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第二单元习作《20年后回故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93556550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上第二单元习作《20年后回故乡》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五上第二单元习作《20年后回故乡》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五上第二单元习作《20年后回故乡》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后回故乡年后回故乡 回乡偶书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笑问客从何处来。期待的家“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牵挂的家“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离别的家“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无奈的想家“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寂寞的想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喜悦的回家“即从巴峡穿巫峡,便向襄阳向洛阳。”美满幸福家“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v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v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v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v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v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v江南几度梅花开,人在天涯鬓斑白。本组课文本组课文,写的都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你长大以写的都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你长大以后后,或许会离开家乡或许会离开家乡,想象一下想象一下,当某天你回到阔别已当某天你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久的家乡,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以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写一篇习作。尽情发挥为内容写一篇习作。尽情发挥你的想象你的想象,可以写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地方引起可以写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回忆了你的回忆,可以写与亲人或同学见面的情景可以写与亲人或同学见面的情景,也可以也可以写写你想写的其他内容。回忆一下课文中作者表达感情的方你想写的其他内容。回忆一下课文中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法,并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并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习作习作主题:年后回故乡主题:年后回故乡内容:内容:、家乡的变化。家乡的变化。、回忆童年的趣事。回忆童年的趣事。、与亲人或同学见面时的情景。与亲人或同学见面时的情景。、年前丰盛的晚餐年前丰盛的晚餐?现代家常菜现代家常菜二十年后吃年前的居民住宅年前的居民住宅?二十年后住二十年后住现代住宅现代住宅年前的街道年前的街道?现代街道现代街道二十年后的街道二十年后的街道新老照片对比新老照片对比提问:大家对二十年后的什么最感兴趣?提问:大家对二十年后的什么最感兴趣?1、从自己、从自己熟悉熟悉的地方想起:如,自己母校的的地方想起:如,自己母校的设施有哪些改进,再添些什么更能满足大家的设施有哪些改进,再添些什么更能满足大家的需要需要2、从自己、从自己碰到的不方便地方碰到的不方便地方想起想起:因路面不平因路面不平而摔倒而摔倒3、从自己、从自己喜欢的方面喜欢的方面想起:比如,你喜欢广想起:比如,你喜欢广场,希望广场有哪些改进场,希望广场有哪些改进4、食品、电视、汽车、交通工具、食品、电视、汽车、交通工具二十年后的我?二十年后的我?二十年前的我1、与同学见面的场景、与同学见面的场景2、与亲人见面的场景、与亲人见面的场景想一想:见面时想一想:见面时,你发现些什么?你发现些什么?哪些地方面会变?会说些什么?哪些地方面会变?会说些什么?写作方法:写作方法:、抓重点抓重点:确定确定有代表性的景物(人物)有代表性的景物(人物)作为重点写作为重点写。其他景物(人物)可以用其他景物(人物)可以用一两句话概括性介绍一两句话概括性介绍。2、要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要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1、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借事抒情 、融写景叙事为一体融写景叙事为一体 1、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2、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冲到远方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冲到远方。3、我曾经随着采茶女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上山摘过茶叶,我我喜欢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喜欢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菌。(回忆儿时的往事)(回忆儿时的往事)秋思秋思写的是诗人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写的是诗人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无无奈信短情长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无法尽诉。