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三项制度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9330704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PDF 页数:88 大小: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三项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化工三项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化工三项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霸州市胜芳联合化工有限公司霸州市胜芳联合化工有限公司“三项制度”汇编“三项制度”汇编编写人:审核人:批准人:执行日期:2013 年 1 月 11 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编号:LH-4.1-01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免遭重大损失,根据我厂生产特点和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明确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责任的制度。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关系到公司长远利益,加强安全管理,明确各级领导和各项职能部门的责任,保障职工在生产建设中的安全和健康,保证公司生产顺利进行。3.各级领导在各项工作中要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第一位,实行安全管理第一领导责任制。4.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全体职工都必须在各自工作岗位对实现安全生产负责,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5.各级领导在各自工作范围和管理权限内,负责组织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和政策、法令、法规和规章,有计划、有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6.按权限审定安全生产规划和计划,保证公司安全经费开支,有计划的解决重大隐患和职业危害,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安全生产会议制度编号:LH-4.1-02为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掌握其安全现状,制定其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整改其事故隐患,特制定生产会议制度。一、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应根据职责和安全生产需要,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1、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4 次,每季度至少召开 1 次。2、综合办公室、各业务操作岗位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当遇有特殊情况时应随时增加会议频次。二、会议内容应针对性强和指导性强,总结安全现状、揭示管理问题和隐患问题、布置和强调安全生产要求。三、对存在的管理问题和事故隐患进行认真分析,确定整改措施、计划、方案,明确责任和整改期限。四、对整改问题应跟踪验证其有效性。五、保存安全生产会议记录和相关工作记录。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识别与获取的管理制度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识别与获取的管理制度编号:LH-4.1-031、目的为确定企业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中适用的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建立识别、获取的渠道,确保所使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为最新版本,提高员工和相关方的法律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企业安全生产和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控制。3、职责与分工主管部门:综合办公室负责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确认、培训、传达和监督执行。相关人员:负责及时宣传和遵守与本岗位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4、内容与要求41 与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A 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条例、规范、河北省的地方法规;B 国务院主管部门规章、规程;国家、行业、河北省有关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程、规则、标准及其他要求等;C 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D 上级机关、执法机关的通知、公报等其他要求;E 国家公约等。4.2 获取方法A 上级发文、转文;B 报刊、杂志登载;C 会议获取;D 从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发行处获取;E 通过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等获取;F 上网查询;G 其他渠道。4.3 识别和确认4.3.1 综合办公室根据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及相关部门、单位收集的信息,编制通用的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做为部门、岗位进行识别和执行的基本依据。4.3.2 结合自己的职责和工作内容进行识别,确认适用本岗位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适用的法律法规等应识别到适用的相关部门)。4.4 贯彻执行4.4.1 综合办公室将确认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传达,并督促分解和执行。4.4.2 各部门、岗位将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采取会议、宣贯、培训等形式,传达、落实到相应岗位。4.4.3 各部门、岗位要按照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组织进行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各项活动,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安全科至少每半年一次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最新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它要求。45 评审与更新综合办公室每年对企业执行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适用性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更新。5、生效日期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即发布之日起生效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领导干部带班制度编号:LH-4.1-04为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及时排除安全故障和治理事故隐患,有效地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领导干部带班制度:一、坚持领导干部带班,使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天天有人负责、班班有人监管。