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1811587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PPT 页数:150 大小:3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第一节 食叶害虫食叶害虫取食植物的叶、嫩枝、嫩梢等部位,形成孔洞、缺刻或咬断针叶,减少光合作用面积,增加水分蒸腾,严重时可使枝条或整株枯死。此外,有的种类(如刺蛾与青毒蛾)的幼虫体具毒毛,引起人体皮肤肿痒。食叶害虫的主要种类有蛾类、蝶类、金龟甲、叶甲、蝗虫类及叶蜂类等。第一节 食叶害虫一、刺蛾类1、分类地位 刺蛾俗称洋辣子、刺毛虫,属鳞翅目,刺蛾科,国内已知90余种。重要的有黄刺蛾、褐边绿刺蛾、褐刺蛾、扁刺蛾,为园林植物主要杂食性食叶害虫之一。第一节 食叶害虫一、刺蛾类2、形态特征:(1)黄刺蛾 成虫:体长15mm,橙黄色,前翅内半部黄色,外半部褐色,有2条斜线在翅尖汇合。幼虫:体长1825mm,头黄褐色,体黄绿色,体背有一亚铃形褐色大斑,各节背侧有1对枝刺。茧:结于树干、枝上,灰白色,有褐色纵宽纹。蓖麻子状。长1114mm。第一节 食叶害虫一、刺蛾类2、形态特征:(2)褐边绿刺蛾 成虫:体长15mm,头、胸及前翅青绿色,前翅基角褐色,后翅及腹部淡褐色。幼虫:体长2427mm,翠绿色,背线淡蓝色,背面有2排黄色枝刺。腹末有4个黑绒状刺突。茧:结于树下松土层或枝叶上,黄褐色,坚硬,两端钝平。长1416mm,宽79mm。第一节 食叶害虫一、刺蛾类2、形态特征:(3)褐刺蛾 成虫:体长18mm,翅有2条深褐弧形线,线内各有1条浅色带。幼虫:体长2335mm,黄绿色。背线蓝绿色,每节各有4个黑点,亚背线枝刺有红、黄色两种类型。茧:结于根际松土层中。灰白色,卵圆形,较脆薄。长1416.5mm,宽1213mm。第一节 食叶害虫一、刺蛾类2、形态特征:(4)扁刺蛾 成虫:体长16nm,头胸翅灰褐色,前翅从前缘到后缘有1条褐色线,线内有浅色宽带。幼虫:体长2226mm,翠绿色体较扁平。背有白色线。腹部各节有向背向腹斜引1白线,各节有刺突4个。体侧各有红点1列。茧:结于树木周围浅土层中。卵圆形,黑褐色。长14mm。第一节 食叶害虫一、刺蛾类3、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1)黄刺蛾 华北1年1代,华东华南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上结茧越冬。翌年5、6月间化蛹。越冬代成虫6月上、中旬出现,6月下旬为幼虫为害盛期。成虫羽化多在傍晚,白昼伏于叶背,夜出活动产卵。有趋光性。每雌产卵5070粒。卵期56d。老熟幼虫在树干、树枝上吐丝缠绕,随即分泌黏液造茧。羽化时破茧壳顶端小圆盖而出。第二代幼虫在8月中、下旬大量出现。其为害一般年份较第一代为轻。黄刺蛾的天敌有上海青蜂和刺蛾广肩小蜂等,其幼虫及蛹被寄生率较高。第一节 食叶害虫一、刺蛾类3、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2)褐边绿刺蛾 在长江以南1年23代。以幼虫在树下及附近浅土层中结茧越冬。在湖南一带以老熟幼虫在树下部枝干上结茧越冬。翌年45月化蛹,6月成虫羽化产卵。各代幼虫发生期分别为67月、89月。初孵幼虫有群集性,4龄后分散为害。第一代幼虫部分在叶背结茧化蛹,有的在浅土层中结茧化蛹。成虫有趋光性。第一节 食叶害虫一、刺蛾类3、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3)褐刺蛾 每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周围的疏松表土层或草地丛间、树叶堆和砾石缝中结茧越冬。次年5月下旬开始羽化产卵,6月上旬为羽化产卵盛期。第1代、2代幼虫为害期分别人6月中旬至7月中旬,8月下旬至9月下旬。成虫具趋光性。第一节 食叶害虫一、刺蛾类3、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4)扁刺蛾 华南、华东地区每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周围土中结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化蛹,5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幼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7月中旬、8月至第二年4月。初孵幼虫不取食,2龄幼虫开始取食卵壳和叶肉,3龄后开始啃叶形成孔洞。5龄幼虫食量大,为害重。第一节 食叶害虫一、刺蛾类4、防治方法(1)灭除虫茧灭除虫茧根据不同刺蛾结茧习性与部位,在土层中的茧可采用挖土除茧。也可结合保护天敌,将虫茧堆集于纱网中,让寄生蜂羽化飞出寄生。(2)灯光诱集灯光诱集刺蛾成虫大都有较强的趋光性。成虫羽化期间可安置黑光灯诱杀成虫。(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药杀应掌握在幼虫23龄阶段。常用药剂有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12001500倍液。此外,选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与前2种药剂混用或单独使用亦有很好的效果。(4)生物防治生物防治选用Bt杀虫剂在潮湿条件下喷雾使用。在除茧时注意保护寄生蜂类天敌。第一节 食叶害虫二、袋蛾类1、分类地位 袋蛾又名蓑蛾、避债虫等,属鳞翅目袋蛾科。常见种类有:大袋蛾(Cryptothelea variegata Snellen),分布于华东、华南及华北部分地区,寄主有600余种,以阔叶林木为主,亦能取食针叶树及草木植物;茶袋蛾(Clania minuscwla Butler),又名茶窠蛾,分布及取食范围与大袋蛾相似;桉袋蛾(Acanthopsyche subferalbata Hanpson)分布范围与前二种袋蛾相似。主要寄主植物有马尾松、杉、油茶、茶叶及山茶、桉、栗、柿、白玉兰、火力楠与金钱松等。袋蛾类幼虫能负袋而行。取食时多把虫体前部伸出袋外,取食树叶、嫩枝及幼果,大发生时,几天能将全树叶片食尽,残存秃枝光干,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开花结实,使枝条枯死或整株死亡。是园林植物主要杂食性食叶害虫之一。第一节 食叶害虫二、袋蛾类2、形态特征(1)大袋蛾 成虫:雌虫长2230mm,乳白色。雄虫长1520mm。前翅近前缘有4块透明斑,体黑褐色,具黑褐色长毛。幼虫:体长3237mm,头赤褐色,体黑褐色,胸背骨化程度高,具2条棕色斑纹,腹部各节有横纹。护囊:长约60mm,灰褐色,外表常包有一至数片枯叶。护囊丝质较疏松。第一节 食叶害虫二、袋蛾类2、形态特征(2)茶袋蛾 成虫:雌虫长 1520mm,米黄色。雄虫长1520mm,前翅有2个长方形透明斑,体具白色长毛。幼虫:体长2024mm,具黑色网纹,头黄褐色,胸部各节背面有4条褐色纵纹,正中的2条明显。护囊:长约30mm,以细碎叶与丝织成,外层缀结平行排列小枝梗。第一节 食叶害虫二、袋蛾类3、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1)大袋蛾 长江流域1年l代。以老熟幼虫在护囊内越冬。