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rs博士入学试题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203789873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科院rs博士入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科院rs博士入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科院rs博士入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95 年博士生(地学分析)入学试题一、 简答题(40 分)1. 遥感地学评价标准。2. LandsatTM数据特征。3. 我国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主要通道及特 征。4. 遥感信息处长合分析。二、 问答题(任选二题,60 分)1. 评述我国遥感应用的发展特点。2. 遥感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3. 举例说明遥感在地学研究中应用与作 用。4. 遥感监测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1996 年博士生入学试题(遥感地学分析)(任选四题,每题2 5分)1. 遥感地学分析及其意义2. 遥感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特点3. 论述遥感在全球变化研究中作用4. 遥感信息增强方法5. 专题遥感信息提取的方法与应用一、简答题(10 分/题)1、ETM 影像的各波段特征2、监督分类的过程3、高光谱遥感及其特点4、植被指数及其计算方法5、干涉雷达遥感二、论述题(25 分/题)1、遥感信息融合的方法及它们比较2、遥感图像分类的方法3、遥感分辨率及其地学意义2005 年中科院地理所博士考题一、简答 每个10 分 共5个1. 几何校正的主要方法2. 光谱成像仪的成像机理3. 监督分类及其优缺点4. 水体的光谱特征5. 图像融合有哪些技术方法二、论述体 3 选 21. 遥感信息地学评价的标准及应用意义2. 微波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3. 光学影像的分类方法及特点2000年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RS)一、 简答与名词解释:1. 混合像元( 98)2. 高光谱( 98)3. 监督与非监督分类(97)4. 最大似然法( 97)5. 纹理特征用于信息提取 (98)6. 主成分分析(99)7. TM 的七个波段(97)8. 高光谱遥感( 99)9. 遥感影象的特征(99)二、论述1. 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公式及应用。(98)2. 结合工作,谈遥感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99 )3. 遥感地学评价基础。(97)2004 年中科院地理所考博试题2008年中科院地理所博士考题总分:100 分 时间:180 分钟一、名词解释(2*5 10分)1. 波谱反射率2. 地面反照率3. 辐射能量4. 合成孔径雷达5. 水色遥感二、简述题(6*5 30分)1. 中巴资源卫星光谱成像特征2. 影像数据几何纠正方法3. 小卫星遥感系统4. 植被指数计算方法5. 激光雷达成像原理三、论述题(20*3 60分)1. 影像分割基本原理及方法2. 高空间分辨率处理分析及其趋势3. 结合您专业,浅谈多源遥感数据心综合处 理和分析复习总结 中心投影:投影面是平面、投影中心S在有限远处的投影称作中心投影。摄影照相机就是 中心投影。中心投影有两个问题:地面起伏引起投影误差;投影面P与地面E不平行也引 起投影误差。正射投影:投影面平行于地面、投影线垂直于地面(S于无穷远处)的投影。实际上的正射 投影二次投影,即将起伏地面正射投影于一个基准平面上,再进行中心投影,且投影面 与基准面平行。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对电磁波散射和吸收等因素的影响,使一部分波段的太阳辐射在大气中 透过率很小或根本无法通过,电磁波辐射在大气传输中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目 前在遥感中使用的一些大气窗口为:1. 0。31。15p m:包括部分紫外光、全部可见光和部分近红外光。其中:0。30。4p m:透过率约为70%0。40。7p m:透过率大于95%0。71。1p m:透过率约为80%2. 1。41。9p m:近红外窗口,透过率在60%95%之间,其中1。551。75p m通过率较 高3. 2。02。5p m:近红外窗口,透过率为80%4. 3。55。0p m:中红外窗口,透过率为60%70%5. 8。014。