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现代文学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11)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1924年,沈从文开始发表作品,1927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oA. 蜜柑B. 柏子C. 萧萧D. 丈夫2. 李劫人的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描写了 19世纪末到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 国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被文学史誉为“大河小说,其中,写得最好的一部是()。A. 天魔舞B. 死水微澜C. 暴风雨前D. 大波3. 1943年,在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两位风格迥然不同,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家,一位是上海沦陷 区的张爱玲,一位就是延安解放区的()。A. 何其芳B. 艾青C. 赵树理D. 孙犁4.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有一篇最为人所称道,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这一评价固为过誉,然而,它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确也卓尔不凡。这篇小说是()A. 第一炉香B. 金锁记C. 倾城之恋D. 半生缘5. 20世纪50年代,河北、北京、天津的一批青年作家刘绍棠、从维熙、房树民、韩映山、冉淮舟 等,受孙犁的影响,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A. 山药蛋派B. 晋察冀派C. 荷花淀派D. 山茶花派6. 在新文学的重要刊物中,以胡适、陈西浸为代表的刊物是()oA. 诗B. 语丝C. 新青年D. 现代评论7. 1923年8月,鲁迅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是()oA. 狂人日记B. 呐喊C. 故事新编D. 彷徨8. 徐志摩在剑桥的优美风光中,与16岁的女孩双双坠人爱河,不惜与有孕在身的妻子提出离婚。几 经周折离婚后,却只好独自品尝失恋的苦痛和来自父母的责难,并开始了诗歌创作。这位引发诗人诗情的 女孩是()oA. 张幼仪B. 林徽因C. 陆小曼D. 王映霞9O茅盾的小说处女作和成名作是中篇小说()。A. 幻灭B. 灭亡C. 动摇D. 追求10. 最能体现曹禺创作成就的是他在后期创作中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和()。A. 雷雨B. 日出C. 原野D. 北京人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20世纪30年代,文艺斗争日趋激化,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A. 反对国民党政府“文化围剿”的斗争B. 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斗争C. 与现代评论派的斗争D. 与“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文艺自由论辩12. 在左翼文学、海派文学和京派文学三大流派之外,还有一些卓有成就却又游离于主流文坛之外的 独立作家,主要有:A. 巴金B. 沈雁冰C. 老舍D李动人13. 茅盾最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是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A. 春蚕B. 苦夏C. 秋收D. 残冬14. 1949年以前,赵树理发表了许多名重一时的小说,主要有:A. 小二黑结婚B. 李有才板话C. 实干家潘永福D. 李家庄的变迁15. 中国现代闲适派散文传承中三个最重要的作家是:A. 周作人B. 张恨水C. 林语堂D. 梁实秋三、填空题I每空2分,共30分)16.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17. 1936年6月发生的“两个口号”的论争,是指原左联成员围绕着“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 的大众文学” 口号展开的一场论争。18. 民众戏剧社创办的戏剧(1921)月刊,是新文学第一个专门的戏剧刊物。19. 诗人郭沫若在20年代创作了三部历史剧卓文君、王昭君、聂婪,后结集为三个叛逆的 女性出版。20. 周作人在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卷时,所收徐志摩的作品最多。21. 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出生于满族正红旗一个平民家庭。22. 在寒夜中,汪家最后以汪文宣的死亡、婆婆带着孙子不知去向、曾树生不知自己的将来该如 何把握而解体。23. 七月的名字是萧红起的,用以纪念全民抗战爆发的历史时刻。24. 1923年,戴望舒与施蛰存一起进入共产党人主办的上海大学文学系学习,1926年秋,二人又一同 加入共青团。25. 沈从文出生在湖南凤凰的一个军人家庭,曾祖母和祖母是苗族,母亲是土家族,身上流着湘西边 地军人和少数民族的血液,这对他后来的人生和创作产生了最基本的影响。2 6.穆时英的上海的狐步舞曾注明“一个断片”,是描述1931年的上海风情的长篇小说中国 19 31中的一节。27. 1927年郁达夫与王映霞在上海相遇后,几乎每天都要在日记里记下对王映馥的相思和爱慕,后结 集有日记九种出版。28. 诗人冯至还创作有著名的中篇小说伍子胥和抒情散文集山水。29. 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成功地塑造了华威先生的形象,暴露了国民党政府以假抗战的姿态控制抗 战领导权的真面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30. 