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浆液循环泵检修工艺规程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240588622 上传时间:2024-04-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硫浆液循环泵检修工艺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脱硫浆液循环泵检修工艺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脱硫浆液循环泵检修工艺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脱硫浆液循环泵检修工艺规程1.适合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大唐信阳华豫发电厂660MW脱硫浆液循环泵检修的周期、标准检修项目、大修的施工步骤及工艺质量标准,并附录了一些检修维护相关的知识,供大唐信阳华豫发电厂二期脱硫浆液循环泵检修工作使用,也可做脱硫运行、检查人员参考。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L/T998-2016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性能验收试验规范DLT 341-2010火电厂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检修导则Q/CDT 207-0002-2010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系统定期工作指导意见DL/T57395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DL/T596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3.二期脱硫脱硫浆液循环泵规范3.1浆液循环泵规范序号项目单位数值1型号LC700/900 LC800/10002型式卧式3数量台84密封型式机械密封5材质泵壳 / 叶轮1.45966流量m/h8200-113407扬程m21-288转速r/min480 4509功率kW810-100010生产厂家襄樊五二五3.2主要参数序号泵型号流量范围m/h扬程范围(m)效率范围%转速范围r/min1LC700/9006000-900015-3086-904802LC800/10008300-1100015-3086-904503.3减速机参数序号减速机型号运行功率 KW传动比运行输出功率 KW高速轴r/min低速轴r/min润滑油1MIPSF70N/DS(SEW)9003.04174001485488VG220(80L)2MIPSF60N/DS(SEW)6303.54142001485416VG220(60L)3.4电机参数 设备名称技术参数#3A、4A循环浆液泵电动机#3A、4A、#3B、#4B氧化风机电动机#3B、#4B循环浆液泵电动机#4C、#4D循环浆液泵电动机#3C、#3D循环浆液泵电动机型号YXKK560-4YKK355-8YKK500-4YXKK500-4YXKK500-4容量(kW)1400315800900900电压(V)60006000600060006000电流(A)15938.393.3104.6104.6转速(rpm)14842980148414841484频率(Hz)5050505050绝缘等级FFFFF功率因数0.870.860.870.870.87接线方式YYYYY重量(Kg)71992500348047004700工作制ISIIISIIISIIISII防护等级IP54IP54IP54IP54IP54安装型式卧式卧式卧式卧式卧式冷却方式IC11IC11IC11IC11IC11反侧轴承 