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23075629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漳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省漳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省漳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漳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踱步(du)远眺(tio)俯瞰(kn)兴奋(xn)B . 削弱(xu)亲昵(n)面颊(ji)迢迢(tio)C . 证券(qun)颁布(bn)萦绕(yn)目睹(d)D . 荡漾(yn)荟萃(hu)炯炯(jin) 纵横(hn)2. (2分) (2015高一上雅安期中) 下列各项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叱(ch)骂瞋chn目寥廓轻歌慢舞B . 创伤(chung)勾(gu)当惆怅偃旗息鼓 C . 装载(zi)箕踞(j)缘分题要钩玄D . 隽永(jun)琐屑(xu)扫描剑拔弩张3. (2分) (2019高三上通州期末)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对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_,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这一规律不仅仅适用于中国。美国在20世纪不断走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一战、二战后的大多数时间里,坚持推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才_了经济繁荣与技术飞跃,而选择_,将国际贸易视为零和博弈,则往往带来经济萧条和收缩。A . 破茧化蝶催生以邻为壑B . 脱胎换骨产生独善其身C . 脱胎换骨催生以邻为壑D . 破茧化蝶产生独善其身4.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要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除了重视宣传教育外,还需依靠加强行人过马路的设施、科学设置红绿灯间隔时间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B . 西方某些国家宣布,为防止官方通讯、私人通讯以及其他各类型通讯不再受其他国家的监听,他们将联合建立一个安全的电子通讯体系。C . 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专家评委,对部分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选手赞不绝口,认为本届金钟奖竞赛水平高,选手的发展值得期待。D .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广州城区周边不少古村落引入现代城市管理模式,面貌焕然一新,但原本的乡土味也或多或少被冲淡了。5. (2分) (2017高三下江苏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最后的建议, , , , , , 让它们在文学的领土上争得各自的地盘。( )充满活力的批评必须富有攻击性适度的流派之争都应当被恢复起来批评应该有助于催生价值观与趣味的分化具备维护个人观点的强劲自卫能力为制定并部署建立这样的文学生态环境之计划A . B . C . D . 6. (2分) (2019高一上台州月考) 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风撩起我们的长发像一曲蓝色的多瑙河飘飘荡荡。(六月,我们看海去)B . 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想北平)C . 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神的一滴)D .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获得教养的途径)7. (2分) (2016江苏)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 .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B .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C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D .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8. (2分) 对下列划线字的解释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 . 憎恶(讨厌)善善恶恶(坏事)恶乎待哉(什么)恶了高太尉(憎恨)B . 强横(粗暴)妙趣横生(纵横杂乱)飞来横祸(意外的)一脸横肉(凶恶的)C . 即景(立即)非此即彼(就是)不离不即(靠近)成功在即(马上)D . 周济(救助)无济于事(有益)同舟共济(渡河) 缓不济急(帮助)9. (2分) 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 误落尘网中B . 开荒南野际C . 蚓无爪牙之利D . 狗吠深巷中10. (2分) 下列句子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 . 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都将被他们俘虏B . 持千金之资币物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C .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于是拿起他的匕首给秦王D . (沛公)脱身独去,已至军矣沛公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11. (2分) 对虞美人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上片以“春花秋月何时了”起句,春花秋月都是美好的事物,词人却发出了“何时了”的疑问,可见囚禁的生活对李后主来说是极其悲苦的。B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将故国的衰亡与天地的变化联系在一起,以一个失国之君的口吻,直抒亡国之恨。C . 下片“雕栏玉砌应犹在”是李后主遥望金陵的想象与感叹,只是朱颜改写出了物是人非的无限惆怅之情。“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江水”比喻源源不断的愁绪像东逝的江水一去不复返。D . 这首词,围绕一个“愁”字,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将人事的无常与天地的运行联系在一起,运用反衬的手法,以宇宙时空的永恒与无情,衬托出国家、人生的短暂与可悲。12. (2分) 下列句子描写林黛玉的是(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泪光点点,娇喘微微。A . B . C . D . 