越冬幼虫于翌年4上、中旬开始化蛹,5月底至6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雌成虫把卵产于护囊内的蛹壳内,每雌可产卵2000 3000余粒。卵多在白天孵化。初孵幼虫食去卵壳,从护囊排泄口外出,吐丝下垂,随风飘至枝叶上,咬取枝叶表皮并吐丝缠身做成囊袋。幼虫具有明显的趋光性,故而树的顶部及外层受害较重。l2龄幼虫咬食叶肉,3龄后蚕食叶片,仅留叶脉,79月幼虫老熟。幼虫在护囊封口前为害最烈,78月若遇高温干旱常会严重发生。反之若此阶段雨日多,雨量大则不易成灾。因为湿度大时影响幼虫孵化,并会引发病害流行,造成幼虫大量死亡。大袋蛾幼有较强的耐饥能力,不取食可存活3周左右。第一节 食叶害虫二、袋蛾类3、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2)茶袋蛾 每年发生2代。以3、4龄幼虫在护囊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取食活动,5月上旬化蛹,下旬羽化为成虫。6月上旬至7月为第一代幼虫为害期,8月上旬化蛹,8月中、下旬羽化产卵,8月下旬孵出第2代幼虫,至11月上旬进入越冬。雌雄成虫交尾后,雌虫产卵于护囊内蛹壳中。初孵幼虫从囊口涌出后随风飘散,随即吐丝黏附各种碎屑营造护囊。初孵幼虫亦先啃食叶肉,留表皮呈星点状透明斑痕。稍大后蚕食叶片成孔洞、缺刻或仅留叶柄。虫口多时可将叶片食光,还能啮食枝皮、果皮。护囊随虫体长大而增大,4龄后可咬食和长短不一的小枝并列于囊外。幼虫取食或爬行时,护囊挂在腹末随其行动。多在清晨、傍晚或阴天取食。第一节 食叶害虫二、袋蛾类4、防治方法(1)摘除越冬虫囊摘除越冬虫囊 雌成虫无翅,产卵又集中在护囊内,尤其在植株不高的绿化苗圃、花圃、茶园、果园、灌木花卉等处摘除虫囊效果更好。(2)黑光灯诱杀黑光灯诱杀 结合防治其他害虫用黑光灯诱杀雄成虫。(3)保护天敌保护天敌 幼虫阶段有多种寄生蜂,少用杀虫谱广的化学农药而改用Bt乳剂等生物类农药,此外防除护囊时,可用手捏碎,既灭除了成、幼虫,又保护了天敌。(4)化学防治化学防治 幼虫大量发生初期,使用胃毒性强的90%敌百虫晶体12001500倍液喷雾,也可因地制宜选择其他杀虫剂,如80%敌敌畏1500倍液、50%乙酰甲胺磷1500倍液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第一节 食叶害虫三、夜蛾类1、分类地位 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种类很多,国内记载1200余种,为害园林植物的有近百种。夜蛾食性杂,为害方式有食叶性、切根(茎)性及钻蛀等。此外,还可为害蕾及花等。第一节 食叶害虫三、夜蛾类2、形态特征(1)斜纹夜蛾 成虫:中型蛾子,体长1416mm。头、胸及腹均为褐色。胸背有白色毛丛。前翅褐色(雄虫颜色较深),前翅基部有白线数条,内、外横线间从前缘伸向后缘有3条灰白色斜纹,雄蛾这3条灰白色斜纹不明显,为1条阔带。后翅白色半透明。幼虫:初龄幼虫黑褐色,老熟时体长4050mm,为褐色、黑褐、暗绿或灰黄色等。背线及亚背线橘黄色,中胸至第9腹节在亚背线上各有半月形或三角形两个黑斑。卵:半球形,直径约0.5mm,表面有纵横脊纹,黄白色,近孵化时暗灰色。卵块上覆黄白色绒毛。蛹:棕红色,腹部末端有棘1对。第一节 食叶害虫三、夜蛾类2、形态特征(2)银纹夜蛾 成虫:体长1517mm。头、胸及腹部灰褐色。前翅深褐色,后缘与外缘金色,中室后缘中部有一马蹄形银边褐斑,其后有一近三角形银斑,基线及内横线银色。后翅暗褐色,有金属光泽。幼虫:体长2535mm,黄绿色,头部小而圆,胴部逐渐变粗,背线为2条白色细线,亚背线白色,气门线黑色,第1、2对腹足退化,行走如拱状。卵:馒头形,淡黄绿色,直径0.50.8mm,具纵走的格子形斑。蛹:长约20mm,初为绿色,后变淡褐色,近羽化时深褐色。茧丝较薄,黄白色。第一节 食叶害虫三、夜蛾类3、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1)斜纹夜蛾 每年发生48代,南北不一。大部分地区以蛹,少数地区以幼虫在土中越冬,也有在杂草间越冬的。在华南地区可终年繁殖。成虫昼伏夜出,取食花蜜为补充营养,具较强趋光性和趋化性。成虫产卵于叶背。每雌产35块,每块150350粒。幼虫多在晚上孵化。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下表皮与叶肉,留下叶脉与上表皮。2龄末期吐丝下垂,随风转移扩散。56龄为暴食阶段。67月阴湿多雨,常暴发成灾。荷花、芋、菜豆受害最重。长江流域一带6月中、下旬和7月中旬草坪受害最重。幼虫有群集迁移的习性。第一节 食叶害虫三、夜蛾类3、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2)银纹夜蛾 每年发生3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间成虫羽化。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产于叶背,多为单产。初孵时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仅留上表皮,3龄后取食嫩叶成孔洞。老熟幼虫在叶背吐丝做粉白色茧化蛹。长江流域一带幼虫为害期分别在6月、8月上旬和9月上旬。幼虫老熟后入土化蛹越冬。第一节 食叶害虫三、夜蛾类三、夜蛾类4、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人工防治 结合冬季养护管理翻耕消灭越冬蛹或幼虫,夏季摘除卵块或群集初孵幼虫处理。珍稀花木品种也可采用人工捕捉幼虫等方法。(2)诱杀成虫诱杀成虫 采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蛾。(3)药剂防治药剂防治 在幼虫初龄阶段和幼虫尚未分散时,喷50%杀螟松乳油12001500倍液,50%乙酰甲胺磷1500倍液,20%杀灭菊酯25003500倍液。第一节 食叶害虫四、尺蛾类1、分类地位 尺蛾属鳞翅目尺蛾科,尺蛾类又名步曲、造桥虫。常见种类有丝棉木金星尺蛾、国槐尺蛾等。多为害林木、果树、茶叶等。第一节 食叶害虫四、尺蛾类2、形态特征(1)丝棉木金星尺蛾(又名大叶黄杨尺蠖)成虫:雌蛾体长1315mm,翅展3743mm。雄蛾体长1013mm,翅展3343mm。翅底银白色,有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的银灰色斑纹。前翅外缘有连续的淡灰色斑,外横线呈1行淡灰色斑,上端分岔,下端有1黄褐色大斑。中室端部有1大斑。翅基有1深黄褐、灰色花斑。腹部金黄色,有由黑点组成的条纹9行,雄蛾腹部斑纹7条,后足胫节内侧有黄色毛丛。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3mm左右。体黑色,前胸背板黄色,有5个近方形的黑斑,足黑色。背线、亚背线、气门上线及亚腹线白色,气门线及腹线黄色。卵:椭圆形,黄绿色。蛹:棕褐色,长1315mm。第一节 食叶害虫四、尺蛾类2、形态特征(2)国槐尺蛾(又名槐尺蠖)成虫:体长1217mm,翅展3045mm。全体褐色。触角丝状,复眼圆形,黑褐色。口器发达,黄褐色。前翅有3条明显的横线。前足短小,中、后足较大。幼虫:初孵时黄褐色,取食后为绿色。老熟幼虫体长3040mm。幼虫分为春型与秋型:春型幼虫体粉绿色,气门黑色,气门线以上密布黑色小点;秋型幼虫头及背线黑色,每节中央呈黑色“十”字形,亚背线与气门上线为间断的黑色纵条。