二、坚持领导干部带班,发现当班能解决的问题不隔班;发现当天能解决的问题不隔夜;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应交班反馈;对出现的严重问题应立即召集领导层、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研究对策措施,做出处理决定;当发生安全方面的重大事故时,应立即通报当地主管部门,并及时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三、坚持领导干部带班,不脱岗,当有工作事情或个人事情必须离开时应调换其他领导人员代岗;四、坚持领导干部带班,应搞好班班交接,并填写好带班记录。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编号:LH-4.1-05目的:目的:为确保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做到责任分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安全生产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的管理机制。1 1 安全管理基本要求安全管理基本要求(1)建立总经理为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组织保障体系。(2)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规章制度,并有效落实。(3)各级领导在各项工作中要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第一位,实行安全管理第一领导责任制。(4)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全体职工都必须在各自工作岗位对安全生产负责,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5)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组织体系:公司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由公司高管及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科;建立健全了公司安全管理网络。2 2 安全生产责任制按分工职责进行考核,实行季度考核、年终总评的办法,每安全生产责任制按分工职责进行考核,实行季度考核、年终总评的办法,每季度五日前上报相应主管部门季度五日前上报相应主管部门(1)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实行以部门一把手负责制为中心的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安全责任应明确内容、时间和考核标准的奖惩办法。(2)安全科负责各部门、各副总经理的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考核结果报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讨论决定。(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人员的安全责任制考核,考核结果报安全科。3 3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1)各级领导、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逐项做好落实工作,把安全生产责任切实落实到实际生产经验工作之中,确保不发生因责任制不落实而造成的事故。(2)在责任制的考核上,采用百分制的形式,每项责任制的每一条款所占分数为一百分除以条款数量。(3)责任制考核,按照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及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现情况逐条评分,各条得分合计为总分,总分95 分以上的为优秀,8594 分为合格,85分以下为不合格。4 4 奖惩奖惩(1)各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及从业人员的责任制考核结果,每季一通报,考评优秀的由考核部门报主管部门研究给予奖励,考评不合格的由考核部门报相应主管部门研究给予处罚。(2)年终部门和全体员工进行年度安全总结,结合安全生产责任目标书进行年度考核,按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执行、兑现。(3)对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而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安全生产委员会研究给予处理,构成犯罪的,对有关责任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编号:编号:LH-4.1-06根据我公司产品的生产和设备特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稳定的安全投入和资金渠道,保证新增、改善和更新安全系统、设备、设施,消除事故隐患,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安全奖励,推广应用先进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抢险救灾等均有可靠的资金来源;安全投入应能充分保证安全生产需要,安全投入资金要专款专用,保障安全资金投入,特制定本制度。1.公司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专户,安全生产措施费专用于保障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2.费用的提取:安全投入按照国家、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合理提取。3.费用的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经费支出主要用于: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安全设施的购置、维护、保养;危险源监控和安全隐患整改;安全生产检查;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购置等。4、费用管理:由财务部对安全生产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并根据年度安全生产计划,做好资金的投入落实工作,确保安全投入迅速及时。5.安全投入如当年未能使用完,应当转入下一年度的安全投入计划内,不得挪作他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编号:编号:LH-4.1-07目的:为了充分识别与评价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在出现新问题时能及时更新控制,实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达到事前预防、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特制订本制度。1 1 评价目的评价目的通过事先分析、评价,制订风险控制措施,实现管理关口前移,实现事前预防,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2 2 评价范围评价范围2.1 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阶段;2.2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2.3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2.4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2.5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2.6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2.7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2.8 企业周围环境2.9 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3 3 评价组织评价组织3.1 公司成立风险评价领导小组组长:杨春利副组长:董金栋组 员:杨广文、杨浩、李金友、王春祥。3.2 各部门成立风险评价工作小组以各部门负责人为组长,成员为分管安全、环保、设备、生产、工艺、质量的负责人以及各类技术人员、班组长、岗位职工代表。