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资料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93835407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6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初中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初中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资料专题一 深入认识酸、碱和盐 归纳整理 酸、碱、盐是初中化学中三种极其重要的物质,学习时必须从其宏观组成、微观构成、物质分类、溶液的导电性、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等方面做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为理解和掌握其化学性质和用途打下坚实的基础。 1.酸 组成的共同点:酸中都含有氢元素和酸根,但学习中需要注意: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H2O,CH4以及盐类物质中的NaHSO4等,它们虽然含有氢元素,但并不属于酸;含有酸根的化合物也不一定是酸,如盐类物质。酸分子溶解于水时,能离解产生自由移动的H+和酸根离子,酸的水溶液能导电。要牢记:酸指的是溶于水时离解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这也正是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根本原因。 酸的分类:根据酸的组成和性质可将酸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如H2SO4、HNO3等属于含氧酸,HCl、H2S等属于无氧酸;挥发性酸和不易挥发的酸,如HCl、HNO3等属于挥发性酸,H2SO4、H3PO4等属于不易挥发的酸;稳定性酸和易分解的酸,如H2SO4、H3PO4等酸不易分解,H2CO3等酸易发生分解。 酸溶液的pH:酸溶液的pH7,且pH越大,碱性越强。 3.盐 组成特点: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但需要注意的是,盐溶解于水时离解产生的阳离子不一定全都是金属离子,而产生的阴离子也不一定全部是酸根离子。 盐的分类:根据含有相同金属离子进行分类:钠盐、钾盐、钙盐等;根据含有相同的酸根离子;盐酸盐、硫酸盐、硝酸盐、碳酸盐等。 问题探究 问题1某食品防腐剂是一种酸的钠盐,其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为:C:58.33%,H:3.47%,O:22.2%,Na:16.0%。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至少为 A.144 B.72 C.36 D.54 分析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若该钠盐的酸根用X表示且化合价为n,则其化学式为NanX,其中n的最小值为1,根据此值可求出该盐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最小值:23/16.0%=144 答案A 问题2酸、碱、盐三种化合物中: 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 、可能含有氢元素的是 ; 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 、可能含有氧元素的是 ; 可能含有两种元素、 一定不可能含有两种元素。 1 分析解决该问题可把有关概念作为思维的“原点”,把“化抽象为具体”作为分析的一种方法。以问题为例:根据酸和碱的概念发现其中无一例不含有氢元素;通过在熟悉的物质中寻找含有与不含有氢元素的盐,便可知道盐中是否一定含有氢元素。 答案酸和碱 盐 碱 酸和盐 酸和盐 碱 问题3混盐一般是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如:CaCl。漂白粉中有一种混盐CaOCl2。请将该混盐改写成如CaCl的形式,其化学式表示为 。该混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分析CaOCl2中钙元素化合价为+2,氧元素化合价为2,钙、氧两种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其中氯元素定有正、负两种化合价且分别为+1、1。依据CaCl的化学式可知其中含有Ca2+、NO3、Cl,则CaOCl2中含有Ca2+、ClO、Cl。 答案CaCl +1、1 问题4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某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H2O、H+、SO42-)能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通过下图I、II、III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1)你提出的假设是 。 (2)通过实验I可以证明 。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验和,在中应该加入 。 (4)探究结果为 。你认为除实验和所用试剂 外,还能够溶解氧化铜的一种常见物质是 。 分析此题应用对比实验确定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H2O、H+、SO42-)能使氧化铜溶解,对比实验就是控制变量实验。