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说明书—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型名茶炒制机

上传人:秋乐****站 文档编号:232747160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72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说明书—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型名茶炒制机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机械设计说明书—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型名茶炒制机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机械设计说明书—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型名茶炒制机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与电子工程 系毕业设计 (论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型名茶炒制机2007年 6 月 4 日57摘 要本文根据传统炒茶工艺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将单片机控制技术应用于炒茶工艺中,实现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化炒茶。该系统解决了传统炒茶工艺中耗时长、对人员炒茶技术要求高、无法大规模生产等缺点。本机械将单片机的体积小、功耗低、价格低、品种规格系列化、硬件具有广泛的通用性、有专门的开发系统等优点结合起来,对制茶机的炒制方法跟对炒锅温度的控制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本文根据热电偶测温再经过放大器放大,模拟量经A/D转换器转换,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送给单片机,数字量和单片机内部存储数据比较后,再经过光电隔离,再控制可控硅进行对温度的控制。本设计以8031单片机为主体的控制系统构成一个能进行较复杂的数据处理和复杂控制功能的智能控制器,使其既可与微机配合构成控制系统,又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单片机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单片机根据输入的各种命令,进行智能算法得到控制值,输出脉冲触发信号,通过过零触发电路驱动双向可控硅,从而加热电炉。关键字:温度控制;热电偶传感器;A/D转换器;单片机Abstract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tea to fry the shortcoming which in the system craft exists, applies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control technology to the tea fries in the system craft, thus the intellectualized tea which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controls to fry the system. This system solved the traditional tea to fry in the system craft to consume the time long, fries the system specification to the personnel tea to be high, to be unable shortcoming and so on large scale production.This machinery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volume small, the power loss low, the price is low, the Variety specification seriation ,the hardware has the widespread versatility, has merit and so on special development system unifies, fries the system method to the system tea machine with to the wok temperature control to unify in together, has realized the automated production.This