶液。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散的溶液。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四四)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5燃烧的条件。燃烧的条件。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检验。8酸、碱的化学性质。酸、碱的化学性质。身边物质考试说明身边物质考试说明1.1.知道层次知道层次()()8 8个个知识点知识点 (26(26个,个,30.8%30.8%)2.2.认识层次认识层次()()1717个个知识点知识点 (36(36个个 ,47.2%47.2%)3.3.理解层次理解层次()()7 7个个知识点知识点 (共共3636个,占个,占19.4%19.4%)2014年22分 2015年26分选择题分析选择题分析选择题分析选择题分析删掉的题删掉的题删掉的题删掉的题考试说明中考试说明中样题的变化样题的变化非选择题非选择题非选择题非选择题科学探究科学探究考试说明考试说明1.1.知道层次知道层次()()(0 (0个个)2.2.认识层次认识层次()()(7(7个个)3.3.理解层次理解层次()()(1616个个)重要代表物重要代表物物物质质纯纯净净物物混合物混合物:单质单质化化合合物物金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氧化物:酸酸:碱碱:盐盐:铁铁氧气氧气水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盐酸盐酸,硫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钙食盐食盐,纯碱纯碱,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氢钠,碳酸钙空气空气,合金(生铁合金(生铁,钢)钢)三、复习建议三、复习建议关注课本上的配图其中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有其中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有_关注课本上的配图分别体现分别体现COCO2 2的什么性质的什么性质?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水和溶液氢氢氢氢 、氧、氧、氧、氧 元素的转化元素的转化元素的转化元素的转化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1 1)原理:)原理:(2 2)装置:)装置:(3 3)药品:品:(4 4)实验现象:象:(5 5)实验结论(实验目的):目的):(6 6)误差分析差分析(7 7)装置)装置评价:先密价:先密闭后反后反应两种图像;吸收热量、吸收热量、吸收生成的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吸收白烟吸收白烟吸收热量吸收热量防止熔融物溅防止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落炸裂瓶底提高温度(使白磷达到着火提高温度(使白磷达到着火点,使红磷达不到着火点)点,使红磷达不到着火点)隔绝空气隔绝空气归纳:实验中归纳:实验中H2O的作用的作用通过水体积的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空气变化得出空气中中O O2 2体积分数体积分数作溶剂作溶剂反应物反应物对溶液的认识从定性到定量(溶液组成、溶解性、溶解度)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变浑浊与与COCO2 2/Na/Na2 2COCO3 3反应反应T,S,溶质析出投入了CaO,水,溶质析出石灰水变浑浊石灰水变浑浊(1414年年2424)a a、b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1515时,时,a a、b b的溶解度均为的溶解度均为20 g20 g B B加水或升温均可使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 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 C将将3030时时a 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15,溶质的质量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数不变 D D分别向分别向100 g100 g水中加入水中加入20 g a20 g a和和b b,升温至,升温至3030,所,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生产实际分析 生产实际分析,就是把工业上的一些生产原理结合初中化学知识(主要是金属和酸碱盐的性质)进行考查。