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家规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203714915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8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颜氏家训家规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颜氏家训家规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颜氏家训家规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卷一 序致第一【原文】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1,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魏、晋已来2,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效3,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因此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4整洁门内,提撕子孙。夫同言5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6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7。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注释】1诚孝:忠孝。2已来:以来。已,通以。模效:模拟,仿效。4业以:用它来。5同言:相似的话。6师友:可以求教请益的人。一般指师长。7谕:使人理解。【译文】古代圣贤著书立说,重要目的是教育人们要忠诚孝顺,不随便说话,行为要端庄稳重,创立宏伟大业,成就一世英名。这些道理,古人已经说得很详尽了。但是,自从魏、晋以来,论述古代先哲明圣思想的著作,不管在道理还是内容方面,无不反复雷同,互相模仿,这样做就犹如屋里建屋,床上放床,实在是多余。我目前又写这样的书,并不敢拿它做一般人的行为规范,只是用来整顿自家的门风,让后辈警醒罢了。同样的一句话,有的人会相信,这是由于相信她们所亲近的人;同样的一种命令,有的人会去执行,就是由于下命令的人是她们所信服的人。要想严禁小孩子的过于淘气,那么师友的劝诫抵但是婢女的命令;要想制止兄弟之间的争斗,尧、舜的言传身教比不上她们妻子的训导与奉劝。我但愿这本书里面的道理能让你们信服,也但愿它所起的作用赛过婢女对孩童、妻子对丈夫的作用。【原文】吾家风教1,素为整密。昔在龆龀,便蒙诱诲;每从两兄,晓夕温清2,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年始九岁,便丁3荼蓼,家涂4离散,百口索然。慈兄鞠5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虽读礼、传,微爱属文6,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年十八九,少7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故留此二十篇,觉得汝曹后车9耳。【注释】1风教:家风与家教。2温清:冬季温暖,夏季凉爽。温,冬季准备好被子,使父母温暖。清,通庆,夏季准备好扇子与凉席,给父母带来清爽。3丁:遭遇。家涂:家道。5鞠:养。6属(zh)文:写文章。7少:同稍。8徒:只,仅仅。9后车:后继之车,引申为借鉴。【译文】我们家的门风家教,历来是严整缜密的。还在孩童的时候,我就时时得到长辈的指引教导;学着我两位兄长的样儿,早晚侍奉双亲,一举一动都按照规矩办事,神色安详,言语平和,走路小心恭敬,就像在拜见尊严的君王同样。长辈时时传授我佳言锦句,关怀我的喜好,鼓励我克服缺陷发扬长处,没有同样不是恳切深厚的。我长到九岁时,爸爸就去世了,家道中衰,人丁冷落。慈祥的兄长尽其抚育之责,困苦辛苦达到极点;但她仁爱而没有威严,对我的督导就不够先前严肃。我虽然读了周礼左传,也有些喜欢作文,但与一般平庸之人相交而受其熏染,放纵私欲,信口开河,又不注重容貌的整洁。到十八九岁时,逐渐懂得要磨炼自己品性了,但习惯成自然,最后还是难以彻底去掉不良习惯。二十岁后来,太大的过错很少犯了,常常是在信口开河时,心里就警惕起来而加以控制,理智与感情往往处在矛盾之态,夜晚察觉到白天的错误,今日追悔昨日的过错,自己意识到小时候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才发展到这种地步。追忆平素所立的志向,真是刻骨铭心,绝不仅仅是把古书上的告诫听一遍看一遍。因此,我留下这二十篇家训,以此作为你辈的后车之鉴。【评析】序致篇相称于全书的序,重要用来阐明著述本书的宗旨和目的,解说自己毕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身感受,并但愿自己的后人以此为借鉴,检点行为,磨砺意志。言辞恳切,令人动容。【原文】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1,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魏、晋已来2,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效3,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因此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洁门内,提撕子孙。