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无障碍环境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模板

上传人:泓****询 文档编号:19383734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168 大小:14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残疾人无障碍环境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68页
残疾人无障碍环境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68页
残疾人无障碍环境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咨询/残疾人无障碍环境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6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6二、 项目建设地点6三、 项目建设进度6四、 建设投资估算6五、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7六、 主要结论及建议8第二章 行业分析和市场营销10一、 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政策取向探讨10二、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12三、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面临的挑战15四、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内容与现状16五、 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必要性19六、 残疾人保障指导思想21七、 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政策取向探讨22八、 营销部门与内部因素24九、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25十、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面临的挑战28十一、 营销信息系统的内涵与作用29十二、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内容与现状31十三、 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必要性35十四、 品牌组合与品牌族谱37十五、 残疾人保障指导思想42十六、 价值链43十七、 市场需求测量47十八、 关系营销的具体实施51第三章 发展规划分析54一、 公司发展规划54二、 保障措施55第四章 企业文化58一、 塑造鲜亮的企业形象58二、 造就企业楷模63三、 品牌文化的基本内容65四、 企业文化的特征84五、 企业文化管理与制度管理的关系87第五章 经营战略分析92一、 企业经营战略的特征92二、 人力资源战略的特点94三、 技术创新战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95四、 企业经营战略控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98五、 总成本领先战略的优点、缺点与适用条件100六、 企业财务战略的内容与任务103七、 企业经营战略管理体系的构成103第六章 运营模式分析105一、 公司经营宗旨105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105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106四、 财务会计制度109第七章 SWOT分析117一、 优势分析(S)117二、 劣势分析(W)119三、 机会分析(O)119四、 威胁分析(T)120第八章 经济效益分析124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24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4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7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2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9三、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31四、 偿债能力分析13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32五、 经济评价结论133第九章 财务管理分析134一、 资本结构134二、 短期融资的分类140三、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141四、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设计原则142五、 营运资金的特点146六、 资本成本148七、 财务管理原则157第十章 投资计划方案162一、 建设投资估算162建设投资估算表163二、 建设期利息16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64三、 流动资金165流动资金估算表165四、 项目总投资166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66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67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67报告说明残疾人无障碍环境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852.0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317.9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8.38%;建设期利息42.0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7%;流动资金1492.1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75%。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170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2833.77万元,净利润3054.97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50.68%,财务净现值8602.21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3.57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综上所述,该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的项目,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客观,项目的投产将改善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第一章 项目概况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残疾人无障碍环境项目项目单位:xx投资管理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设施条件完备。三、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的实际工作情况,xx投资管理公司将项目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四、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852.0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317.9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8.38%;建设期利息42.0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7%;流动资金1492.1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75%。