这样的问题本身在之前的中考题和模拟题中就出现过,涉及到的素材有 海水的综合利用、含金属废水的回收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工业生产中的碳循环问题、炼钢厂降低污染的问题、氨、尿素的合成、高纯硅的制备符合以陌生情境换取难度的思想 (12年)(4)某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铜,将废水处理可得到铜和铁红(氧化铁)两种产品,过程如下图所示: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G七种物质中含铁元素的物质有 (填字母代号)。(13年)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2Cu+2H2SO4+O2 2CuSO4+2H2O 过程II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过程III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E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 (填字母序号)。(14141414年)年)年)年)黄铜渣中约含黄铜渣中约含黄铜渣中约含黄铜渣中约含Zn 7%Zn 7%Zn 7%Zn 7%、ZnOZnOZnOZnO 31%31%31%31%、Cu 50%Cu 50%Cu 50%Cu 50%、CuOCuOCuOCuO 5%5%5%5%,其余,其余,其余,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于水、不参与反应):于水、不参与反应):于水、不参与反应):已知:已知:已知:已知:ZnOZnOZnOZnO+H+H+H+H2 2 2 2SOSOSOSO4 4 4 4=ZnSO=ZnSO=ZnSO=ZnSO4 4 4 4+H+H+H+H2 2 2 2O O O O;CuOCuOCuOCuO+H+H+H+H2 2 2 2SOSOSOSO4 4 4 4=CuSO=CuSO=CuSO=CuSO4 4 4 4+H+H+H+H2 2 2 2O O O O黄铜渣黄铜渣过量过量稀硫酸稀硫酸I溶液溶液A过量过量ZnII溶液溶液B硫酸锌硫酸锌晶体晶体加热蒸发加热蒸发冷却冷却溶液溶液C IIIIIIII中反中反中反中反应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化学方程式的化学方程式的化学方程式为为 下列下列下列下列说说法正确的是法正确的是法正确的是法正确的是 。a a a a I I I I、IIIIIIII中的操作均包含中的操作均包含中的操作均包含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过滤 b b b b溶液溶液溶液溶液A A A A中中中中ZnSO4ZnSO4ZnSO4ZnSO4的的的的质质量大于量大于量大于量大于CuSO4 CuSO4 CuSO4 CuSO4 c c c c溶液溶液溶液溶液A A A A的的的的质质量小于溶液量小于溶液量小于溶液量小于溶液B B B B d d d d溶液溶液溶液溶液C C C C中溶中溶中溶中溶质质的的的的质质量分数小于溶液量分数小于溶液量分数小于溶液量分数小于溶液B B B B(1)(1)做反应物比较多的物质是做反应物比较多的物质是:O:O2 2、酸、酸、NaNa2 2COCO3 3、FeFe、CuSOCuSO4 4等等 做生成物比较多的物质是做生成物比较多的物质是:H:H2 2O O、COCO2 2、CaCOCaCO3 3、CuCu、FeSOFeSO4 4等等推断题推断题物质间的连续反应物质间的连续反应A B C DHCl NaOHCO2Na2CO3等等Ca(OH)2物质间的连续转化物质间的连续转化A B C D(有去无回有去无回)Fe Cu AgFe Cu Ag含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2)建立反应间的联系建立反应间的联系物质间的连续转化物质间的连续转化A B C D(有去无回有去无回)含两种元素含两种元素H H2 2O O2 2 H H2 2O O CO COCO CO2 2 A A、B B组成元素相同组成元素相同A A、B B不含相同元素不含相同元素HClHCl CO CO2 2 FeFe2 2O O3 3 CO CO2 2 H H2 2O OCHCH4 4(HClHCl)COCO2 2 H H2 2O O可转化成三角关系可转化成三角关系用到较多的是:用到较多的是:COCO2 2 H H2 2O OFeFe2 2O O3 3 CO CO2 2容易忽略的是:容易忽略的是:(2)建立反应间的联系建立反应间的联系物质间的连续转化物质间的连续转化A B C