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元质检卷七遗传的分子基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72分)1.(2019广东中山一中高三二联)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S型活细菌B.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能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将无毒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活细菌C.在培养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S型细菌的蛋白质、多糖,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不会出现S型活细菌的菌落D.艾弗里等将DNA和蛋白质等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答案:A解析: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R型活细菌和S型活细菌。2.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理论上,沉淀物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B.沉淀物b中放射性的高低,与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C.若沉淀物b中有放射性,说明过程培养时间过长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经过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因此理论上,沉淀物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A项正确。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细胞外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若搅拌不充分,会导致沉淀物b中放射性增强,因此b中放射性的高低与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与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无关,B项正确,C项错误。上述实验过程只能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仅凭该实验还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项正确。3.(2019福建龙岩高三期末质检)若生物体内的DNA分子中(G+C)/(A+T)=a,(A+C)/(G+T)=b,下列关于两个比值的叙述,错误的是()A.a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B.DNA分子的一条单链及其互补链中,a值相同C.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b值不同D.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b值等于1答案:C解析:G与C之间有3个氢键相连,A与T之间有2个氢键相连,a值越大,G+C含量越多,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A项正确;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即(G+C)/(A+T)=a,则在每条单链中(G+C)/(A+T)=a,B项正确;DNA分子中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等于1,(A+C)/(G+T)=1,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b值相同,C项错误,D项正确。4.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32.9%7.1%B.17.1%32.9%C.18.7%1.3%D.31.3%18.7%答案:D解析:G和C占全部碱基的35.8%,那么A和T占全部碱基的64.2%,两条互补链的碱基总数相同,而且A和T的总数相同,那么每条链之中的(A+T)都占该链的64.2%,同理(G+C)在每条链中都占35.8%。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那么A与G分别占31.3%和18.7%,因为A与T互补、C与G互补,所以此链中A与G的含量,就是其互补链中T与C的含量。5.(2019湖北武汉5月模拟)现已知基因M共含有碱基p个,腺嘌呤q个,具有如右图所示的平面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M共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1.5p-q)个氢键B.图中a可以代表基因M,基因M的等位基因m可以用b表示C.基因M的双螺旋结构中,脱氧核糖和磷脂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D.基因M和它的等位基因m含有的碱基数可以不相等答案:D解析:基因M的每一条链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因此基因M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氢键数为2q+31/2(p-2q)=1.5p-q,A项错误;基因是由2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图中a和b共同组成基因M,因此基因M的等位基因m不能用b表示,B项错误;DNA双螺旋结构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C项错误;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而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少或替换,因此基因M和它的等位基因m的碱基数或排列顺序可以不同,D项正确。6.下图为真核细胞细胞核中某基因的结构及变化示意图(基因突变仅涉及图中1对碱基改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基因1链中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B.