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福田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23170556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福田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深圳市福田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深圳市福田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圳市福田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5八上钦州期末)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B . 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C . 妄自菲薄 , 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D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2. (2分) (2017杭州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交警部门采用的环西湖单向交通组织和公交优先体系,让“十一”黄金周期间西湖景区的交通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B .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要以民为本,这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改善“公益类科技就是低端技术”的偏见,从制度上着手打造民生科技。C . 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考试时又没有按照要求仔细审题,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D . 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民族共同生活、互相融合,加上北方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更多的是出于人民厌倦四分五裂多战乱的现状,盼望结束战乱分裂,为隋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3. (9分) (2011扬州) 默写。(1) 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 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3) 身无彩凤双飞翼,_。(李商隐无题)(4) _,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5) 塞下秋来风景异,_。(范仲淹渔家傲)(6) _,不悱不发。(论语)(7) _,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8) 自强不息的人即使到了老年,也会用“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来激励自己。(用曹操步出夏门行中的名句填写。)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1分)4. (11分)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xntnxgunlitng_衣草_塌废_浇_缝流_干涸缝隙酬劳琢磨沉默寡言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5. (5分) (2017九上石景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故事,将苏东坡或苏小妹的回文诗抄写在答题卡上。苏小妹与长兄苏东坡正荡舟湖上,忽然有人送来苏小妹的丈夫秦少游的一封书信。打开一看,竟是一首怪诗(图一)。苏小妹立即悟出其中奥秘,读出了这首叠字回文诗:“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苏氏兄妹才思敏捷,当即提笔各写了一首回文诗(图二,图三),派人送与秦少游。图一图二图三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6. (19分) (2019七下濉溪期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乙】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 , 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 , 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 , 六幕相联如胠箧 , 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梵天寺木塔沈括)【注】级:层。布:铺排。贻(y):赠给。讫(q):完毕。弥束: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的束。弥:紧密。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面。胠箧:打开的箱子。胠箧,音qqi。胠:从旁边打开,打开。履:走,踩踏。(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山门圮于河 圮:_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_遂反潮流逆上矣 遂:_患其塔动 患:_(2) 翻译下列句子。 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3) 读了【甲】文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请用原文回答) (4) 河中石兽与梵天寺木塔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7. (14分) (2017九上余杭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雷义字仲公,豫章鄱阳人也,少与同郡陈重为友,俱学鲁诗、颜氏春秋。太守张云举重孝廉, 重以让义,云不听。义明年举孝廉,重与俱在郎署。后雷义为尚书侍郎,有同台郎坐事,当居刑作。义默自表取其罪。同台郎觉之,委位自上,乞赎义罪。顺帝诏皆除刑。义归,举茂才,让于陈重。刺史不听, 义遂阳狂披发走,不应命。乡里为之语曰:“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三府同时俱录二人。宰相王起,长庆中再主文柄,志欲以白敏中为状元,病其人与贺拔惎为交友,惎有文而落拓。因密令亲知者申其意,令敏中与惎绝。亲知者告之,敏中欣然曰:“皆如所教。”既而惎果造门左右欺以敏中他适惎迟留不言而去。俄顷,敏中跃出,连呼左右召惎,于是悉以实告,乃曰:“一第何门不致,奈轻负至交?”相与欢醉。前人睹之,大怒而去,告于起起曰:“我比只得白敏中,今当更取贺拔惎矣。”(选文有删改)【注】委位:放弃职位。阳:通“佯”,假装。主文柄:担任主考官。惎:读音(j)落拓:豪放,不拘小节。(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太守张云举重孝廉(选拔)B . 义默自表取其罪(启奏,上表)C . 病其人与贺拔惎为交友(生病)D . 