卵:钝椭圆形,长0.60.7mm,宽0.40.5mm,初产时绿色,孵化前灰褐色。蛹:长1317mm,初为粉绿色,渐变为紫褐色。臀棘具钩刺2枚。第一节 食叶害虫四、尺蛾类3、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1)丝棉木金星尺蛾 每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寄主下松土层中化蛹越冬。3月底成虫出现,5月上、中旬第一代幼虫及7月上、中旬第二代幼虫为害最重,常将大叶黄杨食成秃枝,甚至整株死亡。成虫多在叶背产卵成块,排列整齐。初孵幼虫常群集为害,啃食叶肉,3龄后食成缺刻。3、4代幼虫在10月下旬及11月中旬吐丝下垂,入土化蛹越冬。第一节 食叶害虫四、尺蛾类3、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2)国槐尺蛾 每年34代。以蛹在树下松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羽化为成虫。成虫有趋光性。白天在墙壁、树干或灌木丛中停落,夜出活动产卵。卵多产于叶片正面主脉上,每处1粒。每雌平均产卵420粒。5月中旬刺槐开花时,第一代幼虫为害;6月下旬及8月上旬,第2代、3代幼虫为害。幼虫共6龄,4龄前食量小,5龄后食量剧增。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幼虫老熟后吐丝下垂至松土中化蛹。第一节 食叶害虫四、尺蛾类4、防治方法(1)人工捕杀人工捕杀 尺蛾成虫一般不甚活跃,可在早、晚间人工捕捉,也可结合防治其它园林害虫进行灯光诱杀。结合养护管理,在9月至次年4月底之前松土灭蛹。(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尺蛾类幼虫防效好。在幼虫低龄阶段用下列药剂喷雾:溴氰菊酯、联苯菊酯、氯氰菊酯等,此外,40%乙酰甲胺磷、50%辛硫磷及50%马拉硫磷等都有很好的效果。(3)保护天敌保护天敌 尺蛾幼虫有多种寄生蜂寄生,用药时注意错开寄生蜂繁殖高峰。第一节 食叶害虫五、枯叶蛾类1、分类地位 枯叶蛾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幼虫为害园林植物,常见的种类有:马尾松毛虫。第一节 食叶害虫五、枯叶蛾类2、马尾松毛虫的形态特征:雌蛾成虫体长2032mm,翅展42.880.7mm;雄蛾体长2132mm,翅展36.162.5mm。颜色变化大,有灰白、灰褐、黄褐、茶褐等色。雌蛾体色比雄蛾浅。头小,下唇须突出,复眼黄绿色。雌蛾触角短栉齿状,雄蛾羽状。前翅较宽,外缘呈弧形拱出,翅面有3、4条不很明显而向外拱起的横条纹,沿外横线黑褐斑列的内侧为淡褐色。中室白斑小。后翅三角形,无斑纹。老熟幼虫体长3888mm,体色棕红色或和黑色,有纺锤形倒伏鳞毛贴体。鳞毛色泽有银白和银黄2种。头黄褐色。胸部第2、3节间背面有蓝黑色毒毛簇,体侧有灰白色长毛,并各有1条纵带。纵带上有1个白色斑点。第一节 食叶害虫五、枯叶蛾类 3、马尾松毛虫的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1年发生24代。发生世代的多少随不同地区而异。在长江流域一带越冬幼虫于4月中、下旬结茧化蛹,5月上旬羽化产卵。5月中、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7月上旬结茧化蛹,7月中旬羽化产卵。7月下旬孵化出第2代幼虫:一部分第2代幼虫于9月上旬结茧化蛹,9月中旬羽化产卵,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孵化出第3代幼虫,第3代幼虫于11月中旬越冬;另一部分第2代幼虫于8月中、下旬滞育,生长发育缓慢,延续至11月越冬。第一节 食叶害虫五、枯叶蛾类 3、马尾松毛虫的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卵产于松针或小枝上,聚集成块。初孵幼虫嚼食卵壳,然后在附近的针叶上群集取食。1、2龄幼虫受到惊扰即吐丝下垂,并可借风传播。3、4龄幼虫分散为害,遇惊即弹跳掉落。幼虫一生蜕皮次数随世代不同而异。马尾松毛虫是一种单食性的大害虫,在一般情况下只为害马尾松。但近年来,随着湿地松、火炬松等的引进栽培,对这些松树的为害也日趋严重。第一节 食叶害虫五、枯叶蛾类4、防治方法(1)黑光灯诱杀成虫(2)人工防治 摘卵、捕幼虫、剪除虫茧。消灭越冬幼虫及蛹。(3)保护利用天敌 保护利用捕食性、寄生性天敌,招引益鸟。(4)利用致病病毒 可收集核型多角体病毒致死的虫尸,经捣碎粗提加水稀释后喷施虫口密度较高处,待感病垂死时再扩大收集,重复利用,或喷青虫菌液。(5)化学药剂防治 喷施90%晶体敌百虫、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50%的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等。第一节 食叶害虫六、灯蛾类 1、分类地位 灯蛾属鳞翅目、灯蛾科,多为杂食性,与园林植物关系密切的有:星白雪灯蛾、人纹污灯蛾、美国白蛾等。第一节 食叶害虫六、灯蛾类2、美国白蛾的危害 又名美国白灯蛾、秋幕蛾、秋幕毛虫。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一种世界性的检疫对象。美国白蛾食性极杂,可为害100多种植物。如杨、柳、悬铃木、白蜡、樱花、海棠、丁香、桃、李、五叶枫、绣球珍珠、爬山虎等。第一节 食叶害虫六、灯蛾类 3、美国白蛾的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12mm,翅展雄虫2334mm,雌虫3344mm。纯白色。复眼黑褐色,下唇须小,端部黑褐色。胸部背面密布白毛,多数个体腹部白色,无斑点,少数个体腹部黄色,上有黑点。雄蛾触角黑色,双栉齿状;前翅上散生多个黑褐斑点。雌蛾触角褐色,锯齿状,前翅为纯白色,后翅常为纯白色或在近边缘处有小黑点幼虫分为“黑头型”和“红头型”。我国目前发现的多为“黑头型”。老熟幼虫体长2835mm。头黑色具光泽,从侧线到背方具1条灰褐色的宽纵带。背线、气门上线、气门下线为浅黄色,背部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为橙黄色。毛瘤上生白色长毛丛,混杂少量的黑毛。气门白色,椭圆形,具黑边。第一节 食叶害虫六、灯蛾类4、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在辽宁1年2代。以蛹结茧在老树皮下、地面枯枝落叶和表土内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羽化。两代成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和7月下旬至8月中旬。第l代幼虫发生期5月下旬至7月下旬;第2代幼虫发生期8月上旬至11月上旬。幼虫为害盛期分别为6月中旬至7月下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下旬。9月初开始化蛹越冬。成虫喜夜间活动和交尾,飞翔力不强,雄蛾对黑光灯有一定趋性。产卵于叶背。卵单层排列成块。1个卵块500600粒,最多达千余粒。卵块上覆盖白色鳞毛。