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项目招商引资报告(范文参考)

上传人:泓*** 文档编号:192380114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X 页数:175 大小:15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能减排项目招商引资报告(范文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75页
节能减排项目招商引资报告(范文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75页
节能减排项目招商引资报告(范文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咨询/节能减排项目招商引资报告报告说明节能减排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5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5二、 项目承办单位5三、 项目建设选址5四、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5五、 资金筹措方案6六、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6七、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7八、 项目综合评价7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7第二章 发展规划9一、 公司发展规划9二、 保障措施15第三章 市场营销和行业分析17一、 碳达峰发展现状17二、 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研究内容18三、 实施碳达峰的基本原则19四、 碳达峰实施带来的挑战20五、 碳达峰未来发展趋势21六、 实施碳达峰的主要目标23七、 碳达峰发展现状24八、 品牌资产的构成与特征25九、 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研究内容34十、 体验营销的特征35十一、 实施碳达峰的基本原则37十二、 碳达峰实施带来的挑战38十三、 碳达峰未来发展趋势39十四、 营销调研的含义和作用41十五、 实施碳达峰的主要目标42十六、 绿色营销的兴起和实施43十七、 年度计划控制47十八、 价值链49第四章 企业文化55一、 企业文化的完善与创新55二、 品牌文化的塑造56三、 企业先进文化的体现者66四、 培养名牌员工72五、 企业文化的分类与模式78六、 企业文化管理的基本功能与基本价值88七、 培养现代企业价值观97八、 企业文化管理规划的制定101九、 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104第五章 经营战略分析115一、 企业品牌战略的典型类型115二、 营销组合战略的类型115三、 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战略119四、 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122五、 企业竞争战略的构成要素(优势的创建)123六、 企业品牌战略的管理方法125七、 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126第六章 SWOT分析129一、 优势分析(S)129二、 劣势分析(W)131三、 机会分析(O)131四、 威胁分析(T)132第七章 经济效益138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38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3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39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40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4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42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43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45三、 偿债能力分析146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47第八章 投资方案149一、 建设投资估算149建设投资估算表150二、 建设期利息150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51三、 流动资金152流动资金估算表152四、 项目总投资153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53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5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54第九章 财务管理156一、 存货成本156二、 分析与考核157三、 营运资金的特点158四、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类型及评价160五、 资本结构163六、 应收款项的管理政策169第一章 项目概况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节能减排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技术改造项目二、 项目承办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二)项目联系人孟xx三、 项目建设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四、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146.8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777.4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6.48%;建设期利息21.8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70%;流动资金1347.5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2.82%。(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777.46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331.9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04.58万元,预备费40.98万元。五、 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3146.84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893.10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六、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1、营业收入(SP):132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10159.25万元。3、净利润(NP):2228.37万元。(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1、全部投资回收期(Pt):3.46年。2、财务内部收益率:56.20%。3、财务净现值:7399.45万元。