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实施细则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240588582 上传时间:2024-04-23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52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实施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实施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实施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实施细则10.9.1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级配检验10.9.2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9.2.1目的与适用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标准击实法或大型击实法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以供试验室进行沥青混合料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使用。1.2、标准击实法适用于马歇尔试验、间接抗拉试验(劈裂法)等所使用的101.6mm63.5mm圆柱休试件的成型。大型击实法适用于152.4mm95.3mm的大型圆柱体试件的成型。1.3、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时的矿料规格及试件数量应符合如下规定:1.3.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在试验室人工配制沥青混合料制作试佣时,试件尺寸应符合试件直径不于小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4倍,厚度不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11.5倍的规定。对直径101.6mm的试件,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就水大于26.5mm。对粒径大于26.5mm的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其大于26.5mm的集料应用等量的13.2mm26.5mm集料代替(替代法),也可采用直径152.4mm的大型圆柱体试件。大型圆柱试件适用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37.5mm的情况。试验室成型的一组试件的数量不得少于4个,必要时宜增加至56个。1.3.2、用拌和厂及施工现场采集的拌和沥青混合料成品度样制作直径101.6mm的试件时,按下列规定选用不同的方法及试件数量:1、当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小于或等于26.5mm时,可直接取样(直接法)。一组试件的数量通常为4个。2、当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大于26.5mm,但不大于31.5mm,宜将大于26.5mm的集料筛除后使用(过筛法),一组试件数量仍为4个,如采用直接法,一组试件的数量应增加至6个。3、当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大于31.5mm时,必须采用过筛法。过筛的筛孔为26.5mm,一组试件仍为4个。9.2.2仪具与材料标准击实仪标准击实台验室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脱模器试模烘箱天平或电子秤沥青运动粘度测定设备插刀或大螺丝刀。温度计 其它:电炉或煤气炉、沥青熔化锅、拌和铲、标准筛、滤纸(或普通纸)、胶布、卡尺、秒表、粉笔、棉纱等。9.2.3准备工作3.1、确定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拌合与压实温度。3.1.1、按本规程测定的沥青的粘度,绘制粘温曲线。按表1的要求确定适宜于沥青混合料拌合及压实的等粘温度。 3.1.2、当缺乏沥青粘度测定条件是,试件的拌合与压实温度可按表2选用,根据沥青品种和标号作适当 调整。针入度笑、黏度大的沥青高区限,针入度大、稠度笑的沥青取底限,一半取中值。对改性沥青应根据改性剂的品种和用量,适当提高混合料的拌合和压实温度,对大部分聚合物改性沥青,需要在基质沥青的基础上提高1530左右,掺加纤维时,尚需再提高10左右。3.1.3、常温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和及击实在常温下进行。3.2、按本规程T0701在拌合厂或施工现场采集沥青混合料试样。将试样置于烘箱重或加热的砂浴上保温,在混合料中插入温度计测量温度,待混合料温度符合要求后成型。需要适当拌合时可倒入已加热的小型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中适当拌合,时间不超过1min。但不得用铁锅在电路或明火上加热炒拌。3.3、在实验室人工配制沥青混合料时,材料准备按下列步骤进行:3.3.1、将各种规格的矿料按1055的烘箱重烘干至恒重(一般不少于4h6h)。根据需要,粗集料课先用水冲洗干净后烘干。