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课件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0665994 上传时间:2021-04-11 格式:PPT 页数:374 大小:1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心理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4页
学前心理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4页
学前心理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 学前心理学课程体系 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 第五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六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七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第八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第九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第十章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学 一、什么是心理学 (一)心理现象 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1、心理过程(基础作用) :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自我意识 (二)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 验室,应用实验手段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标志着心理学作为 一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 儿童心理 一书的出 版,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产生。 二、人的心理实质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 唯心主义观点:心理即灵魂。 唯物主义观点:早期认为是由心脏决定的。 后期认为是由脑决定的。 (二)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物质基础(即人脑是 心理的物质基础) 1、脑的结构 1)脑由延髓、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组 成,最发达的是大脑。 2)大脑皮层分为四个部分,即额叶、顶叶、颞叶 和枕叶。其中额叶是最新发展起来的部分。 2、人脑的机能 1)大脑的机能:主要是接受、分析、综合、储存和提取各 种信息。 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不同。 皮层各部分既分工又合作。 2)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反射按起源分为两类: 无条件反射 :先天固有的、由遗传而来的。 条件反射 :后天形成的、习得的反射。 形成条件反射的信号有两大类:一是具体信号,包括各种视 觉的、听觉的、味觉的刺激物等。二是抽象信号,如人类 的词语。 总之,心理现象就其产生而言,是两种现象的有机结合。 (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反映内容 人所处的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她们都是人的心理的源泉,但是相比较而言,社 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举例: 狼孩等。 2、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反映形式 心理的反映是能动的积极的反映。 小结:人的心理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心理 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对象: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从出生到入 学前这一阶段 (0-6、 7岁 )心理的发生、发展特 点和 规律 的一门科学。 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是指:儿童心理发展过 程中的本质联系和本质特征。包括: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即发展的方向、顺序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和年龄特征 (三)儿童心理的个别差异 (四)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 二、内容: 有人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概括为三个 W: What ? When ? Why? (一)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三)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四)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五)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三、学前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发展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学前教育学; 儿童解剖生理学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2、揭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影响因素和 机制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1、能够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2、为辩证唯物论提供心理学的理论依据 3、是人类发展的需要 (二)实践意义: 1、为儿童教育提供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2、为儿童医务、儿童文艺、儿童玩教具设 计等应用领域提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 3、为父母亲提供教养孩子的心理学知识 第二章 学前心理学的 研究 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一、 原则 客观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 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 学前心理学研究的类型 (一)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 1、定义 横向研究又称横断研究, 是在同一时间里,对不 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 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 是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 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 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 (二)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 整体研究又称系统研究, 即把儿童心 理各个方面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的研究对象系统,当成一个整体结构来进 行研究。 