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设计)高中生物 3.3 生物群落的演替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3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558346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设计)高中生物 3.3 生物群落的演替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课堂设计)高中生物 3.3 生物群落的演替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课堂设计)高中生物 3.3 生物群落的演替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群落的演替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在气候条件合适的条件下,从裸露的岩石开始的原生演替的完整过程是()A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B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C地衣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D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解析:原生演替是在从未有过生物或有过生物生长却被彻底消灭的原生裸地中发生的生物演替。从岩石表面开始的群落演替为原生演替。陆地植物的原生演替过程大致经过地衣和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答案:A2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过程叫演替B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C群落演替只能发展到灌木阶段D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答案:C3在无人为因素的干扰下,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解析:生物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不断增加,从而使生物群落稳定性不断提高。答案:A4关于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演替是群落根本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C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D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着,它贯穿于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解析:演替应是其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的过程,即使没有灾难,群落也是会发生演替的,演替现象一直存在着。在自然状态下,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种群稳定性的提高。答案:B点拨:演替的目的是更好地适应环境,使群落的结构更加稳定。5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在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解析:A项应是次生演替;B项的动态变化也属于群落的演替,只是人类活动改变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项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同时也有水平结构。答案:C6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和冰川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B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C群落演替是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D发展工农业生产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解析:次生演替时原有的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所以冰川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结构更复杂的群落所替代,资源的利用更加充分有效,但人类的活动,如发展工农业生产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答案:A二、简答题7美国黄石国家森林公园曾发生了一场大火,大火过后,森林中的许多地方成为一方焦土。但几个月后,这里就有了生命的迹象。首先是青青的绿芽出现在黑土地上,接着小树也开始生长了,然后森林奇迹般地恢复了。分析讨论:(1)大火之后群落形成属于哪种演替?引起这种演替发生的外界因素有哪些?_。(2)森林公园新形成的生物群落是否与原来完全一样?请说明理由。_。答案:(1)属于次生裸地上的次生演替。引起这种演替发生的外界因素有火灾、洪水、病虫害、严寒及人类的活动等(2)不完全一样。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但同时也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能力提高一、选择题1下列实例中,不属于次生演替的是()A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内发生了一次火灾,几年后该地又长出了许多植物B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一个小岛上,开始出现了一些植物C人行道的缝隙中长出了小草D种植大片草莓的农田,闲置数年后被柳树等木本植物覆盖解析:当某个群落受到洪水、火灾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干扰,该群落中的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所形成的裸地,称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进行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上述选项中A、C、D是受到火灾或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发生的次生演替;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小岛上从未有过生物,因而为原生演替。答案:B2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解析: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起始条件不一样,所以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样,初生演替经历的时间比较长。答案:C3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并形成热带雨林、温带草原、苔原或沙漠等顶极群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演替之初相比,顶极群落的结构更为稳定B形成哪种顶极群落与年平均气温和降雨量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C顶极群落一旦形成,将永远保持原状D热带雨林较草原、沙漠等群落的自动调节能力更高解析:顶极群落结构更为稳定,但并不等于永远保持原状。例如,一场大火可以使森林生态系统彻底破坏。答案:C4人类的哪些活动不利于生物群落的演替朝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A在沙漠边缘种树、种草B湖边围湖造田C我国西部地区山坡上退耕还林、还草D森林的适度砍伐解析:湖边围湖造田,湖泊面积大大缩小,减小了蓄洪面积,降低了蓄洪能力,导致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答案:B5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A过去的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现在黄沙满天、水土流失的现状是人类过度破坏群落结构导致群落退化的结果B人类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通过植树等手段加速次生演替的步伐C我国颁布的退耕还林条例有利于群落演替的进行D在撒哈拉沙漠撒播多种植物的种子可使其向森林群落演替解析:群落的演替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进行的,如果人为因素破坏群落结构而且程度很大时群落就难以恢复,甚至退化,如A选项;另一方面人类也可以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加速次生演替的速度,或改变演替的方向,B选项正确;鉴于多年来人类对自然认识不足而对自然进行的疯狂掠夺,最终导致洪灾频繁、风沙肆虐等后果,我国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使群落尽快恢复并按自然演替规律进行,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C项正确;人类的活动可影响群落的演替,但不可能决定演替规律,撒哈拉沙漠属于干旱的荒漠地区,即使有人的作用也难演替成森林群落。