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安全》PPT课件.ppt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0947079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7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安全》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危险源安全》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危险源安全》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 危险源安全第 一节 危险、危害因素一、危险、危害因素危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危险因素是指能使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通常为了区别客体对人体不利作用的特点和效果,分为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和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有时对两者不加区分,统称危险因素。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 3 8 6 1 -1 9 9 2)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6类。(一)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 . 设备、设施缺陷(如刚度不够) 2 . 防护缺陷(防护不当) 3 . 电危害(漏电) 4 . 噪声危害 5 . 振动危害 6 . 电磁辐射(X射线) 7 . 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 8 . 明火 9 .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 1 0 .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湿气体) 1 1 . 粉尘与气溶胶(有毒性粉尘) 1 2 . 作业环境不良(缺氧) 1 3 . 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 1 4 . 标志缺陷(无标志) 1 5 .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二)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1 . 易燃易爆性物质 2 . 自燃性物质 3 . 有毒物质 4 . 腐蚀性物质 5 . 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三)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1 . 致病微生物 2 . 传染病煤介物 3 . 致害动物 4 . 致害植物 5 . 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四)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 . 负荷超限 2 . 健康状况异常 3 . 从事禁忌作业 4 . 心里异常 5 . 辨识功能缺陷 6 . 其他 (五)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1 . 指挥作用 2 . 操作失误 3 . 监护失误 4 . 其他错误 5 . 其他因素 (六)其他危险、危害因素二、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一)参照GB6 4 4 1 -8 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分为1 6类 1 . 物体打击 2 . 车辆伤害 3 . 机械伤害 4 . 起重伤害 5 . 触电 6 . 淹溺 7 . 灼烫 8 . 火灾 9 . 高处坠落 1 0 . 坍塌 1 1 . 放炮 1 2 . 火药爆炸 1 3 . 化学性爆炸 1 4 . 物理性爆炸 1 5 . 中毒和窒息 1 6 . 其他伤害 (二)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分为 1 . 生产性粉尘 2 . 毒物 3 . 噪声与振动 4 . 高温 5 . 低温 6 . 辐射 7 . 其他危害因素 第二节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重大危险源辨识(GB1 8 2 1 8 -2 0 0 0)一 重大危险源概念 1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危险物质 hazardous substance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3单元 unit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 0 0 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4 临界量 threshold quantity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5 重大事故 major accident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6生产场所 work site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7 贮存区 store area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二 重大危险源辨识 1 辨识依据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2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式中:q1,q2 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Q1,Q2 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 三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 1 重大危险源辨识 2重大危险源评价 3重大危险源管理 4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 5应急计划 6工厂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 7重大危险源监察 四 安全评价方法一 安全评价方法及分类安全评价方法是对系统的危险因素、危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的方法。常用的有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按评价的推理过程分类法、按针对的系统性质分类法、按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分类法等。按量化程度可分为定性安全评价和定量安全评价。 按照安全评价的逻辑推理过程,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归纳推理评价法和演绎推理评价法。归纳推理评价法是从事故原因推论结果的评价方法,即从最基本危险、有害因素开始,逐渐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最终分析到可能的事故。