0p m:热红外窗口,透过率为80%6. 1。01。8 mm:微波窗口,透过率约为3540%左右7. 2。0 5。0 mm:微波窗口,透过率在5070%之间& 8。01000 mm:微波窗口,透过率为100%地物反射波(光)谱:指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 基尔霍夫定律:一个物体的波谱发射率等于它的波谱吸收率,即好的吸收体也是好的发射体。瑞利散射:由半径小于波长的1/10以下的微粒引起的散射叫瑞利散射(Reyleigh Scattering) 漫反射:在物体表面的各个方向上都有反射能量的分布,这种反射称为漫反射。波粒二象性:电磁波既表现出波动性,又表现出粒子性,即所谓的波粒二象性。连续的波动 性和不连续的粒子性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相互转化。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波长或频率依顺序划分成波段,排列成谱即为电磁波谱。 地物反射波谱特性:地物波谱反射率随波长而改变的特性称之为地物反射波谱特性。电磁辐射: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变化的磁场激发了涡旋电场,使电磁振荡在空间传播,这 就是电磁波,近代物理中,电磁波也称为电磁辐射。电磁波是横波,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 满足:频率(f)X波长久=光速(c)能量H =普朗克常数(h) *频率(f),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 性。程辐射(Path radiance):遥感传感器中接收到的入射光中,除了在视场内地表反射光和地 面热辐射外,大气的散射与自身辐射的光也进入传感器,这部分的光能量称作程辐射。程辐 射是背景噪声的主要来源。空间分辨率(地面分辨率):指象素能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 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波谱分辨率: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的最小波长间隔。间隔越小,分辨 率越高。光谱分辨率: 即遥感工作波段的宽窄。原则上希望其越窄越好。辐射分辨率: 即遥感传感器将截获的光能量能够分出的等级。反映为图像的灰阶数,如 64 灰阶、128 灰阶、256 灰阶等。时间分辨率:指对同一地点进行遥感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采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辐射传输方程:是指辐射源经大气层到达传感器的过程中电磁波能量变化的数学模型。高光谱遥感:高分辨率遥感,它是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 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其成像光谱仪可以收集到上百个非常窄 的光谱波段信息。成象光谱仪:通常的的多波段扫描仪将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分割成几个到十几个波段。对遥感 而言,在一定波长范围内,被分割的波段数越多,即波谱取样点越多,愈接近联系波谱曲线, 因此可以使得扫描仪在取得目标地物图像的同时也能获得该地物的光谱组成。这种既能成像 又能获取目标光谱曲线的“谱象合一”的技术,称为成像光谱技术。按该原理制成的扫描仪 称为成像光谱仪。监督分类 :监督分类 包括利用训练区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 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监督分类的思想是:首先根据类别的先验知识确定判别函数和相应的判别准则,其中利用一 定数量的已知类别的样本(称为训练样本)的观测值确定判别函数中待定参数的过程称之为 学习或训练,然后将未知类别的样本的观测值代入判别函数,再依据判别准则对该样本的所 属类别作出判定。非监督分类 :非监督分类的前提是假定遥感影像上同类物体在同样条件下具有相同的光谱 信息特征。非监督分类方法不必对影像地物获取先验知识,仅依靠影像上不同地物光谱信息 进行特征提取,再统计特征的差别来达到分类的目的,最后对已分出的各个类别的实际属性 进行确认。在没有类别先验只是的情况下将所有样本划分为若干个类别的方法称之为非监督分类,也称 聚类(clustering)。最大似然分类:是经常使用的监督分类方法之一,它是通过求出每个象素对于各类别的归属 概率,把该象素分到归属概率最大的类别中去的方法。图像增强:传感器获取的遥感图像含有大量地物特征信息,在图像上这些地物特征信息以灰 度形式表现出来,当地物特征间表现的灰度很小时,目视判读就无法辨认,而图像增强的方 法可以突出显示这种微小灰度差的地物特征,图像增强的目的时为了改善遥感图像目视判读 的视觉效果,以提高目视判读能力,它也是计算机自动分类的一种预处理方法。