(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3317.92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408.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854.63万元,预备费55.29万元。五、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170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2833.77万元,纳税总额1885.71万元,净利润3054.97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50.68%,财务净现值8602.21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3.57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4852.051.1建设投资万元3317.921.1.1工程费用万元2408.001.1.2其他费用万元854.631.1.3预备费万元55.291.2建设期利息万元42.021.3流动资金万元1492.112资金筹措万元4852.052.1自筹资金万元3136.882.2银行贷款万元1715.173营业收入万元170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12833.775利润总额万元4073.306净利润万元3054.977所得税万元1018.338增值税万元774.459税金及附加万元92.9310纳税总额万元1885.7111盈亏平衡点万元5370.47产值12回收期年3.5713内部收益率50.68%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8602.21所得税后六、 主要结论及建议本项目生产线设备技术先进,即提高了产品质量,又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项目生产所需原料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主要原材料从本地市场采购,保证了项目实施后的正常生产经营。综上所述,项目的实施将对实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期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第二章 行业分析和市场营销一、 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政策取向探讨(一)残疾人社会保障既贯彻社会保障的基本宗旨残疾人社会保障不仅要满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为残疾人构建抵御各种社会风险的社会安全网,而且还要体现新残疾人观,突出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有利于残疾人实现回归社会,缩小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的差距。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的提出是因为残疾人与健全人存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差异,这些差异导致残疾人的劳动能力下降。同时,由于社会排斥的存在,使残疾人实现就业、接受教育、提高生活水平遇到障碍,与健全人之间产生较大的差距,不仅如此,在经济支出上残疾人还要比一般人多支出医疗、康复、特殊教育、照顾和辅助器具制作等费用,因而残疾人比一般人更需要经济安全的保障,特别需要社会在就业、教育培训、康复、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给予特殊的扶助,这就必然体现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与健全人应有所区别。残疾人有获得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同时,残疾人又是社会保障的特殊对象,社会应针对他们的特殊需要提供特殊的有针对性的物质帮助,就业保障、生活保障、教育保障、医疗康复保障、环境及服务保障等五个方面的保障正是适应残疾人的特殊需求而建立的,它的充分实施将会为缩小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的差距起到重要作用。(二)注重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相互配合残疾人生活保障是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基础,应当针对贫困残疾人的特殊性提供必要的额外的补助与津贴。残疾人由于身体残缺,无论是康复支出还是医疗支出都远远高出健全人,还要比常人多支出辅助器具制作及日常生活照料等费用,加之残疾人就业困难,就业质量低,贫困残疾人比贫困健全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更为严峻,全社会的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根本无法弥补残疾人的特殊支出,不能适应贫困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只有通过建立残疾人特殊津贴才能强化对残疾人的特殊补偿。残疾人康复保障是残疾人回归社会的首要条件,残疾人教育保障是残疾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残疾人环境及服务保障是参与社会的基本条件。这几方面的保障协调配合,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满足残疾人的特殊保障需求,缩小残疾人与健全人的差距,逐步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三)加大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力度农村残疾人占我国残疾人的绝大多数,农村残疾人的生存状况若长期得不到改观,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将长期缺失,就谈不上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发展。国家在残疾人社会保障发展中应把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做为重中之重,在社会保障政策上给农村残疾人以适当倾斜,在各地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应优先重点考虑贫困残疾人,与其他健全人相比,农村贫困残疾人生活在一种无助、无奈的生活环境中,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对最低生活保障的需求更为迫切,应该优先予以保障。在中国,由于农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农村残疾人具有双重的弱势性,农村残疾人家庭承受力上的极端脆弱性,以及农村残疾人社会网络资源上的稀缺性,必须成为农村残疾人社会支持体系中的主导力量,更多地为农村残疾人在基本生存条件方面提供制度供给。二、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一)残疾人社会保障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中国是世界上残疾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起步晚且严重滞后,资金投入少,保障项目少,保障水平低,保障覆盖面窄,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保障体系,这使得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供需矛盾非常突出,供需缺口很大。8000多万残疾人在基本生活、就业、康复、教育、参与社会等方面往往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他们在这些方面的状况仍落后于社会平均水平,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在生活水平上的差距在拉大,甚至有相当多的残疾人还难以维持其基本生活。