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古诗词欣赏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鲁 藜 诗 人 谈 诗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想象体会诗 一个深夜的记忆 蕴涵的深刻含义。 2在体悟诗歌的基础上分析诗人 丰富而细腻敏感的内心世界。 3在体悟诗情的基础上分析诗歌 的语言特色。 自学提纲 ( 10分钟左右 ) 1、了解作者、作品。 2、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归纳诗歌每 一节的含义。 3、尝试赏析 “ 月光流进门槛 /我以 为是阳光 ”“ 河岸被山影压着 ”“ 我感 觉到,万物还在沉睡 /只有我是最初醒 来的人 ” 。 4、鲁藜以自己的独特眼光,从常 见事物身上发现了美,你能说出他发现 了怎样的美吗? 鲁藜( 1914 1999)原 名许图地,福建同安人 ,他 认为: “ 诗不可能是自我表 现,不可能是唯美的追求, 更不可能是消遣、娱乐以至 追求名利的工具。 ”“ 诗就 是射向敌人的子弹,诗就是 捧向人民的鲜花。 ” 从 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 诗集 醒来的时候 、 儿 时的歌 、 鹅毛集 、 鲁藜诗选 等。 一个深夜的记忆 初读不 大好懂。先不看分析评论,反复 诵读原诗,读完把自己的感受、 体会与困惑用 “ 读书摘记 ” 的形 式写下来,与同桌交流;然后阅 读分析评论,看看哪些与你的想 法一致,哪些比你的更深入,哪 些你原来的理解不够准确,应该 加以纠正;最后在原诗旁边加上 批注,批注时可以引用评论文章 中的话,更希望有你自己独到的 感悟与发现。 朗 读 指 南 月光流进门槛 我以为是阳光 开门,还是深夜 不久,有风从北边来 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 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 河岸被山影压着 有星流过旷野去 我感觉到 ,万物还在沉睡 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结构 :诗只有三个小节 , 十行 81个字 , 但展示的意境却很丰厚 , 蕴涵的意蕴却很 深刻 。 第一节 , 通过对月光的误解写盼望 长夜的结束 。 第二节 , 通过由风声引起的联想表 达对黎明的渴望 。 第三节 , 写又回到 “ 万物还在沉 睡 ” 的现实的夜中 。 赏析: “ 月光流进门槛 / 我以为是阳光 ” 诗人看到月光,以为是阳光,这是 一个 “ 美丽的错误 ” ,写出这种 “ 错 觉 ” ,更显示他对光明的殷切期待的心 情。这充分看出诗人内心对光明的追求; 看出了诗人对黎明的渴望。 “ 河岸被山影压着 ” “压 ” 字,给人一种很沉重的感觉,让 人喘不过气来。既写出了现实的黑暗, 又表现出诗人盼望黎明不到的压抑心情。 “ 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 / 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 这两行诗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强烈地盼 望黎明 ,发现夜还正深(河岸被山影压着 / 有星流过旷野去)以后的失望,但只是 失望而不是绝望,这是看清现实以后的 一种冷静和成熟,从 “ 只有我是最初醒 来的人 ” 也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执着。 4、作者鲁藜,以自己的独特眼光, 从常见事物身上发现了美,你能说 出他发现了怎样的美吗? 一个深夜的记忆 描写的是更 “ 常见 ” 的月光和月光下的山影、旷野,但不是 表现景物自身的美,而是借以表现战争 年代人们美好的心灵:盼望 “ 黎明 ” 、 渴望光明而又乐观的情怀。 课堂练习:尝试赏析 1、诗是语言的艺术。读这首诗,首 先感觉的就是语言的精练和准确。第一节 “ 月光流进门槛 ” 中哪一个字用得非常精 练? “ 流 ” 字,既写出了诗人的主观感受, 又使一幅静的画面变得生动有趣了。一个 “ 流 ” 字改变了一种场景,使人的感受变 得丰富多彩。 2、 “ 开门,还是深夜 ” ,这一 句只是对错觉的纠正吗? 此句是含有深意的。因为诗人写 此诗时还在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他 身处的延安虽是解放区,但整个中国 大地还处在黑暗之中,所以 “ 还是深 夜 ” 不只是对错觉的纠正,也是在另 一层次上对现实的真实感受 。 小结:鉴赏现代诗歌 ( 1)诗歌的语言 ( 2)诗歌的形象 ( 3)诗歌的情感 ( 4)诗歌的艺术特色 诗歌的语言 诗歌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 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诗歌 语言富有 凝练、含蓄、跳跃性强 的特 点。所以,鉴赏诗歌要反复朗诵,尽 力揣摩,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 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诗歌的形象 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 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 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我们应该对众多 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构成整体形 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并非实指,而是有 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就 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 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 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 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诗歌的情感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 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可以从诗歌的形象、意境 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 者的情感。