NU234NU224 NU226 NU228 NU228负荷侧轴承NU234 6234NU224 6224NU226 6226NU228 6228NU228 6228出厂编号QB/T10315.2-2006QB/T10315.2-2013QB/T10315.2-2006QB/T10315.2-2006QB/T10315.2-2006制造日期2015.112016.062008.052015.052015.10制造厂家长沙电机有限公司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湘潭电机有限公司长沙电机有限公司湘潭电机有限公司3.5浆液循环泵测温装置3.5.1热电阻参数项目方法或检查要素数量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后轴承温度电阻测温元件1吸收塔浆液循环泵电机前轴承温度电阻测温元件1吸收塔浆液循环泵电机后轴承温度电阻测温元件1吸收塔浆液循环泵电机U相绕组温度1电阻测温元件1吸收塔浆液循环泵电机U相绕组温度2电阻测温元件1吸收塔浆液循环泵电机V相绕组温度1电阻测温元件1吸收塔浆液循环泵电机V相绕组温度2电阻测温元件1吸收塔浆液循环泵电机W相绕组温度1电阻测温元件1吸收塔浆液循环泵电机W相绕组温度2电阻测温元件13.5.2热电阻校准项目与技术标准热电阻的校准,只测定0和100时的电阻值R0、R100,并计算电阻比W100(= R100/R0)。保护管可以拆卸的热电阻应放置在玻璃试管中,试管内径应与感温元件直径或宽度相适应。管口用脱脂棉或木塞塞紧后,插入介质中,插入深度不少于300mm。不可拆卸的热电阻可直接插入介质中进行检定。校准热电阻时,通过热电阻的电流应不大于1mA。测定时可用电位差计,也可用电桥。工业热电阻允许误差表热电阻名称分度号R0标称电阻值电阻比R100/R0测量范围允许误差铂热电阻级Pt1010.001.38510.05%-200500(0.15+0.2%|t|)Pt100100.001.38510.05%级Pt1010.001.38510.05%-200500(0.30+0.5%|t|)Pt100100.001.38510.05%注1:表中|t|为,温度的绝对值,单位注2:级允许误差不适用于采用二线制的铂热电阻。3.6脱硫浆液循环泵结构说明3.6.1一般概述结构特点(1)泵为单级单吸式离心泵,该形式在实践中已证明特别适用于FGD装置吸收塔循环泵输送磨蚀性、腐蚀性浆体。(2)叶轮、耐磨板不采用口环密封形式,口环的设置将会被浆体快速磨损,从而导致泵的效率快速下降。(3)具有轴向调节结构,叶轮能方便轴向调节保持叶轮与前盖板与耐磨板的间隙,从而保持泵的高效率。这是始终保持泵高效运行的最简便和最有效的办法。(4)泵的布置形式为“后拉式”结构。这样可使泵在拆卸叶轮、机械密封和轴等组件时无须拆卸泵的进出口管线。(5)轴承采用稀油润滑。轴承安装在有橡胶密封圈辅助密封的可拆卸轴承盒内,防止污物和水等介质进入。(6)泵轴为大直径、短轴头,可以减小轴在工作中的挠曲,从而延长密封的使用寿命3.6.2吸收塔循环泵的设计优点总述:背拉出式设计,整套转子部件可以从电机端拉出,易于维护,泵体可保留在管路上,无需拆卸电机,前拉出式设计 耐磨板、叶轮、机械密封可由进口端拆卸,轴承支架可调节 提高耐磨性能,轴承采用浸油润滑。泵体:泵体尺寸足够承压及耐磨,材料采用2605n,可焊,隔舌部分特殊耐磨处理,流道切线出口,泵体设置底脚支承方式。