由于残疾人脱贫难,脱贫后又容易返贫,所以,在我国,残疾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比例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另外,残疾人没有住房和住危房的还有100万人;目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还有6070得不到康复服务;在我国1000多万重残者中,除约有100多万是因年老、年幼、或是因战因公负伤致残,享受到国家抚恤或集体的供养、救济外,其余则只能靠家庭、亲属供养、抚养,其家庭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已不堪重负;残疾人的教育程度低,就学率远远低于健全人的就学率,目前还有24万残疾儿童上不了学;残疾人就业率远比健全人就业率低,且非正规就业比重大,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很低。(二)残疾人社会保障状况城乡差距大我国8296万残疾人中有6225万人生活在农村,占残疾人总数的7504。受我国城乡分割、二元社会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严重落后于城市。农村贫困残疾人比重高,绝大多数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省份。相对于城镇而言,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严重缺失,这在西部地区尤为突出。农村成年残疾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仅占101;418的农村残疾人除了残疾同时还患有其他疾病,而仅有23的农村残疾人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有病而不去就医的残疾人中851是因为没有钱;仅有32的残疾人回答乡镇和村里有残疾人康复措施或者康复活动。在全省100万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中,仅有20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在教育保障方面,16岁以下的农村残疾人在学校就读的仅占35。(三)残疾人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对残疾人来说,群体支持和个体支持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才能更好地为他们这一特殊困难的社会阶层提供基本的生存环境,帮助他们减轻来自经济、社会和心理等方面的压力,使他们摆脱贫困,提高生活质量。以占残疾人绝大多数的农村残疾人来看,在目前农村残疾人社会支持体系中,血缘和亲缘关系所提供的个体支持成为农村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中的主要力量,群体支持力量较弱,效果不显著。目前农村残疾人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经济收入太低,其次是生产资料及劳动力的匮乏,还有看病及子女上学的花费太大。我国农村残疾人家庭掌握的社会资源极少,获取财富的机会远远小于健全人家庭,其经济能力往往非常有限,抵御风险的能力脆弱,残疾人家庭往往是当地农村经济条件最差或较差的家庭,家庭支持系统独木难支,很难持久稳定,这也成为我国农村残疾人长期沦为社会底层,其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与健全人的差距越拉越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我国现行残疾人社会保障所存在的种种现实问题,对我国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也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改革和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三、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面临的挑战(一)残疾人社会保障供需矛盾突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目前有8000多万残疾人口,残疾人作为特殊人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同样具有美好生活的需要,但是面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存在严重不足:一是过低的保障水平远不能满足残疾人的生活与保障要求。残疾人由于就业困难,导致收入低,同时对辅助器械、康复服务等方面存在较大需求,但是残疾人社会保障标准低、难以满足需求。二是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的状况不理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象针对的是全体农民,但没有考虑到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出现了医药费实际报销少的现象。(二)残疾人社会保障城乡差距过大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市残疾人社会保障明显优于农村。目前我国70%的残疾人生活在农村,1230万农村残疾人没有摆脱贫困,260万城镇残疾人生活十分困难。截止2015年年底,农村残疾人低保标准是每人每月255元,城市残疾人低保平均标准是每人每月439元。城镇残疾人口中,有275万人享受到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占城镇残疾人口总数的1328%;而农村残疾人口中,有319万人享受到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仅占农村残疾人口总数的512%。由此可见,城乡存在的过大差距,不利于保障困难残疾人的合法权益,阻碍了社会的公平与发展。四、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内容与现状(一)残疾人就业保障据全国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我国16岁以上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约为3060万人,占当时残疾人总数的5925。限于我国的财力物力条件,不可能将所有的残疾人都供养起来,而发挥有部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潜能,帮助他们就业,不仅能使其自食其力,减轻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负担,有利于开发劳动力资源,促使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而且还有助于使残疾人以平等的姿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摆脱贫困。具体包括举办残疾人福利企业、工疗机构、按摩医疗机构和其他福利性企业组织,集中安排残疾人劳动就业;所有机关、团体、企事业组织、城乡经济组织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同时,国家鼓励残疾人自谋职业,并扶持农村残疾人参加各种形式的生产劳动。还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帮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能力。截止十五末期,我国城镇残疾人就业率达80以上,累计就业达4636万人,其中按比例就业1402万人,集中就业1241万人,个体就业1992万人。全国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行政单位达到3166个,农村残疾人就业累计达到18034万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3048个。(二)残疾人生活保障对生活困难的、无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是残疾人社会保障中最基本的内容。据统计,在我国,贫困人口中半数是残疾人。我国对生活困难的残疾人通过临时救济、定期补助、五保供养、扶贫开发等途径给予基本生活保障,尤其是对重度残疾、一户多残等特困残疾人给予了特别扶助,提高他们的保障标准和水平。农村残疾人人口中,有319万人享受到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占农村残疾人口总数的512,1168的农村残疾人领取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救济。