图像增强的 实质时增强感兴趣地物和周围地物图像间的反差。图像增强的方法分为光学增强和数字增强 方法两种。混合像元:遥感图像像元记录的是探测单元的瞬时视场角所对应的地面范围内的目标的辐射 能量的总和。如果探测单元的瞬时视场角所对应的地面范围包含了多类不同性质的目标,则 该像元记录的是多类不同性质的地面目标的辐射能量的总和,这样的像元称为混合像元。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多颗导航卫星的无线电信号,对地球表面某地点进行定位、报时和对 地表移动物体进行导航的技术系统。遥感平台:遥感中搭载传感器的工具称为遥感平台,按高度可分为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 天平台。大气纠正:太阳光在到达地面目标之前,大气会对其产生吸收和散射作用。同样,来自目标 地物的反射光和散射光在到达传感器之前也会被吸收和散射。入射到传感器的电磁波能量除 了地物本身的辐射以外还有大气引起的散射光,消除这些影响的处理过程称为大气校正。校 正的方法有:利用辐射方程进行大气校正;利用地面实况数据进行大气校正;利用辅助数据 进行大气校正。密度分割:在一张黑白遥感图像上,随地物的反射(或发射)电磁波强度的不同将有所不同的 密度分布。如果在图像的最大密度和最小密度之间,人为地分成许多区间,并且将某一区间 用同一种密度或同一种颜色表示,不同区间则用不同密度或不同颜色表示,我们称之为密度 分割。中心投影:地物任一点A与空间固定点S的连线被某一平面p截获,其交点a即称为A在 平面p上的投影。注意:平面p称为投影面,s称为投影中心,AS为投影线。星下点:卫星与地心连线经过地球表面的点为星下点。升交点与降交点:卫星轨道由北向南(下行)穿过赤道平面的星下点为降交点,反之由南向 北(上行)穿过赤道平面的星下点为升交点。注意:太阳同步轨道决定着降交点可以保持永远是白天某一地方时的固定时刻;而升交点为 夜晚某一地方时的固定时刻。近极地轨道:卫星星下点进入南北极圈内的卫星轨道为近极地轨道。真彩色合成图像:真彩色图像上影像的颜色与地物颜色基本一致,利用数字技术合成真彩色 图像时,是把红色波段的影像作物合成图像中的红色分量,把绿色波段的影像作为合成图像 中的绿色分量、把蓝色波段的影像作为合成图像的蓝色分量进行合成的结果。用地物基本相 同的颜色表示地物,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便于目视识别。假彩色合成图像:假彩色图像是指图像上影像的色调与实际地物色调不一致的图像。如彩色 红外合成图像,他是在彩色合成时,把近红外波段的影像作为合成图像的红色分量、把红色 波段的影像作为合成图像中的绿色分量、把绿色波段的影像作为合成图像中的蓝色分量进行 合成的结果。太阳同步回归轨道: 卫星运行太阳同步轨道是指卫星轨道平面与太阳入射光的角度保持一 定固定的角度色调:颜色彼此相互区分的特性。趋肤深度skin depth:是指雷达信号功率从介质表面衰减到1/e倍时的深度(或降至37%的深 度)。趋肤深度提供了一种指示雷达信号随着物质穿透能力变换的方法。遥感影像信息融合(fusion):是将多源遥感数据在统一地理坐标系中,采用一定的算法生成 一组新的信息或合成图像的过程。不同的遥感数据具有不同的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和时 相分辨率,如果能将他们的优势综合起来,可以弥补单一图像上信息的不足,不仅扩大了各 自信息的应用范围,而且大大提高了遥感影像分析的精度。合成孔径雷达:合成孔径侧视雷达是利用遥感平台的前进运动,将一个小孔径的天线安装在 平台的侧方,以代替大孔径的天线,提高方位分辨力的雷达。真实孔径雷达:以实际孔径天线进行工作的侧视雷达,称为真实孔径侧视雷达。要提高这种 雷达的方位分辨率,只有加大天线孔径、缩短探测距离和工作波长。侧视雷达(Side Looking Radar )的天线不是安装在遥感平台的正下方,而是与遥感平台的运动方向形成角度,朝向 一侧或两侧倾斜安装,向侧下方发射微波,接受回波信号的。植被指数:对于复杂的植被遥感,仅用个别波段和多个单波段数据分析对比来提取植被信息 是相当局限的。因而选用多光谱遥感数据经分析运算,产生某些对植被长势、生物量等有一 定指示意义的数值,即所谓的植被指数。主要用于突出遥感影像中的植被特征、提取植被类 别和估算植被生物量。维恩位移定律:给出了黑体的发射峰波长与温度的定量关系,指出随着黑体温度的增加、发 射峰波长减小,两者呈反比关系久max=A/T。近极轨卫星:当卫星轨道面与地轴接近重合时,称为即轨卫星。黑体辐射: 能够全部吸收入射能量的物体叫作绝对黑体。绝对黑体必然是一个最有小的辐 射体。问答题:可见光多光谱遥感与雷达遥感的异、同分析? 工作光源可见光多光谱遥感用自然光源,包括太阳、大地辐射 特点:波长短、太阳光能量大 优点:无噪声、稳定、直接反映植被光合作用、地表温度 缺点:受制于自然提供的条件,选择余地小雷达遥感用人造光源特点:波长长、瞬间能量大、可调节 优点:利用镜面反射、散射可识别地物几何形状、有四种极化方式 缺点:噪声大、信息提取复杂 成象机制. 