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基层中医药服务项目规划方案【模板】

上传人:ma****y 文档编号:19387478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165 大小:13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滕州市基层中医药服务项目规划方案【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65页
滕州市基层中医药服务项目规划方案【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65页
滕州市基层中医药服务项目规划方案【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咨询/滕州市基层中医药服务项目规划方案报告说明基层中医药服务目录第一章 总论6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6二、 项目建设地点6三、 项目建设进度6四、 建设投资估算6五、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7六、 主要结论及建议8第二章 市场营销分析9一、 中医药行业能够良好发展的原因9二、 中医药的行业现状10三、 中医药的含义12四、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原因13五、 中医药事业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15六、 中医药事业发展遇到的问题16七、 中医药行业能够良好发展的原因17八、 营销调研的类型及内容19九、 中医药的行业现状22十、 营销环境的特征24十一、 中医药的含义25十二、 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27十三、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原因29十四、 中医药事业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31十五、 中医药事业发展遇到的问题32十六、 品牌经理制与品牌管理34十七、 绿色营销的兴起和实施36十八、 市场细分的作用40第三章 公司治理分析44一、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基本内容44二、 决策机制55三、 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59四、 管理腐败的类型63五、 董事会及其权限65六、 公司治理的框架70第四章 SWOT分析75一、 优势分析(S)75二、 劣势分析(W)77三、 机会分析(O)77四、 威胁分析(T)78第五章 经营战略管理82一、 企业使命决策应考虑的因素和重要问题82二、 企业投资方式的选择84三、 企业竞争战略的概念86四、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类型88五、 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的概念与重要性101六、 市场定位战略102第六章 运营模式分析108一、 公司经营宗旨108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108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109四、 财务会计制度113第七章 经济效益120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20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0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3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24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5三、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27四、 偿债能力分析127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28五、 经济评价结论129第八章 财务管理130一、 企业资本金制度130二、 资本成本136三、 短期融资的分类145四、 短期融资的概念和特征146五、 营运资金的特点148六、 计划与预算150七、 财务管理原则151第九章 投资方案156一、 建设投资估算156建设投资估算表157二、 建设期利息15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58三、 流动资金159流动资金估算表159四、 项目总投资16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60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61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61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第一章 总论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滕州市基层中医药服务项目项目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设施条件完备。三、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的实际工作情况,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四、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265.8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912.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2.12%;建设期利息9.0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71%;流动资金343.8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17%。(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912.96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724.21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73.97万元,预备费14.78万元。五、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38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984.52万元,纳税总额371.24万元,净利润597.79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37.74%,财务净现值1315.77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4.32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1265.881.1建设投资万元912.961.1.1工程费用万元724.211.1.2其他费用万元173.971.1.3预备费万元14.781.2建设期利息万元9.031.3流动资金万元343.892资金筹措万元1265.882.1自筹资金万元897.332.2银行贷款万元368.553营业收入万元38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2984.525利润总额万元797.056净利润万元597.797所得税万元199.268增值税万元153.559税金及附加万元18.4310纳税总额万元371.2411盈亏平衡点万元1236.42产值12回收期年4.3213内部收益率37.74%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1315.77所得税后六、 主要结论及建议由上可见,无论是从产品还是市场来看,本项目设备较先进,其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企业利润率高、市场销售良好、盈利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因而项目是可行的。