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反思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198037015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反思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运用情景模拟的形式讲授的,模拟学生去参观博物馆,以此激发学生爱好,增加趣味。通过三个展厅即三个方面来讲解并描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个方面是工业革命的成就和背景,其次个方面是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三个方面是工业革命给中国造成的影响。总体上条理分明,学生可以形成大的学问框架。 详细讲授时,运用图片、视频、表格、历史材料等资源来吸引学生留意,感知学问,同时生动有效:采纳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主动性和主体性。同时使学生感受科技带来的改变。特殊是中国在整个过程中,失去先机,后来夜郎自大,最终沦为被侵略的境地,使学生明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落后就要挨大,要发展经济,增加国力,必需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这也是现在中心为什么提出建设创新性国家,重视科技及自主创新的缘由。其二让学生对“对外开放也有肯定的理解。 本节课内容较多。时间有限,同时学生的学问水平存在肯定的差距,有些同学有些吃力,没法自主完成探究。解决措施:让学生进行提前预习,老师进行课前指导;把学生进行分组,几人一组,设组长,学生间互补学习,进行合作探究。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只有这样课堂才能焕发朝气。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反思2 基于课程标准:列举工业革命的重大独创,描述工业革命给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巨大改变。所以本堂课的教学形式,主要为讲解并描述法,列表法。 在导学案的部分,我主要排列了两个问题:为什么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为什么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行业?结合书本59页,引导学生从市场、体制、资本积累等角度分析,第一个问题解决的很快。但其次个问题,则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动身。 课堂的主体部分,我出示了:列举工业革命的成果,从时间、人物、独创排列。在学生上台展示之后,对于这些学问点的驾驭基本没有问题。最终接受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共同解决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提高社会生产力、社会结构的改变,出现工业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对于这个学问点,要多交代,因为这与下课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诞生有着干脆联系。城市化的推动,则从生产力提高着手。以及变更世界形势,英国成为世界强国。引导学生也从这些有利因素中,总结得诞生产力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感悟:历史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充分的研读和结合史料分析,真正的要做到学生对于学问的通俗易懂,还得培育学生运用史料、分析史料,论从史出的实力。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反思3 本课是中学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7课的内容。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大大变更了世界的面貌。本课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进程,阐述了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本课内容学生较为熟识,能上出新意,又能帮助学生突破表象相识历史本质也是不那么简单。经过对学生和教材的仔细分析,我作了细心设计,用一个课时授完。下面,我对一节课进行总结反思。本课优点: 一、注意历史概念的阐释。例如“工业革命”、“机器”、“手工工场”、“工厂”等。通过概念的阐释,帮助学生体会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产生的缘由,特殊是根本缘由。从而,引领学生从更高的角度相识工业革命。二、本节课主要是利用学生熟知的内容,实行老师从思维方法上引导。注意引导学生归纳基础历史史实,从而加深理解此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特点和影响。 三、导入新课,吸引学生。利用上海世博会引导学生回答第一届世博会是在英国伦敦实行的。进而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在伦敦实行?学生很自然就会想到工业革命,导入本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反思4 第一次工业革命,要求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重大独创、发端及其扩张、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等,教科书部分中分了3个:珍妮机的故事、瓦特与蒸汽机、火车的诞生。编者挖空心事的在这三个部分的众多学问介绍中埋下了对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这一历史发展规律的传授。但对学生来说本课范围广、头绪杂、内容多,牵扯到的年头、地点、人物事务太多,很不简单驾驭,更别谈从中找出或发觉历史规律。所以老师引导学生在这纷繁困难的历史学问中理清发展线索,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事务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非常重要的。我在备这一课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和认知实力,把课文的板书进行了重新设计,活动一:追根溯源英国领先进行工业革命的缘由活动二:身临其境寻访工业革命之路。一方面基础学问可以传授到位,另一方面把这一历史事务的发展线索清楚的呈现出来。这就使学生加深了对学问点的理解,一旦整理出精确的学问结构,学问点也就牢坚固定在学问结构的枝干上,从而使学问点在学生头脑中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构成基础学问的立体之树。 “历史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依据各自的特点和须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对学问点的讲解通过材料题的形式,不仅有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能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实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使他们养成独立思索、主动探究的习惯。我从以下几个角度反思自己在整堂课中的表现发觉: 一、讲解的有效性 本节课主要讲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内容与影响。运用课外史料来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与影响,针对性强,效果良好。但材料分析、讲解的有效性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而且要结合书本学问一起分析。 二、探究问题必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初中学生并不具备高层次的理性分析实力,他们更习惯于从直观、感性的图片、视频中获得对问题的初步相识。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现实,为学生铺设符合其认知规律的探究平台,在此基础上,用层层深化的问题将学生带入探究的佳境。 三、学生活动 上课能采纳师生互动的方式,老师能谆谆教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但集体探讨总体不够。课堂问题设计要思路清楚,简洁易答,这样学生才会跃跃欲试,从而造就出轻松、活泼、开心的课堂氛围。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反思5 本节课,从整体上看,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精确,结构合理,方法得当,教学效果较好。但也有一些不足,须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主要有一下几点:首先,教学内容上缺少相应的学问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学问的巩固运用是一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应设计恰当的题目,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刚好地巩固,运用所学学问,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小组探讨没有充分绽开。小组探究活动中,应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都能够充分参加,主动思索,探讨,踊跃发言。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够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到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都能主动思索,踊跃发言,又能使教学井井有条,还须要老师具备较强的组织实力。在这方面还须要进一步探究和提高。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