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6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注释】1诚孝:忠孝。2已来:以来。已,通以。模效:模拟,仿效。4业以:用它来。5同言:相似的话。6师友:可以求教请益的人。一般指师长。7谕:使人理解。【译文】古代圣贤著书立说,重要目的是教育人们要忠诚孝顺,不随便说话,行为要端庄稳重,创立宏伟大业,成就一世英名。这些道理,古人已经说得很详尽了。但是,自从魏、晋以来,论述古代先哲明圣思想的著作,不管在道理还是内容方面,无不反复雷同,互相模仿,这样做就犹如屋里建屋,床上放床,实在是多余。我目前又写这样的书,并不敢拿它做一般人的行为规范,只是用来整顿自家的门风,让后辈警醒罢了。同样的一句话,有的人会相信,这是由于相信她们所亲近的人;同样的一种命令,有的人会去执行,就是由于下命令的人是她们所信服的人。要想严禁小孩子的过于淘气,那么师友的劝诫抵但是婢女的命令;要想制止兄弟之间的争斗,尧、舜的言传身教比不上她们妻子的训导与奉劝。我但愿这本书里面的道理能让你们信服,也但愿它所起的作用赛过婢女对孩童、妻子对丈夫的作用。【原文】吾家风教1,素为整密。昔在龆龀,便蒙诱诲;每从两兄,晓夕温清2,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年始九岁,便丁3荼蓼,家涂4离散,百口索然。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虽读礼、传,微爱属文6,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故留此二十篇,觉得汝曹后车9耳。【注释】1风教:家风与家教。温清:冬季温暖,夏季凉爽。温,冬季准备好被子,使父母温暖。清,通庆,夏季准备好扇子与凉席,给父母带来清爽。3丁:遭遇。4家涂:家道。5鞠:养。属(z)文:写文章。7少:同稍。徒:只,仅仅。9后车:后继之车,引申为借鉴。【译文】我们家的门风家教,历来是严整缜密的。还在孩童的时候,我就时时得到长辈的指引教导;学着我两位兄长的样儿,早晚侍奉双亲,一举一动都按照规矩办事,神色安详,言语平和,走路小心恭敬,就像在拜见尊严的君王同样。长辈时时传授我佳言锦句,关怀我的喜好,鼓励我克服缺陷发扬长处,没有同样不是恳切深厚的。我长到九岁时,爸爸就去世了,家道中衰,人丁冷落。慈祥的兄长尽其抚育之责,困苦辛苦达到极点;但她仁爱而没有威严,对我的督导就不够先前严肃。我虽然读了周礼左传,也有些喜欢作文,但与一般平庸之人相交而受其熏染,放纵私欲,信口开河,又不注重容貌的整洁。到十八九岁时,逐渐懂得要磨炼自己品性了,但习惯成自然,最后还是难以彻底去掉不良习惯。二十岁后来,太大的过错很少犯了,常常是在信口开河时,心里就警惕起来而加以控制,理智与感情往往处在矛盾之态,夜晚察觉到白天的错误,今日追悔昨日的过错,自己意识到小时候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才发展到这种地步。追忆平素所立的志向,真是刻骨铭心,绝不仅仅是把古书上的告诫听一遍看一遍。因此,我留下这二十篇家训,以此作为你辈的后车之鉴。【评析】序致篇相称于全书的序,重要用来阐明著述本书的宗旨和目的,解说自己毕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身感受,并但愿自己的后人以此为借鉴,检点行为,磨砺意志。言辞恳切,令人动容。 颜氏家训卷一 教子第二【原文】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1,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3。生子咳嫕,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4,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导,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5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6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7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注释】1中庸之人:中档智力的人,一般人。节:约束,限制。3匮:柜子。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柜。稚:小朋友。5笞(ch):用竹杖、荆条打。恣:放纵。诃:同呵。怒斥、喝斥。8诚哉斯语:主谓倒置。【译文】智力超群的人,不用教育她就能成才;智力迟钝的人,虽然教育她也没有用处;智力中常的人,不教育她就不会明白事理。古时候,圣王有所谓胎教的措施:王后怀太子到三个月时,就要搬到专门的房间,不该看的就不看,不该听的就不听,音乐、饮食,都按照礼节制。这种胎教的措施,都写在玉版上,藏在金柜里。太子生下来到两三岁时,师保就已经拟定好了,从那时起开始对她进行孝、仁、礼、义的教育训练。一般平民纵然不能如此,也应当在孩子懂得辨认大人的脸色、明白大人的喜怒时,开始加以对她们教导,叫她去做她就能去做,叫她不做她就不会去做。这样,等到她长大时,就可不必对她打竹板惩罚了。当父母的平时威严并且慈祥,子女就会敬畏谨慎,从而产生孝心。我看这人世上,父母不知教育而只是宠爱子女的,往往不能这样;她们对子女的吃喝玩乐,任意放纵,本应告诫子女的,反而奖励,本应呵责,反而面露笑容,等到子女懂事,还觉得按道理本当如此。