3.3 公司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岗位员工要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4 4 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可根据需要,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常用的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等。4.1 工作危害分析法从作业活动清单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该方法是针对作业活动而进行的评价。4.2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5 5 评价时机评价时机常规活动每年一次,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6 6 重大风险的确定重大风险的确定6.1 经过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为重大风险的。6.2 对下述情况可直接定为重大风险:(1)不符合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的;(2)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3)曾经发生过事故,现今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的;(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6.3 安全科汇总编制重大风险清单。7 7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提出并实施风险控制方案。即针对评价出的结果,确定风险级别后,进行风险控制措施策划,将策划的结果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计划可采用的方式有:7.1 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7.2 采用运行控制;7.3 制定应急预案;7.4 培训;7.5 监测和测量8 8 评价出的重大隐患项目,应建立档案和整改计划。评价出的重大隐患项目,应建立档案和整改计划。9 9 风险评价的动态管理风险评价的动态管理9.1 企业根据生产变化、国家法律法规发布、有因事故或其它信息的新认识、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变更等情况,针对变更的因素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重新发布或更新风险清单,并进行风险控制策划。9.2 对新增项目,如新增设备、库房、厂房、道路、新使用的生产工艺和工器具等,应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更新风险清单并进行风险控制策划。9.3 对已消除的危害,及时从风险清单中撤消。9.4 将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信息定期进行评审:每年一次;特殊情况由安全科提出增加评审频次,总经理批准后及时组织实施。9.5 公司应将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信息提供有关部门作为人员培训、运行管理、设备管理、进行所需的监视活动等的内容。附录附录 风险评价准则风险评价准则1 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L L 判断准则判断准则等级实际情况12345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过去曾经发生,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导致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2 2 事件后果严重性事件后果严重性 S S 判别准则判别准则等法律法规级其他要求1完全符合2人无伤亡财产(万元)无损失510停工没有停工环境污染没有污染公司形象形象没有受损本厂及周边范围省内影响行业内违反轻微受伤操作程序间歇不适截肢骨折违反3听力丧失企业规定慢性病违反4丧失劳动潜在法规影响不大装置范围污几乎不停工染个别装置设备停工部分装置设备停工公司内中等污染公司内严重污染5违反发生死亡法律法规20停车公司外严重污染重大国内影响3 3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R R风险度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2025巨大风险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立刻估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立即或近期整1516重大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改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912中等2年内治理程,加强培训及沟通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有条件、有经48可容忍导书但需定期检查费时治理轻微或可忽略的风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4险记录等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编号:编号:LH-4.1-081 1 事故隐患定义事故隐患定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2 2 事故隐患的分级事故隐患的分级2.1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3 3 排查和治理排查和治理3.1 成立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组长:王春祥副组长:王德利、王贵栓组 员:王浩、宋秀军、王谦、郑树根、张骏。3.2 安全科为日常工作常设机构,负责事故隐患的跟踪、督促治理与建档。4 4 事故隐患排查事故隐患排查4.1 从总经理到每个从业人员,都负有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的安全职责。4.2 安全科应当每月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4.3 各部门要对本部门的各类事故隐患组织定期、不定期的排查,掌握隐患的存在、分布情况,分析产生隐患的原因。4.4 公司要配合上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对事故隐患进行检查。4.5 隐患排查的主要内容(1)查各级各类人员安全责任的落实情况。(2)查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和重点管理部位的控制情况,和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3)查安全教育情况,落实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4)查设备设施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情况。(5)查隐患整改资金的落实情况,和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6)班组重点排查:作业区域内不安全因素、设备的不安全状况、人的不安全行为、生产工艺出现的不足问题等安全隐患。(7)安全科和公司级重点排查:罐区、关键设备安全运行状况、易发生重大隐患的区域以及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重大不安全征兆等等隐患。5 事故隐患的整改与验收5.1 各级检查组织,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逐项研究,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进行整改。(1)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事故隐患部门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落实整改负责人和整改限期,并督促检查整改情况。(2)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并形成隐患整改档案。