相同点:1 )基本上都是在垂直于航迹方向上条带扫描成象(航空遥感一般用框幅式成象除外)2)都可以数字成象3)都是反映地物面状信息. 不同点:可见光多光谱是以分割视场立体角成像,投影为中心或多中心投影;雷达遥感是以严格区分电磁波回波的时序成像,投影为斜距投影,象元纵横尺寸受制于不 同因素。 遥感平台. 相同点:1)都使用航空、航天飞行器平台2)卫星轨道参数设置两者基本相同3)对平台姿态都有严格要求. 不同点:可见光多光谱遥感对卫星轨道要求严格,通常必须太阳同步、近极地; 雷达遥感可以不使用太阳同步、近极地,因为主动、侧视角可调节,不强调成象重复周期。 几何误差来源. 共同误差来源:1)遥感平台姿态三个方位:俯仰、航向、滚翻2)大气湍流折射偏差3)地表起伏. 可见光多光谱遥感特点:1)天气作用因素影响大2)地表起伏、遥感平台姿态作用因素影响小,其原因是直视正射3)镜头屈光度不线性,造成成象误差. 雷达遥感特点:1)天气作用因素影响小2)地表起伏、遥感平台姿态作用因素影响大,其原因是斜视、变形复杂3)成象机理本身造成:入射角不同、脉冲调制不稳定、解调数据处理误差等因素, 雷达遥感几何误差校正较困难 辐射误差来源. 共同误差:1)大气环境背景噪声误差2)系统本身噪声误差. 可见光多光谱遥感特点1)大气环境背景噪声包括:米氏散射、瑞利散射噪声,这种噪 声在可见光多 光谱遥感中影响大,但在一定情况下,这种 噪声也表达为一种信息2)系统本身传感器上热噪声误差小,因为只是接收传感器3)太阳阴影(投影)造成图像辐射误差,这种误差在一定场合还有用处. 雷达遥感特点1)大气环境背景噪声小2) 系统本身噪音大,因为这个噪声是双程的、发射电磁波中就 带有噪声。3)因地形造成的叠掩、顶点位移、压缩、拉伸、雷达盲区造成对应象元亮度(灰 度)不能完全反映地面单元的散射光能量。 光谱误差 所谓光谱误差是指因工作光谱波段不稳定带来地物图像分类、判译的误差。由于可见光多光谱遥感光谱误差要求严格,因为可见光、红外光谱区域地物反射率变化 梯度大,这种遥感光谱分辨率要求甚至为几个nm。雷达遥感光谱误差要求低,其原因是地物散射系数对工作波长反映不敏感。 功能特点的差异可见光-多光谱遥感 长于观测获取生物性状、地物化学组成方面的信息 可见光-多光谱遥感 可以通过同一景影像的多波段对应象元灰度的差或比提取信息 可见光-多光谱遥感 接近人肉眼观察的地物,可以制作自然色、假彩色合成影像。 雷达遥感长于获取地物微几何起伏、物理状况信息,特别对金属地物十分敏感。 利用雷达电磁波的谐振效应可以获取某些几何特征相同的特殊群体地物,比如河滩地的 鹅卵石、蝗虫群等。雷达遥感影像可以制作伪彩色合成影像。卫星及波段特征Landsat TM 数据特征。我国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主要通道及特征。 应用陆地卫星图像进行土地利用覆盖来解释制图的方法和步骤。试述陆地卫星TM的波段划分及各波段的应用TM - 1)0.45 0.52兰色土地利用、水体污染、大气污染TM -2) 0.52 0.60绿色 植被反射峰、判别植被长势、生长阶段TM-3) 0.63 0.69 红色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谷、判别植被与其它地物TM-4) 0.76 0.90 近红外 植被反射高峰与 TM-3 共同判别植被长势、生物量TM-5)1.55 1.75 短波红外 作物类型、水分含量、土壤湿度TM-6)10.4 12.5 热红外 分辨率为 60 m 地表温度、湿度、夜间成象 论述气象卫星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1. (名词)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 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2. (填空)遥感系统组成: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 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3. (简答)遥感的特点:1大面积的同步观测 2时效性 3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 4经 济性 5局限性(信息的提取方法、数据挖掘技术、思维方式)4. (名词)电磁波谱:将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或频率按其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图 表。黑体: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则该物体为绝对黑体。 太阳常数:指不受大气影响,在距太阳一个天文单位内,垂直于太阳光辐射方向上,单 位面积单位时间所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5. (名词)大气窗口: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透过率较高的波 段。