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产业销渠道建设公司企业财务战略分析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196709960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产业销渠道建设公司企业财务战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中医药产业销渠道建设公司企业财务战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中医药产业销渠道建设公司企业财务战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中医药产业销渠道建设公司企业财务战略分析中医药产业销渠道建设公司企业财务战略分析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2二、 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的意义2三、 必要性分析4四、 项目概况5五、 企业经营战略理论的主要观点8六、 企业经营战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概述13七、 企业经营战略管理体系的构成14八、 企业经营战略的层次体系15九、 企业融资战略的概念20十、 企业融资战略的类型21十一、 资本运营战略的含义26十二、 资本运营风险的管理28十三、 经济效益分析30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3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3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34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36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39十四、 投资方案分析40建设投资估算表4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42流动资金估算表4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4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46一、 产业环境分析积极应对“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各项挑战,必须增强战略思维和底线思维,坚持以发展理念转变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牢牢把握发展机遇,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以改革创新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确保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努力实现全面振兴。二、 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的意义(一)有利于加快中医药的真正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医药的振兴和发展,重要的是要文化先行,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用文化可以凝聚民族精神和力量。因此,振兴发展中医药首先要复兴中医药文化,这是中医药振兴和发展的重要途经和首要任务,而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又是中医药振兴和发展的捷径。中医药振兴和发展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一个重要途经。只有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用中医药文化产业的文化内涵渗透到传统的中医药一二三产业中,使其增加文化含量并通过文化思维和创意将其结构、面貌进行改造,使之经济人文化,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文化产业最大的魅力是能吸引眼球,把人流吸引来。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话语权+人流=占有主流文化消费市场=社会经济效益。这是因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除有文治教化的功能外,文化产业本身也是一种经济形态,它首先是直接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能产生丰厚利润。(二)有利于激发民族中医药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软实力中医药是活着的文化,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能极大促进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医药文化为中国的文化产业提供中国独有文化资源创意源,有利于产生优秀文化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以扩大我国对外影响,扩大文化产业出口,使中国文化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三)发展中医药文化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中医药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独特资源)、体现和谐社会的优越性,其具体体现在以人为本理念、人文关怀精神、关注民意民生大事、改善文化生态环境、完善社会保障系统等方面。中医药文化产业是民生产业,也是一个为国富民强保驾护航的利国利民的产业。它为人提供一种健康和谐的生存状态、生活态度、生活形态、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卫生习俗。它能提高人的文化品质和身心健康素质,这一点对我国年轻一代尤为重要,这是关系到民族兴亡的大事。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对新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健全及医改以及形成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思想和模式,都会有积极的影响。(四)有利于促进和扩大中医药文化消费的内外需求。对中医药文化的需求逐步呈现全球化趋势,这种消费需求又是推动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也是拉动传统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引擎。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去分析其现实的和深远的意义。振兴中医是历史必然和世界需求。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第一批为世界做出贡献的是中国的汉语汉字,第二批能够深入到家庭、给人造福、让人信服,同时可以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精神,了解中国人精神和灵魂的唯有中医。