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离骚》名师获奖教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21534459 上传时间:2021-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离骚》名师获奖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离骚》名师获奖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离骚》名师获奖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离骚名师获奖教案离骚是屈原用血泪所凝成的生命挽歌,作品的波 澜壮阔,气象万千,充分反映了作者丰富而复 杂的斗争生活, 坚贞而炽烈的爱国心情。下面就是小 编给大家带来的语文离骚名师获奖 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1、了解屈原的生平,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 质和忠君 爱国的思想。2、了解浪漫主 义诗歌传统的特征。教学流程 :课前自学 :一、了解文学常 识1 、 屈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因出身 贵族,又明于治乱, 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 怀王的宠信,位 为左徒、三 闾大夫。屈原 为实现 楚国的 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 抗秦,使楚国一度出 现了一个国富兵 强、威震 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 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 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屈原的作品是他 坚持“美政 ”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 实录。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 ”理想、 坚持节操, “虽 九死而犹未悔 ”的斗争精神 ;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2、楚辞体特点:楚辞体又称骚体,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 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 础上又 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 长短参差,形式比 较自由,多用 “兮 ”字以助 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二、古汉语知识积累 (解释加点词语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 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 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 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1、古今异 义词 (解释)朕: 考: 以为: 代序:2、活用 词 ( 找出活用 词并指出活用情况和解释 )名余曰正 则兮 字余曰灵均纫秋兰以为佩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不抚壮而弃 秽兮3、句式 ( 指出特殊句式 ) 恐年岁之不吾与 肇锡余以嘉名 纫秋兰以为佩课堂学习1、 齐读课文,读出感情。 (小组竞赛,教师指导 )2、 学生展示 译文,有感情地 诵读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啊,我伟大的父亲名叫伯庸。正在寅年寅月呀,又是寅日的那一天我降生了。我的先父仔细揣度我 刚刚下凡的 时节,一开始父 亲赐给 了我相应的美名。给我取名叫正 则啊,给我取字叫灵均。我既然有了 这么多内在的美 质啊,又加之以 这美好的才能。我把江离和白芷披在身上啊,又 联缀起秋兰把它作 为自己的佩巾。我感念光阴像流水一 样迅疾 ,赶不上啊 ,惟恐年岁不等待我。清晨我攀折山上上的木 兰啊,傍晚我采摘江洲 边的宿莽 ( 来润德润身 )。太阳与月亮快速运 转,未尝稍停啊,新春与金秋依次更替。感念 树上黄叶纷纷飘 零啊,我害怕美人年华老去。 为什么不乘着正茂的年 华废弃污秽的行径啊, 为什么不改 变已经过时 的法度 ? 驾着快马飞快地向前猛奔啊, 请跟我,我 为你先行 给你充当向 导3、每个学 习小组对文章进行质疑 ,确定一个研究 问题,并试作分析。上 课展示。 ( 从内容 形式 音律上 对屈原形象的把握等 ,教师分类梳理 )小组研究的 问题:如:为什么屈原花那么多的精力强调自己的 优秀 ?为什么屈原把自己打扮得像个女性?自我研究的答案:4、在全班范 围内研究探 讨:1、谈谈你对离骚语言表达特色的理解。( 学生分 组讨论 ,全班交流 )1 浪漫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 诗人尽情地 发挥出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 爱好表达心志。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朝搴 阰之木兰兮,夕 揽洲之宿莽 ”把现实 的背景与虚 设的幻境巧妙地融 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 义气息。2 比兴手法的运用。如文中用“美人 ”喻指楚怀王,用香草比 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 骐骥比喻追求和 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等等,把比兴与表现的内容合而 为一,使 诗中的意名 胜具有了象征意 义。3 对偶句式的运用。如诗中的 “名余曰正 则兮,字余曰灵均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 揽洲之宿莽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情文并茂。迟暮”等句,句式整 齐 .4 汲取散文的笔法 ,行文灵活多 变 。句式以六言 为主、加上 对偶修辞 ,使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如诗中的 名余曰正 则兮 ,字余曰灵均 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 迟暮 等句 ,句式整齐 .