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第一二三章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09004888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第一二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第一二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第一二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第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第一二三章一二三章备课要备什么备课要备什么?v备教材备教材,备教法备教法,备学生备学生.v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v第一讲的主要内容第一讲的主要内容:v1.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v2.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v3.教学方法的设计与运用教学方法的设计与运用.第一章第一章 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设计 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目标概述教学目标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设计原理和要求教学目标的设计原理和要求 第三节第三节 教学目标的陈述教学目标的陈述一、教学目标的涵义一、教学目标的涵义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辨辨 析: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标教育目标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目标概述教学目标概述 教育目的: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教育目的: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问题。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问题。教育目标:亦称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教育目标:亦称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对不同阶段的教育和不同性质的教育有不同的育中的具体化,对不同阶段的教育和不同性质的教育有不同的规定。规定。课程目标: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它反映了国家课程目标: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它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某一个教育阶段一门课程的教育宗旨和要求。在某一和社会对某一个教育阶段一门课程的教育宗旨和要求。在某一个教育阶段,教育目标相同,但每一门课程的目标不相同。个教育阶段,教育目标相同,但每一门课程的目标不相同。教学目标比课程目标更具体,是课程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教学目标比课程目标更具体,是课程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在某一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目程中的体现。在某一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详细的教学目标以便选择教学内容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详细的教学目标以便选择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学生学习的和确定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学生学习的具体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能力等给予明确的界定。具体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能力等给予明确的界定。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目标概述教学目标概述二、教学目标的功能二、教学目标的功能 1.1.指导教师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指导教师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明确教学应达到什么目标(知识、情感态度、技能),明确教学应达到什么目标(知识、情感态度、技能),而后选择方法。而后选择方法。2.2.引导教师调控教学过程引导教师调控教学过程 明确教学什么,引起注意;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明确教学什么,引起注意;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明确先教学什么、后教学什么,时间多少。和关键;明确先教学什么、后教学什么,时间多少。3.3.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是教学效果的评价尺度。教学目标是教学效果的评价尺度。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目标概述教学目标概述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目标概述教学目标概述三、教学目标的分类三、教学目标的分类 A.A.国外学者对教学目标的分类国外学者对教学目标的分类 加涅的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的学习言语信息的学习 智慧技能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 认知策略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 态度的学习态度的学习 动作技能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 布鲁姆的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目标认知领域目标 情感领域目标情感领域目标 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动作技能领域目标 奥苏贝尔奥苏贝尔“教学目标分类教学目标分类”:符号表征学习符号表征学习 概念学习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命题学习 知识的运用知识的运用 解决问题与创造解决问题与创造 罗米斯佐基斯罗米斯佐基斯“教学目标分类教学目标分类”:知识知识 技能技能 B.B.国内对教学目标的分类国内对教学目标的分类 知识知识 技能技能 能力能力 个性个性 思想品德思想品德 第二节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设计理念和要求教学目标的设计理念和要求一、教学目标的设计理念一、教学目标的设计理念 关注学生作为关注学生作为“完整完整”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人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人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值观。二、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二、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 1.1.目标设计应适应学生的年龄、经验和能力的发展;目标设计应适应学生的年龄、经验和能力的发展;2.2.目标设计应有依据,如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力倾向、个性和行为方式目标设计应有依据,如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力倾向、个性和行为方式等;等;3.3.目标内容应具有科学性、真实性、权威性;目标内容应具有科学性、真实性、权威性;4.4.目标设计应符合学习规律和教学原理;目标设计应符合学习规律和教学原理;5.5.目标设计应注重以学生的兴趣和要求;目标设计应注重以学生的兴趣和要求;6.6.目标内容应涉及认知、情感等领域;目标内容应涉及认知、情感等领域;7.7.目标应与本学科目标、本年级的培养目标一致;目标应与本学科目标、本年级的培养目标一致;8.8.目标应适应不同的教育和社会情境的变化。目标应适应不同的教育和社会情境的变化。第三节第三节 教学目标的陈述教学目标的陈述一、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一、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 1.1.