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凤泉区高三语文高考适应性测试试卷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22996970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凤泉区高三语文高考适应性测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凤泉区高三语文高考适应性测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凤泉区高三语文高考适应性测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凤泉区高三语文高考适应性测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2分) (2017深圳模拟)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安土重迁 游刃有余 昙花一显 骄奢淫逸B . 囊中羞涩 飞扬跋扈 学负五车 高山仰止C . 庖丁解牛 拨乱反正 青面獠牙 洋洋洒洒D . 一杯黄土 狂放不羁 欺世盗名 众目昭彰2. (4分) (2018高二上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下面小题。 (甲)行走在紫禁城标志性红色装饰的“院墙”内,中国清朝皇家宫廷向观众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在“满族八旗”章节,皮质箭筒、牛角刀、鹿角王座等展品讲述着“八旗”的历史渊源;到了“天地人”章节,(乙)观众可以通过观测天象的仪器、祭天大礼理解君主作为“天子”的作用和角色;在“紫禁城”章节中设置的书房,寝宫,庙宇元素,展现了多元的帝王生活;“花园”章节则体现着帝王对自然的热爱。何况多媒体影像及互动板块的设置,观众得以身临其境地体验紫禁城生活。(丙)参加了开幕式的摩纳哥公国元首阿尔贝二世亲王表示,本次展览精品荟萃,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摩纳哥人民的一次精神盛宴。(1) 文段中划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神秘B . 何况C . 荟萃D . 博大精深(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B . 乙C . 丙3.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精神文明建设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另一方面确实也一定程度地存在着精神空虚的问题,包括精神家园的迷失、道德的缺失、人文关怀的淡漠、一些人行为方式的失衡等等。B . 通过张老师的批评和教育,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C . 受伤旅客赔偿处理标准根据旅客受伤情况或伤残等级鉴定结果,以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标准和人均消费性支出收入等作为计算依据,对照相应的赔偿项目进行赔付。D . 哈米斯,曾赴俄罗斯一所军事学院学习,遇袭前在兹利坦指挥部队与反对派作战,被认为是卡扎菲的儿子中最具军事实力的儿子。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7分)4. (1分) 大明嘉靖“错”字大铁钟,悬挂在安徽省绩溪县龙川村的胡氏宗祠里,堪称绩溪县的一大奇观。大铁钟高85厘米,直径为75厘米。钟身上共铸有铭文108字,其中最为显眼也最耐人寻味的,是“国泰民安”四个大字,“国”字中没有那一点,而“民”字却多了一点,似乎成了两个大错字。据说,这是有意之错。你认为这样“错”写是为了表达什么意愿?(不超过40字)5. (6分) (2018高三上浦东月考) 按要求选择。 (1) 小明在写一篇咏春的作文,想引用一些诗句以丰富意境,下列不适合的一项是( )。 A .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B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C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D .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2)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决定性瞬间”是布列松摄影理论的核心,是世界上为数众多的现实主义摄影家及新闻摄影记者共同遵循的金科玉律。它讲求的是被摄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在某一时刻恰到好处地构成一幅和谐、达意的画面,这一概念最早是在布列松1952年出版的摄影集决定性瞬间中提出,_,_,_,_。认为在再小的事物上也能发现伟大的主题这本书集中收入了他126张摄影作品书中所有照片,都作为布列松自己实践的案例,来支撑这一摄影美学观念在该书的前言中,布列松引用“世上万物皆有一个决定性的瞬间”来阐释自己的观点A . B . C . D .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6. (9分) (2018高二上柳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愿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让我们的人生更开阔林治波有人说,当今社会,有一样东西几乎让所有人都无可逃逸,那就是浮躁的风气。这话虽有些偏激,却道出了许多人欲言难言的自我困惑。杂乱吵闹是喧嚣的外在表现,其本质则是浮躁,是人们内心的急躁、失衡、不沉稳。浮躁,是丧失定力,随波逐流;是心急如火,投机取巧;是虚浮夸张,一片泡沫;是不要过程,只要结果。人生在世,谁都有各种各样的追求和欲望,古今中外,慨莫能外,这本无可非议。问题在于,面对浮华世界,人们的欲望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由此衍生出浮躁的社会风气。