本实验涉及H2O、H+、SO42-三个变量,实验I通过控制H+、SO42-不出现,能得出H2O不能使氧化铜溶解的结论;由于II中同时出现了H2O、H+、SO42-三个变量,因此实验III中一定要控制H+不出现但SO42出现-或SO42-不出现而H+出现。 答案(1)溶液中的H+使CuO溶解 (2)H20不能使CuO溶解 (3)盐酸(或硫酸钠溶液) (4)溶液中的H+可以使CuO溶解,H20、SO42-不能使CuO溶解 稀硝酸(或盐酸) 解后反思: 学以致用 一、选择题 1.酸和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氢元素 B.氧元素 C.氮元素 D.金属元素 2.有关酸、碱、盐、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和碱一定含有氢元素 B.盐和氧化物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C.碱和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D.酸和盐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碱、盐中都含有原子团 B. 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色的物质一定属于碱 C.盐溶解于水时离解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金属离子 D.碱溶解于水时离解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4.在a.单质、b.氧化物、c.酸、d.碱等四类物质中,经一步反应可以生成盐的是 A.只有abc B.只有cde C.只有abd D.abcd 5.将Ag的烧碱溶液与Bg的硫酸铜溶液充分混合,将反应所得的混合物过滤,得蓝色沉淀物和无色滤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2 A.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 B.滤液的pH一定等于7 C.滤液的质量一定小于g D.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只可能为一种 6.某盐中所含有的元素2种,其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且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 关于该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能含有NO3 B.一定不含有Cl C.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只含有三种元素 二、填空题 7.理性推测是化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C是正盐,已知:A+nB =C +H2O ,n为化学计量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当n=1时,B是一种常见的酸,其相对分子质量是98,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则B的化学式为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经推测A的化学式为 。 当n=2时,请各列举出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若A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若A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 8.某课外兴趣小组,确立了“酸碱中和生成的正盐溶液的性质”作为研究课题,在研究中他们发现,正盐虽然不能电离出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但是其溶液却不一定呈中性,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为什么呢?盐溶液的酸碱性与什么有关呢?由“组成、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观点出发,他们又进一步从组成特征上去找原因, 发现正盐溶液的酸碱性与对应的酸和碱的强弱有关。他们将实验结果统计如下: 酸 HCl H2SO4 H2CO3 H3PO4 HNO3 HCl 碱 相应的正盐 溶液的pH 7 7 7 7 7 7 7 7 7 1.0 2.2 1.2 3.9 HNO3 Cu(OH)2 Fe(OH)3 请你根据上表归纳出正盐溶液的酸碱性与对应酸、碱的强弱关系: 强酸和强9 碱生成的正盐溶液呈中性;强碱与弱酸生成的正盐溶液呈碱性;强酸与弱碱生成的正盐溶液呈酸性 。 根据他们的发现,请你判断硝酸钠、硝酸铁、硫酸铜、氯化钾、磷酸钠、碳酸钾六种溶液的酸碱性,其中溶液呈酸性的是 、呈碱性的是 、呈中性的是 。 16、酸碱反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关系。 由于人的胃里有_,因此胃液分泌过多会引起胃病,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 物可缓解病痛。其治疗的化学原理为_。 做馒头发酵面团时,会产生乳酸等有机酸,蒸馒头前需加进适量的纯碱或小苏打等 碱性物质,它们相互作用产生了_气体,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若加入的碱性物质过多,可向面团或蒸锅中滴加少许含_的酸性调味料,否则蒸出的馒头会变涩,颜色发黄。 未成熟的水果大多具有涩味,这是因为水果里含有鞣酸。脱涩的方法之一是:先用 少量的水将生石灰化成石灰乳,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_,然后把它用清水稀释,取上层清夜,浸泡水果5至6天即可除去涩味。 