article after the thermo-element survey temperature, enlarges after the survey amplifier, the simulated signal transforms after the A/D switch, transforms the digital signal to transmit gives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the digital signal and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internal stored datum carries on the comparison ,the process photo electricity isolation, thus controls the silicon-controlled rectifier to carry on the control to the temperature . This design constitutes take 8031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s as the main body control system to be able to carry on the more complex data processing and the plurality of controls function intelligent controller, causes its both to be possible with the microcomputer coordination constitution control system, and may take an independent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control system, has a higher flexibility and the reliability.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basis inputs each kind of order, carries on the intelligentalgorithm to obtain the control value, the output pulse trigger pip , has triggered the electric circuit through zero to actuate the bidirectional silicon-controlled rectifier, thus heats up the electricstove.Essential character: Temperature control, thermocouple sensor, A/D switch ,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目 录摘 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第2章 单片机对炒茶过程的控制及各部分参数要求52.1 炒茶的总体过程及框图52.2 炒茶各环节的参数要求62.2.1 鲜叶摊放62.2.2 青锅62.2.3 微波加热62.2.4 摊凉回潮62.2.5 辉锅62.3 单片机对炒茶过程的控制及框图6第3章 单片机对温度传感器的控制83.1机械系统概述83.1.1系统的组成83.1.2系统优点83.2控制系统的工作步骤83.3单片机对温度传感器的控制过程93.3.1温度传感器的概述93.3.2温度信号测量103.3.3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113.3.4 A/D转换器及其电路14第4章 单片机系统的扩展194.1 系统扩展概述194.1.1常用扩展器件简介204.2存储器的扩展214.2.1程序存储器的扩展214.2.2数据存储器的扩展244.3 单片机I/O口的扩展(8155扩展芯片)254.3.1 8155的结构和引脚254.3.2 8155的控制字的及其工作方式274.3.3 8155与8031的连接274.4看门狗、报警、复位和时钟电路的设计284.4.1看门狗电路的设计284.4.2报警电路设计294.4.3复位电路的设计304.4.4时钟电路的设计314.5人机界面设计314.5.1 LED数码显示器的接口电路314.5.2键盘接口电路324.6 DAC7521数模转换接口344.7隔离放大器的设计344.8可控硅调功控温364.9单片机开关稳压电源设计36第5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375.4主要程序的框图375.2故障检测子程序385.3温度测量子程序39结论与展望40参考文献41致 谢 42附录43 第一章 绪 论1.1引言在我国现有的炒茶机的各种机型中很难找到技术含量高、特别是可以实现自动化加工、连续化生产的机械产品的不足与缺点,本机械将单片机的体积小、功耗低、价格低、品种规格系列化、硬件具有广泛的通用性、有专门的开发系统等优点结合起来,对制茶机的炒制方法跟对炒锅温度的控制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本文根据传统炒茶工艺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将单片机控制技术应用于炒茶工艺中,实现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化炒茶。