情文并茂。5 大量用 兮 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 ,而且使 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 ,婉转动人。6、其他言之成理也可。5、比较文天祥之 选择生与屈原之 选择壮烈投江,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谈 。(言之有理即可 ,小组竞赛 )课堂小结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 ,一个爱国者的悲 剧 ,一个改革家的悲 剧 ,一个正义毁于邪恶的悲剧。纵观他的一生 ,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失败了。他的理想和事业永远为后人所惋惜。但作 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成功了。屈原是中国文学第一位伟大的 爱国诗人。三维目标1、知 识与能力:了解楚辞、离 骚的文学价 值 ;掌握 “修姱 ”、 “羁”、“谇 ”、“怨 ”、“浩荡 ”、“溘”、 “尤 ”、“反”、 “忳”等实词以及 “虽 ”、 “兮”、“以 ”等虚词的意义及用法。2、过程与方法:吟 诵注意节拍、重读和情感,培养学生阅读背诵古诗文的能力。3、情感 态度与价 值观:理解离 骚的思想内容,了解屈原 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 难点:1、赋与比的写法 ;2、 “香草美人 ”的意象体系。3、屈原的精神与理想在诗中的体 现。教学方法:讲授法、 诵读法。媒体设计:配音朗读磁带、投影胶片。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 导入1、 提问:* 在沁园春 ?雪中慨 叹封建帝王武功有余而文才 匮乏时说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这里的 “风骚 ”指的是什么 ?(诗经中的国 风和楚辞中的离 骚 )2、 简介:我国第一部 诗歌总集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诗风,与之相提并 论的楚辞 则开创了浪漫主 义的诗风。所以, “风骚 ”就成了文学的代名 词。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楚辞中的名篇离 骚。 ( 板书课题 :离 骚 )二、解题1、 简介屈原:(约前 339 约 前 278) ,我国最早的大 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 则,字灵均。战国楚人。初 辅佐怀王,做 过左徒、三 闾大夫。主 张彰明法度, 举贤授能,改革政治, 东联齐国,西抗 强秦,其政治理想的内容是 “美政 ”。后遭 谗去职,两次被流放,因无力挽救楚国灭亡,政治理想无法 实现,投汨 罗江而死。其主要作品有离 骚、天 问、九歌、九章等。其作品2、 简介 “楚辞 ”: 诗体名。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而 创作的一种 诗歌样式,又称 “骚”体。 总集名。西 汉刘向所 辑,收屈原、宋玉及 汉代淮南小山、 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特色: “楚辞 ”以 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 ,塑造鲜明形象 ;以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 风土人情,具有 浓厚的地方色彩,富有 积极浪漫主 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3、 解题:离骚代表了 “楚辞 ”的成就。它不 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 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 诗。“离”,通 “罹”, “遭遇 ”义 ; “骚 ”, “忧愁 ”义。 “离 骚”,即 “遭遇 忧愁 ”的意思。司 马迁解释“离骚 ”为“离忧 ”;班固解 释为 “遭遇忧患”;王逸解 释为 “离别的愁思 ”;也有人解 释为 “牢骚 ”。现多采用班固的解 释。离骚前半部分,作者反复 倾诉其对于楚国命运的关 怀,表达了他要求革新政治、与权贵集团斗争的 强烈意志 ;后半部分又通 过神游天上、追求理想的 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叙述,反映出他 热爱楚国的思想感情。作品运用 “香草美人 ”的比 喻、大量的神 话传说 和丰富的想象,形成 绚烂的文采和宏 伟的结构,表 现出积极浪漫主 义的精神, 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全 诗 372 句, 93 节, 2464 字,课文是节选 。三、 新授1、 放配乐朗读磁带,扫除文字障碍。2、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对照注释,弄清 课文内容。3、 学生质疑。要求:对自己不能理解、小 组讨论 也不能理解的疑 难字、词、句进行提问。老 师作出回答。重点讲解下列 实词的意义:修姱:修 洁而美好。羁: 喻指束缚、约束。谇: 谏诤。怨: 恨。 ( “恨”在文言中多 为 “遗憾 ”义 )浩荡:多义词,这里为 “荒唐 ”义。民心:人心。 (前文 “民生 ”可解 释为 “人生 ”)溘: 突然。 ( “溘然 长逝”中的 “溘”即 为此义。 )忍尤:忍受 强加的罪 过 ;尤:这里作 “罪过 ”讲。 ( “以儆效尤 ”中“尤 ”即此 义 ; “怨天尤人 ”中的“尤 ”为“归咎 ”义 ; “无耻之尤 ”中的 “尤 ”为 “特异 ”、 “突出 ”义。 )反:文言文中多作“返”讲。忳:忧闷。岌岌:高 耸的样子。 ( “岌岌可危 ”中的 “岌岌 ”形容十分危 险 。 )陆离:修 长的样子。 ( “光怪 陆离 ”中“陆 离”形容色彩繁 杂 。 )4、 学生说出课文意思。要求:指名 3 5 人回答 ;纠正。5、课堂练习: (幻灯打出 )区别下列各 组加点字的意 义和用法:(1) 之 哀民生之多 艰高余冠之岌岌兮(2) 以 长太息以掩涕兮既替余以蕙纕兮竞周容以 为度(3) 虽 余虽好修姱以 靰羁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四、作业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 指导朗读1、注意 节拍 如:长太息 / 以掩涕兮 余 / 独/ 好修 / 以为常虽 / 体解 / 吾 / 犹未变兮 岂 / 余心之 / 可惩讲解:一般每句二至四个 节拍,随文切分。