浮躁之风盛行,会导致这样的现象:为官者盼望一步登天,为学者盼望一步到位,为商者盼望一夜暴富,为艺者盼望一举成名。也容易出现这样的结果:社会被浮躁之风笼罩,清静的人生、专心的工作、精良的产品,变得稀罕起来;因为求快而忽视了细节和质量,导致一些地方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劳民伤财。那些整日忙碌赶场子的人,那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那些跟风起哄盲目不安的人,看似日理万机,好像勤奋忙碌,到头来往往难成大事,原因就在于他们“用心躁”而无法“用心一”。对于浮躁,古人总结出了“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道理。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节奏加速,变化更快、更多、更大,人们对变化的感受极为敏感;但同时也不要忘记,变动不居之中也有恒定不变的规律结果需要过程,成功必得付出。即便是插上了新技术的翅膀,站上了创新的风口,如果没有扎实稳固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成功终究是短暂而不稳固的。舒服与辛苦,安逸与劳顿,亦有着互相转换的辩证法。道德经里讲,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人活一辈子,要想给社会给后人留下点东西,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祛除内心的焦躁,静下心定下神,扎扎实实、聚精会神地做事,而不要被外界的喧嚣浮躁所裹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所揭示的,乃是喧嚣之中的宁静心态。内心的宁静,是一种穿越世俗、撇开浮躁的力量,有了它,便可以每临大事有静气,便听不到外界的吵闹嘈杂,便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看穿陷阱、看淡诱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有了静的底色,才有达的境界、定的气质、和的格调,才能让人生剧本脱俗雅致。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是“大家”风范,亦属常人能力所及。内心的宁静,是最为深厚的修行。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我们不必超脱凡尘,也一定可以专心致志、成就非凡。(选自2016年4月人民日报,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浮躁是当今社会上的一种风气,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它所困扰,也都无法逃避。B . 因为社会风气变得浮躁,所以人们面对浮华世界而欲壑难填。C . 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人们都会有无可非议的各种各样的欲望,这欲望也会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D . 有些人做事由于用心不专一,只忙着赶场子,看似在勤奋忙碌,可到头来往往难成大事。(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总分的形式,提出观点,揭示本质,剖析危害,探究原因。B . 文章在论证中多角度阐述了浮躁之风的危害,凸显了拥有宁静之心的重要性。C . 文章以古人对于浮躁的态度为例证,揭示让宁静成为心灵常态的主旨。D . 文章的论述从现象到本质,逐层深入,论证严密。(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道德经所言“静为躁君”“躁则失君”,呈现的是一种相互转换的辩证法。B . 无论是古代,还是日新月异的今日社会,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保证不被社会的喧嚣浮躁所裹挟,要静心定神、扎实做事。C . 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是一种能穿越世俗、撇开浮躁,进而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的宁静心态。D . 每临大事有静气,是一种“大家”风范,也是最为深厚的修行,虽然不是常人所能及,但是大家都要专心致志,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7. (20分) (2017高二上兰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记者李兆清)材料二: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百人团成员最小的7岁,武亦妹16岁,陈更20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妹,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记者蒋肖斌)材料三:诗词综艺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话风突变,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花令”蔚然成风。众声喧哗之下,舆论也出现了反弹,如“从诗词大会生出学霸情结是一种不堪”“诗词大会说白了还是一场电视秀”等。16岁的上海女生武亦妹获胜,成了风靡网络的古典风少女偶像,与新媒体喧嚣传播形成对照的是,女孩淡定拒绝了媒体采访。江苏省盐城中学语文老师刘百生告诉记者,“会背古诗的孩子成了古代才女的代名词,成了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但热潮总是令人警惕,这不代表咱们的诗词教育很成功,反而说明国民整体古诗词修养很缺。爱好古诗词在当下还是颇为小众。”在节目中,九宫格、干扰项、抢答等定输赢的方式,也让教育界人士嗅出了“应试”味道。