第二章 市场营销分析一、 中医药行业能够良好发展的原因(一)政策利好行业发展2023年2月10日发布的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共11章82条,包括总则、中药注册分类与上市审批、人用经验证据的合理应用、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同名同方药、上市后变更、中药注册标准、药品名称和说明书等内容。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的实施有望进一步推动中药传承创新发展,激发中药新药研制的活力。受益于政策扶持和消费升级,整体中医药行业需求仍持续向好。近年来,中国中医药行业受到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中医药行业发展与创新,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等产业政策为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二)居民收入增加促进行业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提高了居民对医疗的支付能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同比增长91%。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增长、全民健康意识的加强,医药行业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良机。中医药作为我国医药行业的重要分支,也将得以快速发展。(三)老龄化带来中医药需求的增长2035年左右,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老年抚养比和社会抚养比将相继达到峰值。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凭借其在治疗慢病领域的独特优势。二、 中医药的行业现状(一)中医药进入大发展黄金时期如今是中药发展的黄金时期,疫情推动了中药的位置,配方颗粒也在逐渐放开,已有药企抓住了机会实现快速增长。随着中医药政策利好逐渐落地,预计市场规模将迎来新一波增长。数据显示,预计未来几年我国中医药制造市场规模将逼近800亿元。预计未来五年,中国中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约142%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高速增长,到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8,0717亿元人民币。随着疫情蔓延,越来越多国家的民众愿意了解中医药、认识中医药、使用中医药、支持中医药,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促进了中医药行业和服务走向国际,进一步加快了中医药产业发展国际化步伐。中医药行业进入大发展黄金时期。政策体系、顶层设计日臻完善,在众多的第一次中,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顺,已驶入发展快车道。(二)中医药在产业链和市场投资角度的分布情况从产业链角度,中药行业以中药产品为核心,主要包括上游中药材种苗的培育、种植及采收的中药农业、中游以中药材及制剂生产为主的中药工业、以及下游提供中医药产品及服务的中药服务业。从市场投资角度,大多数中药上市公司涉足的是中药工业,是下游中药服务业的产品提供者。虽政策对行业全面支持,明确指出提高中药产业发展活力,但由于产品也是一种药品,应具备较强的临床价值、符合药物经济性要求以及有较高的可控的质量标准,这符合未来政策导向。(三)中医药在现代生活的的重要体现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医保部门,进一步将适宜的中医和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加大对中医药特色优势项目医保准入的力度。这些措施将促进中医药的消费需求,推动中医药的使用与研发,对于提高农民扩大中药材种植和企业扩大投资的积极性,提升基层门诊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带动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在过去三年中,中西医结合成为我国疫情防控的一大支点。各地群众对各类防疫药品的需求量大幅提升。在各地药店中,连花清瘟胶囊、双黄连口服液、藿香正气胶囊等中成药成为了人们选择抗疫药品的首选,多地出现脱销情况。三、 中医药的含义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中医药一般为中医学和中药学的统称。(一)中医学的含义中医学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一般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通过四诊,包括望、闻、问、切,收集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并运用中医基础理论,辨清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然后选择和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采用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按摩等手段,使人体恢复阴阳平衡的状态而康复。(二)中药学的含义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内容包括中药、中药学的概念,中药的起源和发展;中药的产地与采集,药材的概念,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与方法;中药药性的概念、中药治病的机理,中药配伍的目的、原则、中药配合应用规律;用药禁忌的概念及主要内容;用药剂量与用法,剂量与疗效的关系,确定剂量的依据及中药煎服法等内容。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四、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原因(一)传承是中医药的命脉所在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药文化等都是中医药应该传承的精华内容。中医的底蕴是文化,中医的思维是哲学,中医的临床是技术,不仅要把思想理论传承好,而且要把技术方法传承好。与此同时,在中医药发展过程中,要把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中医精神发扬光大,才能让岐黄基因薪火相传,让这一国之瑰宝为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的贡献。