2、注意延 长 如:悔相道之不察兮 忽反顾以游目兮 讲解: “兮 ”字相当于 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 “啊 ”,因此 读音要延 长一些。3、注意重音4、注意感情讲解:在理解 诗句含义的基础上注意 读出感情。 诗人在感 叹时要读得深沉而有力, 诗人在充 满理想时要读得激越而昂 扬;读出诗人在遭受屈辱之后的悔恨和 愤懑 ;还要读出诗人在“众女 ”种种丑 态面前所表 现出的高昂气 节,在崇高理想面前所表 现出的一往情深。二、 当堂背 诵三、 研讨课文1、理解思想内容分析、讨论、概括:(1-7) : 述怀, 揭示 “朝谇 而夕替 ”之因,表达 “虽 九死其犹未悔 ”的意志。(8-13) :反省,表 现为追求美政、美德 “虽体解吾犹未 变 ”的高尚 节操,抒发忧 国忧民、献身理想的 爱国情怀。2、 赏析重点 诗句讨论:在述 怀和反省中,有哪些诗句能表 现出诗人高尚品德和 爱国情怀?明确: ( 幻灯打出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宁客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 污 )民生各有所 乐 兮,余独好修以 为 常。 ( 身自好,自我完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持真理,献身理想) 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忧 国 民, 热爱 祖国 )四、分析特色1、深刻的 现实 内容与高度的浪漫主义艺术 形式的完美 结合。离 作为 一首宏 伟 瑰 、令人回 肠荡 气的政治抒情 ,以大胆的想象、夸 和象征等手法,生 而曲折地反映了楚国的 现实 斗争,表 现 作者了 对现实 社会的深广 忧愤 和精神上的追求。2、 言特色。以六字句 基本句式,加上虚字 “兮”,参差 化,舒展自如 ;双句押韵, 节 奏 铿锵 而活泼变 化,抒情淋漓酣 畅 ,声情并茂 ; 以楚地方言,具有 浓 厚的地方色彩。3、 的运用。本篇的赋 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 实 而又易于接受。例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 余以善淫。 ”用于抒情的: “ 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 。 ”4、 比 手法。屈原比 兴 手法的运用, 诗经 亦 展了一大步。 ( 重点分析 “比”)(幻灯打出 )(1) 王逸楚辞章句 评 离 :依 取 ,引 譬喻 ,故善 香草以配忠 贞 , 禽臭物以比 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2) 司马 迁屈原 贾 生列 离骚 :其行 ,故其称物芳 ;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思考:王逸、司 马 迁是如何 价屈原在离 这 首 中所运用的比 手法的 ?讨论,明确:王逸把离 骚 的意象体系分 为 三 :社会性的意象群,自然界的意象群,神 界的意象群。 文中的意象体系多 为 第一、二 ,即主要以 “香草美人 ” ( 蕙,茝,芰荷,芙蓉,蛾眉等 ) ,表达自己高 洁 的胸 怀 、美好的心灵。正如司 马 迁所 说 的那 样 :“其行 ,故其称物芳。 ”屈原借助 “香草美人 ”托物 喻志的手法, 为后代诗人作家所普遍借 鉴,成为我国诗歌的抒情 传统。借景抒情、托物以 讽、悲秋 伤春成为唐诗宋词的主调,正说明了 这种艺术创造的深远影响和巨大生命力。此外,屈原善于运用打比方来说理,如: “鸷鸟 之不群兮 ”说 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 “何方 圆之能周兮 ”比 喻君子与小人不同流合污 ; “偭 规矩而改 错 ”比 喻“党人 ”破坏法制,等。五、布置作 业1、 下列这副对联说的是哪一位作家?何处招魂,香草 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 应识九歌心2、 你最喜欢离骚中哪两句 诗,哪句或哪几句 诗引起了你的共 鸣,屈原的 爱国思想感情 对你有什么启 发 ?请写一篇 400 字左右的短文,只要能抓住一点即可。3、 课外阅读语文读本第 8 课屈原 诗两首 (涉江、国殇 ) 。教学后记:本课的难度较大,学生学 习起来比 较困难,教师讲起来也感到困 难重重,今后,我 们该考略降 译文印发给学生, 让学生先 预习,先弄清楚文章的文意,然后再去教,是否更合适一些。一、内容与解析1.内容:本课内容主要是教学屈原的离骚2.解析:离骚是一首 伟大的抒情 长诗,历来以其可与日月争 辉的光芒照耀 诗坛。它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象, 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思想和 艺术上的魅力并重令无数人 为之倾倒。同时,它也是我 们了解屈原 伟大思想与生平的最重要的 历史资料。离骚整首 诗通过美人香草的比 喻、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作者革新 图强的政治抱 负和同腐朽 势力作斗争的 坚强意志,抒 发了热爱祖国的感情。 课文节选的这部分主要叙述作者因洁身自好, 坚持正道而受到周 围众人的猜疑和造 谣中伤,君主也疏 远了他,他一方面表明誓死决不就此退 缩,和蝇营狗苟的小人 们同流合 污,一方面 设想自己要 隐退,同 时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美好的德行。 这部分内容表 现了作者 对人民疾苦的关心和 对美德的追求,表达了即使在 恶劣的环境中,也 绝不同黑暗 势力妥协而与世同流合 污,绝不改变自己的高尚操守和 报国情志的思想。二、教学目 标与解析(一 ) 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离 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 诗体大解放,是 “楚辞 ”体的代表作品。2、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草”“美人 ”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 怀。“移情法 ”。如屈原借 诗中的的 “香3、学会吟 诵古诗词,注意 节拍、重音。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 积极浪漫主 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能力目标1、培养通 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2、掌握文言 实词、虚词,培养学生 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德育目标通过学习离骚,理解 诗人热爱祖国、 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 爱国忧民 的 思想感情,并学 习诗人不与 恶势力同流合 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 节操。