七、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八、 项目综合评价本项目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来源广泛,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潜力巨大;本项目产品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成本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三废排放少,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本项目场地及周边环境经考察适合本项目建设;项目产品畅销,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3146.841.1建设投资万元1777.461.1.1工程费用万元1331.901.1.2其他费用万元404.581.1.3预备费万元40.981.2建设期利息万元21.881.3流动资金万元1347.502资金筹措万元3146.842.1自筹资金万元2253.742.2银行贷款万元893.103营业收入万元132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10159.255利润总额万元2971.166净利润万元2228.377所得税万元742.798增值税万元579.879税金及附加万元69.5910纳税总额万元1392.2511盈亏平衡点万元4176.46产值12回收期年3.4613内部收益率56.20%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7399.45所得税后第二章 发展规划一、 公司发展规划(一)发展计划1、发展战略作为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正在转变发展思路,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公司顺应产业的发展趋势,以“科技、创新”为经营理念,以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产品升级和节能环保为重点,致力于构造技术密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品质优良、持续发展的新型企业,推进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经营目标目前,行业正在从粗放式扩张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公司将进一步扩大高端产品的生产能力,抓住市场机遇,提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注重技术创新,提升公司科技研发能力;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开发应用节能减排染整技术,保持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按照公司治理准则的要求规范公司运行,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益,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行业的标杆企业。(二)具体发展计划1、市场开拓计划公司将在巩固现有市场基础上,根据下游行业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特点,以新技术新产品为支撑,加快市场开拓步伐。主要计划如下:(1)密切跟踪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建立市场、技术、生产多部门联动机制,提高公司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 (2)进一步完善市场营销网络,加强销售队伍建设,优化以营销人员为中心的销售责任制,激发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加强品牌建设,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途径,扩大公司知名度,增加客户及市场对迎丰品牌的认同感; (4)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市场,推进省内外市场的均衡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占有率。2、技术开发计划公司的技术开发工作将重点围绕提升产品品质、节能环保、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展开。公司将在现有专利、商标等相关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将技术研发成果整理并进行相应的专利申请,通过对公司无形资产的保护,切实做好知识产权的维护。为保证上述技术开发计划的顺利实施,公司将加大科研投入,强化研发队伍素质,创新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积极参加行业标准的制定,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开发能力。3、人力资源发展计划培育、拥有一支有事业心、有创造力的人才队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人才对公司发展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显现。为此,公司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培育优秀技术人才、管理人才;(2)加强与高校间的校企人才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开展技术合作和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3)加强对基层员工的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和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能力,有效提高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4)积极探索员工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4、企业并购计划公司将抓住行业整合机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现有的综合竞争优势,整合有价值的市场资源,推进收购、兼并、控股或参股同行业具有一定互补优势的公司,实现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5、筹融资计划目前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新生产线建设、技术改造、科技开发、人才引进、市场拓展等方面均需较大的资金投入。公司将根据经营发展计划和需要,综合考虑融资成本、资产结构、资金使用时间等多种因素,采取多元化的筹资方式,满足不同时期的资金需求,推动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利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为公司的长远发展筹措资金。(三)面临困难公司资产规模将进一步增长,业务将不断发展和扩大,但在战略规划、营销策略、组织设计、资源配置,特别是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同时,公司今后发展中,需要大量的管理、营销、技术等方面的人才,也使公司面临较大的人才培养、引进和合理使用的压力。公司必须尽快提高各方面的应对能力,才能保持持续发展,实现各项业务发展目标。1、资金不足发展计划的实施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目前公司融资手段较为单一,所需资金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融资成本较高,还本付息压力较大,难以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能否借助资本市场,将成为公司发展计划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如果不能顺利募集到足够的资金,公司的发展计划将难以如期实现。2、人才紧缺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在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生产经营管理方面,高级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相对缺乏,将影响公司进一步提高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因此,能否尽快引进、培养这方面人才将对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公司未来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四)采用的方式、方法或途径建立多渠道融资体系,实现公司经营发展目标公司拟建立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改变融资渠道单一依赖银行贷款的现状,为公司未来重大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筹集所需资金,确保公司经营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加强与商业银行的联系,构建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及时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缓解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压力。