三、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四、 项目概况(一)项目基本情况1、承办单位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2、项目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地点: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4、项目联系人:毛xx(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公司不断建设和完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互联网+”企业专项行动,推广适合企业需求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应用,业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和效益。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培育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公司注重发挥员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作用,建立了工会组织,并通过明确职工代表大会各项职权、组织制度、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厂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企业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围绕公司战略和高质量发展,以提高全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为核心,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持续深化教育培训改革,精准实施培训,努力实现员工成长与公司发展的良性互动。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公司将依法合规作为新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坚持合规是底线、合规高于经济利益的理念,确立了合规管理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合规管理责任。公司不断强化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的合规论证审查,加强合规风险防控,确保依法管理、合规经营。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要求,重点领域合规管理不断强化,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大合规管理格局逐步建立,广大员工合规意识普遍增强,合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80.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3916.4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5478.6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12%;建设期利息570.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8%;流动资金7867.0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20%。(五)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33916.42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22270.21万元。(六)申请银行借款方案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1646.21万元。(七)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664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51295.03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11072.14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5.43%。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57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20297.99万元(产值)。(八)项目建设进度规划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24个月的时间。五、 企业经营战略理论的主要观点从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来看,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与派别,管理大师明茨伯格将其划分为十个学派: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结构学派。这十个学派可以分成三类。从性质上看,前面三个学派属于说明性的学派,它们关注的是战略应如何明确地表述。其后六个学派则主要侧重于描述战略的实际制定和执行过程。最后一个学派是其他学派的综合。尽管不同学派的研究重点不同,但各个学派都从某个角度定义和论述了企业经营战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一)安索夫企业战略理论的主要观点伊戈尔安索夫是美国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在1965年出版的企业战略论一书中他首次提出了“企业战略”这一概念,“战略”一词随后成为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继企业战略论之后,安索夫又相继于1976年出版了从战略计划走向战略管理、1979年出版了企业战略管理论等著作,形成了完善的战略管理理论,其主要观点是:(1)战略的制定是一个具有意识的正式计划过程,企业的战略计划必须有资源和组织保证;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负责战略计划和战略实施的全过程,并组织有关人员参与战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战略形成以后,要通过目标、预算的分解使之落实。(2)企业高层管理者制定的战略必须与环境相适应,根据环境的变化实施不同的战略管理模式。安索夫根据环境的变化程度不同,把环境划分为五个等级,即稳定的环境、活跃的环境、可预测的环境、可探索的环境、极动荡的环境。根据不同环境风险度的不同,企业可分别采用五种战略管理模式,即保守稳定型、效率反应型、营销先导型、战略探索型、开拓创造型。不同的管理模式又需要采用不同的组织结构,确定不同的管理重点和管理对象。(3)企业经营战略由四个要素构成,即产品市场范围、成长方向、竞争优势与协同作用。一是确定产品市场范围,即产品定位与市场定位,企业在哪个行业经营,生产该行业的哪种产品,为哪些市场领域服务,这就是安索夫的产品与市场组合定位理论,简称企业定位理论。二是确定企业成长方向,即在企业已选定的产品和市场领域中,企业的经营活动应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安索夫根据现有产品与市场领域和企业未来发展的新产品与新市场领域的组合,提出了四个可供选择的方向,即实施四种不同的经营战略:市场渗透战略、市场开拓战略、产品开发战略、多角化经营战略。