子女骄横傲慢的习气已经养成了,才去制止它,把子女鞭抽棍打死也树立不起威信,对子女火气一每天增长,招致子女的怨恨,等到子女长大成人,究竟是道德败坏。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便是这个道理。俗话又说:教媳妇趁新到,教儿子要赶早。这句话一点不假啊!【原文】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1,伤其颜色2,不忍楚3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4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注释】1但:只,仅仅。重:难,不乐意。颜色:脸色,神色。3楚:荆条,古时用作刑杖。引申为用刑杖打人。针艾:针灸。有中医用针具刺,用艾熏灼。【译文】一般人不去教育子女,也并不是想让子女去犯罪;只是不乐意看到子女受责骂而脸色沮丧,不忍心子女被荆条抽打受皮肉之苦罢了。这应当用治病来打比方,子女生了病,父母怎么能不用汤药针艾去救治她们呢?也应当为那些勤于督促训导子女的父母想一想,她们难道乐意虐待自己的亲骨肉吗?的确是不得已啊。【原文】王大司马1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3,遍于行路4,长年誉之;一行5之非,揜6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7,暴慢日滋8,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注释】王大司马:即王僧辩,字君才,南朝梁人。梁元帝:即萧绎(508554),字世诚。南朝梁皇帝。武帝第七子。3是:对的。4行路:路人。5行:做,执行。6揜:通掩。掩盖,遮蔽。7婚宦:结婚和做官。这里指成年。滋:滋长。9周逖:据陈书记载,其人强暴无信义。【译文】大司马王僧辩的妈妈魏老夫人,品性十分严谨方正;王僧辩在湓城时,是三千士卒的统帅,年龄也过四十了,但稍微不称魏老夫人的意,老夫人就用棍棒教训她。因此,王僧辩才干成就功业。梁元帝的时候,有一位学士,聪颖有才气,从小被爸爸宠爱,疏于管教:她若一句话说得美丽,当爹的巴不得能使过往行人都晓得,一年到头都挂在嘴上;她若一件事有了闪失,当爹的为她百般遮掩粉饰,但愿她能悄悄改掉。学士成年后来,凶暴傲慢的习气是一天赛过一天,究竟由于说话不检点,得罪了周逖,被杀掉后,肠子被抽出,血被拿去涂抹战鼓。【原文】父子之严1,不可以狎2;骨肉之爱,不可以简3。简则慈孝不接4,狎则怠慢生焉。由命士以上,父子异宫,此不狎6之道也;抑搔痒痛,悬衾箧枕,此不简之教也。或问曰:陈亢8喜闻君子之远其子,何谓也?对曰:有是也。盖君子之不亲教其子也。诗9有挖苦之辞,礼有嫌疑之诫,书有悖乱之事,春秋11有邪僻之讥,易1有备物之象:皆非父子之可通言1,故不亲授4耳。【注释】严:威严。狎:亲近而不庄严。3简:简慢。4慈孝不接:是说慈和孝不能接触,就是慈和孝都做不好。5怠慢:懈怠轻忽。狎(i):狎昵,亲昵。7抑搔痒痛,悬衾箧枕,此不简之教也:是说为父母按摩止痛止痒,铺床叠被,这是不简慢礼节的措施。8陈亢:孔子的学生。诗:诗经的简称。儒家典型之一。1书:尚书的简称。儒家典型之一。11春秋:即编年体春秋史。儒家典型之一。相传系孔子根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整顿修订而成。12易:周易的简称。也称易经。儒家重要典型之一。相传为周朝人所作。通言:互相谈论。14授:传授。【译文】以爸爸的威严,就不应当对孩子过度亲昵;以至亲的相爱,就不应当不拘礼节。不拘礼节,慈祥孝敬就都谈不上了;如果过度亲昵,那么放肆不敬之心就会产生。从有身份的读书人往上数,她们父子之间都是分室居住的,这就是但是分亲昵的道理;当晚辈的替长辈抓搔,收拾卧具,这就是讲究礼节的道理。有人要问:陈亢这人不久乐听到君子与自己的孩子保持距离的事,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呀?我要回答说:不错啊,大概君子是不亲自专家自己孩子的。由于诗里面有挖苦骂人的诗句,礼里面有不便言传的告诫,书里面有悖礼作乱的记载,春秋里面有对淫乱行为的指责,易里面有备物致用的卦象,这些都不是当爸爸的可以向自己孩子直接讲述的,因此君子不亲自专家自己的孩子。【原文】人之爱子,罕亦能均1;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2,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因此祸之。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3之戮,父实使之。刘表4之倾宗覆族,袁绍之地裂兵亡,可为灵龟6明鉴也。【注释】1均:同样。此处有一视同仁之意。2矜怜:怜悯,同情。3赵王:即赵隐王如意。汉高祖与戚姬所生之子。4刘表(1422):字景升,东汉末山阳高平(位于今山东鱼台东北)人。东汉远支皇族。5袁绍(?2):字本初,东汉末汝南汝阳(位于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在与各地势力的混战中,据有冀、青、幽、并四州,成为当时地广兵多的割据势力。建安五年(公元2)在官渡为曹操所败,不久病死。6灵龟:龟名。旧时用以占卜。【译文】人们爱慕自己的孩子,却很少有可以一视同仁的。从古到今,这中间的弊端可够多了。那聪颖伶利又美丽的孩子,固然值得赏识爱慕,那愚蠢迟钝的孩子,也应当对她怜悯同情才是,有那偏宠孩子的人,虽然想以自己的爱厚待她,反而以此加害她。共叔段的死,实际就是她妈妈导致的。赵王如意的被杀,实际是她的爸爸导致的。