耐磨板:该零件装在泵体与进口之间,材料为cr30a,此种材料具有优良的抗磨蚀及耐冲蚀综合性能,由此而延长了泵体和叶轮的使用寿命。 叶轮:材料为1.459,不可焊,考虑到长期运行更为经济,因为轴承架可以调节,当叶轮有磨蚀的情况,叶轮可以重新加工延长使用寿命。前叶片结构可防止大的颗粒冲到叶轮与耐磨板的间隙中,前叶片与耐磨板间隙大,减小了介质(在叶轮与耐磨板)流速,减小磨损 ,叶片进行了特殊耐磨处理设计,背叶片的设计,减小了轴向力,还能阻挡大颗粒,轴承设计承压高(模拟在无背叶片情况下轴向力的水力模型),叶轮排气孔的设计,能够排出介质内的气体,防止机械密封干运转。后泵盖:材料采用2605n,可焊,磨损通常发生在背叶片的区域,后泵盖安装在轴承支架上,释放应力,允许更大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后泵盖通过螺栓固定在轴承架上,便于拆装,拆装时不会卡到泵体而损坏机封。轴承体:轴承体由两部分组成,托架及轴承箱,轴承箱可通过螺栓及调节螺丝调节,在托架内水平移动。这样的优点是:轴承箱在托架内移动(根据叶轮再加工尺寸),但轴承内外环无相对位移,由于无相对位移,油封完全正常工作。拆卸时,较低部分保留在底座上,便于拆卸,位置准确,不会发生安装时部件相互卡住的现象。4.检修周期浆液循环泵的大、小修与主机的设备同时进行。检修类别检修间隔标准停用日数大修56年65天小修12年18天注:1、循环泵大修周期进行,并且不超过6年;部分检修随机组检修同步进行,并且不超过3年。5.检修项目5.1小修项目:部件名称标准项目备注联轴器1.检查膜片。2.检查联轴器螺栓。衬胶管道1.检查入口管道衬胶。2.检查出口管道衬胶3.检查入口滤网找正1.复查减速机和泵体中心电动机1.高压电动机应打开接线盒检查接头是否过热变色,引线是否完好2.打开电动机小盖检查,润滑油脂应无变质,不清洁现象,必要时需更换或补充新油3检查轴承是否完好4.绝缘、直流电阻及耐压合格,空载试运行良好。高压开关1.开关本体清扫、检查2.高压限流熔断器检查3.一次插头检查4.真空接触器检查5.接地装置检查6.机械部位检查7.电流互感器检查8.二次线及辅助开关检查9.各部螺丝检查10.高压开头各项电气预防性试验1.1 大修项目:部件名称标准项目备注准备工作大修前的准备工作循环泵1.循环泵解体检修2.叶轮检修3.轴检修4.泵体泵盖检修5.联轴器检修6.机封检修7.循环泵回装浆液循环泵电机及开关1.浆液循环泵电机检修2.浆液循环泵电机各项预防性试验3.浆液循环泵电机开关检修热控系统检查和校验测温元件,检修测温元件端子板5.3检修工艺与质量标准项目检修工艺质量标准大修前的准备工作1.根据上次大小修情况及机组运行状况制订好大修计划。 2.根据大修计划落实物资准备。 3.制订出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安全措施,特别是重要项目和特殊项目,并经有关部门批准。4.制订大修进度网络图或施工进度表。5.落实好检修场地。检修工具箱及专用工运至现场。准备好水源、电源、气源。6.检修人员配备齐全,分工明确,并组织学 习掌握大修项目、进度、安全技术措施、质量标准。7.专用记录表格、验收单及必需图纸齐全。1.包括标准项目、特殊项目、技措、反措、更改项目等,要求准确、齐全。2.包括材料、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设备等。3.包括标准项目、特殊项目的工艺工序卡。所有上述(包括左面)工作都必须在解体前完成。循环泵解体1.拆卸齿轮箱与泵轴膜片联轴器护罩。 2.拆卸齿轮箱与电机膜片联轴器护罩。3.拆除齿轮箱与电机膜片联轴器、齿轮箱与泵轴膜片联轴器连接螺栓、膜片、中间节。4.移出齿轮箱。5.拆除入口连接管。6.