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2”选择题题组专练(三)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91377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2”选择题题组专练(三)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2”选择题题组专练(三)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2”选择题题组专练(三)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选择题题组专练(三)1.以下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表农耕区域年人均耕田数平均亩产量粮食总收入量南方农耕区23小亩1.37石32石中原农耕区30小亩1.5石45石西北屯垦区74小亩0.4石29石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人多地少制约南方经济发展B.西北与南方生产力水平相近C.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D.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2.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3.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4.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说:“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下列观点与此相悖的是()A.“天之立君,以为民也”B.“受命于天,既寿永昌”C.“君臣友朋,相为表里”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5.电力(千瓦)煤炭(吨)水泥(吨)生铁(吨)钢(吨)1927年772百万1.42百万498千436 81530 0001936年1 724百万26.2百万1 243千958 683556 347上表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工业产量的统计表。表中所述现象()A.为抗日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B.得益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C.反映了官僚资本对经济的控制 D.加剧了中国工业结构的不合理性6.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一政治主张的提出说明了()A.救国救民道路新思想萌发B.农民问题依然为革命重心C.城市中心论从此无人问津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已完善7.毛泽东与朱德于1937年7月8日致电驻北平、天津、张家口、保定的国民党军,请他们策励全军,为保卫平津而战,为保卫华北而战!红军准备随时调动,追随国军,与日寇决一死战!对这一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A.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B.中共表明抗日形式和立场C.抗日救亡运动向民间发展D.国共两党的抗战相互呼应8.1957年,全国农业总产值536.7亿元,比1952年增长24.8%,平均每年递增4.5%。粮食总产量19 505万吨,比1952年增长19%,平均每年递增3.5%。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优先发展农业 B.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C.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 D.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9.十二铜表法第七表规定,“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线”,“树上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一规定()A.强化了物权的归属B.注重规范公民的行为C.协调了邻里的关系D.稳定了罗马帝国的统治10.1829年英国议会通过大伦敦警察法案,1835年通过市镇自治机关法,1839年通过郡警察法,1842年英国第一个现代刑警机构伦敦警察厅成立,1856年整个英格兰和威尔士最终确立了新警察制度,现代警察队伍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据此判断()A.英国社会秩序相对安定B.宪法是英国现代警察制度的保障C.经济发展推动民主进程D.工业革命促使议会司法职能加强11.1928年,苏联农民购买1千克的糖要卖7千克小麦,到1962年,要卖14千克小麦,1965年2月则要卖1516千克小麦。这表明苏联()A.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 B.粮食产量不断增长C.国内物价持续上涨 D.农民生活水平提高12.1969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新亚洲政策,美国支持亚洲国家的集体安全以遏制“极权政治”的扩张,但不要“发号施令”。同时美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同西欧、日本的关系。这表明()A.资本主义阵营发生了深刻变化B.美国通过多边力量遏制苏联C.美国顺应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D.美国亚洲政策出现根本转折答案精解精析1.C汉代南方地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人口数量有限,并非人多地少,故A项错误;西北地区年人均耕田数多于南方,但平均亩产量和粮食总收入量均低于南方,说明西北生产力水平低于南方,故B项错误;中原地区平均亩产量和粮食总收入量高于南方和西北,说明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故C项正确;南方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优于中原,但生产力水平却低于中原,说明地理环境并非农业生产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故D项错误。2.C从时间上看是宋代,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排除A、B两项。材料的主题是宋代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朝廷的认可,以后影响不断扩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以后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南方经济地位日益重要,所以其文化影响也日益扩大,所以C项正确。D项表述错误。3.B“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说明A项解读错误;“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说明强调集体议决,因此选B项;C项在题干中没有充分体现;“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说明D项解读错误。4.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体现了民权思想,这是对君主专制的否定;“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强调君权神授,强调皇权的神秘与权威,故B项符合题意。A项强调了“民本”思想,排除。C项明显与题意不符。D项强调圣人之道与百姓日用无本质区别,故D项与题意不符。5.A从表格信息可知,从1927年到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的电力、煤炭、水泥、生铁和钢的产量都有了较大增长,这些重工业的发展为抗日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故选A项。在此期间,尽管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大多为轻工业而非材料中的重工业,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官僚资本对经济的影响,故C项错误;重工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变中国工业结构的不合理性,故D项错误。6.A从材料信息看,毛泽东主张到群众基础好的农村进行武装斗争,不赞同到敌人力量较大的广东去,这实际上是对城市中心论的否定,说明了救国救民道路新思想萌发,故选A项。B项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C、D两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7.B从材料中“红军准备随时调动,追随国军,与日寇决一死战”信息可知,中共抗战形式是追随国军抗战,立场是抗战到底,故B项正确。A、D两项出现在1937年9月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之后,排除;C项中的“民间”表述不当,排除。8.D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项错误;1956年底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土地由私有变为公有,故B项错误;农业合作化走的是集体道路,农民生产自主权减弱,故C项错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9.A对土地界线和果实归属的规定,明确了物权的归属,故A项正确;这一规定与规范公民行为无关,故B项错误;这是关于物权的规定,主要目的在于保护私有财产,而不是协调邻里关系,故C项错误;这一规定出自十二铜表法,而十二铜表法是公民法,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不能起到稳定罗马帝国统治的作用,故D项错误。10.C材料没有涉及英国现代警察队伍建立对社会秩序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宪法在英国现代警察制度建立中的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时间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前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亟需现代警察制度的建立与之相适应,故C项正确;英国议会行使立法职能,故D项错误。11.A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故A项正确;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物价,故C项错误;重积累,轻消费,征收高额农业税,使得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故D项错误。12.B根据“美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同西欧、日本的关系”可知美国与西欧、日本仍然是合作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美国支持亚洲国家的集体安全以遏制极权政治的扩张”“强化与西欧、日本的关系”可以看出美国通过多边力量遏制苏联,故B项正确;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但仍然是两极格局,故C项错误;尼克松的新亚洲政策仍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核心,只是方式有所改变,不“发号施令”而已,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