D(有去无回有去无回)含三种元素含三种元素Ca(OH)Ca(OH)2 2 NaOHNaOH Na Na2 2COCO3 3 CaCO CaCO3 3H H2 2SOSO4 4 CuSOCuSO4 4 FeSO FeSO4 4 ZnSO ZnSO4 4 MgSO MgSO4 4(2)建立反应间的联系建立反应间的联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物质间的相互转化A B H H2 2O OCa(OH)Ca(OH)2 2H H2 2COCO3 3H H2 2、O O2 2C C6 6H H1212O O6 6、O O2 2(2)建立反应间的联系建立反应间的联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物质间的相互转化A B COCO2 2CaCOCaCO3 3NaNa2 2COCO3 3H H2 2COCO3 3C C6 6H H1212O O6 6、O O2 2(2)建立反应间的联系建立反应间的联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物质间的相互转化A B FeFeFeFe2 2O O3 3FeFe3 3O O4 4FeClFeCl2 2CuCuCuOCuOCu(NOCu(NO3 3)2 2NaOHNaOHNaNa2 2COCO3 3Ca(OH)Ca(OH)2 2H H2 2O OCaClCaCl2 2CaCOCaCO3 3(2)建立反应间的联系建立反应间的联系物质间的连续相互转化物质间的连续相互转化A B C Ca(OH)Ca(OH)2 2 H H2 2O O O O2 2 CaClCaCl2 2 CaCOCaCO3 3 COCO2 2 NaNa2 2COCO3 3 NaOHNaOH(2)建立反应间的联系建立反应间的联系(3)(3)(3)(3)关注几个三角转化:关注几个三角转化:关注几个三角转化:关注几个三角转化:A AB BC CA A B BC CHClHCl(H(H2 2SOSO4 4)Ca(OH)Ca(OH)2 2NaNa2 2COCO3 31.氧三角:氧三角:H H2 2O O2 2H H2 2O OO O2 22.碳三角:碳三角:3.金属三角:金属三角:C CCOCOCOCO2 24.酸、碱、盐三角:酸、碱、盐三角:NaOHNaOHNaNa2 2COCO3 3NaNa2 2SOSO4 4FeFeCuCuAgAgCOCO2 2NaNa2 2COCO3 3CaCOCaCO3 3NaNa2 2COCO3 3、CHCH4 4、O O2 2、HClHCl、CaCOCaCO3 3COCO2 2H H2 2O O(3)(3)关注几个三角转化:关注几个三角转化:关注几个三角转化:关注几个三角转化:Ca(OH)Ca(OH)2 2CaCOCaCO3 3H H2 2O OHClHClH H2 2O OH H2 2O O2 2FeFe2 2O O3 3H H2 2O O、COCO2 2(3)(3)(3)(3)关注几个三角转化:关注几个三角转化:关注几个三角转化:关注几个三角转化:CaOCaOCa(OH)Ca(OH)2 2CaCOCaCO3 3COCO2 2NaNa2 2COCO3 3CaCOCaCO3 3COCO2 2H H2 2O OO O2 2CuCuCuOCuOCuSOCuSO4 4(3)(3)(3)(3)关注几个三角转化:关注几个三角转化:关注几个三角转化:关注几个三角转化:两酸两酸:两碱两碱:几盐几盐:几氧化物几氧化物:几单质几单质:CO2H2SO4HClCaONaClNa2CO3NaHCO3CaCO3CaCl2CuSO4O2H2CFeZnH2OH2O2COFe2O3Fe3O4NaOHCa(OH)2突破口突破口(1)常见物质的分类常见物质的分类 颜色颜色颜色颜色物质物质物质物质黑色黑色黑色黑色CuOCuO、MnOMnO2 2、FeFe3 3OO4 4、木炭、铁粉、木炭、铁粉、木炭、铁粉、木炭、铁粉红色红色红色红色CuCu、FeFe2 2OO3 3、红磷红磷红磷红磷黄色黄色黄色黄色FeClFeCl3 3、FeFe2 2(SO(SO4 4)3 3等等等等(含有(含有(含有(含有FeFe3+3+的溶液)的溶液)的溶液)的溶液)蓝色蓝色蓝色蓝色CuSOCuSO4 4、CuClCuCl2 2等等等等(含有(含有(含有(含有CuCu2+2+的溶液)的溶液)的溶液)的溶液)、绿色绿色绿色绿色FeSOFeSO4 4、FeClFeCl2 2等等等等(含有(含有(含有(含有FeFe2+2+的溶液)的溶液)的溶液)的溶液)紫色紫色紫色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KMnOKMnO4 4备注备注备注备注除上述物质外,其他金属多为银白色(粉末状时多为黑除上述物质外,其他金属多为银白色(粉末状时多为黑除上述物质外,其他金属多为银白色(粉末状时多为黑除上述物质外,其他金属多为银白色(粉末状时多为黑色粉末);固体多为白色,其溶液多为无色色粉末);固体多为白色,其溶液多为无色色粉末);固体多为白色,其溶液多为无色色粉末);固体多为白色,其溶液多为无色突破口突破口(2)常见物质的颜色常见物质的颜色无色气体:无色气体:N