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项4 必考热点3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东渐”-人教高三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90109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项4 必考热点3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东渐”-人教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项4 必考热点3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东渐”-人教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项4 必考热点3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东渐”-人教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考热点三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东渐”从异彩纷呈到碰撞交融弘扬传统文化,加强中西思想文化交流,建设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之一。每年一度的曲阜孔子文化节的举办,时下兴起的国学研究热,全球创办孔子学院热,充分证明了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的魅力;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潮流在鸦片战争后重新出现。西方文化包括“器物技艺”的物质文化、“议院”和“立宪”等制度文化以及各家思想学说、学术观点的“学理”,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大量流入中国,并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广泛碰撞交流,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高考命题从思想解放这一角度,既重视儒学思想演变历程、人文精神的特点以及与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社会进步关系的考查,也特别重视从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与交融的角度,考查东西思想文化交流的特点、影响及差异,同时认识思想碰撞与交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1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1)春秋时期创立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当时最重要的学派之一。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克己复礼”。(2)战国时期蔚然大宗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3)秦朝时期进入低潮为加强思想统治,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这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儒学的发展进入低潮。(4)西汉时期确立正统汉武帝统治时期,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的一些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5)宋明时期理学新阶段儒学演进到宋代之时,程颢、程颐、朱熹等思想家把儒学发展为理学,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到明代之时,以王守仁(王阳明)为代表的思想家又将理学发展到了新阶段。宋明理学成为儒学第二期发展的象征。(6)明清之际儒学新活跃随着时代的变迁,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为代表的思想家,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进行改造,使得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古代科技: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2)古代书画:古代中国书画一体,其艺术独具东方神韵,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一席,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3)古代文学:中国古代的文学也辉煌灿烂。从春秋的诗经、战国的楚辞,直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断得到发展,并呈现平民化的趋势。(4)古代戏曲:以京剧为代表的古代中国戏曲独树一帜,雅俗共赏。预测押题36考查先秦时期主要思想家及其主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B法家“以法治国”的思想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C材料的大致含义是:抛弃所谓的圣贤智慧,人民将获得百倍的利益;抛弃所谓的仁义名誉,人民将恢复孝慈的本性;抛弃贪取巧利之风,盗贼将会绝迹。材料阐释的是道家的“小国寡民”思想,主张禁绝一切“有为”的事情,人民才能安居乐业。A、B、D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37考查汉代儒家思想成为正统(2016宜宾高考适应性测试)汉代以来,大臣上书皇帝,不论是颂扬功德还是直言过错,都以“臣诚愚鄙”“臣昧死”之类开篇,意味着自卑、放弃尊严。这类官场语言的使用说明()A“君权神授”观念深入人心B“君为臣纲”思想影响较大C“皇帝独尊”思想逐渐形成D“皇权至上”观念受到冲击B题干信息反映了汉代以来的君臣关系,但不能用以说明“君权神授”观念深入人心,故A项错误;题干信息反映了汉代以来君臣等级关系,体现了“君为臣纲”思想影响深远,故B项正确;“皇帝独尊”思想形成于秦始皇时期,与材料“汉代以来”不符,故C项错误;汉代以来,大臣上书都以自卑、放弃尊严的形式开篇,不能体现“皇权至上”的观念受到冲击,反而体现了“皇权至上”的观念一直受到重视,故D项错误。38考查对宋明理学的理解(2016芜湖、马鞍山二市质检)有学者认为:“辟佛的宋儒本质上往往不是佛学的批判者,而是批判的佛学者。”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宋儒不再批判佛教B宋朝儒佛地位相当C佛学渗入儒家义理 D三教合一局面形成C“辟佛的宋儒”表明宋儒对佛教是有批判态度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介绍宋朝儒学和佛教地位相当,故B项错误;“批判的佛学者”意思是宋儒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或汲取了佛教的部分精髓,并将之融入了儒学,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道家学说,也没有呈现三教合一的信息,故D项错误。39考查顾炎武的思想主张(2016临沂模拟)顾炎武认为:“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这表明顾炎武() 【导学号:02792179】A挑战传统儒家思想B主张知耻和洁身自好C要求发展民间经济D发展了儒家民本思想D题干材料大意为:不把穿破旧的衣服、吃粗劣的食物认为是羞耻的,而把百姓没有受到自己的恩泽认为是羞耻的,材料保障百姓穿衣吃饭与儒学讲求民本是一致的,故A项错误;材料“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与洁身自好相矛盾,B项错误;发展民间经济可以提高百姓的穿衣和饮食,但是与材料中强调统治者的态度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统治者不应该立足百姓是否受到自己恩泽,而是注重改善民生,故D项正确。40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我国有许多对联表达了人们对历史名人的深切缅怀与崇敬之情。