分析研究又称专题研究, 是对儿童心 理发展中某一个别的、局部的问题进行比 较深入的研究。 (三)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 儿童心理学的课题,比较多地集中于研究不同 年龄儿童心理活动的区别,这种类型的研究称 差 异研究。 相关研究 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现象之间的关 系或心理现象与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 因果研究 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查 明心理发展内部诸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四)双生子研究和跨文化研究 双生子研究 的目的在于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 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跨文化研究 (亦称交叉文化研究 ),是指同一 个课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 以期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的社会 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研究学前心理的具体方法 (一)观察法 研究学前儿童最基本的方法 1.定义:就是在自然的条件下,有目的、 有计划地观察记录儿童的语言和行为表现,从 而判断儿童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方法。 2.类型: ( 1)从时间,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 ( 2)从范围,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 ( 3)从规模,分为群体观察和个体观察 3.观察法的实施 确定要观察的问题 制定观察计划 选择观察内容 设计观察提纲 进行观察 观察记录的程序和格式 观察记录的语言 观察者的反思 撰写观察报告 案例: “ 师生接触 ” 观察记录表 教师主动发起 儿童主动发起 肯定 中性 否定 肯定 中性 否定 (二)实验法 1.定义: 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 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其某种心理活动的恒 定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的 关系。 2.类型 ( 1)自然实验法:在儿童的自然活动中控制或 改变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 ( 2)实验室实验:就是在具有专门装置的实验 室中利用专门的设备进行心理研究的方法。 (三)测验法: 用编制好的心理测验作为工具测 量儿童的某一行为表现,然后将测得的数据与心理 测验提供的平均水平相比较,可以看出被试的个别 差异。 测验法的使用必须具备的两个要求: 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 效度:是指某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 品质。 如: 婴儿的智力测验 : 贝利婴儿发展量表( 1969年) 测量 2个月至 2岁半的婴儿。它包括:心理量表; 动作量表;婴儿行为记录 比纳 西蒙量表 斯坦福 比纳智力量表( S B量表) 韦克斯勒学前和小学智力量表( 1967年) (四)调查法 包括问卷法、谈话法 1、问卷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以书面形式 将要收集的材料列成明确的问题,让被试回答。 2、谈话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和计划直 接询问儿童的看法、态度;或者让儿童做一个简 单的演示,让他们说明为什么这样做,以了解他 们的想法,从中分析其心理特点。 (五) 作品分析法 : 这是了解儿童心理的辅助方 法。儿童的作品有作业、绘画、手工、日记等, 通过对儿童作品的分析,可以了解 分析儿童的观 察力、想象力、理解力、兴趣、能力和性格等。 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方法 学习儿童心理学要关注心理学、生理学、卫生 学的相关知识。 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观点。 理论联系实际的进行学习。 关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带着问题进 行学习。 运用主题讨论进行学习。 认真做好读好笔记。 课后思考题要重视。 作业:谈谈你对学前心理学的认识? (对这门学科的认识、有什么感想 /悟、对 自己以后的生活以及工作有什么影响等等) 要求: 800字以上 第三章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一、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概念 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质的特 征,称之为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二、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和可变 性 1、稳定性的表现: 儿童的大脑发育有一个稳定的顺序和阶段,它 是从后向前发展的。 人类掌握知识经验有一定的顺序性,儿童掌握 人类知识经验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 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大脑机能发生变化也要 经过一个大体相同的、不断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2、可变性表现在: 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使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有 所变化; 儿童所生活的时代不同,也使他们具有不同的年 龄特征; 教育条件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也会有所变 化。 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是辩证统一的。 三、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现行阶段的划分 我国现时通用的儿童心理 阶段的划分 1、婴儿期(又称乳儿期): 0 1岁 新生儿:出生的第一个月 婴儿早期: 0 6个月 婴儿晚期: 6-12月 2、先学前期(前幼儿期): 1-3岁 3、学前期(幼儿期) 3-6岁 幼儿初期: 3-4岁 幼儿中期: 4 5岁 幼儿晚期: 5 6、 7岁 4、学龄期: 6、 7-18岁 学龄初期: 6、 7-11、 12 学龄中期: 11、 12-14、 15 学龄晚期: 14、 15-17、 18 四、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 (一)转折期和危机期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 出现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 心理发展的 转折期 我们把可能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常 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 准则的表现,称为 危机期 (二)关键期 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某种特征的形成或某种 能力的发展,在某一个时期容易出现,错过这个 时期就很难形成,这个使儿童心理获得显著而迅 速发展的时期就是 关键期 。 (三)敏感期或最佳期 所谓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 , 是指 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 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四) 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心理学家 维果斯基 提出来的 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 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 之间的差距。前者称为儿童的第一水平,后者称 为第二水平。 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发展的每一时刻都存在的,同 时,每一时刻又都在发生变化; 最近发展区因人而异; 好的教学是能够促进儿童最近发展区不断发生变 化的教学。 第二节学前期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 一、人生第一年,婴儿期或 乳儿期 (0-1岁 ) (一)初生到满月 1、适应新生活 2、依靠无条件反射 呼吸反射;瞳孔反射;吞咽反射 ; 眨眼反射 ;觅食反射;吸吮反射 收缩反射; 巴宾斯基反射 ; 手掌抓握反射 ; 摩罗反射 ; 游泳反射 ; 行走反射 ; 强直性颈部反射 ; 身体直向反射 ; 3、条件反射出现和心理发生 ( 1)条件反射对儿童最初生活的意义 ( 2)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 3)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 ( 4)心理的发生 4、认识世界和人际交往的开始 ( 1)认识世界的开始 ( 2)人际交往的开端 (二)满月到半岁 1、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 2、定向反射的作用增加。 3、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动作混乱阶段无意抚摸阶段无意抓握阶段 手眼不协调的抓握手眼协调的抓握。 4、开始认生。 (三)半岁到周岁 1、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 1)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a.从整体动作到局部、准确、专门化的动作。 b.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首尾规律) c.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远近 规律) d.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大小规律)。 e.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无有规律)。 ( 2)坐、爬、站、走的发展 坐、爬、站、走这些动作都是在 6 12个月期 间学习的 2、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 1)五指分工动作的发展。 ( 2)双手配合。 ( 3)摆弄物体。 ( 4)重复连锁动作。 3、语言开始萌芽 4、依恋关系日益发展 二、 1 3岁(先学前期) (一)学会直立行走 (二)使用工具 1 3岁儿童学习使用工具有一个发展过程, 大致经过四个基本阶段。 第一阶段:完全不按用具的特点支配动作。 第二阶段:不再连续变换新方式,进行同 一动作的时间有所延长。 第三阶段:主动去重复有效动作。 第四阶段:能够按照用具的特点来使用它, 并且能够根据使用时的客观条件改变动作 方式。 (三)语言和表象思维的发展 (四)出现独立性 三、 3 6岁 (一) 3 4岁(小班) 1、生活范围扩大 2、认识依靠行动 3、情绪作用大 4、爱模仿 (二) 4 5岁 (中班) 1、更加活泼好动 2、思维具体形象 3、开始接受任务 4、 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三) 5 6岁 (大班) 1、好问、好学 2、抽象思维开始萌芽 3、开始掌握认知方式 4、个性初具雏形 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 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一、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儿童最 初发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感知觉。许多研究证明, 儿童出生以后就有了感知觉。 二、感知觉是 2岁以前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 儿童最初的 2年,即言语形成之前,主要依靠 感知觉来认识世界。 三、感知觉在幼儿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地位 在幼儿的认知活动中,感知觉占据重要地位。 以感知和思维相比,感知在 3 6岁儿童的认知活 动中仍然占有优势。 总之,在幼儿的认知能力中,感知觉是最 先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在幼 儿认知活动中一直占主导地位。感知觉属 于心理活动中较低级的形式,它出现早, 发展快。许多感知觉在婴幼儿期已达到成 人水平。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 和主要阶段 一、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趋势 (一 )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 感知过程必须从对所感知对象的分析或分解 开始。儿童最初的感觉表现为无条件反射,已带 有分化的成分。但是分化性很差。 (二 )感知过程趋向组合和协调 儿童出生后已经开始有不同感觉器官的协调 活动,如视与听、触与视等组合而成的知觉。出 生后第一年,对时间和空间的知觉,对整个事件、 物体和场所的知觉迅速发展起来。学前期,这些 复合和复杂的知觉也有较大发展。 (三 )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 感知过程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表现为既能 对客体进行细致的分化,又能分清主要和次要, 并且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概括的反映,把主次特征 组成系统。 (四 )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 儿童的感知从一开始就有主动性,这 种主动性随着儿童的成长而不断增长,儿 童感知的目的方向性不断增强。 (五 )感知过程的效率不断提高 随着感知过程分化和综合水平的提高, 感知过程系统性和目的性的增强,儿童感 知过程的效率逐渐提高。 二、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 (一 )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 儿童一出生就有感觉,如新生儿有味觉、嗅 觉、视觉、听觉等,这些是生理性活动,同时又 是原始的心理活动。 儿童最初的感觉是无条件反射。 在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对刺激物的分析和 综合能力很低。 (二)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1岁后,随着语言的萌芽和发展,知觉的概 括水平逐渐提高。 