人被昆虫叮咬后皮肤红肿起 A B C D 物质 肥皂水 食醋 牙膏 食盐水 泡 ,这是由于昆虫在皮肤内注入了 10 3 9 7 少量甲酸所致。把少许右表所列的生 pH 活常用品_或_涂在被咬的皮肤上,痛痒便会消失。 请你再举出一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利用酸碱的例子_。 17、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小刚叫来小军和小红,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 可能是NaOH; 可能是Na2CO3; 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由此小刚认为白色粉末是Na2CO3。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_。 小军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认为白色粉末是NaOH。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_。 小红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BaCl2试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_。为了验证猜想,小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BaCl2试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过滤。你认为她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是_ _ _ _;在小红所做的实验中,若把BaCl2溶液换成Ba2溶液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_。 18、A为含三种元素的钠盐,C为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白色不溶物,请填空: A 无色溶液D H2O C B 高温 A 、B 、C 。 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理由是 。 10 D还可能含有溶质是 。 一、选择题 1、B 2、B 3、D 4、D 5、C 6、D 7、A 8、A 9、D 10、A 11、 12、A 13、C 二、填空题 14、5,3,1 15、 强酸和强碱生成的正盐溶液呈中性;强碱与弱酸生成的正盐溶液呈碱性;强酸与弱碱生成的正盐溶液呈酸性。Fe(NO3)3、CuSO4;K2CO3、Na3PO4;NaNO3、 KCl 。 16、胃酸,3HCl + Al(OH)3 =AlCl3 + 3H2O CO2,CH3COOH 、CaO + H2O =Ca(OH)2 A ,B 略 。17、不正确,两者混合物也可 不正确,碳酸钠也呈碱性碳酸钠,向滤液中滴酚酞试液。不可,生成氢氧化钠,影响对氢氧化钠的确定。18、Na2CO3 , CaO,CaCO3 NaOH CaO +H2O= Ca(OH)2 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Na2CO3或Ca(OH)2 11 专题三 常见物质的鉴别方法 归纳整理 物质及重要离子的鉴别是化学知识在一个较高层次的巩固和应用,是学科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平台,是化学学科重要且独特的考试形式。重要物质及离子的鉴别是经久不衰的考查热点,其考查形式的不断变化又是其亮点所在。 1.重要物质的鉴别 被鉴别的物质:涉及到物质的类属:气体、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涉及到物质的体系:同类物质的鉴别;不同类物质的鉴别;同一体系中不同物质的鉴别;不同体系中不同物质的鉴别。 考查形式:围绕试剂的考查:根据物质的特性和特有的反应通过自选试剂、指定试剂或不加其它试剂来鉴别物质,要求达到反应灵敏、现象明显、操作简便、结论可靠的效果,前两者又涉及用一种试剂或一组试剂鉴别数种物质,常以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围绕实验操作的考查:要求将试样的采集、试剂的加入、现象的观察与描述、结论的表述等过程加以阐述。围绕评价的考查:要求从试剂正确、步骤合理、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等角度评价鉴别方案或结论等,常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答题要领:关键是对所给物质的一般性质及特殊性质、某些物质间能否发生反应以及反应是否有特殊现象等有所了解,并应用到解题的过程中。 2.重要离子的鉴别 被鉴离子:阳离子H+、Ag+、Ca2+、Ba2+、Cu2+、Fe3+等;阴离子:Cl-、OH-、CO32-、SO42-等。 考查形式:判断离子共存;确定离子的组合方法;确定物质的组成;对鉴别方案或结论的评价等。 问题探究 问题1有如下试剂:pH试纸酚酞溶液稀HClNa2CO3溶液石蕊试液。其中能将水、稀硫酸、澄清石灰水三种无色液体一次性鉴别开来的是 。 分析 此题属于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其解题思路为:一般根据溶液的酸碱性、溶解性、阴阳离子的不同特征选择试剂。从溶液的酸碱性来看,三种被鉴溶液分别显中性、酸性、碱性,用pH试纸或石蕊试液能将它们鉴别开来;从溶液的组成来看,稀硫酸中含有H+,澄清石灰水中含有Ca2+,若向其中分别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的现象依次是出现气泡、生成白色沉淀。 