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中(A+T)/(G+C)的值减小而(A+G)/(T+C)的值增大C.R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参加转录过程,能催化核糖核苷酸形成mRNAD.基因复制过程中1链和2链均为模板,复制后形成的两个基因中遗传信息相同答案:B解析: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A项正确;图示基因突变时AT碱基对被GC碱基对替换,新基因中(A+T)/(G+C)的值减小,但(A+G)/(T+C)的值不变,B项错误;RNA聚合酶在细胞核中参与转录过程,C项正确;DNA复制时两条母链均为模板,复制形成的两个基因相同,D项正确。7.裂谷热是由裂谷热病毒(含有单链RNA)引起的,经蚊类媒介或接触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与裂谷热病毒的遗传物质相比,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中特有的物质是胸腺嘧啶和核糖B.裂谷热病毒的基因和人的基因的本质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人体细胞能为裂谷热病毒的繁殖提供模板、原料和能量等D.裂谷热病毒侵染进入人体后,在内环境中不会发生增殖答案:D解析: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而裂谷热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二者相比,前者特有的物质是胸腺嘧啶和脱氧核糖,A项错误;裂谷热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其基因的本质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项错误;人体细胞能为裂谷热病毒的繁殖提供原料和能量等,而遗传物质的模板是裂谷热病毒自身具有的,C项错误;裂谷热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内,其侵入机体后,在内环境中不会发生增殖,D项正确。8.某长度为1 000个碱基对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其中含腺嘌呤300个。该DNA分子复制时,1链首先被断开形成3、5端,接着5端与2链发生分离,随后DNA分子以2链为模板,通过滚动从1链的3端开始延伸子链,同时还以分离出来的5端单链为模板合成另一条子链,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1链中的碱基数目多于2链B.该过程是从2个起点同时进行的C.复制过程中两条链分别作模板,边解旋边复制D.若该DNA连续复制3次,则第三次共需鸟嘌呤4 900 个答案:C解析:环状双链DNA分子的2条链的碱基是互补配对的,所以1链和2链均含1000个碱基,A项错误;该DNA分子的复制起始于断口处,由于只有一处断开,故只有1个复制起点,B项错误;断开后两条链分别作模板,边解旋边复制,C项正确;该DNA分子含腺嘌呤300个,所以胸腺嘧啶也为300个,则鸟嘌呤有700个,第三次复制新合成4个DNA,则第三次复制时共需鸟嘌呤7004=2800(个),D项错误。9.(2018全国卷)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 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 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 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答案:B解析:在细胞中都会存在DNA和RNA与蛋白质结合成的复合物。染色体(染色质)就是蛋白质与DNA结合形成的结构,A项正确。在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与DNA的每一条链都要结合成DNA- 蛋白质复合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都存在DNA的复制过程,所以在原核细胞中也会存在DNA- 蛋白质复合物,B项错误。DNA的复制过程需要DNA聚合酶,C项正确。RNA是转录的产物,其模板是DNA的一条链,且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故该过程中复合物含有RNA聚合酶,D项正确。10.下图甲为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为染色体DNA上的基因表达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B.图甲中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为从左到右C.过程所需的原料分别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D.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或U与A配对的过程是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图甲中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是原核细胞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真核细胞中染色体DNA上的基因是先转录后翻译的。根据核糖体上多肽链的长度可知,图甲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到左。图乙中过程为逆转录,原料为脱氧核苷酸,过程为翻译,原料为氨基酸,过程为RNA的自我复制,原料为核糖核苷酸。图乙中过程均涉及碱基互补配对,但过程为DNA复制,涉及A与T配对,不涉及A与U或U与A配对,其他过程均有A与U或U与A配对。11.下图是两种细胞中主要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表达过程均主要由线粒体提供能量,由细胞质提供原料B.甲细胞没有核膜围成的细胞核,所以转录、翻译同时发生在同一空间内C.乙细胞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需要通过核孔才能进入细胞质D.甲、乙细胞均需要RNA聚合酶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细胞是原核细胞,乙细胞是真核细胞,甲细胞不含线粒体,A项错误;原核细胞的转录和翻译都发生在细胞质中,B项正确;乙细胞翻译的场所为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细胞核中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必须通过核孔才能进入细胞质,C项正确;甲、乙细胞内均存在转录过程,均需RNA聚合酶,D项正确。12.大肠杆菌中色氨酸合成途径需要 5 种酶,5 种酶的基因在DNA上的排列和基因表达过程如下图所示。