也可将粗集料过筛后用水冲洗再烘干备用。3.3.2、按规定实验方法分别测定不同粒径规格粗、细集料及填料(矿粉)的各种密度,按t0603测定沥青的密度。3.3.3、将烘干分级的粗细集料,按每个时间设计级配要求称其质量,在一金属盘中混合均匀,矿粉单独加热,置烘箱重预热至沥青拌合温度以上约15(采用石油沥青时通常为163;采用改性沥青时约为180)备用。一般按一组时间(每组46个)备料,但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宜对每个试件分别备料。当采用替代法时,对粗集料中粒径大于26.5mm的部分,以13.2mm26.5mm粗集料等量代替。常温沥青混合料的矿料不应加热。3.3.4、将按本规程T0601采集的沥青试样,用恒温烘箱或油浴、电热套熔化加热至规定的沥青混合料拌合温度备用,但不得超过175。当不得已采用燃气炉或电炉直接加热进行脱水时,必须采用石棉垫隔开。3.4、用沾有少许黄油的棉纱擦净试模、套筒及击实座等置100左右烘箱中加热1h备用。常温沥青混合料用试模不加热。9.2.4 拌制沥青混合料4.1、粘稠石油沥青或煤沥青混合料4.1.1、将沥青混合料拌和机预热至拌合温度以上10左右备用(对试验室试验研究、配合比设计及采用机械拌合施工的工程,严禁用人工炒拌法热拌沥青混合料)。4.1.2、将每个试件预热的粗细集料置于拌和机重,用小铲子适当混合,然后再加入需要数量的已加热至拌合温度的沥青(如沥青已称量在一专用容器内时,可在倒沥青后用一部分热矿粉将沾在容器壁上的沥青擦拭一起倒入拌和锅中),开动拌和机一边搅拌一边将拌合叶片插入混合料中拌和1min1.5min,然后暂停拌和,加入单独加热的矿粉,继续拌和至均匀为止,并使沥青混合料保持在要求的拌和温度范围内。标准的总拌和试件为3min。4.2、液体石油沥青混合料 将每组(或每个)试件的矿料置已加热至55100的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中,注入要求数量的液体沥青,并将混合料边加热边拌和,使液体沥青中的溶剂挥发至50%以下。拌和试件应事先试拌决定。4.3、乳化沥青混合料 将每个试件的粗细集料,置于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不加热,也可用人工够炒拌)中,注入计算的用水量(阴离子乳化沥青不加水)后,拌合均匀并使矿料表面完全湿润,再注入设计的沥青乳液用量,在1min内使混合料拌匀,然后加入矿粉后迅速拌和,使混合料拌成褐色为止。9.2.5、成型方法5.1、马歇尔标准击实法的成型步骤如下: 5.1.1、将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均匀称取一个试件所需要的用量(标准马歇尔试件约为1200g,大型马歇尔试件约为4050g)。当已知沥青混合料的密度时,可根据试件的标准尺寸计算并乘以1.03得到要求的混合料数量。当一次拌和几个试件时,宜将其倒入经预热的金属盘中,用小铲适当拌和均匀分成几份,分别取用。在试件制作过程中,为防止混合料温度下降,应连盘放在烘箱中保温。5.1.2、从烘箱重取出预热的试模及套筒,用沾有少许黄油的棉纱擦拭套筒、底座及实锤底面,将试模装在底座上,垫一张圆形的吸油性小的纸,按四分法从四个方向用小铲将混合料铲入试模中,用插刀或大螺丝刀沿周边插捣15次,中间10次。插捣后将沥青混合料表面整平成凸圆弧面。对大型马歇尔试件,混合料分两次加入,每次插捣次数同上。5.1.3、插入温度计,至混合料中心附近,检查混合料温度。5.1.4、待混合料温度符合要求的压实温度后,将试模连同底座一起放在击实台上固定,在装好的混合料上面垫一张吸油性笑的原址,再将装有击实锤及导向棒的压实头插入试模中,然后开启电动机或人工击实锤从457mm的高度自由落下击实规定的次数(75、50或35次)。对大型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为75次(相应于标准击实50次的情况)或112次(相应于标准击实75次得情况)。5.1.5、试件击实一面后,取下套筒,将试模掉头,装上套筒,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和次数击实另一面。乳化沥青混合料试件在两面击实后,将一组试件在室温下横向放置24h;另一组试件置温度为1055的烘箱重养生24h。将养生试件取出后立即两面锤击各25次。5.1.6、试件击实结束后,立即用镊子去掉上下面的纸,用卡尺量取试件离试模上口的高度并由此计算试件高度,如高度不符合要求时,试件应作废,并按下式调整试件的混合料质量,以保证高度符合63.5mm1.3mm(标准试件)或95.3mm2.5mm(大型试件)的要求。 调整后混合料质量= 卸去套筒和底座,将装有试件的试模横向放置冷却至室温后(不少于12h)。置脱模机上脱出试件。用于本规程T0709作现场马歇尔指标检验的试件,在施工质量检验过程中如急需试验,但浸水脱模法不能用于测量密度、空隙率等各项物理指标。将试件仔细置于干燥洁净的平面上,供试验用。10.9.3压实混合料密9.3.1 目的与适用范围(表干法)1.1、表干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试件,包括型或较密实的型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混合料、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或毛体积密度。1.2、本方法测定的毛体积密度适用于计算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等各项体积指标。9.3.2仪器与材料浸水天平或电子秤 网篮。溢流水箱 试件悬吊装置秒表。毛巾。电风扇或烘箱。9.3.3.