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7—2030年

上传人:功*** 文档编号:228081639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7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淄博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7—203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淄博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7—203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淄博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7—203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一七年七月第一章发展基础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经济发展基础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整体产业发展基础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错误!未定义书签。四、选址优势8第二章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指导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基本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规划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四、规划时限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发展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发展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机遇错误!未定义书签。二、面临挑战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产业发展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增强关键零部件支撑能力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电池技术取得新突破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大力培育发展创新载体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总体布局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总体布局规划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建设场地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基础设施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规划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规划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规划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一、主要污染物及防治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环境监测与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防灾减灾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消防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安全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抗震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四、防洪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规划效果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投资规模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经济效益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社会效益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保障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健全组织机构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强化金融服务支撑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强化人才支撑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强化土地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五、推进产业招商错误!未定义书签。六、提升核心竞争力错误!未定义书签。淄博高新区先进制造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2015-2030)已于2015年4月17日获得批复。根据规划,功能区中包含高分子新材料园区,园区面积7120亩,北起343县道,南至济青高速,西起淄东铁路,东至南北岭村。按照淄博市化工产业布局安排,新建化工类项目全部进入齐鲁化工区“一区四园”建设,高新区内原则上不再新上化工类项目。经管委会研究,决定对新材料产业园部分区域调整,调整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园区总面积3640亩,北起南岭北路,南至济青高速,西起淄东铁路,东至民营园三期东路。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迈向汽车强国必由之路,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又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山东省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淄博市也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22号)、山东省关于贯彻国办发(2014)35号文件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4)41号)、淄博高新区先进制造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2015-2030年),特制定淄博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7-2030年)。第一章发展基础一、经济发展基础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淄博高新区)是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面积115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办事处,43个行政村,12个村改居社区,5个城市社区,人口13.55万人。