1、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高层次人才,应对经营规模快速提升面临的挑战公司现有人员在数量、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将不能完全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求,公司需加快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确保高素质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以及营销人才满足公司发展需要。为此,公司拟采取下列措施:1、加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通过建立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公平有序的职业晋升机制,吸引优秀的技术、营销、管理人才加入公司,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2、进一步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员工激励与约束机制,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企业文化,强化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保持公司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积极性;3、加强年轻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增强公司人才队伍的深度和厚度,形成完整有序的人才梯队,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2、以市场需求为驱动,提高公司竞争能力公司将以市场为导向,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密切跟踪印染行业政策及最新发展动向,推动科技创新和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开拓高端市场,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容,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最终实现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二、 保障措施(一)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扶持资金,鼓励各类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产业发展,形成多元化的投入保障机制。适应产业发展管理服务的需要,加大对产业发展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二)创新管理机制完善产业管理机制,研究建立产业监管队伍,将产业化发展目标层层分解,纳入产业目标考核,形成年初下达任务、年中进行推动、年末实施考核的管理机制。对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关表彰和奖励,推动各方形成工作合力,切实将产业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三)强化知识产权加强产业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支持企业发展名牌产品和创品牌活动,进一步加强对产业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的扶持力度。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规,研究制定适合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政策。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产业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积极开展应对知识产权侵权、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的研究。(四)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部门职能,积极推进行业领域事项改革,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五)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产业发展。(六)加强宣传培训,提升各方意识积极宣传政策措施,加大组织相关部门监管人员的培训力度,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与宣传作用,通过推广成功示范经验,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区域产业发展水平。第三章 市场营销和行业分析一、 碳达峰发展现状从2020年底以来,我国多次在重要场合和政策文件中提及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是指在2030年之前,我国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随后不断下降;碳中和是指在2060年之前,我国的碳排放量和吸收量可以正负抵消,达到相对意义上的零排放。科学研究表明,过量的碳排放会导致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我国碳排放量情况从建国初7858万吨到改革开放146亿吨,呈缓慢增长。进入2000年以后,快速增长,到2019年根据数据显示我国二碳排放量已达到1017亿吨。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我国经济快速恢复,碳排放量增长008%,达10251亿吨。现阶段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减排压力大。19世纪前,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基本全部来源于英国,但是在20世纪下半叶,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增加。根据气候观察(ClimateWatch)研究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3643亿吨,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966亿吨,占全球排放量的265%,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较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存在一定的减排空间。同时,大部分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出现碳达峰,中国和印度仍呈现增长趋势,因此相比其他国家实现碳中和的减排压力将更大。二、 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研究内容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简称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相关科学研究的支撑与指导。现有研究虽从多方面对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一依赖于社会经济系统化发展的命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但研究庞杂而分散,使人难以把握其中主线和重点。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不同国家已经给出了各具特色的行动方案与纲领,无论选择何种实践路径,都需要科学思想、科学数据和科学评估作为支撑与指导。