第一节 食叶害虫六、灯蛾类4、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幼虫孵出几小时后即拉丝结网,34龄幼虫的网幕直径可达1m以上,有的从树冠沿树干拉至地面,高达3m。幼虫在多数地区为7龄,一般可经历58龄。5龄后,幼虫开始抛弃网幕,分成小群在叶面自由取食。1头幼虫一生可吃1015片叶。幼虫老熟后,停止取食,沿树干下行,在树干的老皮下或附近其他地方寻觅化蛹处。若钻入表土内,则形成蛹室,蛹室内壁衬有幼虫吐丝和体毛。幼虫有较强的耐饥力。这种习性有利于远距离传播。各虫态可随木材、苗木、果品、蔬菜、包装物、运输工具传至远方。第一节 食叶害虫六、灯蛾类5、防治方法(1)加强检疫 疫区苗木未经过处理严禁外运,疫区内积极防治,并加强对外检疫。(2)人工防治 摘除卵块和尚群集为害的有虫叶处死。冬季换茬耕翻土壤,消灭越冬蛹,或在老熟幼虫转移时,可在树干周围束草,诱集化蛹,然后解下诱草烧毁。(3)灯光诱杀 成虫羽化盛期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4)保护和利用寄生性、捕食性天敌 用苏云金杆菌和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喷雾防治。(5)药剂防治 喷施90%敌百虫、50%辛硫磷l000倍液或95%巴丹可溶性粉剂l5002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l000倍液,或20%速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第一节 食叶害虫七、蝶类 1、分类地位 蝶类属于鳞翅目中的蝶亚目,俗称蝴蝶。我国记载2300多种,对园林植物为害较大的有下列几种:柑橘凤蝶、苎麻蛱蝶等。第一节 食叶害虫七、蝶类 2、柑橘凤蝶的危害 又名花椒凤蝶。全国各地大部地区均有分布。被害植物主在有柑橘类、佛手、玳玳、花椒、吴茱萸等。第一节 食叶害虫七、蝶类 3、柑橘凤蝶的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330mm,翅展70100mm。体黄绿色,背面有黑色直条纹,腹面及两侧也有同样的条纹。翅黄绿色或黄色.沿脉两侧黑色.外缘有黑色宽带,带的中间前翅有8个、后翅有6个绿黄色新月斑。前翅中室端部有2个黑斑,基部有几条黑色纵纹;后翅黑带中有散生的蓝色鳞粉。臀角有橙色圆斑,中有1小黑点。卵为圆球形,直径约lm。初产时淡黄色,近孵化时灰黑色。幼虫体长3545mm,绿色,胸腹相接处稍膨大。第一胸节背面有1对“丫”形橙色翻缩腺。后胸前缘有1齿状蛇眼线纹,中间有黑紫色斑点。胸背和腹部各有一弯形带状纹。第l腹节后缘有1条黑带,第46腹节两侧有不完整的黑色斜带,腹部两侧气门之下各有1白色斑带。初龄幼虫黑褐色,头尾黄白;老龄幼虫体绿色。蛹纺锤形,前端有2个尖角。蛹长2832mm,有淡绿、黄白、暗褐等多种颜色。第一节 食叶害虫七、蝶类 4、柑橘凤蝶的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各地发生代数不一。长江流域每年34代。以蛹在枝叶上越冬。田间世代重叠。成虫产卵在幼芽、嫩枝、叶上。卵散产。初孵幼虫体似粪粒,食量小。3龄后幼虫食量大增,可将全叶食光。老熟后在枝叶或叶柄上尾部先固定,吐丝将体缠绕,然后化蛹。凤蝶的卵及蛹有数种寄生蜂。第一节 食叶害虫七、蝶类 5、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 从初夏起,根据被害状进行人工捕杀多幼虫、摘卵、摘蛹。(2)虫口密度大时,同时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可喷50%杀螟松l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第一节 食叶害虫八、其他食叶害虫及防治 1、二十八星瓢虫 (1)分类地位及危害 又名马铃薯瓢虫,属鞘翅目,瓢虫科。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被害有冬珊瑚、桂竹香、三色堇。还能为害马铃薯、番茄、茄子、枸杞等。第一节 食叶害虫八、其他食叶害虫及防治 1、二十八星瓢虫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56mm,宽44.5mm,半球形,黄褐色。头部黑色,触角13节。前胸背板前缘凹入,前缘角突出。两个鞘翅上共有28个“星”状黑斑。卵长纺锤形,高0.7mm,初产时淡黄色,将近孵化时黄褐色,数十粒竖立成块。幼虫体长8mm,中部膨大,两端稍细,淡黄色,体背各节有6个枝刺。枝刺基部有淡黑色斑纹。枝刺长大时,由淡黄而变成苍白。蛹初为淡黄色,羽化前为黄褐色,体背有淡黑色斑块。蛹尾端包裹着幼虫末次蜕下的壳。第一节 食叶害虫八、其他食叶害虫及防治 1、二十八星瓢虫 (3)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1年发生数代。以成虫在土块下、树皮缝隙杂草丛中越冬。翌年45月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卵产于茄科植物叶片反面,亦有产于杂草上的。每雌产卵400粒左右。初孵幼虫群集为害,先啃食下表皮和叶肉,只剩上表皮,呈半透明网状斑纹,2龄后分散为害,啃食叶片成缺刻或仅留叶脉。幼虫4龄后老熟,并在叶背或茎上化蛹。田间世代重叠。第一节 食叶害虫八、其他食叶害虫及防治 1、二十八星瓢虫(4)防治方法 产卵盛期可人工摘除卵块,兼捕杀成虫或幼虫。化学防治。喷施50%乙酰甲胺磷或90%敌百虫10001200倍液,对成虫和幼虫均有良好效果。第一节 食叶害虫八、其他食叶害虫及防治2、樟叶瘤丛螟(1)分类地位及危害 又名樟丛螟、樟巢螟、粟叶瘤虫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华东、长江流域等地均有分布。主要为害香樟、山苍子、山胡椒等樟科植物。幼虫吐丝缀叶结巢,在巢内食叶与嫩梢,严重时可将叶食尽,在树冠上结挂许多鸟巢状虫苞。严重影响幼树生长及观赏。第一节 食叶害虫八、其他食叶害虫及防治2、樟叶瘤丛螟(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mm,翅展2528mm。体灰褐色。初羽化时成虫体翅灰褐色中显翠绿色。前翅前缘中部有1个淡黄色斑,内、外横线深褐色波纹状;内横线内、外侧各有1丛竖起的上白下黑的毛丛。后翅灰褐色。雄蛾两触角间有2束向后伸的毛束。幼虫体长28mm,棕褐色。中胸至腹末背中有1条黄色宽带。气门线灰黄色。各节有黑色瘤点,上生1根刚毛。蛹长13mm,赤褐色,棱形,腹末有钩状棘刺。茧杏核形,土黄色。第一节 食叶害虫八、其他食叶害虫及防治2、樟叶瘤丛螟(3)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基周围的浅土层内结茧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化蛹,5月中、下旬成虫羽化。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产卵于缀合的两叶间隙或叶缘。卵成块产,每块有卵5146粒。第1代幼虫发生于5月底至7月中旬,第2代幼虫发生于8月至10月。初孵幼虫群集吐丝缀合叶片,躲于其内取食。随着虫龄增长,逐渐将附近枝叶黏连成鸟巢状大虫苞,幼虫在苞内致食,虫粪排于其外,每虫苞内有幼虫520头。老熟幼虫10月底陆续下树入土结茧越冬。