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安全与通风

上传人:liu****han 文档编号:240522685 上传时间:2024-04-13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安全与通风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矿井安全与通风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矿井安全与通风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秦波涛秦波涛 王德明王德明 魏连江魏连江 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矿井通风与安全 Mine Ventilation and Safety中国矿业大学多媒体教学课件2第第7章章 采区通风采区通风中国矿业大学多媒体教学课件3第第6章章 通风网络风量分配与调节通风网络风量分配与调节6.1 矿井通风系统图的绘制矿井通风系统图的绘制6.2风量分配基本规律风量分配基本规律 6.3风网的基本形式及通风参数的计算风网的基本形式及通风参数的计算 6.4计算机解算矿井通风网络计算机解算矿井通风网络 6.5矿井风量调节矿井风量调节 6.6多台通风机联合运转的相互调节多台通风机联合运转的相互调节上一章内容上一章内容4第第7章章 采区通风采区通风通通常常,每每个个矿矿井井都都有有几几个个采采区区同同时时生生产产,每每个个采采区区内内有有回回采采工工作作面面、备备用用工工作作面面、掘掘进进工工作作面面和和硐硐室室(采采区区变变电电所所和和绞绞车车房房)等等用用风风地地点点,是是矿矿井井通通风风的的主主要要对象。做好采区通风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础。对象。做好采区通风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础。为为此此,本本章章将将对对采采区区通通风风系系统统、采采区区供供风风量量、通通风风设设施施和和减减少少漏漏风风等等基基本本内内容容的的设设计计和和日日常常管管理理工工作作进进行行阐述。阐述。5第第7章章 采区通风采区通风第第7章章 采区通风采区通风7.1 采区通风系统采区通风系统7.2 长壁工作面的通风方式长壁工作面的通风方式7.3 采区风量计算采区风量计算7.4 采区通风构筑物采区通风构筑物7.5 采区专用回风巷采区专用回风巷7.6 减少漏风的措施减少漏风的措施67.1 采区通风系统采区通风系统一、采区通风系统的基本内容一、采区通风系统的基本内容二、采区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二、采区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三、采区进风上山和回风上山的选择三、采区进风上山和回风上山的选择77.1 采区通风系统采区通风系统一、采区通风系统的基本内容一、采区通风系统的基本内容采区通风系统是采区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采区通风系统是采区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采区进风、回风和工作面进、回风道的布置方式,括采区进风、回风和工作面进、回风道的布置方式,采区通风路线的连接形式,以及采区内的通风设备和采区通风路线的连接形式,以及采区内的通风设备和设施等基本内容。设施等基本内容。8图(图(A A)是联合开采两个近距离煤层的采区通风系统,进风上)是联合开采两个近距离煤层的采区通风系统,进风上山(轨道上山)和回风上山(输送机上山)都布置在下煤层中山(轨道上山)和回风上山(输送机上山)都布置在下煤层中9图(图(B)是该采区的通风网络图。这两个图都是必备的)是该采区的通风网络图。这两个图都是必备的基础资料前者表示上述基本内容,后者表示是个复基础资料前者表示上述基本内容,后者表示是个复杂的通风网路。杂的通风网路。10二、采区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二、采区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采区通风系统主要取决于采煤系统采区通风系统主要取决于采煤系统(采煤方法采煤方法),但又,但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采区的巷道布置系统。完备的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采区的巷道布置系统。完备的采区通风系统应能满足以下要求:采区通风系统应能满足以下要求:有效地控制采区内的风流方向,风量和风质;有效地控制采区内的风流方向,风量和风质;漏风少;漏风少;风流的稳定性高,不易遭受破坏;风流的稳定性高,不易遭受破坏;有利于合理排放瓦斯,防止煤炭自燃,形成较好的矿有利于合理排放瓦斯,防止煤炭自燃,形成较好的矿内气候条件和有利于控制、处理事故,并能使通风系内气候条件和有利于控制、处理事故,并能使通风系统符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技术可行的原则。统符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技术可行的原则。11采区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采区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1、每一生产水平和采区都必须实行分区通风,即把、每一生产水平和采区都必须实行分区通风,即把井下各个水平、各个采区以及各个采煤工作面、掘进井下各个水平、各个采区以及各个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和其他用风地点的回风各自直接排入采区的回工作面和其他用风地点的回风各自直接排入采区的回风巷或总回风巷的通风布置方式。风巷或总回风巷的通风布置方式。2、准备采区,必须在采区内构成通风系统后,方可、准备采区,必须在采区内构成通风系统后,方可开掘其它巷道。采煤工作面必须在采区构成完整的通开掘其它巷道。采煤工作面必须在采区构成完整的通风、排水系统后,方可回采。每个上、下山盘区或采风、排水系统后,方可回采。每个上、下山盘区或采区都必须配置至少一条专门的回风道。采区进、回风区都必须配置至少一条专门的回风道。采区进、回风道必须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道必须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风巷。