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视阈下的广西与东盟产业深化合作的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9329173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视阈下的广西与东盟产业深化合作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视阈下的广西与东盟产业深化合作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视阈下的广西与东盟产业深化合作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第12期(总第251期)学术论坛ACADEMICFORUMNO.12,2011(Cumulatively NO.251)一、产业内贸易理论及运用1975年,格鲁贝尔(HGGrubel)和劳埃德(PJLlo rd)将产业内贸易定义为:总贸易值减去产业间贸易的余额。后来许多研究产业内贸易的学者又提出自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例如有的把它定义为“相同产品贸易(Brander JA,1981)”,或“一国同时进出口某一相同产品类别的活动(Finger JM,1995)”,等等。产业内贸易利用产品多样化和规模经济的概念,可细分为水平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其中,水平产业内贸易是指同行业中产品质量虽然一样,但性能和设计有所差异的产品,体现了规模经济和产品多样化,产品多样化的提高可以得到正的福利效应。垂直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建立在赫克歇尔-俄林的框架下,基于要素禀赋差异和专业化生产,揭示了产业内贸易发生在垂直差异化产品,即两国之间一种产品的高、低质量具有相对的或各自的需求曲线。中国和东盟之间商品的进口和出口的格局是相似的,外贸商品结构比较接近,双边贸易比较活跃,有较高的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众所周知,自由贸易从长期来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在中短期,尤其是那些原来贸易保护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加入自由贸易区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调整成本),因为关税的取消、贸易壁垒的消除总会引起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资源在各个产业之间重新配置,而这个过程是痛苦的。那些原来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会发展壮大,而那些没有竞争力的产业则终将被淘汰,从而导致一些产业的部分资本闲置和劳动力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国家实施自由贸易区计划的决心和行动。产业内贸易并不是导致产业间生产要素的流动,而是在同一个产业内流动,是产业内的专业化,其资本和劳动力更容易适应新环境。因此可以说,产业内贸易可以降低自由贸易区成立后各国产业间生产要素流动的调整成本。二、广西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结构的特点国际上将产业内贸易指数在0.8以上的产品作为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产品,广西和东盟不同要素密集程度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进出口商品构成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2010年1至5月,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22.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48.4%。其中,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视阈下的广西与东盟产业深化合作的研究官锡强摘 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在差异化产品的供给市场和需求市场的双重推动下,中国与东盟间产业内贸易水平也将逐步提高。广西与东盟产业贸易既存在互补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需要正确认识并制定正确措施,促进广西与东盟的全面经济合作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顺利推进。关键词中国东盟;区域合作;产业内贸易;产业深化作者简介官锡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教授,广西大学兼职教授,硕导,南宁市十大签约理论专家,广西 南宁530007中图分类号 F7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4434(2011)12-0110-04110进口7.1亿美元,增长52.5%;出口15亿美元,增长46.6%,进出口规模已超过金融危机前同期水平,持续创出历史新高。从进出口商品的构成来看,广西向东盟出口的商品主要是机电产品、煤、农产品,相对较为集中,并且呈现低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额高于高附加值商品出口额的现象,这一数据表明广西出口商品的结构还有待进一步的优化。进口的主要是矿产品、水果、橡胶等产品。进口商品中,煤和农产品增长强劲,二者合计占同期广西与东盟进口总额的81.4%。在双边主要贸易商品的构成中,按HS分类食用水果、坚果、甜瓜等水果的果品,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和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这4类的商品互有进出口,表明在双边贸易中,除了产业间贸易外,也存在着产业内贸易。2.资源密集型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偏低广西和东盟的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是产业间贸易形式,但是产业内贸易指数略有上升,而占产业内贸易总额的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矿产品、塑料及橡胶、纺织品、鞋帽制品、非金属制品绝大多数属于产业间贸易;动物产品、植物产品、食品、皮革及相关制品、金属制品介于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之间,既有产业内贸易又有产业间贸易,并且产业内贸易指数大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动植物产品、食品、皮革及相关制品、金属制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都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主要是因为广西与东盟在资源方面互补性较弱以及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度较低。3.贸易国别较为集中广西对东盟国家国别贸易的不平衡性是双边贸易的又一主要特点。越南、印尼、泰国、新加坡是广西在东盟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广西与东盟的绝大部分贸易发生在上述国家。其中,广西与越南的贸易所占比重最大,越南是广西在东盟中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10年1至5月,广西对越南进出口达16.9亿美元,增长39.5%,占同期广西对东盟进出口总值的76.7%,继续保持广西在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地位。4.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出口占据半壁江山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倍增,私营企业成为贸易顺差主要来源。