N2 2、COCO2 2、COCO、O O2 2、H H2 2、CHCH4 4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NH3 3 HClHCl 产生酸雾:产生酸雾:HClHCl 常温下为液体常温下为液体 H H2 2O HO H2 2O O2 2突破口突破口(3)常见物质的状态常见物质的状态常见物质的状态常见物质的状态供给呼吸供给呼吸供给呼吸供给呼吸氧气氧气氧气氧气常用溶剂常用溶剂常用溶剂常用溶剂水水水水天然气天然气天然气天然气,沼气沼气沼气沼气甲烷甲烷甲烷甲烷除铁锈除铁锈除铁锈除铁锈稀盐酸稀盐酸稀盐酸稀盐酸 稀稀稀稀 硫酸硫酸硫酸硫酸改良酸性土壤改良酸性土壤改良酸性土壤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治疗胃酸过治疗胃酸过治疗胃酸过治疗胃酸过多多多多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钠能作建筑材料的物质能作建筑材料的物质能作建筑材料的物质能作建筑材料的物质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氢氧化钙 石灰石石灰石石灰石石灰石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反应物二氧化碳;产物氧气反应物二氧化碳;产物氧气反应物二氧化碳;产物氧气反应物二氧化碳;产物氧气食品干燥剂食品干燥剂食品干燥剂食品干燥剂氧化钙氧化钙氧化钙氧化钙 铁粉(双吸剂铁粉(双吸剂铁粉(双吸剂铁粉(双吸剂炼铁炼铁炼铁炼铁还原剂还原剂还原剂还原剂 一氧化碳氧化铁、四氧一氧化碳氧化铁、四氧一氧化碳氧化铁、四氧一氧化碳氧化铁、四氧化三铁化三铁化三铁化三铁突破口突破口(4)常见物质的常见物质的常见物质的常见物质的用途用途组成元素的种类组成元素的种类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氧化物氧化物 HClHCl CH CH4 4三种元素组成三种元素组成 H H2 2SOSO4 4、NaOHNaOH、Ca(OH)Ca(OH)2 2、CaCOCaCO3 3、NaNa2 2COCO3 3 CO、CO2常温下A和B是气体 常温下A和B是固体 H2O、H2O2Fe2O3、Fe3O4常温下常温下A A和和B B是液体是液体A和和B组成元素相同组成元素相同突破口突破口(5)常见物质的常见物质的常见物质的常见物质的元素组成元素组成C CO CO21 :2 :32 :3 :4O2 H2O H2O2Fe2O3 7:3CO 3:4CO2 3:8H2O 1:8H2O2 1:16CaCO3 10:3:1210:3:12 几种物质分子几种物质分子一种分子一种分子1:1 CO H2O2 HCl NaCl 1:2 CO2 H2O突破口突破口(6)元素质量比原子个数比元素质量比原子个数比元素质量比元素质量比燃烧现象燃烧现象:在氧气中在氧气中:铁铁火星四射火星四射;木炭木炭发白光发白光。在空气中:红磷在空气中:红磷“白白 烟烟”;CO CHCO CH4 4蓝色火焰蓝色火焰 能使带火星木条燃能使带火星木条燃 O O2 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COCO2 2生成沉淀生成沉淀CaCOCaCO3 3,产生气体,产生气体COCO2 2、O O2 2条件:高温、通电、催化剂条件:高温、通电、催化剂突破口突破口(7 7)实验现象和条件实验现象和条件实验现象和条件实验现象和条件冒气泡,反应物消失冒气泡,反应物消失:ZnMgFeHClH2SO4MgCO3CaCO3Na2CO3+HCl反应中有颜色变化反应中有颜色变化黑变红黑变红CuO+H2CCOCu黑变蓝黑变蓝 CuOCu2+红变黄红变黄 Fe2O3Fe3+银白变红银白变红FeCu红色消失红色消失NaOH+酚酞酚酞+HCl突破口突破口(7 7)实验现象和条件实验现象和条件实验现象和条件实验现象和条件(1)(1)多变一(化合反应)多变一(化合反应)突破口突破口(8 8)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CaO+HCaO+H2 2O=Ca(OH)O=Ca(OH)2 2H H2 2O+COO+CO2 2=H=H2 2COCO3 3O O2 2+C C、P P、S SFeFe、MgMgCOCOCaCOCaCO3 3 CaO+COCaO+CO2 2高温高温H H2 2COCO3 3 H H2 2O O+CO+CO2 22HgO 2Hg+O2HgO 2Hg+O2 22KMnO2KMnO4 4 K K2 2MnOMnO4 4+MnO+MnO2 2+O+O2 22KClO2KClO3 3 2KCl+3O2KCl+3O2 2MnOMnO2 22H2H2 2O 2HO 2H2 2+O O2 2通电通电(2)(2)一变多(分解反应)一变多(分解反应)(3)(3)二变三二变三酸(酸(H H+)+COCO3 32-2-H H2 2O+COO+CO2 2+盐盐(4)(4)三变一三变一Fe+OFe+O2 2+H+H2 2OFeOFe2 2O O3 31.1.