近年来,淄博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一个定位、三个着力”和“十个新突破”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抓好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主导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环境优化等重点工作,积极推动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构建了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形成了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淄博高新区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0亿元,增长8%;服务业增加值占比35.8%,提高L3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535亿元,增长12.6%;利税47亿元,增长17%;图1淄博高新区行政范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4亿元,增长10.1%;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40.8亿元,增长22.5%;固定资产投资224.3亿元,增长14.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92亿元,增长12.3%,其中税收收入25.74亿元,增长4.92%,占比71.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4万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L87万元,增长8.4%;新增市场主体5177户、注册资本增长510.5%。经济运行呈现出结构优化、总量扩张、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战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新的发展动能加速形成,对全市发展的影响力、带动力不断提升。二、整体产业发展基础淄博高新区先后被认定为国家新材料、先进陶瓷、功能玻璃、生物医药、创新药物孵化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获批省级仪器仪表产业园、电子元器件产业园、软件产业园、物联网基地、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服务外包示范基地;获批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淄博高新区按照“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宗旨,坚持错位发展、差异竞争,积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了高分子材料、功能陶瓷、新能源新环保、电子信息、安全科技、医药健康、先进装备制造、齐鲁电商谷、综合物流港、保税物流园等10个专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到火炬统计指标的72%o形成了新材料、新能源新环保、医药健康、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5+1”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综合实力全国领先,特别在先进陶瓷、功能玻璃、可降解塑料、新型耐火材料、耐磨材料、聚氨酯、化学助剂、金属新材料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新能源新环保产业是高新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集聚了汉能光伏、淄柴新能源、国利新能源、德森机电、天璨环保、派力迪、博润科技、爱亿普环保科技、中天国际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已涵盖新能源汽车、车船用发动机、水泥装备、机电设备、医用设备、节能环保装备等多个领域,拥有山东国金汽车、淄柴、新华医疗、中材重型、荏原机械、良子动力等骨干企业,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电子信息产业在集成电路、仪器仪表、电力电子、基础元器件、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领域形成规模,拥有国高(淄博)微系统公司(MEMS产业园)、齐芯微系统、兆物网络、长征教育、强茂电子等骨干企业及一大批中小企业。医药健康产业,在消毒灭菌设备、放射治疗系统、制药装备等医疗器械和解热镇痛药、头抱类抗生素、中药等新医药领域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拥有新华制药、新华医疗、德国贝朗、中化帝斯曼、金城柯瑞、世博金都等一批骨干企业。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等高端服务行业入区发展,保税物流中心正在向综合保税区发展,鲁中电商谷初具规模。三、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淄博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已成为淄博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拥有电动汽车整车生产企业3家,电动汽车零部件配套完善且比较优势明显,电动汽车研发力量比较雄厚。整车方面: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在整车设计、整车制造、商业运营方面具备强大的竞争实力,总公司国金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纯电动汽车及零部件研发生产与制造、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锂电池研发等方面具有专业的团队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公司年产10万辆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各项手续正在稳步推进中,土地预审手续已取得国土资源部出具的土地预审意见;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是国家定点汽车生产企业,国内最早生产轻型汽车的厂家之一,公司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淄博舜泰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在中短途纯电动乘用车、特殊用途车、高档高尔夫球车和电动跑车及核心AMT动力传动总成方面具有完整的知识产权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汽车零部件方面:淄博休普电机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电动汽车用直流电机为主导产品的专业生产厂家,公司年产20万台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产品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淄博得普达电机有限公司是电动汽车电机研究和生产的科技型企业;山东先河悦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技术稳定、产品可靠;山东北汽海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联美汽车弹簧有限公司、山东安博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淄博资豪实业有限公司、山东雷帕得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淄博鲁桥板簧有限公司、山东兴华板簧制造有限公司等生产汽车悬架弹簧、发动机气门弹簧、稳定杆、推力杆、汽车用铸件的专业公司众多,配套有保障;淄博贝尼托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山东省淄博蠕墨铸铁股份有限公司等专业生产汽车制动鼓、轮毂、汽车刹车盘、汽车盘式制动器及驱动桥等;淄博华旭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专业生产车用注塑件及包装件;车用变速箱、轴承等其他车用零部件生产企业众多,为新能源汽车整车配套提供了有力的配套保障。