(二)创新是中医药的活力所在自古以来,中医药学术流派众多,名医大家辈出,看病治病方法多样,创新是中医药生生不息的关键。对疑难杂症,中医药往往守正出奇,这主要在于中医药因时、因地、因人不断变化创新。守住中医药发展规律这个正,才能在中医思维指导下进行创新。只有在创上下功夫,解决好新这个关键,在新形势下创理论之新、技术之新、方法之新、方药之新,才能真正做到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让这一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精华重新焕发新的光彩。(三)发展是中医药的希望所在中医药只有发展,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实现其宝贵价值。中医药的发展在于人,在于中医,更在于中医的自信。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发挥特色优势,立足疗效求革新,围绕需求谋发展,主动对标对表全国中医药大会部署的各项任务,把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发挥好,力争在重大疾病防治、重大新药创制、重大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与水平。一方面要注重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努力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另一方面要推动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中医药为人类健康奉献更多宝贵礼物。五、 中医药事业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一)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并进要继承中医文化,发扬中医特色,保护好中医传统老字号,也要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博采众长,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为中医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中医发展走上现代化和科技化的道路。比如如何让中医的望闻问切更有客观性,更有说服力,如何让中医的舌诊、脉诊有一个客观的、可视化的诊断,这个需要这一代的新中医人利用好现代的科技,结合传统的中医,传承和创新并进,让中医实现现代化和科技化,走上国际舞台。(二)强化中医药的药材质量监管要让中药材的种植业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就要转变中药材的种植模式,建立道地药材基地,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要积极响应号召,提倡中药材种植业的绿色发展,加强中药材种植业的科学引导,利用先进技术,实现中医药产业提质增效。要提高中药材的质量监管力度,从种植到炮制,细化到每一个环节,药材无小事,对于不良商家要严惩,设立惩罚制度,药材的质量是中医疗效的基础,也是中医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根本。(三)培养高水平的纯正中医药医师中医类高级院校提高入学门槛,从源头把控未来中医师的质量,严格规范中医课时,把中医经典划入必修科目,要求背诵全文,对中医药的古典文献要求熟读,重视古代汉语的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中医潜能,并且中医院校要重视临床实践的培养,中医是一门实践课程,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把跟师抄方纳入考试标准,提高临床实践的考核标准,严格要求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付诸于实践。六、 中医药事业发展遇到的问题(一)传统中医药正面临现代医学的严峻挑战传统中医正面临现代医学的严峻挑战,中医服务领域缩小,特色优势不足,几乎没有一家真正传统的中医院,中医院也是以西医治疗为主,中医教育也西化,中医院校不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违背了中医药教育的自身规律,培养不出热爱中医事业,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人才,造成中医师看不懂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著作,不能用中医的思维方式诊治疾病,望闻问切的的中医临床真功夫更是欠缺,中医传承教育更是局限,各医家、各学派各承爱技,秘而不传,导致一些实践医学得不到继承和发展。(二)中医药的药材质量良莠不齐我国中药材产业集中度低,组织松散,未能形成大规模化和基地化,严重影响了中医的可持续发展,对中药材的种植监管不够,造成部分药材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超标,影响了中药材原有的疗效,甚至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市场上的中药材鱼龙混杂,好次参卖,一些私人中医馆因为经济利益,选用价格低廉的中药材,导致中医药疗效欠佳,影响了中医的发展。(三)中医药的人才短缺,青黄不接以传统方式培养的国内名中医已为数不多,后来主要按照西医模式教育培养的中医,在传统中医上有真正成就者甚少,现在中医师受学历不等、院校教育课程配置差异及专业思想不稳固等因素的影响,相当一些人对舌诊、脉诊具有真正功夫者已寥寥无几,甚至有的中医连脉都不搭,方子就出来了。近几年受西学中的理想,一部分西医医生通过短短几个月的中医药培训,也加入到开中药方的行列,用西医思维在开中药方,全然不顾辨证论治,不仅没有疗效,更是毁坏了传统中医的口碑,影响了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七、 中医药行业能够良好发展的原因(一)政策利好行业发展2023年2月10日发布的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共11章82条,包括总则、中药注册分类与上市审批、人用经验证据的合理应用、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同名同方药、上市后变更、中药注册标准、药品名称和说明书等内容。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的实施有望进一步推动中药传承创新发展,激发中药新药研制的活力。受益于政策扶持和消费升级,整体中医药行业需求仍持续向好。近年来,中国中医药行业受到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中医药行业发展与创新,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等产业政策为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二)居民收入增加促进行业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提高了居民对医疗的支付能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同比增长91%。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增长、全民健康意识的加强,医药行业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良机。中医药作为我国医药行业的重要分支,也将得以快速发展。(三)老龄化带来中医药需求的增长2035年左右,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老年抚养比和社会抚养比将相继达到峰值。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凭借其在治疗慢病领域的独特优势。