其她如刘表的宗族倾覆,袁绍的兵败地失,这些事例都像灵龟、明镜同样可供借鉴啊。【原文】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1,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2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3卿相,亦不肯汝曹为之。【注释】1书疏:奏疏、信札之类。2伏:通服。致:到。【译文】齐朝有一位士大夫,曾经对我说:我有个孩子,目前已经7岁了,非常通晓公文的书写,我教她讲鲜卑语、弹奏琵琶,她逐渐地快掌握了,用这些特长去为王公们效劳,没有不宠爱她的,这也是一件紧要的事啊。我当时低着头,没有作回答。这个人教育孩子的措施,真令人惊讶啊!如果因干这种职业,就可当上宰相,我也不肯让你们去干。【评析】教子篇重要论述了对士大夫子弟的教育问题,觉得小朋友的初期教育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幼儿的教育,必须解决好教育和爱惜的关系,父母对幼儿时期的孩子是非常疼爱的,而过度地宠爱也是有害而无益的。教育孩子必须要有对的的立场,恰当的措施,首要的是注重孩子初期的品德教育,由于良好的品德是成人的基本。 颜氏家训卷一兄弟第三【原文】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2。【注释】1九族:指自身以上的父、祖、曾祖、高祖和如下的子、孙、曾孙、玄孙。另一种算法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合为九族。2笃:诚笃,忠实。此处指认真看待的意思。【译文】有了人类后来才有夫妇,有了夫妇后来才有父子,有了父子后来才有兄弟:一种家庭中的亲人,就这三者而已。以此类推,直到产生出九族,都是来源于三亲,因此对于人伦关系来说,三亲是最为重要的,不能不加以注重。【原文】兄弟者,分形连气1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2,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4,学则连业5,游则共方6,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及其壮8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娣姒9之比兄弟,则疏薄矣;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0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惟友11悌深至,不为旁人12之所移者,免夫!【注释】连气:又称同气。指兄弟同为父母所生,气息相似相连。2挈:提携。前襟后裾:襟,上衣的前幅。裾,上衣的后幅。前襟后裾,指兄弟有的拉父母的衣前襟,有的牵父母的衣后摆。传服:指大的孩子穿过的衣服再传给小的孩子穿。5连业:指哥哥用过的经籍,弟弟又接着用。业,旧时书写典型的大版,引申为课本。6共方:同去一种地方。虽:虽然。8壮:壮年。古人三十岁以上为壮年。9娣(d)姒(s):兄弟之妻互称,弟妻为娣,后称妯娌。10节量:节制度量之意。11友:兄弟间相亲爱。12旁人:其她的人,局外的人。此处指妻子。【译文】兄弟,同是一母所生,形体各异,而气息相通的人。她们小的时候,父母左手拉一种,右手牵一种;这个扯着父母的前襟,那个抓住父母的后摆;吃饭是用一种餐盘;穿衣是哥哥穿过的传给弟弟;学习是弟弟用哥哥用过的课本;游玩是在同一种地方。虽然有悖礼胡来的人,兄弟间也不会不互相爱惜。等到她们长大成人后来,各自娶了妻子,各自均有了孩子,虽然有忠诚厚道的人,兄弟间的感情却是逐渐削弱。妯娌比起兄弟来,关系就更是疏远淡薄了。目前让关系疏远淡薄者来决定关系密切者之间的关系,这就犹如给方形的底座配上圆形的盖子,一定是合不拢的。只有相亲相爱、感情至深,才不会受妻子影响而变化关系的兄弟,才可以避免上述状况。【原文】二亲既殁1,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2;爱先人之遗体3,惜己身之分气,非兄弟何念哉?兄弟之际,异于她人,望深4则易怨,地亲则易弭。譬犹居室,一穴则塞之,一隙则涂之,则无颓毁之虑;如雀鼠之不恤6,风雨之不防,壁陷楹7沦,无可救矣。仆妾之为雀鼠,妻子之为风雨,甚哉!【注释】1殁:死亡。2响:回声。3先人之遗体:先人,指死去的父母;遗体,所敬重的人的尸体。此处的先人之遗体,不可解释为父母躯体,而是指兄弟躯体,由于兄弟都是从父母身上分离出来的。4望深:规定过高。5地:居住。此处有相处之意。亲:亲近。弭:消除,停止。此处指解除隔阂,停止纠纷。6恤:忧虑。7楹:厅堂前部的柱子。【译文】父母死后,兄弟间互相照顾,应当犹如身体和它的影子、音响和它的回声那样密切。互相爱惜先辈所予以的躯体,互相爱惜从父母那儿分得的血气,不是兄弟又有谁会这样互相爱怜呢?兄弟之间的关系与别人不同样,互相盼望过高就容易产生不满,而接触密切,不满也容易得到消除。就像一间居室,有一种洞就立即堵上,有一条缝隙就立即涂盖,就不也许有倒塌的忧虑了。如果对雀子老鼠的危害不放在心上,对风雨的侵蚀不加以提防,就会致使墙壁倒塌,楹柱摧折,没法补救了。仆妾比起雀子老鼠,妻子比起风雨,其危害更甚。【原文】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薄,则僮仆为仇敌矣。如此,则行路皆踖其面而蹈其心2,谁救之哉?人或交天下之士,皆有欢爱,而失敬于兄者,何其能多而不能少也3!人或将数万之师,得其死力,而失恩于弟者,何其能疏而不能亲也4!【注释】群从:指堂兄弟及其子侄。踖():践踏。蹈:踏,踩。3能多:指交天下之士皆有欢爱,天下之士为数多。不能少:指失敬于兄,兄为数少。