电池方面:淄博国利新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拥有电容型锲氢动力电池及其材料等多项关键技术,获授权专利25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已具备年产3000万Ah电容型银氢动力电池的产能,计划到2019年初达到12亿Ah的产能;淄博兴能电力服务有限公司在电池制造、充电站建设、新能源电动汽车运营方面技术成熟、经验丰富;山东中信迪生电源有限公司拥有国内先进完整的模电池、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居国内同行业十强,产品各项性能技术指标均超过UL、EN、IEC等相关国际标准,其中低温、高温充放电,长期过充电、循环寿命等技术指标居于国内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淄博捷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研发;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最早研制和生产铅酸蓄电池的厂家之一,目前正在进行锂离子电池研究、生产。技术方面:淄博高新区与高校联合共建了“清华大学国家高新区MEMS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山东金属材料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淄博耐火材料工程研究院”,共建了中科院沈阳分院淄博转化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淄博先进材料联合研究中心,与同济大学共建了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淄博国利、淄博物恒、山东友邦科思茂、四川闪充新能源汽车智慧谷等公司及项目在动力电池组件(动力电池正极、隔膜等)、电源管理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核心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淄博高新区拥有国高(淄博)微系统公司(MEMS产业园)、齐芯微系统、兆物网络等一批电子技术骨干企业及一大批中小企业,在集成电路、仪器仪表、电力电子、基础元器件、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领域有较强的技术基础,这些技术都有助于推动淄博高新区乃至全省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和配套设施的智慧化。四、选址优势园区紧邻济青高速、淄东铁路,与金晶大道(省道294)、鲁山大道(省道235)的直线距离不超过2公里,园区内南岭南路、宝山路等道路纵横交错;园区东北侧紧邻保税物流园区,货物运输方便;园区内水、电、燃气、热力等配套齐全;园区内有国金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可带动零部件配套企业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总之,园区所在位置交通便利、位置优越、配套齐全、产业基础好,园区发展有充足的保障。第二章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按照淄博市“建设工业强市、实施高新技术产业铸链工程、打造国家机电装备制造名城”及高新区确定的“一核四区”目标定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纯电动乘用车为龙头,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坚持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夯实充电配套设施基础,打造省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园。二、基本原则(一)坚持自主开发与合作创新相结合以淄博相关重点企业为依托,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大力支持自主研发、联合研发、引进消化再创新,广泛开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方面的合作,探索适合园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合作创新模式。(二)坚持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新能源汽车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要充分考虑技术和市场发展的短期特点和长期趋势,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制定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的过渡性路线及推进方案,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序发展。(三)坚持整车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由于技术、资金、市场的限制,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化发展过程很难实现整体推进、全面突破。要依据实际情况,在明确整车推进目标的基础上,集中资源和力量,在重点的技术、零部件领域实现突破。(四)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整体竞争力为目标,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并重、自主创新与合作开发并重的方针,加强产学研结合,重点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成果,提高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在自主创新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三、规划范围淄博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北起南岭北路、南至青银高速、西起淄东铁路以东、东至民营园三期东路,总面积3640亩;其中起步区北起南岭北路、南至青银高速、西起淄东铁路以东、东至宝山东一路以东宝山东二路以西,总面积约2040亩;发展区北起南岭南路、南至青银高速公路辅路、西起宝山东一路、东至民营园三期东路,总面积约1600亩。四、规划时限本次规划以2016年末为基点,从2017年到2030年。其中:起步区从2017年到2020年;发展区从2021年到2030年。淄博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范围示意图-_w三KXZ_r-.,f-IIIIIIl图2园区范围示意图五、发展目标到2030年,基本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由配套向成套的转变,由分散向集群的转变,将园区打造成经济发展技术含量高、资源利用程度高、整体竞争力强、产品结构明晰、企业分工明确、环境友好的全市样板园区。(一)总体目标整合优化配置要素资源,建设集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发、核心零部件生产制造、整车制造与体验、国家级专业孵化器、国家级工程技术实验与检测中心为一体的新能源汽车研究与产业发展基地,形成具有竞争能力的自主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整车产能规模达到30万辆以上,形成年产动力电池15亿Ah的生产能力,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2亿元,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90亿元,税收10亿元。