A、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a、治理的目标和任务;b、采取的方法和措施;c、经费和物资的落实;d、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e、治理的时限和要求;f、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3)对短时间内难以立即整改的事故隐患,单位应采取防范、监控措施,确保过渡期内的安全。(4)安全科并形成隐患整改档案。隐患整改档案包括以下内容:A、基本情况;B、影响范围;C、可能影响程度;D、事故隐患等级;E、整改目标;F、整改措施;G、整改资金来源;H、整改期间的防范措施;I、整改部门和责任人(由部门第一责任人负责);J、监管部门和责任人(由隐患整治部门的主管部门领导负责)。5.2 事故隐患整改后的验收与评价(1)一般事故隐患整改完毕后,由责任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经安全科组织验收、评价同意后,可恢复正常运行。(2)重大事故隐患项目整改验收:A、已竣工的隐患治理项目经试运转基本正常后的 2 个月内,报请安全科,进行组织考核、验收,提出整改验收报告,填写整改验收表,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档案;B、项目验收合格后,由车间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组织操作人员学习,转入正常维护管理。C、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安全科应当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对不具备评价条件的整改项目,安全科应当申请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经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公司应当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申请报告应当包括治理方案的内容、项目和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价报告等。6 6 安全科和相关部门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7 7 本公司各级组织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公司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8 8 事故隐患上报事故隐患上报8.1 安全科负责事故隐患的统计与上报工作。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 15 日前和下一年 1 月 31 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事故隐患上报的主要内容:(1)事故隐患类别;按设备设施隐患、管理隐患、作业环境隐患,分为三类。(2)事故隐患等级;(3)影响范围和程度;可能造成的事故损失。(4)整改措施;(5)整改资金来源及其保障措施;(6)整改目标。8.2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科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3)隐患的治理方案。9 对于查出的事故隐患要及时做好记录,安全科负责事故隐患的档案管理。10 安全隐患排查责任追究10.1 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10.2 对于不及时确定事故隐患排查人员,建立事故排查整改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的部门,安全科要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10.3 因事故隐患排查不认真,报告不及时、整改不到位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对照公司事故管理制度奖罚条例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编号:编号:LH-4.1-09目的:目的:为指导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规范公司的重大危险源管理,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条件,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1 1 职责职责1.1 安全科按规定对重大危险源定期进行检测、评估;并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如消防设施、应急用品等)负有检查、督查的职责。1.2 生产部负责重大危险源的劳动纪律、工作秩序的监督管理。1.3 技术部负责重大危险源的工艺操作、指标控制、土建设施的监督管理。1.4 设备科负责重大危险源的设备及其附件完好性的监督管理。负责其周边建筑物的安全监督管理。1.5 中心控制室负责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和喷淋装置的日常调试,重大危险源发生泄漏等事故时应急处理的组织和协调工作。1.6 维修车间负责的重大危险源设备的及时检查与维修,保障设备安全运行。1.7 电仪车间负责重大危险源范围内及其周边各类电气设备、液位、高度、压力、温度、有毒气体检测仪和各类连锁报警、照明的日常管理。1.8 重大危险源所在车间(部门)负责重大危险源的全面日常管理,包括生产操作、人员管理、设备、管道和其他设施的日常管理。2 2 重大危险源辩识重大危险源辩识2.1 重大危险源: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2.2 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2.3 根据国家(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确定本公司的重大危险源。3 3 重大危险源的储存、防护重大危险源的储存、防护3.1 重大危险源储罐应单独设立储罐区,两储罐区的距离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储罐必须有良好的防静电装置。阻火器、阀门、呼吸阀、液位计等附件要完整好用,储罐区要有良好的避雷设施进行定期检测。甲醇储罐必须设有防晒棚或喷淋降温设施,备有足量的灭火器材和防火沙,逐级落实好消防责任制。各类危险化学品的储罐应尽可能减少储存数量,最大储量不得超出储罐容积的 80。3.2 凡进入重大危险源区域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才能进入工作岗位,区域内所有设施的更改需要生产部按程序审核同意方可实施,外来人员要有专人陪同方可入内。3.3 重大危险源区域员工必须按规定进行巡检,并将检查结果填写入巡检记录表。3.4 部门安全员对重大危险源区域内的消防器材及应急物资的完好率负责,采取定期检查和抽查相结合,保障设施正常运转使用。3.5 重大危险源区域维修及动火作业必须办理特级作业证,管理人员经现场查看、验收合格,方可下达动火许可证,在区域内严禁无证动火。重大危险源严格管理闲人严禁进入工作范围,工作人员必须穿防静电服装,严禁携带通讯器材。3.6 根据具体要求和国家有关规定,在重大危险源区域内安装有可燃性(有毒)气体报警器,对重要岗位进行实时监测。3.7 运输物资需采用有危险品运输资质的单位承运,进入本公司重大危险源区域的运输车辆必须戴上阻火器方可入内。3.8 重大危险源监控,并实行责任承包:为加大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整治力度,重大危险源要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安装安全监控设施,随时了解重大危险源的状况。此外,对重大危险源实行了安全承包制度。车间(部门)也要进一步落实承包制,责任落实到班组长和岗位人员。车间(部门)应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调整承包人,并在重大危险源区域设置安全标识和负责人挂牌。4 4 重大危险源检查评估管理重大危险源检查评估管理4.1 重大危险源安全责任人要定期深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公司级责任人每月至少一次,车间(部门)责任人每周一次,班组长责任人每天两次,岗位人员每小时一巡查,以便掌握重大危险源的动态变化情况。4.2 重大危险源要经常性查静电跨接,查避雷设施,查安全附件等。查出问题立即整改,不能整改的,立即上报。5 5 重大危险源消防器材的配备重大危险源消防器材的配备5.1 车间(部门)应做好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确保完好、有效。5.2 储罐区配有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龙带、呼吸器、洗眼器等设施。5.3 集团办公楼后有专用消防水池。