能疏:指将数万之师,得其死力,数万之师和己疏。不能亲:指失恩于弟,弟和己亲。【译文】兄弟之间如果不能和睦,侄儿子之间就不能互相爱惜;侄儿子之间如果不互相爱惜,家庭中的子弟辈们就会关系疏薄;如果子弟辈们关系疏薄,那童仆之间就也许成为仇敌。这样,过往路人都可以任意欺辱她们,谁可以救济她们呢?有的人却可以结交天下之士,互相之间都能快乐友爱,而对自己的哥哥却缺少敬意,为什么对多数人可以做到的,而对少数人却不行呢!有人能统领几万军队,使部属以死效力,而对自己的弟弟却缺少恩爱,为什么对关系疏远的人可以做到的,对关系密切的人却是不行呢!【原文】娣姒者,多争之地也,使骨肉居之1,亦不若各归四海,感霜露而相思2,伫日月之相望3也。况以行路之人,处多争之地,能无间4者,鲜5矣。因此然者,以其当公务而执私情6,处重责而怀薄义也;若能恕7己而行,换子而抚,则此患不生矣。【注释】1骨肉居之:此指亲姊妹成为妯娌。2感霜露而相思:感慨霜露的浮现还能触发彼此的怀念之情。3伫日月之相望:日月各为东西,总会等到相望之时。4间:隔阂,疏远。鲜:少。6当公务:这里指为兄弟同居的人们庭办事。执私情:指妯娌各为自己的小家室打算。恕:宽恕,原谅。【译文】妯娌之间,容易产生纠纷,虽然是同胞姊妹,让她们成为妯娌住在一起,也不如让她们远嫁各地,这样,她们反而会因感受霜露的来临而互相怀念,仰观日月的运营而彼此遥相盼望。何况妯娌本来就是陌路之人,处在容易闹纠纷的环境里,彼此之间可以不产生嫌隙的,就非常少了。之因此能这样,重要是由于人们面对家庭中的集体事务时却出以私情,肩负重大的家庭责任却心怀个人的区区恩义。如果她们都可以本着仁爱之心行事,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那样加以爱抚,则这种弊端就不能产生了。【原文】人之事兄,不可同于事父,何怨爱弟不及爱子1乎?是反照而不明也。沛国刘琎,尝与兄瓛连栋隔壁,瓛呼之数声不应,良久方答;瓛怪问之,乃曰:向来4未着衣帽故也。以此事兄,可以免矣。【注释】1怨爱弟不及爱子:指(弟弟)抱怨兄长爱弟弟不如爱她自己的儿子。沛国:古时国名。位于今安徽淮河以北、河南夏邑、江苏沛县一带。东汉时称沛国。3刘瓛(un):字子圭,南齐沛郡相人。性至孝。笃志好学,博通五经,当世推为大儒。4向来:刚刚。5免:避免。此处是免除隔阂之意。【译文】有人不肯以看待爸爸的态度来敬事兄长,又怎么能抱怨兄长对自己不如自家孩子恩爱呢?以此反观就可看出自己缺少自知之明。沛国的刘琎曾与哥哥刘瓛住房只隔着一层墙壁,有一次,刘瓛喊叫刘琎,连叫几声都没有答音,过了好长时间才听见她答应。刘瓛感到奇怪,问她因素,她说:由于刚刚还没有穿戴好衣帽。以这样的态度敬事兄长,就可以免除隔阂了。【评析】兄弟篇重要是谈论家庭成员间的相处问题,觉得兄弟之情是除父母、子女之外最为深厚的一种感情,而在男权为主的社会里,兄弟之间的相亲相爱对于整个家族的团结、和睦、治理、稳定是十分重要的。作者根据自己的见闻,同步还论述了影响兄弟友谊的某些不利因素,并提出了防备的措施。颜氏家训卷一后娶第四【原文】吉甫,贤父也,伯奇,孝子也,以贤父御孝子,合得终于天性,而后妻间之,伯奇遂放。曾参2妇死,谓其子曰:吾不及吉甫,汝不及伯奇。王骏3丧妻,亦谓人曰:我不及曾参,子不如华、元4。并终身不娶,此等足觉得诫。其后,假继惨虐孤遗5,离间骨肉6,伤心断肠者,何可胜数。慎之哉!慎之哉!【注释】御:(上对下)治理。此处是管教或教导之意。2曾参(前505前436):即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位于今山东费县)人。孔子的学生。以孝著称。3王骏:西汉成帝时大臣。华、元:即曾华、曾元。曾参的两个儿子。5假继:继母。孤遗:前妻留下的孩子,因已失去生母,故亦称孤。6离间骨肉:此处指后母挑拨前妻之子与其生父发生矛盾和争执。【译文】吉甫是一位贤明的爸爸,伯奇是一位孝顺的儿子,让贤明的爸爸来教导孝顺的儿子,应当可以称心如意吧。但吉甫的后妻从中进行挑拨,伯奇就被爸爸放逐了。曾参的妻子死后,她回绝再续娶,并对儿子说:我不如吉甫贤明,你们也赶不上伯奇孝顺。王骏在妻子死后,也对别人说了相似的理由:我不如曾参,我的孩子也不如曾华、曾元。三人都终身不再另娶。这些事例都足觉得诫。在曾参、王骏她们之后,继母残酷虐待前妻的孩子,离间父子骨肉的关系,令人伤心断肠的事,不可胜数,因此对娶后妻的事,要特别谨慎啊!谨慎啊!【原文】江左1不讳庶孽,丧室之后,多以妾媵2终家事;疥癣蚊虻,或未能免,限以大分,故稀斗阋之耻。河北鄙于侧出3,不预人流,是以必须重娶,至于三四,母年有少于子者。后母之弟与前妇之兄4,衣服饮食,爰及婚宦,至于士庶贵贱之隔,俗觉得常。身没之后,辞讼盈公门,谤辱彰6道路,子诬母为妾,弟黜7兄为佣,播扬先人之辞迹,暴露祖考之长短8,以求直己者,往往而有。悲夫!自古奸臣佞9妾,以一言陷人者众矣!况夫妇之义,晓夕移10之,婢仆求容,助相说引,积年累月,安有孝子乎?此不可不畏。【注释】1江左:江东。指长江在芜湖如下的南岸地区,长江在此为东北流向,旧时地理上东为左,西为右,因此称江左。此处也是东晋及南朝时期的根据地。2妾媵(yng):旧时诸侯之女出嫁,从嫁的妹妹和侄女叫妾媵。后来广义地称正妻以外的婢妾为妾媵。3侧出:此处指婢妾所生子女。4后母之弟:后母生之子,对前母生之子来说就是弟弟。前妇之兄:前母所生之子,对后母所生之子来说是兄。5没:同殁。死亡。6彰:显扬,公开。7黜(h):贬斥。8长短:是非,好坏。9佞(ng):花言巧语进行谄媚她人。10移:变化,变化。【译文】江东一带,不顾忌妾媵所生的孩子,正妻死后,大多是以妾媵主持家事。这样,小的摩擦,或许不能避免,但限于妾媵的身份地位,也能很少发生兄弟内讧那种耻辱的事。在河北一带,瞧不起妾媵所生的孩子,不让她们平等参与多种家庭或社会事务,这样,在妻子死去后来,就一定要再娶一位,甚至娶三四次,以至后母的年龄比前妻的儿子还小。后妻所生的儿子,与前妻所生的儿子,她们的衣服饮食,始终到婚配做官,居然有像士庶贵贱那样的区别,而本地习俗觉得这是很正常的。