123、高瓦斯矿井、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高瓦斯矿井、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矿井的每个采区和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采区,出危险的矿井的每个采区和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采区,必须设置至少必须设置至少1条专用回风巷;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条专用回风巷;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必须设置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必须设置1条专条专用回风巷。用回风巷。所谓专用回风巷指在采区巷道中,专门用于回风,不所谓专用回风巷指在采区巷道中,专门用于回风,不得用于运料、安设电气设备的巷道,在煤得用于运料、安设电气设备的巷道,在煤(岩岩)与瓦斯与瓦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突出区,专用回风巷还不得行人。突出区,专用回风巷还不得行人。134、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同一采区内,同一煤层上下相连的两个回采工作面、工作面总同一采区内,同一煤层上下相连的两个回采工作面、工作面总长度不超过长度不超过400m,回采工作面和与之相连接的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和与之相连接的掘进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和与之相邻的掘进工作面,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时,掘进工作面和与之相邻的掘进工作面,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时,都可采用串联通风,但串联通风的次数不得超过一次。都可采用串联通风,但串联通风的次数不得超过一次。开采有瓦斯喷出或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开采有瓦斯喷出或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煤层时,严禁任何煤层时,严禁任何2个工作面之间串联通风。个工作面之间串联通风。145、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采煤、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下行通风。工作面不得采用下行通风。6、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的进风和回风,都不得、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的进风和回风,都不得经过采空区或冒顶区。经过采空区或冒顶区。157、井下机电硐室必须设在进风风流中。如果硐室深、井下机电硐室必须设在进风风流中。如果硐室深度不超过度不超过6m,入口宽度不小于,入口宽度不小于1.5m时,可以采用扩时,可以采用扩散通风。个别井下硐室,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可设在散通风。个别井下硐室,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可设在回风流中,但瓦斯浓度不超过回风流中,但瓦斯浓度不超过0.5%,并应安装瓦斯,并应安装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8、采空区必须及时封闭。从巷道通至采空区的风眼,、采空区必须及时封闭。从巷道通至采空区的风眼,必须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进逐个封闭通至采空区的连必须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进逐个封闭通至采空区的连通巷道。通巷道。169、倾斜运输巷道不应设置风门。如果必须设置风门、倾斜运输巷道不应设置风门。如果必须设置风门时,应安设自动风门或设专人管理,并有防止矿车或时,应安设自动风门或设专人管理,并有防止矿车或风门碰撞人员以及矿车碰撞风门的安全措施。开采突风门碰撞人员以及矿车碰撞风门的安全措施。开采突出煤层时,工作面回风侧不应设置风窗。出煤层时,工作面回风侧不应设置风窗。10、改变一个采区的通风系统时,应报矿总工程师批、改变一个采区的通风系统时,应报矿总工程师批准。掘进巷道与其他巷道贯通时,在贯通相距准。掘进巷道与其他巷道贯通时,在贯通相距15m时,时,地质测量部门必须向矿总工程师报告,并通知通风部地质测量部门必须向矿总工程师报告,并通知通风部门,通风部门事先必须做好调整风流的准备工作;贯门,通风部门事先必须做好调整风流的准备工作;贯通时,通风部门必须派干部在现场统一指挥;贯通后,通时,通风部门必须派干部在现场统一指挥;贯通后,必须立即调整通风系统,防止瓦斯积聚,并须待系统必须立即调整通风系统,防止瓦斯积聚,并须待系统调整后的风流稳定,才可恢复工作。调整后的风流稳定,才可恢复工作。17三、采区进风上山和回风上山的选择三、采区进风上山和回风上山的选择通常,一个采区布置两条上山。一条是运煤上通常,一个采区布置两条上山。一条是运煤上山,另一条是轨道上山。当采区生产能力大、山,另一条是轨道上山。当采区生产能力大、产量集中、瓦斯涌出量大时,可增设专用的回产量集中、瓦斯涌出量大时,可增设专用的回风上山。布置两条上山时,可用轨道上山进风、风上山。布置两条上山时,可用轨道上山进风、输送机上山回风;也可用输送机上山进风、轨输送机上山回风;也可用输送机上山进风、轨道上山回风。道上山回风。18这些做法各有利弊,现分析如下:这些做法各有利弊,现分析如下:采用输送机上山进风,轨道上山回风的通风系采用输送机上山进风,轨道上山回风的通风系统,容易引起煤尘飞扬,使进风流的煤尘浓度统,容易引起煤尘飞扬,使进风流的煤尘浓度增大;煤炭在运输过程中所涌出的瓦斯,可使增大;煤炭在运输过程中所涌出的瓦斯,可使进风流的瓦斯浓度增高,影响工作面的安全卫进风流的瓦斯浓度增高,影响工作面的安全卫生条件,输送机设备所散发的热量,使进风流生条件,输送机设备所散发的热量,使进风流温度升高。温度升高。