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0.3-1.3 微米);近、中红外波段(1.5-1.8 微米和 2.0-3.5 微光);中红外波段(3.5-5.5 微米);远红外波段(8-14 微米);微波波段(0.8-2.5 厘米)6. (填空)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大气最主要的散射作用是瑞利散射。7. (简答)微波具有极强的穿透云层的作用:微波波长比粒子的直径大得多,则又属于瑞 利散射的类型,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波长越长散射强度越小,所以微波才 可能有最小散射、最大透射。8. (简答)无云的晴空呈现蓝色:蓝光波长短,散射强度较大,因此蓝光向四面八方散射 使整个天空蔚蓝。朝霞和夕阳偏橘红色:日出和日落时,太阳高度角小,通过的大气层比阳 光直射时要厚得多,传播过程中,蓝光几乎被散射殆尽,波长次短的绿光也大部分被散射掉 了,只剩下红光,再加上少量绿光,即合成橘红色。9. (简答)叙述沙土、植物、水和岩石的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一般规律:1自然状态 下土壤表面的光谱反射率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一般而言,土质越细反射率越高,有机质 含量越高和含水量越高反射率越低,此外,土类和肥力也会对反射率产生影响。2植物的光 谱反射曲线规律性明显,可分为三段:可见光波段有一个小的反射峰和两个吸收带。这一特 征是叶绿素的影响,其对蓝光和红光吸收作用强,对绿光反射作用强。在近红外波段有一反 射的“陡坡”,至 1.1 微米附近有一峰值,这是由于植被叶细胞结构的影响;在中红外波段 受到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吸收率大增,反射率下降。3水体的反射主要在蓝绿光波段, 其他波段吸收很强,因而在遥感影像上,水体呈黑色;但水中含有其他物质,反射光谱曲线 又发生变化。4岩石的反射波谱曲线无统一的特征。10. (简答)主要的遥感平台及其特点:1气象卫星系列:a.轨道:低轨(近极地太阳同步 轨道)、高轨(地球同步轨道)b.短周期重复观测c.成像面积大,有利于获得宏观同步 信息,减少数据处理容量d.资料来源连续、实时性强、成本低。2陆地卫星系列:产生 世界范围的图像,对地球科学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同时提供了数字化的多波段图像 数据,促进了数字化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扩大了陆地卫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3海洋卫 星系列:卫星寿命较短;提供了大量海洋信息,如海面温度、海流运动、海水混浊度等 信息11. (简答)扫描成像与摄影成像的区别:扫描成像:依靠探测元件和扫描镜对目标地物以 瞬时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得到目标地物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 谱段的图像。摄影成像:传统摄影依靠光学镜头及放置在焦平面的感光胶片来记录物体 影像;数字摄影则通过放置在焦平面的光敏元件,经过光/电转换,以数字信号来记录 物体影像。12. (名词)微波遥感:通过传感器获取从目标地物发射或反射的微波辐射,经过判读处理 来识别地物的技术。特点:能全天候、全天时工作;对某些地物具有特殊的波谱特征; 对冰、雪、森林、土壤等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对海洋遥感具有特殊意义;分辨率较低, 但特性明显。13. (填空)侧视雷达中,俯角越大,距离分辨力低;发射波长越短、天线孔径越大、距离 目标地物越近,则方位分辨力越高。14. (填空)遥感图像的特征参数: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间分辨率。15. (简答)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1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 2地形起 伏的影响 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4大气折射的影响5地球自转的影响16. (计算)双线性内插法:取(x, y)周围的4个邻点,在y方向(或x方向)内插二次, 再在x方向(或y方向)内插一次,得到其亮度值f(x, y).(详细过程参考P109)17. (简答)几种采样方法的优缺点: 1最近邻法:计算简单,图像亮度具有不连续性,影 响精度 2计算量中等,精度提高,起到平滑作用,分界线变得模糊3计算量大,图像 效果好,但对控制点选取的均匀性要求较高。