答案:D6如图是一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两种量值的变化曲线,这两种曲线分别表示()AA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BA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量,B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CA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B表示整个植被中的种类数量DA表示食肉类动物的种类数量,B表示食肉类的生物总量解析:在初生演替的过程中,首先经过地衣和苔藓阶段,到了一定阶段,草本植物在竞争中占据了优势,数量逐渐增多。这时,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到这个地区。而后灌木和小树开始生长,灌木比草本植物更为高大,“剥夺”了草本植物的阳光,逐渐取代了部分草本,因而草本植物的数量逐渐减少,但整个植被的生物量逐渐增多。由此可知A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答案:A点拨:此题可以通过四个选项进行比较,再根据初生演替过程而准确判断。二、简答题72008年5月28日,记者从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受汶川大地震影响,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部分遭到破坏,由于山体滑坡导致大熊猫赖以生存的食源箭竹被埋没,大熊猫巡护道路、野外监测点、保护站、检查站等遭到严重损坏,震后栖息在保护区境内的102只大熊猫生存情况不明。请据此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10种,二级保护动物42种,一级保护植物6种等。该保护区内的全部生物构成_,其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该保护区内的全部大熊猫构成一个_。(2)滑坡前的山体上茂密的森林中,自上而下分别有_、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群落的_。森林植物的分层与_有关。(3)该山体上大熊猫与箭竹之间的关系为_,箭竹与该区的珙桐等其他野生植物之间的关系为_。(4)震后,管理局已进入生态区调查,开展大熊猫栖息地的抢险救灾工作。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滑坡后到处是滚石的山体上还会再现茂密的森林,这种演替类型属于_。解析:本题为基础题,结合汶川地震材料,考查群落的相关知识。答案:(1)群落丰富度种群(2)乔木垂直结构对光的利用(3)捕食竞争(4)次生演替8在自然界里,群落的演替是普遍现象,而且是有一定规律的。人类的许多活动,却对群落的自然演替产生负面的影响。仔细阅读以下事例,回答问题。事例一: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74年为18.7%,1981年仅为8.35%,并且因地面遮盖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裸实等珍贵药用的植物已经绝迹。事例二: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面积在1967年为4万多公顷,30年后已有一半被挖尽,另外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物种也濒临灭绝。事例三: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乏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事例四: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1/4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1)从以上事例中可以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可能导致现有群落的破坏而引起群落的演替?(2)你认为在草原地区,从防止草原群落的演替出发,应如何合理利用草原?(3)以上事例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和_进行。(4)下列是以上群落演替的趋势的是()A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B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C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D生物种类越来越少(5)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下列不是群落演替的特点的是()A有规律 B可预测C有一定方向 D永远进行,无终止(6)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解析:这是一道信息题,由题中所给的信息可以知道,人们的滥捕乱猎、滥采乱伐、掠夺式开发利用、盲目引入外来物种、过度放牧、围湖造田等活动可能导致现有群落的破坏而引起群落的演替。在草原地区,为防止草原群落的演替,应该科学地分析牧场的载畜量,做到合理放牧。如果载畜量过大,就会造成牧草的过度消耗,引起群落的演替优质牧草逐渐减少,甚至消耗殆尽,杂草就会取而代之。从题中事例可以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群落演替的特点是有规律、可预测和有一定方向的。进行“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改善生态环境。答案:(1)乱捕滥猎、乱采滥伐、掠夺式开发利用、盲目引入外来物种、过度放牧、围湖造田等。(2)在草原地区,应该科学地分析牧场的载畜量,做到合理放牧。如果载畜量过大,就会造成牧草的过度消耗,引起群落的演替优质牧草逐渐减少,甚至消耗殆尽,杂草就会取而代之。因此,应该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出现这种有害的群落演替趋势。(3)速度方向(4)D(5)D(6)D综合创新某实验小组欲探究外界环境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目的:探究酸雨对水体中原生动物群落演替的影响。材料器具:干稻草、蒸馏水、池塘水、量筒、滴管、载玻片、SO2溶液、盖玻片、显微镜、镊子、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等。探究过程:取适量的干稻草加水煮沸,然后冷却至室温后,取一滴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结果。将冷却后的稻草水均分到两个大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SO2溶液;另一个烧杯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并分别标号A、B。向A、B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池塘水,混合均匀后,取水样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对照识别你观察到的每一种生物,同时估计一下你的样本中每一种生物的相对密度。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每隔3 d,用滴管分别取烧杯表层、靠近烧杯侧壁的表层以下、烧杯底的水样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对照原生动物的图谱,识别你观察到的每一种生物,同时估计一下你的样本中每一种生物的相对密度。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当你观察到原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分别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可结束实验,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回收溶液。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请分析:(1)干稻草加水煮沸的目的是_,_。(2)设置加蒸馏水的烧杯的目的是_。(3)影响这个群落变化的因素有_(答出两项即可)(4)观测到的生物最可能来自_。(5)请预测一下,烧杯中的原生动物将会_(填“增多”或“消亡”),其中变化较快的是_(填“A”或“B”)烧杯。答案:(1)灭菌提供有机物(2)对照(3)有机物、温度(水质、酸碱度等)(4)空气和加入的池塘水(5)消亡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