采用轨道上山进风、输送机上山回风的通风采用轨道上山进风、输送机上山回风的通风系统,虽能避免上述的缺点,但输送机设备处系统,虽能避免上述的缺点,但输送机设备处于回风流中,轨道上山的上部和中部甩车场都于回风流中,轨道上山的上部和中部甩车场都要安装风门,风门数目较多要安装风门,风门数目较多以上选择应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方法以及以上选择应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方法以及瓦斯、煤尘及温度等具体条件而定。瓦斯、煤尘及温度等具体条件而定。一般认为,一般认为,在瓦斯煤尘严重的采区,采用轨道上山进风,在瓦斯煤尘严重的采区,采用轨道上山进风,输送机上山回风的采区通风系统较为合理。输送机上山回风的采区通风系统较为合理。197.2 长壁工作面的通风方式长壁工作面的通风方式一、长壁工作面的通风方式一、长壁工作面的通风方式 长壁工作面在我国应用最广,其产量占全国回采总长壁工作面在我国应用最广,其产量占全国回采总量的量的85%以上。以上。工作面的通风方式视瓦斯涌出量、开采工作条件和开工作面的通风方式视瓦斯涌出量、开采工作条件和开采技术而异,按工作面进、回风巷的数量和位置,可采技术而异,按工作面进、回风巷的数量和位置,可分为分为U型、型、Y型、型、E型、型、W型、型、Z型等通风方式,其中型等通风方式,其中U型应用最为普遍。型应用最为普遍。20 U型通风方式系指采煤工作面有二条巷道,一条为进型通风方式系指采煤工作面有二条巷道,一条为进风道,一条为回风道,上行通风时,其下顺槽为进风风道,一条为回风道,上行通风时,其下顺槽为进风道,上顺槽为回风道,下行通风时,则相反。图道,上顺槽为回风道,下行通风时,则相反。图a为为后退式后退式U型通风力式的布置,此种通风方式对了解煤型通风力式的布置,此种通风方式对了解煤层赋存情况,掌握瓦斯、火的发生、发展规律,较为层赋存情况,掌握瓦斯、火的发生、发展规律,较为有利。由于巷道均维护在煤体中,因而巷道的漏风率有利。由于巷道均维护在煤体中,因而巷道的漏风率较少。较少。21但存在下列缺点:但存在下列缺点:1)煤炭自燃威胁较大。)煤炭自燃威胁较大。2)上隅角瓦斯浓度高。上隅角瓦斯浓度高。U型后退式通风方式多适用于瓦斯涌出量不大,且不型后退式通风方式多适用于瓦斯涌出量不大,且不易自然发火的煤层开采中,对瓦斯涌出量很大,且易易自然发火的煤层开采中,对瓦斯涌出量很大,且易自然发火的煤层,必须采用一系列特殊技术措施,才自然发火的煤层,必须采用一系列特殊技术措施,才可应用。可应用。222 W型通风方式型通风方式23W型通风方式指采煤工作面,有三条平巷,即上、下平巷进风型通风方式指采煤工作面,有三条平巷,即上、下平巷进风或回风,中间平巷回风或进风的布置形式,它的优点在于:或回风,中间平巷回风或进风的布置形式,它的优点在于:相邻的两个工作面共用一条进风或回风巷道,从而减少了相邻的两个工作面共用一条进风或回风巷道,从而减少了巷道的开掘和维护费用。巷道的开掘和维护费用。通风网路属并联结构,因而风阻小,风量大,漏风量小,通风网路属并联结构,因而风阻小,风量大,漏风量小,利于防火。利于防火。当上下端平巷进风,且设运输机时,则在该巷中有回收安装当上下端平巷进风,且设运输机时,则在该巷中有回收安装维修采煤设备的良好环境。维修采煤设备的良好环境。当中间平巷进风且设运输机时,既保证了运输设备处于新鲜当中间平巷进风且设运输机时,既保证了运输设备处于新鲜风流中,又保证了进、回风巷的总断面比较接近,故在近水平风流中,又保证了进、回风巷的总断面比较接近,故在近水平煤层的综采工作面中应用较广。煤层的综采工作面中应用较广。243 E型通风方式型通风方式 E型通风方式具有三条通风巷道,其上平巷为回风巷,而下型通风方式具有三条通风巷道,其上平巷为回风巷,而下平巷及中间平巷为进风巷,如图平巷及中间平巷为进风巷,如图7-2-6所示。下平巷和下部工所示。下平巷和下部工作面回风速度降低,故可抑制煤尘的产生。与作面回风速度降低,故可抑制煤尘的产生。与U型通风方式相型通风方式相比,可使上部工作面气温降低。但采空区的空气流动相应发生比,可使上部工作面气温降低。但采空区的空气流动相应发生了变化,迫使采空区的瓦斯较集中地从上部回采工作面的上隅了变化,迫使采空区的瓦斯较集中地从上部回采工作面的上隅角涌出,使该处时常处于瓦斯超限状态,故仅适用于低瓦斯矿角涌出,使该处时常处于瓦斯超限状态,故仅适用于低瓦斯矿井。井。254 Z型通风方式型通风方式 Z型通风方式是型通风方式是U型通风方式的改进,如图型通风方式的改进,如图a所示,为前进式所示,为前进式Z型,其进风巷随回来工作面推进而形成,回风平平巷则为沿型,其进风巷随回来工作面推进而形成,回风平平巷则为沿空留下或预留的巷道,其优点为:空留下或预留的巷道,其优点为:与前进式与前进式U型相比,巷道的采掘工程量较少;型相比,巷道的采掘工程量较少;进、回风巷只需在一侧采空的条件下维护;进、回风巷只需在一侧采空的条件下维护;采区内进、回风巷的总长度近似不变,有利于稳定风阻、采区内进、回风巷的总长度近似不变,有利于稳定风阻、改善通风。改善通风。为了改善前进式为了改善前进式Z型上隅角瓦斯积聚之患,最近应用后退式型上隅角瓦斯积聚之患,最近应用后退式Z型的通风方式,如图型的通风方式,如图b所示。但当采空区涌出的瓦斯量及漏风所示。但当采空区涌出的瓦斯量及漏风量较大时,其回风巷常易出现瓦斯超限现象。量较大时,其回风巷常易出现瓦斯超限现象。265 Y型通风方式型通风方式Y型通风方式指在回采工作面的上、下端各设一条进风道,另型通风方式指在回采工作面的上、下端各设一条进风道,另在采空区一侧设回风道,如图在采空区一侧设回风道,如图7-2-8所示,其优点为:所示,其优点为:由于采空区的瓦斯,通过巷旁支护流入回风平巷,则较好由于采空区的瓦斯,通过巷旁支护流入回风平巷,则较好地解决了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超限之患;地解决了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超限之患;由于工作面上、下端均处于进风流中,故改善了作业环境;由于工作面上、下端均处于进风流中,故改善了作业环境;实行沿空留巷,可提高采区回收率。实行沿空留巷,可提高采区回收率。27二、回采工作面风向的分析二、回采工作面风向的分析1 上行风和下行风的概念上行风和下行风的概念 上行风和下行风是指风流方向与煤层倾向的关系而言的。上行风和下行风是指风流方向与煤层倾向的关系而言的。(1)上行风:当采煤工作面进风巷道水平低于回风巷道水平时,上行风:当采煤工作面进风巷道水平低于回风巷道水平时,采煤工作面的风流沿工作面的倾斜方向由下向上流动,称上行采煤工作面的风流沿工作面的倾斜方向由下向上流动,称上行风,也叫上行通风。风,也叫上行通风。(2)下行风:当采煤工作面进风巷道水平高于回风巷道水平时,下行风:当采煤工作面进风巷道水平高于回风巷道水平时,采煤工作面的风流沿工作面的倾斜方向由上向下流动,称下行采煤工作面的风流沿工作面的倾斜方向由上向下流动,称下行风,也叫下行通风。风,也叫下行通风。