另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国扶贫开发累计扶持贫困残疾人1166万人,解决温饱6997万人。(三)残疾人康复保障康复是帮助残疾人恢复和补偿功能,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后,残疾人康复事业蓬勃兴起,国家每年拨专款开始有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抢救性康复工作。主要康复项目有:(1)白内障复明手术;(2)聋哑儿童语言听力训练;(3)肢残矫治手术。此后,我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又扩展到低视力康复、精神病防治康复、智力残疾康复以及社区康复工作、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等。十五期间,我国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使642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全国已建成各级各类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机构19000多个。(四)残疾人教育保障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是残疾人全面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条件。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指出:会员国应保证残疾人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包括使最严重残疾的儿童享受义务教育。残疾人教育包括残疾人基础教育、残疾人特殊教育、残疾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残疾人高等教育。实践证明,无论是对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还是对成年残疾人的职业技术教育,都能极大地提高残疾人的自身综合素质,缩小与健全人的差距,使残疾人能较快地融入社会,增强其生存能力。改革开放后,我国残疾人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五)残疾人环境及服务保障残疾人服务保障是指社会为方便残疾人生活,满足残疾人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残疾人提供的各种无障碍设施、信息交流无障碍服务、各种优先服务和照顾。无障碍设施是残疾人和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城市道路、建筑物和信息无障碍建设的全面推进,为残疾人走出家门、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和公共服务提供了便利,拓展了空间,可以更好地实行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我国的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进展,大中城市的主要道路和商场、医院、宾馆、影剧院、博物馆、机场、车站等公共建筑场所及居民住宅设置和改建了一大批坡道、盲道、扶手、交通音响信号装置等无障碍设施,12个城市开展了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创建活动;不少电视台开办了电视手语新闻栏目,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和电影加配了字幕。社会各界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环境逐渐形成。五、 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必要性(一)残疾人群体基本生活目标的改变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前期,残疾人群体的基本生活目标是能够解决温饱问题,可是在时间推移的过程中,新残疾人观的产生改变了残疾人群体的这一目标,残疾人群体除了满足温饱水平之外,现在他们更多的是对自己的生活质量问题有了一定的要求,希望能够得到和健全人一样平等的机会与各项权利,最重要的是现在残疾人群体中的许多人希望自己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和实现人生价值。(二)残疾人群体的特殊性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可实际上残疾人群体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上述各种身体的不同缺陷会给生活带来不便之外,他们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来自自己内心或是周遭环境的压力会让他们形成困境,比如基础设施不健全、别人的嘲笑或是异样的眼神、自己对自己的埋怨等等都会给残疾人群体带来不便与被边缘化不适感,残疾人群体所遭受的不幸并不仅仅只是所看到的表象。因为这样的特殊性,残疾人群体更加需要的到帮助,而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则能够给残疾人群体提供相对专业的帮助。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兴职业进入中国的时间不算太久,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这一职业仍然不是太过熟悉,因此社工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遭受一些误解,简单来说,社会工作就是一种帮助人与解决社会环境发生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和其他弱势群体。而相比起其他的弱势人群,残疾人群体有其特殊性,正如上文讲述的,残疾人群体所遭受的痛苦和困境往往都是双重的,与此同时,社工在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时候,也需要更加清楚地明白这个群体的特殊性给残疾人社会工作带来的艰巨性,因为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除了有可能被误解,还有残疾人群体本身的特殊性所带来的困难需要克服。(三)助人自助的要求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就已经起步并且不断发展,时至今日,中国残疾人事业在经历了诸多坎坷之后,已经得到全面发展,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残疾人事业这么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其基本特点与基本方法主要是积极推进法制建设。但随着中国残疾人事业的不断发展,促进残疾人的社会化越来越得到重视,发展残疾人事业不能简单的来辅助他们、给他们提供便利,而是应该让他们通过自己来帮助自己,甚至是要让他们成为能够服务社会的人,私以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而这一点恰巧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理念中帮助服务对象自己帮助自己成长的这层含义不谋而合,因此,发展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发展中国残疾人事业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六、 残疾人保障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以残疾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为主题,以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主线,紧紧围绕精准助残、精细惠残、精心扶残,全面深化数字残联建设,奋力打造放心残联、贴心残联、活力残联,建设好普惠型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可持续的残疾人就业创业体系、高质量的残疾人特殊教育体系、精准化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打造活力型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品牌和更便利的残疾人无障碍环境,不断满足残疾人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全市残疾人事业向着现代化迈进,以打头阵、当先锋、作表率的雄心壮志,以自信、发奋、齐心的精神状态,以脚上有土、心中有谱的工作作风坚决扛起省会残联责任,努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现代化新南昌,打造大南昌都市圈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七、 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政策取向探讨(一)残疾人社会保障既贯彻社会保障的基本宗旨残疾人社会保障不仅要满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为残疾人构建抵御各种社会风险的社会安全网,而且还要体现新残疾人观,突出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有利于残疾人实现回归社会,缩小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的差距。