答案 问题2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各种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Na2CO3、H2SO4、HCl、KNO3 B.CuSO4、KOH、NaCl、NaOH C.Na2SO4、Na2CO3、BaCl2、HNO3 D.NaNO3、MgCl2、KCl、Ba(OH)2 分析 此题属于不外加试剂鉴别多种物质,其解题思路有两种:“一看”通过观察将被鉴物中颜色特殊的甲物质首先鉴别出来、“二反应”将被鉴别出来的甲物质作试剂并将其加入到其余物质中,将有特征反应现象的乙物质鉴别出来,再将乙物质作为试剂并将其加入到其余物质中,将有特征反应现象的丙物质鉴别出来,依次类推。“两两混合、统计现象”将被鉴物质通过两两混合,将其中的反应现象作统计,若被鉴物质产生不同的现象,则可通过此方法加以鉴别。 相互反应是通过两两混合得以实现的。A组物质通过两两混合,Na2CO3两次产生气体可被鉴别,而H2SO4、HCl均产生一次气体,因现象相同无法鉴别;B组物质通过观察有一 12 溶液呈蓝色为CuSO4,将CuSO4作为试剂加入到其它溶液中,因KOH、NaOH均产生蓝色沉淀无法鉴别。按照上述原理可对C、D两组物质作同样的分析。 答案 C 问题3某校实验室在搬迁时,不慎把三瓶无色溶液的标签损坏了,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盐酸、BaCl2溶液和Na2C03溶液。甲、乙、丙三位学生各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都取得了成功。 已知:Na2C03溶液显碱性,BaCl2溶液呈中性。 (1)请你写出下表中三位学生所用试剂的名称: 鉴别溶液 盐 酸 BaCl2溶液 鉴别方法 甲:一种指示剂 乙:一种酸溶液 试剂名称 Na2C03溶液 丙:一种钾的正盐溶液 (2)丁学生认为不用任何试剂即可鉴别,请你简要叙述他的鉴别过程(一种方法即可): 。 分析鉴别不同物质一定要分析被鉴物在组成和性质上的差异,要以出现不同现象为最终目的,确定所用试剂和实验方法。盐酸显酸性,Na2C03溶液显碱性,BaCl2溶液呈中性,若用酸碱指示剂加以鉴别,只能使用紫色的石蕊试液;由于BaCl2溶液含Ba2+,Na2C03溶液中含有CO32-,若用酸来鉴别,可用稀硫酸;若用一种钾的正盐溶液来鉴别,可用K2C03溶液。在不用任何试剂的前提下,可将三种被鉴溶液两两混合,根据现象的不同即可鉴别。 答案甲:紫色的石蕊试液;乙:稀硫酸;丙:K2C03溶液。 分别取三种物质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并作两两混合,产生沉淀的为BaCl2溶液,产生气泡的为Na2C03溶液,无现象的为盐酸。 学以致用 一、选择题 1.若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无色气体区别开来,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分别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中 B.分别通人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 C.将带火星的小木条分别插入到两瓶气体中 D.分别通人蒸馏水中 2.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或区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向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证明该物质是碳酸盐 B.鉴别氧气和空气两瓶气体时,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燃烧更旺的为氧气 C.鉴别铁粉和石墨粉时,分别加入稀盐酸,若有气体放出,则证明为铁粉 D.某化肥与碱共热,若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为铵态氮肥 3.鉴别三瓶无色溶液:H2SO4、CaCl2、NaCl可选用试剂 A.AgNO3溶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酚酞试液 D.Na2CO3溶液 4.为了鉴别室温下饱和石灰水和蒸馏水,现提供下列方法 ( ) 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用嘴尝; 滴加FeCl3溶液; 加热观察。其中可行的是 A. B. C. D. 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无法一一鉴别的是 A.NaOH HCl CuSO4 MgSO4 B.KNO3 HCl CaCl2 NaOH 13 C.Na2CO3 K2SO4 BaCl2 HCl D.NH4NO3 H2SO4 NaOH MgCl2 6.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完全正确的是 需鉴别物质 方法1 方法2 A.硫酸铵和碳酸钙 加水溶解 加熟石灰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闻气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食盐水和蒸馏水 测pH 蒸发结晶 D.真黄金和假黄金 看颜色 灼烧 7.现有甲、乙、丙、丁4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稀硝酸、烧碱、澄清的石灰水中的一种,通过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可以将它们一一鉴别。其中所加试剂X可能是 A.稀H2SO4 B.Cu(NO3)2溶液 C.Na2CO3溶液 D.紫色的石蕊试液 二、简答题 8.某瓶盐溶液标鉴已被腐蚀,只知其可能是NaCl溶液、也可能是Na2CO3溶液。请你对这瓶溶液进行鉴定,以确定是NaCl溶液,还是Na2CO3溶液。 鉴定该溶液可用两种不同类别的试剂 、 。 简述其中一种鉴定方法。 9.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稀盐酸和氯化钠。