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1. 伶官传序中,作者否定“得”“失”的难易都是由人事决定的句子是: ? , ?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 , ,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 , 。4.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 , !”5.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 , , ?”6.伶官传序中,从“ , ”可以知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7.伶官传序中,晋王将终时提及三个仇人的情况是: , ; , ; , 。8.伶官传序中,作者以感叹词起笔,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 , , !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9.伶官传序中,庄宗出兵打仗及凯旋之时,用“ , , , , , ”来表示对父亲的敬重及对其遗愿的重视。10.伶官传序中,由“ , , ; , , , ”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 , , ?”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1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 , 。”12.伶官传序中,作者引尚书之语与史实相对照的句子是: , 。13.伶官传序中,作者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其中先“扬”的句子是“ , , , , ”,从而表现他意气的壮大。14.伶官传序中,庄宗之父以三箭与其子来明其志的句子是: , !15.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是: , , !16.伶官传序中,当发现有作乱的情况时,庄宗及臣子们的反应是: , , , 。17.伶官传序中,写庄宗上战场时,请箭的方式是“ , , ”,然后背箭去奋勇杀敌。18.伶官传序中,描写庄宗打败敌人意气之盛的句子是: , , , , , , !19.伶官传序中,描写庄宗发誓流泪的衰微之态的句子是: , , !20.伶官传序中,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 ? , ?”来说明得失天下皆因人事。伶官传序默写答案1.伶官传序中,作者否定“得”“失”的难易都是由人事决定的句子是: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4.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5.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6.伶官传序中,从“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7.伶官传序中,晋王将终时提及三个仇人的情况是: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8.伶官传序中,作者以感叹词起笔,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9.伶官传序中,庄宗出兵打仗及凯旋之时,用“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来表示对父亲的敬重及对其遗愿的重视。10.伶官传序中,由“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1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12.伶官传序中,作者引尚书之语与史实相对照的句子是:满招损,谦得益。13.伶官传序中,作者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其中先“扬”的句子是“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从而表现他意气的壮大。14.伶官传序中,庄宗之父以三箭与其子来明其志的句子是: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5.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是: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16.伶官传序中,当发现有作乱的情况时,庄宗及臣子们的反应是: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17.伶官传序中,写庄宗上战场时,请箭的方式是“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然后背箭去奋勇杀敌。18.伶官传序中,描写庄宗打败敌人意气之盛的句子是: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19.伶官传序中,描写庄宗发誓流泪的衰微之态的句子是: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20.伶官传序中,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来说明得失天下皆因人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