大怒而去(离开)(2) 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既而惎果造/门左右/欺以敏中他适/惎迟留不/言而去。B . 既而惎果造/门左右欺以敏中/他适惎迟留/不言而去。C . 既而惎果造门/左右欺以敏中/他适惎迟留不/言而去。D . 既而惎果造门/左右欺以敏中他适/惎迟留/不言而去。(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刺史不听,义遂阳狂披发走,不应命。一第何门不致,奈轻负至交?(4) 雷义和白敏中对待朋友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结合两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8.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宣纸今年以来,已陆续有40多名书画家从全国各地而来,入驻黄公望村。据说,原因之一是为了一种纸元术纸,用起来“有历史感,而且不比宣纸差”。其实,对学生而言,富阳的宣纸更有名。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泾县,唐代隶属宣州府,因而得名。宣纸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纸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纸的制法是利用造纸机把纸浆平铺在网上而形成薄薄的纸页,再经过烘干而卷成纸卷;宣纸却是用传统方法手工焊成一张张湿纸,贴在墙上干燥而成。由于这点不同,宣纸的性能也与一般纸不一样。那么,宣纸有哪些特性呢?宣纸有润墨性。落墨于宣纸时,纸面会产生“发涸”的效果。普通纸发涸会使字或线条模糊不清,也不会出现晕状化开现象;而宣纸发涸会使墨色随水分逐渐向周围扩散,呈近似圆形的波浪式的变化。无论是重写还是轻描,都能显示清晰的层次,书画家们在画山水的时候,这种“墨分五色”的层次感凸现得尤为明显。几笔相交,均留笔痕;笔痕交叉处,浓淡有致,能充分展示画的意境,产生出作品的立体效果。浓墨乌而鲜艳,淡墨淡而不灰,书法家们在宣纸上笔走龙蛇,无论是作一气呵成的草书,还是一丝不苟的篆楷,都能随心所欲,挥洒自如,充分体现出艺术的妙味。宣纸有耐久性。宣纸的寿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新闻纸的“寿命”更短,五六十年后就会变黄,发脆。宣纸的耐久性也是由自身的原材料特性所决定的。原因是原材料经过反复的石灰浸渍、蒸煮和长时期的日光雨露漂白后,化学反应趋于稳定,造纸用的青檀皮等原材料中容易产生质变和虫蛀的木质已被消除。青檀皮的坚韧纤维使得纸张坚固而耐久。现保存完好的历代书画艺术珍品、古籍、文献、印谱,历千年而不腐,就是宣纸“纸寿千年”最好的佐证。所以,宣纸算是纸中的“老寿星”了。宣纸的耐久性还与它的pH值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测定,绝大多数宣纸pH值都在83左右,呈碱性状态。因为宣纸呈碱性,这使其能够抵抗空气中“酸性气体”的侵蚀,其纸内纤维才不易发生化学变化,纸也不易出现颜色变黄、强度下降等情况,所以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宣纸有变形性。宣纸能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适当伸长或收缩,它不怕折揉,可以重新装裱,即使折揉很多次,一经装裱便能整洁如新。(1) 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所指代的内容 由于这点不同,宣纸的性能也与一般纸不一样。 这使其能够抵抗空气中“酸性气体”的侵蚀。(2) 本文围绕宣纸,具体说明了哪些内容?请分点简要概括。(3)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宣纸,但多次提到一般纸、普通纸、新闻纸,有什么作用?(4) 下列判断都是错误的。请指出其错误所在,并简述理由。 书画家们在画山水的时候,能有“墨分五色”的层次感,这是因为他们用墨浓淡有致。 宣纸能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伸长或收缩,它不怕折揉,可以重新装裱。9. (4分) (2017八上萍乡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内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然而刹那同,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一一一一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1)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比喻)B . 选文中用“无边无垠“坦荡如砥”分别写出了黄土高原的平坦和高大,突出其雄伟。C . 选文第二段中的第一个破折号表示解释,而第三段中的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换D . 选文中作者一再赞美高原“雄壮”伟大”的目的是为了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2) 下列对选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中先描写高原的“雄壮”伟大”,然后写景色的“单调”,就赞美白杨树来看,是采用了对比烘托的写法B . 选文第三段中巧妙地把“普通”和“不平凡”这两者统一起来,以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来说它极平常、“极普通”,但以它的外形美,尤其是它的内在美来说它又是不平凡的。C . 联系全文来看,作者描写高原景色的目的是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它傲然挺立的形象,暗写西北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表达主题傲准备。D .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的语句,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突出作者的认识情感,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8浙江模拟) 请以“这一刻,我懂了”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11. (10分) 运用你课外积累的知识,按要求答题。(1) 水浒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他们是_、_、宋江。(2) 鲁滨逊认为荒岛可分为_和_两季。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3-1、3-2、3-3、3-4、3-5、3-6、3-7、3-8、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1分)4-1、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5-1、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6-1、6-2、6-3、6-4、7-1、7-2、7-3、7-4、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8-1、8-2、8-3、8-4、9-1、9-2、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11-1、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