这样的家庭,在爸爸死后,往往打官司会挤破衙门,诽谤辱骂之声路上都能听得到。前妻之子诬蔑后母是小老婆,后母之子贬斥前妻之子当佣仆,她们到处传扬先辈的隐私,暴露祖宗的长短,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正直,这种人时时浮现。可悲啊!自古到今的奸臣佞妾,用一句话就害了别人的太多了!何况凭夫妇的情义,早晚会变化男人的心意,婢女男仆为讨得主人欢喜,帮着劝告引诱,积年累月,怎么还也许有孝子?这不能不让人恐惊。【原文】凡庸之性1,后夫多宠前夫之孤,后妻必虐前妻之子;非唯妇人怀嫉妒之情,丈夫有沉惑2之僻,亦事势使之然也。前夫之孤,不敢与我子争家,提携鞠养,积习生爱,故宠之;前妻之子,每居己生之上,宦3学婚嫁,莫不为防焉,故虐之。异姓宠则父母被怨,继亲5虐则兄弟为仇,家有此者,皆门户6之祸也。【注释】1庸:此处指平常人或一般人。性:习性,品性。2沉惑:沉迷,困惑。3宦:旧时指做官。4异姓:此处指前夫之子。5继亲:继母,后母。6门户:家门,家庭。【译文】常人的秉性,后夫大多宠爱前夫留下的孩子,后妻则必然虐待前妻丢下的骨肉。并不是只有妇人才会心怀嫉妒之情,男人才有一味宠爱的毛病,这也是事物的情势令她们这样。前夫的孩子,不敢与自己的孩子争夺家业,而从小照顾抚养她,日积月累就可以产生爱心,因此就宠爱她;前妻的孩子,地位往往在自己孩子之上,读书做官,男婚女嫁,没有同样不要提防,因此说要虐待她。但异姓的孩子被宠爱,父母就会遭到怨恨,后母虐待前妻的孩子,兄弟之间就会变成仇人,如果哪家有这种事,都是家庭的祸害啊!【评析】在后娶篇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事例阐明看待妻子死亡后续弦一事要慎之又慎。一般的经验是后娶的妻子常常同前妻的孩子因感情、财产等问题产生矛盾冲突,冲突的成果便是骨肉的分离,严重的则是家庭的再次破碎,这是令人非常痛心的事情。 颜氏家训卷一 治家第五【原文】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2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3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犬义而妇陵4,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5,非训导之所移6也。【注释】1风化:风俗,教化。是以:因此。是,前置宾语,即以是。3友:友爱,亲近。陵:通凌,侮辱。5摄:通慑,使人畏惧。6移:变化。【译文】教育感化的事,是从上向下履行延续,前人影响后人。因此,爸爸不慈祥,子女就不也许孝顺;哥哥不友爱,弟弟就不也许恭敬;丈夫不仁义,妻子就不也许和顺。爸爸慈祥而子女杵逆,哥哥友爱而弟弟倨傲,丈夫仁义而妻凶悍,那便是天生的凶民,只有靠刑罚杀戮来让她们畏惧,而不是靠训导可以加以变化的。【原文】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1;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2。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注释】1竖子:童仆。也用作对人的蔑称,可译为小子。过:错误,过错。见:浮现。2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意思是刑罚不能恰如其分,老百姓就会不知如何行为才好。中:合适,确当。措:安放。【译文】家庭内部取消体罚,孩子们的过错立即就会浮现;刑罚施用不当,老百姓就不知如何是好。治家的宽严、原则也与治国同样。【原文】孔子曰:奢则不孙1,俭则固2;与其不孙也,宁固。又云:如有周公3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他局限性4观也已。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注释】1孙:同逊,恭顺。固:鄙陋。3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毕生最崇拜的古代圣人之一。足:足以,值得。【译文】孔子说:奢侈就显得不恭顺,俭朴就显得鄙陋;与其不恭顺,宁可鄙陋。孔子又说:如果有一种人有周公那样好的才干,但只要她既骄傲又吝啬,那其她方面也是局限性道的。如其这样说来就应当节俭而不应当吝啬了。节俭,即是减省节省以合乎礼数;吝啬,即是对穷困急难的人也不救济。目前乐意施舍的却也奢侈,能节俭的却又吝啬,例如能做到肯施舍而不奢侈,能节俭而不吝啬,那就可以了。【原文】生民1之本,要当稼穡而食2,桑麻3以衣。蔬果之畜4,园场之所产;鸡豚5之善,埘6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8,难道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0以足,但家无盐井11耳。今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用,以赡12衣食;江南奢侈,多不逮焉。【注释】1生民:人民。稼()穡(s)而食:种植五谷以获取食物。稼:播种谷物;穡:收获谷物。3桑麻:指农事。畜:积聚,储藏。5豚(n):本指小猪,此处泛指猪。6埘(s):墙壁上挖洞做成的鸡窠。7栋宇:房屋。器械:泛指用品。8樵(qio)苏:打柴割草以充燃料,此处指充当燃料用的柴草。脂烛:用油脂做的蜡烛。9难道:没有不是。殖:通植。10为生之具:维持生活的必需品。1盐井:产盐的井。此处是说家里不能产盐。2赡():供应。13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和江左一词常互用。