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1分)13. (6分) (2019高三上嘉兴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训俭示康(节选)(宋)司马光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酸、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量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昔正考父餿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知其及祸;及戌,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菜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修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这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注释】康:指司马康,司马光的儿子。正考父饘粥:正考父,春秋时期来国的大夫,孔子的远祖。髓,稠粥。粥,稀粥。(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同年:年龄相同的人B .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干:求取C . 走卒类士服类:像D . 子孙习其家风习:习染(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世以清白相承臣以供养无主B . 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均之二策C . 会数而礼勤到则披草而坐D . 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吾其还也(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先交代了自己的家世,表明勤俭持家是他们家一贯的作风,为结尾告诫儿孙应当厉行节约以保持优良家风作铺垫。B . 第二段写近年来士大夫家宴客追求奢靡,物品精致重情义,如果不是这样,人们就会认为他鄙陋吝啬,所以不跟着习俗随风倒的人就没有了。C . 最后一段连举古人与今人多个事例,通过正反对比论证,阐明行俭和行侈其结果迥异的道理,最后以训词收束全篇。D . 本文虽是告诫儿子,却不一味板着严肃面孔正面训诚,而是以翔实而鲜明的事例来说理,层层推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4)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14. (5分) (2019高二上芜湖期中)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准确的一组是( ) 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 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A .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B .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C .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D .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15. (4分) (2017济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诗产生于西周的礼乐政治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是政坛言说的产物,与歌并不同源,但却有着歌的一些元素。不过,它们的联系不在文字形式而在音乐。在西周,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为朝廷官员,言说对象为臣,言说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政治,故“诗”一开始就承担着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国语周语上载厉王时的邵公说:“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可见诗在西周时期的功能是补察时政。周代的礼乐政治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所以周代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一工作。礼记孔子闲居载孔子说:“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可见,在周代,战国以前的人将诗看做是礼乐的一部分,诗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歌则不同。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适合抒情而不适合言事。歌是一种大众表达情感意愿的形式,而非专门用来表达和传播礼乐伦理道德,不可能用来教化百姓。因而,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然已不能满足教化需要。于是,有了“诗”这一专门用于朝廷政治文体的产生和“歌”向“诗”的转变。这一转变,在“歌”之外确立了一种新的韵文形态,即诗的形态。这一形态与歌不同:一是它的本质不再是音乐而是“文学”。二是诗一产生就被赋予了政治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这一性质,除决定“诗”最初的作者主要应是朝廷的官员外,还确立了“诗”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因而,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而非普通百姓,言说的内容为政治而非个体的情感。三是诗多非即时即事的言说,多先为文字创作。且由于政治演说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定性,故诗句式齐整,口语成分和杂言较少,如大雅小雅。由于原始宗教祭祀少不了乐,音乐在原始宗教中具有神圣性,又能起着愉悦作用,所以,适应着礼乐政治而产生的“诗”,很自然地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将诗与音乐结合,有助于提高诗的地位。另外,当时的书写工具不发达,借助音乐可以使诗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诗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有利于承担礼乐政治的职能。不过,即使是使用文字与音乐结合这一形式,诗也与歌不一样。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没有音乐不能谓之歌。诗则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由于诗纳入了周代“乐”的系统,音乐和诗的对接才被固定下来,但配诗之乐是后来附加的。(选自赵辉歌与诗的起源及原始功能异同,有删改)(1) 下列有关先秦“诗”与“歌”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诗是政坛言说的产物并为西周的礼乐政治服务,与起源于原始宗教仪式的歌不同源。B . 诗与歌虽然在原始功能上不同,但诗却有歌的一些元素,它们的联系方式只在音乐。C . “歌”向“诗”的转变,是因为原有的歌在形式上不能满足通过礼乐教化臣民的需要。D . 诗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而歌产生时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诗在西周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所以诗就具有了政坛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B . 