拆除轴承体与托架连接螺栓,接合板与泵壳连接螺栓,托架底脚螺栓。7.整体移出泵体与托架8.拆除泵壳连接螺栓,用专用工具拆卸护套。9.依次拆卸叶轮拆卸环、叶轮、后护板、接合板、集装式机械密封、泵轴套。10.拆卸联轴器,(需更换轴承时)轴承体解体,拆卸轴承。1测量并记录齿轮箱与泵轴膜片联轴器轴向、径向偏差2.测量并记录齿轮箱与电机膜片联轴器轴向、径向偏差。3.测量记录叶轮与泵盖间隙值,拆卸泵盖、前护板叶轮检修1.检查叶轮磨表面。2.叶轮与前后护板的间隙,与泵体的间隙3.叶轮的静平衡叶轮腐蚀,磨损符合要求,轴孔、螺纹符合配合公差要求。有裂纹、气孔缺陷应处理或更换并做静平衡试验。轴检修1.检查轴的磨损程度2.检查轴的弯曲度泵轴应表面光洁无伤,无腐蚀,最大弯曲度0.04mm,各部配合符合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有缺陷及时修理或更换。泵体泵盖检修1.检查泵的轴承箱2.检查泵的润滑油3.检查泵的前后护板4.检查泵体1.应检查泵体泵盖是否有损伤、有裂纹、气孔等缺陷,结合面是否光洁2.各管路、冷却水螺纹接头及各项紧固螺丝的检查,丝扣完整、无损伤,轴键尺寸符合公差要求,不合格时予以修理或更换。联轴器检修1.检查膜片。2.检查联轴器螺栓。托架应无损伤、无裂纹、气孔等缺陷,油位视窗清晰、无划痕,轴承体结合面尺寸符合公差要求,联轴器、孔及膜片应无损伤。机封检修1.检查机械密封的动静环2.检查机封的密封性机械密封为LC700/900泵配套专用机械密封,集装式结构,勿随意拆卸。循环泵回装1轴承装配1.先将驱动端轴承内圈、泵端轴承热装上轴到位,热装温度120;将驱动端轴承外圈装入轴承体,将已装部分轴及轴承装入轴承体。轴承的轴向间隙不需调整,按正确的装配顺序装配即能保证。端盖的回油槽向下。紧固端盖与轴承体;装上迷宫套;垫上垫圈拧紧锁紧圆螺母。2.叶轮与泵盖间隙调整:轴承体装配完,端盖螺栓先勿紧固,待整台泵装配好,调整轴承体及轴在托架上的位置,使叶轮与泵盖间隙值为2mm;叶轮后盖板与后护板间隙为8mm;紧固调整螺栓和压紧螺栓上螺母3.机械密封装配泵轴套装入机封轴套后装到泵轴上,用螺钉将机封的法兰压入泵接合板止口中固定;待泵与叶轮装配调整完毕,紧固机封紧固套上的螺钉,并从机封轴套的定位槽中移出限位板固定。注意冷却水孔在最上端。4.膜片连轴器中间节装配1.齿轮箱与泵体半连轴器装配找正完毕后,装入膜片、中间节、螺栓,先对角均匀紧固一端,在另一端半轴节与中间节地圆周上取四点复测半轴节与中间节的间距值,其平均值在膜片组的实际厚度基础上加0.4mm为规定值22mm,该四个点的数值相差0.1mm,调整合格后均匀紧固螺栓。2.水泵膜片连轴器对中的径向偏差0.08mm,端面偏差0.10mm。其它:1.组装完后、确认各个部位的紧固螺栓的螺母。2.根据维护要领、检查和确认润滑油量。3.整机做0.6MPa水压试验,持续10分钟无渗漏。浆液循环泵电机检修1.拆除电动机接线与底脚螺丝及外壳接地线,做好标记,将三相电缆短路接地,解开2.靠背轮,拆除温度测点连线。3.将电动机吊离基础,放在平地用方木垫好,准备检修。4.扒下电动机靠背轮,测量定、转子气隙并做好记录。5.拆除两侧端盖,调整好吊钩与端盖的中心位置,扶好端盖用撬棍将端盖撬出,当脱离轴承套时,要注意切勿碰伤端部线圈。6.吊装拐臂于靠背轮轴面,拐臂套尽可能的装到轴的根部,如果轴面与拐臂套间隙超过10mm时,应用木条填充其间隙,使其紧固,防止转子滑脱,目测调整吊环于转子重心处。7.抽出转子放到检修位置,用木垫垫好。8.一般低压电动机,用假轴法抽转子。9.做好记号,拆除电动机接线及外壳接地线,解开靠背轮。10.拆除地脚螺丝,吊离基础,就地检修或运送其他场地检修。11.扒下靠背轮,拆除风扇罩,风扇卡子,小型电动机要松开风扇顶螺丝或紧固螺丝,用撬棍在风扇内套两侧同时向外撬动,即可取下风扇,注意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损坏风扇。