该系统解决了传统炒茶工艺中耗时长、对人员炒茶技术要求高、无法大规模生产等缺点。通过生产新型机械和对旧机械的技术改造使制茶机能实现茶机的连续化、自动化生产。1.2机械制茶机的现状据估算,目前全国70%以上的茶己全部或部分使用机器炒制,自20世纪60年代出现炒茶机械化以来,各种杀青机、理条机、烘干机均有快速发展,各种机器的加工质量在各自相应的工序中能达到甚至赶超手工炒茶相应工序中的质量,但是每种机器只能完成一道或两道土序,因此加工效率较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制的多功能炒茶制机,如6CDM-42型多功能机集杀青、理条、压扁、辉干于一体,大大提高了炒茶的加工效率,但各工序之间是脱节的,即不能进行流水线生产。近年试制的电脑控制型龙井茶炒制机将土艺参数贮存于控制器中,对龙井茶加土过程中的温度、时间、转速及加压、停机等动作进行了自动控制,实现了龙井茶青锅与辉锅的自动化加工,进一步提高了加工效率,但是,受该系统中多功能机结构的限制,并没有实现流水线生产。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炒茶制机的自动化水平,实现炒茶的流水线生产,迫切需要研制适用于连续加工的多功能炒茶机。1.3 单片机技术现状单片机可应用于电话机、寻呼机、对讲机等电信设备,电视机、录像机、摄像机、VCD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电子玩具,计算机外围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工业控制设备、仪器仪表,军用设备等等。有人这样说:“凡是能想到的地方,单片机都可以用得上”,这并不夸张。全世界单片机的年产量数以亿计,应用范围十分广阔,许多科技期刊还专门开辟了单片机专栏。 单片机应用的意义不仅仅限于它的广阔范围以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还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以前,必须由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实现的大部分控制功能,现在已能使用单片机通过软件方法实现了。这种以软件取代硬件并能提高系统性能的控制技术称之为微控制技术。微控制技术标志着一种全新概念,随着单片机的推广普及,微控制技术必将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而单片机的应用必将更加深入、更加广泛。 目前,单片机正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方向发展趋势将是进一步向着CMOS化、低功耗、小体积、大容量、高性能、低价格和外围电路内装化等几个方面发展。下面是单片机的主要发展趋势: (1)CMOS化 (2)低功耗化 (3)低电压化 (4)大容量化(5)高性能化 (6)外围电路内装化串行扩展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通用型单片机通过三总线结构扩展外围器件成为单片机应用的主流结构。随着低价位OTP(One Time Programble)及各种类型片内程序存储器的发展,加之处围接口不断进入片内,推动了单片机“单片”应用结构的发展。特别是I C、SPI等串行总线的引入,可以使单片机的引脚设计得更少,单片机系统结构更加简化及规范化。随着半导体集成工艺的不断发展,单片机的集成度将更高、体积将更小、功能将列强。在单片机家族中,80C51系列是其中的佼佼者,加之Intel公司将其MCS 51系列中的80C51内核使用权以专利互换或出售形式转让给全世界许多著名IC制造厂商,如Philips、 NEC、Atmel、AMD、华邦等,这些公司都在保持与80C51单片机兼容的基础上改善了80C51的许多特性。这样,80C51就变成有众多制造厂商支持的,发展出上百品种的大家族,现统称为80C51系列。80C51单片机已成为单片机发展的主流。专家认为,虽然世界上的MCU品种繁多,功能各异,开发装置也互不兼容,但是客观发展表明,80C51可能最终形成事实上的标准MCU芯片。 我国在80年代初就开始引进了单片机,在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自行研制了开发工具和应用软件,根据我国的实际生产需要和借鉴国外单片机应用实例,逐步在我国开展了单片机的应用工作,现在各行各业都可看到单片机应用的踪迹。 与世界的单片机发展,应用情况相比,我国处于相当落后的状态。据统计,1995年我国单片机产品的实际产量仅为1000万片,占世界产量的百分之几,人均单片机的拥有量还不足一片。