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的提出是因为残疾人与健全人存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差异,这些差异导致残疾人的劳动能力下降。同时,由于社会排斥的存在,使残疾人实现就业、接受教育、提高生活水平遇到障碍,与健全人之间产生较大的差距,不仅如此,在经济支出上残疾人还要比一般人多支出医疗、康复、特殊教育、照顾和辅助器具制作等费用,因而残疾人比一般人更需要经济安全的保障,特别需要社会在就业、教育培训、康复、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给予特殊的扶助,这就必然体现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与健全人应有所区别。残疾人有获得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同时,残疾人又是社会保障的特殊对象,社会应针对他们的特殊需要提供特殊的有针对性的物质帮助,就业保障、生活保障、教育保障、医疗康复保障、环境及服务保障等五个方面的保障正是适应残疾人的特殊需求而建立的,它的充分实施将会为缩小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的差距起到重要作用。(二)注重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相互配合残疾人生活保障是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基础,应当针对贫困残疾人的特殊性提供必要的额外的补助与津贴。残疾人由于身体残缺,无论是康复支出还是医疗支出都远远高出健全人,还要比常人多支出辅助器具制作及日常生活照料等费用,加之残疾人就业困难,就业质量低,贫困残疾人比贫困健全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更为严峻,全社会的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根本无法弥补残疾人的特殊支出,不能适应贫困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只有通过建立残疾人特殊津贴才能强化对残疾人的特殊补偿。残疾人康复保障是残疾人回归社会的首要条件,残疾人教育保障是残疾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残疾人环境及服务保障是参与社会的基本条件。这几方面的保障协调配合,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满足残疾人的特殊保障需求,缩小残疾人与健全人的差距,逐步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三)加大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力度农村残疾人占我国残疾人的绝大多数,农村残疾人的生存状况若长期得不到改观,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将长期缺失,就谈不上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发展。国家在残疾人社会保障发展中应把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做为重中之重,在社会保障政策上给农村残疾人以适当倾斜,在各地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应优先重点考虑贫困残疾人,与其他健全人相比,农村贫困残疾人生活在一种无助、无奈的生活环境中,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对最低生活保障的需求更为迫切,应该优先予以保障。在中国,由于农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农村残疾人具有双重的弱势性,农村残疾人家庭承受力上的极端脆弱性,以及农村残疾人社会网络资源上的稀缺性,必须成为农村残疾人社会支持体系中的主导力量,更多地为农村残疾人在基本生存条件方面提供制度供给。八、 营销部门与内部因素企业营销系统指作为营销者的企业整体,微观营销环境包括企业外部所有参与营销活动的利益关系者。但从营销部门的角度看,营销活动能否成功,首先要受企业内部各种因素的直接影响。因此,营销部门在分析企业的外部营销环境前,必须先分析企业的内部因素或内部条件。企业为开展营销活动,必须设立某种形式的营销部门。市场营销部门一般由市场营销副总裁、销售经理、推销人员、广告经理、营销研究与计划以及定价专家等组成。营销部门在制定和实施营销目标与计划时,不仅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力量,而且要争取高层管理,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的理解和支持,调动企业内部各方面的资源,充分运用企业内部环境,力量,使内部优势和劣势与外部机会和威胁相平衡。营销部门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还面对着其他职能部门以及高层管理部门。企业营销部门与财务、采购、制造、研究与开发等部门之间既有多方面的合作,也存在争取资源方面的矛盾。这些部门的业务状况如何,它们与营销部门的合作以及它们之间是否协调发展,对营销决策的制定与实施影响极大。例如,生产部门对各生产要素的配置、生产能力和所需要的人力、物力的合理安排有着重要的决策权,营销计划的实施,必须取得生产部门的充分支持;市场营销调研预测和新产品的开发工作,需要研究与开发部门的配合和参与。高层管理部门由董事会、总经理及其办事机构组成,负责确定企业的任务、目标、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营销部门在高层管理部门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做出营销决策,市场营销目标从属于企业总目标,并为总目标服务的次级目标,营销部门所制定的计划也必须在高层管理部门的批准和推动下实施。九、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一)残疾人社会保障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中国是世界上残疾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起步晚且严重滞后,资金投入少,保障项目少,保障水平低,保障覆盖面窄,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保障体系,这使得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供需矛盾非常突出,供需缺口很大。8000多万残疾人在基本生活、就业、康复、教育、参与社会等方面往往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他们在这些方面的状况仍落后于社会平均水平,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在生活水平上的差距在拉大,甚至有相当多的残疾人还难以维持其基本生活。