2010年1至5月,广西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 对东盟进出 口13.6亿美元,增 长49.8%,占同期广西与东盟贸易总值的61.4%。加工贸易项下进出口8001万美元,增长1.1倍。同期,广西私营企业对东盟进出口17.1亿美元,增长42.7%,占广西与东盟贸易总额的77.5%。其中出口12.5亿美元,进口4.7亿美元,贸易顺差7.8亿美元,成为本期贸易顺差的最主要来源。5.广西与东盟各国贸易结构的互补性首先,东盟地处东南亚,拥有充足的热带自然资源。近几年,广西对东盟的木材、矿产、农作物的需求更是不断扩大。广西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同时也能满足东盟国家的需要。广西与东盟在资源上的差异,恰能形成双方经济上的互补性,便于形成规模经济。其次,广西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形成了以新加坡为最高层次,马来西亚次之,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随后,其他东盟国家为最基层的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梯度分布。越南、印尼、泰国、新加坡是广西在东盟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借此形成的产业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实现了双方经济发展上的互补,使双方可以相互扩大贸易交往,积极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共同升级。再次,工业制成品上存在着互补性,即使对于同类商品,广西与东盟分布在制成品生产和需求的不同产业链中,自然能形成良好的互补性,贯穿整条产业链。同时,服务业上也存在互补性。三、广西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的主要问题1.资源型商品过重,贸易商品结构不尽合理广西与东盟在自然资源上存在一定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直接体现在双边贸易的构成中。但是,这种建立在要素禀赋基础上的互补是一种较为低级的国际分工,反映在贸易商品结构上是广西向东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源型商品。如果只一味地依赖自然资源型的商品或是低附加值的商品贸易来拉动双边贸易,一方面贸易量的增加将受到限制,另一方面贸易水平也将停留在相对低的层次上,不利于各自产业结构的调整、深化和优化,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双边贸易质的提高。2.产品同构性,贸易结构互补性不足中国和东盟各成员国同属发展中国家,各国都实施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发展战略,且都以欧美和日本为主要出口市场和主要贸易伙伴。由于各国在国际分工中基本处于同一层次,出口产品存在同构性,使得双方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存在着竞争。同时,在吸引投资方面,双方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东盟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比较难形成区内较完整的产业水平分工结构。目前,双方111的贸易产品数量值低,多数产品仍为初级产品,科技含量低。如何确定合作领域,加快合作步伐,促进双方产业调整,是摆在广西与东盟各国面前的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3.制度缺陷,后金融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目前,由于中国与东盟在吸引资金方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区内一些国家并不热衷于资金的流出,而只关注资金的流入。本国吸收到的资金只能由本国的金融机构经营使用,国外的银行机构难以跨区域开展业务,从而限制了区域金融合作的扩大与发展。双方的跨区域金融结算渠道还不很顺畅,金融服务效率比较低,跨国跨区域的金融服务还不配套,金融监管措施还不很充分,金融合作层面也不够深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作为一个新建成的自由贸易区,尚缺乏一个统一、独立、权威性的决策管理约束机构和一个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自贸区内各项贸易争端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进而阻碍自贸区内各项贸易的开展,对于产业内贸易的开展也是一种制约因素。4.较差的基础设施,阻碍自贸区内贸易开展虽然近年来中国与东盟都开始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但区域内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导致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广西沿海地区、港澳台地区以及东盟内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如新加坡等,基础设施建设好;而东盟中一些欠发达国家,如缅甸等,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通信网络等方面基础条件差,导致投资成本的增加,进而影响双方间相互投资,产业内贸易开展也会受到影响。5.桂越贸易过于集中,给广西对外贸易带来风险越南是广西在东盟中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按贸易额计算,近80%的贸易发生在桂越之间,这与桂越双方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地理特点、历史原因以及人民的交易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是,桂越贸易的过度集中易对广西外贸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一旦越南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将会给广西的对外贸易带来重大影响。同时,广西与东盟其它国家的贸易额仅占20%左右,表明贸易的潜力还有待深入挖掘。四、广西与东盟深化合作的产业结构整合对策1.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前广西的产业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层次低,缺乏竞争力,表现在对外出口的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主体,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比例较低。中国与东盟不仅要通过吸收发达国家垂直一体化的跨国投资获得资本、技术来促进产业升级,更要注意尽量吸引发达国家的水平一体化的跨国公司投资,提高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同时,利用跨国公司大量投资的有利因素,加入到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链中,使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的行业领域转移,提高双方产业内贸易的质量。此外,广西和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产业结构呈现梯级差度。