双碳目标不仅对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生产发展、技术研发提出了新挑战,也对统筹管理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的魏一鸣等研究人员从管理科学视角总结了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的五大关键科学问题:识别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的内在机理与关键现实条件,构建面向碳中和的经济转型模式;明确双碳目标的内在关联与关键影响因素,支撑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优化设计;探索碳中和目标下区域协作与环境协同治理机制,开展面向碳中和的区域协同路径优化研究;厘清碳管理市场机制减排机理,支撑减排市场机制设计;建立面向碳中和的国家气候治理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碳中和管理思想体系。在保障机制方面,一是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智库平台,支持多学科交叉融合。建议通过组建包含经济、社会、能源、地理、气象、生态、环境、健康等研究方向的跨领域、跨学科智库平台,形成结构合理的交叉学科技术创新团队,增强从事碳达峰与碳中和研究的科技力量。二是要加强气候变化经济学基础研究。建议组建跨学科团队,推动设立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或科学中心),以碳达峰与碳中和重大战略任务为导向,以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为核心,开发气候经济数据库和知识库。三、 实施碳达峰的基本原则系统谋划、稳妥有序。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贯穿产业链供应链全过程和各环节的流程再造与模式创新,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加快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在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基础上,稳妥有序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节约优先、分类施策。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耗和碳排放,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从源头和入口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促进各地区、各行业梯次有序达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加强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的系统性和协同性,推动各地区、各行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聚焦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力争率先实现碳达峰。技术创新、数字赋能。聚焦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完善支持科技创新及其转化应用的体制机制,推动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和产业迭代升级,全方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发展。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绿色化,以信息技术加快驱动工业低碳转型。政策引领、市场主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企业活力,持续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的工业低碳发展推进机制。四、 碳达峰实施带来的挑战(一)对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当前中国煤炭和石油消费量较高,从能源供应系统到能源消费行业、相应的重大基础设施,需在2060年前完全实现脱碳化改造升级,存在巨大挑战。双碳目标下,高能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将成为能源消费强度控制的着眼点之一,以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地区,将面临主体性产业替换的严重冲击;钢铁、有色、化工、水泥等高耗能产业为主导的区域也将面临同样的挑战。(二)对技术创新高要求带来的挑战中国还处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CCUS技术链条发展应用水平不一致,对低碳技术、零碳技术、负碳技术等技术创新的需求逐渐增大。如何在清洁能源运输优化、存储等技术上实现突破,碳捕集技术如何实现有效应用、升级并逐渐趋于成熟等,均是双碳目标下面临的巨大挑战。(三)对区域财政可持续带来的挑战地方财政对采矿业,电力行业,建筑业等依赖程度较高。双碳战略的实施将不可避免对相关区域的主导产业产能造成巨大冲击,进而导致经济效益下降和产能过剩,给当地财政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相当的冲击。(四)对区域金融体系带来的挑战能源和经济低碳转型,将不可避免导致高碳排放的资产价值下跌,引致资产搁浅、高碳资产泡沫破灭、高碳产业和企业消失,贷款、债券违约和投资损失风险上升,进而成为区域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稳定的风险源。五、 碳达峰未来发展趋势(一)六大领域发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1、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体系清洁低碳发展,稳步推进水电发展,安全发展核电,加快光伏和风电发展,加快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完善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推动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推动能源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加快提升能源产业链智能化水平。2、产业结构转型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优化存量产能,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推动钢铁、石化、化工等传统高耗能行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3、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严格控制能耗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建立健全用能预算等管理制度,推动能源资源高效配置、高效利用。继续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着力提升新基建能效水平。4、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更大力度推进节能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加快推进规模化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发展,推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在节能、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融合。5、增加生态碳汇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不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增强草原、绿地、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二)生态将作为重要辅助领域助力碳中和生态是三大主要的辅助领域,如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将通过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加大对碳减排投融资活动支持;财政部表示将研究碳减排相关税收问题;科技部将加大碳减排科技攻关;生态环境部将建立碳排放交易基金,规范统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三)能源消费端需要做出更大贡献实现碳中和目标,不仅是能源企业的事情,也需要消费端的技术突破。