三是企业在制定和选择经营战略时,必须考虑企业有何竞争优势、各个产品与市场领域间有无协同作用,应根据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各领域之间的协同效应做出战略选择。安索夫在战略管理中开创性的研究,使他成为这门学科的一代宗师,管理学界把安索夫尊称为“战略管理的鼻祖”。(二)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理论的主要观点迈克尔波特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是目前世界上关于竞争战略的最高权威,他所著的竞争策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被称为“竞争优势三部曲”。波特认为,战略说到底就是在寻找高于平均的报酬。那么如何寻找这种报酬呢?通过竞争战略达到目的。他在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这两本专著中,全面阐明了其战略管理思想和分析框架。其主要观点有:(1)企业在竞争中要考虑的因素不外乎五种力量,应该重点研究。这五种力量分别是:行业中现有竞争者;潜在加入者;替代品的生产者;资源的供应者;产品的购买者。它们共同决定行业竞争的强度及产业利润率,而其中必有一个或几个力量处于主导地位,影响着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2)企业制定经营战略实质上就是制定基本的竞争战略,针对不同的竞争力量,采取不同的竞争战略。波特提出有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可供选择: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通过采取正确的竞争战略,使本企业在行业中处于进退有据的地位,成功地对付五种竞争力量,从而为企业赢得超常的投资收益。(3)产品有其寿命周期,决定着行业也有其寿命周期。处于不同寿命周期阶段的行业,其企业的投资战略也是不同的。(4)每个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即要建立起优于对手的核心竞争能力、成长能力、快速反应能力、适应变化的能力。由此,要分析企业自身的“价值链”,找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构造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盈利潜力巨大的“价值链”,形成对竞争老手的差异优势,以“特”取胜。迈克尔波特所提出的竞争战略理论在过去20多年里受到企业战略管理学界的普遍认同,产业的五种力量分析也成为外部环境分析和企业经营战略选择最为重要和广泛使用的模型。(三)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尔核心能力战略理论的主要观点1990年,美国战略管理专家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企业核心能力一文,标志着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进入能力研究的新阶段。核心能力派认为,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了多种能力,如战略管理能力、技术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但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众多能力中最根本的部分,它不是指企业某一两项的能力,而是对上述诸多能力进行整合的能力,是“组织中积累性学识”,即核心能力是一个组织内部系列互补的技能与知识的结合。核心能力具有以下特点:(1)延展性。即核心能力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是企业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营养源”,它把能量延展到企业开发的各种新产品上,创造出众多的新市场,它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根源。(2)增值性。即企业核心能力有助于实现和增加顾客看重的价值,使顾客获得的价值能够增值,使顾客购买产品或享受服务后,感到物有所值。(3)独特性。即企业的核心能力与众不同,具有不被其他企业轻易模仿和掌握的独到之处,使本企业形成对竞争对手较长时期的战略优势。培育、保持和扩大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经营战略制胜的关键。核心能力理论要求企业从自身资源和能力出发,在自己拥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及其相关产业进行经营活动,从而避免受产业吸引力诱导而盲目进入不相关产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六、 企业经营战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概述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都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是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适应特定环境条件发展起来的。企业经营战略理论也不例外,是伴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与企业经营实践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并完善的。正如前面所述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由过去重视内部各项要素投入产出的分析,转向兼而重视企业外部环境的分析,于是便产生了企业经营战略管理。一般认为,企业经营战略理论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形成于60年代,在70年代得到大发展,80年代受到冷落,90年代又重新受到重视。从企业经营战略理论发展的冷热变化过程来看,人们对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比较曲折的过程。其背景原因主要在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随之而来的是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到了70年代,国际上政治、经济的动荡,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环境下,企业深切地感到以前那种“低价必胜”的原则已经不能适应新情况的发展。要获得持续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而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些企业通过多样化经营(产品多样化、市场多样化、投资区域多样化等)获得了成功。为此,企业家认为应该走多样化经营的“战略之路”,但是,到了80年代,一些企业的经营战略应用不当导致失败,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理论一度受到冷落。