芦花荡是荷花淀的姐妹篇,写的是白洋淀里的一位老船工护送两个女孩子投奔革命队伍的 故事。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31. 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寒夜是如何塑造汪文宣和曾树生形象的。答:A.丈夫汪文宣在书局中是被人看不起的“老好人”,而所得的薪水根本无法供养家庭,在家庭中, 他又夹在母亲和妻子的矛盾中,日益加重的肺病又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威胁,是一个完全被生活摧残 和压垮了的形象。(3分)B. 妻子曾树生在银行上班,充满青春的活力,既无法忍受死气沉沉的家庭和婆婆的冷嘲热讽,又无 法摆脱对丈夫的爱和对家庭的责任,也无法舍弃对优裕生活的向往和贪恋。(3分)C. 汪文宣和曾树生是在五四新文化影响下走到一起的“新青年”,也是这个社会上的善良人,但在战 争生活的压榨下,失去了自己昔日的欢乐和梦想,没有勇气面对着现实,失去耐心和宽容,而代之以抱怨 和不理解,并没有得到人们期望的幸福和美满的家庭。(4分)32. 请结合蔡大嫂从邓幺姑到顾三奶奶的人生变化,说明她是怎样“不安分”的。答:A.邓幺姑是四川乡村社会底层的一个普通少女,对别样生活别样人生有着强烈的向往,成都梦 破灭后,邓幺姑退而求其次,嫁给了小掌柜蔡兴顺,成为了蔡大嫂。(3分)B.满足了基本生存条件的蔡大嫂,依然感到生活的缺失,与罗歪嘴公开偷情后,性格中无视世俗羁 绊、敢爱敢恨、敢做敢为、大胆泼辣的一面,鲜活地表现了出来。(4分)c.罗歪嘴在袍哥与教民的争斗中,败北逃走,蔡大嫂为了解救丈夫和情人,又嫁给了吃洋教的顾天 成,成为了顾三奶奶。(3分)五、分析题(30分)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不得照抄教材或他人文章,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 逻辑清楚。该题不得少于800字。33. 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狂人日记既体现了新文学运动的实质,也显示出了文学革命的 实绩,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答:A.狂人日记通过“狂人”从发病到痊愈的过程,象征地表现了叛逆者在封建传统压制下的挣 扎过程和被吃掉的命运,暴露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以足够的思想分量抨击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木 质,表现了 “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启蒙精神。(5分)B.作品借鉴俄国作家果戈里狂人日记的表现手法,采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塑 造了一个具有象征意象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具有心理分析特点的日记体小说形 式。(5分)从创作方法上看,狂人日记主要采用的还是现实主义的方法。这表现在作品重视典型环境的描写、 重视细节的真实性、重视人物性格的统一性等方面。我们在阅读中时,如果把狂人的“错觉”加以矫正, 就可以发现,无论是路人对他的态度,还是何先生对他的诊断,都是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生活现象。而 “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甚至于“去年城里钉 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痛病的人,用馒头蘸着血舐”(这个细节后来被作者用于他的另一篇小说药之中), 确实是“从来如此”。狂人日记的现实主义精神,最重要的是念念不忘对封建道德的批判、对愚味国民的同性和鞭挞。 在作品中,除了现实广义的方法外,象征主义也时常可见。无论是“很的月光”,还是“赵家的狗”;无论 是狼子村的炒吃心肝,还是李时珍写的人肉可以煎吃,都既可以看作是现实主义的刻画,也可以看作是象 征主义的结合。狂人的精神病状的描写是逼真的,而他的几乎所有语言又都是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他 的形象本身的象征意义则更为突出。34. 周朴园看似一个“社会上的好人物”,但曹禺为什么却发现他是一个“魔鬼” ?请结合他对繁漪 和侍萍的态度,加以说明。答:A.在周朴园的心目中,繁漪是有病的。他根木没有察觉和懂得她的反常和苦闷是由他一手造成的。 他为她治病木是一种关怀,但是他要治的仅仅是“病”,他把他的意志强加到繁漪身上,强制她看大夫, 强制她喝药。他的精神威慑和虐杀,在他看来是自然的,但却令人感到“恐惧的寒栗”。(6分)B.他对侍萍的态度似乎是真诚的,他一直在“忏悔”、“内疚”,记念着“死者”,甚至把侍萍的 照片放在桌案上,保留着她过去的生活习惯,这一切并非故作虚伪。但当侍萍真的出现在他的而前,他的 虚幻就为严酷的现实所打破,感到侍萍是对他现实地位、名誉的威胁。(4分)在他的身上,人们更多地嗅到了一种封建遗老的气息。他贪婪、残忍、唯利是图,只要能弄到钱 什么也做得出来气他表而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是极凶狠狡诈的伪君子。他行为放荡,道德沦丧。年轻时 玩弄女佣侍萍,并跟她生了两个孩子,为了赶娶有钱有地位的小姐,又把侍萍遗弃了。当死去多年的侍 萍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可能破坏他努力维持的大家庭的秩序时,他软硬兼施、前后矛盾的言行彻底撕下 了穿在身上的伪装,露出伪善、肮脏、丑恶的灵魂。在家庭生活中,他更是一个封建暴君。他十分重视自 己家庭的秩序和自己在家庭中君临一切的地位,专横独断,唯我独尊,他的意见就是法律。在为人称道的 ”喝药一场戏里,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他的专横性格。在周朴园的专制统治下,周家有如一口大 棺材,是个可以闷死人的地方,这个家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杂交的产物,以强烈、浓厚的封建性为特征。 周朴园妄图维护的正是那种封建大家庭的秩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