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湖北中烟学习感受

上传人:d**** 文档编号:21342606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赴湖北中烟学习感受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赴湖北中烟学习感受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赴湖北中烟学习感受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极目楚天舒”绵阳分厂高管团队赴湖北中烟学习感受公司“两会”后,我厂就如何开展“管理效率年”活动 “做精制造”、创建“优秀卷烟工厂”,进一步落实“卷烟上 水平”,打造“一流生产基地”,加快实现“五年规划”步伐 强力支撑川渝中烟快速跻身“第一方阵”问题,带着“精细 制造与管理、科技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三个课题,在秦厂 长的引领下,高管团队于 3 月 21 日跳出盆地,赴湖北中烟 去真切领悟“楚文化”地域“天赐淡雅香”的发展势头和文 化灵气。急促的 2 天多时间,通过现场参观黄鹤楼科技园、 交流座谈和走访武汉卷烟厂,我们亲身感受了湖北中烟的科 技魅力、品牌气势和人文关怀,拓宽了视野,看到了差距, 确有“耳目一新,倍感震撼,深受启发,受益非浅”的感受 同时,通过此次学习交流,更明确了目标,坚定了信心,增 添了措施,备足了激情。一、湖北中烟基本背景与现状基本慨况 湖北中烟工业公司组建于 2003 年 8 月,隶 属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2007 年 11 月,正式 更名为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下辖武汉、三峡、红安 广水、襄樊和清江 6 个卷烟厂及南洋印务、汉昌纸业、红金 龙集团等全资或控股公司,统一管理湖北卷烟工业企业及多 元化生产经营企业,经营范围涵盖烟草制品的生产、销售, 烟用物资、烟机进口和卷烟出口业务,与烟草制品生产销售 相关的其他生产经营,多元化经营,资产经营等。体制模式 实行的是二级管理体制。公司成立之初总部 43 人,现有 8 个职能部门共 20 余人,人员主要分布在二级 管理的第二层。其核心企业武汉卷烟厂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 烟草企业之一,该厂前身是创建于 1916 年的南洋兄弟烟草 公司汉口分公司。拥有国际一流的制丝、卷接、包装生产设 备及公共配套工程和理化检测设备,是全行业拥有国家级技 术中心的 7 家企业之一。规模情况 卷烟年生产规模近 260 万箱,销售规模 (含 联营加工卷烟 )近 300 万箱,是中国烟草行业重点骨干企业 之一。品牌简述 主要产品是“黄鹤楼”、“红金龙”等品牌 系列卷烟,与英美烟草公司合作生产“顺百利”、“茂大”、 “三峡”品牌雪茄烟,是行业内少有的能同时生产烤烟型、 混合型卷烟以及雪茄烟产品的企业。其中 “黄鹤楼”品牌定 位于“中式卷烟经典品牌”,为“淡雅香”型品类卷烟的代 表产品,2006 年“黄鹤楼”品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获 得“中国烟草十大梦想品牌称号”,是行业成长性最好的高 档卷烟品牌,被誉为中国卷烟品牌的“四大天王” 之一; “红金龙”品牌 2001 年被评为全国烟草行业名优烟, 2005 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是全国 三大销量过 200 万箱的卷烟品牌之一,被誉为中国卷烟品牌 的“四小天王”之一;“顺百利”雪茄是国际知名雪茄品牌, 是目前国内生产的最高档雪茄; “茂大”雪茄 起源于 1899 年,2004 年被广大消费者评选为“中国雪茄第一品牌”。目 前的高端品牌为“黄鹤楼 1916”。以黄鹤楼品牌为代表的淡 雅香品类于 2008年 6月 6日被国家局正式鉴定为国内首创,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奠基性意义。近年效益 2008 年,黄鹤楼系列销量接近 40 万箱,增 幅居同类产品首位;企业实现税利150亿元,同比增长 14.7%, 其中利润 30 亿元,同比增长 7.43%。2009 年,税利实行 170亿,同比增长 20 亿元。二、湖北中烟形成的发展优势湖北中烟的发展,区域文化、人文资源的烙印颇深。但 究其近年异军突起的根源,还在于个性化的创新,生态科技 的利用等。概括起来,有四个优势。一是自主创新较具个性。 湖北中烟总经理彭明权讲过: “技术力量和文化力量,大大超出人们的想象”。2002 年, 湖北中烟思行于智,智在创新,果敢破局。第一、精选品牌靠创新。 