(二)龙头骨干企业核心竞争力突出以山东国金为龙头,带动配套企业,掌握整车制造、电池管理、整车控制、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培育整车及零部件企业自己的品牌。以质量和技术为支撑,实现新能源汽车电动化与能源低碳化结合、轻量化与制造业结合、智能化与网联化结合。(三)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力争到2030年,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产业创新体系,整车制造及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系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50Whkgo培育年产值10亿元以上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骨干企业10家,其中50亿元级企业1-3家,100亿元以上企业1-2家。(四)大力培育发展创新载体建立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孵化器,建立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家。搭建覆盖技术创新、创业孵化、人才服务、知识产权、融资服务、政务服务等六大方面的新能源汽车创新及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与高等科研院所的联系,同时联合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优势大学,建成综合性的人才培养培训中心,积极培养研发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引进一批创新创业团队、产业领军人才和实用技能人才。第三章发展环境一发展机遇(一)市场空间广阔2016年我国继续保持了新能源汽车世界第一的市场地位,但从占比来看,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国家对环保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国民环保意识的觉醒,“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得到释放,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保持着高速发展。(二)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国家出台各类政策,从动力电池、充电基础设施、财政补贴等方面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国制造2025”也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列为十大产业之一。这些产业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淄博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基本形成淄博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各种要素、资源、发展条件已经基本形成,虽然标准和水平还需提升,但总体上,淄博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氛围已经形成,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四)淄博市工业基础良好,基础配套系统化能力强大淄博市目前已拥有电动汽车整车生产企业3家,能生产低速电动汽车、电动出租车、电动货车、电动休闲车、警用巡逻车等20余个品种,其中一家公司还具有国家汽车整车生产资质。而且,淄博市电动汽车零部件配套完善且比较优势明显,电动汽车研发力量比较雄厚。二、面临挑战(一)新能源汽车市场处于培育期,消费者认可度不高目前,淄博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不完善、价格相对较高、续驶里程短、汽车性能有待提升,主要在城市公共服务用车领域进行推广,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普遍较低。(二)配套设施成新能源汽车发展瓶颈淄博市标准化充(换)电站、充电桩等基础配套设施尚不完善,设施管理的市场化、社会化尚未形成,信息化程度很低。(三)政策的可持续性规划期间,面对补贴政策逐渐退坡直至消失的现实,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技术积累不太深厚的情况下,能否走的更长远,能否保障产品的技术、质量和安全,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四)新的商业模式有待探索新能源汽车有它独特的特点,传统销售模式4S店不能满足其销售需求,其能源供给、市场销售、长期盈利均需建立新的商业运营模式来实现。第四章产业发展规划依托淄博高新区先进装备制造及新能源新环保产业优势,发挥山东国金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进行规模扩张和技术升级,在该领域内形成亮点,带动相关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建设集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生产制造为一体的具有较完整产业链的国内领先、特色鲜明、配套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一、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依托山东国金整车生产企业,按照安全、节能、环保的要求,全力打造涵盖乘用车、专用车、公交车、客车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包括整车生产、整车检测、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等功能。发展整车设计和优化技术、整车控制技术、整车节能技术、整车安全技术、整车智能技术,到2030年,由山东国金牵头自主研发10余款新能源汽车,全面覆盖纯电动车型、Plug-in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燃料电池车型3大新能源车型;实现全球化,在技术层面,达到或领先世界先进技术,并引导全球新能源技术发展方向;在产业层面,技术成果输出服务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以国金汽车研究院为平台,研究新能源汽车整车检测、诊断、试验技术,整车生产工装工艺技术,实现整车产品高可靠性方面的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以整车为核心,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与拓展,带动淄博高新区乃至整个淄博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产业政策要求,合理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整车产能规模达到15万辆以上,到2030年,达到30万辆以上,在新能源汽车产量中市场占有率达到5%o重点实施好山东国金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二、增强关键零部件支撑能力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为载体,依托山东国金、休普电机、申普、得普达等企业,将外围配套企业融合到园区,发展一批符合产业链聚集要求、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零部件企业,铸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行规模扩张和技术升级。