282 上行风与下行风的优缺点分析上行风与下行风的优缺点分析 1)上行风的优缺点上行风的优缺点 (1)瓦斯比空气轻,有一定的上浮力,其自然流动的方向和瓦斯比空气轻,有一定的上浮力,其自然流动的方向和上行风流的方向一致,有利于带走瓦斯、较快地降低工作面的上行风流的方向一致,有利于带走瓦斯、较快地降低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在正常风速瓦斯浓度,在正常风速(大于大于0.50.8ms)下,瓦斯分层流动下,瓦斯分层流动和局部积聚的可能性较小。和局部积聚的可能性较小。(2)采用上行风时,工作面运输平巷中的运输设备位于新鲜采用上行风时,工作面运输平巷中的运输设备位于新鲜风流中,安全性较好。风流中,安全性较好。(3)工作面发生火灾时,采用上行风在起火地点发生瓦斯爆炸工作面发生火灾时,采用上行风在起火地点发生瓦斯爆炸的可能性比下行风要小些。的可能性比下行风要小些。(4)除浅矿井的夏季之外,采用上行风时,采区进风流和回风除浅矿井的夏季之外,采用上行风时,采区进风流和回风流之间产生的自然风压和机械风压的作用方向相同,对通风有流之间产生的自然风压和机械风压的作用方向相同,对通风有利些。利些。29上行风的主要缺点是:上行风的主要缺点是:(1)上行风流方向与运煤方向相反,易引起煤尘飞扬,使采上行风流方向与运煤方向相反,易引起煤尘飞扬,使采煤工作面进风流及工作面风流中的煤尘浓度增大。煤工作面进风流及工作面风流中的煤尘浓度增大。(2)煤炭在运输过程中所释放出的瓦斯,披上行风流带人工煤炭在运输过程中所释放出的瓦斯,披上行风流带人工作面,使进风流和工作面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升高,影响了工作作面,使进风流和工作面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升高,影响了工作面的安全卫生条件。面的安全卫生条件。(3)采用上行风时,进风风流流经的路线较长,风流温度会采用上行风时,进风风流流经的路线较长,风流温度会由于压缩和地温加热而升高;又加上运输巷内设备运转时所产由于压缩和地温加热而升高;又加上运输巷内设备运转时所产生的热量对风流的加热作用,故上行风比下行风工作面的气温生的热量对风流的加热作用,故上行风比下行风工作面的气温要高些。要高些。302)下行风的优缺点下行风的优缺点下行风的主要优点:下行风的主要优点:(1)采煤工作面及其进风流中的煤尘、瓦斯浓度相对较小些。采煤工作面及其进风流中的煤尘、瓦斯浓度相对较小些。(2)采煤工作面及其进风流中的空气被加热的程度较小。采煤工作面及其进风流中的空气被加热的程度较小。(3)下行风流方向与瓦斯自然流向相反,当风流保持足够的风下行风流方向与瓦斯自然流向相反,当风流保持足够的风速时,就能对向上轻浮的瓦斯具有较强的扰动、混合能力、因速时,就能对向上轻浮的瓦斯具有较强的扰动、混合能力、因此不易出现瓦斯分层流动和局部积聚的现象。此不易出现瓦斯分层流动和局部积聚的现象。31下行风的主要缺点是:下行风的主要缺点是:(1)采用下行风时,运输设备在回风巷道中运转,安全性铰采用下行风时,运输设备在回风巷道中运转,安全性铰差。差。(2)工作面一旦起火,所产生的火风压和下行风工作面的机工作面一旦起火,所产生的火风压和下行风工作面的机械风压作用方向相反,会使工作面的风量减少,瓦斯浓度升高,械风压作用方向相反,会使工作面的风量减少,瓦斯浓度升高,故下行风在起火地点引起瓦斯爆炸的可能性比上行风要大些,故下行风在起火地点引起瓦斯爆炸的可能性比上行风要大些,灭火工作困难一些。灭火工作困难一些。(3)除浅矿井的夏季之外,采用下行风时,采区进风流和回除浅矿井的夏季之外,采用下行风时,采区进风流和回风流之间产生的自然风压和机械风压的作用方向相反,降低了风流之间产生的自然风压和机械风压的作用方向相反,降低了矿井通风能力,而且一旦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工作面的下行矿井通风能力,而且一旦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工作面的下行风流就有停风或反风风流就有停风或反风(或逆转或逆转)的可能。的可能。32综上所述,上行风和下行风各有利弊,但一般认为上行风稍优综上所述,上行风和下行风各有利弊,但一般认为上行风稍优于下行风,尽管国内外有些矿井为了降低工作面气温、减少工于下行风,尽管国内外有些矿井为了降低工作面气温、减少工作面的瓦斯和煤尘浓度,采用了下行通风方式,并取得了较好作面的瓦斯和煤尘浓度,采用了下行通风方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的效果。例如前苏联顿巴斯矿区在工作面使用下行风后,工作面回风流例如前苏联顿巴斯矿区在工作面使用下行风后,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减少中的瓦斯浓度减少2050%,工作面风流中的煤尘浓度减少,工作面风流中的煤尘浓度减少10多倍,工作面的气温降低多倍,工作面的气温降低25,工作面产量提高,工作面产量提高50100万吨。万吨。尽管如此,各国的安全规程对下行风的使用目前仍采取谨慎态尽管如此,各国的安全规程对下行风的使用目前仍采取谨慎态度。我国度。我国规程规程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有煤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有煤(岩岩)与瓦斯与瓦斯(二氧二氧化碳化碳)突出危险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下行通风。突出危险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下行通风。337.3 采区风量计算采区风量计算按照采区实际需要,供给适当的风量,是搞好按照采区实际需要,供给适当的风量,是搞好采区通风的核心问题。采区通风的核心问题。既要保证质量、安全可靠又要经济合理,但因既要保证质量、安全可靠又要经济合理,但因计算风量的因素较多,各个采区的情况又不尽计算风量的因素较多,各个采区的情况又不尽一致,至今仍分别用各种因素进行近似计算,一致,至今仍分别用各种因素进行近似计算,然后选用其中最大值。然后选用其中最大值。对于新设计的采区,要参照条件相同的生产采对于新设计的采区,要参照条件相同的生产采区进行计算。投产后进行修正,对于生产的采区进行计算。投产后进行修正,对于生产的采区,也要根据情况的不断变化随时进行调整,区,也要根据情况的不断变化随时进行调整,务必使供给的风量符合务必使供给的风量符合规程规程规定。规定。34采采区区所所需需总总风风量量是是采采区区内内各各用用风风地地点点所所需需风风量量之之和和,并并乘以适当系数。乘以适当系数。采煤采煤掘进掘进硐室硐室 其他其他采区风采区风量备用量备用系数系数 采区风量备用系数,包括采区漏风和配风不均匀等因素,采区风量备用系数,包括采区漏风和配风不均匀等因素,该值应从实测和统计中求得,一般可取为该值应从实测和统计中求得,一般可取为1.21.2535一、回采工作面的需风量一、回采工作面的需风量回采工作面需风量应按照稀释和排放瓦斯、二氧化碳、炮烟及回采工作面需风量应按照稀释和排放瓦斯、二氧化碳、炮烟及其它有害气体、粉尘,并使工作面有适宜的气温和风速,分别其它有害气体、粉尘,并使工作面有适宜的气温和风速,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取其中的最大值。