金属金属+酸酸 如如:Fe+H:Fe+H2 2SOSO4 4 FeSO FeSO4 4+H+H2 2(5)(5)二变二二变二置换置换反应反应2.2.金属金属+盐盐 如如:Fe+CuSO:Fe+CuSO4 4 FeSO FeSO4 4+Cu+Cu3C+2Fe3C+2Fe2 2O O3 3 4Fe+3CO 4Fe+3CO2 23.3.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碳如碳如:C+2CuO 2Cu+COC+2CuO 2Cu+CO2 2高温高温高温高温4.4.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H+H2 2 如如:CuO+H:CuO+H2 2 CuO+H CuO+H2 2O O1.1.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酸酸 如如:Fe:Fe2 2O O3 3+3H+3H2 2SOSO4 4=Fe=Fe2 2(SO(SO4 4)3 3+3H+3H2 2O O(5)(5)二变二二变二复分解复分解反应反应2.2.碱碱+酸酸 如如:NaOH+HClNaOH+HCl=NaCl+H=NaCl+H2 2O O3.3.盐盐+酸酸 如如:CaCO:CaCO3 3+2HCl=CaCl+2HCl=CaCl2 2+H+H2 2O+C0O+C02 24.4.碱碱+盐盐 如如:2NaOH+CuSO:2NaOH+CuSO4 4=Na=Na2 2SOSO4 4+Cu(OH)+Cu(OH)2 2NaNa2 2COCO3 3+Ca(OH)+Ca(OH)2 2=2NaOH+CaCO=2NaOH+CaCO3 35.5.盐盐+盐盐 如如:NaNa2 2COCO3 3+CaCl+CaCl2 2=2NaCl+CaCO=2NaCl+CaCO3 3CHCH4 4+2O+2O2 2=CO=CO2 2+2H+2H2 2O O3CO+Fe3CO+Fe2 2O O3 3=2Fe+3CO=2Fe+3CO2 2(5)(5)二变二二变二 非基本类型非基本类型:高温高温点燃点燃COCO2 2+Ca(OH)+Ca(OH)2 2=H=H2 2O+CaCOO+CaCO3 3两种黑色固体相互反应两种黑色固体相互反应C+CuO(FeC+CuO(Fe3 3O O4 4)黑色固体与红色固体相互反应黑色固体与红色固体相互反应C+FeC+Fe2 2O O3 3突破口突破口(9 9)特殊物质与特殊反应特殊物质与特殊反应某单质与其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都能与同一物质某单质与其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都能与同一物质反应生成物相同。反应生成物相同。CCO+CuOCu+CO2反应物不同、生成物相同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NaNa2 2COCO3 3某物质含四种元素某物质含四种元素NaHCONaHCO3 3NaNa2 2COCO3 3NaHCONaHCO3 3+HClNaCl+H2O+CO2+HClNaCl+H2O+CO2FeFe2 2O O3 3Fe(OH)Fe(OH)3 3+HClFeCl+HClFeCl3 3+H+H2 2O O常见的物质常见的物质化合物化合物氧化物氧化物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氧化物液体液体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18元素质量比元素质量比1:8原子个数比原子个数比2:1常用的常用的 溶剂溶剂人体中最多的人体中最多的 物质物质水水对一种物质以对一种物质以“突破口突破口”进行发散进行发散最小最小下列字母下列字母AHAH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由氢、碳、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由氢、碳、氧、氯、钠、钙、铁中的氧、氯、钠、钙、铁中的2323种元素组成。种元素组成。(1 1)A A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潮解,无色酚酞溶液遇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潮解,无色酚酞溶液遇A A的的稀溶液变红,稀溶液变红,A A的俗称是的俗称是 。(2 2)红色粉末)红色粉末B B与气体与气体C C反应得到黑色粉末,化学方程反应得到黑色粉末,化学方程式为式为 。(3 3)D D和和E E均含两种元素。如右图所示,将均含两种元素。如右图所示,将D D的溶液滴的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变黄,有气泡产生;烧杯中聚集的入锥形瓶中,溶液变黄,有气泡产生;烧杯中聚集的肥皂泡能被点燃。