从单片机使用角度看,我国单片机使用面虽广,但是使用的批量也仅集中在空调,洗衣机及电饭煲等家用电器中。可见我国的单片机市场很大,尤其在智能仪表和智能传感器,通讯,测控网络和现场总线,农用单片机以及智能IC卡等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前景,可以大大拓帘单片机应用领域。1.3.1单片机在机械控制中的发展状况电机是与电能的生产、传输和使用有着密切关系的电磁机构。在日常生活中,电机的使用随处可见,比如:在很多场合大量使用各种电动机作为原动机,用以拖动各种机械设备;在军事、信息和各种自动控制系统中,使用大量的控制电机,作为检测、执行和计算等元件。电机运动控制技术以电力半导体变流器件的应用为基础、以电动机为控制对象、以自动控制理论为指导、以电子技术和微处理器控制及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为手段,并且与检测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相结合,构成一门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学技术。在生产设备和过程自动化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真正意义上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是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当时是晶闸管、引燃管,而后是磁放大器、磁饱和电抗器作为静止变流器,形成了新一代电机运动控制系统。随着新型电力电子器件、自动控制理论以及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电机运动控制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到了21世纪的今天,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的技术水平更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无论是应用的广泛程度,还是研究的深入程度都是过去人们想象不到的。1.3.2单片机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单片机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在很多的电子产品中也用到了温度检测和温度控制。随着温度控制器应用范围的日益广泛和多样性,各种适用于不同场合的智能温度控制器应运而生。在科研、生产中,常常需要对某些系统进行温度的监测和控制。需检测和控制的温度系统一旦确定,其热惯性大小和散热等各项硬件条件就确定了。这时,影响系统热平衡的因素主要有:系统温度T、设定温度Ta、系统周围的环境温度Ts 以及加热方式和调节方法。目前已有的实现温控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油浴恒温法、比例式、积分式及其组合的调节方法等等,其中有的方法达到热平衡需要的时间很长,但是其控温精度很高,而有的是达到热平衡的时间短,但其控温精度却不够高。1.4热传感器的发展现状温度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自然界中的一切过程无不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传感器是最早开发,应用最广的一类传感器。根据美国仪器学会的调查,1990年,温度传感器的市场份额大大超过了其他的传感器。从17世纪初伽利略发明温度计开始,人们开始利用温度进行测量。真正把温度变成电信号的传感器是1821年由德国物理学家赛贝发明的,这就是后来的热电偶传感器。五十年以后,另一位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铂电阻温度计。在半导体技术的支持下,本世纪相继开发了半导体热电偶传感器、PN结温度传感器和集成温度传感器。与之相应,根据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相继开发了声学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微波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检测温度的器件,其种类最多,应用最广,发展最快。众所周知,日常使用的材料及电子元件大部分特性都随温度而变化。最常用的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产品。1.5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1、课题来源: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化技术在炒茶中的实际应用。2、研究内容:本设计研究了炒茶过程在单片机控制下,如何运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在用反馈程序校正正确温度。