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理念

上传人:dfg****19 文档编号:240499556 上传时间:2024-04-13 格式:PPT 页数:137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专题一: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专题一: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心理问题及其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理念教育理念郭郭 成成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E.-mail:n青少年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人青少年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人n这种生命力既可以从他地满足需要的执着行为中反映出来,这种生命力既可以从他地满足需要的执着行为中反映出来,也可以从他阻碍他需要满足的反抗和逆反中得以表现也可以从他阻碍他需要满足的反抗和逆反中得以表现n独特需要:被看重、尊重、理解、情感n独立个性:成人感、独特性成人感、独特性n追求自我:自主、主见自主、主见n从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角度讲,从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角度讲,n青少年是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之一,学校教育应该建立在青少年是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之一,学校教育应该建立在充分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高度关注其心理充分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高度关注其心理的健康成长!的健康成长!n新时期的学校教师应该承担心理健康维护者、咨询者的角新时期的学校教师应该承担心理健康维护者、咨询者的角色(色(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对学生的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诊断力和教育力)心理健康有诊断力和教育力);内容内容一、心理发展的内涵及规律一、心理发展的内涵及规律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三、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三、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四、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心理问题表现四、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心理问题表现五、基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教育理念五、基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教育理念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及规律一、心理发展的内涵及规律(一)心理发展的内涵(一)心理发展的内涵涉及涉及种系心理发展种系心理发展和和个体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种系心理发展种系心理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过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这是动物心理学或比较心理学所研究的课题;程:一是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这是动物心理学或比较心理学所研究的课题;一是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包括人类社会心理的形成与演进和个体心理的发一是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包括人类社会心理的形成与演进和个体心理的发展,这是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课题。展,这是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课题。个体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就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从过程方面看,指从出生到死亡整个心理的变化过程;从过程方面看,指从出生到死亡整个心理的变化过程;从内容方面看,包括从内容方面看,包括认知发展认知发展和和人格发展人格发展。霍尔的复演说霍尔的复演说:个体的心理发展或多或少地复演了种系进化的历史。n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个体自出身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识以及面对是个体自出身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识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即个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即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等认知的功能不断认知的功能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的变化过程,具体表现为,一是各种发展并趋于完善的变化过程,具体表现为,一是各种不同认知成份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整到完整,不断发不同认知成份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整到完整,不断发展;二是各种认知成份的关系逐渐趋于相互协调,即展;二是各种认知成份的关系逐渐趋于相互协调,即认知结构的发展和认知结构的发展和认知功能的变化认知功能的变化。n研究发现,个体一般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随年龄变化呈线性增长,但到研究发现,个体一般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随年龄变化呈线性增长,但到成年就逐渐下降。一般表现为成年就逐渐下降。一般表现为智力速增期智力速增期(0 01313、1414岁)、岁)、智力高峰智力高峰期期(18182020岁)、岁)、智力高原期智力高原期(26263636岁)、岁)、智力衰减期智力衰减期(6060岁以后)岁以后)四个时期。