肥皂泡能被点燃。E E中含有的元素是中含有的元素是 ,锥形瓶,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F F、G G、H H分别与分别与D D的溶液反应,均有的溶液反应,均有水生成。将水生成。将F F的溶液与的溶液与G G的溶液混合,生的溶液混合,生成白色沉淀成白色沉淀H H。F F与与G 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专题实验专题NaHCO3溶液溶液NaOH溶液溶液,Na2CO3溶液溶液加入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现象现象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产生气泡产生气泡加入澄清石灰水加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溶液变浑浊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现象现象加入加入CaCl2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溶液变浑浊溶液变浑浊溶液变浑浊溶液变浑浊加热溶液至沸腾,将加热溶液至沸腾,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变浑浊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发现NaOHNaOH溶液与溶液与NaHCONaHCO3 3溶液混合后无明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象,产生疑生疑问:两种物:两种物质是否是否发生了化学反生了化学反应?在老?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的帮助下,他们通通过以下探究以下探究过程程证明明NaHCONaHCO3 3溶液与溶液与NaOHNaOH溶液溶液发生了反生了反应(1 1)实验准准备 查阅资料:料:NaHCONaHCO3 3+NaOHNaOH Na Na2 2COCO3 3+H+H2 2O O 用一定溶用一定溶质的的质量分数的量分数的NaHCONaHCO3 3、NaOHNaOH和和NaNa2 2COCO3 3三种溶液三种溶液进行如下行如下 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方案提供参考。表中的表中的现象象为 ,现象象对应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实验过程程【实验1 1】证明反明反应生成了生成了NaNa2 2COCO3 3同学同学们选用上表用上表实验中的中的药品,品,设计了如右了如右图所示所示实验,先在,先在NaHCONaHCO3 3溶液中加入溶液中加入A A溶液,无明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象,再滴加NaOHNaOH溶液,溶液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 A溶液是溶液是 。有同学提出有同学提出这个个实验不足以不足以证明有明有NaNa2 2COCO3 3生成,其理由是生成,其理由是 。为了了证明有明有NaNa2 2COCO3 3生成,需要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行的操作是 。【实验2 2】证明反明反应后后NaHCONaHCO3 3不存在不存在同学同学们参考上表中的参考上表中的实验,又,又设计了一个了一个实验,虽然没有然没有观察到明察到明显的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象,但可以证明反明反应发生了,生了,该实验方案是方案是 。(3 3)实验反思反思通通过实验1 1和和实验2 2说明,明,对于没有明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明反应的的发生,生,这两个角度是两个角度是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通过实验验证、探究它们的化学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通过实验验证、探究它们的化学性质。【查阅资料】【查阅资料】Na Na2 2COCO3 3+CaCl+CaCl2 2=CaCO=CaCO3 3+2NaCl +2NaCl 2NaHCO2NaHCO3=3=NaNa2 2COCO3 3+CO+CO2 2+H+H2 2O O Ca(HCOCa(HCO3 3)2 2易溶于水。易溶于水。