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史--第3讲

上传人:su****e 文档编号:190877891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发展史--第3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科技发展史--第3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科技发展史--第3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人类的诞生与古代文明的起源第三节 从采集渔猎到农耕畜牧一、采集渔猎技术1、原始人最早靠狩猎、采集和捕猎为生, 这一时期被称为“渔猎时代” 或“采集时代” ,是人类历史上最长的时期,占人类历史的 99.5% 以上。2、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归根结底都属于渔猎时代。在漫长的渔猎生活中,原始人共发明了三类工具: A、以打击为主的棍棒、投石器、抛石器等。 B、以刺杀为主的石刀、长矛、鱼叉、吊钩等。 C、以围捕为主的围网、暗套、套绳、投绳等。以上工具材料有木料、石料、纤维、骨料。渔猎时代开始于人类早期,结束于奴隶社会早期,时间长达数十万年之久,期间经过了母系氏族时代,父系氏族时代和部落联盟时代等几个阶段。人类以群居、围捕、渔猎为生,最为主要的工具是石头工具和草绳木叉等。人类要保持个体的生存以及种族的绵延壮大,必须从环境索取赖以生存的资源。在漫长的渔猎竞争生活中,人类学会了生火和熟食,学会了创制、改进渔猎采集的工具,提高了生存竞争力。早期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就是弓箭与鱼钩。弓箭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后期就已经出现,在中石器时代之后广泛流行起来。弓箭是一种应用力学原理的复合型射远武器,使用时使人的手臂一下子延伸了几十倍乃至上百倍,它使工具与人的肢体脱离,并通过人类对基本物理原理的理解而受到控制,这极大地推进了人类对于造物主制定的世界运行规则的理解与思考,生产率大为提高,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而鱼钩 则是一种带尖的弯钩,钩尖上挂上鱼饵,鱼咬饵时钩住鱼嘴,将其钓起。早期的鱼钩是骨制的。在鱼钩发明之前还经历过一段无钩钓鱼的阶段。民族学调查发现,现在的一些少数民族中还保留有无钩钓鱼的习俗,用细绳系上鱼饵,放入水中,待鱼咬上饵时迅速抽绳,将鱼摔向岸上。史上讲述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也是无钩钓鱼。鱼钩的发明,是人类对事物间奇妙相关性了解基础上产生的逻辑推论所设计出来的巧妙构想,饵钩坠漂线杆 所组成的复杂系统仅仅只是为了完成一个针对无主观意识的动物的大胆狡黠的攻击计划,与其说人骗了鱼,不如说人类在造物主面前抖了个机灵。掌握了这两种工具的人,在大自然的面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在捕鱼方面,人类除了使用鱼钩钓鱼外,还发明使用了鱼叉、鱼镖、网罟(gu)等工具。在狩猎方面,从简单的木棒、投枪进一步发明使用石球、飞去来器、弓箭、石镞(zu)、弩等,许多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大多都擅长使用弓、弩、弹弓等弹射类工具进行狩猎生产活动。对于有毒的植物或动物,狩猎人用来制造毒箭头,在箭头上套小铁镞再涂以毒汁,用来猎取较大的野兽,杀伤力很强。箭头带毒素,筒长24米的吹箭,50米内命中率很高。狩猎效率的提高,意味着更多野兽为人类所食用。积之以数十万年的时间,开始时是在人类活动半径的范围内野兽的种类减少,继而经常被猎的动物逐渐从减少终至于消灭。这又促使人类从猎取大型动物转向小动物,又不得不趋向于依靠采集和种植,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恩格斯认为:“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武器。”u 课后思考:古人是如何提取动植物体内的毒素和加以保存的?随着冰后期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某些动物的绝灭,加之世界人口的逐渐增加(据古人类学家推算:旧石器时代末期地球上总人口为300万,中石器时代达到1000万,新石器时代达到5000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自然资源数量相对减少,人类依靠原始的工具和传统的方法难以取得维持其生存所需要的最低数量的食物,于是出现了谋生方法的革命性变革。