2岁左右,随着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知觉的 概括性逐渐向思维的概括性过渡 (三)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 3岁后,儿童对物体的知觉,渐渐和有关的 概念相联系。与此同时,幼儿感知活动的目的 性也逐渐提高,已发展到能够进行观察 第三节 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 一、视觉的发生与发展 (一)视觉的发生 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个体视觉可能在 4 5 个月的胎儿期内已经发生。新生儿已具备一定的 视觉能力,出生后便能立即察觉眼前的亮光。新 生儿还能区分不同明度的光,只是敏感性远低于 成人。 (二)视觉的发展 1、视敏度的发展 视敏度 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 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 觉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 能力。即一般所谓 视力 。 视力主要依靠晶状体的变化来调节。 新生儿的晶状体不能变形,不能聚焦,因而 投射到婴儿视网膜上的形象比成人模糊。即便是 从近处看人的面孔,也是模糊的。 在出生后的前 6个月是视敏度迅速发展的 关键 期 。 2岁儿童的视敏度已基本接近成人水平, 4 5岁以后视力趋于稳定。 要注意: 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文字图画要大些,教 室采光要足,这样有利于幼儿视敏度的发展。 父母和幼儿工作者要注意了解视力有障碍的 儿童。 儿童视力减退的原因(了解) 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与近 视有密切的关系; 光线照明不足或光线过分强 烈; 儿童坐姿不良,桌椅高度不 合适,读写姿势习惯不好等; 缺乏户外活动和身体锻炼, 近距离视力活动时间过长,不 注意及时休息等; 2、颜色视觉的发展 颜色视觉 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 别的能力,也称辨色能力。颜 色视觉与颜色的明度、色调、 饱和度有关。 新生儿是看不见彩色的。 在他们的眼里,世界被知觉为 黑、白、灰的世界。 一般认为,儿童从 3、 4个 月起就能分辨彩色与非彩色。 5岁的儿童基本能区别各种色调,而且 注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 幼儿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随年龄增 长而增长,掌握颜色顺序是: 基本色 混全色 颜色名称 。 幼儿对颜色的辨认,主要在能否掌握 颜色的名称,主要依靠生活经验和教育。 第四节 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 一、儿童听觉的发生 (一)胎儿听觉的发生 5、 6个月胎儿就已经开始建立听觉系统,他们对 不同的乐声有不同的反应; (二 )新生儿听觉的发生 正常健康婴儿一生下来 就有听觉,听觉可以说是 与生俱来的。 新生儿不仅能听见声音, 还能区分声音的高低、强弱、 品质和持续时间。 二、儿童听觉和视觉的协调活动 缪尔和菲尔德( 1978)做了一项实验, 把玉米粒装在塑料瓶子里,摇动瓶子,发 出响声,全部新生儿在大多数试验中,都 能把头转向声源。 出生后半个月,听觉与视觉就能协调。 三、幼儿听觉的发展 随年龄增长,在学习语言、接触音乐环境和 接受听觉训练的过程中,学前儿童的听觉迅速发 展。 幼儿中期,儿童可以辨别语言的细小差别; 幼儿晚期,儿童基本上能辨别本民族语言所 包含的各种语音。 学前教育机构应注意: ( 1)减少噪声,保护儿童的健康。 ( 2)及时发现孩子听力方面问题。 第五节 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 一、儿童触觉的发生 儿童从出生时起就有触觉反应,天生 的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射、防御反射、 抓握反射等等,都可以说是触觉的表现。 二、口腔的触觉 孩子出生后,不但有口腔触觉,而且通过口腔触 觉认识物体。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早是通过口腔 的活动进行的。 口腔触觉作为探索手段早于手的 触觉探索。 可以说,整个人生第一年,婴儿的口腔触觉都是 一种探索手段。 三、手的触觉探索 (一 )手的本能性触觉反应 触觉探索主要通过手来进行, 儿童出生就有本能触觉反应。儿 童出生后,有本能的触觉反应, 比如,抓握反射就是手的触觉的 表现 (二 )视触的协调 眼手协调动作的出现,亦即视觉和手 的触觉协调活动的出现,是生后头半年婴 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 触觉探索的开始。大约出现在生后 5个月左 右 。 四、听觉和触觉的协调 婴儿期也已经出现听觉和触觉的协调。 不满 6 个月的婴儿,其听觉对手的动作的指导比视觉记 忆更为正确。 五、学前儿童痛觉的发展 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极低,痛觉是随 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表现在痛觉 感受性越来越高。 新生儿存在痛觉,但痛觉 感受性较低,而且反应时间也 较长。 六、学前儿童动觉的发展 动觉,是对身体各部位的位置 和运动状态的感觉,也就是肌 肉、肌腱和关节的感觉。 动觉的发展使婴幼儿的动 作越来越准确。系统训练有利 于提高动觉感受性。 注意: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发展 较晚,对幼儿写字、画画等活 动的精确性不能要求过高。 第六节 学前儿童对物体的知觉 一、学前儿童形状知觉的发展 形状知觉 是对物体的轮廓及各部分的组合 关系的知觉。 1、范茨与视觉偏爱 范茨用视觉偏好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 别和偏爱。结果发现: ( 1)婴儿是带着观察复杂的模式超过简 单的模式的偏爱而出生的。即婴儿更喜欢 看复杂的图形。 ( 2)婴儿还喜欢看清晰的图像。 ( 3)婴儿更喜欢注视曲线,不喜欢注视 直线或角。 2、幼儿形状知觉的发展 1 2月的婴儿还不能把视觉刺激作为一个 整体来知觉; 3 4个月能知觉到形状; 9个月能把近似轮廓的光点知觉为形状; 12个月能根据有限信息建构图形; 3岁儿童基本上能根据范样找出相同的几何 图形; 上:出生三周的儿 童喜欢看左边构图 简单的大格子棋盘, 出生 8-14周的儿童 更喜欢看右边构图 复杂的小格子棋盘。 下:左边的有黑白 格,右边是一个灰 色、无对比性的图 形,出生几周的新 生儿明显地喜欢看 左边那个像棋盘的、 对比性大的图形。 我们成年 人可以看 出,一个 正方形处 在图形的 中间,虽 然并没有 边线。 7个 月的儿童 已经能够 做到这一 点了! 仔细看, a图像一个走路的人, b图是 a图的颠倒, c图则什么都看不出来。心理学家的实验发现, 9 个月的儿童就已经能够看出这个“走路的人”! 幼儿辨别图形的难易程度: 圆形 正方形 半圆形 长方形 三角形 五边形 梯形 棱形 幼儿对形状的知觉在先,用词概括形状的名称 在后 幼儿的形状知觉发展的很快, 小班 :已能辨别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中班 :能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把两 个半圆拼成一个圆形。 大班 :能认识椭圆形、菱形、五角形、六角形和 圆柱形等,并能把长方形折成正方形,把正方形 纸片折成三角形。 二、学前儿童大小知觉的发展 对图形大小判断的正确性,必须依靠图形本身的 形状而定,知觉形状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物体比较 容易,知觉形状差异较大的物体比困难 如幼儿判断圆形、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大小比 较容易,判断椭圆、长方形和菱形的大小比较困 难。 苏联的研究认为, 6个月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 在一定背景条件下,婴儿已有物体大小知觉的恒 常性。 