应对生产厂家多、品牌门类多 和自我保牌的现状,湖北中烟以理念创新统一思想,围绕做 大品牌做工作,拼弃了工厂多、品牌多的“留我”观念,选 准了“红金龙”和“黄鹤楼”两大品牌主导市场。留选“黄 鹤楼”品牌的价值取向,是基于历代文人经久吟诵千古名楼 “黄鹤楼”,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用创新的手段请名 家精心设计包装,辅以生态“天赐淡雅香”的吸味、战略性 的营销,从而达到审美观、价值观和经营观的有机统一,让 消费者体会品牌科技价值的同时,沉醉于它的文化附加值, 从而吸引了一大批的消费群体。品牌观念的创新,使湖北中 烟很快地跨步实现了品牌起飞。第二,联合办园重创新 。湖北中烟将技术创新作为企由 弱变强的根本途径。2003 年起,与当地政府合资创办生态科 技园。借助地方政府的支持,湖北中烟按照国家局烟草行 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根据企业战略和品牌发展的 要求筹建成立黄鹤楼科技园。以此作为湖北烟草工业技术研 究和成果转化相结合的重要平台,也是湖北中烟核心技术研 发、创新人才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目前,已联合 20多家科研院所、近 2000 名社会专家的 力量,构建起外延型技术创新平台,大力推进以原生态原料、 天然本草香精香料、减害增香型薄片、个性化嘴棒、功能型 产品设计和减害降焦技术为支点的关键技术创新,聚集于以 全叶精选、小锅小炒、木桶增香等特色工艺为基点的核心工 艺创新,变执行标准为制订标准,变制造为创造,变销售传 统消费品为营销专利集成品,累计申报各类专利 390 项,新 增个性化工序工艺 371 道。按照“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 的创新体系”方针,在建立黄鹤楼科技园区的基础上,逐步 创建“黄鹤楼(云盘)烟叶生态园、黄鹤楼(红坪)神农百 草园、黄鹤楼(柏泉)创意园”等外延科技园区,以全面增 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黄鹤楼技术保障与支撑。“十四所一 室” 是整合了社会及企业资源,围绕打造经典黄鹤楼,在 各个细分专业领域基础上构建的中式卷烟经典品牌技术研 发体系。第三,高端品牌早创新 。2004 年,武汉卷烟厂横空出 世地成功推出“黄鹤楼 1916”,并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是传 统配方理念、本草纲目和茶经的原理与先进的技术 完美联手之作。 2008 年,黄鹤楼淡雅香被鉴定为国内首创、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中式卷烟品类构建与创新具有奠基性 意义。当前,湖北中烟的科技创新,在减害降焦等核心技术 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特色工艺取得很大进展,通 过加强个性化工艺技术攻关,量身定制出黄鹤楼专用制丝 线,形成木桶增香、小锅小炒、全叶精选等个性化 371 道工 序,创建精细质量保障体系,确保黄鹤楼卷烟支支经典,丝 丝优质。第四,原辅材料搞创新。在辅助材料研究方面,坚持“人 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技术创新,致力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天 然本草香精香料提取研究。不仅研制出本草增香薄片,还实 现本草薄片香精 100%自主生产应用;针对胶水对不同材料的 粘结性能,技术中心专门聘请一个毕业于武汉大学的化工博 士,共挑选 200 余种胶水开展试验,最后按照不同的材料寻 找对应的胶水,确保产品质量达到要求;研发出可调节纵向 多圆嘴棒(同芯圆),嘴棒是由内外两圈组成。外圈为高吸 阻环,内圈是低吸阻芯。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己调 节内芯,形成具有对主流烟气起冷凝作用的缓冲腔;近期还 成功开发太极复合嘴棒、多层网络嘴棒、分子筛嘴棒等为代 表的 20 多种自主知识产权嘴棒;还成功将中国丰富的农业 资源、生态资源转化为工业资源,商业资源,如开发黄鹤楼 养生酒、提取出天然玫瑰香精、黄鹤楼润喉糖、口香糖等一 系列产品。围绕卷烟的核心价值,成立的黄鹤楼科技园,走产学研 相结合的道路。湖北中烟技术创新铺就了一个“黄鹤楼”品 牌的传奇之路,小小一支烟,科技大舞台。在黄鹤楼卷烟身 上,汇集了农学、机械、材料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智慧 更凝聚了湖北中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 细品出滋味,细想出智慧。向国际品牌跨越,中国卷烟“黄 鹤楼”正在路上。第五,项目管理有创新。