大力推动高功率密度、转矩密度和高性能车用电机及控制系统,高性能整车控制、动力总成控制器等电控技术,相关软件技术、电动汽车远程监控和信息终端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鼓励政府、企业多方参与,与山东(白塔)汽车部件产业特色小镇加强合作,通过多种方式招商引资,使产业成链,涵盖电机、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线束、座椅、仪表板等关键零部件的配套企业,建立集专业化、协作化、社会化为一体的生产经营网络,充分满足整车企业一站式采购需求,提高淄博市汽车零部件本地化供应水平,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三、电池技术取得新突破着力推动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产业化技术。依托国利新能源、淄博兴能等企业,完善锲氢电池的电极、隔膜设计、制造等工艺流程,提高使用可靠性,在快速充放电性能、温度适应性、循环寿命和充放电模式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山东友邦、淄博物恒、淄博火炬能源等企业为依托,开发出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的不同材料系的车用动力电池组,提高电池组性能,形成标准化、通用化和规模化的供应能力,推动锂离子正、负极材料和锂离子电池隔膜等基础材料实现大规模生产。重点实施好年产12亿Ah电容型银氢动力电池建设项目、年产12400吨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建设项目、四川闪充新能源汽车智慧谷、年产8000吨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原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项目。四、大力培育发展创新载体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构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体系。支持山东国金带头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成员在技术攻关、信息共享、标准制定等多个方面建立和加强合作,增强创新能力。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三个创新支撑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按照“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目标,高标准建设新能源汽车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提供共性开发环境、实验环境和测试环境,打通和解决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通道。研究开发转化平台。鼓励支持企业建设一流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中心、实验室、研究院等。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力度,广泛开展人才、成果、项目的合作交流,共建成果转化中心、技术转移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形成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打造研究开发转化平台。人才培养培训中心。借鉴高新区MEMS研究院等产业研究院的优秀经验与模式,以山东国金为依托,成立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院,培育新能源汽车优秀人才。加强与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的交流合作,同时联合国内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前列的高校大学,建成综合性的人才培养培训中心,积极培养研发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第五章总体布局规划一A总体布局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年修正);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分类标准(GB50137-2011);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淄博高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淄博高新区先进制造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2015-2030年);高新区相关部门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二、建设场地评价淄博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总面积3640亩,根据土地部门的统计,其中起步区为建设用地2040亩、发展区为基本农田1600亩。根据实际需求,规划后园区土地功能划分如下:表1园区土地功能划分表用地性质用途面积(亩)规划建设用地园区起步期产业建设用1750园区起步期生活配套用290小计2040基本农田园区发展期产业建设用1500园区发展期生活配套用100小计1600合计3640第六章基础设施规划一、规划说明市政基础配套设施包括道路、电力、燃气、热力以及给排水等,园区建设将根据当地地形、设施布局、规划项目的主次顺序等情况落实相关配套设施。二、规划原则(一)园区内的道路规划与淄博高新区总体交通规划相协调。使货流、人流组织有序,满足施工、生产、维修、贮存、消防和运输等要求。(二)在规划中处理好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三)妥善处理地下管线与地上设施的关系,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避免造成反复开挖修复的浪费。(四)合理确定道路建设技术标准。三、规划内容(一)道路道路建设不仅指产业园区内部的主干道路,还应保证产业园区与外界的物流运输的通畅,使产业集聚区内需要的原料能顺利运入,生产的产品能顺利运出。以周边青银高速、淄东铁路等交通网络为依托,合理规划产业园区内道路系统,形成各区块片片相通、物流顺畅,城市、园区之间交通便捷、联系方便、安全实用的交通体系。1、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现状道路主要有尚风路、宝山路、宝山西路、宝山东一路、宝山东二路、花山西路、民营园三期中路、民营园三期东路,南岭北路、南岭南路、高速公路辅路。拟改造提升宝山路(南岭北路-高速公路辅路)、宝山东一路(南岭北路-高速公路辅路)、民营园三期东路(南岭南路一高速公路辅路),形成“七纵三横”的园区路网。规划道路明细如下:表2规划道路明细表序号项目红线宽度(m)备注1宝山路(南岭北路-高速公路辅路)51主干道路2宝山东一路(南岭北路-高速公路辅路)223民营园三期东路(南岭南路一高速公路辅路)302、消防车通道道路网规划建设应满足消防车通道要求,以便于灭火救灾和人员、物资疏散以及公共消防设施的设置等。园区消防通道主要利用区内道路网系统。同时,合理规划企业内部道路系统,使其满足消防车通道要求。3、运输方式对外运输主要依托保税区及周边物流园区,不再建设独立的物流园区。根据项目产品链关系对物流运输进行布局,运输方案有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对内运输可采用汽车或叉车;液体原料由罐区至生产装置采取以管道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园区内敷设架空工业管廊,输送蒸汽、各种气体、液体物料等;各装置之间原料、能源的运输主要通过区内管道运输。(二)供电1、供电现状为满足园区开发建设带来的负荷增长需求,应积极落实规划变电站建设与增容项目,以保证产业集聚区发展所需电力供应安全。园区西北侧现有IlOkV双岭变电站1座(位于淄东铁路以东、南岭南路以北),园区东北侧现有35kV卫固变电站1座(南岭北路与民营园三期东路路口东侧),输电线路均经过园区西东两侧。2、用电负荷预测本园区用地属于建设用地,总体规划包括工业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及绿化用地等,因此,电力规划属于工业区电力园区规划。