方法与步骤 3.1、选择适宜的浸水天平或电子称,最大感量应不小于试件质量的1.25倍,且不大于试件质量的5倍。 3.2、除去试件表面的浮粒,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ma),根据选择的天平感量读数,准确至0.1g、0.5g或5g。 3.3、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箱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或复零,把试件置于网篮中(注意不要晃动水)浸水中约3min5min,称取水中质量(mw)。若天平读数持续变化,不能很快达到稳定,说明试件吸水交严重,不适用于此法测定,应根据本规程T0707的封蜡法测定。 3.4、从水中取出试件,用洁净柔软的拧干湿毛巾轻轻擦去试件的表面水(不得吸走空隙内的水),称取试件的表干质量(mf)。 3.5、对从路上钻取的非干燥试件可先称取水中质量(mw),然后用电风扇将试件吹干至恒重(一般不少于12h,当不需进行其它试验时,也可用605(烘箱烘干至恒重),再称取空中质量(ma)。9.3.4 计算 4.1、计算试件的吸水率,取1位小数。 将试件的吸水率即试件吸水体积占沥青混合料毛体积的百分率,按(1)计算。 (1) 试中:试件的吸水率,%; 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g; 试件的水中质量,g; 试件的表干质量,g。 4.2、计算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和毛体积密度,取3位小数。 当试件的吸水率符合2%要求时,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和冒体积密度按式(2)及式(3)计算,当吸水率2%要求时,应改用蜡封法测定。 (2) (3) 式中:用表干法测定的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无量纲; 用表干法测定的试件毛体积密度,; 常温水的密度,1。 4.3、试件的空隙率按(4)计算,取1位小数。 (4)式中:试件的空隙率,%。 按本规程T0711或T0712测定的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当实测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有困难时,也可采用按式(5)或(6)计算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用表干法测定,当试件吸水率2%时,由封蜡法或体积法测定;当按规定容许采用水中重法测定时,也可采用表观相对密度代替。4.4、计算试件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或理论最大密度,取3位小数。4.4.1、当已知试件的油石比时,试件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可按式(5)计算。 (5)式中: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无量纲; 油石比,%;沥青的相对密度(25/25)各种矿料占矿料总质量的百分率,%;各种矿料对水的相对密度。对粗集料,宜采用与沥青混合料同一种相对密度,即混合料采用表干法、蜡封法或体积法测定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时,粗集料也采用毛体积相对密度。当混合料采用水中重法测定的表观相对密度代替时,粗集料也采用表现相对密度;对细集料(砂、石屑)和矿粉均采用表观相对密度。矿料的相对密度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058)的规定方法测定。 4.4.2、已知试件的沥青含量时,试件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按式(6)计算。 (6)式中:各种矿料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率,%。沥青含量,%。试件的理论最大密度按式(7) (7)式中:理论最大密度,。旧路面钻取芯样试样的混合料缺乏材料密度及配合比时,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应采用本规程T 0711、T 0712方法实测求得。 4.5、试件中沥青的体积百分率可按式(8)或(9)计算,取1位小数。 (8) (9)式中: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沥青体积百分率,%。试件中的矿料间隙率,可按式(10)或式(11)计算,式(10)适用于空隙率按计算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计算的情况;式(11)适用于空隙率按实测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计算的情况,取1位小数。 (10) (11)式中: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矿料间隙率,%;沥青混合料中各种矿料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率之和,即,%。全部矿料对水的平均相对密度,按式(12)。 (12) 试件中的沥青饱和度按式(13)计算,取1位小数。 (13)式中: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沥青饱和度,%。 