3岁的儿童能按照语言指示拿出大皮球和小皮球。 6 7岁的儿童大多数能用视觉从一堆积木中指出 大小相同的。 三、幼儿对物体属性感知标准的掌握 所谓 感知标准 ,是指社会上通用的感知物体的范 型和尺度。比如,几何图形,是人们通常用以作 为感知物体形状的标准;基本颜色,是社会上通 用的感知物体颜色的标准。 3岁以后,儿童对物体属性的知觉发展到了系统化 阶段。 幼儿在前几年所积累的感知经验的基础上,逐渐 学会按社会通用的感知标准去反映物体的属性。 第七节 学前儿童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空间知觉的发展 (一 )方位知觉的发展 方位知觉 :是指对物体所处的空间位 置的知觉,如对前后、左右、上下及东、 南、西、北的知觉。 儿童很小就有方向定位的能力 幼儿更多的依靠视觉、听觉及动觉的联合 活动进行方向定位。 3岁的儿童已能辨别上下方位 , 4岁的儿童已能辨别前后方位, 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 6岁儿童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 位,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辨别能力 尚未发展完善。 (二 )距离知觉 (深度知觉 )的发展 距离知觉 也是对物体空间位置的知觉。它 是一种以视觉为主的复合知觉。深度知觉 是距离知觉的一种。 深度知觉即立体知觉,是对立体物体或两 个物体前后相对距离的知觉。 婴儿很早就 有深度知觉,测量婴儿深度知觉的常用工 具是吉布森等创设的 “视觉悬崖” 。 他们设计了一个“幻觉悬崖”, 悬崖是一块盖着玻璃的平板, 板上方格图案的设计使“悬崖” 的一边形成一种深度的错觉, 另一边没有错觉。实验中,婴 儿在没有错觉的一边很快就爬 过去了,但是他们不肯向看上 去有深度的那一边爬过去,甚 至,他们的母亲站在那边招呼 他们过去时,婴儿也拒绝爬过 去。 实验说明了幼小的婴儿已有深 度知觉。 经验对距离知觉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沃克( 1978)的研究表明,孩子开始 学习爬行的年龄,影响深度知觉的发展。 10 13个月才开始爬行的幼儿,其深度知 觉与正常的 7 9个月婴儿相似,因为他们 积累的经验太少。小婴儿常常爬到床边, 并掉在地上,大婴儿则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也是与经验有关。 二、学前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特点: 1、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 4 7岁儿童感知时间是顺序是,最早感知的是一日 中的早中晚,然后是感知一周内的时序,最后是认 识一年四个季节的时序。 幼儿的时间知觉主要与识记的事物相联系 。 生活制度在幼儿对时间的定向上起决定作用。 3、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由中间 向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 儿童先理解的是“天”和“小时”,然后是 “周”、“月”、“分钟”等更大或更小的时间 单元。 在“天”中,最先理解的是“今天”,然后是 “昨天”、“明天”。先理解“现在”,再理解 “已经”和“就要”。 4、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包括计时工具)的能力 与其年龄呈正相关。 5、幼儿常常不能把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区分开, 常常用事物的空间关系代替时间关系。 皮亚杰实验: 两只机械蜗牛的运动 。 给幼儿看桌子上放着的两个机械蜗牛,实验 者同时使两个蜗牛启动爬行,其中一个蜗牛爬得 快,另一个蜗牛爬得慢。当快的蜗牛已经停止时, 慢的蜗牛还在爬,可是最终仍没有赶上快的蜗牛。 在这种情况下儿童不能正确的再现究竟是那个蜗 牛先停下。大部分幼儿都说慢的蜗牛先停止,因 为它走的路程比较短。 在皮亚杰的实验里, 4.5 5岁的儿童还不能把时 间关系和空间关系区分开来; 5 6.5岁的儿童开 始把时间次序和空间次序分开,但仍然不完全; 7 8.5岁的儿童才最后把时间与空间关系分别开 来。 在幼儿教育中要注意: 幼儿的时间知觉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发展。 有规律的幼儿园活动能帮助幼儿建立时间概念。 通过讲故事,可以使幼儿掌握从前、古时候、后 来、很久很久等有关时间的词汇。 第八节 幼儿观察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观察的发展 (一)观察的目的性 幼儿期,观察的目的性逐渐加强。幼儿初期还不 能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观察,知觉和观察常常容 易受到无关事物或细节的干扰。到了中大班,开 始能按照成人的要求进行观察。 (二)观察的持续性 幼儿初期,观察持续的时间很短,很容易转移注 意对象,这与幼儿观察的目的性不强有关。 (三)观察的细致性 幼儿初期,观察的细致性较差,只能观察到事物 粗浅的轮廓,只能看到面积大的和突出的特征。 而到了中晚期,观察逐渐细致,能从事物的一些 属性来观察,如大小、形状、颜色、数量等方面 来观察,不再遗漏主要部分。 (四)观察的概括性 观察的概括性意味着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幼儿 初期,在观察中得到的是零散的、孤立的现象。 中晚期能够有顺序的观察,从而获得事物的比较 完整的系统的印象。 (五)观察方法 幼儿的观察最初是依赖外部动作进行的,以 后逐渐内化为以视觉为主的知觉活动。 幼儿观察方法的特点: 1、幼儿的观察是从跳跃式、无序的逐渐向有序 性的观察发展。 2、幼儿掌握观察方法,需要教师指导和培养, 如指导不当,反而阻碍幼儿观察的发展。 3、成人的指导语,往往影响幼儿观察图画的水 平。 二、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一)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二)激发观察兴趣 那么幼儿喜欢观察什么呢? 1、喜欢活的、动的东西,不喜欢静 的东西。 2、喜欢色彩鲜艳的东西,不喜欢无 色彩或不鲜艳的东西。 3、喜欢大而且清晰的物体和图像。 4、喜欢新奇的、未见过的事物。 (三)教给幼儿观察方法 (四)运用多种感官观察 感知规律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一、适应现象 是指感觉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 短而降低或提高的现象。如光适应现象、暗适应 现象,嗅觉适应现象 二、对比现象 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 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 感觉对比。 包括先后对比(继时对比)和同时对 比两种。 1、先后对比:如吃过甜食以后再吃苹果,会 感觉苹果发酸;尝过苦味之后再和纯净水,会 感觉纯净水是甜的。所以,为幼儿准备膳食要 考虑味觉的对比现象。 2、同时对比:比如,灰色的图案方在白色的 背景上,显得比较暗一些,放在黑色背景上就 显得亮一些,这叫明度对比或色彩对比。教学 过程中,考虑到颜色对比,可以使教室的美术 装饰互相衬托,让幼儿看得更清楚。 三、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对象与背景的关系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包括颜色、形状、声 音、强度等方面的差别,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 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反之,则 不易被区分。 对象的活动性: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 的刺激容易被知觉为对象,婴幼儿爱看活动的 东西,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应尽量的使用活动 模型、活动玩具、幻灯、录像等活动教材,帮 助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 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距离上接近或形 态上相似的各部分容易组成知觉的对象。