18. (简答)控制点选取的原则:最小数目(n+1) (n+2) /2, 1以配准对象为依据,建立 待匹配的两种坐标系的对应点关系2选取图像上易分辨且较精细的特征点,如道路交叉点、 河流弯曲或分叉处、海岸线弯曲处等3特征变化大的地区应多选些4图像边缘部分一定要 选取控制点,以避免外推 5尽可能满幅均匀选取,特征实在不明显的大面积区域,用求延 长线交点的办法来弥补。19. (简答)何为图像增强处理?其处理方法有哪几种? 答:通过一定的技术,使得遥感数字图像的目视效果更好、有用的信息更加突出,有利于判 读或作进一步的处理。其处理有: 1对比度变换:通过改变图像像元的亮度值来改变图像像 元对比度,从而改善图像质量的图像处理方法。又叫辐射增强。2空间滤波:通过像元与其 周围相邻像元的关系,来重点突出图像上的某些特征为目的,如突出边缘或纹理等。3彩色 变换:包括单波段、多波段色彩变换、HLS变换等,寻找最佳合成方案,达到最好的目视效 果。4图像运算:完成空间配准后,通过一系列的运算,可以实现图像增强,达到提取某些 信息或去掉某些不必要信息的目的。包换差值运算、比值运算等 5多光谱变换:通过函数 变换,达到保留主要信息,降低数据量;增强或提取有用信息的目的。包换K-L变换和K-T 变换。20. (名词)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平滑:减小图像中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使其平缓或 去掉不必要的“噪声”。锐化: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者亮度变化率大的部分,直接 提取需要的信息。21. (了解)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主要标志可分为:色(色调、颜色、阴影)、形(形状、 纹理、大小、图形)、位(空间位置、相关布局)。(参考P135)22. (简答)MSS影像:多光谱扫描仪获取的影像。第4波段:绿色波段,对水体有一定透射能力,可以 判读浅水地形和近海海水泥沙。第5波段:红色波段,可用于城市研究,对人工建筑反映明 显。第6波段:近红外波段,植被有强烈反射峰,水体有强烈吸收作用,水体呈暗黑色。第 7波段:近红外波段,植被有强烈反射峰,用来测定生物量和监测作物长势。第8波段:热 红外波段,区分岩石与矿物,用于热制图。TM图像:专题绘图仪获取的图像。采用双向扫描,以256级辐射亮度来描述不同地物的光 谱特征。地面分辨率为30米。ETM+增加了全色波段,分辨率为15米。第1波段:蓝色, 对水体有透射能力,区分土壤和植被及人造地物类型;第2波段:绿色,区分植被类型和评 估作物长势;第3 波段:红色,测量植物绿色素吸收率,并依次进行植物分类。第4波段: 近红外,测定生物量和作物长势,区分植被类型。第5 波段:短波红外,探测植物含水量及 土壤湿度,区别云与雪。第6 波段:热红外,岩石识别和地质探矿等方面。第7波段:短波 红外,监测森林火灾、火山活动等,区分人造地物类型。SPOT图像:遥感器使用CCD,具有高的地面分辨率,达10米;利用两个线性陈列探测器分 别从不同角度对目标地物观测,获取同一地区的立体图像。第1波段:绿色波段,区分植被 类型和评估作物长势。第2 波段:红色波段,识别农作物类型,对城市道路反映明显,也可 用于地质解译。第3 波段:近红外波段,检测作物长势,区分植被类型。第4波段:短波红 外波段,探测植物含水量及土壤湿度,区别云与雪。全色波段:分辨率10米,用于调查城 市土地利用现状、区分城市主要干道等。23. (名词)遥感影像地图:以遥感影像和一定的地图符号来表现制图对象地理空间分布和 环境状况的地图。特点:丰富的信息量、直观形象性、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现势性强。24. (简答)微波影像的特点:成像速度快、覆盖区域面积大、地面目标清晰可辨。 与航 空相片的区别:(投影方式,分辨率,比例尺,地形起伏移位) 微波影像:非中心投影,由脉冲的延迟时间和波束宽度来控制,比例尺在横向上产生畸变, 总是向着飞行航迹线 航空像片:中心投影,分辨率随着高度和距离增加而变低,比例尺随着飞机高度和距离变化, 地形起伏移位总是偏离中心投影点25. (简答)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方法与步骤:(方法)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复 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步骤)1目视解译准备工作阶段(任务、资料、遥 感影像)2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 3室内详细判读(由表及里、循序渐进)4外业 验证与补判5 目视解译成果的转绘与制图。26. (填空)遥感数字图像的特点:便于计算机处理与分析、图像信息损失少、抽象性强。