以下对联与相关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是()A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诸葛亮B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屈原C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欧阳修D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杜甫AA项对联中“一诗”指的是梁父吟,“二表”是指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前后出师表,“三分鼎”指的是天下三分,整副对联洋溢着对诸葛亮的称颂;B项对联见于滁州醉翁亭,巧妙地嵌入“醉翁亭”三字,是为了纪念欧阳修;C项对联高度概括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深广胸怀,尤应关注“诗中圣哲(诗圣)”字样;D项对联嵌入屈原的招魂九歌呵壁(即天问)等作品,赞美了屈原崇高的品德。1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1)起源:西方人文精神最初来自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先哲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当时的智者学派以及苏格拉底等先哲以人为本,探索人生,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2)复兴:西方中世纪时期,天主教神学统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神本主义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文艺复兴时期,重新打出人文主义的旗号,恢复了人的尊严。(3)发展:宗教改革运动中,马丁路德等人冲破天主教的神学统治,发展了基督教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4)成熟:启蒙运动时期,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有了较大发展,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以及德国思想家康德等人宣扬理性,反对神性,认为人之理性是衡量万物的标准,人之理性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这些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人文精神从此在西方占据了主导地位。2人文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含义 (1)古希腊时期: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2)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的幸福,反对禁欲主义,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3)宗教改革:反对教皇的权威,主张信仰得救。(4)启蒙运动:提倡理性,即人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公开反对封建专制及宗教思想,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预测押题41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2016芜湖、马鞍山二市质检)古希腊先哲设想:有一批囚徒,自小待在一个地穴中,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前面洞壁上的影子,自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如果有人拉他走出洞穴,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这一设想旨在强调()A“人是万物的尺度”B理性高于感觉C“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D“美德即知识”B“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的是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的标准,没有能完整反映题干中的材料,故A项错误;材料前半部分说明了人的感觉有可能受到外界限制,材料的后半部分反映了摆脱限制之后,人的理性的价值,故B项正确;“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只反映了题干的后半部分,没有完整反映材料整体,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美德方面的信息,故D项错误。42考查普罗泰格拉和苏格拉底思想异同点(2016衡阳高中毕业班联考)在信仰问题上,普罗泰格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这实质表明两人()A都公开反对宗教神学B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C都因犯罪遭到了惩罚D都注重于对人的思考D根据材料“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可见两人不信仰神,并非反对宗教神学,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普罗泰格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忽视道德,故B项错误;在古代雅典,不信奉邦神也是一种违法行为,要受到惩罚,但不是二者“实质”层面的共同点,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表明二者对神持怀疑态度,实质上反映了二者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尊严,具有人文主义的特点,故D项正确。43考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2016衡阳高中毕业班联考)但丁在神曲中让他的情人把他带进“天堂”;彼特拉克用诗句描述了理想情人的妩媚和他的感情;十日谈多半故事都以爱情、男女关系为主题。文艺复兴的这一共同点()A充分反映出人文主义者放纵欲望B是基督教宣扬禁欲主义的直接结果C根源于当时的社会风气世风日下D深受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直接影响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天主教会禁欲主义,提倡人性,追求个性解放,所以“情人把他带进天堂”“用诗句描述了理想情人的妩媚和他的感情”“多半故事都以爱情、男女关系为主题”都是对基督教禁欲主义的有力回击,带有人文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44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2016绵阳诊断性考试)“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他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无论什么人,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一主张最有可能出现于() 【导学号:02792180】A文艺复兴时期B宗教改革时期C启蒙运动时期 D法国革命时期B文艺复兴是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来宣扬资产阶级思想,题干描述与其不符,故A项错误;题干中“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他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符合宗教改革中提出的王权高于教权的思想,故B项正确;启蒙运动是宣扬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思想解放运动,与题干描述不符,故C项错误;法国革命时期是反对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与题干描述不符,故D项错误。45考查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思想主张(2016济宁模拟)按照卢梭的理论,“社会契约”由共同体各个成员之间加以确定,而不是上者和下者之间的一种规定。每个人都向全体奉献出自己的权利,全体人民通过订立“社会契约”构成一个“大我”。