根据 这一规律,教师在绘图时,要保证图形之间的 距离或加上不同的色彩,使幼儿易于区分。 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相结合:有些直观材 料光让幼儿自己观察不一定能获得好的效果, 如果加上教师讲解,幼儿就能很好的理解,所 以,教师运用直观材料时,必须与教师正确的 言语讲解结合起来,联系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 便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第五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试分析下面儿童在学习和各种 活动中之所以取得良好效果的 原因。 有一名男孩, 5岁半进入 小学二年级,成绩优异, 6岁 半在围棋大赛中名列前茅。他 2岁时玩积木可以连续玩上几 个小时; 2岁后,看图书都能 坚持半天不分心;入学以后, 上课注意听讲,不做小动作。 第一节 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复习 )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 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主要特征。 指向性:指在某一时刻人的心理活动选择了 某个对象而离开了另外一些对象,能使人有选择 地反映事物,从而获得清晰印象。 集中性:指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心理活动聚 集在其所选择的对象上;或这些心理活动深入于 该对象的程度,即心理活动在一定方向上的强度 和紧张度。 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动作的出现 2、无关动作的停止 3、呼吸运动的变化 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使儿童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做出选择性反 映并接受更多信息。 2、维持功能,使儿童心理活动对所选择的对象保持一种 比较紧张、持续的状态,从而维持儿童的游戏、学习等活 动顺利进行。 3、调节功能,使儿童能够发觉环境变化,调整行为,为 应付外来刺激作相应准备,从而能更好适应周围环境的变 化。 一、注意与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注意对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和价 值呢? 第一、注意使儿童从环境中接受更多的信息。 第二、注意是婴幼儿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 在活动前,注意可以“激活”儿童的意识,使之 进入活动的准备状态;活动中,则可以保持“警 觉”,使精力始终指向活动任务,加强与完成任 务有关的行动的力量。 大量调查表明,婴幼儿在 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的,不见得都是智商很高 的孩子,而往往是注意力发展水平较好的孩子。 二、注意与学前儿童知觉 的发展 注意与知觉的关系特别密 切。 首先,凡是注意所指向和 集中的对象,人们对该对 象的知觉就最完全、最清 晰、最突出。 其次,注意是研究幼小婴 儿感知发展的指标。 三、注意与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没有注意的知觉,一般只进入短时记忆的 水平,不能进入长时记忆。注意使感知的 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系统。注意发展水平低 的儿童,其记忆发展水平也低。 四、注意与学前儿童坚持性的发展 注意能加强行动力量和坚持性。幼儿只有 在集中注意时,才能坚持某一行动。 五、注意与学前儿童的学习 注意是感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不 可缺少的,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注意的范 围、稳定性、分配、转移等品质的发展水 平决定着学习的效果。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 择性注意的发生 (一)定向性注意的发生 定向性注意 指外来的强烈 的刺激会引起新生儿暂时停止 哭喊或把视线转向刺激物,这 就是最初的定向性注意。 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原始的 定向反射是与生俱来的生理反 应,也是儿童最早出现的最初 级的注意。 (二)注意选择性的发生发展 选择性注意 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 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 注意得少的现象。 选择性注意在新生儿时已出现,其发展表现 在两方面: 1、选择性注意性质的变化。 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注意的选择性最初取决 于刺激物的物理特点,以后逐渐转向为刺激 物对儿童的意义,即满足儿童需要的程度。 2、选择性注意对象 的变化。 这种变化包括两个方 面,一方面是选择性 注意范围的扩大,注 意的事物日益增加。 另一方面是选择性注 意对象的复杂化。 二、无意注意的发生发展早于有意注意的发生发展 无意注意 又叫不随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 的,也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客观因素:刺激物的强度、对比、运动变化、新异 性。 主观因素:人的需要、兴趣和态度,精神状态和情 绪状态对无意注意有影响。 有意注意 又叫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 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注 意。儿童在 2岁以后有意注意才开始萌芽,幼儿期 开始发展。 有意注意依赖于很多因素,最主要的有: ( 1)活动目的与任务的明确性。 ( 2)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 3)合理地组织活动。 ( 4)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关系。 ( 5)良好的意志品质。 第三节 新生儿的注意 一、新生儿定向反射的表现 新生儿已经出现注意。注意,从它的发生来说, 是一种定向反射。 外来的新刺激或环境中特别明显的刺激会引起婴 儿的全身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 定向反射 。 婴儿的全身反应是研究注意的极重要的指标。 因为,第一,定向反射是婴儿心理活动的外 部表现。第二,对这些生理指标可以直接测量, 不需要用语言报告,而婴儿是没有能力用语言报 告自己的心理内部活动状态的。 常用的测量新生儿及幼小婴 儿注意的指标: (一)觉醒状态 (二)习惯化 (三)心率变化 (四)瞳孔扩大 (五)吸吮抑制 研究婴儿的注意,一般依靠 多种指标。 二、新生儿注意的选择性 新生儿已对刺激物有一定的选择性反应。 黑斯( 1980)提出,新生儿总是在积极寻找信息, 而不是消极等待外界环境去推动他的心理活动。 其他研究也表明,新生儿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 偏爱。如: 1、对简单鲜明图案的偏好。 2、对人脸的偏好。 第四节 1岁前儿童的注意 一、婴儿注意的选择性倾向 婴儿注意的选择性带有规律性的倾向。这些倾向 主要表现在视觉力面,也称为视觉偏好。 (一)婴儿注意选择性的特点 婴儿注意的选择,有以下偏好: 1.偏好复杂的刺激物。 2.偏好曲线多于直线。 3.偏好不规则的模式多于规则的模式。 4.偏好密度大的轮廓多于密度小的轮廓。 5.偏好集中的刺激物多于分散的刺激物。 