进行计算,然后取其中的最大值。回采工作面有串联通风时,应使每一个串联工作面空气中的有回采工作面有串联通风时,应使每一个串联工作面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粉尘、气温和风速均符合害气体、粉尘、气温和风速均符合规程规程要求。要求。高瓦斯工作面通常以瓦斯算得的风量为最大。低瓦斯工作面供高瓦斯工作面通常以瓦斯算得的风量为最大。低瓦斯工作面供风主要考虑气候条件。高温工作面如果用通风方法不能使气温风主要考虑气候条件。高温工作面如果用通风方法不能使气温符合符合规程规程规定,则需采用制冷和空调设施。规定,则需采用制冷和空调设施。361 按瓦斯按瓦斯(或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工作面风量涌出量计算工作面风量 m3/min (7-3-2)式中,式中,工作面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不均匀系数。工作面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不均匀系数。它是最大涌出量与平均涌出量之比,由实测统计得到。对于机它是最大涌出量与平均涌出量之比,由实测统计得到。对于机采工作面,为采工作面,为1.31.45;对于炮采工作面,为;对于炮采工作面,为1.351.5。按经。按经验选取;验选取;工作面瓦斯或二氧化碳的绝对涌出量,工作面瓦斯或二氧化碳的绝对涌出量,m3/min;根据;根据实测统计的平均值或按经验数据取值;实测统计的平均值或按经验数据取值;工作面回流瓦斯允许浓度;工作面回流瓦斯允许浓度;C1 工作面入风流瓦斯浓度。工作面入风流瓦斯浓度。对于涌出其它有害气体的工作面,可参照上式计算,只需将式对于涌出其它有害气体的工作面,可参照上式计算,只需将式中关于瓦斯的参数换以各有害气体的参数即可。中关于瓦斯的参数换以各有害气体的参数即可。37 对于高瓦斯矿井,如工作面风量对于高瓦斯矿井,如工作面风量 过大,可使工作面风速超过大,可使工作面风速超限,导致煤尘飞扬,或由于供风不足而导致瓦斯超限。应酌情限,导致煤尘飞扬,或由于供风不足而导致瓦斯超限。应酌情采用瓦斯抽放、尾巷排放,选用适宜的工作面通风系统采用瓦斯抽放、尾巷排放,选用适宜的工作面通风系统(例如例如以以Y形、形、W型、型、Z型等系统取代型等系统取代U形通风系统形通风系统),以及喷雾注水,以及喷雾注水等措施。等措施。在采用抽排措施时,式在采用抽排措施时,式(7-3-2)中的中的 应为风流排出的工作面应为风流排出的工作面瓦斯量,不包含抽排的瓦斯量。瓦斯量,不包含抽排的瓦斯量。在用尾巷排放时,在用尾巷排放时,尾巷瓦斯浓度可高于工作面回风巷道中的尾巷瓦斯浓度可高于工作面回风巷道中的瓦斯浓度,但应小于瓦斯浓度,但应小于3%。设以。设以 及及 分别表示尾巷及工作分别表示尾巷及工作面回风巷的风量,则工作面风量面回风巷的风量,则工作面风量 可按下式计算可按下式计算 ,m3/min (7-3-3)式中,式中,A工作面回风道风量与工作面总风量之比,即工作面回风道风量与工作面总风量之比,即 。382 按炸药量计算按炸药量计算 ,m3/min (7-3-4)式中式中 25 以炸药量(以炸药量(kg)为计算单位的供风标准,)为计算单位的供风标准,m3/(minkg);Api 第第i个回采面一次爆炸所用的最大炸药量,个回采面一次爆炸所用的最大炸药量,kg。393 按人数计算按人数计算以以N表示回采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则回采面风量为:表示回采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则回采面风量为:,m3/min (7-3-5)式中式中 4每人每分钟应供给的最小风量,每人每分钟应供给的最小风量,m3/min。404 按工作面气温计算按工作面气温计算为使工作面有良好的气候,对应于不同的风温时,参照的风为使工作面有良好的气候,对应于不同的风温时,参照的风速如表速如表7-3-1所示。所示。工作面气温,工作面气温,工作面风速工作面风速v,m/s=2m时,时,K1 ;K2温度系数,以温度系数,以L表示工作面长度,则表示工作面长度,则K2=;K3温度系数,见表温度系数,见表7-3-2。K4支架后方控顶系数。顶板易于冒落时,支架后方控顶系数。顶板易于冒落时,K41;需要强制;需要强制放顶时,放顶时,K41.1;200综采工作面基本风量。相当于采综采工作面基本风量。相当于采高高h1.0m,工作面风速为,工作面风速为1.5 m/s,控顶距为,控顶距为4 m,有效通风,有效通风断面系数为断面系数为0.55时的风量,时的风量,m3/min。工作面温度,工作面温度,151617182223242526温度系数,温度系数,K K3 30.70.81.01.21.4436 按工作面风速计算按工作面风速计算按最低风速按最低风速0.25 m/s计算,回采工作面最低风量为计算,回采工作面最低风量为 Qpimin =15 S,m3/min (7-3-8)按最高风速按最高风速4 m/s计算,回采工作面最大风量为计算,回采工作面最大风量为 ,m3/min (7-3-9)所需风量按照以上各值,取其最大值所需风量按照以上各值,取其最大值447 备用采面需要风量计算备用采面需要风量计算备用采面的需风量通常取为产量相同的生产采面的需风量之半。备用采面的需风量通常取为产量相同的生产采面的需风量之半。当采区风量不富裕时,也可以按工作面不积聚瓦斯为原则配风,当采区风量不富裕时,也可以按工作面不积聚瓦斯为原则配风,但工作面风速不应小于但工作面风速不应小于15 m/min。45二、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二、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和回采工作面所需风量的计算方法基本相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和回采工作面所需风量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同。1 按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按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7-3-10)式中式中 第第i个掘进面所需要的风量,个掘进面所需要的风量,m3/min;该掘进面回风流中瓦斯的绝对涌出量,该掘进面回风流中瓦斯的绝对涌出量,m3/min;该掘进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系数,由实测统计得出,一般该掘进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系数,由实测统计得出,一般可取可取1.52.0。