八、 营销调研的类型及内容(一)营销调研的类型市场营销调研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按调研时间可分为一次性调研、定期性调研、经常性调研、临时性调研;按调研目的可分为探测性调研、描述性调研和因果关系调研。1、探测性调研企业在情况不明时,为找出问题的症结、明确进一步调研的内容和重点,需进行非正式的初步调研,收集一些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探测性调研研究的问题和范围比较大,在研究方法上比较灵活,在调研过程中可根据情况随时进行调整。有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如果探测性调研已能弄清其来龙去脉,可不再做进一步调研。2、描述性调研在已明确所要研究问题的内容与重点后,通过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对市场营销活动的某个方面进行客观的描述,对已经找出的问题作如实地反映和具体的回答。市场营销调研一般要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摸清问题的过去和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描述性调研是市场营销调研采用的一种类型。如某企业产品销量下降,通过调研,查清主要原因是产品质量差、售后服务不周到等,可将调研结果进行描述,如实反映情况和问题,以利寻求对策。3、因果关系调研企业营销活动存在许多引发性的关系,大多可以归纳为由变量表示的一些函数。这些,变量包括企业自身可以控制的产品产量、价格、促销费用等,也包括企业无法完全控制的产品销售量、市场竞争格局与供求关系等。描述性调研可以说明这些现象或变量之间存在相互关系,而因果关系调研则要在描述性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问题发生的因果关系,说明某个变量是否影响或决定着其他变量的变化,解释和鉴别某种变量的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对变量产生影响的程度。(二)营销调研的内容营销调研涉及营销活动的各个方面,主要有产品、顾客、销售和促销调研等。1、产品调研产品调研包括对新产品设计、开发和试销,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良,以及对目标顾客在产品款式、性能、质量、包装等方面的偏好趋势进行预测。定价是产品销售的必要因素,因此也需要对供求形势及影响价格的其他因素的变化趋势进行调研。2、顾客调研顾客调研包括对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的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对购买决策的影响,确定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到底是发生在消费环节、分配环节或是生产领域。此外,还要了解潜在顾客的需求情况(包括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何时需要等)、影响需求的各因素变化的情况、消费者的品牌偏好及对本企业产品的满意3、销售调研销售调研包括对购买行为的调查,即研究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因素对购买决策的影响,也包括对企业销售活动进行全面审查,如对销售量、销售范围、分销渠道等方面的调研,还有产品的市场潜量与销售潜量以及市场占有率的变化情况,也都是销售调研的内容。销售调研还应该就本企业相对于主要竞争对手的优劣势进行评价。4、促销调研促销调研主要是对企业在产品或服务的促销活动中所采用的各种促销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和评价。如广告目标、媒体影响力、广告设计及其效果,公共关系的主要动作及效果,企业形象的设计和塑造等,都需要有目的地进行调研。九、 中医药的行业现状(一)中医药进入大发展黄金时期如今是中药发展的黄金时期,疫情推动了中药的位置,配方颗粒也在逐渐放开,已有药企抓住了机会实现快速增长。随着中医药政策利好逐渐落地,预计市场规模将迎来新一波增长。数据显示,预计未来几年我国中医药制造市场规模将逼近800亿元。预计未来五年,中国中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约142%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高速增长,到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8,0717亿元人民币。随着疫情蔓延,越来越多国家的民众愿意了解中医药、认识中医药、使用中医药、支持中医药,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促进了中医药行业和服务走向国际,进一步加快了中医药产业发展国际化步伐。中医药行业进入大发展黄金时期。政策体系、顶层设计日臻完善,在众多的第一次中,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顺,已驶入发展快车道。(二)中医药在产业链和市场投资角度的分布情况从产业链角度,中药行业以中药产品为核心,主要包括上游中药材种苗的培育、种植及采收的中药农业、中游以中药材及制剂生产为主的中药工业、以及下游提供中医药产品及服务的中药服务业。从市场投资角度,大多数中药上市公司涉足的是中药工业,是下游中药服务业的产品提供者。虽政策对行业全面支持,明确指出提高中药产业发展活力,但由于产品也是一种药品,应具备较强的临床价值、符合药物经济性要求以及有较高的可控的质量标准,这符合未来政策导向。(三)中医药在现代生活的的重要体现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医保部门,进一步将适宜的中医和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加大对中医药特色优势项目医保准入的力度。这些措施将促进中医药的消费需求,推动中医药的使用与研发,对于提高农民扩大中药材种植和企业扩大投资的积极性,提升基层门诊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带动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在过去三年中,中西医结合成为我国疫情防控的一大支点。各地群众对各类防疫药品的需求量大幅提升。在各地药店中,连花清瘟胶囊、双黄连口服液、藿香正气胶囊等中成药成为了人们选择抗疫药品的首选,多地出现脱销情况。十、 营销环境的特征(一)客观性环境作为企业外在的不以营销者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具有强制性和不可控性的特点。一般说来,企业无法摆脱和控制营销环境,特别是宏观环境,难以按企业自身的要求和意愿随意改变它,如企业不能改变人口因素、政治法律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但企业可以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和要求,制定并不断调整市场营销策略。(二)差异性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宏观环境存在着广泛的差异,不同的企业之间,微观环境也千差万别。正因为营销环境的差异,企业为适应不同的环境及其变化,必须采用各有特点和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环境的差异性也表现为同一环境的变化对不同企业的影响不同。例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很多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国际性较量”,而这一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不同行业与企业的影响并不相同。