6.偏好对称的刺激物多于不对称得刺激物。 (二)婴儿注意选择性的变化 头三个月婴儿对简单几何形体的注意有两个明显发 展趋势: 1. 从注意局部轮廓到注意较全面的轮廓。 新生儿在注意简单的物体时,把焦点集中在形体外 周单一的突出的特征。 3个月的婴儿的注意则已经 比较全面。 2. 从注意形体外周到注意形体的内部成分。 新生儿在注视某个形体时,如果该形体既有外部成 分,又有内部成分,他很少去注意其内部成分,他 的注意倾向于外部轮廓。可是两个月婴儿的注意就 发生了变化,他开始有规则地注视形体的内部成分。 二、经验在注意活动中开始起作用 3个月以后的婴儿,生理成熟对他的注意的制约作 用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重要,经验开始对婴儿的注 意起作用。 三、出现动作协调的注意 婴儿 6个月左右出现手眼协调动作 。这时,婴儿能 够既注视物体,同时又用手去摆弄物体,并使二 者协调起来了。 6个月以后,随着动作的发展,婴 儿的注意可以指向拿东西,爬向某个目标等。 第五节 1 3岁儿童的注意 一、“客体永久性”的认识与注意的发 展 客体永久性 ,是指当知觉对象从视野 中消失时,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 在这之前,物体在儿童眼前消失,他 就不再找,似乎物体已经不存在。 鲍厄( 1974)系统说明了儿童从出生 到 1.5岁注意发展的六阶段: 第一阶段:从出生到 2个月,婴儿能看 着一个客体,但当客体移出他的视线 时,他不去追踪。 第二阶段: 2 4个月,客体移动时婴 儿能跟踪,甚至客体到了屏幕后面, 他也能够继续跟踪。 第三阶段: 4 6个月,婴儿能拾起一个 物体,除非这个物体被一块布盖着。但 是他还不能理解,一个被盖着的物体仍 然存在。 第四阶段: 6 12个月,婴儿能够寻找 在一块布下面的客体。 第五阶段: 12 13个月,婴儿能够找到 先后藏在两个位置的一个客体,但只有 当他看见藏的动作时才能找到,如果他 没有看见藏的动作就做不到。 第六阶段: 15 18个月,婴儿能找到不 论在什么情况下藏起来的客体。他已经 掌握了一个规律:两个客体不能同时处 于同一位置,除非一个藏在另一个里面。 二、表象的发生与注意的发展 1.5 2岁,儿童的表象开始发生。 从此, 儿童的注意和表象密切联系起来。 三、语言的发生与注意的发展 2岁左右,语言真正形成 。语词作为第二信 号系统的刺激物,能够引起儿童的注意。 比如,当儿童听到别人说出某个物体的名 称时,便把注意指向这个物体。 第六节 3 6岁儿童的注意 一、幼儿的无意注意 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无意注意。 3 6 岁儿童的注意仍然主要是无意注意。但是和 3岁前 儿童相比,幼儿的无意注意有了较大发展。 幼儿的无意注意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 因素。 强烈的声音、鲜明的颜色、生动的形象、突然出 现的刺激物或事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都容易引 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2、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物,逐 渐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幼儿的生活经验比以前丰富了,对于一些事物有 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符合幼儿兴趣的事物,容 易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幼儿期出现了渴望参加成人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的新需要,成人的许多活动,都常常成为幼儿无 意注意的对象。符合幼儿的经验水平的教学内容, 以游戏形式出现的教学方式,也容易吸引幼儿的 注意。 在整个幼儿期,新颖性对引起注意有重要作用。 二、幼儿的有意注意 幼儿期,有意注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水平低, 稳定性差,而且依赖成人的组织和引导。 幼儿的有意注意有以下特点: 1、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 有意注意是由脑的高级部位控制的。大脑皮质的 额叶部分是控制中枢所在。额叶的成熟,使幼儿 能够把注意指向必要的刺激物和有关动作,主动 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同时抑制对不必要的刺激的 反应,即抑制分心。额叶大约在 7岁时才达到成熟 水平,因此,幼儿期有意注意开始发展,但远远 未能充分发展。 2、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的 要求下发展的。 在幼儿园里必须遵守各种行为规则,完成各种任 务。所有这些,都要求幼儿形成和发展有意注意, 注意服从于任务的要求。因此,各种生活制度和 行为规则,是使幼儿有意注意逐步发展的主要因 素。 幼儿的有意注意需要成人的指引。成人的作用在 于:第一,帮助幼儿明确注意的目的任务,产生 有意注意的动机。第二,用语言组织幼儿的有意 注意。成人提出问题,往往能够引导幼儿有意注 意的方向,使幼儿有意地去注意某种事物。 3、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 由于有意注意是自觉进行的,保持有意注 意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因此有意注意要 有一定的方法。幼儿在成人的教育和培养 下,逐渐能够学会一些组织有意注意的方 法。例如,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注意,或 用各种动作来保证。 4、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 的。 幼儿的有意注意,由于发展水平不足,需 要依靠活动进行。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 结合起来,让注意对象成为幼儿的直接行 动对象,使幼儿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有 利于有意注意的形成和发展。 三、注意品质的变化 (一)注意的转移与幼儿的活动 注意的转移:指自觉地调动注意,使之从一个对 象转换到另一个对象上。 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依赖于前后活动的性质、 关系以及人们对它们的态度。 年龄越小的幼儿,越不能根据需要及时将注意力 集中在应该注意的事物上,在良好的教育下,随 着儿童活动目的性的提高和言语调节机能的发展, 逐渐学会主动转移注意。 请判断下列活动中注意转移的难易: 、刚玩过“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马上 坐下来学计算。 、幼儿在聚精会神地看动画片,妈妈喊他过来 吃饭。 、幼儿在听老师讲完故事后,用画笔将自己对 故事情节的想象画在纸上。 (二)注意的范围与幼儿的活动 注意的范围:又叫注意的广度,指人在比较短的 时间内所能清楚地知觉到的事物的数量。 注意的范围有一定的生理制约性,还取决于注意 对象的特点及本人的知识经验。 (三)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活动 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 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它是注意的一种重要品 质,使幼儿游戏、学习活动等获得良好效果的基 本保证。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及幼儿自身状态有 关,随年龄增长而增强。 (四)注意的分配与幼儿的活动: 注意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于两种或 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及在同一时间内,同时 注意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同时从事两种以上的活动。 