到了90年代,人们又开始反思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理论,因为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短命企业甚至短命产业不断出现,究其缘由,主要在于缺乏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由此,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再次受到重视并得到快速发展。七、 企业经营战略管理体系的构成企业经营战略管理体系由三个部分构成:(一)经营战略管理过程系统企业战略性的各项工作在时间上有运行规律,即分为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相互衔接的三个阶段:战略分析阶段、战略制定与决策阶段、战略实施与反馈阶段。这三个阶段相互衔接,构成企业经营战略管理过程系统。(二)经营战略层次体系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主要工作是要确定企业的使命和战略目标,制定企业三个层次的经营战略,即企业的总体经营战略、经营单位战略、职能层经营战略,这是企业经营战略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也是经营战略管理最主要的工作。(三)经营战略方案的内容体系经营战略决策是对多种方案的选择,因此,多种方案的设计成为经营战略管理工作的又一个重要方面。方案包括若干内容,这些内容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各层次战略的方案与内容又有差别,需要认真研究、精心设计,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与可行。八、 企业经营战略的层次体系企业经营战略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大系统,在企业使命与愿景的前提下,可以分解为不同层次的子系统。一般对大型企业来讲,企业经营战略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公司层经营战略,也称总体经营战略;第二层次是业务层经营战略;第三层次是职能层战略。企业使命,是指对企业的目的、性质、任务及其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等方面所做出的规定。企业使命反映了企业经营的目的、经营的性质、经营范围、经营对象、经营任务和目标市场。正确地确立企业使命意义重大,它是企业经营战略决策的首项内容,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愿景是指与使命保持一致的企业未来的目标。一般来说,它所指的是较长时期内企业追求的重要目标,而非一般性的业务发展上的具体指标。(一)公司层经营战略公司层经营战略是企业最高层次的战略,往往由企业最高管理层制定,是企业整体的战略总纲。在存在多个经营单位或多种经营业务的情况下,公司层经营战略主要是指集团母公司或者公司总部的战略。公司层经营战略的目标是确定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总体发展方向,协调企业下属的各个业务单位和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培育企业核心能力,实现企业总体目标。它主要强调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应该做什么业务”,即从公司全局出发,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企业的内部条件,确定企业的使命与任务、产品与市场领域;二是“怎样管理这些业务”,即在企业不同的战略事业单位之间如何分配资源以及采取何种成长方向等,以实现公司整体的战略意图。公司层经营战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每一个分类都可以拟定多种可供选择的总体战略方案。(1)按照企业所处的经营态势不同,有发展型战略、稳定型战略、紧缩型战略三个方案供选择。(2)按企业经营领域的不同,有专业化经营战略、多元化经营战略供选择。(3)按企业制定经营战略的主客观条件不同,有保守型战略、可靠型战略、风险型战略供选择。(4)按企业资源配置和增长方式不同,有粗放型经营战略和集约型经营战略等可供选择。(二)业务层经营战略业务层经营战略又称经营单位战略,主要是大型企业或总公司中的二级经营单位的经营战略。现代大型企业一般都同时从事多种经营业务,或者生产多种不同的产品,有若干个相对独立的产品或市场部门,这些部门即事业部或战略经营单位。由于各个业务部门的产品或服务不同,所面对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市场环境)也不相同,企业能够对各项业务提供的资源支持也不同,因此,各部门在参与经营过程中所采取的战略也不尽相同,各经营单位有必要制定指导本部门产品或服务经营活动的战略,即业务层战略。业务层经营战略是经营单位在公司层经营战略的指导下,为实现总体战略目标,对所从事的某一经营事业的发展做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它是企业的一种局部战略,也是公司战略的子战略,它处于战略结构体系中的第二层次。业务层经营战略着眼于企业中某具体业务单元的市场和竞争状况,相对于总体经营战略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又是企业经营战略体系的组成部分。业务层经营战略主要回答的问题是:在确定的经营业务领域内,企业如何展开经营活动;在一个具体的、可识别的市场上,企业如何构建持续优势;等等。其侧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贯彻使命;业务发展的机会和威胁、优势与劣势的分析;业务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等。业务层经营战略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一般可分为经营单位的产品定位战略、投资战略、竞争战略、合作战略等类型,(三)职能层经营战略职能层经营战略,是按照公司层战略或业务层战略对企业内各方面职能活动进行的谋划,或者是为贯彻、实施和支持公司层战略与业务层战略而在企业特定的职能管理领域制定的战略。职能层经营战略主要回答某职能的相关部门如何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的问题重点是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使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其内容比业务层经营战略更为详细、具体,其作用是使公司层经营战略与业务层经营战略的内容得到具体落实,并使各项职能之间协调一致。比如,企业的公司层经营战略确立了差异化的发展方向,要培养创新的核心能力,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就必须体现对创新的鼓励,要重视培训,鼓励学习,把创新贡献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在薪酬方面加强对各种创新的奖励。职能层经营战略是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与实际达成预期战略目标之间的一座桥梁。一般而言,职能层经营战略可分为市场营销战略、产品战略、财务战略、技术创新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企业文化战略等。综上所述,三个层次的经营战略侧重点各不相同。公司层经营战略倾向于总体价值取向,以抽象概念为基础,主要由企业高层管理者制定;业务层经营战略就本业务部门的某具体业务进行战略规划,主要由业务部门领导层负责;职能层经营战略主要涉及具体执行和操作问题。三者之间一起构成了企业经营战略体系,由此,各个层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企业每一层次的战略都为下一层次的战略提供方向,并构成下一层次的经营战略环境;每层战略又为上一级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和支持。