人类经过长期的采集、渔猎生活,逐步熟悉了植物和动物的生活习性,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即约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开始驯养、繁殖动物和种植谷物,人类进入了原始农业阶段。新石器时代后期,陶器的应用和青铜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文化史上蒙昧时代的结束和野蛮时代的开始。下面我们先讲讲:二、农耕畜牧的起源(原始农业)v 原始人从采集到渔猎,都没有摆脱依天然食物而生活的历史,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则标志原始人结束了依赖天然食物而生存的历史,它表明人类可以在自然界中创造自己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 v 大量的考古发掘表明,世界原始农业起源于北纬40南纬10之间在地理和气候上大体相似的几个地区,它们大多属于半干旱的高地或丘陵地区。最早出现农业生产的地区是西亚。约在一万年前,在当今土尔其内的萨约吕已经有种植小麦的遗迹;在中美洲墨西哥的坦马利帕斯地区,以及瓦哈卡河谷和特瓦坎谷地(海拔9001 900米)的印第安人早在公元前7000年已开始种植玉米,并驯养羊驼;公元前75005000年,中国的黄河及长江流域已开始种植小麦、谷子和水稻,并饲养猪、狗、羊等家畜。1、距今1万年前,狩猎技术的进步及石器加工技术的进步,使一部分部族开始从狩猎、采集生活向农耕、畜牧生活过渡。即居住在草原地带的部族向畜牧生活过渡;居住在山泽、丘陵地带的部族向农耕生活过渡。2、农耕的起源是从一个地方发源传至各地,还是从不同地区先后起源又相互传播融合,即农耕的起源是“单源”还是“多源”,目前尚无定论,但有人认为农耕曾各自独立地发源于四个不同地区,即: A、东南亚的根栽农耕文化:掘棒(分根、株、插枝)繁殖。 B、中南美的新大陆农耕文化:玉蜀黎、南瓜、菜豆、马铃薯、甘蔗、木薯等。 C、非洲及印度的热带干草原农耕文化:杂谷、红豆、芝麻等。 D、地中海气候带的地中海农耕文化:大麦、小麦、豌豆、甜菜,(农耕与畜牧并存),如军队。3、原始农业是由人类早期经历了漫长的采集、狩猎逐步过渡而来的一种近似自然状态的农业,其特征是使用简陋的石制工具,采用粗放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属世界农业发展的最初阶段。体现在: A.由于农作物有一定的生长期,从事农耕的人与土地密切结合,所以开始定居生活; B.农产品的产量较为稳定,人的劳动初步分工,家庭副业、家禽饲养成为生活补充。 C.从事农耕的民族开始饲养牲畜,且相互间开始了以物易物的早期贸易。原始农业的特征: 农业生产的最初方式是刀耕火种。 先以石斧,后来用铁斧砍伐地面上的树木等枯根朽茎,草木晒干后用火焚烧。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不翻地,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播种后不再施肥,一般种一年后易地而种。随着生产工具由石刀、石凿、石斧、木棒进化到铁制刀、锄、犁,种植作物由单一的稻谷演变为稻、玉米、豆、杂粮乃至甘蔗、油料经济作物,耕作方式也随之由刀耕火种、撂荒发展到轮耕、轮作复种和多熟农作制。 与此同时,人们也懂得了用拦河截水的办法进行灌溉和有意识的人工施肥。(畜牧业)v 大约在一万年前,人类已经懂得了饲养动物。畜牧大约是与农耕在同一时期产生的,是早期人类的另一种生活方式。v 由于狩猎工具的不断改进,人们可以捕获更多的飞禽走兽,除了满足食物需要外, 尚有剩余,于是把多余的动物养起来,这一举动便促成了畜牧业的诞生。畜牧业的发明和种植业发明一样,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重大的革命,由此人类摆脱了完全依赖于自然的状况,大大地提高了人类自身的生存能力,人们可以有选择的从事食物的生产活动,改变了纯粹靠天吃饭的生活格局,有了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和相对可靠的生活保障,从而奠定了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物质基础,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针对原始人类驯养野生动物,目前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下述几种解释:第一种观点认为,是因储备食物,以备缺食之需。在渔猎时代,人类猎获物虽有增加,但并非每天都吃不完,一次围猎即使收获多,由于没有较好的贮藏手段,被猎杀的动物体很快就会腐烂变质而不能食用,因此只能贮藏活体,即把围猎获得的幼兽、怀孕的母兽等易于降服的动物拴系、圈养起来,以备食物缺乏时宰杀食用。类似现象在动物界中也有存在,动物界中有很多动物(像松鼠、田鼠、河狸、蚂蚁、蜜蜂等)常常本能地进行食物贮藏,以备冬天缺乏食物时食用。