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的四大健康观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367032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帝内经》中的四大健康观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黄帝内经》中的四大健康观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帝内经中的四大健康观黄帝内经中的四大健康观 天人合一的健康观 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是指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宇宙之中,一切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医学以为:人体有自己的生命活动规律,与自然界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不论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还是四时天气、昼夜晨昏,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重要影响。例如:自然界的四时天气变化就能直截影响到人的情感、气血、脏腑以及疾病的产生。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中医养生学以为人类必需把握和了解四时天气变化规律和不同自然环境的特点,顺应自然,维持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才能养生防病。 形神合一的健康观 中医学“形神合一”理论来自黄帝内经,这种理论始终都是建立在客观生理结构的基础上。首先从生命起源来看,是形俱而神生,即以为先有生命、形体,然后才有心理活动的产生。形神合一观以为:神是形的主宰,形是神的物质基础,两者既对立又统一。其中,形是指躯体、身体,神是指思想、思维。中医学提出“形神合一”乃是强调形与神的紧密联系。只有当人的身体与精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即形与神俱、形神合一,才能维持与促进健康。有研究表明: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病症与情绪焦急、心态不平衡有着紧密的关系,开朗的性格、平和的心态是健康长寿的根本所在,这与中医的“形神合一”观不谋而合。 $FDPageBreak 正气为本的健康观 中医学中的正气是相对邪气而言的,是指人体的性能活动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及康复能力。中医以为疾病发生和早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机体正气虚衰。正气充足则人体阴阳协调、气血充盈、脏腑功能正常,能反抗外邪,免于生病。正气不足则邪气轻易损害人体,机体功能失调,产生疾病。当邪气侵袭时,若邪气弱不足以与人体正气相抗衡时,则邪气被正气驱逐、消灭或临时埋伏在体内,均不会发病;只有当邪气较重而能同正气抗争以引起较强的反应时,人体才出现证候(症状、体征等),即为发病。 阴平阳秘的健康观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分别代表一定属性的物质和功能,如人体内的气为阳,血为阴,兴奋为阳,抑郁为阴。“平”是正常的意思,“秘”是固守、固密的意思。“阴平阳秘”表示阴阳既各自处于正常状态,也具有相互协调、配合关系。“阴平阳秘”作为人的健康态,表现在生命活动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上,如酸碱平衡、血糖平衡、代谢平衡等。此外,“阴平阳秘”还表现在人体活动的一种有序稳态上,这类似于科学所指的“内稳态”。“内稳态”是指人体在生理上维持平衡状态的倾向,如人体的体温、血压、血液内的酸碱度、血糖浓度等均为“内稳态”所调控,如果我们的身体达到这种稳态的话那就是健康的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