根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2014)和园区规划的特点,本规划依照规划项目,并参考国内外同类企业单位建设用地用电现状水平,力求准确地预测园区用电负荷,按300kW公顷,预测本园区总用电负荷109.2MWo3、供电规划按照园区工程管线施工进度安排,结合工业发展布局要求,供电线路铺设与道路施工工期同步,避免出现重复开挖造成资源浪费。园区与高新区联网供电,现有变电站及供电线路可满足园区发展需求,只需根据实际需要设置24座IokV开闭所。(三)给水1、用水负荷预测按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的规定,并考虑到规划区内发展和规划建设项目用水的实际情况。对规划区域内各类用地采用的用水指标分别为:建设用地0.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日,园区的用水量包括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绿化用水等,其中以工业用水为主,预测园区2030年需水量为用水量1.21万立方米/日。给水泵站、水池建设与园区前期“七通一平”建设同步,按照园区工程管线施工进度安排,供水管线铺设与道路施工工期同步。工业用水给水管网上设有地下式低压消火栓,沿道路沿线布置,间距为120米。各装置生产给水管线入口处应设有流量计、压力表、温度计等测量仪表;生活水及部分工业用水由区内供水管网供应。给水管线尽量布置在人行横道或绿化带内,不宜布置在车行道下。给水管道沿道路一侧敷设,穿越道路应加套管保护。2、给水管线工程现状紧靠宝山路西侧有地下给水管道,管径PE150;沿现状宝山路西侧有地下引黄给水管道,管径DN800,为张店钢铁厂服务;在园区西侧有盾纶厂供水管线DN600o沿金晶大道有3条给水管,管径PE300;另外,依据高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沿南岭村西侧、北侧敷设给水管网,管径DN315-200o表3配水管网工程规划表序号建设地点管段管径长度/m1南岭南路金晶大道一蟠龙山路DN30059602南岭北路宝山路玉皇山路DN20026003宝山东一路傅山路一一高速公路北侧辅路DN20026004宝山东二路傅山路一高速公路北侧辅路DN20024505宝山路南岭北路傅山路DN3001530(四)排水1、雨水雨水排除采取雨污分流方式,没有污染的雨水通过雨水排除管道排入附近排水干渠或河道。初期雨水及局部污染的雨水,进入污水处理厂。雨水排除管道结合地面坡度沿区道路敷设,采用重力流排除雨水。雨水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超过2000的管道采用矩形暗沟。2、污水污水处置将依托区域污水处理设施,实施扩建工程,不再新设污水处理厂。按照园区工程管线施工进度安排,结合工业发展布局要求,污水管网铺设与道路施工工期同步。在淄东铁路东侧有管径为dl500的污水管一条,沿南岭南路南侧有污水干管dl200一条,沿金晶大道有污水干管dl000,经过预处理后的生产、生活污水经过园区内企业污水自行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高新区污水处理厂。按照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的规定,预测园区年排放废水总量约为180万吨,按40%回用率计算,年排放废水108万吨。表4园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工程规划表序号项目名称建设长度(公里)总投资(万元)1南岭路0.96958.142南岭北路污水管线31803宝山东一路及北岭北路东延2.827169.624宝山东二路配套污水工程1.5905民营园三期东路污水管线1.5903、中水回用为了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区内的绿化、道路冲刷和一部分工业水的补充水考虑采用经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后回用的中水。中水处理装置规模考虑对处理达标的污水及清洁废水进行处理回用,按全部排水量的40%考虑。中水管网沿道路敷设,负责向各中水用户单位提供中水。各企业也要建设本企业内部的中水系统,使其与规划区的中水管网相连接。同时还可以引部分城市中水入区。(五)热力园区的热负荷类型以工业厂房、办公楼和配套区采暖为主,考虑供热介质为热水,主要供应民用、厂房采暖。热力管网宜采用闭式双管制。热力由当地热力公司同步铺设管网至产业园区,热水供应及少部分的工艺用热可考虑其他形式解决。1、热源根据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GJJ34-2010)推荐的估算指标,估算园区热负荷61MW。近期:傅山电厂、开泰热电等供热企业富裕蒸汽可作为近期规划最主要的热源,仅够园区配套区用户采暖使用。不足部分优先考虑使用地热或水源热泵供热,其次考虑利用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进行区域采暖;太阳能可作为热水供应的热源推广使用。远期:利用淄博热电集团低温循环水供暖及工业蒸汽项目,以实现整个产业园区的集中供热目标。2、热力站规划根据热负荷分布,在园区内设置集中热力站以及小区热力站,一般布置在热负荷中心,位置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根据热力站规模大小和种类不同,可采用单设或附设方式。3、热力管网规划规划区主要是民用及工业采暖供热需求,规划考虑供热介质为热水,主要供应民用、厂房采暖。热水热力网宜采用闭式双管制。(六)燃气根据用气分布以及规划道路情况,园区燃气管网将采用干管环状、支管枝状结合布置的方式,直埋敷设于道路的西北侧人行道或者绿化带下。根据淄博市高新区燃气专项规划,本园区用气来自于规划的在淄东铁路以西、南岭南路以北的南岭次高-中压调压站(100万11r7日);规划新建次高压管线:南岭南路(从现状次高压管道接至规划南岭调压站)DN350管线300mo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一、主要污染物及防治措施(一)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于进入园区的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评价制度,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二)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措施1、设置挡土墙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2、临时施工用地,工程完工后进行复垦措施。3、建设以保护园区周边居民为目的的绿化隔离带。4、区内建设景观绿地及绿化隔离带,以道路、高压线廊道为绿化对象,使其形成绿色廊道。(三)污染物排放情况园区年排放废水总量约为180万吨,按40%回用率计算,年排放废水108万吨。园区内各产生废气的生产企业,经收尘、净化装置处理达到外排标准。年排放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其余工业废弃物实现综合利用,园区将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四)“三废”处理措施废气处理措施。1、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机污染物废气和含无机污染物废气的排放,必须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规定的标准后方可排放,减少对大气的污染。2、对生产装置排放的废气,积极采用回收、吸收、吸附、冷凝等处理方法,确保治理效果;严格控制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并对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实施监控。3、搞好园区绿化规划,以净化空气。污水处理措施。1、采用清污分流系统,各生产装置界区内排放的生产污水需先经过一级预处理,然后和经过调节、预处理后的初期雨水以及生活污水汇集,达到排放标准后,一并排至规划区的污水排除管网,送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2、污水处理厂接纳来自各生产装置经过预处理的污水,处理厂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和三级深度处理工艺进行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的A标准后,全部作为中水回用,中水处理装置的反洗水及浓盐水排入纳污河。