工业、建筑、交通等传统高碳排行业是额外减排贡献的重点潜在来源,仅供给端的清洁化发展无法直接实现净零碳排放,必须配合消费端通过低碳技术脱碳。六、 实施碳达峰的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工艺、产品普遍应用,数字化、智能化助推绿色制造水平快速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到2025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7%,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20%,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氧化碳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为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绿色低碳产业成为重要支柱,主要工业产品单位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下降,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成效显著。确保全省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2030年前达到峰值,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纺织和造纸等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力争率先达峰。七、 碳达峰发展现状从2020年底以来,我国多次在重要场合和政策文件中提及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是指在2030年之前,我国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随后不断下降;碳中和是指在2060年之前,我国的碳排放量和吸收量可以正负抵消,达到相对意义上的零排放。科学研究表明,过量的碳排放会导致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我国碳排放量情况从建国初7858万吨到改革开放146亿吨,呈缓慢增长。进入2000年以后,快速增长,到2019年根据数据显示我国二碳排放量已达到1017亿吨。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我国经济快速恢复,碳排放量增长008%,达10251亿吨。现阶段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减排压力大。19世纪前,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基本全部来源于英国,但是在20世纪下半叶,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增加。根据气候观察(ClimateWatch)研究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3643亿吨,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966亿吨,占全球排放量的265%,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较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存在一定的减排空间。同时,大部分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出现碳达峰,中国和印度仍呈现增长趋势,因此相比其他国家实现碳中和的减排压力将更大。八、 品牌资产的构成与特征品牌能给企业带来财富。同样的产品贴上不同的品牌标签,就可以卖出不同的价格,其市场占有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这是人所共知的,如OEM就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这种由品牌带来的超值利益是品牌的价值体现,是由品牌这种特殊的资产生成的。称品牌是特殊资产,不仅是因为它无形,而且还因为它的真实价值并未在企业财务状况表中反映出来。(一)品牌资产的一般认知1、阿克的品牌资产释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营销战略学教授戴维阿克认为(1991),“品牌资产是与品牌、品牌名称和标志相联系的,能够增加或减少企业所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价值和顾客价值的一系列品牌资产与负债”,并且品牌资产“可以分为五类:品牌忠诚度、品牌知名度、品质认知度、除品质认知度之外的品牌联想和品牌资产的其他专有权一专利权、商标、渠道关系等”。2、凯勒的品牌资产解读美国达特茅斯大学营销学教授凯文莱恩,凯勒认为(1998),“品牌资产代表了一种产品的附加值,这种附加值来源于以往对此品牌的营销投资”;“以顾客为本的品牌资产就是由于顾客对品牌的认识而引起的对该品牌营销的不同反应”,包括“不同的效应、品牌的认同和顾客对营销的反应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后又明确为(2008),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是“顾客品牌知识所导致的对营销活动的差异化反应”。“当顾客对品牌有较高的认知和熟悉度,并在记忆中形成了强有力的、偏好的、独特的品牌联想时,就会产生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创建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时,在顾客记忆中建立品牌认知和建立积极的品牌形象(即强有力的、偏好的和独特的品牌联想),这两者是举足轻重且密不可分的”。亦即,品牌资产包括品牌认知和品牌形象两方面。其中,“品牌认知是由品牌再认(是指消费者通过品牌暗示确认之前见过该品牌的能力)和品牌回忆(是指在给出品类、购买或使用情境作为暗示的条件下,消费者在记忆中找出该品牌的能力)构成的”,而“积极的品牌形象是通过营销活动将强有力的、偏好的、独特的联想与记忆中的品牌联系起来而建立的”。3、我国学者的品牌资产认知符国群教授提出了“商标资产”的概念。1998年在其商标资产研究中指出,“商标资产作为顾客与商标之间长期关系的反映,它是由商标知名度、商标的品质形象(或者消费者对商标的品质感知)、商标联想、商标忠诚、附着于商标之上的其他权利型资产五个方面构成”。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品牌资产作为一种通过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附加利益来体现的、超过商品或服务本身利益以外的价值,它是品牌知名度、品牌忠诚、品牌联想、品牌的品质形象和附着在品牌上的其他资产等项内容的集成反映。总之,品牌资产是一种超过商品或服务本身利益以外的价值。它通过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附加利益来体现其价值,并与某一特定的品牌紧密联系着。若某种品牌给消费者提供的超过商品或服务本身以外的附加利益越多,则该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就越大,从而品牌资产价值也就越高。如果该品牌的名称或标志发生变更,则附着在该品牌上的财产也将部分或全部丧失。品牌给企业带来的附加利益,最终源于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也可以说,品牌资产是企业与顾客关系的反映,而且是长期动态关系的反映。(二)品牌资产的构成1、品牌知名度品牌知名度就是指品牌为消费者所知晓的程度,故也称品牌知晓度。对某一个特定的品牌来说,品牌知名度或知晓度反映了消费者总体中有多少或多大比例的消费者知晓它。可见,品牌知名度反映的是品牌的影响范围或品牌的影响广度。(1)品牌知名度有益于提高品牌影响力,也有益于抑制竞争品牌知名度。对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产生好感,源于品牌宣传,也源于消费者的自我暗示。对知名度较高的品牌,消费者常常感觉或暗示自己“有这么大的宣传力度,其实力不凡,品牌及产品定然不错”“这个品牌广为传诵,又有那么多人在使用其产品,应该或值得信赖”,因熟悉而放心。