第一节 食叶害虫八、其他食叶害虫及防治2、樟叶瘤丛螟(4)防治方法 人工摘除虫巢,消灭其中幼虫;幼虫初孵期喷施90%晶体敌百虫、80%敌敌畏乳油或其他杀虫剂10001500倍液,均有较好的防效;幼虫下树入土期间撒3%呋喃丹颗粒剂锄入土中,杀死幼虫;冬季翻耕灭蛹。越冬期间摘除或捶碎蛹。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 为害园林植物的吸汁类害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昆虫纲,同翅目、缨翅目、半翅目中的害虫,如介壳虫、蚜虫、叶蝉、木虱、蓟马、椿象、网蝽等;另一类为蛛形纲,蜱螨目中的螨类,如朱砂叶螨、山楂叶螨等。它们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汁液,造成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同时还传播病毒病。吸汁类害虫因个体小,发生初期被害状不明显,易被人们忽视。这类害虫繁殖力强,扩散蔓延快,在防治时如果未抓住有利时机,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很难达到满意的防治效果。吸汁类害虫常见的有: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一、蚜虫类(一)常见蚜虫发生危害简介 1、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属同翅目、蚜科。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寄主植物近300种。为害扶桑、木槿、蜀葵、石榴、一串红、倒挂金钟、茶花、菊花、牡丹、常春藤、紫叶李、垂竹、夹竹桃、兰花、梅花、大丽花、紫荆、仙客来、鸡冠花、玫瑰等花木。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寄主的嫩梢、花蕾、花朵和叶背,吸取汁液,使叶片皱缩,影响开花。同时,诱发煤污病。(1)形态特征: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51.8mm,夏季黄绿色,春、秋季棕色至黑色,体外被蜡粉。复眼黑色。触角6节,仅第5节端部有1感觉圈。腹管圆筒形,基部较宽,尾片圆锥形,近中部收缩。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一、蚜虫类(一)常见蚜虫发生危害简介1、棉蚜(1)形态特征 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21.9mm,黄色、浅绿色或深绿色。前胸背板黑色。腹部两侧有34对黑色斑纹。触角6节,感觉圈着生在第3、第5、第6节上,第3节上有成排的感觉圈58个。腹管黑色,圆筒形,上有覆瓦状纹。尾片黑色,形状同无翅型。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一、蚜虫类(一)常见蚜虫发生危害简介1、棉蚜(1)形态特征 卵为椭圆形,长约0.5mm,漆黑色,有光泽。无翅若蚜复眼红色,无尾片,夏季黄绿色,秋季蓝灰色至蓝绿色。有翅若蚜虫体被蜡粉,体两侧有短小的褐色翅芽,夏季黄褐或黄绿色,秋季蓝灰黄色。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一、蚜虫类(一)常见蚜虫发生危害简介1、棉蚜(2)生活习性。每年发生20多代。以卵在木槿、石榴等枝条上越冬。翌春34月卵孵化为干母,在越冬寄主上进行孤雌胎生,繁殖34代,45月间产生有翅蚜,飞到菊花、扶桑、茉莉、瓜叶菊或棉花等夏季寄主上为害。晚秋10月间产生有翅蚜,从夏寄主迁移到越冬寄主上,产生有性无翅雌蚜和有翅雄蚜,交配后产卵,以卵越冬。捕食性天敌有各种瓢虫(如七星瓢虫、异色瓢虫、龟纹瓢虫等)、大草蛉、丽草蛉、食蚜蝇等。寄生性天敌有蚜茧蜂、蚜霉菌等。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一、蚜虫类(一)常见蚜虫发生危害简介2、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又名桃赤蚜、烟蚜。属同翅目,蚜科。分布全国各地。为害海棠类、郁金香、叶牡丹、百日草、金鱼草、金盏花、樱花、蜀葵、梅花、夹竹桃、香石竹、大丽花、菊花、仙客来、一品红、白兰、瓜叶菊、桃、李、杏等300多种花木。幼叶被害后,向反面横卷,呈不规则卷缩,最后干枯脱落,其排泄物诱发煤污病。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一、蚜虫类(一)常见蚜虫发生危害简介2、桃蚜(1)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蚜体卵圆形,体长2.2mm。体黄绿色,有时赤褐色,复眼红色。额瘤显著,腹管圆筒形,稍长,有瓦纹。尾片圆锥形,有刚毛67根。有翅胎生雌蚜与无翅蚜相似。头、胸部黑色,复眼红色,额瘤明显。腹部颜色变化大,有绿、黄绿、赤褐至褐色。触角第3节有圆形次生感觉圈911个,第6节鞭部为基部的3倍以上。腹管、尾片形状同无翅型。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一、蚜虫类(一)常见蚜虫发生危害简介2、桃蚜(2)生活习性。全国由北到南每年发生1030代。以卵在枝梢、芽腋等裂缝和小枝等处越冬,或以无翅胎生雌蚜在十字花科植物上越冬。翌春3月开始孵化为害,先群集在芽上,后转移到花和叶上为害。5、6月份繁殖最甚,并不断产生有翅蚜迁到蜀葵和十字花科植物上为害,1011月又产生有翅蚜迁回桃、樱花等树木。如以卵越冬,则产生雌雄性蚜,交尾产卵越冬。桃蚜的天敌有蚜茧蜂、瓢虫、食蚜蝇、草蛉、小花蝽和蚜霉菌等。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一、蚜虫类(二)蚜虫类防治方法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注意检查虫情,抓紧早期防治,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人工防治 盆栽花卉上零星发生时,可用毛笔蘸水刷掉。刷时要求小心轻刷、刷净,避免刷伤嫩梢、嫩叶。刷下的蚜虫,要及时处理,以防蔓延。木本花卉上的蚜虫,可在早春刮除老树皮及剪除受害枝条,消灭越冬卵。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一、蚜虫类(二)蚜虫类防治方法2、保护和利用天敌 蚜虫的天敌很多,最常见的有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蜂、蚜小蜂、蚜霉菌等,保护和利用。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开展人工助迁、人工繁殖,田间释放。3、药剂防治 蚜虫大发生时可用3%莫比朗乳油20002500倍液,或0.26%苦参碱水剂15002000倍液、32%杀蚜净乳油10002500倍液、5%麦丰得乳油10002000倍液、2.5%蚜虱灭乳油15002000倍液,可取得很好效果。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一、蚜虫类(二)蚜虫类防治方法3、药剂防治 盆栽花卉也可用烟草石灰水防治。烟草末40g加水1kg,浸泡48h后过滤制得原液。