CaClCaCl2 2溶液分别与溶液分别与NaNa2 2COCO3 3、NaHCONaHCO3 3溶液等体积混合的现象(表中的百分数为溶液等体积混合的现象(表中的百分数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NaHCONaHCO3 3NaNa2 2COCO3 30.1%0.1%1%1%5%5%0.1%0.1%CaClCaCl2 20.1%0.1%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有浑浊有浑浊有浑浊有浑浊有浑浊有浑浊1%1%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有浑浊有浑浊有浑浊,有微小气泡有浑浊,有微小气泡有沉淀有沉淀5%5%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有浑浊有浑浊有沉淀,有大量气泡有沉淀,有大量气泡有沉淀有沉淀序号序号实验装置实验装置主要实验步骤主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实实验验1向向2 2支支试试管管中中分分别别加加入入少少量量NaNa2 2COCO3 3和和NaHCONaHCO3 3溶溶液液,再分别滴加盐酸再分别滴加盐酸2 2支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支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实实验验2向向IIII中中加加入入试试剂剂a a,向向I I中中加加入入少少量量NaNa2 2COCO3 3或或NaHCONaHCO3 3固体,分别加热一段时间固体,分别加热一段时间NaNa2 2COCO3 3受热时无明显现象受热时无明显现象NaHCONaHCO3 3受受热热时时 IIII中中出出现现浑浊浑浊实实验验3向向IIII中中加加入入试试剂剂a a,向向I I中中加加入入少少量量5%5%的的NaHCONaHCO3 3溶溶液,再滴加液,再滴加5%5%的的CaClCaCl2 2溶液溶液I I中中出出现现浑浑浊浊,有有气气泡泡产产生生 IIII中出现浑浊中出现浑浊IIIIII【进行行实验】【解释与结论】【解释与结论】(1 1)实验)实验1 1中,中,NaHCONaHCO3 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实验)实验2 2中,试剂中,试剂a a为为 。(3 3)实验)实验3 3中,中,NaHCONaHCO3 3与与CaClCaCl2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 2NaHCO3 3+CaCl+CaCl2 2 =+H+H2 2OO。【反思与评价】【反思与评价】(1 1)实验)实验2 2中,加热中,加热NaHCONaHCO3 3后,试管后,试管I I中残留固体成分可能为中残留固体成分可能为 (写出所有可能)。(写出所有可能)。(2 2)资料)资料中,中,NaHCONaHCO3 3溶液与溶液与CaClCaCl2 2溶液混合的现象中,有些只溶液混合的现象中,有些只观察到浑浊、未观察到气泡,原因可能是观察到浑浊、未观察到气泡,原因可能是 。(3 3)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鉴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鉴别NaNa2 2COCO3 3和和NaHCONaHCO3 3固体,实验方案分固体,实验方案分别为:别为:。知知识1.CO2的性质2.酸、碱的性质3.燃烧条件的探究4.氧气的性质5.氧气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思想思想1.无现象反应的证明2.控制变量的思想3.压强原理1.解决问题程序化的思想 3.在相似中找差别,在差别中找变化规律的思想 2.混合体系的证明方法 4.化学结论来自于化学实验的思想5.实验研究的方法(多因素、不见到可见)5.定性到定量的思想4.对比方法气体的检验与净化气体的检验与净化顺序:先验后除,先除后干先直接检验,后间接检验直接检验:O2 CO2 H2O 先验H2O后验CO2间接检验:CH4 H2 CO 先除CO2和H2O Ca(OH)2 NaOHNaOHCa(OH)2NaOH浓H2SO4浓H2SO4NaOH气体的检验与净化气体的检验与净化固液的检验与净化固液的检验与净化单一的考查:单一的考查:HCl NaOH Ca(OH)2 CaCO3 Na2CO3 NaHCO3混合体系的考查:混合体系的考查:变质问题、反应后生成物成分的验证变质问题、反应后生成物成分的验证学生的问题:学生的问题:1.反应后成分的多种情况确定反应后成分的多种情况确定 2.缺少判断干扰的意识缺少判断干扰的意识 3.除去干扰试剂的选择除去干扰试剂的选择 4.