可见,品牌知名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选择。品牌知名度不仅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选择,而且还会抑制竞争品牌知名度的提高。这是因为,一方面,人脑对信息的吸纳能力是有限的,有较大选择性的能够形成长时记忆的信息更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人脑在吸纳信息的过程中,对同种信息而言,还有先入为主的特性。(2)品牌知名度通过品牌再识率和品牌回忆率来衡量。品牌知名度是通过富有成效的宣传来提升的,而品牌知名度或知晓度就可以用品牌再识率和品牌回忆率来衡量。前者反映的是消费者总体中知悉该品牌的数量及其比例;而后者则反映消费者总体有多少或多大比例的消费者在只提示产品领域的情况下就能够回忆起该品牌。2、品牌忠诚度品牌忠诚度作为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偏爱程度的衡量指标,它反映了对该品牌的信任和依赖程度。一般来说,忠诚度越高的品牌,顾客对其重复购买行为发生的次数越多。品牌忠诚的价值具体表现在这样几方面:其一是降低营销费用。如果消费者对某品牌持有偏好,形成了品牌忠诚,有较高的信任度和依赖性,进而经常购买该品牌产品,就会使品牌拥有者节省广告等促销费用。其二是易于吸引消费者,扩大市场规模。品牌忠诚度高,表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得到了顾客的认可;顾客的连续重复性购买也是一种富有诱导性的示范;口碑甚佳又使老顾客成了义务宣传员。而这些都是消费者群体扩大的重要而又十分有效的条件。3、品牌联想对品牌而言,不同的品牌会使消费者在脑海中产生不同的联想,进而形成不同的品牌印象。不难想象,提及“麦当劳”,消费者可能就会想起:汉堡、薯条、麦当劳叔叔、洁净的店铺这种品牌联想所形成的对品牌的印象最终将成为消费者选择品牌的重要依据。因此,品牌联想成为品牌资产的构成要素。品牌,通常会使人们联想到产品特征、消费者构成、消费者利益、竞争对手等,其联想内容因品牌不同而各异。消费者通过对不同品牌产生不同的联想,使品牌间的差异得以显露。广告宣传等传播品牌的主要目的就是试图使消费者“产生联想产生差别化认知产生好感产生购买欲望”。同时,由于绝大部分联想会想到消费者利益或与此关联,而这又是消费者购买与放弃购买的依据或缘由。所以,品牌联想能提供消费者选购的理由。此外,品牌联想的资产价值还表现在它能揭示品牌扩展的依据、能够创造有利于品牌为消费者所接受的正面态度与感觉。4、品牌的品质形象品牌的品质形象是指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总体质量感受或在品质上的整体印象。不言而喻,品牌品质形象相当程度地影响品牌的市场声誉,进而影响品牌或产品的获利能力。(1)品牌的品质形象不同于产品的实际质量。品牌的品质形象以品牌标定下的产品的实际质量为基础,但两者又并非完全等同。一方面,品牌的品质形象依赖于该品牌标定下的产品的功能、特点、耐用性、产品外观和销售服务能力等影响产品质量的各有关因素;另一方面,品牌品质形象作为消费者对品牌在质量上的整体感知,它并非必然与产品的实际质量不可分割。(2)品牌的品质形象是企业实实在在努力的结果。品牌品质形象形成的过程中,企业是主角。正是通过企业积极主动的营销努力,使得企业的品牌相关信息触及到了消费者的心灵,并存留在消费者的头脑里、记忆中。也可以说,品牌的品质形象的形成反映了企业在品质方面所做的承诺以及企业为兑现这种承诺所做的各种努力。5、附着在品牌上的其他资产作为品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被称之为附着在品牌之上的其他资产是指那些与品牌密切相关的、对品牌的增值能力有重大影响的、不易准确归类的特殊资产,一般包括专利、专有技术、分销渠道等。例如,可口可乐公司津津乐道的令其感到自豪的“7X”配方即是一种专有技术,是一种品牌资产。正是“7X”配方及对其神秘化的宣传,使“可口可乐”品牌具有了无可比拟的价值。最后还需说明,上述品牌资产的五个方面,具体到某一个特定的品牌时,并非是均衡的。如,有的品牌知名度很高,但在消费者心目中产生的联想却不一定十分理想;有的品,牌虽能激起一种独特的或美好的联想,但其品质形象可能并不尽如人意,等等。对品牌的优势和劣势做到心中有数是品牌有效运营的重要依据。(三)品牌资产的一般特征品牌资产作为企业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以下5个基本特征。(1)品牌资产具有无形性。品牌资产与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不同,它不能使人凭借眼(看)手(摸)等人们的感官直接感受到它的存在及大小。所以,品牌资产是一种特殊,的资产,是一种无形资产。有形资产通常是通过市场交换的方式取得其所有权,而品牌资产则一般需经由品牌所有者申请注册转化成商标,由注册机关依照法定程序确立其法律意,义的所有权;当然,品牌资产也可以直接通过交换获得所有权。(2)品牌资产难以准确计量。一方面,品牌资产构成的特殊性决定了的品牌资产难以准确计量。我们知道,品牌反映的是一种企业与顾客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深度与广度通常需通过品牌知名度、品牌联想、品牌忠诚和品牌品质形象等多方面予以透视,而且品牌资产的这些组成部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彼此交错而难以截然分开的。另一方面,反映品牌资产价值的品牌获利性(品牌未来获利能力)受许多不易计量因素的影响,如品牌在消费者中的影响力、品牌投资强度、品牌策略、产品市场容量、产品所处行业及其结构、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等。这也增添了准确计量品牌资产的难度。(3)品牌资产在利用中增值。就一般有形资产而言,其投资与利用往往是泾渭分明,存在着明显的界限,投资即会增加资产存量,利用就会减少资产存量,而品牌资产则不同。品牌资产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投资与利用常常是交织在一起、难以截然分开的。品牌资产的利用并不必然是品牌资产减少的过程,而且,如果品牌管理利用得当,品牌资产,非但不会因利用而减少,反而会在合理利用中增值。(4)品牌资产具有波动性。从品牌资产构成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品牌知名度的提高,还是品牌忠诚度的增强,抑或品牌品质形象的改善,都不可能一跳而就,而是营销企业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尽管品牌资产是企业以往投入的沉淀与结晶,但这并不表明品牌资产只增不减。事实上,企业品牌决策的失误、竞争者品牌运营的成功,都有可能使企业品牌资产发生波动,甚至是大幅度下降,或者快速增长。(5)品牌资产是营销绩效的主要衡量指标。品牌资产是企业不断进行营销投入或营销活动的结果,每一种营销投入或营销活动都或多或少地会对品牌资产存量的增减变化产生影响。正因如此,分散的单一的营销手段难以保证品牌资产获得增值,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并使之有机协调与配合。像奔驰、可口可乐、SONY等品牌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与品牌运营者拥有丰富的营销经验和娴熟的营销技巧是密不可分的。如此说来,品牌资产的大小是各种营销技术营销手段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营销的总体水平。品牌资产是营销绩效的主要衡量指标。九、 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研究内容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简称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相关科学研究的支撑与指导。现有研究虽从多方面对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一依赖于社会经济系统化发展的命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但研究庞杂而分散,使人难以把握其中主线和重点。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不同国家已经给出了各具特色的行动方案与纲领,无论选择何种实践路径,都需要科学思想、科学数据和科学评估作为支撑与指导。