使用时加水1kg稀释,再加23g洗衣粉,搅匀后喷洒植株,有较好效果。发生在球茎如郁金香、百合、唐菖蒲、番红花上的蚜虫,可在栽培前将受害球茎浸泡在含有湿润剂的林丹药液中15min,也可用尼古丁或林丹作烟雾剂,进行熏蒸防治。4、用黏虫板诱蚜 在温室或花卉栽培地,于有翅蚜迁飞高峰期,用黄色黏虫板,可诱到大量有翅蚜。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二、叶蝉类(一)常见叶蝉发生为害简介 1、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idis(Linnaeus)又名青叶蝉、大绿浮尘子、桑浮尘子、青叶跳蝉。属同翅目,叶蝉科。分布广泛,食性广,为害多种植物,如木芙蓉、杜鹃、梅、李、樱花、海棠、梧桐、扁柏、桧柏、杨、柳、刺槐、桑、苹果、草坪禾本科杂草等。成虫和若虫刺吸植物汁液。受害叶片呈现小白斑点,影响生长,而且能传播病毒病。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二、叶蝉类(一)常见叶蝉发生为害简介1、大青叶蝉(1)形态特征 雌虫成虫体长9.410mm,雄虫体长7.28.3mm。青绿色,头部黄色,单眼间有2黑点。前胸背板淡黄绿色,后半部深青绿色,小盾片淡黄绿色。前翅绿色微带蓝色,末端灰白色,半透明;后翅烟黑色,半透明。腹部背面蓝黑色,腹面及足橙黄色。卵为长卵圆形,白色微黄,略弯曲。若虫共5龄。体黄绿色,具翅芽。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二、叶蝉类(一)常见叶蝉发生为害简介1、大青叶蝉(2)生活习性 新疆、甘肃、内蒙古每年发生2代;北京、河北、山东等地每年发生3代;湖北5代;江两56代。长江以北各地以卵在果树、柳树、白杨等树皮缝隙中越冬;长江以南各地则多以卵在草坪禾本科杂草及杂草茎秆内越冬。广东冬季各虫态均有,无越冬现象。据北京资料,各代发生期为:第1代4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二代6月中旬至8月中旬;第3代7月下旬至11月中旬。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二、叶蝉类(一)常见叶蝉发生为害简介1、大青叶蝉(2)生活习性 越冬卵在翌春3月下旬开始发育,初孵若虫常喜群聚取食,若遇惊扰便疾行横走,由叶面向叶背逃避。成虫飞翔能力较弱,日光强烈时,活动较盛,飞翔也多。成虫趋光性强。每雌产卵62148粒。一般每10粒卵左右排成1个卵块,整齐排列在枝条表皮下。夏季卵多产于禾本科植物的茎秆和叶鞘上。越冬卵多产于林木、果树幼嫩光滑的枝条和主干上。大发生时,一些苗木及幼树,常因卵痕密布枝条,不耐寒风而干枯死亡。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二、叶蝉类(一)常见叶蝉发生为害简介2、小绿叶蝉 又名小绿浮尘子、叶跳虫。属同翅目。叶蝉科。分布普遍。为害桃、梅花、樱花、红叶李、苹果、柑橘、草坪禾本科杂草等。以成虫或若虫栖息于叶背,刺吸叶片汁液,使叶片呈现白色小斑点,严重时整片叶苍白,导致早期脱落。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二、叶蝉类(一)常见叶蝉发生为害简介2、小绿叶蝉(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4mm,绿色或黄绿色。头略呈三角形,复眼灰褐色,无单眼。前胸背板与小盾片淡绿色。翅有亚缘脉,仅有1个端室。卵新月形,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转淡绿色。若虫草绿色,具翅芽,体长2.2mm。(2)生活习性 发生代数因地而异。黄河流域每年发生46代;江苏、浙江每年发生911代;江西1011代;福建1112代。以成虫在杂草丛中或树皮缝内越冬。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二、叶蝉类(一)常见叶蝉发生为害简介2、小绿叶蝉(2)生活习性 广东1213代,无明显越冬现象,当气温高于10以上便能活动。翌春桃、李、杏发芽后出蛰,飞到树上刺吸汁液,经取食后交尾产卵。卵多产在新梢或叶片主脉里。卵期520d。非越冬成虫寿命30d,完成1个世代4050d。在江西南昌越冬代成虫3月上旬开始产卵,3月下旬开始孵化。411月田间各虫态均可见。浙江杭州,越冬成虫于3月中旬开始活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产卵盛期。初孵若虫在叶背为害,活动范围不大。3龄长出翅芽后,善爬善跳,喜横走。全年有2次为害高峰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和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有世代重叠现象。成虫无趋光性,飞翔力不强,清晨和傍晚及盛夏中午活动力弱。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二、叶蝉类(二)叶蝉类防治 1、人工防治 加强管理,冬季和早春清除田间及周围杂草,剪除被害枝以减少虫源。2、灯光诱杀 成虫发生初期,利用黑光灯或普通灯光诱杀,可以减少虫口基数。3、药剂防治 林缘杂草上或草坪上用50%叶蝉散乳油10001500倍液,或3%莫比朗乳油100020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3000倍液喷雾,消灭成、若虫,效果很好。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三、介壳虫类(一)常见介壳虫发生为害简介1、吹绵蚧(Icerya purchasi Mask.)又名白条蚧。属同翅目,珠蚧科。吹绵蚧原产澳洲,但现在广布于热带和温带较温暖的地区。我国除西北外,全国各省(区)均有发生。长江以北多发生于温室内,南方各省为害严重。寄主植物有玫瑰、金橘、牡丹、蔷薇、月季、桂花、含笑、山茶、芙蓉、石榴、玉兰、米兰、佛手、常春藤、扶桑、柑橘、桃、李、梨等250多种。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三、介壳虫类(一)常见介壳虫发生为害简介1、吹绵蚧(1)形态识别 雌成虫卵圆形,橘红色,体长2.53.5mm。背面隆起,并着生黑色短毛,披白色蜡质分泌物。无翅。足和触角均黑色。雌成虫成熟后,腹部末端有1个白色卵囊。囊上有脊状隆起线1416条。雄成虫体瘦小,长3mm,翅展58mm。胸部黑色,腹部橘红色。触角10节,每节上有很多微毛。前翅发达,紫黑色,后翅退化为平衡棒。腹末有2个肉质突起,各有4根长毛。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三、介壳虫类(一)常见介壳虫发生为害简介1、吹绵蚧(1)形态识别 卵为长椭圆形,初产橙黄色,后变橘红色,密集于卵囊内。初孵若虫卵圆形,长0.66mm,橘红色。触角、足及体毛均发达。触角黑色,6节。2龄后雌雄异形,2龄雌若虫体椭圆形,背面隆起,散生黑色细毛,橙红色。体被黄白蜡质粉及絮状纤维。触角6节。2龄雄若虫体狭长,蜡质物少。3龄若虫触角均9节,雌若虫体隆起甚高,黄白蜡质布满全体。雄若虫体色较淡。雄蛹体长3.5mm,橘红色,被白色蜡质薄粉。茧白色,长椭圆形,茧质疏松。