试件中的粗集料骨架间隙率可按式(14)计算,取1位小数。 (14)式中:沥青混合料粗集料骨架之外的体积(通常指小于4.75mm的粗细集料、矿粉、沥青及空隙)占总体积的比例,%。沥青混合料重粗集料的比例(由计算,式中为矿料级配中4.75mm筛余量,即100减去4.75mm通过率之差),%。矿料中所有粗集料颗粒部分对水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按式(15)计算。 (15)式中:各种粗集料在矿料配合比中的比例,%。相应的各种粗集料对水的毛体积相对密度。9.3.5目的与使用范围(水中重法)(T 07062000)1.1、水中重法适用于测定几乎不吸水的密实的型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表观相对密度或表观密度。 1.2、当试件很密实,几乎不存在与外界连通的开口孔隙时,可用本方法测定的表现相对密度代替T 0705表干法测定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并据此计算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等各项体积指标。 9.3.6 仪器与材料 浸水天平或电子秤网篮。 溢流水箱 试件悬吊装置 秒表。 电风扇或烘箱。 9.3.7方法与步骤 3.1、选择适宜的浸水天平或电子秤,最大称量应不小于时间质量的1.25倍,且不大于试件质量的5倍。 3.2、除去试件表面的浮粒,称取干燥时间的空中质量(),根据选择的天平的感量读数,准确至0.1g、0.5g或5g。 3.3、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箱的水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或复零,把试件置于网篮中(注意不要使水晃动),待天平稳定后立即读数,称取水中质量()。若天平读数持续变化,不能再数秒钟内达到稳定,说明试件有溪水情况,不适用于此法测定,应改用本规程T 0705或T 0707的方法测定。 3.4、对从路上钻取的非干燥试件,可先称取水中质量(),然后用电风扇将试件吹干至恒重(一般不少于12h,当不需要进行其它试验时,也可用605烘箱烘干至恒重),再称取空中质量()。 9.3.8计算 4.1、按式(1)及式(2)计算水中重法测定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表观相对密度及表观密度,取3位小数。 (1) (2)式中:试件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试件的表观密度,;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g;试件的水中质量,g;常温水的密度,取1。.4.2、当试件为几乎不吸水的密实沥青混合料时,以表观相对密度代替毛体积相对密度,按本规程T 0706的方法计算试件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及空隙率、沥青的体积百分率、矿料间隙率、粗集料骨架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各项体积指标。9.3.9沥青混合料试密度试验(蜡封法)(T 07072000)目得与适用范围封蜡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大于2%的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碎石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或毛体积密度。本方法测定的毛体积相对密度适用于计算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等各项体积指标。 9.3.10 仪具与材料 浸水天平或电子秤 网篮。 溢流水箱 试件悬吊装置 熔点已知的石蜡。 冰箱 铅或铁块等重物。 滑石粉。 秒表。 电风扇。 其它:电炉或燃气炉。9.3.11 方法与步骤 3.1、选择适宜的浸水天平或电子秤,最大感量应不小于试件质量的1.25倍,且不大于试件质量的5倍。3.2、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ma),根据选择的天平感量读数,准确至0.1g、0.5g或5g。当为钻芯法取得的非干燥试件时,应用电风扇吹干12h以上至恒重作为空中质量,但不得用烘干法。3.3、将试件置于冰箱中,在45条件下冷却不少于30min。3.4、将石蜡熔化至其熔点以上5.50.5。3.5、从冰箱中取出试件立即浸入石蜡液中,至全部表面被石蜡封住后迅速取出试件,在常温下放置30min,称取蜡封试件的空中质量()。3.6、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箱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或复零。将蜡封试件放入网篮浸水1min,读取水中质量()。3.7、如果试件在测定密度后还需要做其它试验时,为便于除去石蜡,可事先在干燥时间表面涂一薄层滑石粉,称取涂滑石粉后的试件质量(),然后再蜡封测定。3.8、用蜡封法测定时,石蜡对水的相对密度按下列步骤实测确定: 3.8.1、取一块铅或铁块之类的重物,称取空中质量(); 3.8.2、测定重物的水中质量(); 3.8.3、待重物干燥后,按上述试件蜡封的步骤将重物蜡封后测定其空中质量()及水中质量(); 3.8.4、按式(1)计算石蜡对水的相对密度。 (1)式中:在常温条件下石蜡对水的相对密度;重物的空中质量,g;重物的水中质量,g;蜡封后重物的空中质量,g;蜡封后重物的水中质量,g。