双碳目标不仅对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生产发展、技术研发提出了新挑战,也对统筹管理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的魏一鸣等研究人员从管理科学视角总结了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的五大关键科学问题:识别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的内在机理与关键现实条件,构建面向碳中和的经济转型模式;明确双碳目标的内在关联与关键影响因素,支撑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优化设计;探索碳中和目标下区域协作与环境协同治理机制,开展面向碳中和的区域协同路径优化研究;厘清碳管理市场机制减排机理,支撑减排市场机制设计;建立面向碳中和的国家气候治理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碳中和管理思想体系。在保障机制方面,一是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智库平台,支持多学科交叉融合。建议通过组建包含经济、社会、能源、地理、气象、生态、环境、健康等研究方向的跨领域、跨学科智库平台,形成结构合理的交叉学科技术创新团队,增强从事碳达峰与碳中和研究的科技力量。二是要加强气候变化经济学基础研究。建议组建跨学科团队,推动设立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或科学中心),以碳达峰与碳中和重大战略任务为导向,以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为核心,开发气候经济数据库和知识库。十、 体验营销的特征1、顾客参与在体验营销中,顾客是企业的“客人”,也是体验活动的“主人”,体验营销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引导顾客主动参与体验活动,使其融入你设定的情景当中,透过顾客的表面特征去挖掘、发现其心底真正的需求,甚至是一种朦胧的、自己都说不清楚的、等待别人来唤醒的需求,发现它、唤醒它,消费者就自然愿意和你产生互动。在企业与顾客的互动中,顾客的感知效果便是体验营销的效果。顾客参与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体验的效果。例如在采摘体验中,积极的参与者会获得比较丰富的体验。2、体验需求体验式营销感觉直观,形象生动,极易聚集人流、鼓舞人心,促使消费者即时做出购买决定,具有立竿见影的促销效果。但是体验营销的基本思想仍然是“顾客至上”,强调消费者消费时是理性与感性兼具,企业不仅要从理性的角度开展营销活动,而且要考虑顾客情感的需要,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全面满足顾客的需求。首先要了解在体验经济中,消费需求已出现多方面的变化:从消费结构看,情感需要的比重相对物质需要的比重增加;从消费的内容看,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需求日益增多;从价值目标看,消费者日益关注产品使用时所产生的感受,并且日益关注环境保护等公益问题。在营销设计中,不仅要想到你能创造什么,更要想到顾客想要什么,力求提供能更好地满足顾客的体验诉求的产品和服务。3、个性特征个性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在体验营销中,由于个性的差异性,精神追求个性化,并且每个人对同一刺激所产生的体验不尽相同,而体验又是个人所有的独一无二的感受,无法复制。因此,与传统的营销活动中,强调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要满足消费者大众化的需求有所不同,企业应加强与顾客的沟通,发掘其内心的渴望,从顾客体验的角度,在营销活动的设计中,体现较强的个性特征,在大众化的基础上增加独特、另类,独具一格,别开生面,满足追求个性、讲究独特品位的顾客的需求。十一、 实施碳达峰的基本原则系统谋划、稳妥有序。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贯穿产业链供应链全过程和各环节的流程再造与模式创新,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加快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在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基础上,稳妥有序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节约优先、分类施策。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耗和碳排放,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从源头和入口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促进各地区、各行业梯次有序达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加强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的系统性和协同性,推动各地区、各行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聚焦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力争率先实现碳达峰。技术创新、数字赋能。聚焦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完善支持科技创新及其转化应用的体制机制,推动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和产业迭代升级,全方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发展。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绿色化,以信息技术加快驱动工业低碳转型。政策引领、市场主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企业活力,持续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的工业低碳发展推进机制。十二、 碳达峰实施带来的挑战(一)对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当前中国煤炭和石油消费量较高,从能源供应系统到能源消费行业、相应的重大基础设施,需在2060年前完全实现脱碳化改造升级,存在巨大挑战。双碳目标下,高能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将成为能源消费强度控制的着眼点之一,以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地区,将面临主体性产业替换的严重冲击;钢铁、有色、化工、水泥等高耗能产业为主导的区域也将面临同样的挑战。(二)对技术创新高要求带来的挑战中国还处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CCUS技术链条发展应用水平不一致,对低碳技术、零碳技术、负碳技术等技术创新的需求逐渐增大。如何在清洁能源运输优化、存储等技术上实现突破,碳捕集技术如何实现有效应用、升级并逐渐趋于成熟等,均是双碳目标下面临的巨大挑战。(三)对区域财政可持续带来的挑战地方财政对采矿业,电力行业,建筑业等依赖程度较高。双碳战略的实施将不可避免对相关区域的主导产业产能造成巨大冲击,进而导致经济效益下降和产能过剩,给当地财政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相当的冲击。(四)对区域金融体系带来的挑战能源和经济低碳转型,将不可避免导致高碳排放的资产价值下跌,引致资产搁浅、高碳资产泡沫破灭、高碳产业和企业消失,贷款、债券违约和投资损失风险上升,进而成为区域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稳定的风险源。十三、 碳达峰未来发展趋势(一)六大领域发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1、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体系清洁低碳发展,稳步推进水电发展,安全发展核电,加快光伏和风电发展,加快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完善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推动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推动能源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加快提升能源产业链智能化水平。2、产业结构转型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优化存量产能,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推动钢铁、石化、化工等传统高耗能行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3、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严格控制能耗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建立健全用能预算等管理制度,推动能源资源高效配置、高效利用。