演绎推理评价法是从结果推论原因的评价方法,即从事故开始,推论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再分析与直接因素相关的之间因素,最终分析和查找出致使事故发生的最基本危险、有害因素。 二、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按照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方法、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方法和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方法。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方法是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由事故推论最基本危险、有害因素或由最基本危险、有害因素推论事故的评价法,该类方法适用于识别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分析事故,这类方法一般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法。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方法是通过定性或定量分析给出系统危险性的安全评价方法,该类方法适应于系统的危险性分级,该类方法可以是定性安全评价法,也可以是定量安全评价法。 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方法可以直接给出定量的事故后果,给出的事故后果可以是系统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的伤害(或破坏)范围、事故的损失或定量的系统危险性等。此外,按照评价对象的不同,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设备(设施或工艺)故障率评价法、人员失误率评价法、物质系数评价法、系统危险性评价法等。 1 安全检查表方法(Safety Checklist Analysis,SCA)为了查找工程、系统中各种设备设施、物料、工件、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事先把检查对象加以分解,将大系统分割成若干小的子系统,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将检查项目列表逐项检查,避免遗漏,这种表称为安全检查表。 2危险指数方法(Risk Rank,RR)危险指数方法是一类分析方法。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是以作业现场危险度、事故几率和事故严重度为基础,对不同作业现场的危险性进行鉴别)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特性重要性大小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 危险指数评价可以运用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可行性研究、设计、运行等),或在详细的设计方案完成之前,或在现有装置危险分析计划制定之前。当然它也可用于在役装置,作为确定工艺操作危险性的依据。目前已有好几种危险指数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危险度评价法,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的蒙德法,化工厂危险等级指数法等等。 3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PHA)预先危险分析方法是一种起源于美国用标准安全计划要求方法。它是在一项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的工作,包括设计、施工和生产前,首先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其目的是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预先危险分析方法的步骤如下: (1 )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他方法调查确定危险源,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物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详细的了解; (2 )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及同类行业生产中发生的事故情况,对系统的影响、损坏程度,类比判断所要分析的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分析事故的可能类型; 4 故障假设分析方法(WhatIf,WI) 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是一种对系统工艺过程或操作过程的创造性分析方法。它一般要求评价人员用“WhatIf”作为开头对有关问题进行考虑,任何与工艺安全有关的问题,即使它与之不太相关也可提出加以讨论。通常,将所有的问题都记录下来,然后将问题分门别类,例如按照电气安全、消防、人员安全等问题分类,分头进行讨论。所提出的问题要考虑到任何与装置有关的不正常的生产条件,而不仅仅是设备故障或工艺参数变化。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比较简单,评价结果一般以表格形式显示,主要内容有:提出的问题,回答可能的后果,降低或消除危险性的安全措施。其目的是识别危险性、危险发问或可能产生的意想不到的结果的事故事件。 5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HAZOP)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是一种定性的安全评价方法。它的基本过程是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采取的对策。其侧重点是工艺部分或操作步骤各种具体值。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所基于的原理是,背景各异的专家们如若在一起工作,就能够在创造性、系统性和风格上互相影响和启发,能够发现和鉴别更多的问题,与他们独立工作并分别提供工作结果相比更为有效。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可按分析的准备、完成分析和编制分析结果报告三个步骤来完成。其本质就是通过系列会议对工艺流程图和操作规程进行分析,由各种专业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对偏离设计的工艺条件进行过程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是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英国)最早确定要由一个多方面人员组成的小组执行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工作的。鉴于此,虽然某一个人也可能单独使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方法,但这绝不能称为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所以,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与其他安全评价方法的明显不同之处是,其他方法可由某人单独使用,而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则必须由一个多方面的、专业的、熟练的人员组成的小组来完成。 