(三)多变性市场营销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构成营销环境的诸因素都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20世纪60年代,中国处于短缺经济状态,短缺几乎成为社会经济的常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曾遭遇“过剩”经济,不论这种“过剩”的性质如何,仅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而言,市场营销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营销环境的变化,既会给企业提供机会,也会给企业带来威胁,虽然企业难以准确无误地预见未来环境的变化,但可以通过设立预警系统,追踪不断变化的环境,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四)相关性营销环境诸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某一因素的变化会带动其他因素的连锁变化,形成新的营销环境,新的环境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机会与威胁。例如,竞争者是企业重要的微观环境因素之一,而宏观环境中的政治法律因素或经济政策的变动,均能影响一个行业竞争者加入的多少,从而形成不同的竞争格局。又如,市场需求不仅受消费者收入水平、爱好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政治法律因素的变化,往往也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十一、 中医药的含义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中医药一般为中医学和中药学的统称。(一)中医学的含义中医学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一般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通过四诊,包括望、闻、问、切,收集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并运用中医基础理论,辨清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然后选择和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采用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按摩等手段,使人体恢复阴阳平衡的状态而康复。(二)中药学的含义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内容包括中药、中药学的概念,中药的起源和发展;中药的产地与采集,药材的概念,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与方法;中药药性的概念、中药治病的机理,中药配伍的目的、原则、中药配合应用规律;用药禁忌的概念及主要内容;用药剂量与用法,剂量与疗效的关系,确定剂量的依据及中药煎服法等内容。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十二、 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以企业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管理观念,就是以企业利益为根本取向和最高目标来处理营销问题的观念。它包括以下几种。1、生产观念生产观念是一种最古老的营销管理观念。生产观念认为,消费者总是接受任何他能买到的价格低廉的产品。因此,企业应当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低成本和大众分销。持生产观念的企业的典型口号是:“我们生产什么,就卖什么。”生产观念在西方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工业化初期,市场需求旺盛,整个社会产品供应能力则相对不足。企业只要扩大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就能盈利,而不必过多关注市场需求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观念为众多企业所接受。除了物资短缺、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之外,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导致企业奉行生产观念。这就是某种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品,技术含量和生产成本很高,必须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来扩大市场。生产观念是一种重生产、轻市场的观念。在物资紧缺的年代也许能“创造辉煌”,但随着生产的发展、供求形势的变化,这种观念必然使企业陷入困境。2、产品观念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高性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因此,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致力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精益求精。持产品观念的公司假设购买者欣赏精心制作的产品,相信他们能鉴别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并愿意出较高价格购买质量上乘的产品。这些公司的经理人员常迷恋自己生产的产品,而不太关注市场是否欢迎。他们在设计产品时只依赖工程技术人员而极少让消费者介人。产品观念和生产观念几乎在同一时期流行。与生产观念一样,产品观念也是典型的“以产定销”观念。由于过分重视产品而忽视顾客需求,这两种观念最终将导致“营销近视症”。如铁路行业以为顾客需要火车而非运输,忽略了航空、公共汽车、卡车以及管道运输的日益增长的竞争;计算尺制造商以为工程人员需要计算尺而非计算能力,忽视了袖珍计算器的挑战,其最终结果是产品被市场冷落,经营者陷入困境甚至破产。3、推销观念推销观念(或销售观念)认为,消费者通常有一种购买情性或抗衡心理,若听其自然,消费者就不会大量购买本企业的产品,因而营销管理的中心是积极销售和大力推广。执行推销观念的企业,称为推销导向企业。其口号是:“我们卖什么,就让人们买什么。”推销观念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这一时期,由于西方各国科学管理和大规模生产盛行,因此商品产量迅速增加,整个市场供过于求,卖主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1929年爆发的严重经济危机,前后历时5年,堆积如山的货物卖不出去,市场极度萧条。这种现实使许多企业家认识到,企业不能只顾生产,即使有物美价廉的产品,也要努力推销才能保证被人购买。在推销观念指导下,企业相信产品是“卖出去的”,而不是“被买去的”。他们致力于产品的推广和广告活动,进行无孔不入的促销信息“轰炸”,以求说服甚至强制消费者购买。与前两种观念一样,推销观念也是建立在以企业为中心,“以产定销”,而不是满足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基础上的。十三、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原因(一)传承是中医药的命脉所在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药文化等都是中医药应该传承的精华内容。中医的底蕴是文化,中医的思维是哲学,中医的临床是技术,不仅要把思想理论传承好,而且要把技术方法传承好。