定位明确:不仅明确教师应教什么(知识、技能、态定位明确:不仅明确教师应教什么(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而且明确学生应学什么(知识、技能、态度、度、情感等),而且明确学生应学什么(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情感等)2.2.内容具体: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所提出内容具体: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所提出的要求应力求具体、明晰,避免空洞、笼统。的要求应力求具体、明晰,避免空洞、笼统。3.3.层次清晰: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应该在教层次清晰: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应该在教学目标中清晰而具体地表达出来学目标中清晰而具体地表达出来 4.4.措辞得当:知识层次、运行层次、分析层次、综合层措辞得当:知识层次、运行层次、分析层次、综合层次、评价层次等措辞各有不同,应根据需要恰当选择。次、评价层次等措辞各有不同,应根据需要恰当选择。第二节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陈述教学目标的陈述二、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二、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 1.1.行为目标陈述方法行为目标陈述方法 (1 1)行为表现的陈述:说明学生具有什么样的能力,能做什么。)行为表现的陈述:说明学生具有什么样的能力,能做什么。(2 2)行为条件的陈述:说明提供什么样的刺激使学生产生什么样的行为。)行为条件的陈述:说明提供什么样的刺激使学生产生什么样的行为。(3 3)行为标准的陈述:说明学生行为产生的速度、准确度和质量。)行为标准的陈述:说明学生行为产生的速度、准确度和质量。2.2.内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方法内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方法 陈述教学目标时应用记忆、理解、创造、热爱、欣赏等语言来表述学习结陈述教学目标时应用记忆、理解、创造、热爱、欣赏等语言来表述学习结果,反映教师总的教学意图;描述反映学生内在心理变化的具体行为,使比果,反映教师总的教学意图;描述反映学生内在心理变化的具体行为,使比较抽象的目标具体化。较抽象的目标具体化。3.3.表现性目标陈述方法表现性目标陈述方法 描述教学中的情境和活动,指明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应参加的活动,在活描述教学中的情境和活动,指明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应参加的活动,在活动中应处理的问题和完成的任务,并且不规定学生达到一致的目标,而是允动中应处理的问题和完成的任务,并且不规定学生达到一致的目标,而是允许学生参加活动后有不同的反应和收获,强调学生的创造性表现和个性的发许学生参加活动后有不同的反应和收获,强调学生的创造性表现和个性的发展。展。这一方法适合陈述情感领域和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目标内容。这一方法适合陈述情感领域和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目标内容。第二章第二章 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 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内容概述教学内容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 第三节第三节 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内容的处理 第四节第四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的开发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内容概述教学内容概述一、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及其特征一、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及其特征 1.1.何谓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系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何谓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系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2.2.特征:特征:A.A.强调以书本知识为主,以讲授间接经验为主。强调以书本知识为主,以讲授间接经验为主。B.B.科学或分科课程占主导地位(活动类课程)科学或分科课程占主导地位(活动类课程)C.C.以学科逻辑来组织教材,强调教材的系统性,强调知识的联系。以学科逻辑来组织教材,强调教材的系统性,强调知识的联系。D.D.内容的规划程度较高,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到教科书,并以教科内容的规划程度较高,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到教科书,并以教科书为课程的范本,其负面作用就是过于封闭。书为课程的范本,其负面作用就是过于封闭。C.C.教学内容考虑得最多的是学生的过去世界,很少考虑到学生生活着教学内容考虑得最多的是学生的过去世界,很少考虑到学生生活着的现在世界和未来世界。的现在世界和未来世界。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内容概述教学内容概述二、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二、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 1.1.教学内容的选择发生变化,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发生变化,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和选择性。2.2.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生动、活泼。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生动、活泼。3.3.课程改革后有艺术课、科学课程、综合课等,这些课程改革后有艺术课、科学课程、综合课等,这些课程给中小学教学带来新的挑战。课程给中小学教学带来新的挑战。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内容概述教学内容概述三、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关系三、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关系 教材是形成教学内容的一个教材是形成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载体”。教材的内容是。教材的内容是由事实、概念、原理及其内在联系构成。由事实、概念、原理及其内在联系构成。教学内容来自师生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教学内容来自师生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的综合加工。教学内容总是大于或小于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总是大于或小于教材内容 。(何时大于?。(何时大于?何时小于?)何时小于?)第二节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是指分析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是指分析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的联系,明确学习者必须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的广度以部分的联系,明确学习者必须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的广度以及知识的深浅程度和能力的质量水平。及知识的深浅程度和能力的质量水平。教学内容的构成:教学内容的构成:1.1.知识:事实性知识和规律性知识知识:事实性知识和规律性知识 2.2.技能: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技能: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 3.3.态度:是泛指习得的,影响个人对事物、人和活动作态度:是泛指习得的,影响个人对事物、人和活动作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如情感、动机、兴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如情感、动机、兴趣等)。趣等)。第二节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一、分析教学内容的步骤一、分析教学内容的步骤 (一)选择与组织单元:由一项相对完整的教学任务所构成(一)选择与组织单元:由一项相对完整的教学任务所构成的教学内容。