某兴趣小组设计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区分它们。请回答有关问题: 化学方法 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下,按表中方法一填写。所选试剂须属不同物质类别。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所选试剂 锌 判断方法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锌粒反应,有气体产生的原样品是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的是氯化钠溶液。 物理方法 同学小王仅使用了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 。 14 10.某工地的仓库里有三包标签已磨损的白色粉末,分别是生石灰、熟石灰和碳酸钙粉末。请你设计一个简便的方法进行鉴别,并完成该实验报告。 操作步骤 现象与结论 酸钙、氯化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某学生的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 步骤1:取A、B、C、D四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四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2 mL,振荡后静置。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只有盛放A的试管中液体呈蓝色,其他均呈无色。 步骤2:继续向盛放B、C、D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只有D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他均无明显变化。 步骤3:将步骤2盛放B和C的试管中固体滤出后,向滤液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 请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1中“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与该学生预测的“只有一支试管中有固体存在,其他试管中均为澄清溶液”的现象不同,其原因可能是 。 步骤3中,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请选择下列或中的一个问题回答: 四种白色粉末均已一一鉴别出来,分别是 。 四种白色粉末只能部分被鉴别出来,分别是 ;对尚未鉴别出来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进行确定,并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1.D 2.A 3.D 4.C 5.B 6.A 7.C 8.酚酞试液、石蕊试液、稀HCl、Ca(OH)2溶液、BaCl2溶液等 只要答案合理 9.(1)方法二 氧化铜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氧化铜粉末反应,氧化铜溶解并能得蓝色溶液的原样品是盐酸,氧化铜不溶解的是氯化钠溶液。 实验现象及结论 11.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已知它们可能是硫酸铜、碳 15 方法三 碳酸钠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碳酸钠反应,有气体产生的原样品是盐酸,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溶液。 (或氢氧化铜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氢氧化铜反应,氢氧化铜溶解并能得蓝色溶液的原样品是盐酸,氢氧化铜不溶解的是氯化钠溶液等。) (2)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玻璃棒上有固体留下的是氯化钠溶液,没有的是盐酸。(或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是盐酸,无气味的是氯化钠溶液。) 10. 操作步骤 方法一:分别取少量粉末(或样品)于容器中,加入适量水,搅拌、静置。再分别取另外两种粉末的上清液,通过饮料管向液体中吹气 方法二:分别取少量粉末(或样品)于容器中,加入适量白醋或盐酸。 另取另外两种粉末少许(或样品)于容器中,加入适量水,搅拌、静置。 现象与结论 反应剧烈且伴有大量热量放出的是生石灰,无放热现象的是熟石灰和碳酸钙粉末。 吹气后混合液无变化的的是碳酸钙粉末,混合液变浑浊的是熟石灰。 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钙粉末,无气泡产生的是熟石灰和生石灰。 加入水后反应剧烈且伴有大量热量放出的是生石灰,无放热现象的是熟石灰。 11.解法1:取用固体过多 B的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沉淀,C的试管中出现少量白色沉淀 A是CuSO4 B是K2SO4 C是KCl D是CaCO3 解法2:取用固体过多 两支试管中均出现白色沉淀 A是CuSO4 D是CaCO3 实验操作 1.取少量B、C的粉末分别放入两支洁净的观察 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 16 实验现象及结论 两支试管中均为无色澄清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的原物质是K2SO4;仍是澄清溶液的原物质是KCl 试管中,分别加入足量水,充分振荡后, 专题四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 归纳整理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一一分开。