除此之外,在硬件电路设计上考虑如何采用各种措施减小系统干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3、研究结果:经过研究设计,实际运行,该系统具有以下基本功能:用户可根据茶叶的品种特点来进行炒茶温度的调整。智能型自动炒茶。具有故障检测功能,当各元件出现问题时,可自动报警。可显示当前温度。系统死机时,可自动复位恢复工作。 1.6 毕业设计任务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是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我的主要任务是应用软件设计和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大体为以下五项内容:1、单片机控制智能炒茶技术现状和发展:主要介绍其系统的目的和意义,单片机的发展史一直到广泛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其优越性越来越多,主要是CMOS化、低功耗化、低电压化 、大容量化 、高性能化 、外围电路内装化。2、单片机炒茶控制系统的框图及个主要参数要求 ,主要介绍茶叶炒制过程及在其炒制过中要注意的几点要求,单片机对其温度系统的控制框图。3、系统硬件设计(主电路、控制电路),涉及到炒茶机械系统的概述和系统的优缺点及其操作步骤,温度传感器的发展及在炒茶过程中的应用,放大器及其电路的介绍,A/D转换器在系统中的应用、选择及其主要功能和构成图。4、单片机系统的扩展,主要介绍了常用器件的扩展,存储器的扩展,数据存储器的扩展,单片机I/O接口的扩展,单片机控制的主电路的设计,温度传感器的设计,人机界面设计,前向输入通道设计和后向输出通道设计,及一些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5、应用软件设计:主要介绍了控制系统程序设计主要包括初始化程序、停机程序、主运行程序、报警程序;整个系统程序的工作过程以及编程中应注意的细节。总之,在本次设计中,必须完成图表:论文说明书、控制电路图、 程序流程图、程序清单等。 第二章 单片机对炒茶过程的控制及各部分参数要求2.1 炒茶的总体过程及框图鲜叶摊放6-8h分筛青锅8min使茶叶脱水摊凉回潮回潮40-60 min辉锅4-6min使茶叶定色型微波加热使茶叶水份符合标准图(1)炒茶过程的框图2.2炒茶各环节的参数要求2.2.1鲜叶摊放一般鲜叶摊放厚度3-6 cm,摊放6-8h,至手感捏叶有自然弹性,不粘手不戳手,含水量68%一70%时炒制。2.2.2 青锅炒制机,投叶炉膛温度一般在240(相当于锅体120左右),将鲜叶快速均匀地投入锅中,可听到“喳喳.”响声。每锅投叶量为250一450g,炒手带着鲜叶,锅内茶叶翻炒2-3 min后,叶了开始萎瘪,梗了发软,叶色发绿,炒手开始捺扭茶叶。初始宜轻,以后根据茶叶干燥程度逐步加重压力,并用微电脑控制调控方式讲行炒制,促使芽叶扁平成条,至手感芽条还有韧性,含水率在感茶条还有韧性,含水率在30%一40%时即可停机出叶。青锅时间一般需8 min左右。2.2.3微波加热当茶叶经过青锅后在同一时间经过烘箱传送加热,并通过微波技术使茶叶的水份达到要求.从而使茶叶的口感跟佳,使得机器茶有人工茶的口感。2.2.4 摊凉回潮快速摊凉,并回潮40-60 min,经簸、拣筛后即可辉锅。2.2.5 辉锅炒制机辉锅,投叶炉膛温度一般在200(相当于锅体80左右),青锅叶两锅并一锅均匀地投入锅中,芽叶自然翻炒1min,手感回软发烫,调整炒手扭力,采用微电脑调控方式进行压捺、摊磨。炒制1. 5 mir生右,茶条手感还有韧性,折不断时,调整炉膛温度下170左右,加扭程度到最重,然后再炒制1 min左右,其间适时调整微电脑调控方式,至茶叶扁平光滑,折为断时,即可调减压力,停机出叶。辉锅时间一般需4-6min。2.3单片机对炒茶过程的控制及框图框图中各部分参数具体说明如下:(1)1#锅体温度:青锅投叶炉膛温度在240(相当于锅体120左右)。(2)2#锅体温度:青锅在2-3 min后,调整炉膛温度至220左右。(3)3#烘箱温度:青锅开始时烘箱升温,使得茶叶喊水在3040。(4)4#锅体温度:辉锅投叶炉膛温度在200(相当于锅体80左右)。(5)5#锅体温度:辉锅炒制1.5min后,调整炉膛温度至170左右。单片机温度设定温度显示温度报警传感器温度检测2#温度控制1#锅体温度1201#温度控制4#锅体温度802#锅体温度1104#温度控制5#温度控制5#锅体温度703#温度控制3#微波传感器控制温度图(2) 炒茶温度控制系统框图第三章 单片机对温度传感器的控制3.1机械系统概述机型主要由长形半圆炒茶锅、长形炒叶板、传动机构、热源装置、控温仪表和机架等组成。长形半圆炒茶锅用薄钢板卷制,直径约60cm,锅口后半部装有挡叶罩板,中部装有主轴,主轴两端通过放射形撑杆装有4块长板形炒手,炒板上敷有弹层。炒叶板由主轴带动可实现对锅内加工叶的翻炒,由于主轴两端弹性装在机架上并在凸轮轨道的控制下,使得炒叶板通过锅底时与锅壁间隙最小,从而实现加压;为了使加压更有效,同时还设有脚踏板,当踩下踏板后通过连杆使整个主轴和炒叶板部件向下,炒叶板便对加工叶施以重压并使其在锅壁上产生一定滑动,起到磨光作用。锅的下方装有热源装置,使用温控仪调控锅温。