6 6 严格外来人员登记制度严格外来人员登记制度无关人员严禁进入罐区。非本岗位、本车间人员确需进入的,必须经领导批准,并由厂级人员陪同,进入重大危险源单元必须严格登记,罐区操作工交待清注意事项并监护。7 7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安全科按应急预案的编写导则,编制了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公司员工发现险情必须迅速启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并上报。8 8 安全科根据相关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级、建档、备案。并严格进行检查,监控,使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成为一个持续的过程。9 9 各车间(部门)及有关责任人应认真遵守本制度,在管理和操作中尽职尽责,对在重大危险源管理不严、监控不力、整治不及时造成事故的责任人要从严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变更管理制度变更管理制度编号:编号:LH-4.1-101 1 变更管理的定义变更管理的定义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以避免或减轻对安全生产的影响。2 2 变更原则变更原则2.1 任何操作者和管理人员均有权提出合理的变更申请,但必须提供变更理由和变更方案,明确变更的内容。2.2 未经批准严禁对现行的各种标准、规定、条件等进行任何变更。2.3 任何人员必须按照批准的变更方案进行变更。3 3 变更的类型变更的类型3.1 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1)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2)原料介质变更;(3)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4)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5)操作规程的变更;(6)工艺参数的变更;(7)公用工程的水、电、气、风的变更等。3.2 设备设施的变更,主要包括:(1)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2)安全设施的变更;(3)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4)设备材料代用变更;(5)临时的电气设备等。3.3 管理变更,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更;(2)人员的变更;(3)管理机构的较大变更;(4)管理职责的变更;(5)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变更等。4 4 变更管理职责变更管理职责4.1 技术部负责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变更管理。负责原料介质,操作条件,工艺参数等的变更管理。4.2 设备科负责现有设备设施、公用工程的变更管理。4.3 安全科负责现有安全设施、与安全管理有关等的变更管理。4.4 综合办负责管理变更。5 5 变更的程序变更的程序5.1 变更申请由变更申请人填写变更申请表,包括变更理由、变更方案及预计变更产生影响的风险分析,交主管部门审批。5.2 变更审批(1)主管部门对变更是否可行、合理,是否需进行相关验证进行审查,同时对变更的可行性进行评价,签署意见后送交生产副总审批。(2)总经理负责变更的批准,签署意见后及时交相关执行部门。5.3 变更实施(1)变更执行部门按照审批意见执行变更,并如实记录变更执行情况。A 工艺、技术变更的实施:由技术部制定所需的新规程、制度,并对使用部门、人员进行工艺、技术变更培训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变更的内容、使用注意事项、新的规程制度等,使使用者掌握变更后的安全操作技能。B 政策法规、管理机构、组织体系变更的实施:由安全科组织各部门职工在公司范围内培训、学习。C 人员变更的实施a 新员工入厂和公司内部员工调换岗位的,按照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中有关内容进行三级教育。b 外来施工队伍按照承包商管理制度中有关内容执行。c 进入企业参观、学习的人员,由接待部门负责对其进行安全注意事项教育,并指派专人负责带队。D 设备设施变更的实施a 由变更负责部门制定新的技术操作规程、制度等,并对使用部门进行变更培训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变更的内容、使用注意事项、新的规程制度等,使使用者掌握安全操作的技能。b 在报废、拆除生产设施时,按照生产设施拆除、报废管理制度中有关内容执行。E 场所变更的实施:由场所所属部门主要负责人对其职工进行变更交底和安全注意事项。(2)由安全科负责人委派相关人员对变更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3)任何临时性的变更,未经审查和批准,不得超过原批准的范围和期限。5.4 变更验收(1)变更实施结束后,由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对变更执行结果进行确认,确保达到变更计划要求。(2)正确实施变更后,实施部门应将变更的内容、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尤其对操作人员要进行培训。供应商安全管理制度供应商安全管理制度编号:编号:LH-4.1-11目的:目的:规范供应商管理,确保选购合格的原材料、设备设施及配件,保证生产安全。1 1 供应商的选择供应商的选择1.1 物资部应对供应方的商品质量、生产能力、检测手段等进行调查;应审查供货方的相关资质,必须具有所经营活动所需的资质,否则不得作为合格供货方。1.2 采购危险化学品时应要求供方提供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或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按规范包装,标贴化学品安全标签,必要时可进行小批试用。1.3 物资部对所采购物品需要提出安全方面的要求,签订供应合同时,应有安全方面的内容。1.4 技术部根据标准和规定对供方提供的样品进行检验或验证。2 2 对供应商的监控对供应商的监控2.1 供货期间,对出现不合格情况应向供方及时反馈,以有利于供方采取整改措施。2.2 对连续三次出现不合格的供应商停止其供货,重选合格供方。2.3 物资部每年对本年度的供方进行复评,复评的主要内容包括:供货质量合格率、交货及时和服务等,危化品供应方需提供最新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2.4 生产车间及时向物资部反映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5 涉及安全生产相关方面的物品,物资部应提交安全科备案。2.6 物资部应经常、及时识别采购过程风险,及时反馈给供应商,最大限度降低采购风险。3 3 对供应商的要求对供应商的要求3.1 物资部应与供应商签订合同,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避免对随后产品的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以及安全生产风险、职业健康风险及环境产生影响。3.2 采购危险化学品时,双方应将企业危化品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和包装运输、装卸及危化品存储和罐区的情况进行沟通,特别是储罐的接口形式等,避免造成意外泄漏,形成危险和污染。3.3 供应商在商品尚未交接完成时,一旦发生燃烧、爆炸等意外事故,供方应听从本公司指挥,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扑救。4 4 建档建档物资部应根据合同履行情况,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和档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评审和修订制度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评审和修订制度编号:LH-4.1-12为确保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保证所使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最新有效版本,特制定本制度。一、修订时机1、当发生安全事故(包括其他单位的类似事故),通过原因分析,制度中没有相关规定时。2、工艺、技术、材料、设备等发生变更时。3、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修订或新颁布,导致规章制度不符合时。4、风险分析后,制度和操作规程中没有相关规定时。