继续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着力提升新基建能效水平。4、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更大力度推进节能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加快推进规模化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发展,推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在节能、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融合。5、增加生态碳汇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不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增强草原、绿地、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二)生态将作为重要辅助领域助力碳中和生态是三大主要的辅助领域,如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将通过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加大对碳减排投融资活动支持;财政部表示将研究碳减排相关税收问题;科技部将加大碳减排科技攻关;生态环境部将建立碳排放交易基金,规范统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三)能源消费端需要做出更大贡献实现碳中和目标,不仅是能源企业的事情,也需要消费端的技术突破。工业、建筑、交通等传统高碳排行业是额外减排贡献的重点潜在来源,仅供给端的清洁化发展无法直接实现净零碳排放,必须配合消费端通过低碳技术脱碳。十四、 营销调研的含义和作用(一)市场营销调研的含义市场营销调研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有关市场营销方面的信息,获得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供营销管理人员了解营销环境,发现机会与问题,从而作为市场预测和营销决策的依据。菲利普科特勒认为:营销调研是通过信息将消费者、顾客和大众与营销人员相互连接的过程。(二)市场营销调研的作用市场营销调研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其作用十分重要。1、有利于制定科学的营销规划。营销调研可以帮助营销者评估市场潜力和市场份额,根据市场需求及其变化、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消费者意见与购买行为以及营销环境的基本特征,从而科学地制定和调整企业营销规划。2、有利于优化营销组合企业根据营销调研的结果,度量定价、产品、分销和促销行为的效果,分析研究产品的生命周期,开发新产品,制定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营销策略组合。如根据消费者对现有产品的接受程度,以及对产品及包装的偏好,改进现有产品,开发新用途,研究新产品的创意、开发和设计;测量消费者对产品价格变动的反应,分析竞争者的价格策略,确定合适的定价;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加强促销活动、广告宣传和售后服务,增进产品知名度和顾客满意度;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节约储运费用,降低销售成本,提高竞争力。3、有利于开拓新的市场通过市场调研,企业可发现消费者尚未满足的需求,测量市场上现有产品及营销策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从而不断开拓新的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和改变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给企业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企业可据以确定和调整发展方向。十五、 实施碳达峰的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工艺、产品普遍应用,数字化、智能化助推绿色制造水平快速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到2025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7%,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20%,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氧化碳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为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绿色低碳产业成为重要支柱,主要工业产品单位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下降,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成效显著。确保全省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2030年前达到峰值,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纺织和造纸等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力争率先达峰。十六、 绿色营销的兴起和实施(一)绿色营销的兴起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人类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毁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大自然的报复促使人类猛醒,绿色需求便逐步由潜在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的满足,转向物质、精神、生态等多种需求与价值并重。有支付能力的绿色需求,是绿色营销赖以形成的推动力,并决定了绿色市场规模的形成与发展。1968年,在意大利成立的罗马俱乐部指出: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不等于GDP的上升。1972年6月,联合国首次召开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全球性环保行动计划和人类环境宣言,向全世界发出呼吁: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进入20世纪90年代,一些国家纷纷推出以环保为主题的“绿色计划”。20世纪80年代前,由于我国粮油食品农药残留量超标,出口产品因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而受阻,因此,对实施绿色营销开始有紧迫感。中国的绿色工程始于绿色食品开发,1984年在广州出现了全国第一家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992年11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开始实施绿色食品标志制度。1993年5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除绿色食品外,我国绿色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也已扩展到其他领域。1990年研制成功了高容量,胶体电池;1994年研制成功绿色农药苦参烟碱乳剂,获得日内瓦博览会金奖。1994年,农业部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的三项基本原则,并正式决定采用由太阳、植物叶片、蓓蕾构成的绿色食品标志。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环境与发展的总体出发,提出的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以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