3.1.1系统的组成炒制机由曲线形炒茶锅、机架、热源、炒手、加压装置、传动结构和微电脑控制系统等机构组成,曲线形炒茶锅以薄钢饭冲压而成。机架山角钢焊接,外装护板,炒茶锅、热源、传动机构、加压装置都装在机架。热源采用电热管加热,设置在炒茶锅下部,以硅藻上保温材料一隔热,通过微电脑控温系统的温控设置,直接对锅体加温、炒手由炒板和划杆组成。划竿是一块直线形钢片,一端折边,与炒板一起联结在炒叶锅内部的炒动轴和凸轮上。传动机构山电机,V带、链轮、减速箱组成,带动传动轴,使炒乎在凸轮轨迹上顺时针运转。3.1.2系统优点茶炒制机结构较为简单、易于操作,使用得当情况下炒制的龙井茶和扁茶品质较好,加上机器加工制造技术也较简单,成本也比较低而且能对旧机器进行改造。3.2控制系统的工作步骤炒手在微电脑控制系统的调控下,形成二种不同的炒制方式:第1种是炒板在锅内塌炒一下,翻炒一下;第2种是炒板在锅内塌炒一下,翻炒一下;第3种是炒板在锅内塌炒一下,翻炒一下。因此,产生不同的炒制效果。加压装置采用手调和脚踏相结合,其连杆联接凸轮,通过调整凸轮的位置,使加压的轻重效果不同,加压轻重程度由机架上的导杆显小。 炒制机作业时,热源对炒叶锅加热,开动电机,传动机构带动传动轴,使炒手在凸轮轨迹上作顺时运转。在适宜温度控制下,将鲜叶均匀投入炒茶锅内,随着炒板和划竿运转,并通过锅壁的高温炒制,加上叶的酶活性很快被破坏,完成杀青上序。加上叶在炒制过程中,由于炒叶板、划竿的特殊结构与炒茶锅的有机结合,加上叶能够沿轴向顺序排列,被不断翻炒卷紧,得以杀青、理条。当杀青叶理条到一定程度,可用控制力式进行炒制,直至完成青锅作业。青锅叶摊凉回潮,使茶条水分分布均匀。摊凉结束,将青锅叶两锅的量投入一锅,继续翻炒理条,待茶条回软时理条结束,加重炒手,采用适宜调控方式进行炒制,在不同力的作用下,使加上叶在干燥的同时使茶条变得扁平光滑,直到全部成形,完成龙井茶个程加上。为了适应不同炒制阶段的上艺需要,微电脑控制扁形茶炒制机设置不同的炒制力式和路径,使炒板的炒制动作可按加上叶进程变化需要灵活调控掌握;同时,微电脑控制系统可根据炒制过程中锅温需要灵活调控电热管开关,保证加上叶质量。3.3单片机对温度传感器的控制过程温度传感器单片机放大器及放大电路A/D转换器及电路图(3)单片机控制温度传感器的框图3.3.1温度传感器的概述近百年来温度传感器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含敏感元件),主要是能够进行非电量和电量之间转换。2、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控制器。3、智能温度传感器。目前,国际上新型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想数字式、集成化向智能化及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分立式温度传感器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模拟集成温度控制器智能温度传感器智能温度控制器3.3.2温度信号测量温度信号测量由三端稳压器VR时(被测电压输入绝对值大于参考电压),OR端输出低电平1916DS1DS4多路选通脉冲输出端。DS1对应千位,DS4对应个位。每个选脉冲宽度为18个时钟周期,两个相邻脉冲之间间隔为2个时钟周期2023Q0Q3BCD码数据输出线,其中Q0为最低位,Q3为最高位。当DS2、DS3和DS4选通期间,输出三位完整的BCD码,即09十个数字中任何一个都可以。但在DS1选通期间,Q0Q3除了表示千位的0或1外,还表示了转换值的正负极性和欠量程还是过量程24VDD正电源端。典型值为+5V5G14433功能框图图(12)5G14433的功能框图二、极限参数电源电压:-0.8V+18V; 任意端输入电压:-0.5V(VDD+0.5V); 任何端最大允许电流:10mA; 存储温度:-65+150。三、推荐工作状态表3-4 工作状态表参数名称符号最小值典型值最大值单位电源电压VDD-5+5V模拟输入电压Vx-2+2V电源电流IDD-2+2mA时钟频率fLCK60kHz工作温度TA-40+85参考电压VR0.22.0V四、应用信息尽管5G14433外部连接元件很少,但为使其工作于最佳状态,也必须注意外部电路的连接和外接元件的选择,其实际连接电路如图所示。为了提高电源抗干扰的能力,正,负电源分别通过去耦电容0.047uF、.0.02uF与Vss(VAG)相连。图中DU端和EOC端短接,以选择连续转换方式,使每一次转换的结果都输出。图(13)5G14433的外部连接电路图当C1=0.1uF,VDD=5V,fCLK=66KHz时,若Vxmax=+2V,则R1=480K;若Vxmax=+200mV,则R1=28K。外接失调补偿电容固定为0.1uF。外接时钟电阻Rc=470 K时,fLCK66KHz;当Rc=200K时,fLCK=140KHz。实际电路中一般取Rc=300 K。第四章 单片机系统的扩展4.1系统扩展概述MCS51系列单片机的功能较强,从一定意义上说,一块单片机就相当于一台单片机的功能。这就使得在智能仪器、仪表、小型检测及控制系统、家用电器中可直接应用单片机而不必再扩展外围芯片,使用极为方便。但对于一些较大的应用系统来说,单片机片内所具有的功能将显得不足,这时就必须在片外连接一些外围芯片。这些外围芯片,既可能是存储器芯片,也可能是输入/输出接口芯片。