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三、介壳虫类(一)常见介壳虫发生为害简介1、吹绵蚧(2)生活习性 吹绵蚧在我国南方1年发生34代;长江流域23代;华北2代。23代地区,以若虫、成虫或卵越冬。发生期各地不同。浙江第1代卵和若虫盛期56月,第2代89月。四川第1代卵和若虫盛期4月下旬至6月,第2代7月下旬至9月初,第3代为911月。吹绵蚧世代不整齐,同一时期内田间有各种虫态。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三、介壳虫类(一)常见介壳虫发生为害简介1、吹绵蚧(2)生活习性 若虫孵化后在卵囊内经一段时间开始分散活动。初孵若虫颇活跃。12龄向树冠外层迁移,多寄居于新梢和叶背主脉两侧,2龄后向大枝及主干爬行。成虫喜集居于主梢阴面及枝杈处,或枝条叶片上。固定取食后终生不移动,吸取汁液并营囊产卵。卵产在卵囊内,产卵期达1个多月。每雌产卵数百粒,最多达2000粒。雌虫寿命60d左右。卵和若虫期因季节而异。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三、介壳虫类(一)常见介壳虫发生为害简介1、吹绵蚧(2)生活习性 春季卵期1426d,若虫期4854d;夏季卵期10d左右,若虫期49106d。成、若虫均分泌蜜露,导致花木煤污病的发生。温暖高湿有利其发生。雄若虫行动较活泼,经2次蜕皮后,口器退化,不再为害,在枝干裂缝或树干附近松土杂草中作白色薄茧化蛹。蛹期7d左右。在自然条件下,雄虫数量极少,不易发现。控制吹绵蚧的主要天敌有澳洲瓢虫和大红瓢虫等。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三、介壳虫类(一)常见介壳虫发生为害简介2、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Kuwana)又名草鞋蚧。属同翅目,珠蚧科。分布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河南、山东、辽宁等地。以为害珊瑚树为主,也为害樱花、月季、海棠、红叶李、罗汉松、枫杨、三角枫、海桐、女贞、大叶黄杨等花木。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三、介壳虫类(一)常见介壳虫发生为害简介2、草履蚧(1)形态识别 雌成虫体长10mm左右,扁平椭圆形,似草鞋,赤褐色,被白色蜡粉。腹部背面有横皱褶,似草鞋状。雄成虫紫红色,体长56mm,翅展约10mm。翅1对,淡黑色。触角黑色,念珠状,10节,上生细毛。腹部背面可见8节,末端有4个较长的突起。卵为椭圆形,初产时黄白色,渐呈赤褐色。若虫外形与雌成虫相似,赤褐色,但体小,色深。触角棕灰色,第3节色淡。雄蛹圆筒形,褐色,长约5mm,外被白色绵状物。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三、介壳虫类(一)常见介壳虫发生为害简介2、草履蚧(2)生活习性。草履蚧每年发生1代。以卵在寄主植物根部周围的土中越夏或越冬。翌春1月中、下旬卵开始孵化,亦有当年年底孵化的。若虫孵化后,暂时停居在卵囊内,随着温度上升,开始出土上树。初孵若虫能御低温,在立春前大寒期间的雪堆下也能孵化,但活动迟钝。孵化期达1个月左右。2月中旬至3月中旬为出土盛期。若虫多在中午前后沿树干爬到嫩枝的顶芽叶腋和芽腋间,待初展新叶时,每顶芽集中数头,固定后刺吸为害。虫体稍大喜在直径5cm左右粗的枝上为害,并以阴面为多。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三、介壳虫类(一)常见介壳虫发生为害简介2、草履蚧(2)生活习性 3月下旬至4月上旬第1次蜕皮,虫体增大,开始分泌蜡粉,逐渐扩散为害。雄虫于4月下旬第2次蜕皮后陆续转移到树皮裂缝、树干基部、杂草落叶中、土块下等处分泌白色蜡质薄茧化蛹。5月上旬羽化为成虫。羽化期较整齐。雄虫飞翔力不强,略有趋光性。羽化即觅偶交尾,寿命23d。雌若虫第3次蜕皮后变为成虫,自树干顶部陆续向下移动,交配后沿树干下爬到根部周围的土层中产卵。卵产于白色绵状卵囊中,越夏过冬。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三、介壳虫类(一)常见介壳虫发生为害简介2、草履蚧(2)生活习性 囊内最多有卵300余粒,平均百余粒。产卵多在中午前后为盛,阴雨天或气温低时则潜伏皮缝中不动。雌虫产卵后即干缩死去。一般在6月份以后树上虫量减少。主要为害期35月份。大发生时,草履蚧成、若虫密度较高。往往群体迁移,在附近建筑物墙壁上到处爬行。有时有日出后上树为害,午后下树潜入土中的习性。有些个体不上树而在地表下根、茎部为害。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三、介壳虫类(二)介壳虫类防治方法 介壳虫种类多,习性各异。由于其习性隐蔽,体型微小,常能由少而多,由局部而全面地逐步蔓延扩展,严重影响花木生长,降低花卉的观赏价值。介壳虫防治应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考虑到生态平衡,着眼于园林技术措施防治,尽量少用农药。常用的防治方法有: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三、介壳虫类(二)介壳虫类防治方法1.植物检疫 介壳虫在自然情况下,不活动或很少活动,自身传播能力有限,但极易随苗木、果品、花卉的调运长距离传播。因此,必须加强植物检疫,消灭或封锁在局部地区发生严重的介壳虫。对国内或国际间调运的花木要加强检疫,发现有严重为害的介壳虫,要采取有效措施,经过认真防治后,才能调运。否则,不予调运或集中烧毁。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三、介壳虫类(二)介壳虫类防治方法2.园林技术措施 主要是通过园林技术措施来改变和创造不利于介壳虫发生的环境条件,不仅有直接防治的作用,还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如选育抗虫品种是长远的目标。实行轮作,减少同种介壳虫发生机会。合理施肥,清洁花圃,增强植株自然抗虫力。合理密植。在温室管理中,保持通风、透光,可减少或削弱介壳虫为害。冬季和早春,结合修剪,剪除虫枝烧毁,减少越冬虫口基数。对个别枝条或叶片上的介壳虫,可用软刷、竹片或破布,轻刷、轻刮或抹涂,也可用破布蘸煤油抹杀。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三、介壳虫类(二)介壳虫类防治方法 3.药剂防治 当介壳虫发生量大,为害严重时,可采用药剂防治,不同时期用药如下:(1)消灭越冬代雌虫。冬季可喷1次1015倍的松脂合剂或4050倍的机油乳剂。(2)消灭越冬代若虫。冬季和春季发芽前,喷波美35的石硫合剂或3%5%柴油乳剂。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三、介壳虫类(二)介壳虫类防治方法3.药剂防治(3)若虫期防治。对出土的初孵若虫,早春可在树根周围土面喷撒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0%谱赛乳油20003000倍液、3%莫比朗乳油10002 000倍液、25%水胺辛乳油4002500倍液。(4)生长期防治。生长期介壳虫发生严重时,可用树大夫防虫注干液进行防治,该药和给人打吊针相类似,将药液直接注入树干中,随树干中液流迅速输送到树的干、茎、叶部位,从而杀死为害园林树木的介壳虫。