462 按炸药量计算按炸药量计算 ,m3/min (7-3-11)式中式中 Aei 第第i个掘进面一次爆破使用的最大炸药量,个掘进面一次爆破使用的最大炸药量,kg。473 按局部风机的吸风量计算按局部风机的吸风量计算 ,m3/min (7-3-12)式中式中 第第i个掘进工作面局部风机的吸风量,常用的个掘进工作面局部风机的吸风量,常用的4、11和和28 kW JBT系列局部风机每台的吸风量分别为系列局部风机每台的吸风量分别为100、200和和350,安设局部风机的巷道中的风量,除了满足局部风机的吸,安设局部风机的巷道中的风量,除了满足局部风机的吸风量外,还应保证局部风机吸入至掘进工作面回风道之间的风风量外,还应保证局部风机吸入至掘进工作面回风道之间的风速不小于速不小于0.15ms,以防止局部吸入循环风以及这段距离内,以防止局部吸入循环风以及这段距离内风流停滞、瓦斯积聚;风流停滞、瓦斯积聚;该掘进工作面同时运转的局部风机台数。该掘进工作面同时运转的局部风机台数。484 按人数计算按人数计算 ,m3/min (7-3-13)式中式中 第第i个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个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495 按风速进行验算按风速进行验算每个岩巷掘进面的风量不得小于每个岩巷掘进面的风量不得小于式中式中 第第i个掘进工作面的断面,个掘进工作面的断面,m2;每个煤巷或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的风量不得小于每个煤巷或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的风量不得小于 ,m3/min (7-3-15)每个岩巷、煤巷或半煤岩巷掘进面的风量不得大于每个岩巷、煤巷或半煤岩巷掘进面的风量不得大于 (7-3-16)用以上五种方法对采区内每个独立迎风的掘进工作面进行计算,用以上五种方法对采区内每个独立迎风的掘进工作面进行计算,选择最大值作为每个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这些风量累加即是选择最大值作为每个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这些风量累加即是采区内掘进工作面所需的总风量。采区内掘进工作面所需的总风量。50三、硐室所需风量的计算三、硐室所需风量的计算采区内独立通风的每个硐室所需风量,应根据各类硐室分别计算。采区内独立通风的每个硐室所需风量,应根据各类硐室分别计算。1 发热量大的机电硐室所需风量发热量大的机电硐室所需风量供给这类硐室供给这类硐室(如水泵房或压气机房如水泵房或压气机房)的风量所吸收的热量,应和室内机电的风量所吸收的热量,应和室内机电设备运转的发热量相等。即设备运转的发热量相等。即,故风量为,故风量为 ,m3/min (7-3-17)式中式中 A1kWhour的电量变为热量的当量,一般可取为的电量变为热量的当量,一般可取为A3600 kJ/(kWh);某类硐室中机电设备运转的发热系数,应实测得出,一般可取水泵某类硐室中机电设备运转的发热系数,应实测得出,一般可取水泵房:房:0.020.04;压气机房的:;压气机房的:0.200.23;空气密度,一般可以取空气密度,一般可以取1.2 kg/m3;空气的定压比热,一般取为空气的定压比热,一般取为1.0006 kJ/(kgK);该硐室回风与进风的温差该硐室回风与进风的温差,K;机电设备运转总功率,机电设备运转总功率,kW。512 火药库所需风量火药库所需风量按库内空气每小时须换按库内空气每小时须换4次计算。即次计算。即 ,m3/min (7-3-18)式中式中 V 包括联络巷在内的火药库空间总体积,包括联络巷在内的火药库空间总体积,m3。3 其他硐室所需风量其他硐室所需风量采区绞车房的采区绞车房的 6080 m3/min;采区变电所;采区变电所 6080 m3/min;充电硐室充电硐室 100200 m3/min。52四、其他巷道所需风量四、其他巷道所需风量如果采区内还有其他需要独立供风的巷道。可根据通风的作用如果采区内还有其他需要独立供风的巷道。可根据通风的作用(如巷道内木支架防腐、冲淡巷道内的瓦斯等),算出各巷道(如巷道内木支架防腐、冲淡巷道内的瓦斯等),算出各巷道所需风量之和。所需风量之和。53采采区区所所需需总总风风量量是是采采区区内内各各用用风风地地点点所所需需风风量量之之和和,并并乘以适当系数。乘以适当系数。采煤采煤掘进掘进硐室硐室 其他其他采区风采区风量备用量备用系数系数 54第四节第四节 采区通风构筑物采区通风构筑物为了保证井下各个用风地点得到所需风量,一方面不得不在通为了保证井下各个用风地点得到所需风量,一方面不得不在通风系统中设置一些通风构筑物(如风桥、挡风墙、风门风系统中设置一些通风构筑物(如风桥、挡风墙、风门等)等),以控制风流的方向和数量;,以控制风流的方向和数量;另一方面要防止它们造成大量漏风或风流短路。因此,必须正另一方面要防止它们造成大量漏风或风流短路。因此,必须正确设计通风构筑物,合理选择位置,保证施工质量,严格管理确设计通风构筑物,合理选择位置,保证施工质量,严格管理制度。否则会破坏通风的稳定性,带来严重恶果。制度。否则会破坏通风的稳定性,带来严重恶果。55一、风桥一、风桥在进风与回风平面相遇的地点设置风桥,构成立体交叉风路,在进风与回风平面相遇的地点设置风桥,构成立体交叉风路,使进风与回风分开,互不相混。使进风与回风分开,互不相混。当当通通风风系系统统中中进进风风道道与与回回风风道道需需水水平平交交叉叉时时,为为使使进进风风与与回回风风互互相相隔隔开需要构筑风桥。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三种。开需要构筑风桥。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三种。1 1)绕道式风桥)绕道式风桥 开凿在岩石里,最坚固耐用,漏风少。开凿在岩石里,最坚固耐用,漏风少。2 2)混凝土风桥)混凝土风桥 结构紧凑,比较坚固。结构紧凑,比较坚固。3 3)铁筒风桥)铁筒风桥 可在次要风路中使用。可在次要风路中使用。57服务年限很长,通过风量大于服务年限很长,通过风量大于20 m3/s的风桥,可用图的风桥,可用图7-4-1所所示的绕道式风桥,绕道须做在岩石中。服务年限较长,通过风示的绕道式风桥,绕道须做在岩石中。服务年限较长,通过风量为量为10-20 m3/s的风桥,可用混凝土或料石风桥。的风桥,可用混凝土或料石风桥。服务年限短,通过风量小于服务年限短,通过风量小于10m/s的临时风桥,可用铁筒式风的临时风桥,可用铁筒式风桥。铁筒直径不小于桥。