湖北中烟打破许多传统的体制 和思维,从转变工作作风开始,适应新要求。要求人人有事 做,事事有人做,思他人之未思,行他人之未行。在湖北中 烟,每年按销售收入划拨一定比例的研发费用,在专业人员 研究投入的基础上,广泛与科研院所、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 研究与开发,宽容失败,共担风险,成果与专利归湖北中烟 公司。几年来,已累计申报专利 390 项。第六,工艺管理重创新。好的卷烟不单单是要符合国家 标准,而且要适应市场,适应消费变化和社会的进步。湖北 中烟公司从 2004 年以来,以产品整合为核心,建立多点加 工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2005 年,建立以抓核心文件为主的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并统一工艺质量管理办法、不合格品管 理办法、卷烟工艺规范等系列文件,明确了各卷烟厂工艺质 量管理应遵守什么、应达到什么,应延伸什么。在质量管理 上,强调规范引导和规范操作,促进管理,并对各工序发放 标准化作业手册,关键工序作业手册,可结合工厂实际,进 行延伸。建立覆盖湖北中烟各卷烟厂的信息化工艺质量平 台,引入 SPC 质量波动控制分析评价系统。以“过程控制、 数据分析、响应市场、持续改进”为质量方针,建立质量知 识库,各卷烟厂可随时调看。二是文化氛围形成特色。“黄鹤楼,淡雅飘香;思想力, 远射光芒”。湖北中烟以 “感恩、传信、孝道”为文化之本 常思“离国际一流有多远”,其“文化危机”意识深入员工 人心。对此,公司倡导了“思行文化”:“思想有多远,就能 走多远”。此为“思”文化。“自己的事情自己思考,自己的 事情自己作主,自己的事情自己沟通,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为“行”文化。“行”是“思”的“落地”。湖北中烟的企业 文化,由三条脉络贯穿。首先是感恩责任湖北中烟企业文化的源泉。 其一、感恩的情结: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到“衔 环结草,以谢恩泽”,再到“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中华 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恩文化传统。天地之间,有容乃大;因果 循环,感恩为圣。其二、感恩的企业:“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 从感恩出发,湖北中烟始终坚持“名牌兴业 回报社会”的 宗旨,努力奉献社会。感恩的力量是巨大的。从感恩出发, 湖北中烟始终坚持培养员工、关怀员工、善待员工,助员工 成功。其三、感恩的员工:常怀感恩之心,感恩从你我做起。 企业给了我们稳定的生活、和谐的氛围、发展的平台,我们 感恩企业。因为感恩,我们关爱企业、忠诚企业、奉献企业。 不同岗位,都是感恩的载体;举手投足,都是感恩的实践。其四、经济责任公益事业:作为一个大型国有企业,湖北中烟当仁不让地承担起国家经济发展的责任,把上缴国家 利税作为自身发展的头等大事,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在湖北经济发展中的骨干作用和支柱作用,不断提升竞争力,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前 提下来考虑自己的利益,正是这种价值观激励着湖北中烟不 断前进,在不断为国家提供利税的过程中成长起来。其五、产品责任:负责任的企业,一定要生产负责任的 产品。湖北中烟把产品作为自身发展的根本,不断创新为产 品提供更高的价值。其次是和谐共赢湖北中烟企业文化的追求其一、社会和谐: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和”在 古汉语中,作为动词,表示协调不同的人和事并使之均衡。 一直以来,湖北中烟致力于深化合作,互利双赢,共创和谐 营销新局面,不断提升产品链的价值。其二、客户和谐: 和为贵,谐为宝;和为本,谐为上 和为重,谐为要。和谐就是力量,和谐创造奇迹。凭借和谐 湖北中烟与客户一起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其三、企业和谐: 在努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湖 北中烟尽最大努力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保护环境,共建 社会和谐。并以积极的态度融入社会、回馈社会,成为和谐 社会的组成部分。其四、消费和谐: “礼之用,和为贵”。和谐是天底下 最珍贵的价值,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状态。