与此同时,在中医药发展过程中,要把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中医精神发扬光大,才能让岐黄基因薪火相传,让这一国之瑰宝为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的贡献。(二)创新是中医药的活力所在自古以来,中医药学术流派众多,名医大家辈出,看病治病方法多样,创新是中医药生生不息的关键。对疑难杂症,中医药往往守正出奇,这主要在于中医药因时、因地、因人不断变化创新。守住中医药发展规律这个正,才能在中医思维指导下进行创新。只有在创上下功夫,解决好新这个关键,在新形势下创理论之新、技术之新、方法之新、方药之新,才能真正做到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让这一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精华重新焕发新的光彩。(三)发展是中医药的希望所在中医药只有发展,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实现其宝贵价值。中医药的发展在于人,在于中医,更在于中医的自信。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发挥特色优势,立足疗效求革新,围绕需求谋发展,主动对标对表全国中医药大会部署的各项任务,把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发挥好,力争在重大疾病防治、重大新药创制、重大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与水平。一方面要注重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努力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另一方面要推动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中医药为人类健康奉献更多宝贵礼物。十四、 中医药事业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一)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并进要继承中医文化,发扬中医特色,保护好中医传统老字号,也要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博采众长,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为中医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中医发展走上现代化和科技化的道路。比如如何让中医的望闻问切更有客观性,更有说服力,如何让中医的舌诊、脉诊有一个客观的、可视化的诊断,这个需要这一代的新中医人利用好现代的科技,结合传统的中医,传承和创新并进,让中医实现现代化和科技化,走上国际舞台。(二)强化中医药的药材质量监管要让中药材的种植业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就要转变中药材的种植模式,建立道地药材基地,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要积极响应号召,提倡中药材种植业的绿色发展,加强中药材种植业的科学引导,利用先进技术,实现中医药产业提质增效。要提高中药材的质量监管力度,从种植到炮制,细化到每一个环节,药材无小事,对于不良商家要严惩,设立惩罚制度,药材的质量是中医疗效的基础,也是中医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根本。(三)培养高水平的纯正中医药医师中医类高级院校提高入学门槛,从源头把控未来中医师的质量,严格规范中医课时,把中医经典划入必修科目,要求背诵全文,对中医药的古典文献要求熟读,重视古代汉语的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中医潜能,并且中医院校要重视临床实践的培养,中医是一门实践课程,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把跟师抄方纳入考试标准,提高临床实践的考核标准,严格要求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付诸于实践。十五、 中医药事业发展遇到的问题(一)传统中医药正面临现代医学的严峻挑战传统中医正面临现代医学的严峻挑战,中医服务领域缩小,特色优势不足,几乎没有一家真正传统的中医院,中医院也是以西医治疗为主,中医教育也西化,中医院校不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违背了中医药教育的自身规律,培养不出热爱中医事业,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人才,造成中医师看不懂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著作,不能用中医的思维方式诊治疾病,望闻问切的的中医临床真功夫更是欠缺,中医传承教育更是局限,各医家、各学派各承爱技,秘而不传,导致一些实践医学得不到继承和发展。(二)中医药的药材质量良莠不齐我国中药材产业集中度低,组织松散,未能形成大规模化和基地化,严重影响了中医的可持续发展,对中药材的种植监管不够,造成部分药材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超标,影响了中药材原有的疗效,甚至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市场上的中药材鱼龙混杂,好次参卖,一些私人中医馆因为经济利益,选用价格低廉的中药材,导致中医药疗效欠佳,影响了中医的发展。(三)中医药的人才短缺,青黄不接以传统方式培养的国内名中医已为数不多,后来主要按照西医模式教育培养的中医,在传统中医上有真正成就者甚少,现在中医师受学历不等、院校教育课程配置差异及专业思想不稳固等因素的影响,相当一些人对舌诊、脉诊具有真正功夫者已寥寥无几,甚至有的中医连脉都不搭,方子就出来了。近几年受西学中的理想,一部分西医医生通过短短几个月的中医药培训,也加入到开中药方的行列,用西医思维在开中药方,全然不顾辨证论治,不仅没有疗效,更是毁坏了传统中医的口碑,影响了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六、 品牌经理制与品牌管理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品牌管理实质就是品牌资产管理。品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品牌资产投资和利用效果的好坏。一般而言,企业的品牌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监控品牌运营状况,设计或参与设计品牌,申请注册商标,管理品牌或商标档案,管理商标标签的印制、领用与销毁,处理品牌纠纷、维护商标权,协助打假,品牌全员管理教育等。品牌管理的组织形式反映了在品牌运营活动中企业内部各部门、各机构的权力与责任及其相互关系,主要有职能管理制和品牌经理制两种。(一)职能管理制职能管理制是在西方盛行于20世纪2050年代的品牌管理制度(当然,许多企业至今仍很钟爱)。作为品牌管理制度,其主要做法是,在企业统一领导、组织与协调下,品牌管理的职责主要由企业各职能部门分别承担,各职能部门在各自的权责范围内行使权利、承担义务。亦即,在职能管理制度下,有关品牌的决策与计划都由各职能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或主管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制定、分别执行。(二)品牌经理制品牌经理制诞生在美国宝洁(P&G)公司。宝洁产品在全世界得到广大消费者认同,成功的原因除了160多年来一直恪守产品质量原则之外,品牌经理制的灵活而有效运用也是重要成因之一,甚至也可以说,其核心理念“一个人负责一个品牌”的品牌经理制(管理系统)是宝洁公司品牌运营的重要基石。