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画一画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2、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3、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教学难点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主备人成员六年级数学老师教学过程教 师 行 为时间学 生 行 为时间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正比例的意义,而且会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那么我们能否用图的形式去直观表示两个城正比例的量的变化关系?二、新授1、填写表格,分析变化量的关系课件出示课本第44页看电影的人数与所付票费表(1)把表格补充完整2、认识正比例图像 出示PPT3(1)这个图表的横轴和纵轴表示什么?(2)根据表中的数据描点说一说它们是如何得到的吗?(3)请同学们把图上的各点连起来,然后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4)提问:请看大屏幕,A点是直线上的一点,谁说一说这一点表示的是什么意思?3、当堂练习完成课本第45页练一练的第1,2小题(1)学生独立完成(2)小组交流讨论(3)全班订正学生观察分析,做出判断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表格学生观察后答复: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票费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稳固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正比例的意义.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拟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开展。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认识正比例图像的特征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那么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三、稳固运用依次出示PPT4-6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四、小结本节课的收获是什么?个别学生答复质疑提升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完成课时作业设计画一画1、正比例图像:正比例图像是一条直线2、判断某一点是否在某条正比例图像上教 后 反 思4 /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