6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Effects Analysis,FME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方法,根据系统可以划分为子系统、设备和元件的特点,按实际需要,将系统进行分割,然后分析各自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及其产生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的目的是辨识单一设备和系统的故障模式及每种故障模式对系统或装置造成的影响。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的步骤为明确系统本身的情况,确定分析程度和水平,绘制系统图和可靠性框图,列出所有的故障类型并选出对系统有影响的故障类型,理出造成故障的原因。在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中不直接确定人的影响因素,但像人失误、误操作等影响通常作为一个设备故障模式表示出来。 7 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FTA)故障树(Fault Tree)又称为事故树,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是安全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它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既适用于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具有简明、形象化的特点,体现了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安全问题的系统性、准确性和预测性。故障树分析的基本程序如下: (1 )熟悉系统。要详细了解系统状态及各种参数,绘出工艺流程图或布置图。 (2 )调查事故。收集事故案例,进行事故统计,设想给定系统可能要发生的事故。 (3 )确定顶上事件。要分析的对象事件即为顶上事件。对所调查的事故进行全面分析,从中找出后果严重且较易发生的事故作为顶上事件。 (4 )确定目标值。根据经验教训和事故案例,经统计分析后,求解事故发生的概率(频率),作为要控制的事故目标值。 (5 )调查原因事件。调查与事故有关的所有原因事件和各种因素。 (6 )画出事故树。从顶上事件起,一级一级找出直接原因事件,到所要分析的深度,按其逻辑关系,画出事故树。 (7 )定性分析。按事故树结构进行简化,确定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 (8 )事故发生概率。确定所有事件发生概率,标在故障树上,并进而求出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 (9 )比较。比较分可维修系统和不可维修系统进行讨论,前者要进行对比,后者求出顶上事件发生概率即可。 (1 0 )分析。故障树分析不仅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且能深入提示事故的潜在原因,因此在工程或设备的设计阶段、在事故查询或编制新的操作方法时,都可以使用故障树分析对它们的安全性作出评价。 8 事件树分析(Event Tree Analysis,ETA)事件树分析是用来分析普通设备故障或过程波动(称为初始事件)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事件树分析中,事故是典型设备故障或工艺异常(称为初始事件)引发的结果。与故障树分析不同,事件树分析是使用归纳法(而不是演绎法),事件树可提供记录事故后果的系统性的方法,并能确定导致事件后果事件与初始事件的关系。事件树分析步骤如下: (1 )确定初始事件。初始事件可以是系统或设备的故障、人员的失误或工艺参数偏移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事件。确定初始事件一般依靠分析人员的经验和有关运行、故障、事故统计资料来确定。 (2 )判定安全功能。系统中包含许多能消除、预防、减弱初始事件影响的安全功能(安全装置、操作人员的操作等)。常见的安全功能有自动控制装置、报警系统、安全装置、屏蔽装置和操作人员采取措施等。 (3 )发展事件树和简化事件树。从初始事件开始,自左至右发展事件树。首先把事件一旦发生时起作用的安全功能状态画在上面的分支,不能发挥安全功能的状态画在下面的分支。然后依次考虑每种安全功能分支的两种状态,层层分解直至系统发生事故或故障为止。简化事件树是在发展事件树的过程中,将与初始事件、事故无关的安全功能和安全功能不协调、矛盾的情况省略、删除,达到简化分析的目的。 (4 )分析事件树。事件树各分支代表初始事件一旦发生后其可能的发展途径,其中导致系统事故的途径即为事故连锁。事件树分析适合被用来分析哪些产生不同后果的初始事件。它强调的是事故可能发生的初始原因以及初始事件对事件后果的影响,事件树的每一个分支都表示一个独立的事故序列,对一个初始事件而言,每一独立事故序列都清楚地界定了安全功能之间的功能关系。 9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Job Risk Analysis,LEC)美国的KJ格雷厄姆(Keneth JGraham) 和CF金尼 (Gilbert FKinney)研究了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提出了以所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为因变量(D),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及危险严重程度(C)作为自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式。根据实际经验他们给出了3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数值,采取对所评价的对象根据情况进行“打分”的办法,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危险性分数值,再在按经验将危险性分数值划分的危险程度等级表或图上,查出其危险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 1 0定量风险评价方法(Quantity Risk Analysis,ORA)在识别危险分析方面,定性和半定量的评估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这些方法仅是定性,不能提供足够的定量化,特别是不能对复杂的并存在危险的工业流程等提供决策的依据和足够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能够提供完全的定量的计算和评价。风险可以表征为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事故的后果的乘积,定量风险评价对这两方面均进行评价,可以将风险的大小完全量化,并提供足够的信息,为业主、投资者、政府管理者提供定量化的决策依据。 应急救援预案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目前的应急救援预案需要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化字2 0 0 4 4 3号)来编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使用、运输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单位需要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是指事先制定的关于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进行紧急救援的组织、程序、措施、责任以及协调等方面的方案和计划。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时的要求:一是重点突出,针对性强;二是程序简单,步骤明确;三是统一指挥,责任明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