铁筒直径不小于750mm,厚度不小于,厚度不小于5mm,各类风桥都,各类风桥都用不燃性材料建筑,漏风率不大于用不燃性材料建筑,漏风率不大于2%,通风阻力不少于,通风阻力不少于150 Pa,风速不大于,风速不大于10 m/s。二、密闭 密闭是隔断风流的构筑物。设置在需隔断风流、也不需要通车行人的巷道中。密闭的结构随服务年限的不同而分为两类:1)临时密闭,常用木板、木段等修筑,并用黄泥、石灰抹面。2)永久密闭,常用料石、砖、水泥等不燃性材料修筑。导风板应用以下几种导风板。1)引风导风板;2)降阻导风板;3)汇流导风板 观察孔表示方式放水孔注浆孔三、风门按设地点:在通风系统中既要隔断风流又要行人或通车的地方应设立风门。在行人或通车不多的地方,可构筑普通风门。而在行人通车比较频繁的主要运输道上,则应构筑自动风门。风门表示方式调节风门表示方式60自动风门是借助各种动力实现开启与关闭的一种风门。目前国自动风门是借助各种动力实现开启与关闭的一种风门。目前国内的自动风门常采用的动力驱动系统有三种方式,即压气驱动,内的自动风门常采用的动力驱动系统有三种方式,即压气驱动,液压驱动和电力驱动。液压驱动和电力驱动。(1)压气驱动系统压气驱动系统 压气驱动装置是用矿井空压站为掘进提供的压缩空气作为风压气驱动装置是用矿井空压站为掘进提供的压缩空气作为风门的驱动动力,只要给压气电磁阀通电,使电磁阀开启,压气门的驱动动力,只要给压气电磁阀通电,使电磁阀开启,压气即可进入压气缸推动活塞往复运动,从而带动风门启闭。即可进入压气缸推动活塞往复运动,从而带动风门启闭。61(2)液压驱动系统液压驱动系统 液压驱动是用静水压力作驱动风门动力,静水压是靠垂直高液压驱动是用静水压力作驱动风门动力,静水压是靠垂直高差形成位能,通过管路和液压元件转换为机械能推动风门。动差形成位能,通过管路和液压元件转换为机械能推动风门。动作原理与压气驱动相似。作原理与压气驱动相似。(3)电动推杆驱动系统电动推杆驱动系统当驱动电机通电旋转,通过减速,带动丝杠螺母,把电机的圆当驱动电机通电旋转,通过减速,带动丝杠螺母,把电机的圆周运动变为直线运动,利用电机的正、反旋转完成推拉动作。周运动变为直线运动,利用电机的正、反旋转完成推拉动作。电动推杆驱动系统与液电动推杆驱动系统与液(气气)驱动系统相比,可省去复杂的管路,驱动系统相比,可省去复杂的管路,阀和液阀和液(气气)压源。电动推杆具有系列防爆产品,可供煤矿选择压源。电动推杆具有系列防爆产品,可供煤矿选择使用。使用。627.5 采区专用回风巷采区专用回风巷规程规程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高瓦斯矿井,有煤高瓦斯矿井,有煤(岩岩)与瓦与瓦斯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矿井的每个采区和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突出危险的矿井的每个采区和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采区,必须至少布置一条专用回风巷。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的采区,必须至少布置一条专用回风巷。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必须设置一条专用回风巷。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必须设置一条专用回风巷。”近年来,为了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近年来,为了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出台局出台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安监总煤矿2006 116号)第号)第19条再次明确指出条再次明确指出“高瓦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区必须设专用回风巷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区必须设专用回风巷”。而由于经济等原因,部分矿井还没有真正按要求执行,导致通而由于经济等原因,部分矿井还没有真正按要求执行,导致通风管理十分被动,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不高。布置采区专用回风管理十分被动,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不高。布置采区专用回风巷对稳定采区通风系统、防止事故发生、减轻通风管理的难风巷对稳定采区通风系统、防止事故发生、减轻通风管理的难度,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度,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3一、专用回风巷的几种形式一、专用回风巷的几种形式所谓专用回风巷即指在采区巷道中,专门用于回风,不得用于所谓专用回风巷即指在采区巷道中,专门用于回风,不得用于运料、安设电气设备的巷道。在煤运料、安设电气设备的巷道。在煤(岩岩)与瓦斯与瓦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突出突出区,专用回风巷还不得行人。采区布置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区,专用回风巷还不得行人。采区布置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1)采用三条巷道布置,即轨道巷、皮带和专用回风巷,这种采用三条巷道布置,即轨道巷、皮带和专用回风巷,这种情况较多;情况较多;(2)采用两条巷道置,也有几种情况:采用两条巷道置,也有几种情况:近距离多煤层联合布置时,采区设集中皮带巷,工作面煤近距离多煤层联合布置时,采区设集中皮带巷,工作面煤流可以通过溜煤眼直接进入集中皮带巷,每层只有轨道和回风流可以通过溜煤眼直接进入集中皮带巷,每层只有轨道和回风两条上下山;两条上下山;皮带、轨道采用机轨合一,设置两条巷道实现专用回风;皮带、轨道采用机轨合一,设置两条巷道实现专用回风;采区内采用矿车运输,运煤、运料共用一个系统,采用两采区内采用矿车运输,运煤、运料共用一个系统,采用两条巷道布置实现专用回风巷。条巷道布置实现专用回风巷。64图图7-5-1 两进一回通风方式两进一回通风方式1阶段运输大巷;阶段运输大巷;2阶段回风石门;阶段回风石门;3采区下部车场;采区下部车场;4采区轨道上山;采区轨道上山;5采区运输机上山;采区运输机上山;6采区回风上山;采区回风上山;7采区上部车场;采区上部车场;8、8采区中部车场;采区中部车场;9、9区段轨道巷;区段轨道巷;10、10区段运输巷;区段运输巷;11区段回风巷;区段回风巷;12、12联络巷;联络巷;13采区煤仓;采区煤仓;14采区变电所;采区变电所;15绞车房;绞车房;16阶段回风巷阶段回风巷图所示的巷道6为采区的专用回风巷,这条巷道的设置不仅减少了上山风速,并且消除了用运输机上山或轨道上山回风的许多困难,从而减少和简化了通风构筑物的设置,提高了采区通风系统的可靠性。