【译文】人民生活的主线,就是要靠春种秋收来获取食物,种桑纺麻得到衣服。蔬菜水果的聚积,是靠果园菜圃里出产;鸡肉猪肉等美味,是靠鸡窝猪圈里产生。直到房屋器用、柴草脂烛,无不是耕种养殖的产物。那些最善于管理家业的人,不出门而多种维持生计的物品已经充足了,只但是家里还缺少一口产盐的井罢了。目前北方地区的风俗,一般能做到减省节省,以保障衣食之用;江南地区风气奢侈,在节俭持家方面大多不如北方。【原文】梁孝元1世,有中书舍人,治家失度,而过严刻,妻妾遂共货3刺客,伺醉而杀之。【注释】1梁孝元:即梁元帝萧绎。2严刻:严肃苛刻。3货:贿赂。【译文】梁朝孝元帝的时候,有位中书舍人,治家缺少一定的法度,待家人过于严肃苛刻。妻妾就共同买通刺客,乘她喝醉不防时杀了她。【原文】世间名士1,但务2宽仁;至于饮食饷馈,僮仆减损,施惠然诺3,妻子节量4,狎侮来宾,侵耗5乡党6:此亦为家之巨蠹7矣。【注释】1名士:旧时指以学术诗文等著称的出名士人。2务:追求,讲究。3然诺:应允诺言。节量:节制数量。5侵耗:侵吞克扣。6乡党:泛指乡里。7蠹(d):蛀虫。这里指危害家庭的人或事。【译文】世上的某些名士,只懂得讲究宽厚仁慈,以致款待客人馈赠的食品,被童仆减损,承诺接济亲友的东西,由妻子把持控制,甚至发生狎弄侮辱来宾,侵吞克扣扰乱乡里的事,这也是家里的一大弊害。【原文】齐吏部侍郎房文烈,未尝嗔怒,经霖雨绝粮,遣婢籴1米,因尔逃窜,三四许日,方复擒之。房徐3曰:举家4无食,汝何处来?竟无捶挞。尝寄5人宅,奴婢彻屋为薪略7尽,闻之颦蹙,卒无一言。【注释】1籴():买。许:左右。3徐:慢,缓。4举家:全家。5寄:借。6彻:通撤,拆毁。7略:大略,大概。8颦(pn)蹙():皱眉蹙额,不快乐的样子。【译文】齐朝的吏部侍郎房文烈,历来都不气愤发火,一次由于持续几天降雨家中断缺了粮食,房文烈派一名婢女出去买米,婢女乘机逃跑了,过了三四天,才把她抓住。房文烈只是语调平和地对她说:一家人都没吃的了,你跑哪里去啦?居然没有痛打。房文烈曾经把房子借给别人居住,奴婢们把房子拆了当柴烧,差不多都要拆光了,她听到后皱了皱眉头,但始终没说一句话。【原文】太公1曰:养女太多,一费也。陈蕃2曰:盗3但是五女之门。女之为累,亦以深矣。然天生蒸民,先人传体,其如之何5?世人多不举女,贼行6骨肉,岂当如此,而望福于天乎?吾有疏亲,家饶妓媵,诞育将及,便遣阍竖7守之。体有不安,窥窗倚户,若生女者,辄8持将去;母随号泣,使人不忍闻也。【注释】1太公:姜太公。西周开国名臣。2陈蕃(n):汉代人。字仲举,汝南平舆(今河南省平舆县)人,祖上曾为河东太守。3盗:盗窃的人。4蒸:众多。5如之何:如何,把怎么样。6贼行:残害。7阍(hn)竖:守门的童仆。辄(zh):就。【译文】姜太公说:女儿养得太多,实为一种耗费。陈蕃说:盗贼也不光顾有五个女儿的家庭。女儿带来的连累,也太深重了。但天生众民,先辈传下的骨肉,你拿她怎么办呢?一般人一般都不肯抚养女儿,生下的亲骨肉对其也要加以残害,难道这样做,还盼望老天赐福给你吗?我有一种远亲,家中多有姬妾,有谁产期将近到的时候,就派看门人去监守。一旦产妇身体不安,就从门窗往里窥视,如果生下的是女孩,就立即抱走;妈妈随之号啕大哭,真让人不忍心听下去。【原文】妇人之性,率宠子婿而虐儿妇1。宠婿,则兄弟2之怨生焉;虐妇,则姊妹之谗行焉。然则女之行留4,皆得罪于其家者,母实为之。至有谚云:落索阿姑餐。此其相报也。家之常弊,可不诫哉!【注释】1率:一般。子婿:女婿。兄弟:此处指女儿的兄弟。3姊妹:此处指儿子的姊妹。4行:此处指女儿出嫁。留:这里指娶进儿媳妇。5落索阿姑餐:意思是婆婆吃顿饭都要受到冷落。落索,冷落萧索。阿姑,指婆婆。【译文】女人的秉性,多为宠爱女婿而虐待儿媳。宠爱女婿,则儿子的不满就由此而产生;虐待儿媳,则女儿的谗言就随之而至。那么不管是嫁女儿还是娶儿媳,都要得罪家人,这实在是当妈妈的导致的。以致有谚语说:阿姑吃饭好冷清。这是对她的报应啊。这是家庭中常常浮现的弊端,能不警戒吗!【原文】婚姻素对1,靖侯成规。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3,买妇输绢4,比量5父祖,计较锱铢,责7多还少,市井无异。或猥9婿在门,或傲妇擅10室,贪荣求利,反招羞耻,可不慎欤?【注释】1对:对当。指婚姻门当户对的对。2靖侯:颜之推的九世祖颜含死后加封的称号。颜含,字宏都,东晋人。3卖女纳财:在嫁女时收受财礼,就等于出卖女儿。4买妇输绢:在娶儿媳妇向女方送厚礼,就等于买进媳妇。5比量:比较。6锱铢:锱、铢都是旧时很小的重量单位。比方极微小的数量。7责:责求,索取。8市井:旧时指做买卖的地方。此处是做买卖。猥:卑污,下流。10擅:独揽。【译文】男女婚配要挑选对当,这是先祖靖侯立下的规矩。近来嫁女儿娶媳妇,居然有卖女儿捞钱财,用财礼买媳妇的。为子女选择配偶时,比较算计对方父辈祖辈的权势地位,斤斤计较对方财礼的多寡;女方规定得多,男方应允得少,与商人没有差别。成果,招的女婿猥琐鄙贱,娶来媳妇凶悍擅权。她们贪荣求利,反而招来羞耻,对此可以不谨慎吗?【原文】吾家巫觋1祷请,绝于言议;符书章醮,亦无祈焉,并汝曹所见也。勿为妖妄之费。【注释】巫觋(x):旧时称女巫为巫,男巫为觋,合称巫觋。2符书:道士用墨笔或朱笔在纸上画的用于驱使鬼神、治病延年的符,纯属骗人的迷信活动。章醮(io):醮本是一种祷神的祭礼,后来僧道称给天曹上奏章作祈祷的活动为章醮。【译文】我家历来不提请巫婆神汉求鬼神消灾赐福的事,也不祈求道士用符书章醮弄法,这些都是你们看到的。可不能为此类妖妄之事破费。【评析】治家篇重要探讨了治家的某些基本理论和措施,并对此作了某些总结。作者站在历史的角度,通过考察研究觉得:治理家庭必须自上而下,也就是说父母在子女面前必须率先垂范,做出楷模。此外,对于家庭的治理要做到勤俭,对子女的教育要宽严适度,要有仁慈宽厚之心。子女的婚嫁影响到她们的毕生,父母更要有对的的态度和立场,不可贪荣求利而毁了她们的幸福。