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三、介壳虫类(二)介壳虫类防治方法4.保护和利用天敌 介壳虫天敌种类很多,如澳洲瓢虫可捕食吹绵蚧;大红瓢虫和红缘黑瓢虫可捕食草履蚧;红点唇瓢虫可捕食褐圆蚧、日本龟蜡蚧、长白蚧、桑白蚧、紫薇绒蚧、橘绵蚧等多种介壳虫。盾蚧的寄生蜂有蚜小蜂、跳小蜂、缨小蜂等。一些鸟类还能啄食体型较大、活动性较强的介壳虫。因此,注意保护天敌,并在园林中种植蜜源植物,保护和繁殖益鸟,都可起到防治介壳虫的作用。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四、螨虫(一)常见螨虫类发生为害简介1、朱砂叶螨 又名棉红蜘蛛。属蜱螨目,叶螨科。是许多花卉的主要害螨。分布广泛。为害香石竹、菊花、凤仙花、茉莉、月季、桂花、一串红、鸡冠花、蜀葵、木槿、木芙蓉、桃和许多温室植物。被害叶初呈黄白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展到全叶,造成叶片卷曲,枯黄脱落。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四、螨虫(一)常见螨虫类发生为害简介1、朱砂叶螨(1)形态特征 雌成螨体长0.55mm,体宽0.32mm。体椭圆形,锈红色或深红色。须肢端感器长约为宽的2倍。后半体背表皮纹成菱形。背毛26根,其长超过横列间距。各足爪间突裂开为3对针状毛。雄成螨体长0.36mm,宽0.2mm。须肢端感器长约为宽的3倍。卵为圆球形,直径0.13mm。初产时透明无色,后渐变为橙黄色。幼螨近圆形,半透明。取食后体色呈暗绿色,足3对。若螨椭圆形,体色较深,体侧有较明显的块状斑纹,足4对。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四、螨虫(一)常见螨虫类发生为害简介1、朱砂叶螨(2)生活习性 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每年可发生1220代。在北方,主要以雌螨在土块缝隙、树皮裂缝及枯叶等处越冬,此时螨体为橙红色,体侧的黑斑消失。在南方以成螨、若螨、卵在寄主植物及杂草上越冬,但气温升高时,仍可繁殖。翌年春季,旬平均气温达7以上时,雌螨出蛰活动,并取食产卵,一生可产卵50150粒。卵多产于叶背叶脉两侧或在丝网下面。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四、螨虫(一)常见螨虫类发生为害简介1、朱砂叶螨(2)生活习性 主要是两性生殖,也能进行孤雌生殖。高温干燥有利于发生。发育最适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35%55%。降雨,特别是暴雨,可起到冲刷致死的作用。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四、螨虫(一)常见螨虫类发生为害简介2、二点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又名二斑叶螨,属蜱螨目,叶螨科。分布广泛。为害月季、蔷薇、玫瑰、牡丹、大丽花、一串红、酢浆草、铁线草、香豌豆、锦葵、蜡梅、海棠、木槿、木芙蓉等多种植物,常在叶背为害,并吐丝结网,受害叶片呈灰白色小点。严重时,叶片早落,在植株上常自下向上扩展为害叶片。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四、螨虫(一)常见螨虫类发生为害简介2、二点叶螨(1)形态特征 雌成螨体长0.53mm,宽0.32mm,体椭圆形,淡黄或黄绿色,体两侧各有1块黑斑,其外侧3裂形。须肢端感器长约为宽的2倍。背毛共26根,其长超过横列间距。雄成螨体长0.37mm,宽0.19mm。须肢端感器长约为宽的3倍。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四、螨虫(一)常见螨虫类发生为害简介2、二点叶螨(2)生活史及习性 每年发生20多代。以雌成螨、若螨在寄主枝干表层缝隙间、土缝中、田间杂草根部越冬。翌春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活动,5月初在寄主下部叶片可发现此螨。510月,虫口密度变化起伏。通常干旱、高温,适于二点叶螨的发育和扩散为害。营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每雌平均产卵120粒。雌螨在长日照条件下,不发生滞育个体,而在短日照条件下大部分进入滞育。进入滞育的个体,抗寒性、抗水性和抗药性都显著增强。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四、螨虫(二)螨类防治方法 1、越冬期防治 叶螨越冬的虫口基数直接关系到翌年的虫口密度,因而必须做好有关防治工作,以杜绝虫源。对木本园林植物,越冬前树干束草,诱集螨类越冬,冬季或开春后解下并烧毁。刮除粗皮、翘皮。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条。对花圃地,要勤锄杂草,结合翻耕整地,冬季灌水,销毁残株落叶,消灭越冬虫口。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四、螨虫(二)螨类防治方法2、药剂防治 越冬叶螨出蛰期,可喷波美35石硫合剂,杀灭在枝干上越冬的成螨、若螨和卵。生长期叶螨为害严重时,应及早喷药。防治早期为害,是控制后期猖獗的关键。可喷1%螨虫清乳油40006000倍液,或0.5%虫螨立克乳油25003500倍液、1.8%螨虫多克乳油60008000倍液、34%杀螨灵乳油15004000倍液对各种叶螨均有效。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四、螨虫(二)螨类防治方法3、浸泡球根 对受螨害的球根,在收获后贮藏前,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浸泡2min,有较好效果。4、生物防治 叶螨天敌种类很多。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草蛉、粉蛉、花蝽、六点蓟马、捕食性螨类等;寄生性天敌有虫生藻菌、芽枝霉,感染柑橘全爪螨,对该螨的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第三节 园林植物的钻蛀性害虫 钻蛀性害虫主要包括蛀干、蛀茎、蛀新梢以及蛀蕾、花、果、种子等的各种害虫。其中有鞘翅目的天牛类、吉丁虫类、小蠹虫类、象甲类,鳞翅的木蠹蛾类、透翅蛾类、夜蛾类、卷蛾类,膜翅目的茎蜂类、树蜂类,等翅目的白蚁类等。对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程度的为害,以至成株成片死亡。钻蛀性害虫生活隐蔽,除成虫期进行补充营养、觅偶、寻找繁殖场所等活动时较易发现外,均隐蔽在植物体内部为害。等到受害植物表现出凋萎、枯黄等症状时,已接近死亡,难以恢复生机。对钻蛀类害虫的防治,常因其活动隐蔽而较为困难,因此采取防患于未然的综合措施显得更为重要。第三节 园林植物的钻蛀性害虫一、天牛类 天牛是园林植物重要的蛀茎干害虫。属鞘翅目,天牛科。全世界已知20000种,我国已知2000多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