3、所有污水均须由统一的污水排放口排放,禁止在园区任意设置排污水口。4、对进入集中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污水实施监控,严格执行接纳标准,并按质收费。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固体废弃物的处置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一般工业废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鼓励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减少废物产生量。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储运,并设立固体废弃物临时密闭中转库。根据固体废弃物各自的特性和组成的不同,积极采用堆存、围隔堆存、填埋、焚化、生物降解、固化等处置方法。危险废弃物处理。配套建设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对各企业产生的有毒有害废物进行焚烧或化学处理,转化为无害物品,或封闭处理送至当地危险废物处理中心,防止发生二次污染。二、环境监测与管理(一)设置专门的环境保护管理和监测机构,设置环保监测站,配置环保监测车,定期发布环保检测公告;各企业配备专职的环保管理人员,对园区污染源加强监督管理,定期监测。(二)环保基础设施和单体项目的建设都要求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理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在各企业的中央化验室内设环保监测组,设环保分析化验室,进行日常监测,加强企业内部环境质量的管理。(四)建立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和污水管网入网水质两级在线监测,严防企业超标排放污水;污水总排放口也应设置安装流量计、在线监测仪。(五)园区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本着循环经济理念和清洁生产原则,对入区项目要严加筛选;高污染、高耗能,生产工艺落后项目不得入区。(六)区内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和垃圾中转站,集中收集后的生活垃圾运至城市规划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运输基本实现收集容器化,运输密封化。道路洒水和绿化用水使用中水,道路洒水率达到100%。三、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倡导园区生态环境文明,在园区产业规划中,抓住资源开发、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再生资源利用和社会消费等关键环节,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幅度提高资源产出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第八章防灾减灾规划一、消防规划(一)消防站按照城市规划区内消防站的布局,一般应以接到出动指令后5分钟内执勤消防车可以到达辖区边缘为原则确定。园区消防在高新区2#消防站的救援范围内,不再新设消防站。(二)消防水系统1、配备完善的水消防设施,包括消防管网、消防栓等。2、按照规范要求配置室外消火栓。3、配套建设一定数量的消防泵房等设施。每个消防水泵站宜配套设置稳高压消防水泵。(三)化学消防为满足生产装置对化学消防的要求,对不宜采用水消防的区域,采用相应的化学消防措施,自行设置或联合设置一定数量的固定泡沫发生站,泡沫站规模按最大罐扑救火灾的用量确定,并且配备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消防车通道消防通道主要利用园区道路网系统。道路网规划建设应满足消防车通道要求,以便于灭火救灾和人员、物资疏散以及公共消防设施的设置等。同时,合理规划企业内部道路系统,使其满足消防车通道要求。二、安全规划(一)工艺安全设计选择无安全隐患的生产工艺。对工艺进行安全审核,发现安全隐患,要采取措施,以增加工艺过程本质上的安全性。(二)合理规划产业安全发展布局要按照“产业集聚”与“集约用地”的原则,明确产业定位,完善水、电、气、污水处理等公用工程配套和安全保障设施。(三)严格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未经安全监管部门安全审查通过的,投资管理部门不予批准。(四)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企业要加强建设项目特别是改扩建项目的安全管理,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确保采用安全、可靠的工艺技术和装备。(五)建立规范化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生产企业要建立健全定期隐患排查制度,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六)提高事故应急能力危险品从业单位要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器材,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要定期开展事故应急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适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三、抗震规划(一)设防标准园区按照七度抗震标准设防。(二)具体措施1、园区的所有建设项目均需按国家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和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进行抗震设计,做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2、针对园区工业项目生产特点,制定相应防震抗震措施,力求把地震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3、在消防指挥中心,建立健全地震消防指挥系统,统管地震预防、安全教育及救助等工作,并制定避震疏散计划。4、供水、供电、通讯等生命线工程,应按有关规定提高设防标准。(三)避震疏散园区主、次干路为主要疏散救援通道,要合理控制道路交叉口附近建筑物高度及建筑后退红线距离,满足疏散要求。疏散场所尽量利用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广场、停车场等空旷场地。避震疏散场所内应划分避难区块,区块之间应设防火安全带。避震疏散场所应设防火设施、防火器材、消防通道、安全通道。避震疏散场所每位避震人员的平均有效避难面积应符合:紧急避震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1平方米;固定避震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四、防洪规划(一)目标防治洪水,防御、减轻洪涝灾害,维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保障园区生产正常进行。(二)防洪原则防洪工作坚持贯彻“以防为主、防排结合、坚持标准、汛期安全”的总原则。实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确保园区不受洪水的威胁。防洪规划应与环境保护、给水排水、道路交通和电力电讯等基础生命工程紧密结合,协调一致,统一规划。防洪规划应与农业、林业的水土保持,植树造林,农田灌溉等密切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坚持近期、远期有机结合的原贝L既要节省初期投资,又能及时发挥工程设施的作用,为远期发展留出余地。(三)防洪标准园区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四)防洪措施提高河堤的防洪能力,普遍提高堤顶高程,使其达到防洪要求,并全面改善堤坡基础结构,加强堤身防洪能力。