9.3.12计算 4.1、计算试件顶峰毛体积相对密度,取3位小数。 4.1.1、蜡封法测定的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按式(2)计算。 (2)式中:由蜡封法测定的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试件的空中质量,g;蜡封试件的空中质量,g;拉风试件的水中质量,g。4.1.2、涂滑石粉后用蜡封法测定的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按式(3)计算。 (3)式中:试件涂滑石粉后的空中质量,g;滑石粉对水的相对密度。4.1.3、试件的毛体积密度按式(4)计算。 (4)式中:蜡封法测定的试件毛体积密度,;常温水的密度,取1。4.1、按本规程T 0706的方法计算试件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及空隙率、沥青的体积百分率、矿料间隙率、粗集料骨架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各项体积指标。9.3.13沥青混合料试密度试验(体积法)(T 07082000) 13.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体积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或毛体积密度。 本方法仅适用于不能用表干法、封蜡法测定的空隙率较大的沥青碎石混合料及大空隙透水性开级配沥青混合料(OGFC)等。 本方法测定的毛体积相对密度适用于计算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矿物间隙率等各项体积指标。 13.2 仪具与材料 天平或电子秤 卡尺。 9.3.14 方法与步骤 14.1、选择适宜的天平或电子秤,最大称量应不小于试件质量的1.25倍,且不大于试件质量的5倍。 14.2、清理试件表面,刮去突出试件表面的残留混合料,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ma),根据选择的天平感量读数,准确至0.1g、0.5g或5g。当为钻芯法取得的非干燥试件时,应用电风扇吹干12h以上至恒重作为空中质量,但不得用烘干法。 14.3、用卡尺测定试件的各种尺寸,准确至0.01cm,圆柱体试件的直径取上下2个断面测定结果的平均值,高度取十字对称四次测定的平均值;棱柱体试件的长度取上下2个位置的平均值,高度或宽度取两端及中间3个断面测定的平均值。 9.3.15 计算方法 15.1、圆柱体试件毛体积按式(1)计算。 (1)式中:试件的毛体积,;圆柱体试件的直径,;试件的高度,。 15.2、棱柱体试件的毛体积按式(2)计算。 (2)式中:试件的长度,;试件的宽度,;试件的高度,。 15.3、试件的毛体积密度按式(3)计算,取3位小数。 (3)式中:用体积法测定的试件的毛体积密度,;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g。 10.9.4马歇尔稳定度9.4.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以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或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验。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根据需要,也可进行真空饱水马歇尔试验)供检验沥青混合料受水损害时抵抗剥落的能力时使用,通过测试其水稳定性检验配合比设计的可行性。 本方法适用于按本规程T 0702成型的标准马歇尔试件圆柱体和大型马歇尔试件圆柱体。 9.4.2仪具与材料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仪 恒温水槽 真空饱水容器 烘箱。 天平 温度计 卡尺。 9.4.3标准马歇尔试验方法 3.1、准备工作3.1.1、按T 0702标准击实法成型的标准马歇尔试件,标准马歇尔试件应符合101.6mm0.2mm、高63.5mm1.3mm的要求。对大型马歇尔试验试件,尺寸应符合直径152.4mm0.2mm,高95.3mm2.5mm的要求。一组试件的数量不得少于4个,并符合T 0702的规定。3.1.2、量测试件的直径及高度:用卡尺测量试件中不的直径,马歇尔试件高度测定器或用卡尺在十字对称的4个方向量测离试件边缘10mm处得高度,准确至0.1mm,并以其平均值作为试件的高度。如试件高度不符合63.5mm1.3mm或95.3mm2.5mm要求或量测高度相差大于2mm时,此试件作废。3.1.3、按本规程规定的方法测定试件的密度、空隙率、沥青体积百分率、沥青饱和度、矿物间隙率等物理指标。3.1.4、将恒温水槽调节至要求的试验温度,对粘稠石油沥青或烘箱养生锅的乳化沥青混合料为601,对煤沥青混合料为33.81,对空气养生的乳化沥青或液体沥青混合料为251。 3.2、试验步骤3.2.1、将试件置于已达规定温度的恒温水槽中保温,保温试件对马歇尔标准试件需30min40min,对大型马歇尔试件需45min65min。试件之间应有间隔,底下应垫起,离容器底部不小于5cm。3.2.2、将马歇尔试验仪上的上下压头放入水槽或烘箱重达到同样温度。将上下压头从水槽或烘箱重取出擦拭干净内面。为使上下压头滑动自如,可在下压头的导棒上涂少量黄油。再将试件取出置于下压头上,盖上上压头,然后装在加载设备上。3.2.3、在上压头的球座上放妥钢球,并对准荷载测定装置的压头。