当环境中缺乏色氨酸时,大肠杆菌就合成 5 种酶,将前体物质逐步转化为色氨酸,当环境中存在色氨酸并进入细菌中,5 个基因的转录就关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5个基因转录出一条mRNA分子并翻译成5种蛋白质B.5个基因协同表达有利于大肠杆菌适应不良环境C.大肠杆菌根据环境中营养物质的来源,调控许多基因的表达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程,直接控制了生物性状答案:D解析: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程,间接控制了生物性状,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8分)13.(13分)下图1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部分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图2为拟核DNA或质粒复制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1可以看出,DNA分子复制是。(2)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的条件是等,解旋酶的作用是。(3)图1中生物的DNA复制方式的意义是。(4)将不含放射性的拟核DNA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如果第一次复制时,图2中1、2处的放射性强度相同,证明DNA复制方式很可能是。(5)若图2中DNA在复制开始前的碱基总数是100个,其中T为20个,则复制一次需要游离的C个。答案:(1)多起点、双向复制,边解旋边复制(2)模板、能量、脱氧核苷酸、酶打开DNA分子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形成两条单链(3)提高了复制效率(4)半保留复制(5)30解析:(1)(3)图1中的复制起点有3个,每个起点处复制都是双向进行的,且边解旋边复制,这种复制方式有利于提高复制效率。(2)DNA复制需要模板、原料、酶、ATP等条件。(4)如果第一次复制时图2中1、2处的放射性强度相同,则表明新合成的DNA的两条链中含放射性的链都是一条,也说明了DNA复制属于半保留复制。14.(15分)为确定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的中间载体,科学家们做了如下研究。(1)依据真核细胞中主要位于细胞核内,而蛋白质合成在核糖体上这一事实,科学家推测存在某种“信使”分子,能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携带到细胞质中。(2)对于“信使”有两种不同假说。假说一,核糖体RNA可能就是信息的载体;假说二,另有一种RNA(称为mRNA)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信使。若假说一成立,则细胞内应该有许多(填“相同”或“不同”)的核糖体。若假说二成立,则mRNA应该与细胞内原有的结合,并指导蛋白质合成。(3)研究发现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立即停止,转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在此过程中,细菌细胞内合成了新的噬菌体RNA。为确定新合成的噬菌体RNA是否为“信使”,科学家们进一步实验。15NH4Cl和13C-葡萄糖作为培养基中的和碳源来培养细菌,细菌利用它们合成等生物大分子。经过若干代培养后,获得具有“重”核糖体的“重”细菌。将这些“重”细菌转移到含14NH4Cl和12C-葡萄糖的培养基上培养,用噬菌体侵染这些细菌,该培养基中加入32P 标记的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以标记所有新合成的噬菌体RNA。将上述被侵染后裂解的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大肠杆菌被侵染后(填“合成了”或“没有合成”)新的核糖体,这一结果否定了假说一。32P标记仅出现在离心管的,说明与“重”核糖体相结合,为假说二提供了证据。(4)若要证明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为“信使”,还需要进行两组实验,请选择下列序号填入表格。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细菌DNA混合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噬菌体DNA混合出现DNARNA杂交现象不出现DNARNA杂交现象组别实验处理预期结果12答案:(1)DNA(或基因)(2)不同核糖体(3)氮源蛋白质和核酸尿嘧啶没有合成底部新合成的噬菌体RNA(4)如下表组别实验处理预期结果12注1组与2组可整组互换位置,但全部填写正确才可。解析:(1)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在细胞核内,蛋白质合成在核糖体上,遗传信息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的过程,应有“信使”分子参与。(2)不同蛋白质的“信使”携带的信息不同,若核糖体RNA是“信使”分子,则细胞内应该有不同的核糖体。若mRNA是“信使”分子,则mRNA应该与细胞内原有的核糖体结合,指导蛋白质的合成。(3)15NH4Cl和13C-葡萄糖为细菌生长提供氮源和碳源,细菌利用以上物质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经过多代培养,将出现含有放射性标记核糖体的细菌。将“重”细菌转移到含14NH4Cl和12C-葡萄糖的培养基上培养,要探究“信使”是核糖体还是mRNA,需要用32P标记的尿嘧啶对新合成的噬菌体RNA进行标记,根据新合成的“信使”具有放射性的特点,确定“信使”的“真实身份”。对裂解的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的结果显示,核糖体均为“重”核糖体,说明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未合成新的核糖体。32P标记的噬菌体RNA仅存在于离心管底部,说明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重”核糖体结合,为假说二提供了证据。(4)若“信使”是新合成的噬菌体RNA,而不是细菌的核糖体RNA,则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分别与细菌DNA和噬菌体DNA混合,仅噬菌体RNA与噬菌体DNA混合出现DNARNA杂交现象,说明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为“信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