所以,企业要实现其总体经营战略目标,必须将三个层次的战略有效地结合起来。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中小型企业没有二级经营单位,有的企业虽然叫公司,但只有一个经营单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公司层经营战略与业务层经营战略就合二为一了,这类企业只有两个层次,即公司层经营战略与职能战略层次。对于只经营一种业务的小企业,或者不从事多元化经营的大型组织,业务层经营战略与公司层经营战略也是合一的。九、 企业融资战略的概念企业融资战略是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进行的资金安排或筹划,是企业为了有效地支持投资所采取的融资战略组合。其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如何取得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由此,需要对企业的融资目标、原则、结构、渠道与方式等重大问题进行系统安排。融资目标是企业在一定的战略期间内所要完成的融资总任务,是融资工作的行动指南,它包括融资数量、质量的要求,即既要筹集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及发展所需资金,又要保证稳定的资金来源,增强融资灵活性,努力降低资金成本与融资风险,不断增强融资竞争力。融资原则是企业融资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包括低成本原则、稳定性原则、可得性原则、提高竞争力原则等。企业还应根据战略需求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对融资进行合理搭配,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进行最佳组合,以构筑既体现战略要求又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融资战略。融资战略是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融资战略选择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还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正确的融资战略,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十、 企业融资战略的类型企业融资战略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有不同的分类,具体包括:(一)按融资方式不同划分1资本积聚战略指企业将自身的留成利润转化为资本,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战略,因此,也叫企业自我积累的融资渠道战略。资本积聚战略的特点是:(1)不需要付出融资的成本,即不存在支付借款利息,因而风险最小。(2)筹措到足够投资的资本数额所需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企业留利水平,若企业留利不丰厚,甚至无留利,那么转化为资本的数额就小,甚至为零。由此,单纯依靠企业的积累来进行融资和投资,可能会由于较长的融资时间而丧失市场机会。2负债经营战略指企业向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或向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金融性企业借款,或通过有关银行向社会发行企业债券,以筹集所需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战略。负债经营战略的主要特点是:(1)筹集资金的速度快,能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大量的资金,以满足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需要。(2)能够迅速抓住市场机会,赢得企业的发展。(3)需支付较高的贷款利息或债券利息,因而有较大的财务风险。负债经营战略也叫借贷经营战略,是可供产品有可观的市场前景的企业所选择的战略。3合资或合作经营战略合资或合作经营战略既是企业的一种经营战略,也是可供选择的融资战略,即通过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可以从合资伙伴、合作伙伴那里取得扩大生产所需资本,或取得相当于资本的设备、技术、专利等,解决了企业独资时由于资本不足,不能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困难。合资或合作经营战略融资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用支付融资成本。由于合资双方或合作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因而共同承担经营风险。由于合资或合作对双方都有利,应积极选择合资经营或合作经营的融资方式战略。4股份经营战略股份经营战略既是一种经营方式战略,也是一种融资方式战略,即通过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经营,能够筹集数量较多的法人股份资本和企业内部职工股的部分资本;通过股份有限公司,不仅能取得较多的法人股份资本、企业内部职工股的部分资本,而且股票上市后能从社会上集中大量的个人股份资本。股份经营战略这种融资方式战略的特点是(1)资本集中的速度很快。(2)资本集中的数额巨大。因而能够迅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抓住难得的市场机遇求得企业的迅猛发展。股份经营的融资战略也叫资本集中战略,是可供企业选择的比较理想的融资方式。5“三来一补”战略“三来一补”战略是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组装、补偿贸易”战略。这既是一种经营方式战略,也是一种融资方式战略。“来料加工”,即客商自备原材料,企业按照客商要求的产品进行加工,收取加工费。这种方式可以克服本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困难,利用客商流动资金,充分利用生产能力,保证企业能正常生产。“来样加工”,客商提供产品样品,企业按客商要求进行加工生产;客商提供资金,加工企业备料进行加工,也是利用客商流动资金的一种方式。“来件组装”,由客商提供已装好的部件和部分散的零件,由企业加工装配;或客商提供全分解的零件、部件,由企业先组装部件,再组装为成品,这种方式也是利用客商流动资金的一种方式。“补偿贸易”,在来料加工、来样来件组装中,企业缺少某些关键设备,为保证加工和组装产品的质量,客商以贷款方式向加工企业提供机器设备、技术、专利、物资等,待加工项目完成后,由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或双方商定的其他产品偿还贷款。由于加工企业偿还贷款和付息,是采取以实物补偿的办法,因此称为“补偿贸易”。这种方式实质上是通过贷款利用客商固定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三来一补”这种融资方式战略,既可在国内企业之间运用,也可在与外商企业进行贸易往来中运用。这是企业在发展的起步阶段或资金严重不足、处境困难时,常采用的种融资战略。在我国沿海开放地区,中小型企业在引进外资时,“三来一补”是用得较多的一种融资战略,现已推广到我国中西部很多中小型企业,它们也在积极利用这种融资方式战略。(二)按融资渠道不同划分1. 