四个时期。n人格发展人格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经成年到老年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或个是指个体自出生经成年到老年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或个性心理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过程。包括性心理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过程。包括个性、社会性交往、道德发展个性、社会性交往、道德发展等。等。n心理发展是个体生命全程发展和毕生变化的过程。心理发展是个体生命全程发展和毕生变化的过程。n涵盖人的整个一生,每一个涵盖人的整个一生,每一个年龄阶段年龄阶段都在发展和变化。包括乳儿期都在发展和变化。包括乳儿期(01岁)、婴儿期(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岁)、儿童期(6、711、12岁)、少年期(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岁)、青年期(14、1518岁)、成年期(岁)、成年期(1865岁)、老年期(岁)、老年期(65岁以后)岁以后)9个阶段。个阶段。n个体个体自身自身在其发展中具有重要在其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作用,即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就是通,即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就是通过树立目标、作出选择和创造策略来应付各种发展的挑战,以此控过树立目标、作出选择和创造策略来应付各种发展的挑战,以此控制他们机体的、社会情绪的和人格的发展。制他们机体的、社会情绪的和人格的发展。n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n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个体的社会化过程(Socialization Process)就是指在一定社会)就是指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体的生理和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化,借以发展文化环境中,个体的生理和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化,借以发展个体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n个体正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社会规范,学会社会生活技个体正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社会规范,学会社会生活技能,形成社会角色,参与社会行动,最终使自己由一个自然人成长能,形成社会角色,参与社会行动,最终使自己由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为一个社会人社会人。n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是指青少年处于儿童向成是指青少年处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在生理发展方面,处于身体人过渡的时期,在生理发展方面,处于身体发育的发育的第二高峰期第二高峰期,在心理发展方面,处于,在心理发展方面,处于半儿童半成人的矛盾时期,称半儿童半成人的矛盾时期,称心理断乳期心理断乳期,主要包括主要包括青少年认知的发展、个性与社会性青少年认知的发展、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的发展。(二)青少年心理发展与身体发展之关系二)青少年心理发展与身体发展之关系1.1.青少年的身体发展青少年的身体发展涉及生理自我的发展涉及生理自我的发展(1)身体发育迅速)身体发育迅速n身高突增:身体分泌的荷尔蒙增加;身高突增:身体分泌的荷尔蒙增加;n身体不同部位以不同速度增长:如腿部、胸部、肩部、臀部、腰部等;身体不同部位以不同速度增长:如腿部、胸部、肩部、臀部、腰部等;n肌肉发育很快,男孩比女孩的肌肉发育更好,女孩比男孩的脂肪更多;肌肉发育很快,男孩比女孩的肌肉发育更好,女孩比男孩的脂肪更多;n男孩、女孩以不同速度发育:男孩、女孩以不同速度发育:n男孩身高发育速度的高峰约在男孩身高发育速度的高峰约在13.5岁,女孩约在岁,女孩约在12岁;岁;n男孩体重发育速度的高峰约在男孩体重发育速度的高峰约在14岁,女孩在岁,女孩在12.5岁;岁;n女孩体重发育在胸部、臀部,显得更丰满,男孩发育表现在肩部变得更宽。女孩体重发育在胸部、臀部,显得更丰满,男孩发育表现在肩部变得更宽。(2)性成熟)性成熟n肾上腺素的增加促进以毛发(腋毛、阴毛)为代表的第二性征的形成;肾上腺素的增加促进以毛发(腋毛、阴毛)为代表的第二性征的形成;n性激素的增加进一步促进第二性征的发展、第一性征(主性征)的发育和性激素的增加进一步促进第二性征的发展、第一性征(主性征)的发育和性成熟,最显著地表现为女孩出现月经(约性成熟,最显著地表现为女孩出现月经(约1115岁),男孩出现遗精岁),男孩出现遗精(约(约1317岁),但都不能代表具有生殖能力,一般还需要过几年。岁),但都不能代表具有生殖能力,一般还需要过几年。(3 3)身体行为)身体行为 身体能力更强身体能力更强n身高、体重、肌肉的发育使得青少年比儿童更强壮,尤其是大肌肉活动的成身高、体重、肌肉的发育使得青少年比儿童更强壮,尤其是大肌肉活动的成绩在持续提高:投得更远、跳得更高、跑得更快。绩在持续提高:投得更远、跳得更高、跑得更快。性别差异性别差异n男孩的身体机能在持续的提高,而女孩通常是持平;男孩的身体机能在持续的提高,而女孩通常是持平;n在更大的肌肉活动方面,男孩优于女孩。部分是生物原因,部分是文化原因在更大的肌肉活动方面,男孩优于女孩。部分是生物原因,部分是文化原因(女孩要变得文静);(女孩要变得文静);n体育运动可能会体育运动可能会使活动能力方面的性别差异缩小。使活动能力方面的性别差异缩小。2.2.什么决定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什么决定青少年的生长发育?n遗传起部分作用:遗传起部分作用:与遗传信息的逐步展开和荷尔蒙的监控过程有关;n环境起促进作用:环境起促进作用:更好的营养和医疗条件是最主要的因素。有研究表明,1840年女孩的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为16.5岁,比现在晚4年;在沙特的一个地区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是15.1岁,而在新几内亚的一个地区,女孩到18岁时才开始出现初潮。n家庭与婚姻的压力家庭与婚姻的压力会影响女孩青春期发育的时间:母亲抑郁的女孩、有继父或母亲男朋友的女孩、或有不相干的男性搬到家里居住等都会促进女孩性成熟,尤其是女孩的母亲与继父或男友有严重冲突时,这种压力关系更有可能使女孩经历性早熟。3.3.