借事抒发感情借事抒发感情 长相思长相思写的是戍边打仗的南方将士写的是戍边打仗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在北方的风声雪声里思念家乡风声雪声里思念家乡,难以入睡。难以入睡。融写景叙事为一体融写景叙事为一体 泊船瓜洲泊船瓜洲写的是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写的是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故乡不知何时能回到故乡.借景抒情借景抒情 一条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终年潺潺潺地环绕潺地环绕着村庄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几棵垂柳,那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婀娜的舞姿,是那,是那么美么美,那么自然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画着粼粼的波粼粼的波纹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出悦耳的声音。(景色的描写)(景色的描写)想象家乡的学校想象家乡的学校v 吃过饭后想去看看母校了。我走出房门口叫了一声“飞毯快来!”,飞毯一会儿就来了,我对它说“到母校去”,飞毯迅速把我送到了母校,到了母校我不禁叫出声来。这是原来那个简陋、狼籍、灰蒙蒙的学校吗?现在已经成了花园了,四处是花草树木,教学楼座落在花草丛中,在这种环境中学习,谁会不认真呢?教室里每一个同学都有一台电脑,老师通过电脑网络给同学们讲课、布置作业、改作业;同学通过电脑网络听课、写作业,交作业。而操场呢?你一定想不到他建在学校的地下,地下操场里面有太阳能灯,同学们在这里锻炼、娱乐、玩耍,既舒适又安全。想象家乡的公园想象家乡的公园v 我来到农民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喷泉。喷泉喷出的水花足有两三米高,几个喷点环绕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水洞。喷泉中心有一座假山,“山”上有座凉亭,一个“路人”正顺着小路走上去,它好象也是被此情景所吸引,想坐在凉亭上细细观赏。喷泉周围是一排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支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看到这些景色,我不禁想起了以前和伙伴们嬉戏的场景,真是太有趣了!想象家乡的房屋想象家乡的房屋v 二十年后的家乡都是许多漂亮别墅,每座别墅都是用塑料和铝合金属混合制造而成,坚固得很。而且每座别墅都是用太阳能来发电的。别墅里的一切物品都装有一个感应器,感应器是通过每个人的思维来运行的,楼梯运行时就会变成一架电梯。别墅里的中央地方有一个按钮,只要手指按一下,就能把一整座别墅变成一个胶囊那么小,能把它放进口袋里,方便随身带。门是用一种特殊的材料制造而成,只要说出地方的名称就能马上送你去到那儿。玻璃有特殊功能,能看到你想看到的美丽风景,而且还能隔离噪音,既方便又实用。写作注意事项写作注意事项v养成列提纲的习惯 构思写作思路,选择文章重点,详略分配得当;v注意语句通顺,符合逻辑,内容不能夸大其词,注意想象要合理,20年后的事我们可都看得到,不要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v文章中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让文章生动起来;v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v写完文章后自己多读几遍,改正错别字,对文章中的不足进行修改。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提纲v题目题目 二十年后的家乡v开头开头 交代二十年后回家乡v想象一一 具体描写家乡的建筑v想象二二 具体描写家乡的公园v想象三三 具体描写家乡的学校v想象四四 具体描写家乡的v结尾结尾 总结全文、呼应开头v二十年后的家乡二十年后的家乡 (开头)“故乡的山,故乡的云”一首故乡,勾起了我在家乡的那一段美好的回忆。周末,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我一踏上了离别20多年的故乡的土地,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觉顿时涌上我的心头。这一尘不染的土地,葱郁的树木,清新的空气,将我长途旅行的疲劳消除了,浑身充满了活力。环顾四周,除了正南方向有一块小空地以外,其余的地方都长满了小树。树下面零零碎碎地盛开着五色的野花,长着黄色的野菌。一条小河带着远古的情致静静地在这片树丛中穿梭着,成群的小鱼在河水中或嬉戏着,或上窜下跳地寻找着食物。我来到农民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喷泉。喷泉喷出的水花足有两三米高,几个喷点环绕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水洞。喷泉中心有一座假山,“山”上有座凉亭,一个“路人”正顺着小路走上去,它好象也是被此情景所吸引,想坐在凉亭上细细观赏。喷泉周围是一排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支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看到这些景色,我不禁想起了以前和伙伴们嬉戏的场景,真是太有趣了!天近黄昏时我来到了母校。走进校园,望见以前校园尘土飞扬的操场变成同学们的娱乐场所。两排绿树成阴,像两支强壮的队伍在听从命令。在学校的东南角有一棵古老的榕树,是从以前的学校时留传下来的,榕树旁边还有许多的小草和同学们的欢笑陪伴着它,另它不会觉得孤独。同学们有的在那里跳绳,有的在那里玩游戏,有的在那里聊天,同学们累了的时候还可以在草地上休息、睡觉。让同学们的下课十分钟是多姿多彩的。走到小花园时,我也不免想起,上小学时,常常与同学们在操场上打打闹闹。(结尾)“故乡的山,故乡的人”我仿佛又听到了那首美丽的歌曲,只是它听起来不在那么陌生,因为我现在还站在家乡的土地上,还欣赏着家乡的美景,我爱我的故乡!v(1)你认为这篇文章哪些地方想象的好?说说你的理解?v(2)范文中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二十年后的校园的?找出文章的过渡句,思考过渡句的巧妙。v(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请谈一谈你的启发和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