一、系统的扩展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外部程序存储器的扩展;外部数据存储器的扩展;输入/输出接口的扩展;管理功能器件的扩展(如定时/计数器、键盘/显示器、中断优先编码等)。二、系统扩展的基本方法:1、使用TTL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进行扩展。这是一种常用的简单扩展方法。根据微机系统与总线相连应符合“输出锁存、输入三态”的原则,可以选用TTL锁存器作为输出口,三态门作为输入口。例如,可以采用74LS273、74LS373、8282、8283等器件作为具有锁存功能的输出口。选用8282、8287、74LS244、74LS245等器件作为三态输入口。也可以采用D触发器、RS触发器作为外设与CPU间通信的应答联络控制电路。这种扩展方法适用于较简单的扩展系统。2、采用Intel MCS80/85微处理器外围芯片来扩展。由于Intel公司在研制单片机时使其具有MCS80/85的总线标准,从而可以用MCS80/85系列的外围芯片来扩展MCS51单片机系统。3、采用为MCS48系列单片机设计的一些外围芯片,其中许多芯片可直接与MCS51系列单片机选用。4、采用与MCS80/85外围芯片兼容的其它一些通用标准芯片。图(14)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总体框图4.1.1常用扩展器件简介一、总线驱动器74LS244总线驱动器74LS244经常用作三态数据缓冲器,74LS244为单向三态数据缓冲器,而74LS244为双向三态数据缓冲器。单向的内部有8个三态驱动器,分成两组,分别由控制端1G和2G控制;双向的有16个三态驱动器,每个方向8个。在控制端G有效时(G为低电平),由DIR端控制驱动方向;DIR为“1”时方向从左到右(输出允许),DIR为“0”时方向从右到左(输入允许)。74LS244的引脚如图(15)所示。图(15)74LS244的引脚二、地址锁存器74LS37374LS373是一种带输出三态门的8D锁存器,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图(16)74LS373的结构图其中:1D8D为8个输入端。1Q8Q为8个输出端。G为数据打入端:当G为“1”时,锁存器输出端状态(1Q8Q)同输入状态(1D8D);当G由“1”变“0”时,数据打入锁存器中。OE为输出允许端;当OE0时,三态门打开;当OE1时,三态门关闭,输出呈高阻。在MCS51单片机系统中,经常采用74LS373作为地址锁存器使用,其连接方法如图(17)所示。其中输入端接至单片机的口,输出端提供的是地址的低位,端接至单片机的地址锁存器信号。输出允许端OE接地表示输出三态门一直打开。 图(17)74LS373的结构图4.2存储器的扩展4.2.1程序存储器的扩展半导体存储器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和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两大类,前者主要用于存放数据,后者主要用于存放程序。只读存储器的特点是信息一旦写入之后就不能随意跟更改,特别是不能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写入新的内容,而只能读出其中的内容,故称之为只读存储器;只读存储器的另一个特点是断电以后信息不会消失,能够长久保存。只读存储器是由MOS管阵列构成的,以MOS管的接通或断开来存储二进制信息。按照程序要求确定ROM存储阵列中各MOS管状态的过程叫做ROM编程。根据编程方式的不同,ROM可分为以下3种:1、掩摸ROM 2、可编程ROM(PROM)3、可擦除ROM(EPROM或E2PROM)一、 EPROM2764简介1、2764的引脚自从EPROM276芯片被逐渐淘汰后,目前比较广泛采用的是2764芯片为双列直插式28引脚的标准芯片,容量为8K8位,其管角如图(18)所示。图(18)2764的引脚其中:A12A0:13位地址线。D7D0:8位数据线。CE:片选信号,低电平有效。OE:输出允许信号,当OE=0时,输出缓冲器打开,被寻址单元的内容才能被卖出。Vpp:编程电源,当芯片编程时,该端加上编程电压(+25V或+12V);正常使用时,该端加+5V电源。(NC为不用的管脚)。2、 2764的工作时序2764在使用时,只能将其所存储的内容读出,其过程与RAM的读出十分类似。即首先送出要读出的单元地址,然后使CE和OE均有效(低电平),则在芯片的D0D7数据线上就可以输出要读出的内容。其过程的时序关系如图(19)所示。图(19)时序图EPROM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于它可以反复擦除,即在其存储的内容擦除后可通过编程(重新)写入新的内容。这就是用户调试和修改程序带来很大的方便。EPROM的编程过程如下:(1)擦除:如果EPROM芯片是第一次使用的新芯片,则它是干净的。干净的标志通常是一个存储单元的内容都是FFH。若芯片是使用过的,则它需要利用紫外线照射其窗口,以便将其内容擦除干净。一般照射击1520min即可擦除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