内源型融资渠道战略内源型融资渠道战略是指依靠企业内部融资解决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的渠道战略,主要是指利用企业内部的留成利润(主要表现为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应付税款(尚未到期的应交税款)、折旧准备基金、企业内部集资、盘活企业内部存量资产。2. 外源型融资渠道战略外源型融资渠道战略是指企业依靠外部渠道筹集资金的战略。这一战略还可具体分为两种不同的融资战略方案:(1)间接融资战略,是指通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借款来满足对资金需求的战略方案。(2)直接融资战略,是指不经过任何金融中介机构,由资金短缺的单位直接与资金富余的单位协商进行借贷,或通过有价证券及合资等方式进行资金融通的渠道战略,如企业债券、股票、合资经营、企业内部融资等。(三)按照融资各方当事人所拥有的权益划分1. 股权融资战略股权融资战略是指企业通过转让一定比例的股份以吸引新的股东加入,以此获得资金的战略安排。通过股权融资所获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因此,不存在定期偿付的财务压力。投资人作为新股东加入公司,可以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价值增长。常见的股权融资方式包括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私募股权基金等。2. 债权融资战略债权融资是企业通过“向人借钱”获得资金。债权融资就是对这种“借贷”关系的战略安排。债权融资所获资金是有一定成本的,企业必须支付利息,债务到期时还须偿还本金。因此,债权融资获得的是资金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企业常见的债权融资方式包括银行贷款、政府贷款、企业债券等。十一、 资本运营战略的含义(一)资本运营的内涵资本运营又称资本运作、资本经营、资本营运,其实践性很强,不同的学者、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资本运营的运行机理进行了探索和揭示。我们认为,资本运营是对企业所拥有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通过流动、裂变、兼并、战略联盟、资产重组、资产剥离、参股、控股、转让等各种途径进行优化配置,有效运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的经营活动。简言之就是利用资本市场,通过买卖企业和资产而赚钱的经营活动。资本运营既不同于生产经营又与之密切相关。资本是以价值形态表现的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的要素,涉及有形和无形资产;资本运营的过程一般会伴随生产经营的过程;资本运营的结果和效率、效益的体现也要以生产经营为基础。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的主要区别是:经营对象上,前者是具体商品(产品)和服务,后者是价值形态的企业资本;考量指标上,前者是数量和质量,后者是资本创造价值的能力;前者一般产生即期效益,后者贝是未来获利;前者配置资源的方式一般是调整组织与流程,后者则会涉及组织结构、产权结构、外部企业等更多内容。(二)资本运营战略的概念资本运营战略是指资本所有者或经营者为了将投入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本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优化配置,进行有效运营,以实现理想的盈利和价值增值而进行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资本运营战略的核心是解决企业成长发展道路选择的问题,即主要是依靠企业自己的技术、资金力量,并结合外部资源,在企业内部进行发展,还是通过联合、并购、参股租赁等多种经营形式实现企业的外部性成长。由此,资本运营战略是开放型战略,它不仅考虑内部资源,还将外部资源纳入企业经营范围,即将视野扩展到企业外部,通过兼并、收购、租赁等途径,实现资源的扩张,使被兼并、收购、租赁的企业的资源与自己企业的资源形成互补和协同效应,从而带来企业整体价值的巨大增长。十二、 资本运营风险的管理资本运营风险是指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以及资本运营主体对环境的认知能力的有限性,而产生的资本运营失败或使资本运营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的可能性及其损失。企业资本运营风险主要有两类:一是资本的经营风险,即企业在资本运营过程中,若资本运营决策者对市场分析不透彻,对自身经营能力把握不准,或者目标选择不恰当,那么就有可能导致经营方向失误,这是经营风险的主要原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没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经营行为与市场脱节,那么企业的资本运营也必然面临风险。二是资本的财务风险,涉及融资安排风险、债务结构风险、资金使用风险。小到支付困难,大到企业破产,都与财务风险有关。许多企业希望通过债务资本运营中的杠杆来完成兼并收购,尤其在信息不对称、市场发生巨变以及经营决策出现重大失误的情况下,其财务风险很大。为防止资本运营过程中的风险,企业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培养资本运营的综合性人才资本运营是对企业全部资产进行综合有效运营的一种经营活动,它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证券、投资、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熟练操作金融工具的技能,为此,企业要建立科学筛选和录用人才的标准,采纳和学习知名企业的优惠政策,吸纳人才。(二)建立生产经营与资本运营良性互动机制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明确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资本运营的目的,立足于生产经营,使资本运营和生产经营良性互动,避免资本盲目扩张导致的不可控的风险扩张。(三)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通过财务信息的反馈实时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财务的承受能力、盈利亏损的状况,以便选择有效的资本运营方案和金融工具,充分评估资本运营需要的财务资源和可能带来的财务结果,做好应对整合需要的准备工作。(四)不断进行创新,形成技术优势企业只有具备技术优势,通过创新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站稳自己的市场,拓展资本运营的空间。(五)强化风险防范意识进行资本经营,就存在风险,往往利益越大,风险越大,企业管理者不能只看重利益而忽视可能存在的风险,必须具备防范风险的意识,做好资本运营风险评估,如运用终值评价法和风险评价法,来对投资或筹资方案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做好防范风险的备选方案,最大限度地把可能的风险降到最小。十三、 经济效益分析(一)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本期项目所有基础数据均以近期物价水平为基础,项目运营期内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只考虑装产品及服务相对价格变化,同时,假设当年装产品及服务产量等于当年产品销售量。