倾听消费者的心声 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创造和谐的消费关系,湖北中烟 把和谐带入社会。再次是创新赶超湖北中烟企业文化的理念 其一、思想创新: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思想的高度测量梦想的尺度,思想的深度成就发展的速度。思想创新支撑着湖北中烟追求卓越的理想。其二、 战略创新: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战略创新就 是“研究明天”,它主导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决定着未 来企业的竞争环境。卓越的企业能够及时捕捉消费者需求及 其变化,以更快的速度把新产品投入市场,而支撑新产品投 入的基础就是流程创新。湖北中烟以构建快速响应市场的价 值链为核心,对研发、生产、营销的流程实施再造与创新。其三、 管理创新: 文化无形,管理有道。湖北中烟根 据环境和自身的特殊需求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最终 使员工形成一个整体,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力军。后是生态人本湖北中烟企业文化的基石企业是员工立身之本,员工是企业发展之基。湖北中烟 树立科学的生态人才观,营造的是一种“视正直为尊,以宽容为善,视远见为智,以敬业为荣”的人文氛围,锤炼具有“正直、宽容、远见、敬业”精神的湖北中烟人。“做好事 做实事,做大事”,已经深入到每个湖北中烟人的骨髓。没有做事文化,成就不了湖北中烟的今天。在湖北中烟,人人 都想做事、敢做事、乐做事,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其最后 的结果是做成事!其一、发展以人为本:治国兴邦,人才为要;企业兴盛 人才为本。企业由人组成集合。企业无“人”则“止”。湖 北中烟以真诚培育员工、以真心关怀员工、以真情温暖员工 其二、 想做事: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企业愿景照耀我们前行的方向,肩负责任推动我们自我赶 超,文化氛围引导我们时时刻刻想做事、做好事。“四自”做事规则:自己的事情自己思考,自己的事情 自己作主,自己的事情自己沟通,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其三、 敢做事: “不怕做错事,就怕不做事”。坚定 树立清晰的目标,勇敢面对 困难的工作。湖北中烟人,敢 于“跳起来摘桃子”。“四事”处事原则: 精心谋事、潜心干事、坦荡处事、谨 慎行事其四、乐做事: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企业为我, 我为企业。在工作中,湖北中烟人发掘并寻找到快乐和满足。其五、 做成事: 以“四自”作规则,以“四事”为原 则,湖北中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在高效的管理体系 下,思想变成了员工的自发行动,行动促使了企业的日新月 异。湖北中烟的特色文化,充分体现了领导者人文文化。彭 明权是有个性的文化领军人物。他擅长当“牧师” ,注重播 撒精神,传递情感,引动了员工激情和市场效应,他的成功 之作在于:第一,把住了“三个关键”:即文化衔接点;历 史文化的传承与挖掘,管理层与员工文化的相融。 第二、做 好了 “三个整合”:多点文化整合,机构整合,能源整合, 并有机地融为一体。第三、抓实了“三个统一”:文化出口、 入口统一。由自己的漫天游文化公司担当;文化流程统一。 让不同属地,不同文化方式,不同的文化理念和形象, “空 中转”,让统一的文化载体和活动,“落地转”,让共同的文 化内涵和元素,“心中转”。文化行为统一。即做工做事的“八 字”企业精神。 第四、促进了“两个提高”:提高了员工情 操“软实力”,提高了管理由人管制度向个人管理的“硬实 力”。这归功于企业领导者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企业文化、服 务文化、品牌文化新构想,持续不断地完善了文化体系、切 合实际地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坚定不移地壮大了 文化队伍,以至让企业文化成为深入人心,自觉主动、共同 习惯的员工文化,有效地落实了人人知、人人思、人人行, 成为被国家局张保振副局长称赞的“企业文化领跑者”。三是地方支持助就优势。湖北中烟的领军人物彭明权原 系武汉市委常委,熟知地方党政对企业支持的力量,精于“问 道”。任湖北中烟总经理后,巧借地方力量做大企业,做大 品牌。一方面,与地方捆绑联合打造生态科技园,举高了湖 北省落实“自主创新”的旗臶,合作研发了一系列生态性能 强、有市场潜力的科技产品,并转化为市场成果。