3.2.4、当采用自动马歇尔试验仪时,将有自动马歇尔试验仪的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计算机或将X-Y记录仪正确连接,调整好适宜的放大比例。调整好计算机程序或将X-Y记录仪的记录笔对准原点。3.2.5、当采用压力环和流值计时,将流值计安装在导棒上,使导向套管轻轻地压住上压头,同时将流值计读数调零。调整压力环中百分表,对零。3.2.6、启动加载设备,使试件承受荷载,加载速度为505mm/min。计算机或X-Y记录仪自动记录传感器压力和试件变形曲线并将数据自动存入计算机。3.2.7、当试验荷载达到最大值的瞬间,取下流值计,同时读取压力环中百分表读数及流值计的流值读数。3.2.8、从恒温水槽中取出试件至测出最大荷载值的试件,不得超过30s。 9.4.4浸水马歇尔试验方法浸水马歇尔试验方法与标准马歇尔试验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试件在已达规定温度恒温水槽中的保温试件为48h,其余均与标准马歇尔试验方法相同。 9.4.5 真空饱水马歇尔试验方法 试件先放入真空干燥器中,关闭进水胶管,开动真空泵,使干燥器的真空度达到98.3kPa(730mmHg)以上,维持15min后恢复常压,取出试件再放入已达规定温度的恒温水槽中保温48h,其余均与标准马歇尔试验方法相同。 9.4.6计算 6.1、试件的稳定度及流值6.1.1、当采用自动马歇尔试验仪时,将计算机采集的数据绘制成压力和试件变形曲线,或由X-Y记录仪自动记录的荷载变形曲线,按图2所示的方法在切线方向延长曲线与横坐标相交于O1,将O1作为修正原点,从O1起量相应于荷载归大值时的变形作为流值(FL),以mm计,准确至0.1mm。最大荷尔载即为稳定度(MS),以kN计,准确至0.01kN.6.1.2、采用压力环和流值计测定时,压力环标定曲线,将压力环中面分表的读数换算为葆载值,或者由荷载测定装置读取的最大值即为试样的稳定度(MS),以kN计,准确至0.1kN。又流值计及位移传感器测定装置读取的试件垂直变形,即为试件的流值(FL),以mm计,准确至0.1mm。 6.2、试件的马歇尔模数按式(1)计算。 (1)式中:T试件的马歇尔模数,kN/mm;MS试件的稳定度,kN;FL试件的流值,mm。 6.3、试件的浸水残留稳定度按式(2)计算。 (2)式中: MS0试件的浸水残留稳定度,%;MS1试件浸水48h后的稳定度,kN。6.4、试件的真空饱水残留稳定度按式(3)计算 (3)式中:试件的真空饱水残留稳定度,%; 试件真空饱水后浸水48h后的稳定度,kN。9.4.7 报告 7.1、当一组测定值中某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标准差的k倍时,改测定值应予以舍弃,并以其余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当试件数目n为3、4、5、6个时,k值分别为1.15、1.46、1.67、1.82。 7.2、采用自动马歇尔试验时,实验结果应附上荷载变形曲线原件或自动打印结果,并报告马歇尔稳定度、流值、马歇尔模数,以及时间尺寸、试件的密度、空隙率、沥青用量、沥青体积百分率、沥青饱和度、矿物间隙率等各项物理指标。10.9.5理论最大相对密度9.5.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真空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路况调查或路面施工质量管理计算空隙率、压实度等使用。 1.2、本方法不适用于吸水率大于3%的多孔性集料的沥青混合料。 10.9.5.2 仪具与材料 2.1 天平:称量10kg以上,感量不大于0.5kg;称量5kg以上,感量不大于0.1kg;称量2kg以下;称量不大于0.05g。 2.2 负压容器:根据试样数量选用表1中的A、B、C任何一种类型。负压容器口带橡皮塞,上上接橡胶管,管口下方有滤网,防止细料部分吸入胶管。(扫描P300) 2.3 真空负压装置:由真空泵及水银压力计(或真空表)组成,真空泵能使负压容器内造成4kPa(30mmHg)负压。 2.4 恒温水槽:水温控制250.5。 2.5 温度计:分度为0.5。 2.6 其它:玻璃板等。 10.9.5.3 方法与步骤 3.1 准备工作3.1.1 按本规程T 0701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或从沥青路面上采取(或钻取)沥青混合料试样。试样数量不小于如下规定数量:沥青混合料中集料公称最大粒径(mm) 最少试样数量(g)37.5 400026.5 250019.0 200013.2、16.0 15009.5 10004.75 5003.1.2 将沥青混合料团块仔细分散,粗集料不破碎,细集料团块分散到小于6.4mm。若混合料坚硬时可用烘箱适当加尔后分散,一般加热温度不超过60。若混合料坚硬时可采用烘箱适当加热后分散,一般加热温度不超过60,分散试样应用手掰开,不得不捶打碎,为防止集料破碎。当试样时从路上采取的非干燥混合料时,应用电风扇吹干至恒重后再操作。3.1.3 负压容器标定方法 将B、C类负压容器装满250.5的水(上面用玻璃板盖住保持完全充满水),正确称取负压容器与水的总质量mb。采用A类容器时,将容器全部浸入250.5的恒温水槽中,称取容器的水中质量(m1)。将负压容器干燥,编号称取其质量。10.9.5.4实验步骤将沥青混合料试样装入干燥的负压容器中,秤容器及沥青混合料总质量,得到试样的净质量ma,试样质量应不小于上述规定的最小数量。在负压容器中注入25的水,将混合料全部浸没。将负压容器与真空泵、真空表连接,开动真空泵,使其空度达到97.3kPa(730mmHg)持续15min2min。然后强烈震荡负压容器,使水充分搅动混合料,除去剩余的气泡。每隔2min晃动若干次,直至不见气泡出现为止。