青春期的变化所产生的心理影响青春期的变化所产生的心理影响(1)成人感增强,自我意识增强;(2)关注外表,关注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太高或太矮、太胖或太瘦、丰满或不够丰满;(3)家庭关系的变化:与父母更少亲近,更有可能产生冲突;(4)情绪情感的变化:情绪易波动,情感体验深刻丰富;(5)对待身体变化的态度上的性别差异:男性更为积极些,女性更为消极些。男孩更喜欢体重的增加,女孩更担心体重的增加;伴随月经的到来女孩会产生更多的烦恼。4.4.早熟与晚熟所带来的心理影响早熟与晚熟所带来的心理影响早熟或晚熟的影响对于男孩与女孩是不同的早熟或晚熟的影响对于男孩与女孩是不同的(1 1)对于男孩的影响)对于男孩的影响n早熟的男孩被认为是具有社会能力、吸引力和自我肯定,被同伴喜欢和接受;消极早熟的男孩被认为是具有社会能力、吸引力和自我肯定,被同伴喜欢和接受;消极方面是过早卷入到药物使用及问题行为中;晚熟的男孩更容易焦虑、产生自卑、被方面是过早卷入到药物使用及问题行为中;晚熟的男孩更容易焦虑、产生自卑、被认为不够强壮。认为不够强壮。(2 2)对女孩的影响)对女孩的影响n早熟对于女孩来说消极大于积极早熟对于女孩来说消极大于积极:早熟的女孩可能成为被嘲笑的对象,因为女孩本:早熟的女孩可能成为被嘲笑的对象,因为女孩本来发育就比男孩早两年;早熟的女孩与低自尊、焦虑、抑郁、问题行为(约会、酗来发育就比男孩早两年;早熟的女孩与低自尊、焦虑、抑郁、问题行为(约会、酗酒、性行为、逃课等)有更大的相关。晚熟的女孩学业成绩会更好些,学习精力更酒、性行为、逃课等)有更大的相关。晚熟的女孩学业成绩会更好些,学习精力更集中。集中。n随着年龄的增加,早熟与晚熟的青少年身上表现出的心理差异会逐渐减小。随着年龄的增加,早熟与晚熟的青少年身上表现出的心理差异会逐渐减小。案例案例:下面是一位下面是一位1414岁男生的日记摘抄,感受初中生的典型心理特点。岁男生的日记摘抄,感受初中生的典型心理特点。大人们常说大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少年不识愁滋味”,其实他们并不了解我们。不到两年,我长高了,其实他们并不了解我们。不到两年,我长高了,吃得多了,有了自己的主见,而不再是吃得多了,有了自己的主见,而不再是 “小小少年小小少年”。但是在父母眼里,我仍然。但是在父母眼里,我仍然还是个孩子,逛公园、逛商店或外出散步,妈妈还是像过去一样,拉着我的手,生还是个孩子,逛公园、逛商店或外出散步,妈妈还是像过去一样,拉着我的手,生怕我会走丢似的。要是被同学看见了,真是丢死人了。更让我苦恼的是,妈妈总是怕我会走丢似的。要是被同学看见了,真是丢死人了。更让我苦恼的是,妈妈总是事无巨细地管着我,每天骑车上学,妈妈总是不断地嘴叨:事无巨细地管着我,每天骑车上学,妈妈总是不断地嘴叨:“马路上多加小心马路上多加小心”;晚上做完作业,刚打开电视想看看体育新闻,晚上做完作业,刚打开电视想看看体育新闻,妈妈又会问:妈妈又会问:“作业做完了吗?早点休息,明天一大早还得上学呢,买运动鞋想买作业做完了吗?早点休息,明天一大早还得上学呢,买运动鞋想买阿迪达斯的,妈妈却非要买耐克的阿迪达斯的,妈妈却非要买耐克的走进教室,我总觉得有几十双眼睛在盯着我,跟女同学打个招呼会感到脸红心跳;走进教室,我总觉得有几十双眼睛在盯着我,跟女同学打个招呼会感到脸红心跳;一次考试取得好成绩会欣喜若狂,一次小考考砸了会垂头丧气;为了一个小问题,一次考试取得好成绩会欣喜若狂,一次小考考砸了会垂头丧气;为了一个小问题,会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当答不出老师的提问时,又会觉得羞愧难当会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当答不出老师的提问时,又会觉得羞愧难当在同学的眼中,我帅吗?在老师和同学的心目中,我是一个好学生吗?在同学的眼中,我帅吗?在老师和同学的心目中,我是一个好学生吗?尽管有尽管有这么多烦恼,父母却浑然不知,有时候想和他们交流,但又总觉得有些难以启齿。这么多烦恼,父母却浑然不知,有时候想和他们交流,但又总觉得有些难以启齿。真不知道该向谁诉说。仔细观察班上其他同学,虽然他们表面上显得若无其事,但真不知道该向谁诉说。仔细观察班上其他同学,虽然他们表面上显得若无其事,但似乎又都与我有同样的问题、困惑和迷茫似乎又都与我有同样的问题、困惑和迷茫 (二)心理发展的规律(二)心理发展的规律(1 1)心理发展受遗传与环境的)心理发展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交互作用;(2 2)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和)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阶段性;(3 3)心理发展具有共同性和)心理发展具有共同性和差异性差异性;(4 4)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关键期关键期。研究发现:2-3岁是个体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个体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还是学习社会交往的关键期;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4-9岁;数概念掌握的关键期是在5岁左右;小学中年级左右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外语学习的关键期是在10岁以前。环境:家庭教养方式与孩子性格环境:家庭教养方式与孩子性格父母的态度孩子的性格支配干涉妖宠拒绝不关心专制民主消极、缺乏主动性、依赖、顺从幼稚、胆小、神经质、被动任性、幼稚、神经质、温和反抗、冷漠、自高自大攻击、情绪不稳定、冷酷、自立反抗、情绪不稳定、依赖、服从合作、独立、温顺、社交n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差异性n美国的吉尔达美国的吉尔达伯杰(伯杰(Gilde Berger)通过对人们关于天才的认识和看法)通过对人们关于天才的认识和看法的分析后发现,有天赋和有才能的儿童,他们的认知发展往往比一般儿的分析后发现,有天赋和有才能的儿童,他们的认知发展往往比一般儿童童“略早一些、略快一些、略好一些。略早一些、略快一些、略好一些。”n“略早一些略早一些”就是指身心发展早,如智力方面的语言表达能力、读写算能力、就是指身心发展早,如智力方面的语言表达能力、读写算能力、记忆力、观察力、注意集中力等均发展得较早;记忆力、观察力、注意集中力等均发展得较早;n“略快一些略快一些”就是指认知速度的发展,即他们学得快,思维速度快,学习效率就是指认知速度的发展,即他们学得快,思维速度快,学习效率高等;高等;n“略好一些略好一些”就是从整体素质和认知发展水平较高,能力较强。就是从整体素质和认知发展水平较高,能力较强。n我国关于超常儿童的追踪研究发现,他们在认知方面的普遍特点是感知敏锐,我国关于超常儿童的追踪研究发现,他们在认知方面的普遍特点是感知敏锐,观察能力强;注意集中,记忆力强;语言发展好,表达力强;思维敏捷,逻观察能力强;注意集中,记忆力强;语言发展好,表达力强;思维敏捷,逻辑性强。辑性强。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人格发展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二)认知发展理论(二)认知发展理论1.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2.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三)行为养成理论(三)行为养成理论1.1.