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电气:屏柜安装及二次接线安装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20026049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电电气:屏柜安装及二次接线安装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变电电气:屏柜安装及二次接线安装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变电电气:屏柜安装及二次接线安装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屏柜安装及二次接线安装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安装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变电站内低压配电屏、保护屏、通信屏、控制屏及场地端子箱、检修电源箱安装及二次接线安装作业。2编写依据表2-1编写依据序号引用资料名称1GB 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2GB 50171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线回路施工及验收规范3DL 408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4DL 5009.3199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5Q/CSG 100012004变电站安健环设施标准6Q/CSG 10007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7Q/CSG 10017.22007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第2部分:变电电气安装工程 8Q/CSG 11105.22008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9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十项重点反事故措施3作业流程作业(工序)流程见图3-1。图3-1作业(工序)流程图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表4-1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预控措施表序号安全风险预控措施检查结果1施工前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施工人员违规操作岗前培训,现场悬挂操作规范,施工人员按章操作3特种人员未持证上岗作业前检查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件4焊机触电焊机外壳必须可靠接地。电焊机裸露的导电部位和转动部分必须装设防护罩。焊钳及电焊导线的绝缘必须良好;雨天焊接作业应有防雨措施。定期做好焊机维护检修,保持设备性能良好5绝缘测试触电伤害绝缘测试前应告知全体工作人员,停止可能涉及的回路上的工作并做好监护。使用摇表前应熟悉使用规程,使用前应将设备接地端可靠接地。绝缘测试完成后应对测试的回路进行充分的放电,避免触电伤害(注明负责人姓名)6火灾作业现场严禁吸烟和明火,必须用明火时应办理动火手续,并在现场备足消防器材料,作业现场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品7屏柜搬运、安装过程中人员伤害及设备损坏搬运过程中应听从指挥,专职监护人员应全程做好监护。屏柜搬运应配备足够的人员。搬运过程中不得戴手套。屏柜安装过程时搬运应做好防倾倒措施。就位后应马上固定以防止倾倒(注明负责人姓名)8二次接线时线芯损坏,接线错误接线前熟悉接线图纸。接线时应严格按图接线,接线完毕后应再次认真检查确认无误。剥线钳等工具完好。开电缆,剥二次线芯时避免划伤线芯请您认真检查并签名确认,您的签名意味着将承担相应的安全质量责任。施工单位检查人:监理单位检查人:日期:日期:注:对存在风险且控制措施完善填写“”,存在风险而控制措施未完善填写“”,不存在风险则填写“”,未检查项空白。5作业准备5.1人员配备表5-1作业人员配备表工序名称建议工作人数负责人数监护人数开箱检查811屏柜搬运1212基础定位410屏柜、端子箱安装611二次盘柜接地210二次接线830注:作业人数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序号名称规格/编号单位数量备注1手电钻台12磨光机台23电源线架220V,30m台34电缆剪SH-250台25手锤6磅把36绝缘梯3m把17撬杠11.2m根48电风筒2000W台39标签机PT-9500PC台110电烙铁把511电脑胶头打码机LM-370台212水平尺5m把313磁力线坠个414电焊机380V台115摇表2500V台116二次工具箱个8注: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6作业方法6.1开箱检查6.1.1屏柜开箱前应提早报请监理单位审核同意,同意后方可开箱。开箱时需有监理单位人员现场见证。6.1.2开箱时应首先检查设备包装的完好情况,是否有严重碰撞的痕迹及可能使箱内设备受损的现象;根据装箱清单,检查设备及其备品等是否齐全;对照设计图纸,核对设备的规格、型号、回路布置等是否符合要求。厂家资料及备品备件应交专人负责保管并做好登记。6.1.3开箱时应使用起钉器,先起钉子,后撬开箱板;如使用撬棍,不得以盘面为支点,并严禁将撬棍伸入木箱内乱撬;开箱时应小心仔细,避免有较大振动。6.2屏柜搬运6.2.1控制、保护屏柜到达现场后,应立即开箱并将其转运到主控室,不允许存放在室外。6.2.2屏柜搬运可采用吊车搬运和人工搬运两种方式。采用吊车搬运应有起重工专门指挥,配备足够的施工人员。屏柜起吊绑扎时,不得用钢丝绳直接绑扎屏柜,防止刮伤屏架漆面。6.2.3在屏柜采用人工搬运,搬运时委派一名有经验的人员做现场指挥,并设专职监护人员进行现场监护。同时配备足够的施工人员,以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6.2.4屏柜搬运前应对参与本项工作的全体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做好人员分工并告知搬运过程中的路线。