二、修订频次1、常规情况下,每年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一次评审,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修订。2、非常规情况下,随时进行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评审。三、修订管理对修订后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并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以便严格执行,达到预期效果。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安全培训教育制度编号:LH-4.1-13为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提高职工安全素质,防范伤亡事故,减轻职业危害,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1、安全培训人员应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2、各级管理人员和所有员工应当接受安全培训,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经培训合格后,取得上级管理部门或本企业颁发的上岗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3、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当学习和掌握下列内容: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2)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3)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4)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学习和掌握下列内容: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2)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3)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4)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4、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32 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 学时,从事危险化学品管理的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少于 48 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16 学时。5、对从事危险化学品等高危岗位作业的新上岗的岗位工(包括临时工、合同工、劳务工、轮换工、协议工等)必须经安全主管部门进行强制性三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6、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24 学时。从事危险化学品等作业的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 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 20 学时。7、公司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1)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3)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4)有关事故案例等。从事危险化学品等作业厂级安全培训除包括上述内容外,应当增加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及防范措施等内容。8、车间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1)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2)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3)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4)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5)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6)岗位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7)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8)有关事故案例;9、岗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1)岗位安全操作规程;2)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3)有关事故案例。10、职工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厂内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有关从业人员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1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专门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12、安全培训的组织实施1)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由主管部门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联系,集中培训考核。2)其他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由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必要时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13、企业应当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主管部门年初制定安全培训计划,并保证安全培训工作所需资金。14、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考核情况。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编号:LH-4.1-14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从可行性研究至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投入生产和使用,都必须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要求进行建设和管理。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核算。二、生产、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和其他具有较大安全风险的建设项目,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时,应对安全生产条件进行专门论证。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设施的科学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安全措施方案。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安全评价中介机构进行安全评价,写出评价报告。报告中要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安全生产对策的具体方案。三、设计单位要依据可行性研究和安全评价的要求进行安全设施设计,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安全设施设计应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备案或批准。