为使气泡容易除去,可在水中加有0.01%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如每100mL水中加0.01g洗涤灵)。当负压容器采用A类容器时,浸入保温至250.5的恒温水槽,约10min后,称取其负压容器与沥青混合料的水中质量(m2)。当负压容器采用B、C类容器时,将装有沥青混合料试样的容器浸入保温至250.5的恒温水槽,约10min后取出,加上盖,使容器中没有空气,擦净容器外的水分,称取容器、水和沥青混合料试样的总质量(mc)。10.9.5.4 计算 4.1 采用A类容器时,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按式(1)计算。 (1)式中: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干燥沥青混合料试样的空气中质量,g; 负压容器在25水中的质量,g; 负压容器与沥青混合料一起在25水中的质量,g。 4.2 采用B、C类容器作负压容器时,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相对密度按式(2)计算。 (2) 式中:装满25水的负压容器质量,g。25时试样、水与负压容器的总质量,g。 4.3 沥青混合料25时的理论最大密度按式(3)计算。 (3)式中: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密度,;25时水的密度,0.9971。 10.9.5.5 报告 同一试样至少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计算至小数点后三位。10.9.6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10.9.6.1目的与使用范围离心分离法适用于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时的沥青用量检测,以评定拌和厂产品质量,也适用于旧路调查时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用此法抽提的沥青溶液可用于回收沥青,以评定沥青的老化性质。10.9.6.2仪器与材料离心抽提仪(离心分离器转速大于3000r/min)、圆环形滤纸、回收瓶(大于1700mL)、压力过滤装置、天平(感量0.01g、1mL各一个)、量筒、电烘箱(能自动调节温度)、三氯乙烯、碳酸铵饱和溶液等。10.9.6.3方法与步骤1、试验取样)施工现场可以从拌和场直接进行取样,温度下降至以下时,用大烧杯去混合料试样质量左右(粗粒式用高限,细粒式用低限,中粒式用中限),准确至。 )旧路可用钻机法或切割法进行取样的,用电风扇将其吹干燥,并置微波炉或烘箱中适当加热成松散状态后称取规定的数量,但不得用锤击以防集料破碎。2、实验步骤 1、向装有试样的烧杯中注入三氯乙烯溶剂,将其浸泡,并用玻璃棒适当搅动混合料,且记录溶剂用量,使沥青充分溶解。注:也可直接在离心分离器中浸泡。2、将混合料及溶液全部倒入离心分离器。3、称取洁净的圆环形滤纸(不宜重复使用)质量,准确至,并将滤纸垫在分离器边缘上,紧固盖子,将回收瓶放在分离器出口处。注意上口密封,防止流出液成雾状散失。4、开动离心机,转速逐渐增至,沥青溶液停止流出后停机。5、从上盖的孔中加入数量相同的新溶剂,稍停后,重复上述操作,如此数次直至流出的抽屉液成清澈的淡黄色为止。6、取下圆环形滤纸,其增重部分()为矿粉的一部分。7、称取容器中经过的烘箱干燥后集料质量(m1)。8、用压力过滤器过滤回收瓶中的沥青溶液,由滤纸的增重得泄漏入滤液中矿粉质量(m3),如无压力过滤器时,也可用燃烧法测定。9、用燃烧法测定抽提液中矿粉质量的步骤如下:将回收瓶的抽屉液倒入量筒中,准确定量至mL()。充分搅匀抽屉液,取出mL()放入坩埚中,在热浴上适当加热使溶液试样发成暗黑色后,置高温炉()中烧成残渣,取出坩埚冷却。向坩埚中按每残渣mL的用量比例,注入碳酸铵饱和溶液,静置,放入烘箱中干燥。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称取残渣质量(m),准确至。10.9.6.4计算1、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总质量按式()计算。m1mm()式中:沥青混合料中矿料部分的总质量,;m1容器中留下的集料干燥质量,;m圆环形滤纸在试验前后的增重,;m泄漏入抽屉液中的矿粉质量,。用燃烧法时可按式()计算。m()()式中:抽屉液的总量,mL;取出燃烧干燥的抽提液数量,mL;坩埚中燃烧干燥的残渣质量,。2、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按式()计算,油石比按式()计算。【()】()【()】()式中:沥青混合料的总质量,;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含量,。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10.9.6.5报告同一沥青混合料试样至少平行试验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两次实验结果的差值应小于,当大于但小于时,应补充平行试验次,以三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次试验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得大于。