另一方面, 在主导两大产品抢占市场制高点上,湖北中烟高起点地成功 运作,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名人优势”。前湖北省委书记俞 振声,长期宣传“红金龙”产品,亲自带头并持续坚持吸“红 金龙”香烟,带动了全省消费,率先在全国刮起了一场“红 金龙”漩风。至今,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仍在效法此举。 再一方面,地方党政大的活动,始终坚持为湖北中烟宣传造 势,竭尽媒体或载体之能效,为其开“直通车” ,给湖北中 烟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四是精细工作探索有效。在武汉卷烟厂参观和交流,我 们感到该厂在精细制造与管理上,有一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经验。第一,基础管理标准和制度精细 。我们在现场看到,武 汉烟厂的标准和制度非常细化,而且制度的制定者就是制度 的宣传员和导师。每一项标准和制度在对应岗位都被员工所 熟悉掌握和认真执行,而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留心观 察车间现场展板,武汉卷烟厂的每个岗位目标和职责非常明 细,让员工知道在自己岗位该做什么,该如何做,需达到何 种结果。第二,生产管理与制造抓得精细。从工业公司到基层生 产工厂,在生产组织调度管理、人力资源配臵、工艺技术支 持、原辅材料供应保障、职能部门服务保证等各环节,实现 了流程科学优化、管理半径缩短有效、机关服务职能强化、 管理效率持续提高,各项指标全面提升。感受最深的是,从 湖北中烟工业公司本部,到武汉卷烟厂各职能部门,各级管 理干部均一专多能,一岗多责,工作重心放在如何为基层工 厂做好服务保障,而不是经常性的调研等。武汉卷烟厂在精 细化管理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员工教育培 训和岗位管理,生产现场管理、车间考核指标分解细化考核、 设备管理等。截止到 2009 年底,武汉卷烟厂已全面实现创 建优秀卷烟工厂 10 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部分指标已跃居 行业前列,如实物劳动率指标、制造费用、化学需氧量、设 备有效作业率指标等。第三、设备管理标准化做的精细。武汉卷烟厂规模较大, 年产量 118 万箱。拥有 4 条制丝生产线, 32 组卷包设备, 1 套成品高架库和 1 套辅料高架库。设备数量是我厂现有设备 的 4 倍以上,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设备,带着这一问题,课 题小组有幸与武汉卷烟厂设备方面负责人进行 3 个多小时面 对面的交流和沟通,收获颇丰。 其一是设备指标情况 。该厂 设备有效作业率为 92%,净效率为 81.5%,设备平均运行 22.5 小时/天。其二是设备管理情况 。他们建立“样板”保养标 准,配臵卷包设备轮保项修组 3 个,制丝设备轮保项修组 1 个,实行由操作人员、维护人员、保养人员共同完成的 ABC 三级保养制。其三是设备理念先进。首先,中心明确。武汉 卷烟厂的一切工作都以“服务于生产、服务于市场、服务于 品牌”为中心开展。通过减少品牌规格辅助材料的频繁更换 的影响,减少设备运行中的维护时间;通过提高预防性维护, 保证设备的有效运行。其次,标准明细。在精细管理和标准 化建设中,材料合格的判定原则以“设备”为依据,以“设 备”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来判定材料的合格性。对应各种 辅料,建立相应的标准。例如使用广泛的胶水,就专门建立 了以博士为首的研发团队进行粘度实验和标准建立。根据各 种牌号材料不同的特性,使用与之匹配的胶水,并进行编号, 一一对应,建立标准化实现精细化,以最大化使产品质量得 到保障。再次,注重互动。该厂对设备的管理,不局限在仅 要求设备提供保障,而是通过消除各节点可能影响设备正常 运行的因素,各部门、各环节、各流程良性互动,达到最大 化的保障设备运行、提高设备有效作业率的目的。这与去年 我们工厂建立“设备保障质量体系”,今年拟建“设备消除 隐患控制体系”的初衷相吻合,我们的管理思路也与武汉卷 烟厂“自己的事情自己思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自己的 事情自己沟通,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四自”行为相一 致。正是武汉卷烟厂这样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精细制造的 管理风格,将精细化管理融入到工作中的一点一滴,将标准 化体系严格贯穿于工作的每个环节,才促使设备管理有条不 紊,科学规范,设备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第四,现场管理标准化体现精细 。