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县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8661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458659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0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姚县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866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姚县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866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姚县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866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大姚县高校毕业生就业 调查报告 姓名:黄 敏 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班级:自动化122 班 学号:201202110141 2013 年 11 月第 1 页 共 8 页 我县高校毕业生就业综合分析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1.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 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 世纪90 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 250 万人预计到1996 2011 年平均新增1 450 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第 2 页 共 8 页 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我县地处西北地区,属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欠发达,每年机关事业单位提供的岗位有限,民营企业大部分处在产业链底层,企业利润率低下,没有能力聘用大学生。(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很多学生和家长没有转变就业观,认为只有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才叫就业,到民营企业或者其他私营机构都叫打工,这就造成了即使大学生在民营企业就职,心中仍然向往机关事业单位,无法对企业尽职尽责。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大部分大学生初次就业后,对薪酬期望过高,同时要求良好的工作环境,各种福利保障,又不愿意为企业奉献全力,都把企业作为以后自我升值的跳板,遇到一点挫折不顺就马上离职,造成用人部第 3 页 共 8 页 门对大学生员工的偏见。我县的大多数保险公司用人短缺很普遍,但是大学毕业生却不愿意从事保险行业。(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同时无法对大学生员工提供各种福利保障,用工制度不完善,大学生看不到就业前景,离职率高。其次,用人单位缺乏培养人才的耐心,普遍要求只要上岗就要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用人急躁,没有培训制度和比较合理的企业员工发展生涯管理制度,只管招人,以至于大学生进入企业能带来经济价值的才能留下。我国的民营企业以制造业为主,处于整个产业链的底层,产品经济附加值不高,企业毛利率低下,无法给出大学生满意的薪酬。民营企业大部分又以家族企业为主,这部分企业都采取家族式粗放管理,导致大学生群体即使再努力也进入不了核心层,大学生找不到归属感,也无法长久为企业服务。(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调查显示,非常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 的人,有 10%的人根本不第 4 页 共 8 页 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6)大学生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认识不全面。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尽管处于待业或失业状态,由于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不了解,没有求助于公共就业机构,单凭各种媒体,亲属信息求职,造成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资源浪费,如县人才中心目前提供大学生工作岗位累计146 个,登记求职仅29 人。(7)基层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享有资源较少,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服务,比如大学生创业贷款,申报部门在市级人才部门,审批在省级人才部门,每个大学生在人才交流中心最多只能申报5 万元贷款,申请之后还需要报省市两级部门审批,审批周期长,手续复杂,造成创业咨询的大学生很多,最终能拿到贷款的几乎没有。2.大学生就业难解决措施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第 5 页 共 8 页 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2.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第 6 页 共 8 页 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3.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4.政府部门与企业探讨合作双向用人模式.高校毕业生期望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最主要原因是就业相对稳定,民营企业往往给出高薪却无人问津,这就要求政府和企业能够合作探讨用人新模式,政府给予企业补贴,同时允许在企业服务一定年限的学生在政策允许的前提第 7 页 共 8 页 下能够向政府部门流动,这样会大大减轻企业的负担和人才的流失率。5.加大对基层公共就业服务部门的资源分配,比如大学生创业贷款审批权能够部分放在基层人才交流中心,给予基层人才中心一定额度的大学生创业贷款资源,同时对基层公共就业服务部门职业介绍功能进行宣传,规范管控民间职业中介,完善职业介绍功能。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