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及其形成的有利的相互投资环境,高梯度的成员国可以将己经不具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至低梯度的国家,从而促进后发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也使经济较发达的国家能够集中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建立自主创新机制,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当前,广西和东盟的比较优势在于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要素,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出口创汇的主导力量。但是广西传统工业物耗水平高,附加值较低,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全社会投入的比重不到30%,企业销售收入中用于技术开发的比重还不到1%,低于企业难以生存的程度(2%)。因此,广西特别需要从制度层面解决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实现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通过产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来建立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避免与东盟的恶性竞争,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根据东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结构、经济结构及经济技术水平寻求合作领域,开展经贸合作,扩大区内贸易规模。例如,与新加坡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合作,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这些农业比重较大的国家加强机电制成品类的合作,与越南的合作应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供应上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3.利用优势互补,加大广西与东盟的资源合作力度广西资源短缺,对石油、木材、橡胶、铁等物资的进口大大增加。而东盟各国以盛产原材料闻名,其木材、橡胶、石油、天然气、锡、铁、镍、铁矿石、煤等资源含量较为丰富,优势明显。此外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越南等国家土地资源多、农业集中度高、气候条件好,对广西具有农业的比较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广西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不断增112长。从东盟进口的原料性产品如塑料及橡胶原料,煤、钨、石油等矿产品,化学原料等产品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增长,约占广西从东盟进口总额的30%。广西方面应当加大加工贸易在双边贸易中的比重,2008年加工贸易在双边进出口贸易额中的比重仅为2.68%,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双方应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推动生产型贸易的发展。此外,还应当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继续保持广西企业在东盟投资的工程机械、农业合作、矿业等产业优势地位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广西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自然资源开发型的产业,促进相互间的直接投资。4.增强区域金融合作,完善金融体系目前,中国与东盟各国的金融业发展水平、金融体系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双方应扩大沟通渠道,增强对话,促进区域内金融合作与发展。从广西总体的进出口贸易发展来看,在外部环境压力下,广西与东盟、拉美和非洲市场之间相互依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尤其是东盟市场,以合作实现共赢所需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基础已成熟,广西应在拉动内需基础上,为与东盟国家的进一步合作埋下伏笔。为了增进与广西的贸易往来,同时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加快了泛亚铁路等陆路通道的建设速度。目前,广西在整合广西本地银行资源的基础上,组建了广西北部湾银行,增强了广西银行的自身实力,为广西的金融业更好地建立与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提供了支撑。一些有胆识和远见的外资银行特别是东盟国家的银行仍大举进驻南宁,越南西贡商信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南洋商业银行均在南宁设立了办事机构。5.全面开发东盟国家市场,实施多元化战略东盟国家中的文莱,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新加坡产业结构先进、资本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达;马来西亚石化、电子电器等高新技术发展迅速;菲律宾金属矿产的开采和冶炼等劳动密集型有一定的优势;印尼有丰富的木材、石油、天然气资源。这些基础和条件都能为广西着力打造的食品、有色金属、石化、冶金、汽车、机械、电力七大支柱产业提供可以利用的资源。广西的机电、纺织、水果、化工等出口商品也受到东盟国家的欢迎,双边进一步发展互惠互利的贸易,既有潜力也有可能。因此,在巩固和优化桂越贸易的同时,应当减少对越南市场的依赖,全面开发东盟国家市场,实施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战略。这既是规避风险的需要,也是加强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与互信,促进双边贸易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6.加强交通物流发展,推进区域合作尽快落实 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中国东盟海运协定和中国东盟航空合作框架协议等有关协定,充分利用好中国设立的100亿美元“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和150亿美元信贷资金,积极加快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和泛亚铁路东线建设,尽快形成南北贯通的交通物流大通道,并通过交通走廊带动沿线物流基地、商贸市场产业园区等建设,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泛北部湾合作是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下新的次区域合作,各方尽快成立泛北部湾合作跨国协调组织,设计泛北部湾合作的框架路径、实施步骤和行动计划,在交通基础设施、港口物流、农业旅游等领域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进区域合作不断向前发展。参考文献1官锡强,罗永乐.广西出口产业优势分析及动态比较优势的培育J.改革与战略,2008,(9).2黄晓虹,官锡强.广西对外贸易战略的转换与外贸结构的调整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5).3欧阳华.新形势下桂越边境贸易发展展望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6).4黄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内贸易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9).5刘广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责任编辑:舒 生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