(二)项目计算期及达产计划的确定为了更加直观的体现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情况,本期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中建设期2年(24个月),运营期8年。项目自投入运营后逐年提高运营能力直至达到预期规划目标,即满负荷运营。(三)营业收入估算本期项目达产年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66400.00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所示。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0.0049800.0056440.0066400.002增值税0.002350.632664.052851.042.1销项税0.006474.007337.208632.002.2进项税0.004123.374673.155780.963税金及附加0.00282.07319.68342.123.1城建税0.00164.54186.48199.573.2教育费附加0.0070.5279.9285.533.3地方教育附加0.0047.0153.2857.02(二)达产年增值税估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和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及相关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缴纳增值税计算如下:达产年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2851.04万元。(三)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本期项目总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其他制造费用、其他管理费用、其他营业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等。本期项目年综合总成本费用的估算是以产品的综合总成本费用为基点进行,根据谨慎财务测算,当项目达到正常生产年份时,按达产年经营能力计算,本期项目综合总成本费用51295.03万元,其中:可变成本44644.55万元,固定成本6650.48万元。达产年项目经营成本49363.45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所示。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原材料、燃料费0.0031718.2235947.3242290.962工资及福利费0.002353.592353.592353.593修理费0.00633.01633.01633.014其他费用0.004085.894085.894085.894.1其他制造费用0.00406.35406.35406.354.2其他管理费用0.00260.73260.73260.734.3其他营业费用0.003418.813418.813418.815经营成本0.0038790.7143019.8149363.456折旧费0.001330.621330.621330.627摊销费0.0030.3030.3030.308利息支出0.00570.66570.66570.669总成本费用0.0040722.2944951.3951295.039.1其中:固定成本0.006650.486650.486650.489.2可变成本0.0034071.8138300.9144644.55(四)税金及附加本期项目税金及附加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纳税金及附加342.12万元。(五)利润总额及企业所得税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利润总额(PFO):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综合总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14762.85(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按25.00%计征,根据规定本期项目应缴纳企业所得税,达产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4762.8525.00%=3690.71(万元)。(六)利润及利润分配该项目达产年可实现利润总额14762.85万元,缴纳企业所得税3690.71万元,其正常经营年份净利润:净利润=达产年利润总额-企业所得税=14762.85-3690.71=11072.14(万元)。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0.0049800.0056440.0066400.002税金及附加0.00282.07319.68342.123总成本费用0.0040722.2944951.3951295.034利润总额0.008795.6411168.9314762.855应纳所得税额0.008795.6411168.9314762.856所得税0.002198.912792.233690.717净利润0.006596.738376.7011072.148期初未分配利润0.000.005937.0612882.389可供分配的利润0.006596.7314313.7623954.5210法定盈余公积金0.00659.671431.382395.4511可供分配的利润0.005937.0612882.3821559.0712未分配利润0.005937.0612882.3821559.0713息税前利润0.0011565.2114531.8219024.22(四)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系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为零时的折现率,本期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5.43%。本期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5.43%,高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表明本期项目对所占用资金的回收能力要大于同行业占用资金的平均水平,投资使用效率较高。(五)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FNPV)系指项目按设定的折现率,计算项目经营期内各年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财务净现值(FNPV)=18313.18(万元)。以上计算结果表明,财务净现值18313.18万元(大于0),说明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在财务上是可以接受的。(六)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是指以项目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是财务上投资回收能力的主要静态指标;全部投资回收期(Pt)=(累计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累计现金净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本期项目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Pt)=5.57年。