的教学内容。(二)确定单元目标:通过单元教学,学生应能达到的学习(二)确定单元目标:通过单元教学,学生应能达到的学习目标(某个学科中相对完整的知识、技能、态度)目标(某个学科中相对完整的知识、技能、态度)(三)确定学习任务的类别:认知、技能、态度的任务(三)确定学习任务的类别:认知、技能、态度的任务 (四)评价内容: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进行评价(四)评价内容: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进行评价 (五)分析学习任务:分析认知、技能、态度的教学内容(五)分析学习任务:分析认知、技能、态度的教学内容 (六)进一步评价内容:分析认知、技能、态度及其相互之(六)进一步评价内容:分析认知、技能、态度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间的关系第二节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二、教学内容分析的方法二、教学内容分析的方法 (一)归类分析法:先将教学内容分类(如事实、概念、原理(一)归类分析法:先将教学内容分类(如事实、概念、原理等),再用直观形式揭示教学内容的要素和相互联系。等),再用直观形式揭示教学内容的要素和相互联系。(二)图解分析法:用直观形式揭示教学内容要素及其相互联(二)图解分析法:用直观形式揭示教学内容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分析方法。系的分析方法。(三)层级分析法:揭示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从属技能的一(三)层级分析法:揭示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从属技能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逐个实现目标,种内容分析方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逐个实现目标,最后达到终点目标。最后达到终点目标。(四)信息加工分析法:将教学目标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四)信息加工分析法:将教学目标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一种内容分析方法。一种内容分析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三、教学内容的编排三、教学内容的编排 (一)教学内容的编排原则(一)教学内容的编排原则 1.1.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 2.2.从已知到未知从已知到未知 3.3.按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组织按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组织 4.4.注意教学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注意教学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 (二)教学内容编排的方法(二)教学内容编排的方法 1.1.布鲁纳的螺旋式布鲁纳的螺旋式 2.2.加涅的直线式加涅的直线式 3.3.奥苏贝尔的分化与综合式奥苏贝尔的分化与综合式 第三节第三节 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内容的处理一、教学内容处理的原则一、教学内容处理的原则 1.1.目的性原则目的性原则 2.2.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3.3.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4.4.计划性原则计划性原则二、教学内容处理的艺术二、教学内容处理的艺术 (一)教学内容的认知处理:提炼教学内容中心、取舍教学内(一)教学内容的认知处理:提炼教学内容中心、取舍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补讲教学内容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补讲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的情感处理(二)教学内容的情感处理 1.1.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分析分析“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2.2.陶冶学生的情操陶冶学生的情操第三节第三节 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内容的处理三、教案的编写三、教案的编写 (一)为什么要编写教案(一)为什么要编写教案 (二)怎样编写教案(二)怎样编写教案 1.1.准备工作:研究课标、钻研教科书及开发课程资源、了解准备工作:研究课标、钻研教科书及开发课程资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设计教学程序及安排学时、设计板书学生、选择教法、设计教学程序及安排学时、设计板书 2.2.教案内容:教学课题、教学目的、课时分配、授课类型、教案内容:教学课题、教学目的、课时分配、授课类型、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学手段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学手段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分析及教学参考书书设计、课后分析及教学参考书 3.3.教案的一般要求:目的明确、要求适当;教与学关系处理教案的一般要求:目的明确、要求适当;教与学关系处理恰当;教书育人结合;环节完整、结构合理、思路清晰、简繁恰当;教书育人结合;环节完整、结构合理、思路清晰、简繁得当、时间分配恰当得当、时间分配恰当 4.4.不同课型教案编写的要点: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实不同课型教案编写的要点: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实验课验课 5.5.编写教案应注意的问题编写教案应注意的问题第四节第四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的开发 一、课程资源: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主要是指课程的材一、课程资源: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主要是指课程的材料来源。料来源。分类:分类:1.1.按功能分:素材性资源按功能分:素材性资源 条件性资源条件性资源 2.2.按空间分:校内资源按空间分:校内资源 校外资源校外资源 3.3.按制约因素分:原生性资源(知识)、内生性资源(学生)、按制约因素分:原生性资源(知识)、内生性资源(学生)、外生性资源(社会)外生性资源(社会)4.4.按哲学观分: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学科中心课程按哲学观分: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学科中心课程第四节第四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的开发二、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二、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1.1.拓展教学内容,树立大教育观,让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拓展教学内容,树立大教育观,让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2.2.改变改变“知识本位知识本位”的单一教学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性。的单一教学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性。3.3.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全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全 4.4.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育观念,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育观念,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智慧。5.5.引发教育观念的变革,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引发教育观念的变革,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第四节第四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的开发三、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三、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1.1.