由于残疾人脱贫难,脱贫后又容易返贫,所以,在我国,残疾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比例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另外,残疾人没有住房和住危房的还有100万人;目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还有6070得不到康复服务;在我国1000多万重残者中,除约有100多万是因年老、年幼、或是因战因公负伤致残,享受到国家抚恤或集体的供养、救济外,其余则只能靠家庭、亲属供养、抚养,其家庭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已不堪重负;残疾人的教育程度低,就学率远远低于健全人的就学率,目前还有24万残疾儿童上不了学;残疾人就业率远比健全人就业率低,且非正规就业比重大,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很低。(二)残疾人社会保障状况城乡差距大我国8296万残疾人中有6225万人生活在农村,占残疾人总数的7504。受我国城乡分割、二元社会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严重落后于城市。农村贫困残疾人比重高,绝大多数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省份。相对于城镇而言,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严重缺失,这在西部地区尤为突出。农村成年残疾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仅占101;418的农村残疾人除了残疾同时还患有其他疾病,而仅有23的农村残疾人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有病而不去就医的残疾人中851是因为没有钱;仅有32的残疾人回答乡镇和村里有残疾人康复措施或者康复活动。在全省100万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中,仅有20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在教育保障方面,16岁以下的农村残疾人在学校就读的仅占35。(三)残疾人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对残疾人来说,群体支持和个体支持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才能更好地为他们这一特殊困难的社会阶层提供基本的生存环境,帮助他们减轻来自经济、社会和心理等方面的压力,使他们摆脱贫困,提高生活质量。以占残疾人绝大多数的农村残疾人来看,在目前农村残疾人社会支持体系中,血缘和亲缘关系所提供的个体支持成为农村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中的主要力量,群体支持力量较弱,效果不显著。目前农村残疾人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经济收入太低,其次是生产资料及劳动力的匮乏,还有看病及子女上学的花费太大。我国农村残疾人家庭掌握的社会资源极少,获取财富的机会远远小于健全人家庭,其经济能力往往非常有限,抵御风险的能力脆弱,残疾人家庭往往是当地农村经济条件最差或较差的家庭,家庭支持系统独木难支,很难持久稳定,这也成为我国农村残疾人长期沦为社会底层,其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与健全人的差距越拉越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我国现行残疾人社会保障所存在的种种现实问题,对我国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也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改革和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十、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面临的挑战(一)残疾人社会保障供需矛盾突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目前有8000多万残疾人口,残疾人作为特殊人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同样具有美好生活的需要,但是面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存在严重不足:一是过低的保障水平远不能满足残疾人的生活与保障要求。残疾人由于就业困难,导致收入低,同时对辅助器械、康复服务等方面存在较大需求,但是残疾人社会保障标准低、难以满足需求。二是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的状况不理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象针对的是全体农民,但没有考虑到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出现了医药费实际报销少的现象。(二)残疾人社会保障城乡差距过大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市残疾人社会保障明显优于农村。目前我国70%的残疾人生活在农村,1230万农村残疾人没有摆脱贫困,260万城镇残疾人生活十分困难。截止2015年年底,农村残疾人低保标准是每人每月255元,城市残疾人低保平均标准是每人每月439元。城镇残疾人口中,有275万人享受到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占城镇残疾人口总数的1328%;而农村残疾人口中,有319万人享受到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仅占农村残疾人口总数的512%。由此可见,城乡存在的过大差距,不利于保障困难残疾人的合法权益,阻碍了社会的公平与发展。十一、 营销信息系统的内涵与作用每个公司都必须为营销经理组织和输送持续的信息流。营销信息系统(MIS)由人员、设备和程序构成。营销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分析、评估和分发,为决策者提供所需的及时和精确的信息。营销信息系统是从了解市场需求情况、接受顾客订货开始,直到产品交付顾客使用,为顾客提供各种服务为止的整个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有关的市场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过程。企业营销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它的基本任务是搜集顾客对产品质量、性能方面的要求,分析市场潜力和竞争对手情况,及时地、准确地提供信息,用于企业营销决策。这些信息应能满足以下要求。(1)目的性。在营销活动产出大于投入的前提下,为营销决策及时提供相关联的必要的信息,尽量减少杂乱无关的信息。(2)及时性。在激烈的竞争中,信息传递的速度越快就越有价值。频率也要适宜,低频率的报告会使管理者难以应付急剧变化的环境,而频率过高又会使管理者面临着处理数不清的大量数据。(3)准确性。要求信息来源可靠,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科学,信息能反映客观实际情况。(4)系统性。营销信息系统是若干具有特定内容的同质信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形成的有序集合。在时间上具有纵向的连续性,是一种连续作业的系统;在空间上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内容全面、完整。(5)广泛性。营销信息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市场活动,是营销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传递的社会信息,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市场营销活动的范围由地方市场扩展为全国性、国际性市场,信息的搜集更是空前广泛。营销信息系统是企业进行营销决策和编制计划的基础,也是监督、调控企业营销活动的依据。一个四通八达的营销信息网络,可把各地区、各行业的营销组织连接成多结构、多层次的统一的大市场。因此,营销信息系统关系到企业营销的顺利开展乃至有效的社会营销系统的形成。一个理想的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应能解决以下问题:(1)它能向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从事其工作所必需的一切信息。(2)它能够对信息进行选择,以便使各级管理人员获得与他们能够且必须采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3)它提供信息的时间限于管理人员能够且应当采取行动的时间。