(二 ) 解析1、了解屈原的生平,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 质和忠君 爱国的思想。2、了解楚辞的一般特点和 “骚 体诗 ”的形式特点,抓住关 键词语 ,疏通 诗句,培养学生初步 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3、欣赏诗中的比 喻手法,了解离 骚的浪漫主 义特色,从而 进一步掌握浪漫主 义诗歌传统的特征。三、问题诊 断分析在本课的教学 过程当中,学生可能遇到的 问题是对文章的字、 词和句子的不理解, 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离 骚中的生僻字 较多,二是 对骚体诗这种先秦的诗歌体裁形式的陌生,三是 对屈原情况的了解不 够。解决 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工具 书去疏通字、 词,理解句子, 对骚体诗这种诗歌形式作必要的 补充以及对屈原的生平事迹做适当的 扩充。四、教学条件支持1.课文录音。2.投影:用于展示 课文结构、词义辨析、 语法现象归纳等。五、教学 过程设计2 课时问题一:关于屈原的情况?【提示】1、屈原生平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 归 )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 怀王同祖。屈原学 识渊博, 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 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据史记屈原列 传记载,屈原 “博 闻强志,明于治乱, 娴于辞令,入 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 ;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 ”在政治上他推崇 “美政 ”,即圣君 贤相的政治, 认为 只有圣君 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 “美政 ”的另一体 现是民本思想。 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 “长 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 艰”、“瞻前而 顾后兮,相 观民之计极”所谓圣君贤相,所 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 问题,能否致民于康 乐之境。屈原曾任左徒, 辅佐怀王,参与 议论国事及对应宾 客,起草 宪令及变法 ;对外参加合 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 齐国。2、楚辞楚辞是 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 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在战 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 现于楚国文 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 为一代文学 样式。把 诗经 三百篇特 别是 “雅”、“颂 ”中的古板的四言方 块诗改为参差不 齐,长短不拘、灵活 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的 骚体诗,建立一种 诗歌的新体裁, 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 诗歌的新 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 诗体大解放。3、离 骚离骚是楚辞篇名,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 诗。离 骚又常被 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 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 “风 ”“骚”并称,用 “风 ”来概括 诗经,用 “骚”来概括楚辞。关于离 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 记 ?屈原列 传中引刘安离 骚传 说: “屈平疾王听之不 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又 说: “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 谓穷矣。信而 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平之作离 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 “忧愁幽思 ”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 现实紧 密联系在一起的。离 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 现实 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 ”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 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 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 历程的形象 记录,称它 为诗人的自叙 传,离骚是屈原一生 寻求爱国真理并 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 缩影。问题二: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并且思考文章的大意是什么?问题三: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是诗 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 诗句,课文里类似的诗句还有一些, 试把它们找出来,并以它 们为线 索,说说诗 里写了哪些内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