(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条件反射学习理论2.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一)人格发展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一)人格发展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观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观点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观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观点1.1.心理结构理论心理结构理论n意识、潜意识、前意识意识、潜意识、前意识n潜意识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被排斥或压抑在意识之外。被排斥或压抑在意识之外。n前意识前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担负着它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担负着“检查员检查员”的任务,严把关口,不准潜意识的任务,严把关口,不准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侵入意识之中。但是,当的本能和欲望随便侵入意识之中。但是,当“检查员检查员”丧失警惕时,被压抑的丧失警惕时,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n意识意识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等,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等,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欲望。调节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欲望。n弗洛伊德宣称:“精神分析的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8页)2.2.心理动力理论(本能论)心理动力理论(本能论)n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决定了个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决定了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人和社会的发展。n性性:可以给个体带来:可以给个体带来舒适感受舒适感受的一切倾向,不仅指性的需的一切倾向,不仅指性的需要,而且包括要,而且包括饥、渴饥、渴等方面的等方面的生理需要生理需要3.3.人格理论人格理论n人格结构、人格发展阶段人格结构、人格发展阶段人格结构人格结构本我本我(1)本我是原始的、与生俱来的(基本的反射和驱力);(2)本我是无意识的;(3)本我是非道德的、“快乐主义”的。自我自我(1)自我是有意识的;(2)自我是“现实原则”的、调节本我的(满足本我的合理需要;控制本我的不合理冲动)。超我超我(1)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主要功能是控制行为,使其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2)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关系关系(1)超我超我经常批评本我、谴责自我;自我自我协调协调本我和超我(2)本我、自我和超我协调和平衡协调和平衡,人格就健全发展健全发展 n人格发展的动力和阶段人格发展的动力和阶段动力:动力:无意识的本能冲动(性的本能)无意识的本能冲动(性的本能)阶段:阶段:(1)口唇期)口唇期(oral stage):(0 1.5 左右)。婴幼儿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动为主满足本能和性的需要。成人中有所谓的口腔性格,可能就是口腔期发展不顺利所致:行为上表现为贪吃、酗酒、吸烟、咬指甲等,甚至在性格上悲观、依赖、洁癖者,都被认为是口腔性格的特征。(2)肛门期)肛门期(anal stage):(13 岁左右)。儿童性欲望的满足主要来自于肛门或排便过程。排便习惯的培养。(3)性器期)性器期(phallia stage):(37 岁左右)。此期儿童性生理的分化导致心理的分化,儿童表现出对生殖器的极大兴趣,性需求集中于性器官本身。他们不仅通过玩弄性器官获得满足,而且通过想象获得满足。此期男孩会经历“恋母情节”(Oedipus complx,俄底普斯情节),女孩则经历“恋父情节”(Electra complex,厄勒克特拉情节)。(4 4)潜伏期()潜伏期(latancy stagelatancy stage):):(7(7 岁至青春期)岁至青春期)。在这一时期,儿童的兴趣转向外部世界,参加学校和团体的活动,与同伴娱乐、运动,发展同性的友谊,满足来自于外界、好奇心和知识满足,娱乐和运动等。(5)生殖期)生殖期(genital stage):青春期性器官成熟后即开始,性需求从两性关系中获得满足,有导向的选择配偶,成为较现实的和社会化的成人。4.4.焦虑与自我防御理论焦虑与自我防御理论n焦虑:焦虑:焦虑是一种由人格不适应状态引起的痛苦的情绪体验。焦虑是一种由人格不适应状态引起的痛苦的情绪体验。n它是自我对待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三者的软弱状态。它是自我对待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三者的软弱状态。“如果自我不得不承认它的如果自我不得不承认它的软弱,它就会突然产生焦虑。软弱,它就会突然产生焦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讲,安徽文艺出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讲,安徽文艺出版社,社,19871987,P87P87)。)。n焦虑有三种焦虑有三种:n(1 1)真实性焦虑(源于外部世界)是正常人所患的焦虑,是由于害怕客观世界的危险真实性焦虑(源于外部世界)是正常人所患的焦虑,是由于害怕客观世界的危险造成的。如对考试的焦虑。弗洛伊德说:造成的。如对考试的焦虑。弗洛伊德说:“真实的焦虑或恐怖对于我们似乎是一种最自真实的焦虑或恐怖对于我们似乎是一种最自然最合理的事,我们称之为对外界危险或意料中伤害的知觉的反应。它和逃避反射相结然最合理的事,我们称之为对外界危险或意料中伤害的知觉的反应。它和逃避反射相结合,可视为自我保存本能的一种表现。合,可视为自我保存本能的一种表现。”(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81988,P315P315)n(2 2)神经性焦虑(源于本我)是病态的焦虑,它是担心本我的冲动引起个人去做某些)神经性焦虑(源于本我)是病态的焦虑,它是担心本我的冲动引起个人去做某些会使他遭受惩罚的事情。具体分为三类:期待的恐怖或叫做焦虑性期待,患有这种焦虑会使他遭受惩罚的事情。具体分为三类:期待的恐怖或叫做焦虑性期待,患有这种焦虑的人常以种种可能的灾难为虑,将偶然事件视为不祥之兆;特殊性焦虑,常附着于一定的人常以种种可能的灾难为虑,将偶然事件视为不祥之兆;特殊性焦虑,常附着于一定的对象或情景之上,例如坐车怕遭车祸,乘船怕遭灭顶之灾,过桥怕桥梁中断等;同癔的对象或情景之上,例如坐车怕遭车祸,乘船怕遭灭顶之灾,过桥怕桥梁中断等;同癔病同时产生的焦虑,其焦虑和危险之间无明显的关系。