虽然专用回风巷开掘费用较高,但在高瓦斯煤层、容易自燃煤层开采时常采用。65二、专用回风巷布置的原则二、专用回风巷布置的原则(1)在采区专用回风巷布置设计时,要真正体现专巷专用。在采区专用回风巷布置设计时,要真正体现专巷专用。多条上下山巷道布置时,要结合开采情况,认真分析专用回风多条上下山巷道布置时,要结合开采情况,认真分析专用回风巷布置在哪一侧最优,尽使通风设施设置的数量最少。同时,巷布置在哪一侧最优,尽使通风设施设置的数量最少。同时,在设计时,应合理置通风设施,避免在专用回风巷内设置调节在设计时,应合理置通风设施,避免在专用回风巷内设置调节设施,以尽量减少通风阻力,确保通风系统合理、稳定。设施,以尽量减少通风阻力,确保通风系统合理、稳定。(2)布置的采区专用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的长度和高度。布置的采区专用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的长度和高度。严禁将一条专用回风巷分为两段,一段为进风巷,另一段为回严禁将一条专用回风巷分为两段,一段为进风巷,另一段为回风巷。采区采用前进式开采时,必须先开掘采区上下山巷道,风巷。采区采用前进式开采时,必须先开掘采区上下山巷道,只有在形成专用回风巷段后才能进行工作面顺槽的掘进和进行只有在形成专用回风巷段后才能进行工作面顺槽的掘进和进行回采。同时,采区上下山掘进时,回风上下山的掘进要超前于回采。同时,采区上下山掘进时,回风上下山的掘进要超前于其他上下山,尽量实现分区通风。其他上下山,尽量实现分区通风。66三、布置采区专用回风巷的重要意义三、布置采区专用回风巷的重要意义1 确保通风系统稳定确保通风系统稳定通风系统稳定即指通风系统稳定即指系统内各点的压能、风量、风速、温度、有系统内各点的压能、风量、风速、温度、有害气体等保持相对的稳定,不至于大起大落,远距离工作面或害气体等保持相对的稳定,不至于大起大落,远距离工作面或角联段的风路不出现无风、微风或瓦斯积聚。角联段的风路不出现无风、微风或瓦斯积聚。布置专用回风巷后,可使该区域的通风系统不受运煤、运料、布置专用回风巷后,可使该区域的通风系统不受运煤、运料、行人等因素的干扰,采区内的主要进、回风巷之间几乎不设联行人等因素的干扰,采区内的主要进、回风巷之间几乎不设联络巷风门。络巷风门。采、掘工作面风门管理一旦失误只影响本工作面通风,不会影采、掘工作面风门管理一旦失误只影响本工作面通风,不会影响到相邻工作面及用风地点;而未设置采区专用回风巷则影响响到相邻工作面及用风地点;而未设置采区专用回风巷则影响较大,若本工作面风门打开后,则本工作面通风风量增大而相较大,若本工作面风门打开后,则本工作面通风风量增大而相邻工作面或用风地点风量受损,甚至影响整个矿井通风的安全邻工作面或用风地点风量受损,甚至影响整个矿井通风的安全与稳定。与稳定。672 抑制采空区自然发火抑制采空区自然发火采空区自然发火主要是由于遗留的浮煤遇漏风供氧而自燃,特采空区自然发火主要是由于遗留的浮煤遇漏风供氧而自燃,特别是综放开采,浮煤多,漏风通道多,容易发生自然发火。别是综放开采,浮煤多,漏风通道多,容易发生自然发火。煤炭自燃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煤炭自燃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具有自燃倾向的煤呈破碎状态并集中堆积存在;具有自燃倾向的煤呈破碎状态并集中堆积存在;(2)通风氧化并有维持煤的氧化过程不断发展的时间;通风氧化并有维持煤的氧化过程不断发展的时间;(3)蓄热环境,而采空区漏风正是煤炭自燃的关键影响因素。蓄热环境,而采空区漏风正是煤炭自燃的关键影响因素。当通风系统不稳定时,采空区周围的漏风量时大时小,风流大当通风系统不稳定时,采空区周围的漏风量时大时小,风流大时浮煤充分吸氧氧化风流小时聚热升温,几经反复,极易造时浮煤充分吸氧氧化风流小时聚热升温,几经反复,极易造成采空区浮煤自燃。成采空区浮煤自燃。所以通风系统是否稳定对防止采空区发火极为重要,而通风系所以通风系统是否稳定对防止采空区发火极为重要,而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又与专用回风巷有直接关系,因此采区专用回风巷统的稳定性又与专用回风巷有直接关系,因此采区专用回风巷的布置对抑制采空区自然发火极为有利。的布置对抑制采空区自然发火极为有利。683 增强矿井抗灾能力增强矿井抗灾能力(1)采区内布置了专用回风巷,一般不会发生太大的风流短路,采区内布置了专用回风巷,一般不会发生太大的风流短路,也不会出现较大的无风、微风,而造成瓦斯积聚;也不会出现较大的无风、微风,而造成瓦斯积聚;(2)局部发生瓦斯积聚超限,需排放瓦斯时,排放线路断电、局部发生瓦斯积聚超限,需排放瓦斯时,排放线路断电、撤人等环节都十分简单、安全,对周围工作面的影响小;撤人等环节都十分简单、安全,对周围工作面的影响小;(3)当一个工作面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或火灾事故时,只要通当一个工作面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或火灾事故时,只要通风系统未遭破坏,有毒有害气体可直接进入专用回风巷,对相风系统未遭破坏,有毒有害气体可直接进入专用回风巷,对相邻工作面人员撤离不受影响,可缩小灾区范围,减少人员伤亡,邻工作面人员撤离不受影响,可缩小灾区范围,减少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减少经济损失;(4)在救灾过程中,由于运输和回风是独立分开的两条巷道。在救灾过程中,由于运输和回风是独立分开的两条巷道。便于运料、行人,可迅速安全地接近灾区,有助于灾害事故快便于运料、行人,可迅速安全地接近灾区,有助于灾害事故快速处理。速处理。69四、专用回风巷的维护与管理四、专用回风巷的维护与管理在采掘生产过程重要注意专用回风巷的维护与管理,保证它的在采掘生产过程重要注意专用回风巷的维护与管理,保证它的完整性,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掘工作面平巷时应先开拓完整性,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掘工作面平巷时应先开拓回风绕道,平巷与回风上下山相交处都要砌筑风桥,回风绕道回风绕道,平巷与回风上下山相交处都要砌筑风桥,回风绕道设置双向调节风门。设置双向调节风门。707.6 减少漏风的措施减少漏风的措施采区内各个用风地点是矿井的主要供风对象,欲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