走进武汉卷烟厂,人 员精神饱满,地面整洁干净、设备整齐划一,运转正常,一 条条合格的卷烟产品如流水般进入下一工序,人流、物流井 然有序。在有序的背后,靠的是管理的精细化。武烟人注重规范。在现场,一把螺丝刀,放在那里,怎 么放;在办公室,一个基础数据,用什么单位记录,如何保 存;人行过道,该走哪边,怎样走等,涉及到基础管理的规 范,都按照要求进行不出错。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的确往 往是最难做好的事情,也容易成为企业发展的“软肋” 。然 而,武烟人做到了,还细到了极致!武烟人注重细节。在制丝线我们注意到,每台设备上都 有一个设备维修告知牌,牌上要求详细记录当天设备故障现 象、处理过程、维修结果及要求操作工注意事项等。这样, 既要求维修工不仅要动手还要动脑,又有力的保证了交接班 时信息的传递及时、沟通顺畅。同时,设备上还有保养的标 准图片,要求保养时按标准进行保养。在卷包工段,每台卷 接包机组均有信息化终端设备,规定要求每 30 分钟进行一 次自检,并及时输入检测结果,对过程专职检验人员也是一 样,这样借助信息化的固化和规范功能,及它的跟踪、记录、 提醒功能,提高执行效率、减少监督成本,避免执行走样。 这些有特色和信息化的看板,使车间的信息资源共享,管理井然有序。武烟人注重求精。在生产现场,他们将创建对标中的各 项指标分解落实到人头,每个机台的质量、产量和消耗与个 人的绩效考核挂钩,全面透明化,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担, 人人肩上有指标”。注重细节,为了防止包装机条包质量缺 陷,专门在进入大箱机前的通道上专门增加一翻条装臵,对 烟条两面进行检验,保证了不合格品流入市场,既维护产品 和企业的形象,又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我们在现场还看到 这样一个细节,在箱装的同一位臵均写有烟箱的数量编号, 这是一旦出现质量缺陷便于追溯,以减少翻箱成本所采用的 办法。正如该厂刘厂长所说:谓“精”,就是精益求精,追 求极致;所谓“细”就是细节和过程,从细微处着手,从细 小的事入手,精细周密安排每一环节和过程;所谓“化”就 是将精细的东西加以消化、融化,制度化,形成有规可循, 有矩可蹈的标准,对每个环节和过程进行量化,促进管理水 平的提升。第五、质量管理体系化贯穿精细。 湖北中烟从 2005 年 起,就建立了覆盖公司下属六个厂的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适应产品多点生产的实际情况,以武汉卷烟厂的工艺流 程为基准,对其它厂进行填平补齐,分阶段统一,力争“花 小钱办大事,不花钱办成事”。在贯标之初,各厂按核心的 文件体系边运行边修改,最后形成一套全公司四中心及各工厂通用的工艺质量管理细则。相应的,他们还出台了一 系列有关质量管理的配套,公司技术部门对所属工厂每年进 行两次工艺测试,通过检测评价,力争使产品达到“均质化” 这就是为什么“红金龙”产品多年来能扩能上量,“黄鹤楼 能异军突起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适应对外加工的需要,还 专门制定了联营产品质量管理办法,使联营厂的质量管 理理念融合于湖北中烟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同时,通过“过 程控制、数据分析,响应市场,持续改进”这 16 字质量方 针可看出,始终贯穿现场连着市场的理念。正是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落地生根,才使得“红金龙”出水者玉;“黄鹤楼”暗香耸立。参观见学留给我们的启迪此次参观见学,方式是工厂学工厂,这是我们贯彻行业创优”,落实公司“做精制造”的一个举措。走出去学习交流,我们受到了生动而形象的教育,震撼较大,眼界增宽, 激活了思路,找准了差异,收获了启迪。我们不能学习时激 动,回厂没行动。要加大动力,鼓足干劲,学以致用,学比 赶超,浓厚文化氛围,形成强大合力,争创新的业绩。第一,“做精制造”要认真落到实处。当前,我们正按 照公司“两会”精神抓落实,重点放在“做精制造”和创建 优秀卷烟工厂,奋力打造一流卷烟生产基地上。随着行业竞 争的不断加剧,精耕细作将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 件,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将越来越重要。企业只有不断地深化 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 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做好“四个落实”。