(五)排涝措施排涝标准:采用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在一天排除的排涝标准,保证场地不受淹。排涝规划:在主汛期由于强降雨有可能使园区形成局部内涝。因此,园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按照雨水排除规划的要求同步建设雨水排除管网,避免因内涝对园区内的生产装置造成不利影响。园区的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统一排入城区管网。高新区东部地势北高南低,区域内有多条自北向南的排洪沟,包括:铁路排洪沟、东线排洪沟、西线排洪沟、民营东路排洪沟、太平水库下游河道等,最终可将雨水排至隽山水库、花山水库、太平水库、凤凰水库、军屯水库等。第九章规划效果分析一、投资规模分析(一)基础配套设施投资主要包括土地收储、村庄搬迁安置、企业拆迁补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其他费用、预备费等,约投资2亿元。(二)投资规模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国家级高新区投资规模应达到350万元/亩,本规划进行初步估算,全部完成规划园区的建设需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0亿元。二、经济效益分析根据园区现状,预计到2030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2亿元,园区规划项目全部正常运营后,区内工业项目全部达产后亩均产值一般不低于520万元/亩、年工业销售收入190亿元,税收达到30万元/亩、年税收10亿元。三、社会效益分析园区发展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着重发展具有高产业关联度、高市场需求、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等特点的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从我国产业政策、产业布局、资源特点以及淄博高新区具体情况分析,本次规划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助力可持续发展通过规划实施园区建设,实现优势产业集聚、产业链条延伸,着力培育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把配套零部件等传统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转型亮点,必将有效推动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引进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经济等方面发挥积极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成为淄博高新区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确保资源高效、清洁利用规划坚决贯彻科学发展观,规划产品注重上下游衔接和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具体产品上优先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力争产品各单耗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进先进环保理念,从源头减少三废排放,所排废水、废渣最大限度回收利用,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三)规范产业发展、提升竞争力的需要本规划从淄博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全局考虑,对产品规模、布局等统一规划,确保建设项目达到较好经济规模,避免企业重复建设,确保项目布局合理,上下游项目尽量靠近建设,减少园区内物流运输距离和运输量。(四)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促进就业作为淄博市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淄博高新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带头作用,但也面临着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由于工业的特点,不可避免的会对城市环境、用地、景观产生负面影响,并直接影响到广大市民的身心健康;同时由于土地条件约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严重制约了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在保障企业发展的同时,规划新的产业园区容纳城区企业,并加快其改造步伐,对于提高城市整体效益与竞争力具有十分现实与积极的意义。园区建设将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努力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新突破。同时将助推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已转产转业、进城的农民生活、就业、社保等的稳定性,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第十章保障措施一、健全组织机构为了保证园区高效、有序运行,建议设立园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全面管理园区的开发建设工作,负责制定和修改园区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各项投资、税收优惠政策,负责投资项目和土地的论证、审批、建设工程管理、协调各个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二、强化金融服务支撑设立淄博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大项目、研发创新成果给予重点扶持,切实把资金落实到位。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新能源汽车发展领域,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公共平台和配套设施建设、示范应用等的投入力度。构建金融平台,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融资。三、强化人才支撑大力实施产、学、研合作推进计划,加快引进新能源汽车领军人才,引导技术专业人才向园区流动,充分发挥他们在园区建设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完善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评价机制,对在园区从业的技术人员,在工资待遇、职称晋升、培训深造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四、强化土地保障对产业集群发展亟需的重点项目用地进行优先安排,严格控制园区非主导产(企)业用地。鼓励园区企业对余量土地依法进行转让和调剂,鼓励企业修建多层标准厂房。适当储备土地指标,加快推进土地整理,为远期建立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提供空间保障。五、推进产业招商依靠产业集聚、配套能力、产业链条延伸吸引企业入驻。加大招商力度,从产业定位、项目特色入手,加快完善土地、规划等前置条件,扎实开展有针对性、具体化的招商,全力引进符合规划区实际的优质项目。六、提升核心竞争力大力支持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战略,着力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级技术中心和省级技术中心。深化企业质量管理,增强市场开拓能力,鼓励企业争创名牌,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