6.2.5屏柜搬运前可将易破损的玻璃门拆除,待屏柜搬运至主控室后再安装恢复。6.2.6屏柜搬运至主控室后,应按照平面布置图使屏柜靠近指定位置附近放置,以避免下一步屏柜安装时的往返搬迁。6.3基础定位6.3.1对于二次户内二次屏柜,按照设计图纸先将二次屏柜置于槽钢基础上,再用油性笔在二次屏柜底部的安装孔内描出孔样,然后将二次屏柜移开,再用电钻描出的孔洞中心钻孔定位。6.3.2对于二次户外二次屏柜,需先加工底座,再根据二次屏柜底部的安装孔在加工好的底座上钻孔定位。然后再将底座与基础槽钢焊接。6.4屏柜、端子箱(检修箱)安装6.4.1检查预埋基础槽钢的水平度和不直度,按规范要求应少于1mm/m,全长不大于5mm。清除槽钢面上的灰砂,完成基础槽钢的接地工作。6.4.2盘柜就位时应小心谨慎,以防损坏屏(盘)面上的电气元件及漆层,进入主控室应根据安装位置逐一移到基础型钢上并作好临时固定,以防倾倒。6.4.3对屏柜必须进行精密的调整,为其找平、找正;调整工作可以首先按图纸布置位置由第一列从第一面屏柜调整好,再以第一块为标准调整以后各块;一般用增加铁垫片的厚度进行调整,但铁垫片不能超过三块;两相邻屏间无明显的空隙,使该盘柜成一列,做到横平竖直,屏面整齐。6.4.4盘、柜单独或成列安装时,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盘、柜面偏差和盘、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1中的规定。表6-1允 许 偏 差 值项 目允许偏差(mm)垂直度(每m)1.5水平偏差相邻两柜顶部2.0成列柜顶部5.0柜间偏差相邻两柜边1.0成列柜面5.0柜 间 接 缝2.06.4.5经反复调整使全部达标后,可进行屏柜的固定;控制屏、继电保护屏和自动装置屏等不宜与基础型钢焊死,固定方法如下:(1)压板固定法。在基础型钢上点焊螺栓,用小压板及螺母把屏柜固定。(2)螺丝固定法。在平放的基础型钢上钻一个固定螺丝的直径孔,然后再攻丝,再拧入螺丝加以固定。6.4.6端子箱(检修箱)安装可先从场地的第一个间隔调整好,再以第一面端子箱(检修箱)为标准调整以后各面端子箱(检修箱)。整个场地端子箱(检修箱)应成一列,屏面整齐。6.5二次屏柜接地6.5.1箱体的接地:(1)二次屏柜在进行安装时,已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基础槽钢连接,基础槽钢再通过接地扁钢与变电站的主地网连接。(2)有特殊要求时,可在屏柜设专用接地点,用铜导线与变电站的主地网进行连接。6.5.2二次屏柜内接地铜排用于各类保护接地、电缆屏蔽层接地,并有两种不同形成:一种是与柜体绝缘的接地铜排;另外一种是与柜体不绝缘的接地铜排。无论是哪种形式,每根均须通过两根截面不小于25mm2铜导线与变电站主地网可靠连接。6.6屏顶小母线安装6.6.1屏顶小母线按设计要求,安装前我们应对到货的小母线用木锤进行校直,要求平直不能有死弯。然后在屏顶按施工图的位置装好小母线的固定端子。6.6.2实测小母线的长度,并剪切好小母线,注意要适量预留长度。在小母线与固定端子的接触面进行搪锡。6.6.3小母线不同相或不同极的裸露载流部分之间,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体之间,电气间隙不得小于12mm,爬电距离不得小于20mm。安装完毕的小母线其两侧应标明小母线符号或名称的绝缘标志牌,字迹应清晰、工整,不易脱色。6.6.4屏内小母线强、弱电引下线应采用分开布置。6.7二次接线6.7.1电缆接线前应进行芯线整理,首先将每根电缆的芯线单独分开,将每根芯线拉直,然后根据每根电缆在断子排的接线位置进行并拢绑扎。6.7.2电缆接线时可根据已接入位置进行二次绑扎,芯线扎带绑扎要求间距一致。每根电缆芯线宜单独成束绑扎。6.7.3接线应有组织、有计划逐个系统进行。电缆芯线两端编号必须核对正确,当电缆一端接好,再接另一端时要进行对线并确保线芯无误。6.7.4接线前应考虑好整个屏柜(端子箱)内电缆的走向。端子排接线应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不能随意更改,如有疑问应及时向技术人员确认。芯线水平地从线芯后部引向端子排,并弯成一个半圆弧,大小要美观一致,接线应牢靠。6.7.5对于螺栓式端子,要将剥除护套的芯线弯圈,弯圈的方向为顺时针,弯制线头的内径与紧固螺丝外径应相吻合,其弯曲的方向应与螺栓紧固的方向一致。6.7.6对于多股软铜芯线,要压接线鼻子才能接入端子,采用线鼻子应与芯线的规格、端子的接线方式及端子螺栓规格相配。6.7.7对插入式端子,可直接将剥除护套的芯线插入端子,并紧固螺栓,注意剥除芯线外护套长度要与接入端子的深度一致。6.7.8电缆线芯不应有伤痕。导线与端子接触良好,端子螺丝紧固,每一端子一侧最多接两根线芯且导线截面应一致。6.7.9引入屏、端子箱内的电缆及线芯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固定牢固,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接线时尽量使线芯弯度一致、平整、美观。6.7.10线管号的规格应和芯线的规格相配,线管号裁切长度一致,字体大小一致,线号的内容应包括回路编号和电缆编号。6.7.11每条电缆的备用芯要高出端子排最上端位置,预留长度剪成统一,每根电缆单独布置。备用芯端头宜包上自粘绝缘带。6.7.12每块屏、端子箱接线完毕,对照端子排接线图检查接线是否正确,使用兆欧表检查二次回路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规范,每一个二次回路绝缘电阻不小于1MW,小母线绝缘电阻不小于10MW。6.7.13接完线后,应全面清扫干净线头杂物,屏柜及端子箱下部电缆孔洞均应用耐火材料严密封堵。7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7.1质量控制措施7.1.1盘、柜及盘、柜内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应牢固。主控制盘、继电保护盘和自动装置盘等不宜与基础型钢焊死。7.1.2盘、柜单独或成列安装时,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盘、柜面偏差和盘、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1的规定。7.1.3模拟母线应对齐,其误差不应超过视差范围,并应完整,安装牢固。表7-1盘、柜安装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垂直度(每m)1.5水平偏差相邻两盘顶部2.0成列盘顶部5.0盘面偏差相邻两盘边1.0成列盘面5.0盘 间 接 缝2.07.1.4端子箱安装应牢固,封闭良好,并应能防潮、防尘。