从周代到战国以前,人们把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因为它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C . 早期的歌适合于抒发个体的情感,借助音乐可以使歌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的作用。D . “诗”在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后,诗与音乐就开始结合起来。(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诗在当时社会承担着政治言说的两方面功能,一是可以补察时政,二是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B . 第一段中引用国语和礼记,论证了“诗”的产生与当时统治阶级的礼乐政治活动的紧密联系。C . 通过与“歌”的大量比较分析,本文重点论述了“诗”的起源、作用和所承担的更多的社会功能。D . 本文作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歌”无法满足统治者教化百姓的需要,因而才产生了“诗”这种形式。16. (20分) (2019高三上泸县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美丽乡村芦芙荭那天早上,他刚一进办公室,电视台的总导演就找到他。这些年,电视台和他有很多合作,他和总导演都合作成朋友了。他一看到总导演,就开玩笑说,是不是又要我找赞助?我都成了你们电视台的钱袋子了。总导演接过他递过来的烟,一屁股坐在沙发上,说,你说说,你除了钱,还能育什么?开过玩笑,总导演才言归正传,说,电视台准备拍一部关于乡村记忆的纪录片。地点选在你老家的那个村子,这一次,不要你出钱,但你得给我们帮帮别的忙。他的老家距县城有七十多里,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傍水的小山村。村子里的房子、门楼、院墙以及鸡舍、猪圈、牛栏清一色都是用青石板砌成。虽然没有街道,但户连户、舍连舍勾连成一片,错落有致,看起来特别美。他虽然离开村子多年,每年总会回去转上几次。这些年,他在城里盖起了一栋栋大楼,心里却总是割舍不了那些石板房。那里每个角落都有他美好的记忆。一听说在他老家拍电视片,他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你要我做什么?总导演说,是这样的,我们已到你的老家那个村子踩过几次景了,一切都满意,唯一缺的就是人了。缺人?他有些不明白。是的。你的老家你知道。这几年村子里的人外出的外出,搬走的搬走。那天我们去村子里踩景时才发现,偌大的一个村子几乎成了空村。只有四五户人家,而且都是老人。他说这我知道。总导演说,问题是,我们拍纪录片,不能拍个空村子吧,那么好的景致,没有人,拍出来又有什么意思呢?你想想,一个有人声有狗叫又有炊烟的村子出现在电视里该是多么美的画面呀。他明白了总导演的意思,可这比出钱的难度还大。别给我说难。我知道你的能耐,凭你在村里的威信,这事对你来说就不算个事。这事还真是个事。送走总导演,他就开始开始给村子里在外的人打电话。一开始,大家听说要在老家的村子里拍电视,都兴奋得不得了。可一说到具体的事情上,问题就来了,有的说生意忙走不开,有的说小孩要上学得照看,推三挡四找各种理由。尽管难度大,最终他还是做通了全村人的工作。他答应所有人、回村拍电视那几天生意上的所有损失都由他来承担。事情总算定了下来。今天还有一个意外之喜。村子里一户准备给孩子结婚的人家,也被他说动,决定将婚礼搬回村子里办。在摄制组开拍的前两天,他和村里的人相约着,拖家带口地回到了村子里。那时孩子们刚好放寒假。为了还原生活,他还买来了红辣椒、玉米棒子,将它们穿起来,挂在各家各户的山墙上。石板墙、红辣椒,一下子将所有人的记忆拉回到过去的岁月。生活其实是不用导演的。大人们平时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聚在一起,火塘里生起火,围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小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像自由的小鸟一样,在村子里追来跑去。偶尔响起一声两声狗叫,村子就一下子活起来了。电视开拍的第二天,那户给孩子结婚的人家,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场院里摆起了酒席,全村的人都来喝喜酒。主家还请来响器班子,吹吹打打地热闹了起来。大家几乎都忘了拍电视的事。电视片拍得是异常顺利。杀青那天,总导演握着他的手说,多么好的乡村生活呀,真有点儿舍不得离开呢。唯一遗憾的是,没有下雪,要是下一场雪,孩子们再在村子里打雪仗,堆上雪人就更有意思了。送走摄制组的那天晚上,他让老婆将炕烧热,美美地睡了一觉,这些年他真的没有好好睡过一次安稳觉。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真是好。早上起床,他一打开门,外面竟然下起了雪。昨天晚上他已想好,和大伙儿商量一下,这个春节就在村子里过吧。转过墙角,他却发现,村子里好多人正将他们带回来的行李往公路上搬。那里停着他们开回来的车。有些手脚麻利的,已经将车发动了起来。他们是在准备回城了。怎么就不能在村子里过一个年呢?他回过头往村子看去,此时,整个村庄一下子又安静了下来。雪越下越大,那纷纷扬扬的大雪似乎要将整个村子掩埋掉。(选自小小说选刊)(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小见大,通过人们回村拍纪录片的故事,反映了当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引人深思。B . “这事还真是个事”,借人物心理反映进城人员“回乡难”的社会现实,也说明“他”的能力和威望不够。C . 离乡的人们又回到村中,“几乎都忘了拍电视的事”,说明人们骨子里还是有着对于乡村的热爱与眷恋。D . 小说中的“他”与受邀回多的人们一样,都是长期在外的羁旅客,但是对故多的情结却又有差别。(2) 如何理解题目“美丽乡村”的内涵?请简要分析。 (3) 小说的结尾虽简短但耐人寻味,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17. (4分) (2018高一上成都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成分。 (1) 记念刘和珍君中描写真正的革命者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决不回避,都要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的句子:_,_。 (2) 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 (3) 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_,_。 五、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8. (5分) (2020高三下台州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下,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日趋多元,传统阅读、旅游社交、网络检索面对巨大的知识的存量,我们该怎么办?有的人好比老农,守住一亩三分地,一辈子汗滴禾下土,通过深耕细作获得丰收;有的人就如牧民,哪里水草丰美就去哪里居家觅食。时间久了,有的人“深耕细作”变成了专家,有的人“左右逢源”成为了杂家。正在知识大山上攀登的你,有着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1分)13-1、13-2、13-3、13-4、13-5、14-1、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15-1、15-2、15-3、16-1、16-2、16-3、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17-1、17-2、17-3、五、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