分离完成后各组分要保持原有的物质组成和状态。除杂和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某组分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而得到纯物质。在提纯物质的过程中除了选择合适的试剂外,还应选择适宜的杂质,以便于同被提纯物进行分离。 现将有关要点归纳如下: 1、应注意几个“不” 不能“玉石俱焚”。即试剂一般与杂质反应,不与要保留的物质反应。但特殊情况下,所加试剂需要和保留物质反应,但最终要转化成需要保留的物质。如除去FeCl3溶液中的NaCl,可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加适量稀盐酸。 “不增”、“不减”。即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要保留的物质。 不污染环境。即要求所选用的除杂方法,不能产生可污染环境的物质。 不能“旧貌变新颜”。即除杂结束前,要恢复保留物质的原有状态。 2、除杂方法的几个优化原则 若同时有多种方法能除去杂质,要选择那些简单易行、除杂彻底的方法。 应尽量选择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增加保留物质的方法,即“一举两得”。 先考虑物理方法,再用化学方法。 拓展延伸 一、气体的净化与干燥 1、气体净化的几种方法 吸收法:用吸收剂将杂质气体吸收除去。如,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可先用浓NaOH溶液吸收CO2,再用浓硫酸等干燥剂除去水蒸气。 常见气体吸收剂见下表: 吸收剂 吸收的气体杂质 吸收剂 吸收的气体杂质 水 可溶性气体:HCl、NH3等 NaOH固体 CO2、HCl、H20 H2O 无水CuSO4 碱石灰 CO2、HCl、H20 O2 灼热的铜网 NaOH溶液 CO2、HCl H20 灼热的CuO H2、CO 浓硫酸 转化法: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气体转化为所要得到的气体。如,除去CO2中的少量CO, 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CuO,CO + CuOCu + CO2。 2、气体的干燥 气体的干燥是通过干燥剂来实现的,选择干燥要根据气体的性质,一般原则是:酸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碱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干燥装置由干燥剂状态决定。 常见的干燥剂 干燥剂 名称或化学式 酸碱性 浓H2SO4 固体NaOH 生石灰 酸性 碱性 干燥 装置 状态 液态 固态 可干燥气体 不可干燥气体 H2、N2、O2、CO2、NH3 A HCl、CH4、CO等 H2、O2、N2、CH4、CO2、SO2、HCl B或C CO、NH3等 17 无水CaCl 中性 固态 除NH3外所有气体 NH3 B或C 常用干燥装置如下: 注意:选择吸收装置时,要注意进、出气体导管的连接方法,若用“洗气瓶”,要注意“长进短出”,若用干燥管要注意“大进小出”。先除去气体中含有的其他杂质,干燥除去水蒸气的操作放在最后。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主要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或原理 举例 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粗盐的提纯 过滤法 可溶性固体与不溶性固体混合物的物分离 理分离溶质与溶剂 从含有HCl的NaCl溶液蒸发 结方除去易挥发的杂质 中分离出固体NaCl 晶法 法 降低温度 可溶性固体溶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分离NaCl与KNO3的混合化大小不同 物 续表 方法 化气法 沉淀法 适用范围或原理 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而除去 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 举例 除Na2SO4中Na2CO3,可加适量稀H2SO4:Na2CO3+ H2SO4Na2SO4+ CO2+ H2O 除去NaCl中的Na2SO4,可加适量的BaCl2:Na2SO4+ BaCl2=BaSO4+2NaCl 除Fe SO4中的Cu SO4,可加过量的铁粉,再过滤:CuSO4+Fe=Cu+Fe SO4 除C粉中的CuO粉,可加适量稀硫酸,再过滤:CuO+ H2SO4=CuSO4+ H2O 除CaO中的CaCO3可加热:高温CaCO3CaO+ CO2 除CO2中的CO,可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CO+CuOCu+CO2 化置换法 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而除去 学方溶解法 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而除去 法 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加热法 杂质除去 转化法 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主要成分 当然,实际分离与提纯还会有一些其他方法,在实际解题时要因题而解,也可以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几种方法。 问题探究 问题1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