在转变观念上落实:要抓住五大转变与细节管理:管理 从随意化到规范化转变,由经验型管理到科学型转变,从外 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从机会型企业向战略型转变, 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在精细方法上落实:要掌握精细化管理的八大方法:细 化,量化,流程化,标准化,协同化,严格化,实证化,精 细化。要认认真真地落实在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在管理动作上落实:精细化的操作:企业活动中的每一 个行为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每一员工都应遵守这种规 范,从而让企业的基础运作更加正规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为企业的拓展提供可推广性、可复制性;精细化的控制:生 产管理要进一步优化流程,控制好过程,增强流程参与人员 的责任感;精细化的核算:各项财务活动,要坚持更有效的 预算管理制度,控制费用使用进程;精细化的分析:从多个 角度去展现和从多个层次去跟踪管理情况。通过精细化的分 析,研究提高管理效能;精细化的规划:聚众人之智,举全 厂之力,按照工厂五年规划,实现一年一个新跨越。在精细工作上落实:我们要按照精心、精细、精品的要 求去做我们的各项管理工作,我们需要改变心浮气躁、浅尝 辄止、半途而废的毛病,提倡凡事都应精细化,把小事做细、 做精、做实。通过精细化管理增值出效,建立精细化的运作 机制,完善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的职能管理。树 立精心安排,精确决定、精明管理、精打细算、细化目标、 细分责任、细致工作、关注细节的观念。倡导宏观正确,责 任明确,措施准确、细节精确的工作作风,精耕细作,做足 精细。特别是要在生产和办公现场管理中全面导入6S管理, 真正做到“现场管理规范化、日常工作部署化、物资摆放标 识化、厂区管理整洁化、人员素养整齐化、安全管理常态化” 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管理效率年”课题,就生产制造、设 备管理、质量稳定、安全保证、现场管理、成本控制等,做 细、做活、做实、做准、做精、做严,把握好各环节的融合 关口,形成协调并进的精细工作氛围和良好习惯,处处体系 出“做精制造”的形象。第二,企业文化要真正落地生根。俗话说:文化是有根 的,文化是有形的,文化的力量历经千年而不朽。湖北中烟 公司与时俱进提出黄鹤楼品牌文化,倡导思想力、行动力文 化的企业文化理念,结合实际不断丰富品牌文化的内涵和外 延,以致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做到人人知,人人思,人人行 持续不断地建设体系文化,促进了大发展。我们要从中吸取 经验,进一步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重视“文化落地” 大力弘扬川渝公司企业文化精神,具体地要做好两种交流: 企业内部文娱赛事的交流,企业外部烟草工业和烟草商业的 交流,烟草工业和社会的交流。发挥好两个作用:文化平台 和文艺活动的作用。要坚持两个重点:对内要稳定,对外要 服务。要用载体落地推进文化落地。要把川渝公司提出的“新 川渝、新烟草”战略,上升为文化活动,融入新的元素,不 断丰富内涵,激情展现在岗位工作上。第三,在创新上要抓好项目管理。要充分利用公司和分 厂“人才工程”的有效平台,在抓好人才培训的同时,有效 植入创新的理念,实行创新项目的管理,合理的投入创新经 费,科学设臵创新项目,建立健全创新工作机构和机制,紧 紧抓好创新成果转化。广泛开展群众性 QC 活动,规范科技 项目的立项、审批、检查、成果验收。我们要抓好项目专利 申报和成果市场化。如我厂制丝线叶丝 HT 串联项目、水淋 烟梗项目、卷包段唐先军牵头组织的卷烟机使用丙纤滤棒改 造系统,邹庆元牵头组织的电器保护系统等,个别项目都可 以申请专利。由于我们对项目的总结不太规范,没有形成较 规范的技术档案和激励机制,以致项目参与人员的积极性还 没有充分调动,创新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成果未各到有 效保护。因此,要进一步改善加强。第四,服务基层要做到重心下移 。切实转变观念和工作 作风,学习湖北中烟管理重心下移,有效地服务基层。改变 坐在办公室抓管理的工作作风,把深入班组、机台为员工服 务作为常态工作,着力从“服什么务”、“如何服务”“怎样 服好务”三个方面认真思考,切实解决班组建设、机台和员 工身边的实际问题,重点体现“务实”效应,真正实现从管 理到服务的转变,真正实现由管理上水平到“卷烟上水平” 的转变。二O一O年三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