病同时产生的焦虑,其焦虑和危险之间无明显的关系。n(3 3)道德性焦虑(超我)也属于正常人的焦虑,不过它是更高水平上的焦虑。弗洛伊)道德性焦虑(超我)也属于正常人的焦虑,不过它是更高水平上的焦虑。弗洛伊德认为,道德性焦虑是对超我软弱的表现,是自我对罪恶感和羞耻感的体验。其产生原德认为,道德性焦虑是对超我软弱的表现,是自我对罪恶感和羞耻感的体验。其产生原因是人们害怕因为自己的行为或思想不符合自我理想的标准而受到良心的惩罚。生活中,因是人们害怕因为自己的行为或思想不符合自我理想的标准而受到良心的惩罚。生活中,道德高尚的人比道德败坏的人更经常体验到道德焦虑。道德高尚的人比道德败坏的人更经常体验到道德焦虑。自我防御:自我防御:1.1.压抑机制:压抑机制:就是从清醒的意识中把一切引起焦虑的欲望、冲动排挤到潜意识中就是从清醒的意识中把一切引起焦虑的欲望、冲动排挤到潜意识中去,使个人意识不到它们。去,使个人意识不到它们。2.2.投射:投射:这是把自己真实存在的但若承认就会引起焦虑的事转嫁于他人。如有人这是把自己真实存在的但若承认就会引起焦虑的事转嫁于他人。如有人作风不好,大谈别人作风不正派;恨媳妇的婆婆常说媳妇恨自己等。作风不好,大谈别人作风不正派;恨媳妇的婆婆常说媳妇恨自己等。3.3.反向作用:反向作用:这是用过分夸大的相反举动来压抑激起焦虑的冲动。如一个性欲很这是用过分夸大的相反举动来压抑激起焦虑的冲动。如一个性欲很强的女人却故意装作很正经的样子,因为她认为性的冲动是一种罪恶,结果欲盖弥彰。强的女人却故意装作很正经的样子,因为她认为性的冲动是一种罪恶,结果欲盖弥彰。4.4.合理化(文饰)合理化(文饰):采用错误的推理使引起焦虑的不合理的行为合理化。:采用错误的推理使引起焦虑的不合理的行为合理化。5.5.否认:否认: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承认那些使人感到焦虑痛苦的事件,似乎其从未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承认那些使人感到焦虑痛苦的事件,似乎其从未发生过。俗话说:发生过。俗话说:“眼不见心不烦眼不见心不烦”,就是否认作用的表现。,就是否认作用的表现。6.6.抵消:抵消:是用某种象征性的活动或事情来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如一个是用某种象征性的活动或事情来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如一个曾对过去的性的经历感到罪恶或内疚的成年人,变成了一个经常做礼拜的极为虔诚的曾对过去的性的经历感到罪恶或内疚的成年人,变成了一个经常做礼拜的极为虔诚的清教徒,就是抵消作用的表现。清教徒,就是抵消作用的表现。7.7.升华:升华:这是一种调和的方式,它既避免过度的压抑,使本能欲望得到一定的满这是一种调和的方式,它既避免过度的压抑,使本能欲望得到一定的满足,又和道德习俗不相违背,把自己的欲望变成社会所能接受的、对社会和人类有益足,又和道德习俗不相违背,把自己的欲望变成社会所能接受的、对社会和人类有益的行为。弗洛伊德认为科学创造、文学艺术创作都是本能升华的表现。的行为。弗洛伊德认为科学创造、文学艺术创作都是本能升华的表现。n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防御机制是对付焦虑的非理性形式对付焦虑的非理性形式,因为它,因为它歪曲、掩盖和否认现实歪曲、掩盖和否认现实,这些方法,这些方法虽有助于减轻焦虑,但同时也虽有助于减轻焦虑,但同时也阻碍了人格发展阻碍了人格发展。如果自我不能用理智的方法来减轻焦。如果自我不能用理智的方法来减轻焦虑,它就不得不利用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是自我采取的虑,它就不得不利用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是自我采取的保护性措施保护性措施。5.5.心理治疗理论心理治疗理论n梦的解析梦的解析n自由联想自由联想n日常生活的精神分析日常生活的精神分析n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n强调强调“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和和“自我自我”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n主要观点:主要观点:(1)发展是内在本能与外部文化和社会要求相互作用的结果;)发展是内在本能与外部文化和社会要求相互作用的结果;(2)儿童是主动的探索者,能够适应环境并希望控制环境;)儿童是主动的探索者,能够适应环境并希望控制环境;(3)个体心理发展持续一生;)个体心理发展持续一生;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4)个体心理发展具有)个体心理发展具有8 8个阶段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其独特的,每个阶段有其独特的发展任务和面临相应的发展危机发展任务和面临相应的发展危机(1)信任对不信任()信任对不信任(01岁)岁)(2)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13岁)岁)(3)自动自发对退缩愧疚()自动自发对退缩愧疚(36岁)岁)(4 4)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6 61111岁)岁)(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岁)(6)友爱亲密对孤独疏离()友爱亲密对孤独疏离(2040岁)岁)(7)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4065岁)岁)(8)完美无缺对悲观绝望()完美无缺对悲观绝望(65岁以后)岁以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期期别年年龄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发展展顺利利发展障碍展障碍101岁信任信任对不信任不信任信任人,信任人,乐观不信任人,悲不信任人,悲观213岁自主自主对羞怯羞怯自控、自信、自主自控、自信、自主自自负、多疑、胆小、多疑、胆小335岁主主动对内疚内疚勇于表勇于表现,目,目标明确明确畏惧退畏惧退缩,无目,无目标4512岁勤勤奋对自卑自卑进取、勤取、勤奋、有能力、有能力失失败无能,自卑无能,自卑51220岁统合合对混乱混乱自我同一,有信心自我同一,有信心角色混乱,感到虚角色混乱,感到虚伪62024岁亲密密对孤独孤独感情共感情共鸣,乐于分享于分享避免避免亲密,关系淡漠密,关系淡漠72465岁繁殖繁殖对停滞停滞热爱工作,有建立工作,有建立亲密人密人际关系的能力关系的能力失去失去对工作的工作的兴趣,趣,人人际关系关系贫乏乏865岁以后以后整合整合对失望失望有秩序感和意有秩序感和意义感感怕死,痛苦、失望怕死,痛苦、失望阶段阶段大致年龄大致年龄心理社会危机心理社会危机重要的关系重要的关系心理社会发展的重点心理社会发展的重点0 01818个月个月信任对不信任信任对不信任母亲母亲得到得到给予给予1818个月个月3 3岁岁自主对怀疑自主对怀疑父母父母支持支持放手放手3 3岁岁6 6岁岁主动对内疚主动对内疚家庭基本成员家庭基本成员做事(做事(=追随)追随)模仿(模仿(=游戏)游戏)6 6岁岁1212岁岁勤奋对自卑勤奋对自卑邻居,学校邻居,学校完成事情完成事情共同完成事情共同完成事情阶段阶段大致年龄大致年龄心理社会危机心理社会危机重要的关系重要的关系心理社会发展的重点心理社会发展的重点12121818岁岁同一性对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角色混乱同伴群体和领导榜样同伴群体和领导榜样成为自己(或不能成为成为自己(或不能成为自己)分享自我自己)分享自我成年早期成年早期亲密对亲密对孤独孤独友伴、性伴侣及竞争友伴、性伴侣及竞争与合作伙伴与合作伙伴在另一半那里迷失自我在另一半那里迷失自我或找到自我或找到自我成年中期成年中期繁衍对繁衍对停滞停滞分工和共同承担家务分工和共同承担家务关照关照成年晚期成年晚期完善感对完善感对悲观失望悲观失望“人生人生”、“我的一我的一生生”实现自我实现自我没有实现自我没有实现自我n第一阶段,乳儿期(乳儿期(0-1岁)岁)信任对不信任信任对不信任。