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磁感应现象的便携式微型发电装置的研究

返回 举报
资源描述
基于电磁感应现象的便携式微型发电装置的研究 摘要:传统的便携式移动电源解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许多的问题,但是传统的移动电源为电子器件提供的电量有其上限,且需要不断为其充电才可续航。为解决移动电源的续航问题,文   摘要:传统的便携式移动电源解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许多的问题,但是传统的移动电源为电子器件提供的电量有其上限,且需要不断为其充电才可续航。为解决移动电源的续航问题,文章基于电磁感应现象和能量守恒定律,对便携式微型发电装置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续航;供电;能量守恒定律;微型发电装置   推荐阅读:?平安与电磁兼容?(双月刊)创刊于1989年,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主办。本刊是中国唯一介绍电子产品平安与电磁兼容有关内容的专业期刊。   0、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开展,人们对电子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电子设备在供电、续航方面的问题日益明显。质量大、容量有限、不能随时随地充电、寿命短、即使不使用,一段时间后存储于其中的电能也会自然耗光。供电电源的这些弊端成了制约电子产品开展的瓶颈。长效稳定且方便随时随地充放电的电子设备电源成了便携式电子设备不可缺少的局部。为此,本文针对便携式 供电装置的开展了研究。人体运动时蕴藏着很大的能量,如果能利用人体动能发电,那么能够做到随时随地充电。因此本文研究的便携式微型发电装置主要是对人走路时的局部动能进行了合理的利用,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再经过稳压整流模块,输出稳定的电压,以解决人们出行时电子器件的续航问题。   1、研制便携式微型发电装置的方案选择   方案一: 发条式发电   基于机械表运作原理,机械表内提供动能的是发条。在人行走的过程中发条不断晃动,不断上链,以聚集能量,然后通过传动系统把能量传到擒纵系统。对其进行改良,将发条聚集的能量通过传动系统传送给发电机,带动发电机产生电量。但经过理论分析,机械表发条系统产生的能量有限,缺乏以带动微型发电机工作,不宜采取此方案。   方案二:扣扳机式发电   基于自动发电儿童玩具枪原理,对其进行改造。其发电量与齿轮转动速度有关,根据擒纵系统,更换初始齿轮大小,以改变齿轮转动速度,最终到达改变发电量的目的。但要得到更高的发电量,就需要更大的动机推动齿轮的运转。另一方面,由变档位自行车齿轮组工作原理可知,齿轮的尺寸大小对人给予的动力有不同的要求。   方案三:脚踏式发电   基于脚踏式打稻机齿轮组的工作原理,对齿轮组系统加以改造,结合发条系统工作原理,改变齿轮尺寸及其比例,增添了弹簧组系统,利用人走路时所提供的踩踏力,使齿轮转动,带动发电机转动,人抬脚时踏板受到弹簧张力的作用,自动复原,如此来回反复,发电机就能不断供电。   2. 便携式微型发电装置的系统设计   便携式 供电装置指的是一种便于携带的移动式微型发电机,这种装置可以随时随地发电,并且把发出的电能存贮下来或直接供应 使用。便携式微型发电装置主要由以下五個局部构成:踩踏式机械结构、微型发电机、整流滤波电路、电量存储设备和电量输出设备。人走动时带动机械结构,微型发电机经过机械结构的带动产生频率不太稳定的交流电,再经过整流滤波电路存储到电量存储设备中,用超级电容作为电量存储单元,最后由输出设备给电子产品供电。   系统结构图如下:   3. 测试结果及问题分析   经过初步测试,人在正常走动的情况下,微型发电装置能产生3~5V电压,功率可以到达3W。由于初次作此研究,经验缺乏,微型发电机功率还达不到预期要求,仍需对微型发电机加以改良,使其产生更加稳定的电压,提升其功率。   对便携式供电装置的研究发现,便携式 供电装置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便携性:便携式 供电装置的主要作用是满足智能 用户对 的随时充电,因此用户一般都会把便携式 供电装置随时携带在身上,考虑到这一方面的问题,我们的微型发电装置还需在体积上进行缩减以到达舒适行走的目的。   ②发电功率:便携式 供电装置对发电功率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装置发出的电要能够满足 的充电要求,一般 充电时都支持 USB口直接充电,而 USB 口的充电功率是5W,因此我们的便携式 供电装置的发电效率还需提高。   ③平安性:智能 用户一般会把便携式 供电装置随时携带在身上,因此这种装置需要到达一定的平安标准,防止在特殊情况,如摔倒地上、碰到较为炎热,寒冷的天气等条件下对人体造成伤害。   4. 总结和展望   便携式微型发电机可以随时随地对便携式电子产品进行供电。这就解决了电池电源容量问题所带来的弊端。该装置把人体局部动能转化为电能,合理地进行了清洁能源间的转换。利用人体动能转化为其他各种形式的能在能源紧缺的今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能够发现出新型的耐用材料作为机械结构的传导,提高能量转化率,另外对微型发电机发出的电进行更高效率地存储,在不久的将来该装置就能给人们提供很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 单庆晓,章明沛,陈权伟,基于惯性的人体行走能量收集与供电技术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22,12(23):70~74   [2] 许泽刚 ,谢少军,人体动能收集的发电装置研究,常州工学院学报,2022.8.   [3] 赵云飞,王守相,便携式 供电装置的研究,天津大学,2022.5.   [4] 姚梦,武庆东,一种人体能量收集系统的研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19(3):8~11   [5] 张彦芳,压电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J],科技资讯,2022,(3):102   [6] 李金田,文玉梅,压电式振动能量采集装置研究进展[J],现代电子技术,2022,34(18):184~189   [7] 单庆晓,章明沛,陈权伟,基于惯性的人体行走能量收集与供电技术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22,12(23):70~7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业指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