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 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 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 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的理解,要避 免形象把握上的实指性。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 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因素。 诗歌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主要指抒情手段、用典、 构思和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中,要 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 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 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 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尝试赏析: 学子 窗外 月光洒满大地 窗内 灯光格外清晰 墙上 日子正在倒记 床上 别人已然休息 曾卓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曾卓 学习目标 1、赏析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的写法 特色,学习作者把自己阅读 诗歌的感 受清晰表达的方法。 2、掌握鉴赏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3、学习写简单的评论。 门 槛 曙 光 乍 然 山 峦 眺 望 藜 ( kn ) ( sh ) ( zh ) ( lun ) ( tio ) ( l ) 1、了解作者作品。 2、文章开篇有何特点?第二自然段交代 了哪些内容?诗人为何将深夜当作了黎 明? 3、 了解诗歌意象、意境的含义。 4、理解评论的结构,归纳各部分的大意。 自学提纲( 10分钟左右) 曾卓( 1922-2002 ), 原名曾庆冠,当代诗人 , 其诗富于感情 ,有较深 的内涵 ,诗风朴实、醇 厚,虽然长期遭受不公 正待遇,但热情却未因 生活的艰辛而退却。出 版的诗集有 门 悬崖边的树 、 老水手的歌 。 1、文章开篇有何特点? 表达自己对这首诗的 “ 偏爱 ” , 表现了眼光 、 感 受和理解的独特 。 2、第二自然段交代了 那些内容? 阐释诗作内容 的表现背景 。 因 “ 错觉 ” 而产 生的联想 。 把月光误认为是 曙光的来临 。 3、从文中看出,诗人为 何将深夜当作了黎明? 意象 ,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 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意境 ,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 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 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 意 ” 是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 境 ” 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 4、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宁静 境 静 以动衬静 深沉 意 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 盼望黎明最迫切的人 1段:表达自己对这首诗的 “ 偏爱 ” , 表现了眼光 、 感受和理解的独特; 2-5段: 对诗歌的意境进行阐发 , 对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进行探索 , 合理 的想像和分析 , 为最后结论的得出打下 坚实的基础; 6段:表达了对这首诗的总体评价 , “ 宁静而深沉 ” 的概括 , 简练而准确 。 评论的结构: 一方面是指诗人生理上的感觉 , 即对于黎明来临的 “ 光感 ” ; 仔细揣摩 “ 感觉到 ” 这个词的双重含 义。 另一方面则是暗示诗人是 “ 对于时 代最敏感的人 ” , 而这个诗人 “ 不仅是 指他自己 ” , 把诗人个人的感受同广大 人民的殷切期待融合在一起了 。 拓展:欣赏 雨巷 ( 戴望舒 )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 (tu p)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 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 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 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 “ 雨巷 ” ,没有 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而抒情主人公 “ 我 ” 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亍着的彷徨者。 “ 我 ” 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 憬与追求。诗中 “ 丁香一样的姑娘 ” 就是这种 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 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 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 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 实反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