正确科学的语言表述正确科学的语言表述烧碱的变质:NaOHNaCO3食品干燥剂生石灰的变质:CaO Ca(OH)2 CaCO3碱石灰的变质:NaOHNaCO3CaO Ca(OH)2 CaCO3 如何描述?如何描述?如何描述?如何描述?1.1.若是固体样品,除非加酸,否则一定要先溶于水,配成溶液。若是固体样品,除非加酸,否则一定要先溶于水,配成溶液。若是固体样品,除非加酸,否则一定要先溶于水,配成溶液。若是固体样品,除非加酸,否则一定要先溶于水,配成溶液。2.2.若溶于水后,形成的是固液混合物,则要过滤。过滤后,取若溶于水后,形成的是固液混合物,则要过滤。过滤后,取若溶于水后,形成的是固液混合物,则要过滤。过滤后,取若溶于水后,形成的是固液混合物,则要过滤。过滤后,取 滤液或滤渣做实验;滤液或滤渣做实验;滤液或滤渣做实验;滤液或滤渣做实验;3.3.取。加。若。则。取。加。若。则。取。加。若。则。取。加。若。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确定1.生成物、不参加反应的物质、指示剂一定有生成物、不参加反应的物质、指示剂一定有 2.反应物可能有反应物可能有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组成的确定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组成的确定酸碱盐反应后溶液成分的判断及证明反应后溶液成分的证明方法:反应后溶液成分的证明方法:证明可能有的,但应注意共存物的干扰证明可能有的,但应注意共存物的干扰反应后所得物质不等于生成物反应后所得物质不等于生成物一、沉淀法一、沉淀法一、沉淀法一、沉淀法 测定碳酸钠质量测定碳酸钠质量测定碳酸钠质量测定碳酸钠质量混合物中纯物质的质量分数测定混合物中纯物质的质量分数测定二、气体法二、气体法二、气体法二、气体法 测定碳酸钠质量测定碳酸钠质量测定碳酸钠质量测定碳酸钠质量压强原理的分析题压强原理的分析题有进有出有进有出是长是短是长是短是气是液是气是液是部分还是全部是部分还是全部是否反应是否反应吸热放热恢复原状吸热放热恢复原状由现象推压强变化由现象推压强变化由压强变化推现象由压强变化推现象无现象的反应证明无现象的反应证明(1)探究无明显现象的反应是否发生NaOH+HClNaOH+CO2(2)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CO2与H2O的反应,NaOH溶于水哪种粒子使酚酞变红)(3)石灰水变浑浊对比实验对比实验(1)金属(铁和铜)生锈的条件金属(铁和铜)生锈的条件(2)燃烧条件燃烧条件(3)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金属与酸、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金属与酸、溶解速度)溶解速度)(4)催化剂催化剂实验复习中对教材重点实验要分层落实实验复习中对教材重点实验要分层落实中档层次:会分析教材中重点实验的中档层次:会分析教材中重点实验的“为什么为什么”?(操作原理、装置原理、药品原理等)(操作原理、装置原理、药品原理等)最低层次:熟知教材中重点实验的最低层次:熟知教材中重点实验的“是什么是什么”?(实验目的、实验现象、实验装置)(实验目的、实验现象、实验装置)最高层次:能思考教材实验的变形还最高层次:能思考教材实验的变形还最高层次:能思考教材实验的变形还最高层次:能思考教材实验的变形还“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能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主要现象。能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主要现象。1.1.燃烧现象:发出燃烧现象:发出 光光/火焰;火焰;放出热量;放出热量;生成生成 2.2.其他实验现象:其他实验现象:(描述要全面)描述要全面)有无气体生成;有无气体生成;有无沉淀生成;有无沉淀生成;气压变化;气压变化;能量变化(吸热、放热);能量变化(吸热、放热);颜色改变;颜色改变;固体溶解固体溶解3.3.注意使用注意使用规范的语言规范的语言描述现象描述现象看看 色、态色、态闻闻 气味气味感感 冷暖冷暖听听 声音声音能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主要现象。能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主要现象。整体设计排障碍排障碍排障碍排障碍相对应相对应相对应相对应讲落实讲落实讲落实讲落实pp以核心知识为载体以核心知识为载体以核心知识为载体以核心知识为载体以核心知识为载体以核心知识为载体pp以习题训练为手段以习题训练为手段以习题训练为手段以习题训练为手段以习题训练为手段以习题训练为手段pp以学法指导为主线以学法指导为主线以学法指导为主线以学法指导为主线以学法指导为主线以学法指导为主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