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一直被学术界的专家、 学者持续跟踪。 这些年 , 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探索运用尽管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 但客观来讲 , 系统的理论体系构建与成熟的行动方案缺乏仍是目前这一领域的基本现状。 因此 , 对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 , 将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与相对具体的步骤。在研究中 , 主要归纳总结了具有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农村建设问题的重要思想和论述 , 全面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领域中的历次重大历史决策 , 客观分析了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 认真梳理了世界主要国家在农村建设运动中的理念设计与具体做法 , 为课题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在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上 , 主要有六点 : 一是科学制定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政府部门应当树立大局意识 , 立足未来长远发展 ,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 , 对新农村建设设计出科学有序的推进蓝图 , 使其充分发挥“龙头”作用。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通过构建系统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强化农业设施装备、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扩大农业上的开放水平和提升产业化组织水平 , 最大程度地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三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政府要在加大农资价格的宏观调控和扶贫开发力度 ,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施力 , 特别是注重引导农民自我奋斗 , 增加内生动力。四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支撑,通过积极发展城镇的非农经济 ,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生态文明建设 , 合理有序地推动农民集中居住 , 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质量 , 才能真正将新型城镇化实现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五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主要是强化村级班子建设、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及鼓励引导企业多层面、多领域加大帮扶力度 , 让村级组织真正成为农村发展的中间堡垒。 六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 政府应该处于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地位 , 而农民则是主体。只有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 , 造就越来越多有较高文化、 掌握技术、善于经营的新型农民 ,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安排上 , 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具体把握。在宏观层面 , 突出五个方面 , 即: 加大农村土地制度、农村社会管理、农村公共商品供应、农村金融服务、农村户籍管理等制度的改革力度 ; 在微观层面 , 突出五个方面 , 即: 建立政府服务、农民参与的良性互动机制 ,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理性建设机制 , 政府指导、农民作主的科学决策机制 , 中介自治、规范管理的高效落实机制 , 动态考核、有效运行的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宏观体制和微观机制方面的创新改革 , 在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方面充分满足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