同步作者还特别强调:治家要从小事做起,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颜氏家训卷二 风操第六【原文】吾观礼经,圣人之教:箕帚匕箸3,咳唾唯诺,执烛沃盥,皆有节文4,亦为至矣。但既残缺,非复全书;其有所不载,及世事变改者,学达君子,自为节度5,相承行之,故世号士大夫风操6。而家门7颇有不同,所见互称长短;然其阡陌8,亦自可知。昔在江南,目能视而见之,耳能听而闻之;蓬生麻中,不劳翰墨。汝曹生于戎马之间,视听之所不晓,故聊记录,以传示子孙。【注释】1礼经:本指仪礼,也称士礼。因此处下文所言均为礼记曲礼和内则上的语意,故当指礼记。圣人:道德智能极高的人。3匕箸:勺、匙、筷子之类的取食用品。4节文:节制修饰。节度:调度,权衡。6风操:风度节操。家门:家庭。8阡陌:本指田间纵横交错的小路。此处是路过的意思。9蓬生麻中:语出荀子劝学,此处比方人受环境的影响。【译文】我看那礼经,上面有圣人的教导:为长辈打扫秽物时应当如何使用撮箕扫帚,进餐时应当如何选择匙子、筷子,在爸爸公婆面前应当持如何一种行为姿态,酒席宴会上应当有些什么规矩,服侍长辈洗手又应当怎么进行,均有一定的节制规范,说得也特别周详。但这部书已经残缺,不再是全本;有些礼仪规范,书上也没有记载,有些则需根据世事的变化作相应调节,博学通达的君子,自己去权衡度量,递相承受而履行之,因此人们就把这些礼仪规范称为士大夫风操。然而各个家庭自有不同,对所见到的礼仪规范见解不同,但它们的大体途径还是清晰的。我过去路过江南的时候,对这些礼仪规范耳闻目睹,早已深受其熏染,就犹如蓬蒿生长在麻之中,不用规范也长得很直同样。你们生长在战乱年代,对这些礼仪规范固然是看不见也听不到的,因此我姑且把它们记录下来,以此传示子孙后裔。【原文】礼曰:见似目瞿,闻名心瞿1。有所感触,恻怆心眼;若在沉着平常2之地,幸须申其情耳。必不可避,亦当忍之;犹如伯叔兄弟,酷类先人,可得终身肠断,与之绝耶?又:临文不讳,庙中不讳,君所无私讳3。益知闻名,须有消息,不必期于颠沛而走也。梁世谢举,甚有名誉,闻讳必哭,为世所讥。又有臧逢世,臧严之子也,笃学修行,不坠门风;孝元经牧6江州,遣往建昌督事,郡县民庶7,竞修笺书,朝夕辐辏,几案盈积,书有称寒冷者,必对之流涕8,不省取记,多废公事,物情怨骇,竟以不办而还。此并过事也。【注释】1见似目瞿,闻名心瞿:这两句出自礼记杂记。意谓,看到容貌与父母相似的人就目惊,听到和父母相似的名字就心惊。2沉着平常:正常状况。3临文不讳,庙中不讳,君所无私讳:意思是说,做文章时用到本应避讳的字可以不避讳;在宗庙里祭祀时,祭祀者(指小辈)可以称被祭者的名字而不必避讳;在君主面前不应避自己父祖的名讳。4期:一定要。颠沛:倾跌,脚步忙乱不稳。此处用来形容闻先人名讳后立即趋避的狼狈相。5臧严:字彦威。梁朝文士。幼有孝性,孤贫勤学,行止书卷不离手。6经牧:经略治理。也就是任刺史。民庶:民众。8书有称寒冷者,必对之流涕:臧逢世因父名为严,因此见到写有寒冷二字的书信就对着流泪。9物情:即人情。【译文】礼记上说:看见与过世父母相似的容貌,听到与过世父母相似的名字,都会心跳不安。这重要是由于有所感触,而引起了内心的哀痛。如果在氛围和谐的地方发生此类事,可以把这种感情体现出来。遇到实在无法回避的,也应当忍一忍。就例如自己的叔伯兄弟,相貌有酷似过世父母的,难道你能因此而一辈子伤心断肠,同她们绝交吗?礼记上还说过:写文章时不用避讳,在宗庙祭祀不用避讳,在国君面前不避私讳。这就让我们进一步懂得了在听到先人的名字时,应当先斟酌一下自己应当采用的态度,不一定非得立马窘迫趋避不可。梁朝的谢举,她很有名誉,但听到别人称先父母的名字就要哭,引得世人对她讥笑。尚有一位臧逢世,是臧严的儿子,其人特别爱好学习,修养品行,不失书宦人家的门风。梁元帝任江州刺史时,派她到建昌督促公事,本地黎民百姓纷纷写信来函,信函集中到官署,堆得案桌满满的。这位臧逢世在解决公务时,凡见信函中浮现寒冷一类字样,必然对之掉泪,不再察看答复,因此常常耽误公事。人们对此既不满又感到惊讶,她最后因不会办事被召回。以上所举都是些避讳不当的例子。【原文】近在扬都,有一士人讳审,而与沈氏交结周厚,沈与其书,名而不姓2,此非人情也。【注释】1扬都:东晋、南朝的京城建康,旧名建邺,即今江苏南京市。因系扬州治所,因此称扬都。2名而不姓:署上名而不写姓。由于其人姓沈,沈与审同音,写上沈字就犯了对方的讳。【译文】近来在扬都,有位读书人忌讳审字,她与一位姓沈的士人交情很深厚,姓沈的给她写信,落名时只写名而不写姓,这就不近人情了。【原文】凡避讳者,皆须得其同训1以代换之:桓公名白,博有五皓之称;厉王名长,琴有修短之目。不闻谓布帛为布皓,呼肾肠为肾修也。梁武小名阿练,子孙皆呼练为绢;乃谓销炼物为销绢物,恐乖6其义。或有讳云者,呼纷纭为纷烟;有讳桐者,呼梧桐树为白铁树,便似戏笑耳。【注释】同训:指意思相似或相近的词。训,指词义解释。2桓公:即齐桓公(?前43年)。春秋时齐国国君。姜姓,名小白。公元前85前6年在位。即位后,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富强;尊王攘夷,借以发展自己的势力,成为春秋时第一种霸主。3博:博戏,旧时一种棋局。厉王:即淮南王刘长(前198前4年)。汉高祖少子。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封。文帝即位后,骄横不法,因诡计叛乱被拘,贬谪于途中不食而死。5梁武:即梁武帝萧衍(45年),字叔达,南兰陵(在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南朝梁的建立者。公元5249年在位。此前曾任齐朝雍州刺史,镇守襄阳。乘齐内乱,起兵夺取帝位。信奉佛教。长于文学,精乐律,善书法。6乖:违背。【译文】目前但凡要避讳的字,都得用它的同义词来替代:齐桓公名叫小白,因此五白这种博戏就有了五皓这个称呼;淮南厉王名长,因此人性各有长短就说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