也有选手靠“蒙”答对题目,在一些老师看来,这就是当下应试教育最厉害的地方,以答题技巧制胜,这个节目俨然一场标准化考试。“应试思维”是始终令教育界人士矛盾的纠结点。“应试思维”模式导致古诗词多被视为“语言材料”,学生们只是机械记忆与练习,记知识点多过传播文化,背离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的本质。近年来,被誉为“综艺清流”的“百家讲坛”、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文化盛会风靡一时,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追捧这些文化盛会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中国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字有一种膜拜的心理,即使如今浸淫于网络语汇,仍心向往之。这也是现在的家长在孩子三四岁时就令其背古诗的原因。可惜,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终仍被奥数和考级等占据,缺失了“诗和远方”。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善古诗词教育的整体氛围,以减少孩子的背书之苦,让孩子带着热爱,去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曦,则弥足珍贵。(摘编自扬子晚报,记者张楠)(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 .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中国诗词大会”在丁酉新春爆红的现象,都充分肯定了这档综艺节目所带来的积极的社会影响。B . 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的原因,材料二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C . 材料二和材料三都选取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武亦妹的例子,旨在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D . 三则材料都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但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并不都抱以乐观的态度。(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 三则材料来源不尽相同,有报纸,有新闻网站,但都及时捕捉到了社会热点,体现了新闻讲求时效性的特点。B . 三则材料都谈到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影响,相比较而言,第一,第三则材料的观点更能代表观众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普遍看法。C . 对于同一综艺现象的报道,三家媒体的受众不同,报道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比如中国青年报就突出强调了青年一代与诗词的关系。D . 三则材料除了具有新闻客观性的特点之外,还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如三则材料虽后一段的抒情性语言,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E . 三则材料都不注重对新闻事实的详细报道,而重在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以引发人们的思考。(3) “中国诗词大会”这一节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进行概括。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8. (16分) (2017高二上红桥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子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 水无有不下。今天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选自孟子告子上)(1)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段的画线部分断句。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子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2) 这段话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结合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50字。 9. (6分) (2019高二下舒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邵,字茂宗,会稽太守裕弟也。初为晋琅邪内史王诞龙骧府功曹,桓玄徒诞广州,亲故咸离弃之,变乱饥馑,惟邵馈送其妻子,其情重如是。桓玄篡位,父敞先为尚书,以答事微谬,降为廷尉。及武帝讨玄,邵白敞表献诚款,帝大说,命署其门曰:“有犯张廷尉者,以军法论。”王谧为扬州,召邵为主簿。刘毅为亚相,当世莫不辐凑,独邵不往,帝益亲之,转太尉参军。帝巡燕地,回京。贼反围城,然百姓临水望贼,闲然不惧。帝怪之,以询邵,邵曰:“寇迫京师,然主上反于燕地,今无复恐耳。”帝喜,寻补州主簿。及武帝伐刘藩邵直庐即夜诫众曹曰大军当大讨汝可各修舟船仓库及晓取办旦日帝求诸簿署应时即至怪问其速,诸曹答曰:“昨夜受张主簿处分。”穆之卒,朝廷恇惧,便欲发诏以司马徐羡之代之,邵对曰:“今诚急病,宜须北咨。”武帝重其临事不挠,有大臣体。