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乳儿从生理需要的满足中,体验着身体的康宁,感到了安全,于是对其周围环境产生了一种信任感;反之,婴儿便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感,即怀疑感。艾里克森认为,信任感就是个体在与他周围环境信任感就是个体在与他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肯定的态度。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肯定的态度。它主要通过父母在养育、照料过程通过父母在养育、照料过程中对乳儿的关心和爱护加以培养中对乳儿的关心和爱护加以培养。如果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爱抚和有规律的照料,孩子就会产生信任感;反之,父母的照料和爱抚不足,发生矛盾或反复无常,孩子就会出现不安和恐惧,产生不信任感。因此,埃里克森认为这一阶段的重要性不是因为口腔的快感,而是因为婴儿与抚养者在养育情境中之间形成了一种信任或不信任的关系。n第二阶段,婴儿期(婴儿期(1-3岁)岁)自主行动对害羞疑虑自主行动对害羞疑虑。这一时期,婴儿学会了走、爬、推、拉、谈话等动作和活动,他们渴望自主探索新事物渴望自主探索新事物,希望按自己的想法希望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做事,甚至是“随意”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表现出积极的参与行为和较强的自我控制倾向。由于父母的养育态度和方式,容易使婴儿介入自己意愿和父母意自己意愿和父母意愿相互冲突的危机愿相互冲突的危机中。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为儿童形成良好良好的自控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的自控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打下基础,反之,就容易形成自我疑虑。这就要求父母对儿童的养育,一方面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儿童的行为要有所限制和控制,另一方面又要给儿童一定的自由,以各种形式对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表示认可、赞扬和鼓励,以帮助其自信心和自主性的形成。如果父母训练过严和不公正的体罚就会使婴儿产生羞怯和疑虑。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学前期(学前期(3-6岁)岁)主动自发对退缩愧疚主动自发对退缩愧疚。本阶段的儿童活动本阶段的儿童活动更为灵巧,语言更为精练,想象更为生动,他们开始了创造性的思维、更为灵巧,语言更为精练,想象更为生动,他们开始了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和幻想,开始了对未来事件的计划。如果父母肯定和鼓励儿童的主活动和幻想,开始了对未来事件的计划。如果父母肯定和鼓励儿童的主动或想象,儿童就会获得主动性;如果父母经常讥笑和限制儿童的主动动或想象,儿童就会获得主动性;如果父母经常讥笑和限制儿童的主动性或想象,儿童就会缺乏主动性,进而感到内疚。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性或想象,儿童就会缺乏主动性,进而感到内疚。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主动超过内疚,就会形成有方向和有目的的品质,反之得到积极解决,主动超过内疚,就会形成有方向和有目的的品质,反之消极对待,就会形成自卑感。消极对待,就会形成自卑感。第四阶段,第四阶段,学龄期(学龄期(6-126-12岁)岁)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处于这一年龄阶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大多数都在上小学,学习成为儿童的主要活动。从学习活动中,段的儿童大多数都在上小学,学习成为儿童的主要活动。从学习活动中,儿童可以产生勤奋感,这种情感将使儿童满怀信心地在社会中寻找自己儿童可以产生勤奋感,这种情感将使儿童满怀信心地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工作。如果儿童不能发展这种勤奋感,他们将对自己能否成为一个对的工作。如果儿童不能发展这种勤奋感,他们将对自己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任缺乏信心,从而产生自卑感。本阶段儿童的人格发展表社会有用的人任缺乏信心,从而产生自卑感。本阶段儿童的人格发展表现为现为“转向学习各种必要的谋生技能和使自己成为社会生产者所具备的转向学习各种必要的谋生技能和使自己成为社会生产者所具备的专业技能。专业技能。”其发展任务就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如果勤奋感占其发展任务就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如果勤奋感占优势,其人格中就会形成能力的品质,如果不能成功地解决本阶段的危优势,其人格中就会形成能力的品质,如果不能成功地解决本阶段的危机,则人格中就会形成无能感。因此,机,则人格中就会形成无能感。因此,有效的教育和好的教师有效的教育和好的教师对此阶段对此阶段儿童的人格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儿童的人格健康发展至关重要。n第五阶段,青年期(青年期(12122020岁)岁)自我同一对角色混乱自我同一对角色混乱。这一阶段,个体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种新的自我同一性,如形成关于“我是谁”、“自己将来怎样生活”、“在社会上占什么样的地位”等问题的感觉和体验。进入青春期,个体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必须对自己和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以确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青少年往往感到自己没有能力持久地扮演一种社会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感到要作出的决断太多太快,因此,希望延缓眼前必须承担的义务,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的心理需要,即出现“社会心理的合法延缓期”。