比这些动物拥有更多的聪明智慧的人类,较早放弃“饥则觅食,饱则弃余”的动物行为,通过养殖活动获得食物,应该是不足为奇的。第二种观点认为,是为了帮助狩猎。在渔猎时期,人们首先重视的是提高狩猎能力,以期获得较多的猎获物,有些动物能帮助猎人进行狩猎活动,驱赶、追捕野兽,自然成为人类驯化的对象。最早被人类驯化成家畜的动物当是犬,其次可能是马,因为马(Equus caballus)能驮负猎人追逐野兽,也可以驮负猎物。但从现有的考古发现来看,狗是最早的驯化动物没有问题,接着是牛(BC8000土耳其)羊(BC7000西亚)猪(BC5000西亚、中国)马(BC3000中亚)等。第三种观点认为,是有些民族有豢(huan)养野兽的习俗(不是为了吃肉),导致了野生动物的驯化。例如处于渔猎经济时代的色曼人、虾夷人、鄂伦春人,都有豢养野兽的习惯。开始时可能是由于怜悯、好玩、喜爱,但由此却发现某些野生幼兽经过豢养后能与人亲近,野性渐退后而逐渐能驯服听命于人。猎犬可能就是这样被驯化而演变成为家犬的。关于畜牧的起源也有“宗教起源说”和“自然发生说”两种。东方许多民族常用牛做宗教仪式的祭祀品;还有将整群的羊圈养起来以供人们随时食用,等等。这样,这些动物靠人照料而生存繁衍,而人则食其肉和乳,并做供品用,就形成了家畜与人的共生关系。进而,将畜牧多发生在生活于广袤草原的民族,那些有别于以农耕为主的农民成为了牧民,形成了游牧民族或游牧部落。第四节 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一、青铜时代在考古学上,一般将青铜时代作为继新石器时代之后人类首次使用金属的时代,青铜时代(或称青铜器时代或青铜文明)早期亦称金石并用时代,主要使用的是自然铜,是以青铜为材料制造工具、用具、武器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是继金石并用时代之后的又一个历史时期。青铜时代处于铜石并用时代之后,早期铁器时代之前,在世界范围内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初年。世界各地进入这一时代的年代有早有晚。伊朗南部、土耳其和美索不达米亚一带在公元前4000 前3000年已使用青铜器,欧洲在公元前4000 前3000年、印度和埃及在公元前3000 前2000年也有了青铜器。埃及、北非以外的非洲使用青铜较晚,大约不晚于公元前1000年公元初年。美洲直到将近公元11世纪,才出现冶铜中心。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与其同时或在此前后,金、银等容易加工的金属也已经使用,但其用途没有铜广泛。青铜采冶业是从石器加工和烧制陶器的生产实践中渐渐被认识而产生的。人们在寻找石料和加工的过程中,逐步识别了自然铜与铜矿石。例如有一种铜矿石,颜色碧绿,其断面的纹理与孔雀的羽毛相似,很是艳丽,所以人们称它为“孔雀石”。这种孔雀石含铜量高,其含铜品位可达 1020%或更高。这是一种氧化矿,只要同木炭放在炼炉中进行冶炼,加热到 1000稍高一些,就可以炼出铜来。它又常常与自然铜一起出现,并与铜锈有类似的颜色,因此孔雀石很可能是人们最早用于冶炼的铜矿石。在烧制陶器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为青铜的冶铸业提供了必要的高温知识、耐火材料、造型材料与造型技术等条件。青铜是红铜(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因为以铜为主,颜色呈青,故名青铜。青铜作为合金,熔点较纯铜(红铜)低;就硬度来说,青铜较纯铜高;青铜的熔点在700-900之间,而红铜的熔点为1083。含锡10的青铜,硬度为红铜的4.7倍,性能良好。熔化的青铜在冷凝时的体积略有胀大,所以填充性较好,气孔也少,可见,青铜比纯铜还有较好的铸造性能。这都使青铜在应用上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所以青铜的生产发展很快。公元前3500年左右,居住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已经掌握了青铜的冶炼技术,且逐渐掌握了金、银、铜、锑(ti)等低熔点金属的冶炼技术,当时已经用铸造方法制取铜器。青铜工具具有一些红铜工具所不能替代的功用,因此它逐步取代了一部分石器、木器、骨器和红铜器,而成为生产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中亚的金属冶炼技术,向中欧、北欧、西欧及东方传播。从此,虽然石器没有完全被淘汰,但石器时代终于被青铜时代所代替。人为地控制铜、锡含量用纯铜和纯锡炼制青铜的技术,是在冶炼技术相当成熟后的事。在青铜器时代,世界上青铜铸造业形成几个重要的地区,这些地区成了人类古代文明形成的中心。在古代文化发达的一些地区,青铜时代与奴隶制社会形态相适应,如爱琴海地区、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国等国家和地区,此时都是奴隶制国家繁荣时期。但是也有一些地区,没有经过青铜时代便直接过渡到铁器时代。进入文明的地区在青铜时代已经产生了文字。