注意分配的基本条件就是同时进行的活动中,至 少有一种达到自动化的熟练程度,还与注意对象 的刺激强度、个人的兴趣、控制力、意志力等有 关。 学前儿童注意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或分散)的原因 1、无关刺激的干扰 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一切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他 们,干扰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 2、疲劳 由于儿童神经系统的耐受力较差,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或 从事一种单调的活动,会引起疲。 3、儿童对某些事物不感兴趣 成人要求儿童所做的事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集中儿童的 注意力。只有当新内容与儿童的知识经验之间存在着中等 程度的差异时,才最容易引起和维持儿童的注意。 4、注意转移能力差 由于年龄的原因,儿童注意转移的品质还没有发展,因而 常常不能根据需要及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应该注意的事物上, 这也是注意力分散的一个原因。 (二)学前儿童注意力的培养方式 1、营造安静、简单的环境 儿童注意稳定性差,容易因新异刺激而转移,这是 学前期儿童的普遍特点。因此,成人应根据这一特 点,排除各种可能分散儿童注意的因素,为儿童创 造安静、简朴的物质环境。 2、有规律的生活 儿童一日生活的节奏以及各种活动的时间长短都会 影响他的注意力。因此,家长应当注意安排好儿童 的生活作息。不要睡的太晚,周末不要玩的太久。 让儿童的生活有张有弛、动静交替。 3、培养儿童的自我约束力 儿童的自控能力较差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另一个 重要原因。 通过不同的游戏活动,儿童可以慢慢地将外在的 游戏规则内化为内在的自我约束。 有意识地增加干扰因素来增强儿童的自我控制能 力。 4、培养儿童注意事物的广度 儿童注意力差的另一表现是不能同时注意多个事 物。为此,成人应当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活动来培 养儿童的注意广度。 如:“猜物游戏” 5、激发儿童对活动的兴趣与需要 兴趣与需要是儿童活动的内在推动力,是直接影响儿童注 意力的情感系统。为维持儿童对某一活动的持续兴趣,教 师应当注意活动内容的难度要适合儿童的水平,既要让儿 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又能感受到一定的挑战。 6、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求 注意是为任务服务的,任务越明确,完成任务的愿望越迫 切,注意就越能集中和持久。要想使儿童的注意持久,成 人不能强迫他做什么,而要让他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激 发他做好这件事的愿望。 因此,在活动之前,家长应当帮助儿童明确活动的目的和 要求。在活动过程中,家长应当及时提醒儿童,使其注意 力始终指向某个方向。 第六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一节 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记忆与知觉的发展 记忆是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觉的发展 又离不开记忆。 二、记忆与想象、思维的发展 儿童的想象和思维过程都要依靠记忆。正是 记忆把知觉和想象、思维联系起来,使儿童能够 对知觉到的材料进行想象和思维。儿童最初的想 象和记忆不容易分开。 三、记忆与语言的发展 儿童学习语言也要靠记忆。首先,儿童必须记住某 个声音所代表的语义,才能理解词语;其次,在语言交 际过程中,在听别人说完一句话之前,要把这句话前面 那部分暂时记住,才能和后面所说的词联系起来理解。 四、记忆与情感、意志的发展 通过记忆,儿童对与经验有关的事情发生一定的情 感体验,儿童的情感从而丰富起来。 儿童的意志行动,也离不开记忆。意志是有目的的 行动,在行动过程中必须始终记住行动目标。 第二节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一、记忆的发生 ( 一)记忆发生的指标 1、习惯化:指对刺激物的注意减退现象。新生 儿和幼小婴儿的习惯化可以作为他对事物是否熟 悉,也就是是否能够再认的指标。 2、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可以作为记忆 的另一种指标,对条件刺激物作出条件性反应, 表明再认的存在。 3、 重学记忆 :当儿童学习了一种知识或技能以 后,经过一段记忆消失的时间,重新用同样的方 法学习,第二次学习所需要的时间或次数,比第 一次要少些,这就是重学记忆。 (二)记忆发生的时间 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对刺激物的习惯 化,这是原始的记忆因素。 不论用何种方法或指标进行研究,都可以肯定: 新生儿期已经出现了记忆 。 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一)记忆保持的时间不断延长 儿童的记忆起初是依靠大脑皮质的反应性活动 进行的,表现为短时记忆。随着大脑皮质细胞 的成熟,逐渐可以进行长时记忆。 1岁前再认的潜伏期只有几天; 2岁可能延长到几周; 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 为“ 幼儿期健忘 ”; 3-4岁后出现可以保持终生的记忆。 (二)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 从记忆提取的方式看,可以分为再认和再现。 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全都是再认性质的记忆。 从个体发生看,回忆(再现)是在 2岁左右逐渐出 现的。 在整个学前期,回忆都落后于再认 。回忆和再认的 差距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小。 再认先于再现发生,是由于二者的活动机制不同。 再认依靠的是感知,回忆依靠的是表象 。 (三)记忆容量不断增加 1、 记忆广度 :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 的数量。 2、记忆的范围:是指记忆材料种类的增多,内容 的丰富。 3、工作记忆:是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 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 ( 四)记忆内容不断变化: 1、运动记忆 又称动作记忆,是指所识记的 内容是人的运动或动作的记忆。 儿童最早出现的 就是运动记忆。 难忘初恋:不能释怀的情绪记忆 2、 情绪记忆 是对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记忆。 儿童喜爱什么、依恋什么、厌恶什么、害怕什么 都是情绪记忆的表现。 3、 形象记忆 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 内容的记忆。比如,婴儿认识自己的奶瓶、认识 妈妈,都是形象记忆的表现。 学前期,形象记忆 处于优势地位。 形象记忆 4、 语词记忆 是以语言材料作为内容的记忆, 这种记忆是在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发展的。 三、元记忆和记忆策略的形成 元记忆的发展是指儿童对自己的记忆过程的认识 或意识的发展。它包括以下方面: 1.明确记忆任务,包括认识到记忆的必要性和了 解需要记忆的内容。 2.估计到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困难,努力去完成任 务,并且选择记忆方法。 3.能够检查自己的记忆过程,评价自己的记忆水 平。 元记忆的发展表明了记忆过程有意性的发展。儿 童最初的记忆是无意记忆。 2 3岁儿童出现有意 记忆的萌芽,但是有意记忆在学前末期才真正发 展起来。 记忆有意性的发展和记忆策略的形成有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