十四年,以世子义符镇荆州,邵谏曰:“储贰之重,四海所系,不宜处外。”从之。谢晦反,遗书要邵,邵不发函,驰使呈帝。王华与邵有隙,及华参要,亲旧为之危心。邵曰:“子陵方弘至公,必不以私仇害正义。”是任也,华实举之。及至襄阳,筑长围,修立堤堰,开田数千顷,郡人赖之富赡。丹、淅二川蛮屡为寇,邵诱其帅,因大会诛之,悉掩其徒党。既失信群蛮,所在并起,水陆断绝。子敷至襄阳定省 , 当还都,群蛮伺欲取之。会蠕蠕国遣使朝贡,贼以为敷,遂执之,邵坐降号扬烈将军。卒,追复爵邑 , 谥曰简。临终,遗命祭以菜果,苇席为轜车,诸子从焉。(节选自宋书张邵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及武帝伐刘藩/邵直庐/即夜诫众曹/曰/大军当大讨/汝可各修舟船仓库/及晓取办/旦日/帝求诸簿/署应时即至/B . 及武帝伐刘藩/邵直庐/即夜诫众曹曰/大军当大讨/汝可各修舟船仓库/及晓取办/旦日/帝求诸簿署/应时即至/C . 及武帝伐/刘藩邵直庐/即夜/诫众曹曰/大军当大讨汝/可各修舟船仓库/及晓取办/旦日/帝求诸簿署/应时即至/D . 及武帝伐刘藩/邵直庐/即夜诫众曹曰/大军当大讨/汝可各修舟船/仓库及晓取办/旦日/帝求诸/簿署应时即至(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主簿:主,掌管;簿,文书。一般是指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事的佐吏。B . 储贰:亦作“储副”“储君”,指太子。本文中是指武帝刘裕世子刘义符。C . 定省:早上省视问安,晚间服侍就寝。指封建社会侍奉上官的日常礼节。D . 爵邑:爵位和封邑(或者特指封邑),是古代帝王赐给诸侯或功臣的恩赏。(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邵知情重义,患难见真情。王诞被贬广州的时候,已经众叛亲离,战乱之中,唯有张邵不计个人得失,在他落难时候,给他的妻儿送粮送衣。B . 张邵悉心任事,多有建树。武帝讨伐刘藩,能提前谋划;在襄阳任上,兴修水利,开垦土地,使百姓富足。清剿丹、淅蛮寇徒党,根治了乱源。C . 张邵忠于武帝,持重老成。刘穆之去世时,张邵力主向刘裕请示然后再定夺;在世子镇守荆州的事情上,力主稳妥处之,得到武帝的信任看重。D . 张邵为人正气,有行为操守。刘毅做亚相的时候,人们争相迎奉,唯独张邵不去巴结逢迎;临终叮嘱子辈薄葬,以菜果祭祀,用苇席铺饰灵车。(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寇迫京师,然主上反于燕地,今无复恐耳。谢晦反,遗书要邵,邵不发函,驰使呈帝。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0. (6分) (2017高二上吉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杂诗无名氏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李商隐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1) 对下面的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甲诗前两句语言含蓄、朴素,“暮角声”“旅人情”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的“情”因角声而愈发凄苦,边塞的“声”因客情而愈见悲凉。B . 甲诗前两句中,“无定河”“赫连台”以其所处地域和所能唤起的对战争的联想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战死沙场的战友的怀念。C . 乙诗开篇,一个“远”字,不仅写诗人行程之遥,更有意让人有“远”思“寒”,塑造了苦寒之时孑然一身、行囊单薄的诗人形象。D . 乙诗第二句是细节描写,采用从对方写起的手法表现诗人对妻子的强烈怀念之情以及诗人的内心的悲凉情怀。E . 两首诗的第三句都紧承一,二句,给人无尽的凄凉漂泊之感,同时引出下文的内容。(2) 这两首诗的最后一句在写作手法上分别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六、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1. (5分) (2017柳州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木兰辞“_ , _”两句,用军营的艰苦环境烘托了木兰的英武形象。琵琶行“_ , _”两句,描写琵琶女演奏动作已毕,而听众们仍沉浸于音乐情境,久久不能自拔。庄子逍遥游描写了大鹏高飞。后人从其中“_”一句中提炼出成语“扶摇直上”。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 (2019高一上静海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教育的幸福,首先在于能够培育出懂事的孩子:懂得感恩,懂得珍惜。今年高考,最后一门考试结束后,某中学考点外,一个身着黄色T恤的高个男孩,走到母亲跟前,突然跪下来,说:“妈,谢谢您,这些年您辛苦了!”反应不及的母亲一下子被这幸福懵住了,双手抱住孩子的头哭了出来。原来为了儿子,母亲李女士停掉了服装生意,专门陪读陪考对此引发你哪些感触与思考?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1、2-1、2-2、3-1、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7分)4-1、5-1、5-2、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6-1、6-2、6-3、7-1、7-2、7-3、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8-1、8-2、9-1、9-2、9-3、9-4、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0-1、10-2、六、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1-1、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