青铜出现后,对提高社会生产力起了划时代的作用,它表明人类的生产水平大跨度提升,进入一个新的文明时代。青铜器的分类:鼎、食器、水器、乐器、兵器、量器、铜镜、杂器(灯、熏炉、梳、当卢、滤斗等)。 二、铁器的出现与普及目前,出土最早的铁制品,是用陨铁加工制造的,是指早期铁器时代发明的铁制品。早期铁器时代(Early Iron Age) 以使用铁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的最初时期。考古学研究的铁器时代,主要是使用铁器的最初时期,包括一些民族史前文化中的铁器文化阶段。就此而言,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奴隶社会后期和封建社会阶段皆属铁器时代。就世界范围而言,这一时代约开始于公元前1500前1000年。由于铁比青铜坚硬,铁器的使用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自然界中铁矿分布远比铜矿普遍,铁器发明后较短时期内便得以普及,青铜器未能淘汰掉落后的石器,铁器却完成了这一任务。所以进入早期铁器时代后,社会生产获得了巨大发展,人类历史发生了深刻变化。铁器时代是在三时代系统(Three-age System)中最后的主要时期,三时代系统是丹麦考古学家在1836年时所提出,共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与铁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在青铜时代之后,但人类知道铁,并不比认识青铜晚。在埃及前王朝时期的墓葬及乌尔王陵里,就出土过铁,而埃及前王朝还处在铜石并用时代,乌尔第一王朝时期也只是刚刚进入青铜时代。不过当时的铁大多是陨铁,所谓人工制品,只是偶然熔化铁矿石得到的。真正的人工铁到公元前1400年左右才出现,即真正的铁器时代,冶铁技术的发明者,是小亚细亚东部山地的赫(he)梯(ti)人。公元前1400前1200年间,赫悌人开始用矿石炼铁并掌握了用表面渗碳法(这是金属材料热处理的一种加工工艺)加工锻铁,使之表面钢化的技术。铁器发明后,因赫梯国王严禁冶铁术外传,在一段时间里,铁的产量极少,价格昂贵,铁器只被当作珍贵礼品在一些国家的宫廷里传送。直到前13世纪赫梯王国灭亡,铁的垄断被打破,人类历史上的铁器时代才真正来临。与赫梯临近的今巴勒斯坦、叙利亚和希腊地区首先学会了冶铁,这些地区在公元前10世纪用铁已很普遍。在雅典陶区的前10世纪的居住遗址中,铁制工具与武器甚为集中,有长剑、长矛、刀、斧、锉具等物,特别是有铁制的门闩片,马衔等小器具,说明铁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从此以后,冶铁术经叙利亚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和北非,又经希腊传到东欧和西欧。但世界上有些地区用铁也很晚 ,美洲的印第安人,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在西方殖民者到达以前,都不知用铁,这些地区没有经历过早期铁器时代。铁的质地坚硬,矿藏分布较铜普遍,价格低廉,加之冶铁技术、渗碳淬火工艺的不断进步,铁器韧性高、锋利,胜过石器和青铜器,成为制造武器和工具的重要材料。因此,在世界各民族的古代文化中,铁器出现后随即普及于工农业生产领域,使人类的工具制造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在人类历史上起了重大的革命作用。铁器的使用,导致了世界上一些民族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也推动了一些民族脱离了奴隶制的枷锁而进入了封建社会。 (哥德兰岛发现的铁器时代的铁斧头) (瑞典厄兰发现的铁器时代居民所铸造的铜像) (中国甘肃的铜柄铁剑) (商代铁刃铜钺)另外,我们大家都知道,钢制品在现代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用处很广泛,在这里我们就简单地了解一下钢和铁有那些不同之处。铁分为生铁和熟铁。熟铁、钢和生铁都是铁碳合金,以碳的含量多少来区别。一般含碳量小于 0.2% 的叫熟铁或纯铁,含量在0.2-1.7% 的叫钢,含量在1.7% 以上的叫生铁。熟铁软,塑性好,容易变形,强度和硬度均较低,用途不广;生铁含碳很多,硬而脆,几乎没有塑性;钢具有生铁和熟铁两种优点,所以为人类广泛利用。恩格斯说:铁已在为人类服务,它是在历史上起着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的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铁使更大面积的田野耕作,广阔的森林地区的开垦,成为可能,它给手工业工人提供了一种其坚硬和锐利非石头或当时所知道的其他金属所能抵挡的工具。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