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就获得了自我同一性。n自我同一性对发展儿童健康人格是十分重要的。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着儿童期的结束和成年期的开始。如果在这个阶段青少年不能获得同一性,就会产生角色混乱或消极同一性。n角色混乱是指个体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n消极同一性是指个体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同一性。n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青少年获得的是积极同一性,就会形成忠诚的品质忠诚的品质;如果是消极同一性,就会形成不确定性。第六阶段,成年早期(第六阶段,成年早期(2024岁)岁)友爱亲密对孤僻疏离友爱亲密对孤僻疏离。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亲密感以避免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和婚姻的实现。埃里克森认为,这时的青年男女已具备能力并自愿去分担相互信孤独感,体验爱情和婚姻的实现。埃里克森认为,这时的青年男女已具备能力并自愿去分担相互信任、工作调节、生儿育女和文化娱乐等生活,以期最充分而满意地进入社会。但是,任、工作调节、生儿育女和文化娱乐等生活,以期最充分而满意地进入社会。但是,只有具备自我只有具备自我同一性的人才可能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同一性的人才可能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因为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就要把自己的同一性和他人的因为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就要把自己的同一性和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而没有自我同一性的人,则总是担心同他人建立密切关系,从同一性融为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而没有自我同一性的人,则总是担心同他人建立密切关系,从而有了孤独感。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爱的品质;如果是消极解决,就会形而有了孤独感。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爱的品质;如果是消极解决,就会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成混乱的两性关系。第七阶段,成年中期(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565岁)岁)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繁殖感对停滞感)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繁殖感对停滞感)。这一阶段的个体已这一阶段的个体已由儿童变成为成年人,变为父母,建立了家庭和自己事业。如果一个人很幸运地形成了积极的自我由儿童变成为成年人,变为父母,建立了家庭和自己事业。如果一个人很幸运地形成了积极的自我同一性,并且过着充实和幸福的生活,他们就试图把这一切传给下一代或直接与儿童发生交往,或同一性,并且过着充实和幸福的生活,他们就试图把这一切传给下一代或直接与儿童发生交往,或产生和创造能提高下一代精神和物质生活水平的财富。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产生和创造能提高下一代精神和物质生活水平的财富。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关心的品质;如果是消极解决,就会导致自私自利,出现人格的停滞。成关心的品质;如果是消极解决,就会导致自私自利,出现人格的停滞。第八阶段,成年晚期(第八阶段,成年晚期(65岁以后)岁以后)自我完善对悲观沮伤。自我完善对悲观沮伤。这一时期,个体一生的主要工作都差不这一时期,个体一生的主要工作都差不多已经完成,进入了回忆往事的时候。如果前面七个阶段都能顺利度过的人,具有充实、幸福的生多已经完成,进入了回忆往事的时候。如果前面七个阶段都能顺利度过的人,具有充实、幸福的生活和对社会有所贡献,他们有充实感和完善感,怀着充实的感情向人间告别。这种人不惧怕死亡,活和对社会有所贡献,他们有充实感和完善感,怀着充实的感情向人间告别。这种人不惧怕死亡,在回忆过去的一生时,自我是整合的。而过去生活有所挫折的人,在回忆过去的一生时,会经常体在回忆过去的一生时,自我是整合的。而过去生活有所挫折的人,在回忆过去的一生时,会经常体验到失望,因为他们生活中的主要目标尚未达到,而自己已经处在人生的终结,再开始已经太晚。验到失望,因为他们生活中的主要目标尚未达到,而自己已经处在人生的终结,再开始已经太晚。所以,他们不愿匆匆离去,对死亡没有思想准备,个体就会充满焦虑和失望,对死亡产生恐惧感。所以,他们不愿匆匆离去,对死亡没有思想准备,个体就会充满焦虑和失望,对死亡产生恐惧感。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形成智慧的品质;如果危机是消极解决,就会有失望和毫无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形成智慧的品质;如果危机是消极解决,就会有失望和毫无意义感。意义感。n教育应高度关注儿童青少年的教育应高度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发展;发展;n重视儿童的重视儿童的早期经验早期经验,尤其是给予,尤其是给予更多的成功更多的成功机会和体验,机会和体验,不必过于严格和刻板;不必过于严格和刻板;精神分析理论对教育的启示:(二)认知发展理论(二)认知发展理论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瑞士心理学家,世界最著名的发瑞士心理学家,世界最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之一,提出了发生认识展心理学家之一,提出了发生认识论。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曾任瑞论。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曾任瑞士心理学会主席、法语国家心理联士心理学会主席、法语国家心理联合会主席和第十四届国际心理科学合会主席和第十四届国际心理科学联盟主席。联盟主席。1969196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被视为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被视为 “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三位心理学家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三位心理学家”之一。