这个“大我”是指()A民主自由B公共意志C法律至上 D主权在民B根据材料中“社会契约”不是上者和下者之间的规定,因此不是指民主自由,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每个人都向全体奉献出自己的权利,全体人民通过订立社会契约构成一个大我”说明社会契约论是人们的共同的约定,是公共意志的体现,因此“大我”应是体现共同体的公共意志,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法律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主权在民针对的是君主专制,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新思想”萌发:鸦片战争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他们抛弃陈腐观念,放眼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魏源等是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洋务派将“师夷长技”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步。(3)维新变法思想: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民族危机面前,提出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主张,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4)新文化运动:1915年,面对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以陈独秀为首的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动了新文化运动,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5)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爆发后,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2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三民主义:作为20世纪最早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在推翻清王朝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三民主义发展了旧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思想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2)毛泽东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它仍是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3)邓小平理论:1978年以来,中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这一伟大事业中,邓小平理论以其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既高瞻远瞩又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与特色,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成为指导思想。(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20世纪和21世纪交替之际,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预测押题46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16绵阳三诊)近代某报刊曾报道:“闻近月以来,凡都中士大夫有谈及西学新法者,同僚之中均闻而却避。盖恐人指之为康党,以致罹于法网。”这一社会现象反映出()A近代社会转型曲折艰难B晚清改制缺乏社会基础C国人思想守旧不愿革新D士大夫研习西学已成风尚A题干中“士大夫有谈及西学新法者,同僚之中均闻而却避”说明当时的士大夫还是有谈论西学的人,但是由于朝廷对维新变法人士的迫害而不敢谈论,因而体现出了中国社会转型的曲折,故A项正确;题干中“士大夫有谈及西学新法者”说明当时的士大夫还是有接受西学的,故B项错误;题干中只提到士大夫的情况,并不能说明整体国人的情况,故C项错误;由题干中“同僚之中均闻而却避”可知西学并未成为风尚,故D项错误。47考查维新派的思想主张(2016临沂模拟)维新派号召全国人民“合一群,同道德,同法律,同风俗,同文学美术,而组织一完全无缺之国家”,断言“世界由是而文明,欧美由是而进者也”。该言论意在强调()A自由思想的重要性B民族意识的重要性C民主权利的重要性 D集体观念的重要性B思想自由又称观念自由,是个人持有不同于他人,包括不同于家长,不同于宗教组织,不同于执政党的独立思想之权利,这与材料中强调“同”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强调全国人民共同的道德、法律、风俗等,体现民族意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在民族共同地域、民族共同经济生活及历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往往与民族的历史遭遇和所处地位有密切关系),故B项正确;民主权利(指的是民主、法治、人权)与材料不相符,故C项错误;集体观念是指一个团队必须具备相互理解的行为、目标一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趋同,形成一个从心理、思想、行为等方面相统一的观念,该材料立足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故D项错误。48考查西学传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016衡水模拟)“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A促使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B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C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营造了必要空间D由“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可判断该思想变革指的是新文化运动。鸦片战争后,民主思想就已经传入中国,A项错误;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是在甲午中日战后,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后期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D项符合题意。49考查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列口号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D“天下为公”C由“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这一信息可知,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口号应该属于民生主义,故C项符合题意。50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中国共产党走过90多年的历程,期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两次飞跃,第一次是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第二次是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这两次飞跃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民族、民生B民权、民生C民族、民权 D富国、强国A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民族的独立,改革开放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其解决的是民生问题,故A项正确;民权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不是解决民权问题,故C项错误;新中国的建立不是解决富国问题,故D项错误。