开放性原则:一切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可能的课程资源开放性原则:一切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可能的课程资源都可开发与利用。都可开发与利用。2.2.实用性原则: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并加以利用;用好现有的实用性原则: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并加以利用;用好现有的或闲置的课程资源。或闲置的课程资源。3.3.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的课程教学目标开发与利用相应的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的课程教学目标开发与利用相应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4.4.地方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地方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做到因地制宜。做到因地制宜。5.5.经济性原则: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理想的效果。经济性原则: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理想的效果。第四节第四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的开发四、课程资源开发对教师的要求四、课程资源开发对教师的要求 (一)树立恰当的观念(一)树立恰当的观念 1.1.课程资源观:教材不是课程资源的唯一;应充分发挥教师课程资源观:教材不是课程资源的唯一;应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创新的主体性。在课程设计和创新的主体性。2.2.系统优化观:注重轻重缓急,先后有序;讲究效率;关注系统优化观:注重轻重缓急,先后有序;讲究效率;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差异。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差异。3.3.潜在课程观:关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教育因素,如班潜在课程观:关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教育因素,如班级氛围、校园文化、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级氛围、校园文化、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 (二)具有应有的能力(二)具有应有的能力 1.1.筛选、鉴别能力筛选、鉴别能力 2.2.组合、变通能力组合、变通能力 3.3.协调、沟通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第四节第四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的开发五、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方法五、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方法 (一)立足课堂学习,开发教材资源:钻研教材,创造性使(一)立足课堂学习,开发教材资源:钻研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用教材 (二)提高自身素质,利用教师资源(二)提高自身素质,利用教师资源 (三)关注学生状态,开发生成性资源(三)关注学生状态,开发生成性资源 (四)运用现代媒体,开发网络资源(四)运用现代媒体,开发网络资源 (五)联系学生经验,挖掘生活资源(五)联系学生经验,挖掘生活资源 (六)拓展教育时空,运用校园文化资源(六)拓展教育时空,运用校园文化资源 (七)组织实践活动,开发社区资源(七)组织实践活动,开发社区资源 (八)联系家庭生活,开发亲情资源(八)联系家庭生活,开发亲情资源第三章第三章 教学方法的设计与运用教学方法的设计与运用 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方法概述教学方法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和依据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和依据 第三节第三节 教学方法运用的基本要求教学方法运用的基本要求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方法概述教学方法概述一、教学方法的含义一、教学方法的含义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方式的总称。的方式的总称。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方法概述教学方法概述二、教学方法的分类二、教学方法的分类 1.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讲授法讲授法 谈话法谈话法 讨论法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 2.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演示法演示法 参观法参观法 3.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练习法练习法 实验法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实习作业法 4.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 5.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发现法发现法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方法概述教学方法概述三、当代教学方法的发展三、当代教学方法的发展 发展趋向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情感、个性发展趋向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情感、个性 1.1.重视实现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2.2.重视教学中学生认知和情感的统一重视教学中学生认知和情感的统一 3.3.加强学习方法的研究加强学习方法的研究 4.4.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第二节第二节 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和依据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和依据一、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一、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 1.1.注重科学性和艺术性注重科学性和艺术性 2.2.注重启发性注重启发性 3.3.一法为主,多法相助,有机结合一法为主,多法相助,有机结合 4.4.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第二节第二节 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和依据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和依据二、教学方法设计的依据二、教学方法设计的依据 1.1.依据教学任务依据教学任务 2.2.依据学科性质依据学科性质 3.3.依据教学原则(说明: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的关系)依据教学原则(说明: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的关系)4.4.依据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 5.5.依据教学内容依据教学内容 6.6.依据学生特征依据学生特征 7.7.依据教师自身的特点依据教师自身的特点 8.8.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第三节第三节 教学方法运用的基本要求教学方法运用的基本要求一、讲授法的运用一、讲授法的运用二、谈话法的运用二、谈话法的运用三、读书指导法的运用三、读书指导法的运用四、实习法的运用四、实习法的运用五、实验法的运用五、实验法的运用六、参观法的运用六、参观法的运用七、练习法的运用七、练习法的运用八、演示法的运用八、演示法的运用九、复习法的运用九、复习法的运用十、尝试教学法的运用十、尝试教学法的运用十一、引探教学法的运用十一、引探教学法的运用十二、自学辅导法的运用十二、自学辅导法的运用十三、反馈教学法的运用十三、反馈教学法的运用怎样说课怎样说课?v1.说教材说教材;v2.说教法说教法;v3.说教理说教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