四、对安全风险较小的建设项目,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时,应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及安全设施进行综合分析,编制安全专篇。同时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备案。五、建设项目的施工和监理。施工单位必须是国家承认的,有相应资质能力的建设单位,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后的安全设施设计方案进行。建筑施工工程必须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工程监理。从而确保安全设施设计方案的有效实施和落实。六、项目施工前,项目单位要与施工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如在同一区域有两个或多个施工单位,相互之间也要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职责,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项目单位承担安全生产的统一协调和管理。七、物资物料采购供应部门应严格按照安全设施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设备、材料的采购。八、建设项目试运行、竣工验收前,应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安全设施的单项验收申请,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建设项目竣工的总体验收。九、建设项目从项目建议书提出,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和使用在执行“三同时”时,必须加强领导、成立项目指挥部(或小组),明确项目经理,并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和配备专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十、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要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具有相应的能力和资格,并要制定责任制,确保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完全执行和落实。十一、凡未进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管理的建设项目,安监及相关部门不予办理有关行政许可手续。安全设施管理制度安全设施管理制度编号:LH-4.1-15为确保安全设施配备合理、使用可靠、有效控制危险有害因素,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订安全设施管理制度。1、安全设施的配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做到:1)按照 SH3063 在易燃易爆、有毒区域设置固定式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设施。2)按照 SH3097 在输送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安装防静电设施。3)按照 GB50351 在可燃液体罐区设置防火堤。4)按照 GB50057 在厂区安装防雷设施。5)按照 GB50016、GB50140 配置消防设施与器材。6)按照 GB50058 设置电力装置。7)按照 GB11651配备个体防护设施。8)厂房、库房建筑应符合 GB50016、GB50160。9)在工艺装置上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报警器及安全联锁装置等设施。2、各种安全设施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3、安全设施编入设备检修计划,定期检维修。安全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维修拆除的,检维修完毕后应立即复原。4、应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规范管理,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具体执行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编号:LH-4.1-16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公司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严格和有效的控制管理,特制定本制度。一、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安装1、凡是生产、使用、储存、充装易燃易爆易中毒危险化学品的重点岗位和要害部位,都必须安装适宜的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需对重要的压力、温度等指标进行监视和测量的,同时安装压力、温度监控和测量装置。2、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选型要合理,确保监视和测量的准确度和精确度满足使用要求,同时供货安装单位要有相应资质。3、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安装位置要合理,能够起到有效的监视和测量作用。4、新安装的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要经过鉴定和校准方可投入使用。二、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鉴定和校准1、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鉴定和校准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2、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应按有关国家标准进行鉴定和校准。3、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鉴定和校准记录由公司综合办公室保存。三、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1、使用单位保证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使用。2、安全监视和测量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保持其准确度。3、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应在鉴定或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严禁超期使用,使用中如发现损坏或处于可疑的校准状态时,应对其重新进行校准。4、对使用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人员,视设备的繁简和操作难易程度进行必要的培训,使用人员应熟练掌握操作使用步骤和方法以及维护和保养知识。5、使用人员要随时观察安全和测量设备的状态,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和处理。四、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维护和管理1、使用单位应对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便保证监视和测量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做好维护保养记录。2、设备主管部门应对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建立台帐,包括:名称、设备类型、购进日期、使用期限、现存位置、检定期限、目前状况。五、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失效处理1、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在检定有效期内,若发现损坏或处于可疑状态时,应联系有资格的单位维修检定。2、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报废经公司综合办公室确认,按报废处理程序进行报废。