本期项目全部投资回收期5.57年,要小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说明项目投资回收能力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这表明项目的投资能够及时回收,盈利能力较强,故投资风险性相对较小。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现金流入0.000.0049800.0056440.0066400.001.1营业收入0.000.0049800.0056440.0066400.002现金流出12739.3412739.3444973.0844126.2056785.932.1建设投资12739.3412739.342.2流动资金0.005900.30786.717080.362.3经营成本0.0038790.7143019.8149363.452.4税金及附加0.00282.07319.68342.123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12739.34-12739.344826.9212313.809614.074累计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12739.34-25478.68-20651.76-8337.961276.115调整所得税0.002891.303632.954756.066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12739.34-12739.342628.019521.575923.367累计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12739.34-25478.68-22850.67-13329.10-7405.74计算指标1、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34.34%;2、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25.43%;3、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ic=12%):32854.15万元;4、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ic=12%):18313.18万元;5、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4.87年;6、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5.57年。(七)债务资金偿还计划本期项目按照“按月还息,到期还本”的模式偿还建设投资借款计算,还款期为10年。借款偿还资金来源主要是项目运营期税后利润。(八)利息备付率测算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定,利息备付率系指在借款偿还期内的息税前利润(EBIT)与应付利息(PI)的比值,它从付息资金来源的充裕性角度反映出项目偿还债务利息的保障程度,本期项目达产年利息备付率(ICR)为33.34。本期项目实施后各年的利息备付率均高于利息备付率的最低可接受值,说明本期项目建成正常运营后利息偿付的保障程度较高。(九)偿债备付率测算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定,偿债备付率系指在借款偿还期内,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EBITDA-TAX)与应还本付息金额(PD)的比值,它表示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的保障程度,本期项目达产年偿债备付率(DSCR)为29.25。根据约定的还款方式对本期项目的计算表明,在项目实施后各年的偿债率均高于偿债备付率的最低可接受值,说明项目建成后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保障程度较高。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单位:万元序 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借款1.1期初借款余额5823.10511646.2111646.2111646.211.2当期还本付息142.67998.66570.66570.66570.661.2.1还本1.2.2付息142.67998.66570.66570.66570.661.3期末借款余额5823.10511646.2111646.2111646.2111646.212利息备付率33.343偿债备付率29.25(十)级标题经济评价结论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664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1295.03万元,税金及附加342.12万元,净利润11072.1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5.43%,财务净现值18313.18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57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综上所述,本期项目从经济效益指标上评价是完全可行的。十四、 投资方案分析(一)投资估算的依据本期项目其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估算的主要依据包括: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4、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规定5、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6、企业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7、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二)项目费用与效益范围界定本期项目费用界定为工程费用和项目运营期所发生的各项费用;项目效益界定为运营期所产生的各项收益,并严格遵循财务评价过程中费用与效益计算范围相一致性的原则。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5478.68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个部分。(三)工程费用工程费用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生产准备费、其他前期工作费用,合计21910.76万元。1、建筑工程费估算根据估算,本期项目建筑工程费为11474.06万元。2、设备购置费估算设备购置费的估算是根据国内外制造厂家(商)报价和类似工程设备价格,同时参照机电产品报价手册和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及各项概算指标规定的相应要求进行,并考虑必要的运杂费进行估算。本期项目设备购置费为9845.95万元。3、安装工程费估算本期项目安装工程费为590.75万元。(四)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本期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3014.50万元。(五)预备费本期项目预备费为553.42万元。建设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其他费用合计1工程费用11474.069845.95590.7521910.761.1建筑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