27. (简答)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过程:1明确遥感图像分类目的,考虑图像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成像时间、图像质量 2根据研究区域,收集与分析地面参考信息与有关数据 3选择合适的图像分类方法和算法,制定分类系统4找出代表这些类别的统计特征 5为了测定总体特征,在监督分类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训练场地进行采样;在非监督分类 中,用聚类方法对特征相似的像素进行归类,测定其特征。6对各像素进行分类 7分类精度检查 8对判别分析的结果进行统计检验。28. (简答)遥感图像的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监督分类,从研究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训练场地作为样本,通过选择特征参数,建立判别函 数,据此对样本像元进行分类,依据样本类别的特征来识别非样本像元的归属类别。方法有 最小距离分类法、多级切割分类法、特征曲线窗口法、最大似然比分类法; 非监督分类,在没有先验类别作为样本的条件下,根据像元间相似度的大小,即同类地物的 光谱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归类合并。方法有分级集群法、动态聚类法。两者最根本的区别点在于是否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另外,非监督分类方法 简单,且分类具有一定的精度。当然,如果两个地物类型对应的光谱特征类差异很小时,非 监督分类效果不如监督分类效果好。29. (简答)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2提高 遥感图像的精度受到限制。比如大气状况的影响;下垫面的影响等。(参考 P201)30. (填空)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的组成:图像处理与特征提取子系统、遥感图像解译知 识获取系统、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31. (简答)水体与植被遥感包括哪些内容? 水体遥感的任务是通过对遥感影像的分析,获得水体的分布、泥沙、有机质等状况和水深、 水温等要素的信息。从而对一个地区的水资源和水环境做出评价,为各部分提供决策服务。 在侧视雷达影像上,水体呈黑色,是有效的测试手段。植被调查是遥感的重要应用领域,植被解译的目的是在遥感影像上有效地确定植被的分布、 类型、长势等信息,以及对植被的生物量做出估算,可以为环境监测、生物多样性保护、农 业、林业等有关部门提供信息服务。32. (名词)何为高光谱遥感?它与传统遥感手段有何区别? 高光谱遥感是基于高光谱分辨率超多波段遥感图像与光谱合一的特点,利用地表物质与电磁 波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形成的光谱辐射、反射、透射、吸收及发射等特征研究地表物体,识别 地物类型、鉴别物质成分,分析地物存在状态及动态变化的新型光学遥感技术。波段多、数 据量大、图谱合一是高光谱遥感信息的最主要特点。与传统遥感的主要区别在于:高光谱遥感的成像光谱仪可以分离成几十甚至数百个很窄的波 段来接收信息;每个波段宽度仅小于10nm ;所有波段排列在一起能形成一条连续的完整的 光谱曲线;光谱的覆盖范围从可见光到热红外的全部电磁辐射波谱范围。而一般的常规遥感 不具有这些特点。33. (简答)遥感的主要应用包括哪些方面? 1在地质遥感中的应用,通过遥感影像的解译确定一个地区的岩石性质和地质构造,分析 构造运动的状况,为地质制图、矿产资源的探查、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等服务。 2在水体遥感中的应用,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分析,获得水体的分布、泥沙、有机质等状况 和水深、水温等要素的信息,从而为一个地区的水资源与水环境做出评价,为各个部门提供 决策服务。3在植被遥感中的应用,在遥感影像上有效地确定植被的分布、类型、长势等信息,以及 对植被的生物量做出估算,可以为环境监测、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林业等部门提供信息 服务。4在土壤遥感中的应用,通过遥感影像的解译,识别和划分出土壤类型,制作土壤图,分 析其分布规律,为改良土壤、合理利用土壤服务。34. (简答)GIS、RS、GPS在“3S”技术中的作用是什么?GIS在3S技术中具有地理信息采集、地理数据管理、空间分析与属性分析、地理信息可视 化等功能;RS在3S技术中是GIS数据库的数据源,利用遥感数字影像获取地面高程,更新GIS中高程 数据;GPS 在 3S 技术中具有精确的定位能力和准确定时与测速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