品牌经理制在20世纪30年代问世于宝洁公司。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品牌经理制被认为是从事多品种经营的消费品生产企业品牌运营的规范组织形式。许多消费品生产企业(尤其是耐用消费品的生产企业)都学习宝洁公司,纷纷采用品牌经理制。美国庄臣公司、美国家用品公司等世界范围内的众多大公司都先后采用了品牌经理制,主要是因为品牌经理制有许多“职能制”所不具备的优点。第一,品牌经理制比职能管理制具有较强的品牌运作协调性。在品牌经理制下,企业委任品牌经理负责某品牌运营全过程,具体负责该品牌标定下的产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协调该品牌产品的开发部门、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的工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部门之间的互相扯皮、推读,减少因未能考虑整体利益、不熟悉整体情况而产生的盲目性和分散性。第二,品牌经理制有利于达到品牌定位目标,快速实现品牌个性化。在职能制下,常因互相扯皮、办事拖拉而致使品牌运营各环节不能很好地衔接,而品牌经理制相当程度地克服了这些弊端。第三,品牌经理制有助于长期维系品牌整体形象。由于品牌经理是专司品牌运营之职,监控品牌运营状况与市场变化是其重要职责,加之品牌经理制下协调性增强,使得品牌运营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大大加强。品牌经理制固然有许多优点,但它也存在着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例如,品牌经理及品牌管理部门与生产、销售和财务等职能部门的权责划分问题。实践中,由于职权定位不清晰,很多品牌经理对自己的角色比较模糊,进而招致责难,使品牌经理的作用受到限制。此外,对品牌经理的业绩考评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十七、 绿色营销的兴起和实施(一)绿色营销的兴起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人类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毁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大自然的报复促使人类猛醒,绿色需求便逐步由潜在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的满足,转向物质、精神、生态等多种需求与价值并重。有支付能力的绿色需求,是绿色营销赖以形成的推动力,并决定了绿色市场规模的形成与发展。1968年,在意大利成立的罗马俱乐部指出: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不等于GDP的上升。1972年6月,联合国首次召开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全球性环保行动计划和人类环境宣言,向全世界发出呼吁: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进入20世纪90年代,一些国家纷纷推出以环保为主题的“绿色计划”。20世纪80年代前,由于我国粮油食品农药残留量超标,出口产品因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而受阻,因此,对实施绿色营销开始有紧迫感。中国的绿色工程始于绿色食品开发,1984年在广州出现了全国第一家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992年11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开始实施绿色食品标志制度。1993年5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除绿色食品外,我国绿色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也已扩展到其他领域。1990年研制成功了高容量,胶体电池;1994年研制成功绿色农药苦参烟碱乳剂,获得日内瓦博览会金奖。1994年,农业部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的三项基本原则,并正式决定采用由太阳、植物叶片、蓓蕾构成的绿色食品标志。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环境与发展的总体出发,提出的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以及人口、教育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和政策措施方案。1995年年初,全国已有28种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开发,除食品外,其他绿色产品也不断研制成功。随着绿色产品的开发,绿色商店已在一些大城市相继建立。从绿色意识的觉醒、绿色需求的发展、绿色产业的形成、绿色体制的建立到绿色理论的创建,中国21世纪议程在行动中。(二)绿色营销的实施绿色营销实施的步骤,一般包括树立绿色营销观念、收集绿色信息、分析绿色需求、制定绿色营销战略和绿色营销组合。下面主要简述制定绿色营销战略和营销组合。1、制定绿色营销战略在全球绿色浪潮兴起的时代,企业应基于环境和社会利益考虑,在搜集绿色信息、分析绿色需求的基础上,制定能够体现绿色营销内涵的战略计划,以便有利于长期发展。绿色营销战略应明确企业研制绿色产品的计划及必要的资源投入,具体说明环保的努力方向及措施。绿色营销战略应以满足绿色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既要满足现有与潜在绿色需求,还要促进绿色消费意识和绿色需求的发展。绿色营销战略要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争取获得绿色标识,制定绿色企业形象战略。绿色营销将带来更高的边际收益,实现合理的“绿色盈利”,从长远看这是绿色营销战略实施的必然结果。2、制定绿色营销组合绿色营销强调营销组合中的“绿色”因素,首先要重视绿色消费需求的调查与引导,产品的开发和经营不仅对社会发展或环境改善有所贡献,而且能有效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冲破人为设置的“绿色壁垒”,适应“环保回归”热潮。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主要考虑在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产品与包装对环境所造成的干预和影响,力求在生产、消费及废弃物回收过程中降低公害,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正确有效的绿色渠道是绿色营销的关键环节,不仅要慎选绿色信誉好的中间商,而且要选择和改善能避免污染、减少损耗和降低费用的储运条件。绿色价格应反映生态环境成本,包括产品消耗及环境改善支出,确立环境与生态有价的基本观点,贯彻“污染者付款”原则,促进生态化、低污低耗的绿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绿色促销要利用传媒和社会活动,传播绿色企业及产品的信息,为企业的绿色表现作宣传。通过赞助、捐赠等对有关环保的组织及活动,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广告要突出绿色产品的特点,突出环保靠全社会的力量,靠每个人的贡献。广告投入和广告频率要适度,防止因广告而造成资源浪费和声、光等感官污染。绿色管理是融环境保护观念于企业营销活动过程中的管理方式,通过全员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自觉地实施绿色营销,切实做好环保工作。十八、 市场细分的作用市场细分被西方企业誉为具有创造性的新概念,是企业是否真正树立“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观念的根本标志。