10.9.7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10.9.7.1 沥青混合料必须在对同类公路配合比设计和使用情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借鉴成功的经验,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10.9.7.2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应符合工程规定的设计级配范围。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宜根据公路等级、气候及交通条件按表5.3.2-1选择采用粗型(C型)或细型(F型)混合料,并在表5.3.2-2范围内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通常情况下工程设计级配范围不宜超出表5.3.2-2的要求。其他类型的混合料宜直接以表5.3.2-3表5.3.2-7作为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粗型和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关键性筛孔通过率 表5.3.2-1混合料类型公称最大粒径(mm)用以分类的关键性筛孔(mm)粗型密级配细型密级配名称关键性筛孔通过率()名称关键性筛孔通过率()AC-2526.54.75AC-25C40AC-20194.75AC-20C45AC-16162.36AC-16C38AC-1313.22.36AC-13C40AC-109.52.36AC-10C45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表5.3.2-2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粗粒式AC-2510090-10075-9065-8357-7645-6524-5216-4212-338-245-174-133-7中粒式AC-2010090-10078-9262-8050-7226-5616-4412-338-245-174-133-7AC-1610090-10076-9260-8034-6220-4813-369-267-185-144-8细粒式AC-1310090-10068-8538-6824-5015-3810-287-205-154-8AC-1010090-10045-7530-5820-4413-329-236-164-8砂粒式AC-510090-10055-7535-5520-4012-287-185-10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表5.3.2-3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中粒式SMA-2010090-10072-9262-8240-5518-3013-2212-2010-169-148-138-12SMA-1610090-10065-8545-6520-3215-2414-2212-1810-159-148-12细粒式SMA-1310090-10050-7520-3415-2614-2412-2010-169-158-12SMA-1010090-10028-6020-3214-2612-2210-189-168-13开级配排水式磨耗层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表5.3.2-4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中粒式OGFC-1610090-10070-9045-7012-3010-226-184-153-123-82-6OGFC-1310090-10060-8012-3010-226-184-153-123-82-6细粒式OGFC-1010090-10050-7010-226-184-153-123-82-6密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表5.3.2-5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5337.5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特粗式ATB-4010090-10075-9265-8549-7143-6337-5730-5020-4015-3210-258-185-143-102-6ATB-3010090-10070-9053-7244-6639-6031-5120-4015-3210-258-185-143-102-6粗粒式ATB-2510090-10060-8048-6842-6232-5220-4015-3210-258-185-143-102-6半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表5.3.2-6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中粒式AM-2010090-10060-8550-7540-6515-405-222-161-120-100-80-5AM-1610090-10060-8545-6818-406-253-181-140-100-80-5细粒式AM-1310090-10050-8020-458-284-202-160-100-80-6AM-1010090-10035-6510-355-222-160-120-90-6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表5.3.2-7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533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