12.拆除两端油档盖,如果是绕线式电动机,还要取下刷架,然后做端盖定位标记,取下端盖时,防止碰伤定子线圈。13.将转子非负荷侧挂好钢丝绳,用行车吊住或两人抬起,靠背轮轴面穿过假轴,视转子长度挂好钢丝绳,调试转子处于定子膛内中心,移动行车或其他起吊工具,使转子向非负荷侧移动,即可抽出转子,放平垫牢后抽出假轴。1端部线圈应平滑光亮,不松动,无绝缘胀裂脱落,变色变脆、流胶起泡等现象。2铁芯应不松动、各处绝缘良好,没有烧损、无适中和过热现象,铁芯各处干净,无积灰,风道畅通。3槽楔应不松动,断裂及磨损情况。4端盖应干净,无裂纹。5止口面应平整、光滑、无毛边。引线应固定牢固,无过热现象,出线套管应完好。7转子各部应干净,风道畅通。8笼条应不断裂、适中环不开焊、无裂纹。9铁芯应完好、无过热及扫膛现象、铁芯固定键牢固。10风扇叶片应无变形,无裂纹、平衡块不松动。浆液循环泵电机各项预防性试验绝缘电阻值:1.额定电压3000V以下者,室温下不应低于0.5M2.额定电压3000V及以上者,交流耐压前,定子绕组在接近运行温度时的绝缘电阻值 不应低于UnM(取Un的千伏数,下同);投 运前室温下(包括电缆)不应低于UnMc)转子绕组不应低于0.5M3.交接时3000V及以上 的电动机应测 量吸收比。吸收比不应低于4.大、小修时吸收比自行规定1.3kV及以上或100kW及以的电动机各相绕组直流电阻值的相互差别不应超过最小值的 2%;中性点未引出者,可测量线间 电阻,其相互差别不应超过1%,试验电压:交接或全部更换绕组时为3Un;大修或局部更换绕组时2.5Un4.泄漏电流相间差别一般不大于最小值的100%,泄漏电流为20A 以下者不作规定浆液循环泵电机开关检修1.开关本体清扫检查良好,无脏污,对脏污严重的部位用酒精或汽油清洗干净。2.检查开关一次插头接触面无烧损,接触良好。3.检查高压限流熔断器本体与插座接触良好,若有熔丝熔断或烧损,应进行修复或更换。4.检查真空接触器外观无碰伤、裂纹,触头接触良好。5.检查开关定位及连锁装置动作良好,无异常。6.检查转动部分及机械装置无卡涩、别劲。7.检查二次线及辅助开关应螺丝紧固,切换正确、可靠。8开关在试验位置拉合操作,无异常。1项目及标准见试验规程。检查和校验测温元件,检修测温元件端子板1确认机组停运或系统已隔离,就地拆线做好标记,并用绝缘胶带包好,防止接地。拆回热电阻。2确认热工标准温度试验室环境温度湿度符合校验仪使用标准,准备好Cst6002温度校验仪并通电源,待显示稳定后设置校验仪温度为0并按确认键,校验仪进入控温状态。3热电阻外观检查。4热电阻信号线对壳体绝缘测试,用500V绝缘摇表,测量各信号线对壳体的绝缘电阻。5用万用表测量热电阻有无断路或短路。6用抹布或棉布把热电阻保护管擦拭干净,插入合适的炉芯插孔内。7打开316多功能温度校验仪,选择热电阻校验方式,2号孔与-、9号孔与+、10号孔与C连接。8待Cst6002温度校验仪提示温度恒定后读数,并记录;接线更换到热电阻备用支,读数并记录,如此反复主支、备用支各测量6次。9将Cst6002温度校验仪设置为100,待稳定后重复步骤6。10根据热电阻使用温度范围,设置Cst6002温度校验仪温度为t,待稳定后重复步骤6。退出Cst6002温度校验仪控温状态,关掉电源,解线;关闭316多功能温度校验仪。11取出热电阻,把热电阻放至不宜触碰的地方,注意防止烫伤,试验仪器整理好放回原处。12处理测量数据,填写热电阻校验表。13热电阻测量合格,按标识将元件回装,操作员站检查该测点显示正常,经运行人员确认后消工作票。在技术台账及班组定期工作记录中记录本次工作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