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会动的剪影(设计、应用).doc

上传人:海*** 文档编号:188754822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会动的剪影(设计、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会动的剪影(设计、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会动的剪影(设计、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会动的剪影设计、应用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会动的剪影设计、应用。会动的剪影设计、应用教学目的: 1、学惯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 2、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 3、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理解。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皮影的图片、文字资料。 2、准备黑色卡纸、针线、竹条、剪刀、刀片等用于制作剪影的材料。 3、选择几个传统剧目或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所选择的剧目或故事,内容和情节应简单、易懂。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1、学生之间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皮影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皮影知识。 2、分组讨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互相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3、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图例、技法_栏目中的剪影人物制作过程,想一想皮影该如何制作。 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 2第二步:用针线缝上手臂、腿。 3第三步:装上木棍。 二、开展阶段。 1、将学生根据剧目或故事,分成8组,分小组进展构思、合作创作。提示学生要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来考虑人物的造型特点。 2学生进展创作,老师巡视指导。 3、未完成的可以在课后接着制作。 4、准备下节课的表演,想一想改怎样表演。 第二课时剪影表演 课前准备:布置环境 一、 8个小组将自己制作的剪影,轮流进展表演、展示。体验民间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能。 二、老师对学生的表演进展总结、点评。 三、总结: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 四、拓展:用透明胶片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试着制作彩色的皮影,在课余,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课后反思: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较为独立的个性,有自己的主张。所以做为老师要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形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不要让学生觉得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把完成美术作业看成一项艰巨任务。老师应该把自己当做学生中的一分子,和学生一起参与作品的完成和讨论,拉近自己和学生之间的间隔 ,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去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把他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达出来。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保护文物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程度,是中国伟大的创造之一.使学生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欣赏陶瓷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教学重点:1,中国瓷器的消费和开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3,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教学难点: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常规)二.导入:提问:1. 什么是陶器 什么是彩陶2. 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放映幻灯(贯耳瓶)提问:这是陶器吗 应是什么器物三.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我国是瓷器的故土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程度在世界上享有盛誉.1. 瓷器与陶器的关系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陶器和瓷器有以下区别.(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2)烧制的温度不同;(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2. 瓷器的开展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开展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开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场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开展奠定了根底.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出色的成就.3. 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络,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娟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1) 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2) 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3)器物为*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彩也比拟丰富.(重点介绍白釉象首龙柄壶)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程度.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唐代瓷器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的制瓷风格并有所开展,其中密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根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宋代制瓷业比唐代规模更大,名窑众多,工艺程度超越前代,到达繁荣的新阶段.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它的主要标志是全国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影响的是被后世称为五大名窑的汝窑,官 窑,哥窑,钧窑和定窑.汝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宋代属汝州,故称汝窑.官窑一般指官方办的窑厂.哥窑是因相传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均在今浙江省龙泉烧制瓷器,各有特色,兄所烧制的瓷器称哥窑弟所烧制的瓷器那么称弟窑.钧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古代属钧州,因此得名.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古代属定州,故称定窑.宋代的瓷器不仅创造了许多优美的造型,而且在釉色的运用上,为陶瓷美学开拓了一种新的境界.元,明,清三代,中国的瓷器仍不断有所开展.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并成为明,清两代瓷器消费的主流.四. 放映录象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青铜艺术,理解青铜艺术的开展史及其特色.2,指导学生学习欣赏的根本方法,进步审美才能.3,教育学生热爱和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教学重难点:理解青铜器的开展,欣赏青铜器艺术的方法.教具:青铜器实物,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播放幻灯片,初步让学生阅读,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课题:保护文物.2,让学生来说自己所理解的青铜器及其开展过程.(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远近的奥秘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透视的根本变化规律。2、学习、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3、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4、联络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根本规律。2、透视根本规律的运用。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理论中的运用教学工具: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景照片等教学过程:感知透视根底知识一、引导阶段结合课本中的文字描绘,分组欣赏、讨论课本和老师提供的图片,理解什么是透视现象。二、开展阶段1、小结透视现象所产生的规律。2、什么是视平线和消失点。结合图片分小组讨论3、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区别。结合图片分小组讨论老师用几何形体示范什么是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4、课堂作业根据学习要求,组织学生到学校周围观察,注意体会物体的透视变化规律。三、 后整理1、回家搜集相关的一些建筑、风景等图片,稳固知识。2、准备好第二节课的工具材料。体验透视课堂理论一、引导阶段1、检查课前准备2、回忆透视的根底知识点二、开展阶段1、讲解临摹作画的根本过程1、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根本规律;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4、整理画面。2、讲评作业1、两位学生为一组,互相交换作业,进展评比。以是否准确表现出透视变化为标准2、老师统一点评。三、拓展阶段可以进展现场写生或者默写表达透视变化的作业。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设计:形体切挖形体切挖【教学目的】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展切挖。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才能。【教学重点】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根本形体切挖的【教学难点】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教学具准备】师:范图、实例、制作材料生:萝卜、橘子、苹果、肥皂、花泥、小刀教学过程1、导入阶段4分钟复习几何形体,回忆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根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惯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展形体切挖的练习。欣赏课本范图,讲解构造2、开展阶段8分钟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理解草图画法。请大家根据课本范图尝试制作一个凯旋门,留意小结制作方法,师总结。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像。3、本课练习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展切挖练习。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23分钟5、作品展示5分钟作品摆在展示台上,生评价,师总结。6、拓展纸虽然是一种平面的材料,但在纸上进展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为立体的形体,也能成为一件精巧的艺术品。大家可以回家尝试着制作。课后反思:本课教学根本到达了课标对第三学段设计应用单元: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展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特别是媒材的新颖,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花泥切挖方法的探究,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学习兴趣持久。可以说教学过程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能激发学生对媒材、对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开拓学生视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大胆创作真令人快乐,假如作品在美化环境方面能再有点针对性,那效果会更好。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远近的奥秘远近的奥秘授课班级:六年级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 时:2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2、学习、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教学中难点: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难点:在绘画理论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进步儿童绘画的根本技能,逐步开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具准备:师:范图、教学VCD、学生作业用纸生:绘画工具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展。二、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生:近大远小。2、讲授新课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根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 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明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什么是透视呢?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程度线,这就是视平线。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渐渐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师示范先找到消失点。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将物体的外轮廓简单表现出来。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展个别辅导5、作业展示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展。二、过程设计:1、讲评上节课作业透视现象是否准确近大远小、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有没有运用在画中? 2、在绘画上色时注意哪些问题?近的鲜明一些、远的灰暗一些。3、学生继续完成作练习,老师辅导。4、作业展示师生共同评价。教学反思:学生以前已经接触过写生课,所以对于静物写生已经不生疏了,主要看学生对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掌握得如何,从作业的总体看来,学生还需加强练习。第 16 页 共 1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