(4)它提供所要求的任何形式的分析、数据与信息。(5)它所提供的信息,一定是最新的并且所提供的信息的形式都是有关管理人员最易了解和消化的。十二、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内容与现状(一)残疾人就业保障据全国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我国16岁以上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约为3060万人,占当时残疾人总数的5925。限于我国的财力物力条件,不可能将所有的残疾人都供养起来,而发挥有部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潜能,帮助他们就业,不仅能使其自食其力,减轻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负担,有利于开发劳动力资源,促使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而且还有助于使残疾人以平等的姿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摆脱贫困。具体包括举办残疾人福利企业、工疗机构、按摩医疗机构和其他福利性企业组织,集中安排残疾人劳动就业;所有机关、团体、企事业组织、城乡经济组织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同时,国家鼓励残疾人自谋职业,并扶持农村残疾人参加各种形式的生产劳动。还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帮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能力。截止十五末期,我国城镇残疾人就业率达80以上,累计就业达4636万人,其中按比例就业1402万人,集中就业1241万人,个体就业1992万人。全国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行政单位达到3166个,农村残疾人就业累计达到18034万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3048个。(二)残疾人生活保障对生活困难的、无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是残疾人社会保障中最基本的内容。据统计,在我国,贫困人口中半数是残疾人。我国对生活困难的残疾人通过临时救济、定期补助、五保供养、扶贫开发等途径给予基本生活保障,尤其是对重度残疾、一户多残等特困残疾人给予了特别扶助,提高他们的保障标准和水平。农村残疾人人口中,有319万人享受到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占农村残疾人口总数的512,1168的农村残疾人领取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救济。另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国扶贫开发累计扶持贫困残疾人1166万人,解决温饱6997万人。(三)残疾人康复保障康复是帮助残疾人恢复和补偿功能,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后,残疾人康复事业蓬勃兴起,国家每年拨专款开始有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抢救性康复工作。主要康复项目有:(1)白内障复明手术;(2)聋哑儿童语言听力训练;(3)肢残矫治手术。此后,我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又扩展到低视力康复、精神病防治康复、智力残疾康复以及社区康复工作、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等。十五期间,我国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使642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全国已建成各级各类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机构19000多个。(四)残疾人教育保障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是残疾人全面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条件。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指出:会员国应保证残疾人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包括使最严重残疾的儿童享受义务教育。残疾人教育包括残疾人基础教育、残疾人特殊教育、残疾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残疾人高等教育。实践证明,无论是对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还是对成年残疾人的职业技术教育,都能极大地提高残疾人的自身综合素质,缩小与健全人的差距,使残疾人能较快地融入社会,增强其生存能力。改革开放后,我国残疾人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五)残疾人环境及服务保障残疾人服务保障是指社会为方便残疾人生活,满足残疾人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残疾人提供的各种无障碍设施、信息交流无障碍服务、各种优先服务和照顾。无障碍设施是残疾人和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城市道路、建筑物和信息无障碍建设的全面推进,为残疾人走出家门、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和公共服务提供了便利,拓展了空间,可以更好地实行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我国的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进展,大中城市的主要道路和商场、医院、宾馆、影剧院、博物馆、机场、车站等公共建筑场所及居民住宅设置和改建了一大批坡道、盲道、扶手、交通音响信号装置等无障碍设施,12个城市开展了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创建活动;不少电视台开办了电视手语新闻栏目,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和电影加配了字幕。社会各界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环境逐渐形成。十三、 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必要性(一)残疾人群体基本生活目标的改变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前期,残疾人群体的基本生活目标是能够解决温饱问题,可是在时间推移的过程中,新残疾人观的产生改变了残疾人群体的这一目标,残疾人群体除了满足温饱水平之外,现在他们更多的是对自己的生活质量问题有了一定的要求,希望能够得到和健全人一样平等的机会与各项权利,最重要的是现在残疾人群体中的许多人希望自己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和实现人生价值。(二)残疾人群体的特殊性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可实际上残疾人群体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上述各种身体的不同缺陷会给生活带来不便之外,他们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来自自己内心或是周遭环境的压力会让他们形成困境,比如基础设施不健全、别人的嘲笑或是异样的眼神、自己对自己的埋怨等等都会给残疾人群体带来不便与被边缘化不适感,残疾人群体所遭受的不幸并不仅仅只是所看到的表象。因为这样的特殊性,残疾人群体更加需要的到帮助,而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则能够给残疾人群体提供相对专业的帮助。