1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1)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不仅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而且为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进步提供了理论基础。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引发了一场物理学革命以及科学思维革命,从而开辟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局面。(2)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在科学理论上的贡献是划时代的。这一突破性成就使人类对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作出了理论上的说明,并得到了实践的验证。(3)近代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两次工业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工业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促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带来了一场科技革命,导致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成为全球化时代的技术表征。 2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19世纪,文学成就非常突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不同文学流派并存。进入20世纪后,文学创作仍然活跃,新的文学流派不断涌现,现代主义作品越来越多。(2)19世纪以来,美术创作异彩纷呈,成果极为丰硕。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印象派等创作流派不断涌现。(3)19世纪欧洲兴起的各种音乐流派,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时代精神和日益增强的民族性。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日益通俗化、大众化,轻松活泼,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4)19世纪末,电影在西方首先被发明出来,随着它的不断改进与完善,这种新颖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得到大众的欢迎,逐渐成为最具时代特色的艺术。对电影艺术冲击最大的是电视的发明。20世纪上半叶,电视出现,电视以其节目的丰富以及运作上的特有优势,与电影争夺观众,最终形成影视并立的局面。预测押题51考查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2016宁波模拟)科学史上曾经有这样一种思想观念:世界就好像一个钟表,当钟表师傅完成装配之后,将钟表上发条,接着钟表会自行运作,师傅不会再过问。推动这一观念产生的是()A经典力学体系B量子论C狭义相对论 D广义相对论A材料中提到的“将钟表上发条,接着钟表会自行运作”现象,符合英国科学家牛顿的惯性定律,惯性定律是经典力学体系的三大定律之一,故A项正确。52考查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物种起源的发表在欧洲思想界引起了很大分歧,宗教势力强烈反对,叫嚣要“打倒进化论”,而支持者却称达尔文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说明达尔文的进化论() 【导学号:02792181】是对人类尊严的莫大伤害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促进了欧洲宗教改革A B C DB进化论没有造成对人类尊严的莫大伤害,故错误;物种起源是近代西方重要的生物学著作,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中生物物种的进化与发展,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故正确;宗教改革发生在进化论提出之前,故错误;B项符合题意。53考查信息时代的到来(2016江西百所重点高中模拟)互联网上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和交互性,使身处世界任何地方的研究者都可以成为研究伙伴,在网上进行实时讨论、协同研究,甚至使用网上的主机和软件资源,来完成自己的研究工作。这反映出互联网()A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B导致信息不再有保密性C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合作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C材料反映的是互联网使得世界任何地方的研究者都可以成为研究伙伴,说明互联网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合作。材料强调的是人们之间的合作,与时空观念、信息保密性、人们的生活习惯无关,C项符合题意。54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流派(2016梅州质检)某学者评论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通过这些扭曲滑稽的,但却着实让人心酸的意象,我们从“变形”中看到了“正常”,从扭曲的社会中看到了其应有的模样。据此可知变形记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导学号:02792182】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D古典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主要是在音乐和美术领域,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文学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与题干中“通过这些扭曲滑稽的,但却着实让人心酸的意象”不符,故B项错误;现实主义文学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这与题干“从扭曲的社会中看到了其应有的模样”不符,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正是通过一些扭曲的变形的让人们看到了真实的一面,故D项正确。55考查对现代主义美术的认识现代派美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产物,反映了当时人们极其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思考。下列关于现代派美术说法正确的有()体现憧憬未来的乐观主义精神重视内心“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借助于光和色彩表达个人感受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手法A BC DD现代派逃避现实,故错误;现代派注重表达对社会矛盾的不满,表现自我情感,故正确;印象画派借助光和色彩表达个人情感,故错误;现代派用变形和抽象手法表达个人情感,故正确;D项符合题意。56考查影视艺术的发展1928年,美国迪士尼创造了足智多谋的卡通形象“米老鼠”,而20世纪30年代末,“米老鼠”已经逐步让位于迪士尼后来创造的另一个卡通形象“唐老鸭”。据称,因为唐老鸭那呱呱乱叫的恐慌比米老鼠厚脸皮的个人主义更接近于时代精神。这一现象()A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 B体现了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C说明了新政对美国自由主义的威胁D表明了美国市场繁荣假象的幻灭A材料的主题句为“唐老鸭那呱呱乱叫的恐慌比米老鼠厚脸皮的个人主义更接近于时代精神”。20世纪30年代末,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尚未完全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开始了,西方社会出现了以现代主义为表现形式的文学艺术,精神危机在现代主义中表现出来,故A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