之一。JeanPiaget(1896-1980)认知发展的基本框架认知发展的基本框架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图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图1.1.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n图式:图式:图式是经过组织而形成的思维或行为的方式,它表征着行动和经验的某种固定的形式,以帮助我们适应外在的环境。n认知机能:认知机能:包括组织和适应。组织代表认知机能的内部方面,适应代表认知机能的外部方面。适应包括同化与顺应两个过程。n同化:同化:同化是把外在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中的过程。n顺应:顺应:是当认知结构不能同化新的元素,通过改变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元素的过程。n认知发展:认知发展:个体心理发展或认知发展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不断地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变化过程。2.2.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n成熟成熟(maturation):):有机体的成长,尤其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成熟,为儿童形成新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提供了生理基础。n物理环境物理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尤其是从对物体发出的动作中获得经验。这种经验有两类:一类是物理经验物理经验,指个体作用于物体,获得物体的特性;另一类是逻辑逻辑数理经验数理经验,它是个体对动作与动作之间关系理解的结果,这类经验来源于动作,而不是来源于物体。n社会影响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s):):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社会文化传递,即社会环境也会加速或阻碍认知发展。n平衡化过程平衡化过程(equilibration):当儿童用已有的图式不能应对眼前的问题时,就产生了一种不平衡状态,他们很自然会试图通过某些方式来减少这种不平衡,直至达到一种新的平衡,这种恢复平衡的过程称为平衡作用。皮亚杰认为,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3.3.认知发展阶段认知发展阶段n感知运动阶段(02岁)n前运算阶段(27岁)n具体运算阶段(711岁)n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感知运动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 02 2岁)岁)其主要表现为感觉(简单输入)和运动(简单输出)机能的发展。在这阶段,婴儿主要以一种反射(reflexes)或先天的方式进行反应。n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2 27 7岁)岁)n婴儿只能通过实际的操作物体才能学习和理解外部世界,而学前儿童由于语言的发展,已能运用符号在头脑中表征事物,然而,他们的思维仍是相当原始的。n皮亚杰发现,年幼儿童不能理解守恒原理。皮亚杰守恒任务的经典实验皮亚杰守恒任务的经典实验对学前儿童缺乏守恒的解释对学前儿童缺乏守恒的解释n“集中化集中化”(centration)centration)的思维方式:即的思维方式:即仅注意情景中的某一方面。仅注意情景中的某一方面。n思维缺乏思维缺乏“可逆性可逆性”(reversibilityreversibility):):指改变思维方向以便能够回到起点的能力。指改变思维方向以便能够回到起点的能力。n只注重状态而只注重状态而忽视过程忽视过程。n思维具有思维具有自我中心倾向自我中心倾向(egocentricegocentric)皮亚杰与英海尔德皮亚杰与英海尔德(1956)(1956)的研究的研究n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 71212岁)岁)n儿童的思维具有如下特征:儿童的思维具有如下特征:n1 类包含n2 序列和传递推理n序列:把很多根小棍按长度排序;n传递推理:小明比小强高,小亮比小强矮,小明比小亮高。n3 守恒n4 自我中心和去自我中心n自我中心:一个现象只能由一个维度决定n去自我中心:一个现象的两个维度可以同时改变,它们的相互作用决定这一现象的更高一级属性。n序列序列n给物体排序时,能有计划地进行。给物体排序时,能有计划地进行。n小小红红想想根根据据大大小小给给她她的的石石头头分分类类,她她迅迅速速把把20块块石石头头排排成成一一排排,选择其中最小的,然后选第二小的,依次类推,完成整个工作。选择其中最小的,然后选第二小的,依次类推,完成整个工作。n传递推理传递推理n能能根根据据归归类类和和顺顺序序关关系系对对事事物物进进行行综综合合。在在比比较较A和和B,B和和C后后,能得出能得出A和和C的关系。的关系。n一一天天,小小红红和和小小明明一一块块吃吃三三明明治治,小小红红说说:“我我看看见见小小英英的的新新饭饭盒盒了了,比比我我的的大大。”小小明明说说:“那那一一定定也也比比我我的的大大,因因为为我我的没你的大。的没你的大。”n已具备已具备守恒守恒观念。观念。n当当物物体体外外部部特特征征发发生生改改变变时时,能能透透过过其其外外部部特特征征发发现现物物体体本本质质的不变性。的不变性。n把把莉莉琪琪堆堆在在桌桌上上的的10便便士士硬硬币币扔扔到到地地上上,她她弯弯腰腰去去找找,并并自自言言自自语语道道“我我知知道道它它们们一一定定是是10便便士士,因因为为那那是是我我昨昨天天堆堆在在桌桌上上的的那些。那些。”n去中心化去中心化n能能综综合合问问题题的的很很多多重重要要特特点点,而而不不是是仅仅局局限限于于感感性认识。性认识。n莉莉琪琪从从厨厨房房拿拿来来2 2杯杯柠柠檬檬茶茶,一一杯杯给给弟弟弟弟,一一杯杯给给自自己己,她她说说:“别别生生气气,我我和和你你一一样样多多,我我的的杯子更高但更窄,你的杯子更矮但更宽。杯子更高但更窄,你的杯子更矮但更宽。”n可逆性可逆性n能思考问题的全过程,再进行逆向的思考。能思考问题的全过程,再进行逆向的思考。n莉莉琪琪知知道道加加和和减减是是可可逆逆的的运运算算,如如果果7 7加加8 8得得1515,1515减减8 8就得就得7 7。n按层次分类按层次分类n能变通和重组事物,使之呈有层次的类别。能变通和重组事物,使之呈有层次的类别。n莉莉琪琪和和她她的的朋朋友友玛玛丽丽娜娜讨讨论论如如何何摆摆他他们们收收集集的的石石头头,玛玛丽丽娜娜建建议议:“你你可可以以把把他他们们按按大大小小归归类类,然然后后再再按按颜颜色色分,或是同时按颜色,形状分。分,或是同时按颜色,形状分。”n空间运算空间运算n具具有有空空间间知知觉觉的的恒恒常常性性,能能明明白白时时空空、速速度度间间的的关关系系,并建构出与周围环境相类似的认知地图。并建构出与周围环境相类似的认知地图。n莉莉琪琪发发现现,卡卡车车阻阻塞塞人人行行道道没没有有改改变变她她回回家家的的距距离离,而而且且,如如果果她她在在相相同同的的时时间间内内比比玛玛丽丽娜娜跑跑得得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