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兴职业进入中国的时间不算太久,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这一职业仍然不是太过熟悉,因此社工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遭受一些误解,简单来说,社会工作就是一种帮助人与解决社会环境发生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和其他弱势群体。而相比起其他的弱势人群,残疾人群体有其特殊性,正如上文讲述的,残疾人群体所遭受的痛苦和困境往往都是双重的,与此同时,社工在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时候,也需要更加清楚地明白这个群体的特殊性给残疾人社会工作带来的艰巨性,因为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除了有可能被误解,还有残疾人群体本身的特殊性所带来的困难需要克服。(三)助人自助的要求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就已经起步并且不断发展,时至今日,中国残疾人事业在经历了诸多坎坷之后,已经得到全面发展,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残疾人事业这么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其基本特点与基本方法主要是积极推进法制建设。但随着中国残疾人事业的不断发展,促进残疾人的社会化越来越得到重视,发展残疾人事业不能简单的来辅助他们、给他们提供便利,而是应该让他们通过自己来帮助自己,甚至是要让他们成为能够服务社会的人,私以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而这一点恰巧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理念中帮助服务对象自己帮助自己成长的这层含义不谋而合,因此,发展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发展中国残疾人事业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十四、 品牌组合与品牌族谱品牌组合涉及企业是自营品牌还是借用他人品牌,是采用统一品牌还是分类、分品设计,一个产品上标一个品牌还是一个产品上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牌等品牌策略问题。品牌组合就是为解决这些具体问题而做的努力。如此,品牌组合成为品牌运营中的重要策略。(一)品牌归属策略确定产品应该有品牌以后,就涉及如何抉择品牌归属问题。对此,企业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策略,其一是企业使用属于自己的品牌,这种品牌叫作企业品牌或生产者品牌或自有品牌。其二是他人品牌,他人品牌又可细分为两种:企业将其产品售给中间商,由中间商使用他自己的品牌将产品转卖出去,这种品牌叫作中间商品牌,这是第一种;第二种是贴牌生产,即其他生产者品牌。其三是企业对部分产品使用自己的品牌,而对另一部分产品使用中间商牌或者其他生产者品牌。许多市场信誉较好的中间商(包括百货公司、超级市场、服装商店等)都争相设计并使用自己的品牌。如美国的Sears公司经销的商品的90%0都标有自己的品牌。伴随着2008年以来的经济衰退,再次加速了中间商品牌的发展。沃尔玛一直在中国市场积极开发和推广沃尔玛“自有品牌”,推出“质优价更优”的自有品牌商品,覆盖了食品、家居用品、服装、鞋类等主打品类。自有品牌商品的生产厂家都经过严格的审核和产品检测,确保每件商品都拥有领先同类品牌的优良品质;同时,自有品牌商品均由生产厂家直接生产,节省了中间环节,使售价比同类商品更具竞争力。中间商品牌的出现与发展掀起了新一轮更宽范围的品牌战。营销企业选择生产者品牌或中间商品牌,即品牌归属生产者还是中间商,要全面考虑各相关因素,最关键的因素是生产者和中间商谁在这个产品分销链上居主导地位、拥有更好的市场信誉和拓展市场的潜能。一般来讲,在生产者或制造商的市场信誉良好、企业实力较强、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情况下,宜采用生产者自有品牌;相反,在生产者或制造商资金括据、市场营销薄弱的情况下,应以中间商品牌或其他生产者品牌为主。必须指出,若中间商在某目标市场拥有较好的品牌忠诚度及庞大而完善的销售网络,即使生产者或制造商有自营品牌的能力,也应考虑采用中间商品牌。这是在进占海外市场的实践中常用的品牌策略。(二)品牌统分策略品牌,无论归属于生产者,还是归属于中间商,或者是两者共同拥有品牌使用权,都必须考虑对所有的产品如何命名问题。是大部分或全部产品都使用一个品牌,还是各种产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如何对此进行决策事关品牌运营成败。决策此问题,通常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策略。1、统一品牌统一品牌即是企业所有的产品(包括不同种类的产品)都统一使用一个品牌。例如,飞利浦公司的所有产品(包括音响、电视、灯管、显示器等)都以“PHILIPS”为品牌,佳能公司生产的照相机、传真机、复印机等所有产品都统一使用“Canon”品牌。企业采用统一品牌策略,能够降低新产品宣传费用;可在企业的品牌已赢得良好市场信誉的情况下实现顺利推出新产品的愿望;同时也有助于显示企业实力,塑造企业形象。不过,不可忽视的是,若某一种产品因某种原因(如质量)出现问题,就可能因其他种类产品受牵连而影响全部产品和整个企业的信誉,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然,统一品牌策略也存在着易相互混淆、难以区分产品质量档次等令消费者不便的缺憾。2、个别品牌与多品牌个别品牌是指企业对各种不同的产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而多品牌策略通常是指企业同时为一种产品设计两种或两种以上互相竞争的品牌的做法。多品牌是个别品牌策略实施的结果,个别品牌策略是多品牌策略的一种具体做法或表现形式。企业运用多品牌策略能够避免统一品牌下的负面株连效应;可以在产品分销过程中占有更大的货架空间,进而压缩或挤占了竞争者产品的货架面积,为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奠定了基础;而且,多种不同的品牌代表了不同的产品特色,多品牌可吸引多种不同需求的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还需提及的是,由于多种不同的品牌同时并存必然使企业的促销费用升高且存在自身竞争的风险,所以,在运用多品牌策略时,要注意各品牌市场份额的大小及变化趋势,适时撤销市场占有率过低的品牌,以免造成自身品牌过度竞争。3、分类品牌分类品牌即指企业对所有产品在分类的基础上各类产品使用不同的品牌。如企业可以对自己生产经营的产品分为器具类产品、妇女服装类产品、主要家庭设备类产品,并分别赋予其不同的品牌名称及品牌标志。这实际上是对前两种做法的一种折中。分类品牌可以按产品分类,也可以按市场分类。(三)复合品牌策略复合品牌就是指对同一种产品赋予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牌的做法。多牌共推一品,不仅集中了一品一牌策略的优点,而且还有增加宣传效果等增势作用。复合品牌策略,按照复合在一起的品牌的地位或从属程度来划分,一般可以分为主副品牌策略与品牌联合策略两种。1、主副品牌策略主副品牌策略是指同一产品使用一主一副两个品牌的做法。在主副品牌策略下,用涵盖企业若干产品或全部产品的品牌做主品牌,借其品牌之势;同时,给各个产品设计不同的副品牌(专属于特定产品的品牌),以副品牌来突出不同产品的个性。主副品牌策略兼容了统一品牌策略与个别品牌策略的优点。它既可以像统一品牌策略一样实现优势共享,使企业产品均在主品牌下借势受益;同时,又能达到像个别品牌策略一样比较清晰地界定不同副品牌标定下产品之间的差异性特征,从而避免因个别品牌的失败而给整个品牌带来损失的负面影响。主副品牌策略简直就是对统一品牌策略和个别品牌策略的必要补充。主副品牌策略一般适合于企业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或质量有别的商品,同时还要求拟作为主品牌的品牌应有较高的知名度与较好的市场声誉。产品性质相同或质量一致,那也就无必要设置副品牌;而品牌知名度不高或市场声誉不佳,也无势可借,进而也难以带活副品牌。2、品牌联合策略品牌联合策略是指对同一产品使用不分主次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牌的做法。品牌联合可以使两个抑或更多个品牌有效地协作、联盟,相互借势,来提高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与接受程度。品牌联合所产生的传播效应是“整体远远大于单体”。可以说,品牌联合的扩散效应比单独品牌要大得多。依照联合品牌的隶属关系,品牌联合策略又可大致分为“自有品牌联合并用”与“自有品牌与他人品牌联合并用”两种做法。必须说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