安装的位置应便于检查;成列安装时,应排列整齐。7.1.5盘、柜、台、箱的接地应牢固良好。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应以裸露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地连接。7.1.6盘、柜的漆层应完整,无损伤。固定电器的支架等应刷漆。7.1.7盘、柜上的电器安装要求。电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器元件质量良好,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完好,且附件齐全,排列整齐,固定牢固,密封良好。(2)各电器应能单独拆装更换而不应影响其他电器及导线束的固定。(3)发热元件宜安装在散热良好的地方;两个发热元件之间的连线应采用耐热导线或裸铜线套瓷管。(4)熔断器的熔体规格、自动开关的整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5)切换连接片应接触良好,相邻连接片间应有足够安全距离,切换时不应碰及相邻。(6)盘上装有装置性设备或其他有接地要求的电器,其外壳应可靠接地。(7)带有照明的封闭式盘、柜应保证照明完好。端子排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端子排应无损坏,固定牢固,绝缘良好。(2)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地高度宜大于350mm。(3)强、弱电端子宜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志并设空端子隔开或设加强绝缘的隔板。(4)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宜以一个空端子隔开。(5)电流回路应经过试验端子,其他需断开的回路宜经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试验端子应接触良好。(6)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应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线。7.1.8二次回路的连接件均应采用铜质制品;绝缘件应采用自熄性阻燃材料。7.1.9盘、柜的正面及背面各电器、端子牌等应标明编号、名称、用途及操作位置,其标明的字迹应清晰、工整,且不易脱色。7.1.10盘、柜上的小母线应按设计要求,小母线两侧应有标明其代号或名称的绝缘标志牌,字迹应清晰、工整,且不易脱色。7.1.11二次回路的最小允许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表7-2中的要求。7.1.12盘、柜内两导体间,导电体与裸露的不带电的导体间最小允许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应符合表7-2中的要求。表7-2最小允许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mm额定电压U(V)电 气 间 隙爬 电 距 离额定工作电流(A)额定工作电流(A)63636363603.05.03.05.060U3005.06.06.08.0300U5008.010.010.012.07.1.13屏顶上小母线不同相或不同极的裸露载流部分之间,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体之间,电气间隙不得小于12mm;爬电距离不得小于20mm。7.1.14二次回路接线要求。二次回路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按图施工,接线正确。(2)导线与电气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牢固可靠。(3)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4)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脱色。(5)配线应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6)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一根,不得超过两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7)二次回路接线应设专用螺栓。7.1.15盘、柜内的配线电流回路应采用电压不低于500V的铜芯绝缘导线,其截面不应小于2.5mm2;其他回路截面不应小于1.5mm2;对电子元件回路、弱电回路采用锡焊连接时,在满足载流量和电压降及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小于0.5mm2截面的绝缘导线。7.1.16引入盘、柜内的电缆及其芯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引入盘、柜的电缆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得使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2)铠装电缆在进入盘、柜后,应将钢带切断,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并应将钢带接地。(3)使用于静态保护、控制等逻辑回路的控制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其屏蔽层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地方式予接地。(4)盘、柜内的电缆芯线,应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备用芯长度应留有适当余量。(5)强、弱电及交直流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7.2质量控制表表7-3质 量 控 制 表序号控 制 点控 制 方 式WHS1基础检查及设备开箱检查2屏柜、端子箱就位安装3小母线、接地安装4二次回路检查及接线注:H:停工待检点;W:见证点;S:旁站点。7.3质量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