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编号:LH-4.1-17为贯彻落实国家对特种设备的管理规定,特制定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一、采购特种设备必须从国家批准的特种设备及附件的生产经营单位购买。所购买的设备必须附有: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书、监测检验报告等。二、特种设备需要设计、安装、改造和维修。必须由国家许可的单位进行。试用期间,由国家批准的检测、检验机构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监督检验,不合格时,不得继续使用。三、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设备。四、特种设备在使用前或使用后30 日内,必须到市级以上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登记标志应置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五、建立特种设备档案。包括:设计文件、使用证、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定期检测、检验记录;日常使用状况记录,自行检查记录;运行故障事故及事故处理记录。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等。六、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应当进行专门安全教育培训,具备必要的安全作业知识,取得国家统一颁发的特种设备操作资格证书。七、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1、操作人员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定时、定点、定线巡回检查,认真做好运行记录。2、严格控制工艺指标,严禁超压、超温、超负荷运行。严禁冒险性、试操作性试验。3、确定维修包机人员,负责维护和保养,做到设备清洁、完整,避免出现跑冒滴漏,消除震动和摩擦,做好防腐和绝热保温工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要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可紧急停车检查,直到消除事故隐患后再投入使用。八、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检验、检查,并作好记录,纳入档案。九、特种设备的报废。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年限时,应当予以报废,并向原登记部门办理注销。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编号:LH-4.1-18一、基本条件1、特种作业人员指符合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85)和原劳动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中特种作业定义的作业人员。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年满 18 周岁以上,实践以上充,工作认真负责,遵章守纪,身体健康,没有妨碍本工作作业的疾病和和生理缺陷,按上岗要求的技术业务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成绩合格。二、培训考核与发证1、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由单位组织申报,由有关部门进行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2、特种作业人员经培训后,必须进行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考试。合格后发给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和驾驶证,方准独立操作。3、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实行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提高其安全技能和预防事故的实际能力。三、复审1、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要按规定定期复审。未按期复审或复审不合格者,其操作证自行失效。2、复审内容:1)复试本工种作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2)检查违章作业记录和事故责任。3)进行健康检查。3、特种作业人员复审由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由发证部门负责审验。四、特种作业人员管理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2、各单位应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做好申报、培训、考核、复审的组织工作和日常的检查工作,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档案。3、特种作业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做到定员、定人、定岗持证。必须调动时要经有关部门同意。4、特种作业人员应提供保障安全作业的各种必要条件,不得以任何借口强令其冒险作业。5、对安排无证人员进行特种作业的,要追究领导及有关人员的责任。6、离开特种作业岗位一年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须重新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可从事原作业。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编号:LH-4.1-19为加强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一、关键装置包括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高压、真空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的生产装置。二、重点部位1、生产、储存、销售易燃易爆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的场所等。2、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三、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由生产、技术、安全、保卫等人员共同确定,经公司审批后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四、根据上述要求,关键装置为:甲醇氧化反应装置重点部位为:甲醇、甲醛储罐五、上述岗位人员必须经相关专业培训,具备相应资质后,才能上岗作业。六、凡具有职业禁忌特征人员不宜在此范围内上岗作业。七、上述岗位,除本岗位人员、有关领导、生产管理、安全环保、消防、技术、综合管理等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禁止进入上述岗位。八、上述岗位临时停车、生产检修、治安、消防等管理按相关规定执行。九、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由各级人员定点承包和监督指导岗位人员进行日常的安全维护、保养,并履行职责按规定进行检查,保存检查记录。设备和设施检维修制度设备和设施检维修制度编号:LH-4.1-20一、检维修时机和频次根据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和使用情况确定检维修的时间。二、检维修前的准备1、凡检维修的单位,无论是计划性和非计划性的检修,均应严格执行化工企业厂区安全作业规程。编制出检维修方案,开停车计划、检维修安全措施,签订检维修责任书,报请主管部门确认和主管领导审批。2、编制检维修计划应做到项目齐全、内容详细、责任明确、措施具体。要建立检维修总负责人和专职安全员。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检维修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负总责,专职安全员负具体责任,各检修项目负责人是本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对本检维修项目的安全负总责,专兼职安全员负责本项目的安全具体责任。凡具有二人以上的检维修任务,必须指定一人负责安全。3、设备检维修作业前应办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