需要注意的是,营销者本身并不创造细分市场,营销者的任务是辨别细分市场并确定以哪些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细分市场对企业具有以下作用。(一)有利于发现市场机会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营销决策的起点在于发现具有吸引力的市场环境机会。这种环境机会能否发展成为市场机会,取决于两点:与企业战略目标是否一致;利用这种环境,机会能否比竞争者具有优势并获取显著收益。这些必须以市场细分为起点通过市场细分,可以发现哪些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哪些需求只满足了一部分,哪些仍是潜在需求;相应地可以发现哪些产品竞争激烈,哪些产品较少竞争,哪些产品亟待开发。市场细分对所有企业都至关重要,对中小企业尤为重要。与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相比,中小企业资源能力有限,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通过市场细分,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优势,选择一些大企业无暇顾及的细分市场,集中力量满足该特定市场,在整体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在某一局部市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求得生存和发展。(二)有利于选择目标市场不进行市场细分,企业选择市场就可能是盲目的;不认真鉴别各个细分市场的特点,就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例如,某公司出口日本的冻鸡,早期主要面向消费者市场,以超级市场、专业食品商店为主要销售渠道。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销售量呈下降趋势,为此,公司对日本冻鸡市场做了进一步的调查分析,按照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特点,将购买者区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饮食业用户,二是团体用户,三是家庭主妇。三个细分市场对冻鸡的品种、规格、包装和价格等要求不尽相同,比如饮食业用户对鸡的品质要求较高,但对价格的敏感度低于零售市场的家庭主妇;家庭主妇对冻鸡的品质、外观、包装均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要求价格合理,购买时挑选性较强。根据这些特点,公司重新选择了目标市场,以饮食业和团体用户为主要顾客,并据此调整了产品、渠道等营销组合策略,出口量大幅度增长。(三)有利于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市场营销组合是企业综合考虑产品、价格、促销形式和销售渠道等各种因素而制定的市场营销方案。就每一特定市场而言,只有一种最佳组合形式,这种最佳组合只能是市场细分的结果。前些年我国曾向欧美市场出口真丝花绸,消费者是上流社会的女性。由于出口企业没有认真进行市场细分,没有掌握目标市场的特点,因而营销组合策略发生了较大失误:产品配色不协调、不柔和,未能赢得消费者的喜爱;低价策略与目标顾客的社会地位不相适应;销售渠道又选择了街角商店、杂货店,甚至跳圣市场,大大降低了真丝花绸产品的“华贵”品位;广告宣传也流于一般。这个失败的个案,从反面说明了市场细分对于制定营销组合策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的竞争能力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别,通过有效的市场细分可以改变这种差别。市场细分以后,每一细分市场上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会明显地暴露出来,企业只要看准市场机会,利用竞争者的弱点,同时有效地开发本企业的资源优势,就能用较少的资源把竞争者的顾客和潜在顾客变为本企业的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能力。尤其是对于中小型企业,通过市场细分,把企业的优势力量集中在企业选定的细分市场上,让整体市场上的相对劣势转化为局部市场上的绝对优势。(五)有利于企业产品适销对路、获得消费者忠诚企业在了解不同细分市场需求特征及市场已有商品的基础上细分市场,开发出新产品,使得消费者能找到与他们的需求紧密相关的产品。消费者可能感到,一个特定的供应商更理解他们,或者更直接的与他们交流,因此消费者会更加忠实于特定企业。例如,在激烈的电脑市场竞争中,联想打破了传统的“一揽子”促销方案,围绕“锋行”“天骄”“家悦”三个品牌面向的不同用户群需求,推出不同“细分”的促销方案。通过对不同客户群体提供不同优惠策略,实现了顾客忠诚度的提升。第三章 公司治理分析一、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基本内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基本框架,可以概括为五大目标、五大原则和五大要素。(一)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是围绕目标展开的,因此明确目标至关重要。内部控制的目标,应是整个控制系统的出发点,决定了系统运行的方式和方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对内部控制提出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以及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五大目标,简称为合规目标、资产安全目标、报告目标、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内部控制五大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由于各大目标在控制体系中的层级不同,其在整个目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差异。1、合规目标合规目标要求企业或其他组织完全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是企业成功运营的必要保证,与企业活动的合法性相关。企业生存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下,必须遵守社会的基本规范,包括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必须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展开各项活动,即“小制度不能大于大法”。因此,遵守法规、制度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前提,也是首先要保证完成的目标。国家有关法律、制度的落实必将依靠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加以保证。一个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丧失道德底线的企业,必然会将自身置于高风险的环境中,从而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巨大的威胁,后果可想而知。合规目标方面的关注点主要包括:公司的各项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确定的要求,通常涉及知识产权、市场、价格、税收、环境、员工福利以及国际贸易等。2、资产安全目标虽然在COSO框架中没有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